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屆聯合國氣候大會—時間的烙?。簹夂蜃兓肌澳ā钡袅耸裁??匯報人:聞熠時間:2016/01/18Contents世界氣候大會1歷屆世界氣候大會簡介2時間的“烙印”3《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是1992年5月9日聯合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就氣候變化問題達成的公約,于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發大會(地球首腦會議)上通過,公約第一次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
of
Parties,COP)于1995年在柏林召開。世界氣候大會圖(1)里約會議現場1992年6月,里約會議通過了3個文件:《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21世紀議程》、《關于森林問題的原則聲明》和2個公約:《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生物多樣性公約》。《里約宣言》發表了27項原則,在許多方面對《斯德哥爾摩宣言》作出了重要的發展。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是世界上第一個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的國際公約,也是國際社會在對付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國際合作的一個基本框架,目前有近200個締約方。歷屆世界氣候大會簡介COP1時間:1995年地點:德國柏林
內容:會議通過了《柏林授權書》等文件,同意立即開始談判,就2000年后應該采取何種適當的行動來保護氣候進行磋商,以期最遲于1997年簽訂一項議定書,議定書應明確規定在一定期限內發達國家所應限制和減少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圖(2)德國柏林氣候大會現場COP2時間:1996年地點:瑞士日內瓦
內容:會議就“柏林授權”所涉及的“議定書”起草問題進行討論,未獲一致意見,決定由全體締約方參加的“特設小組”繼續討論,并向COP3報告結果。通過的其他決定涉及發展中國家準備開始信息通報、技術轉讓、共同執行活動等。
圖(3)締約方在簽字(上)時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率中國代表團參加會議(下)COP3時間:1997年地點:日本京都
內容: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大會上通過了《京都議定書》,它規定從2008到2012年期間,主要工業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平均減少5.2%,其中歐盟將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削減8%,美國削減7%,日本削減6%。
美國布什政府于2001年3月宣布退出,2011年12月,加拿大宣布退出議定書,繼美國之后第二個簽署但后又退出的國家。
美國201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增3.2%。圖(4)閉幕式上攝影攝像師們正在看大屏幕上日本環境廳官員講話(上)日本京都金閣寺(下)COP4時間:1998年地點: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
內容:大會上,發展中國家集團分化為3個集團,一是易受氣候變化影響,自身排放量很小的小島國聯盟(AOSIS),他們自愿承擔減排目標;二是期待CDM的國家,期望以此獲取外匯收入;三是中國和印度,堅持目前不承諾減排義務。
圖(5)剛做完報告的阿根廷總統卡洛斯·梅內姆,他的助理正在給他倒水(上)布伊偌斯艾里斯方尖碑廣場(下)COP5時間:1999年地點:德國波恩
內容:通過了《公約》附件—所列締約方國家信息通報編制指南、溫室氣體清單技術審查指南、全球氣候觀測系統報告編寫指南,并就技術開發與轉讓、發展中國家及經濟轉型期國家的能力建設問題進行了協商。
圖(6)波恩氣候大會,會場外設置的大型風力發電機(上)波恩的古城堡(下)COP6時間:2000年地點:荷蘭海牙
內容:談判形成歐盟-美國-發展中大國(中、印)的三足鼎立之勢。美國等少數發達國家執意推銷“抵消排放”等方案,并試圖以此代替減排;歐盟則強調履行京都協議,試圖通過減排取得優勢;中國和印度堅持不承諾減排義務。
COP7時間:2001年地點:摩洛哥馬拉喀什
內容: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召開的COP7上,通過了有關京都議定書履約問題(尤其是CDM)的一攬子高級別政治決定,形成馬拉喀什協議文件。該協議為京都議定書附件一締約方批準京都議定書并使其生效鋪平了道路。
COP8時間:2002年
地點:印度新德里內容:會議通過的《德里宣言》強調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與可持續發展仍然是各締約國今后履約的重要任務?!靶浴敝厣炅恕毒┒甲h定書》的要求,敦促工業化國家在2012年年底以前把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5.2%。
COP9時間:2003年
地點:意大利米蘭
內容:在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的情況下,俄羅斯不顧許多與會代表的勸說,仍然拒絕批準其議定書,致使該議定書不能生效。為了抑制氣候變化,減少由此帶來的經濟損失,會議通過了約20條具有法律約束力的環保決議。
COP10時間:2004年
