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塊03 Mask遮罩應用_第1頁
模塊03 Mask遮罩應用_第2頁
模塊03 Mask遮罩應用_第3頁
模塊03 Mask遮罩應用_第4頁
模塊03 Mask遮罩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影視特效設計教程AfterEffects新世紀高職高專動漫專業系列規劃教材主編余慶軍王成模塊導讀

模塊03

Mask遮罩應用

Mask是一個路徑或輪廓圖,在為對象定義閉合Mask后,將建立一個透明區域(路徑只能是封閉的),能夠實現去除背景的操作。對于建立運動路徑來說,Mask即可以是封閉的,也可以是開放的。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子任務一:使用圖形工具創建Mask

任務目標:通過Mask(遮罩)工具,了解掌握創建Mask(遮罩)的方法。任務解析:使用工具欄中的圖形工具可以方便地建立Mask。在工具欄中單擊圖形工具按鈕,單擊按鈕下方的三角形圖標,將會出現下拉菜單,如圖3-1所示。圖3-1圖形工具菜單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單擊RectangleTool,在鼠標放置在Composition窗口中,拖動鼠標繪制Mask,將繪制出一個矩形的Mask,如圖3-2所示。圖3-2繪制Mask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由于合成的背景色是黑色,所以你看到的是除了Mask內的部分,其他的地方都是黑色的,其實繪制Mask后圖像的其他部分是透明的。單擊Composition窗口中的透明網格顯示,就可以看出,如圖3-3所示。圖3-3Mask效果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在Timeline窗口上,有個Inverted選項,勾選該選項,Mask就會反轉,除了星形內部透明,其他地方都被保留下來了,如圖3-4所示。圖3-4

Mask反轉效果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子任務二:使用鋼筆工具繪制Mask

任務目標:使用鋼筆工具繪制Mask路徑。任務解析:

AfterEffects中的Mask是由線段和控制點構成的路徑,線段是連接兩個控制點的直線或者曲線,控制點定義了兩個線段的開始點和結束點。在曲線路徑上,每個控制點通過延伸出來的控制柄對曲線提供進一步的控制,通過拖動控制柄可以改變曲線曲率。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另外,創建的Mask可以是封閉的,也可以是開放的。開放的路徑有不同的開始點和結束點。例如,直線就是一條開放路徑。封閉的曲線是連續的沒有開始點和結束點。圓形Mask和矩形Mask就是封閉路徑。開放路徑不能在層上產生透明,但是可以作為特效的參考。例如,利用Stroke特效可以產生可見的線段或形狀。使用鋼筆工具可以制作任何形狀的Mask,包括帶有任意角度的直線或平滑流暢的曲線。鋼筆工具提供了最精確的Mask繪制手段。通過拖動控制點或控制手柄,可以很容易地調整曲線的形狀,也可以添加或者刪除點,或者改變控制點的類型。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繪制直線Mask。其操作步驟如下:(1)打開AfterEffects軟件,Ctrl+N新建一個Composition,設置如圖3-5所示。圖3-4

Mask反轉效果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2)在Project面板中的空白處雙擊以導入一段光盤提供的第3章素材“花朵”。并將“花朵”素材拖放到Timeline窗口上,這樣在Composition窗口也會出現素材,因為素材尺寸很大,你需要按快捷鍵Ctrl+Alt+F,將會把素材適配到當前的新建合成的尺寸720×576的大小。(3)選擇工具箱中的鋼筆工具,單擊【鋼筆工具】按鈕。左鍵按住圖標,出現下拉菜單,如圖3-6所示。圖3-4

Mask反轉效果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4)在Composition窗口中單擊鼠標,建立控制點。在第一個控制點之外再次單擊,建立第二個控制點,兩個控制點之間將自動建立一條直線段,如圖3-7所示。圖3-7建立控制點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5)連續單擊,產生其他控制點,如圖3-8所示。圖3-8連續建立控制點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如果你想結束路徑繪制,就可以執行以下操作:繪制開放路徑,停止畫圖;繪制封閉路徑,直接雙擊鼠標;或者執行“Layer”→“MaskandShapePath”→“Closed”菜單命令;或者將鼠標定位在第一個控制點的位置,當光標變為狀態單擊,路徑就可以閉合,如圖3-9所示,如圖3-10所示。圖3-9閉合路徑菜單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圖3-10閉合路徑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繪制曲線Mask。其操作步驟如下:(1)選擇工具箱中的鋼筆工具,可以繪制曲線Mask。曲線以上一個控制點為中心,排除調節控制柄,根據兩側點的位置和角度自動產生平滑的曲線。在繪制曲線時,用戶可以在防止控制點之前自由地移動控制點的位置如果希望按照控制點的位置來預測曲線,可以使用曲線方式繪制。(2)選擇工具箱中的鋼筆工具。選中工具欄右邊的RotBezier【凹版貝茲】復選框,如圖3-11所示。圖3-11凹版貝茲復選框,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3)在Composition窗口中單擊鼠標,建立第一個控制第一個控制點。單擊并拖動鼠標,自由選擇控制點的位置,創建第二個控制點。該點將作為下一個控制點的調節中心,如圖3-12所示。圖3-12創建控制點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4)按下并拖動鼠標自由選擇控制點的位置,以上一個控制點為中心自動調節曲線的形狀,如圖3-13所示。圖3-13調節曲線形狀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5)重復以上操作,最后完成曲線Mask的繪制,如圖3-14所示。圖3-14繪制曲線Mask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子任務三:設置Mask的羽化

