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層級主題整合?學活歷史距今一萬多年前,在古老的西亞和北非,大河奔涌的岸邊,最初的農耕畜牧孕育了人類文明的曙光。約公元前3500年,當青銅鑄造、文字書寫、商業貿易逐漸匯成時代洪流時,在尼羅河、兩河流域等地出現了最早的國度。人類在這里生息繁衍、開拓進取、發明創造,形成了多元文明,為后世發展開辟了無限廣闊的道路。早期國家的武力擴張與和平移民,讓這些文明逐漸連接成一片。伴隨著波斯、亞歷山大和羅馬帝國的鐵蹄跨越之聲,歐亞非三大洲從隔絕走向貫通,文明的漁火也不斷擴大成光的海洋。中世紀的歐洲文明實為地域性封建文明,它源于羅馬古典文明,并因基督教的傳播具有了獨特的精神氣質。西歐封建文明構建了封君封臣制、莊園農奴制,穩定了早期的社會,催生了中期的城市、強化了后期的王權,推動了多元文明的形成。中古時期的亞洲,儒家文化博大精深、輻射擴散,形成了恢弘壯闊的東亞文化圈;印度教與伊斯蘭教文化交互作用,鑄就了南亞文化圈的斑斕多彩;同為游牧民族的阿拉伯人和奧斯曼人,各自建立起一個橫跨亞非歐三大洲的軍事封建帝國,在人類歷史舞臺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古代非洲與美洲在近乎與世隔絕的狀態下獨立發展。非洲是人類的發祥地,也較早邁入了文明的門檻;印第安人在數萬年前由亞洲輾轉遷徙至美洲,給這塊西半球的亙古荒陸注入了盎然生機。兩大洲的文明最終被扼殺于西方殖民者的堅船利炮之中,甚至陷入百年孤獨。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多點勃興、多元獨立,由點到面、擴張發展的遠古文明以及中古時期同源殊途的歐洲文明、多元共生的亞洲文明、遺世獨立的古代非洲文明與美洲文明是核心,故從中提煉出“多元共存的早期文明”“多元平衡的中古文明”兩個主題,以引領本時期的備考復習。主題一多元共存的早期文明主題主線多元共存的早期文明鑒古知今——世界文明的“和而不同”錄目真題導學——(命題的關注點有哪些)
1.(2023·新課標卷——命題點:《漢謨拉比法典》)公元前18世紀,西亞地區的一部法典規定:“此后千秋萬世,國中之王必遵從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銘刻的正義言詞,不得變更我所決定的司法判決,我所確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壞我的創制。”這一規定(
)主題主線多元共存的早期文明A.強調波斯君主專制的權力來源B.宣示了古巴比倫國王的至上權威C.標榜亞述帝國君主的軍事成就D.規范了埃及對尼羅河流域的統治答案:B
解析:根據題目中時間“公元前18世紀”,結合材料中的“必遵從”“不得變更”“不得破壞”等內容,可知該法典為《漢謨拉比法典》,突出了古巴比倫國王的至上權威的特征,故B項正確;波斯帝國是公元前6世紀,故排除A項;亞述帝國是公元前8世紀,故排除C項;埃及地處非洲尼羅河流域,不在西亞地區,排除D項。2.(2023·山東高考——命題點:文明的交流與交融)自羅馬共和國晚期起,拱門形制逐漸成為古羅馬建筑的一個顯著特色。據下圖可知,人類文明交往(
)A.促進了文化藝術的融合 B.推動了區域文化的統一C.改變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內核答案:A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羅馬凱旋門作為古羅馬建筑的顯著特色,其與亞述帝國和安息帝國的宮殿門建筑樣式類似,這說明三者之間存在建筑藝術的融合,A項正確。3.(2023·湖南高考——命題點:古羅馬政治體制)公元前27年,屋大維組織元首顧問議事會,成員包括執政官、行政長官等官員以及多名元老。屋大維向元老院提出的重大議題,事先都經過這個議事會討論。這一機構的設立(
)A.推動了民主進程 B.顛覆了寡頭統治C.削弱了元首權力 D.保留了共和因素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及所學可知,公元前27年,屋大維建立了元首制,元首制度的本質是君主專制,但屋大維問政于議事會,也帶有一定的共和因素,故選D項,排除A項;這一做法帶有共和因素,但沒有顛覆寡頭政治,排除B項;該機構是為元首服務的,不可能削弱元首權力,排除C項。4.(2022·遼寧高考——命題點:古埃及神話淵源)古埃及早王朝時期,已經形成了三大“創世論”神學體系,這些體系中的神話傳說內容都與太陽和水有關。這體現了古埃及(
)A.王權的衰落 B.對自然的崇拜C.文字的發展 D.對科學的探索答案:B
解析:埃及神學體系都與太陽和水有關,是因為水和太陽象征著尼羅河與陽光,它們是埃及的生命之源,在早期神學體系創立過程中展示的是對自然的崇拜,而不是對科學的探索,故選B項,排除D項;神學體系創立形成是為加強王權服務的,雖然埃及象形文字很古老,但沒有明確文字與神學體系的關系,故排除A、C兩項。5.(2022·海南高考——命題點:歷史資料研究辯證認知)19世紀前,人們認為古希臘信史始于公元前776年即古代第一屆奧林匹亞賽會。19世紀后期以來,隨著邁錫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發現,古希臘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古代西亞、古代埃及和古代印度文明的研究也經歷過類似過程。這說明(