地點:布宜諾斯艾利斯
內容:來自150多個國家的與會代表圍繞《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生效10周年來取得的成就和未來面臨的挑戰、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溫室氣體減排政策以及在公約框架下的技術轉讓、資金機制、能力建設等重要問題進行了討論。COP11時間:2005年
地點:加拿大蒙特利爾
內容: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同年11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舉行的COP11達成了40多項重要決定。其中包括啟動《京都議定書》新二階段溫室氣體減排談判。本次大會取得的重要成果被稱為“蒙特利爾路線圖”。
COP12時間:2006年
地點:肯尼亞內羅畢
內容:大會取得了2項重要成果:一是達成包括“內羅畢工作計劃”在內的幾十項決定,以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二是在管理“適應基金”的問題上取得一致,將其用于支持發展中國家具體的適應氣候變化活動。
COP13時間:2007年
地點:印尼巴厘島
內容:會議著重討論《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在2012年到期后如何進一步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通過了“巴厘島路線圖”,致力于在2009年年底前完成“后京都”時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新安排的談判并簽署協議有關。
“巴厘島路線圖”共有13項內容和1個附錄,其中亮點如下:(1)強調了國際合作;(2)把美國納入進來;(3)除減緩氣候變化問題外,還強調了另外三個在以前國際談判中曾不同程度受到忽視的問題:應氣候變化問題、技術開發和轉讓問題以及資金問題;(4)為下一步落實《公約》設定了時間表;(5)中國為繪成“巴厘島路線圖”作出了自己的貢獻;“巴厘島路線圖”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歷史中的一座新里程碑。圖(7)巴厘島氣候大會現場(上)巴厘島風光(下)COP14時間:2008年
地點:波蘭波茲南
內容:八國集團領導人就溫室氣體長期減排目標達成一致,并聲明尋求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其他締約國共同實現到2050年將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少至少一半的長期目標,并在公約相關談判中與這些國家討論并通過這一目標。
COP15時間:2009年
地點:丹麥哥本哈根主題:
為明天而“戰”
內容:
2009年12月7日起,來自192個國家,參與人數超過15000人,包括了非政府組織,企業代表等,在哥本哈根召開COP15會議,商討《京都議定書》一期承諾到期后的后續方案。這是繼《京都議定書》后又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全球氣候協議書,被喻為“拯救人類的最后一次機會”。
圖(8)哥本哈根氣候大會Logo(上)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大會上發表演講(下)COP16時間:2010年
地點:墨西哥坎昆主題:關注人類長遠利益,共同應對氣候變化
內容:會議目的是(1)在《京都議定書》下,確定發達國家締約方在2012年后第二承諾期的減排指標;(2)在《公約》長期合作行動特設工作組下,沒有參加《京都議定書》的發達國家應該承擔與其他發達國家可相比的減排指標。
1、會議達成的共識:(1)第二承諾期:同意《京都議定書》工作小組應“盡早”完成第二承諾期的談判工作,以“確保在第一承諾期和第二承諾期之間不出現空當”。(2)減排:鞏固了各國在哥本哈根承諾的減排目標。(3)透明度:規定發達國家改善其排放量和減排行動的報告(包括每年提交排放清單,報告援助發展中國家減排的資金情況等),同時也規定發展中國家每兩年進行一次排放和減排報告。(4)資金:關注到發達國家集體承諾提供新的和額外的資金,在2010年至2012年間啟動300億美元的快速啟動資金,該資金將優先用于生態最脆弱的發展中國家。2、會議存在的分歧(1)美國:要求印度和中國等新興經濟體做出減排承諾的立場不會改變。(2)日本:稱“永遠”不會就《京都議定書》第二階段減排目標做出承諾,因此獲頒發給阻礙談判者的“化石獎”。(3)歐盟:發展中國家也要承擔新的責任。只要其他主要排放國家愿意承擔相應責任,歐盟隨時準備采取力度更大的減排措施。(4)中國:希望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本著“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承擔各自的責任和義務,使坎昆達成廣泛均衡的一攬子決議。(5)基礎四國:四國都是氣候變化的受害者,必須在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之下應對氣候變化。
這次談判仍舊是失敗而歸,氣候大會已經成為了政治籌碼,都不愿意在經濟發展問題上進行妥協
。圖(9)中國代表團副團長蘇偉接受媒體采訪(左)綠色和平組織在坎昆海灘擺放的地標物(右)COP17時間:2011年
地點:南非德班主題:為了明天
內容:會議議題:(1)確定發達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的量化減排指標;(2)明確非公約發達國家在公約下承擔與其它發達國家可比的減排承諾;(3)落實有關資金、技術轉讓方面的安排;(4)細化《坎昆協議》中有關“三合”和透明度的具體安排。雖然取得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大分歧。