任務目標:對Mask(遮罩)進行羽化設置任務解析:使用Mask的羽化屬性可以將Mask的邊緣轉換為軟邊緣。羽化的寬度橫跨Mask邊,一半在Mask內,一半在Mask外。下面是羽化效果,如圖3-15、圖3-16所示。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圖3-15原圖

圖3-16使用效果后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

Mask羽化僅出現在層的畫面區域內,因此,一個羽化Mask應該小于層區域,如果有Mask的羽化區域超出了層的區域,羽化邊緣就會結束。你可以通過執行“Layer”→“Mask”→“MaskFeather”菜單命令,在彈出對話框設置羽化值,如圖3-17所示。圖3-17遮罩羽化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

Horizontal:設置水平的羽化范圍;

Vertical:設置垂直的羽化范圍;

Lock:將水平羽化值和垂直羽化值鎖定,使其相等。你也可以在Timeline窗口中直接調節,展開需要調節的圖層,然后展開Mask屬性左右拖動MaskFeather右邊帶下劃線的參數值,如圖3-18所示。圖3-18調節羽化值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子任務四:設置Mask的不透明度

任務目標:對Mask(遮罩)進行不透明度的設置任務解析:

1.通過設置Mask的不透明度可以控制Mask內圖像的不透明程度。Mask不透明度只影響Mask內的圖像,不影響Mask外的圖像。如圖3-19所示。圖3-19Mask不透明效果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

2.可以通過執行“Layer”→“Mask”→“MaskOpacity”菜單命令,在彈出的MaskOpacity對話框內輸入數值。

3.也能在Timeline窗口中展開調整Mask的MaskOpacity屬性。如圖3-20所示。圖3-20調整Mask透明度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子任務五:調整Mask的邊緣

任務目標:對Mask(遮罩)進行邊緣的調整。任務解析:

1.通過MaskExpansion屬性,可以對Mask的邊緣進行擴展或收縮。當數值為正值的時候,Mask范圍在原來基礎上擴展;而當數值為負值的時候,Mask范圍在原來基礎上收縮。

2.你可以通過執行“Layer”→“Mask”→“MaskExpansion”菜單命令,在彈出的MaskExpansion對話框內輸入數值,來控制Mask的邊緣進行擴展或收縮。如圖3-21所示。圖3-21調整Mask擴展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當你將MaskExpansion值設置為100,畫面中Mask范圍在原來基礎上往外擴展,如圖3-22所示。將MaskExpansion值設置為-100,畫面中Mask范圍在原來基礎上往內收縮,如圖3-23所示。圖3-22擴展效果

圖3-23收縮效果任務1創建及調整Mask(遮罩)任務解析:同樣你也在Timeline窗口中展開調整的Mask屬性,在這里調整MaskExpansion屬性,如圖3-24所示。

圖3-24調整Mask屬性值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創建合成并制作Mask(遮罩)動畫

