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同步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1頁
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同步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2頁
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同步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3頁
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同步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4頁
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同步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4課西漢與東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鞏固一、單選題1.張騫出使西域的主要使命是(

)A.開辟中西方交通要道 B.加強與西域商貿往來C.積極開拓西方市場 D.配合對匈奴的戰爭2.百戲,是漢朝對表演藝術的統稱,包括音樂、舞蹈、雜技、魔術、角抵戲等。漢朝宮廷的各種慶典,以至民間節日慶典,都常常以百戲表演助慶。數百人乃至數千人同臺演出,載歌載舞,形式熱烈,場面壯觀。百戲的盛況(

)A.表明了中國古代戲曲的成熟 B.促進了經濟繁榮與國力強盛C.體現了蓬勃向上的社會風貌 D.打破了宮廷雅樂的壟斷地位3.下表反映了西漢諸侯國“相”履職重心的演變情況。這折射出當時(

)時期相的主要職能漢高祖輔助諸侯王國的建立與鞏固文景時期側重對諸侯王國兵權的控制景、武時期側重于中央“漢法”在諸侯王國的推行A.地方兵權被收歸中央 B.漢文化開始向邊境傳播C.中央集權制已經完善 D.王國問題不斷得到解決4.如圖是東漢某一時期的社會現象圖,它反映的實質問題是(

)A.外戚宦官交替專權 B.君主專制的加強C.皇帝昏庸造成亂象 D.血緣政治的強化5.張騫通西域使天山南北地區在歷史上第一次與中原連為一體,中原與西域乃至更西地區的交通線路逐步開辟,形成了享譽中外的“絲綢之路”。它的開通(

)A.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 B.延緩了少數民族內遷的進程C.造成了西域地區的野蠻落后 D.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6.如表所示內容顯示了東漢中后期部分皇帝的繼位年齡及壽命,這一現象導致(

)皇帝和帝殤帝順帝沖帝質帝繼位年齡1011128卒年2723039A.“七國之亂”的爆發 B.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C.“中朝”制度的出現 D.東漢末黃巾起義爆發7.漢朝制度的高度包容和適時調整符合了時代發展的需要,最終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漢朝制度的適時調整包括(

)①實行“上計制”②確立察舉制③設立刺史④建立文書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8.漢文帝時期,在晁錯的建議下,“募民徙朔方十萬口”;漢武帝時期,“通西南夷道”,并“募豪民田南夷”,此外派司馬遷為欽差負責新開拓地區的郡縣設置,“以其故俗治,毋賦稅”。以上材料說明西漢時期(

)A.民族政策呈現因俗而治的特點B.采取多元措施促進民族交融C.傳統的重農抑商政策出現松動D.重視邊疆地區的開發與治理9.西漢時出現了高頭大馬、葡萄、首蓿、胡桃、蠶豆、石榴等幾十種物產;這一時期絲和絲織品在西域各國受到廣泛歡迎,西域人學會了耕種、打井和煉鐵等技術并用于發展生產。這些現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

)A.西漢經濟發展市場需求擴大 B.中國絲織品在西域備受推崇C.張騫出使西域開辟絲綢之路 D.中外農業生產水平穩步提升10.如表是漢代對“北斗星”的記述。由此可推知,漢代天文學的進步得益于(

)記述出處攝提(攝捉星)運街(北斗星),徐至于射宮(天子行射禮)張衡《東京賦》移節度,定諸紀,皆系于斗(北斗星)司馬遷《史記.天官書》A.賦和史學的發達 B.集權統治的需要 C.小農經濟的發展 D.觀測技術的改進11.兩漢時期科技成就突出。成書于戰國至西漢時期,奠定中醫理論基礎的醫學著作是(

)A.《神農本草經》 B.《唐本草》 C.《黃帝內經》 D.《千金方》12.“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毕铝羞x項與漢武帝有關的是(

)A.統一文字、貨幣和度量衡 B.接受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C.開創“貞觀之治”的局面 D.開創了“文景之治”的局面13.圖為西漢中期山東半島的行政區劃圖。為了解決圖中的問題,漢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設立“中朝” B.“罷黜百家,獨尊儒術”C.頒布“推恩令” D.實行鹽鐵官營14.兩漢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成就斐然,在史學方面造詣頗高,出現了很多史學著作。下列屬于我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是(

)A.《史記》 B.《左傳》 C.《尚書》 D.《漢書》15.下面為西漢時期幾位君主在位時太學中的博士弟子人數。(據袁行霈等主編的《中華文明史》第二卷整理)表中人數的變化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漢代(

)A.儒學地位不斷提升 B.太學成為官員來源C.打破士族壟斷官位 D.獨尊儒術局面結束二、材料分析題16.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在地方與中央的問題上,針對漢初“郡國并行”造成的諸侯尾大不掉的弊端,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削弱藩國實力,使之無法與中央分庭抗禮?!幾孕毂救A《漢武帝“大一統”的國家觀及其當代價值》材料二

漢武帝在宏觀經濟制度層面推行了一場整體配套制度改革,這具體表現:在將利益最為豐厚的鑄錢、煮鹽、冶鐵國營化;廢除民間鑄錢舊俗,規定由政府統一鑄造五銖錢;實行“均輸”“平準”等。——摘編自吳曉波《歷代經濟變革得失》根據材料一,指出漢初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及該制度的弊端。(2)根據上述材料,歸納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的政治、經濟措施。參考答案:1.D2.C3.D4.B5.D6.B7.C8.B9.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