圖(9)大會開幕式(上)中國氣候談判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出席“中國角”啟動儀式并致辭(下)COP18時間:2012年
地點:卡塔爾多哈內容:于2012年11月26-12月7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此次大會取得的最大成果是,最終就2013年起執行《京都議定書》(簡稱《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達成了一致;第二承諾期以8年期限達成一致。大會還通過了有關長期氣候資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長期合作工作組成果、德班平臺以及損失損害補償機制等方面的多項決議。加拿大、日本、新西蘭及俄羅斯已明確不參加《議定書》第二承諾期。
圖10會議現場COP19時間:2013年
地點:波蘭華沙內容:此次與會國家達到190余個,本次會議主要是為2015年在巴黎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各方欲達成新的協議奠定基礎。此次華沙會議旨在推動各方展開更為實質性的談判,為停止增加溫室氣體排放,防止全球平均氣溫再上升2°C這一宏偉目標奠定牢固基礎。
圖(10)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開幕上演講(上)中國氣候談判代表團副團長蘇偉出席大會(下)COP20時間:2014年
地點:秘魯利馬內容:會議最終決議進一步細化了2015年協議的各項要素,為各方明年進一步起草并提出協議草案奠定了基礎。會議還就繼續推動德班平臺談判達成共識,進一步明確并強化2015年的巴黎協議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遵循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的基本政治共識,初步明確了各方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所涉及的信息。盡管發達國家落實《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減排指標的進展仍然有限,2020年前行動力度仍有待提高,但利馬大會還是就加速落實2020年前巴厘路線圖成果、并提高執行力度作出了進一步安排,有助增進各方互信。
圖(11)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出席中國角城市的綠色低碳未來主題邊會并致辭COP21時間:2015年
地點:法國巴黎內容:與會成員:138位國家領導人;195個個國家代表團;近2千個NGO團體。主要議題:1.達成關于2020年后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協作。2.發達國家在2020年之前要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排放至少25%-40%。3.發達國家承諾,到2020年之前每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金的資金支持,并建立技術轉讓機制。4.希望落實《公約》基本原則、加強全球行動的成果。
圖(12)出席巴黎氣候大會的各國政要時間的“烙印”隨著全球氣候變暖、變得干燥,世界各地的風景地貌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從格陵蘭島的冰原到亞利桑那州的沙漠都未能幸免。與此同時,水資源利用和其他人類活動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NASA收集的大量照片顯示,我們的生活環境已經面目全非,主要表現為:水體枯竭咸海曾經是世界上第四大湖泊。由于氣候漸漸變得干旱,再加上灌溉增加,咸海的面積在大幅減小,生活在其周圍的社區也在撤離。去年,東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療美容行業消費者心理與服務質量提升方案研究報告
- 金融衍生品市場2025年創新交易策略與風險控制研究分析報告
- 物業維修工個人年終總結模版
- 數字化轉型助力交通設備制造業智能化制造能力提升報告
- 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裝修聲學設計及隔音降噪評估報告
- 公共健康服務中的醫療大數據技術應用
- 區塊鏈技術推動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
- 幼兒園建設項目設計方案初探
- 學生宿舍項目可行性分析報告
- 推動智慧農業發展新階段方案
- 初中數學問題解決策略 特殊化教案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2024)七年級數學下冊
- 基建科室面試題及答案
- 浙江省臺州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4月二模試題 地理 含解析
- 2《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任務式)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下冊
- 鐵路物資應急管理制度
- 創三甲病區護理亮點匯報
- 2024年汽車維修案例分析方法試題及答案
- (高清版)DB12 445-2011 天津市城市道路交通指引標志設置規范
- 一年級數學口算題1000題
- 變電檢修工試題庫含參考答案
- DB61T 5113-2024 建筑施工全鋼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技術規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