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自然地理要素及現象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第二節觀看視頻,思考事故發生的高度、遇到的問題現代地球大氣是距今3.5億年前,當陸地上開始出現大量植物時,才逐漸演變形成的一、大氣的組成水汽干潔空氣固體雜質作用:氮氣是大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氮元素是生物體內蛋白質和很多復雜化學物質的組成部分,是生物體健康生長必不可少的元素N2作用:氧氣是大氣中含量僅次于氮氣的氣體,是眾多生物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O2來源:主要來自火山噴發、動植物的呼吸以及人類活動作用:二氧化碳(重要原料)→植物光合作用二氧化碳→吸收長波輻射(地面輻射)→升溫同時釋放熱能→射向地面的熱量→保溫作用思考1740年到2011年,短短不到300年的時間里,二氧化碳體積分數變化趨勢如何?導致其變化的原因是什么?會造成什么影響?變化趨勢呈現上升趨勢,增加速度加快原因①化石燃料燃燒(釋放大量二氧化碳)②破壞森林(毀林,減少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量)影響導致全球氣候變暖,進而導致海平面上升,淹沒沿海地區,極端氣候多發。
1.大氣中臭氧濃度垂直分布有什么特點?臭氧在常溫下,是一種有特殊臭味的淡藍色氣體。
臭氧濃度隨高度增加先增加再減少,最大值出現在20~25千米(臭氧層)。2.臭氧對人類、生命有機體有什么影響?臭氧能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使生物免受紫外線傷害。在低層大氣中,臭氧濃度增加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利影響。水汽和雜質含量很少,卻在天氣扮演重要的角色。水的相變,產生云、雨、霧、雪等一系列的天氣現象。大氣中的雜質作為凝結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水汽含量:海洋>陸地,濕潤區>干旱區,地面>高空雜質含量:陸地>海洋,城市>農村,冬季>夏季生物體的基本元素維持生命活動調節地面和大氣的溫度、濕度水汽的凝結核,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對地面有保溫作用地球生命的保護傘A.二氧化碳B.水汽C.臭氧D.氮E.氧氣F.雜質干潔空氣自主學習:閱讀書本41頁找出答案DEBFAC方法技巧辯證法分析大氣成分與自然環境和人類的關系分析大氣成分對自然環境和人類的影響,應樹立辯證的觀點,從有利和不利兩個方面分析。適量往往是有利的,過量或不足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比如:紫外線:適量可以殺菌除病。過量會使人和生物受到傷害。二氧化碳:適量不僅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原料,對地表還有保溫作用,但過量會導致全球氣候變暖、氣候異常,生態環境惡化等。二、大氣的垂直分層二、大氣的垂直分層在大氣圈中,隨著高度的變化,大氣的物理性質和運動狀況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根據大氣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質(溫度、密度)和運動狀況,可以將大氣分為:大氣的垂直分層3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大氣分層大氣的垂直分層(中緯度地區)對流層歸納對流層的主要特點(2)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遞減,每上升100米降低0.6℃。200m(10℃)1200m(4℃)2200m(-2℃)對流層高度和氣溫變化圖對流層因為地面是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1)位于地球大氣的最底層(平均高度12km)(3)空氣對流運動顯著冷熱對流層——與人類的關系最密切緯度高緯度地區:8—9千米中緯度地區:10—12千米
低緯度地區:17—18千米季節夏季較厚(對流運動強)冬季較薄大氣圈的最底層,集中了約75%的大氣質量和90%以上的水汽質量、固體雜質,大氣中的污染物也多集中在這一層。對流層下界與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隨地理緯度和季節而變化。海拔越高,大氣越稀薄,密度越小,氣壓也越小。天氣現象復雜多變,是云霧雨雪等主要天氣現象的發生地平流層(3)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大氣上熱下冷,大氣不易形成對流歸納平流層的主要特點(2)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冷熱20-25千米存在臭氧層,熱量來源于臭氧對紫外線的吸收平流層高度和氣溫變化圖平流層(1)對流層頂以上至離地面約50-55千米千米的大氣層
(4)平流層底部的水汽、雜質含量等極少,大氣平穩,天氣晴朗,能見度高,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便于高空飛行,安全系數高。民航客機大多飛行于平流層。臭氧層2氟化物增多大量使用氟里昂氣體是導致大氣中氟化物增多的原因之一大氣中的臭氧每減少1%。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線就增加2%,人的皮膚癌就增加3%,還受到白內障、免疫系統缺陷和發育停滯等疾病的襲擊,影響農林牧漁業。臭氧層空洞:南極讀平流層氣溫隨高度變化示意圖(下圖)。完成7~8題。