)A.歷史資料的多元性推動歷史認知的進步B.文字記載的主觀性限定解讀歷史的邊界C.世界文明的多樣性體現歷史進程的樣態D.歷史記憶的傳承性塑造族群身份的認同答案:A
解析:據材料“19世紀后期以來,隨著邁錫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發現,古希臘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可知,新的歷史資料的逐步多元化推動了人們對歷史認知的進步,故選A項;文字記載的方式具有客觀性,只是人們的解讀方式具有主觀性,會限制歷史解讀的邊界,排除B項;C、D兩項與材料強調的主旨不符,排除。1.從唯物史觀角度理解古代文明發展的多元格局(1)由于歷史環境的不同,埃及、印度、希臘和中國等古代文明呈現出多元發展格局。古代東方為大河文明,經濟上體現為農耕經濟發達,政治上多實行中央集權制;古代希臘羅馬為海洋文明,經濟上體現為海外貿易發達,政治上體現為民主化、法律化。(2)古代世界基本處于各地區獨立發展的區域文明階段。文明起源多元性、文明發展多樣性,古代世界各區域文明都為人類文明的進步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主題認知——(主題的內涵有哪些)2.世界古代文明多樣性的原因生產方式生產方式是造成世界古代文明多樣性的根本原因。亞非文明古國以農業立國,形成了和平自守的大河文明;而古代希臘以工商業見長,形成了開拓進取的海洋文明地理環境在世界上古時期,生產力相對落后,地理環境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巨大。人類早期文明一般分布在大河流域,利用沖積平原的有利條件進行農業生產。希臘港灣眾多,對古希臘工商業的發展及海外貿易有很大的影響周邊環境西亞文明是兩河流域文明、埃及文明、希臘文明的交匯處,一方面促進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文明的穩定,朝代更替頻繁。中國、印度文明周邊壓力較小,外部壓力較輕,文明相對穩定宗教思想宗教思想是文明多樣性的重要表現,也反過來深化了文明的多樣性。希臘的人文主義思想、印度的婆羅門教、中國的儒家思想、羅馬帝國的基督教都對世界文明的多樣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續表3.世界文明之間交流的主要途徑經貿往來經貿往來是世界文明交流交往的基本形式,雖然沒有擴張和戰爭引發的交流引人注目,但是,和平的經貿往來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人類文明的交往形式。絲綢之路為中國和西方之間的物質、技術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為東西方物質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人口遷徙人口遷徙導致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的族群產生接觸,從而形成一批新的國家;人口遷徙對亞歐大陸各主要區域文化的形成和轉型產生了重要影響,大大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世界古代史上,西亞地區的人口遷徙較為復雜,文明之間的交流也更為活躍軍事征服征服者的文明占據優勢地位,往往能夠大大加快文明的傳播速度。亞歷山大帝國的擴張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大大促進了希臘文明的傳播,是東西方文明的一次大規模交流和交往國家統一在一個統一的國家內,由于相對穩定的環境和國家政策的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交往、交流將更加便捷。羅馬帝國強盛時期,亞非歐文明的交流速度加快,奠定了羅馬帝國繁榮的基礎續表1.如果以時間和語言區域劃分,印度可分為吠陀文化、雅利安文化、達羅毗荼文化、阿薩姆文化等。如果按宗教派別區分有婆羅門文化、佛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基督教文化、錫克教文化等。上述材料旨在說明印度文化具有(
)A.宗教性 B.統一性C.多樣性 D.世界性創新訓練——(高考會怎樣考查)答案:C
解析:據材料“以時間和語言”“按宗教派別”可知,印度文化存在著時間和語言區域以及宗教派別上的差異,具有多樣性,故選C項。2.“在希臘,奴隸被解放了也只能是一個被解放了的奴隸,成不了公民,他的兒子也成不了公民;而在羅馬,一旦奴隸被主人釋放,他自己或許成不了公民,但是他的兒子肯定是可以進入公民隊伍的。”上述材料可以(
)A.研究羅馬最終能夠征服希臘的原因B.證明羅馬文化比希臘發達C.反映出羅馬的奴隸制度漸趨衰落D.說明羅馬政體比希臘先進答案:A
解析:據題干可知,希臘的公民權是嚴格的,羅馬的公民權是相對寬松的,正是由于這種差別的存在,羅馬逐漸走向強大,而希臘卻逐漸衰落,據此可知,該材料可以研究羅馬最終能夠征服希臘的原因,故選A項。3.(2023·莆田二模)公元前3世紀,自視為亞歷山大繼承人的托勒密王朝統治者廣泛搜集包括環地中海地區乃至“東方”文獻的“世界之書”,創建了當時世界規模最大的亞歷山大里亞圖書館和博學園。此舉(
)A.消融了不同民族的隔閡與沖突B.表明了統治者偏好決定文明程度C.促進了區域文明的交流與融合D.說明了古希臘政治傳統影響深遠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亞歷山大繼承人”搜集環地中海地區和“東方”文獻的“世界之書”,促進了區域文明的交流與融合,C項正確;“消融”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統治者偏好影響文明程度,“決定”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古希臘政治傳統的影響,排除D項。4.(2023·衡陽統考)亞歷山大征服波斯帝國后,參照波斯的儀式,要求屬下將領跪拜自己。這些將領認為依照馬其頓風俗,只有在敬神時才用跪拜禮,因此拒絕跪拜亞歷山大。最終,亞歷山大作出讓步,馬其頓的將士可以不跪拜自己。這一事件可以說明(
)A.東西方文明有優劣之分B.長期征戰激化君臣矛盾C.古希臘人文精神的影響D.亞歷山大統治隱患重重答案:C
解析:馬其頓將士不認為君主是神,因此遵循傳統風俗不跪拜亞歷山大,體現了古希臘的人文思想,亞歷山大也沒有用自己的權勢強迫馬其頓將士服從,體現了對他們的尊重,這些都是人文精神的表現,C項正確;文明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排除A項;亞歷山大作出讓步,君臣矛盾并未激化,排除B項;出征前和出征后,馬其頓將領都不跪拜亞歷山大,而且不能以是否跪拜來判斷亞歷山大的統治是否穩固,排除D項。5.公元2世紀,羅馬的道路系統幾乎遍及帝國全境,東起幼發拉底河,北達蘇格蘭低地,穿越不列顛、歐洲、北非、小亞細亞和阿拉伯、敘利亞及美索不達米亞的沙漠。羅馬四通八達的道路網(
)A.推動了封建經濟的發展B.提高了國家的行政效率C.消除了帝國民族間差異D.加快了羅馬城市化進程答案:B
解析:道路的發達與暢通,有利于政令的傳達,也有利于加強對地方的管理與控制,提高了國家的行政效率,B項正確;羅馬帝國奴隸制經濟發展迅速,排除A項;道路暢通并不會消除民族間的差異,排除C項;材料反映的是羅馬通向各地的道路,而不是羅馬城市建設,與城市化無關,排除D項。為什么考——(以“價值引領”為命題“金線”)“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文明也是如此。我們要尊重各文明之間的差異,在承認文明多元性和矛盾性的前提下,找出統一性和共同點,找出文明之間和諧有益的相互關系,進而求同存異,使其共同進步。也就是說,文明“和而不同”方為大道。在文明多元的語境下,我們要有吸收外來文明的胸襟,又要有保留自身特色的智慧。各文明要在保留差異的同時揚長避短,共謀進步。鑒古知今——世界文明的“和而不同”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共建的價值,但文明又如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百味紛呈。文明“和而不同”,世界才能多元發展,要尊重文明差異,保持多元之美。怎樣考——(以“知能素養”為命題“銀線”)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面對異質文明之間的矛盾與沖突,西方文明強調非此即彼的“零和博弈”,崇尚“弱肉強食、物競天擇”的達爾文主義“叢林法則”,充分體現在美國學者亨廷頓提出的基于“自我中心主義”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胃潰瘍護理查房
- 工業機器人技術與應用試題+參考答案
- 食材供應合同協議書
- 計算機一級復習題+參考答案
- 植物學考試模擬題含答案
- 肺氣腫合并感染護理查房
- 裝修工程合作協議合同范本
- 跨國電子商務物流配送合同
- 船舶貨物儲存環境
- 能源建設項目勞務分包合同模板
- 2025年超高功率大噸位電弧爐項目建議書
-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2022-2023學年第二學期四年級科學期中試題(含答案)
- 寵物殯葬創新創業
- 2024年黑龍江出版集團招聘筆試真題
- 2024年4月27日浙江省事業單位招聘考試《職業能力傾向測驗》真題及答案
- 2025年上半年上海青浦新城發展(集團)限公司自主招聘9名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小學數學教學中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研究論文
- 2025年山西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考試題庫及答案1套
- 食堂出入庫明細表(新)
- 澆注型聚氨酯彈性體生產技術標準_圖文
- 《大力集團大型電動機降補固態軟起動裝置(PPT 31頁)6.65MB》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