7.①②③④四條曲線中,能正確表示圖示大氣層氣溫垂直分布情況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8.有關該圖示意的大氣層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有電離層,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②有利于高空飛行
③上部冷下部熱,大氣穩定,以平流運動為主④有臭氧層,能吸收大量的紫外線A.①② B.②④C.③④ D.②③高層大氣大氣的垂直分層(中緯度地區)二、大氣的垂直分層對流層主要自然現象和典型人類活動:特點成因:存在電離層(哪種太陽活動?)yaoban極光、流星;通信衛星、航天飛機高層大氣高度:從平流層頂到2000-3000km氣溫變化特點:溫度隨高度升高先降低后升高大氣的垂直分層33.高層大氣
(2022·遼寧大連期末)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并于15時54分與距地400千米的天和核心艙成功對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下圖為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讀圖,完成1~2題。
1.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過程中(
)A.會依次經過平流層、對流層、高層大氣B.超過50千米后各種天氣現象才逐漸消失C.外部空氣密度越來越大,氣壓越來越高D.氣溫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2.有關中國空間站所處的大氣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臭氧含量極高,能夠大量吸收紫外線B.空氣以平流運動為主,有利于飛機高空飛行C.云、雨、霧、雪等天氣現象發生在這一層D.能反射無線電波,對無線電通信有重要作用高度和氣溫變化圖高度(千米)200140120601008040-100-50050100對流層平流層高層大氣溫度(攝氏度)垂直分層高度主要特點特點成因對流層低緯17~18千米中緯10~12千米高緯8~9千米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遞減(每升高100米,溫度大約降低0.6℃)地面是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離地面越近,受熱越多空氣對流運動顯著該層上冷下熱有利于空氣對流運動天氣現象復雜多變幾乎全部水汽、固體雜質集中在該層對流運動易成云致雨平流層對流層頂到50~55千米下層氣溫隨高度變化小;30千米以上隨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該層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氣流以平流運動為主該層大氣上熱下冷,大氣穩定有利于高空飛行水汽、雜質極少,云雨絕跡,能見度好,氣流平穩高層大氣平流層頂到大氣上界(高度約2000~3000千米)氣壓很低,密度很小離地面遠,引力小80~500千米高空有若干電離層,能反射無線電波電離層大氣在太陽紫外線和宇宙射線的作用下,處于高度電離狀態氣球作為探空的工具已被廣泛使用,如下圖所示,一探空氣球由地面上升至100千米處,據其可能探測到的現象完成10~12題。10.探空氣球記錄的隨高度升高氣溫變化的規律可能是A.遞增→遞減→遞減B.遞減→遞增→遞減→遞增C.遞增→遞減→遞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部編版 (五四制)5 草船借箭教學設計
-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五單元 20 香菱學詩教學設計 (新版)新人教版
-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冊7.3 復數的三角表示教學設計及反思
-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下冊十五從軍征教案及反思
- 二年級上冊美術教學設計-17 紙線繩小浮雕-蘇少版
- 安裝設備安全培訓
- 優化班級小組建設的16個策略
- 人教部編版17 難忘的潑水節教學設計及反思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 第一課大洲和大洋教學設計6
- 2024云南省有色地質局三0八隊下屬企業招聘24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遠離手機班會課件
- 一頁紙的勞動合同范本(5篇)
- Q∕GDW 12151-2021 采用對接裝置的輸電線路流動式起重機組塔施工工藝導則
- 高速鐵路知識PPT通用PPT課件
- 2019最新中小學校安全管理制度匯編
- 內審不符合項報告
- 鋁合金門窗工程監理質量控制圖冊
- MyPowerS3100系列以太網交換機配置手冊V4.0
- 吹灰器檢修三措兩案
- 點擊下載視力殘疾標準和評定方法(馬勝生) - 廣州市殘疾人聯合會
- ROHS等有害物質削減計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