任務目標:通過Mask(遮罩)工具,了解掌握創建Mask(遮罩)動畫的方法。任務解析:使用工具欄中的圖形工具可以方便地建立Mask。應用Mask(遮罩)的屬性可以制作關鍵幀動畫。(1) 打開AfterEffects軟件,Ctrl+N新建一個Composition,設置如圖3-25所示。圖3-25新建合成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2) 在菜單中執行“Layer(圖層)”→“New(新建)”→“Text(文字)”菜單命令,文字內容為“NEUSOFTCDIO”,如圖3-26所示。圖3-26執行文字命令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3)調整文字的顏色和大小等設置,如圖3-27所示。圖3-27高速文字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4)選擇文字圖層,使用工具面板上的“矩形遮罩工具”,為該層繪制遮罩。MaskShape(遮罩形狀)參數設置,如圖3-28所示。圖3-28遮罩形狀設置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5)繪制Mask(遮罩)后的效果如圖3-29所示。圖3-29繪制遮罩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6)為“NEUSOFTCDIO”文字圖層設置關鍵幀。在0秒處創建第一個關鍵幀,MaskShape(遮罩形狀)參數設置為:Top-55,Left-100,Right-40,Bottom15;將時間指針拖動在第三秒的位置,創建第二個關鍵幀,MaskShape(遮罩形狀)參數設置為:Top-55,Left-100,Right660,Bottom15,如圖3-30所示。圖3-30遮罩形狀設置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7)此時預覽效果如圖3-31所示。圖3-31連續效果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8) 在菜單中執行“Layer(圖層)”→“New(新建)”→“Text(文字)”菜單命令,新建一個文字層,輸入相同的文字內容為“NEUSOFTCDIO”,,更改該文字層的名稱為“Glow”,調整Mode為“Add”。如圖3-32所示。圖3-32新建Glow文字圖層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9) 調整文字的顏色和大小等設置,如圖3-33所示。圖3-33調整文字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10) 選擇文字圖層下層,直接Ctrl+C復制該圖層上的Mask遮罩,并選中Glow圖層,Ctrl+V,為該層復制遮罩,并取消其關鍵幀,如圖3-34所示。圖3-34復制Mask遮罩并刪除關鍵幀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11) 效果如圖3-35所示。圖3-35效果圖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12) 為“Glow”文字圖層設置關鍵幀。在0秒處創建第一個關鍵幀,MaskShape(遮罩形狀)參數設置為:Top-55,Left-100,Right-40,Bottom15;將時間指針拖動在第三秒的位置,創建第二個關鍵幀,MaskShape(遮罩形狀)參數設置為:Top-55,Left-550,Right600,Bottom15,如圖3-36所示。圖3-36效果圖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13) 此時預覽效果如圖3-37所示。圖3-37連續效果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14) 在菜單中執行“Effect(特效)”→“Stylize(風格化)”→“Glow(輝光)”菜單命令,為圖層添加輝光特效,修改GlowThreshold數值為20%,如圖3-38所示。圖3-38Glow輝光特效參數設置任務2文字過光特效實例任務解析:(15) 在小鍵盤上的“0”鍵預覽最終效果,如圖3-39所示。圖3-39

最終連續效果任務3沖擊波特效實例Mask(遮罩)功能與RoughenEdges特效結合使用

任務目標:通過Mask(遮罩)工具,掌握創建Mask(遮罩)動畫和RoughenEdges(粗糙邊緣)特效結合使用的方法。任務解析:

Mask(遮罩)的屬性制作關鍵幀動畫,與RoughenEdges特效相結合。(1) 打開AfterEffects軟件,Ctrl+N新建一個Composition,設置如圖3-40所示。圖3-40新建合成任務3沖擊波特效實例任務解析:(2) 通過執行“Layer(圖層)”→“New(新建)”→“Solid(固態層)”菜單命令,新建一個“WhiteSolid1”白色固態圖層。設置如圖3-41所示。圖3-41新建白色固態層任務3沖擊波特效實例任務解析:(3) 選擇“WhiteSolid1”固態層,使用工具面板上的“圓形遮罩工具”,為該層繪制遮罩。MaskShape(遮罩形狀)參數設置為:Top62,Left149,Right570,Bottom512,如圖3-42所示。圖3-42MaskShape(遮罩形狀)參數設置任務3沖擊波特效實例任務解析:(4)此時,預覽效果如圖3-43所示。圖3-43圓形白色遮罩任務3沖擊波特效實例任務解析:(5) 通過執行“Layer(圖層)”→“New(新建)”→“Solid(固態層)”菜單命令,新建一個“BlackSolid1”黑色固態圖層。設置如圖3-44所示。圖3-43圓形白色遮罩任務3沖擊波特效實例任務解析:(6) 選擇“BlackSolid1”固態層,使用工具面板上的“圓形遮罩工具”,為該層繪制遮罩。MaskShape(遮罩形狀)參數設置為:Top70,Left158,Right560,Bottom500,如圖3-45所示。圖3-45

MaskShape(遮罩形狀)參數設置任務3沖擊波特效實例任務解析:(7) 此時,預覽效果如圖3-46所示。圖3-46圓形白色與黑色遮罩疊加任務3沖擊波特效實例任務解析:(8) 選擇“BlackSolid1”固態層,執行“Effects(特效)”→“Stylize(風格化)”→“RoughenEdges(粗糙邊緣)”菜單命令,參數設置:Border為222,EdgeSharpness為4,Scale為15,Complexity為10,如圖3-47所示。圖3-47參數設置任務3沖擊波特效實例任務解析:(9)此時,預覽效果如圖3-48所示。圖3-48添加特效任務3沖擊波特效實例任務解析:(10) 選擇“BlackSolid1”固態層,設置關鍵幀。在0秒處創建第1組關鍵幀,“Effects(特效)”→“Stylize(風格化)”→“RoughenEdges(粗糙邊緣)”,Evolution值設置為“0×+0.0°”;在時間線“0:00:02:24”處創建第2組關鍵幀,設置Evolution值為“2×+0.0°”。如圖3-49所示。圖3-49關鍵幀參數設置任務3沖擊波特效實例任務解析:(11)此時,預覽效果如圖3-50所示。圖3-50特效效果顯示任務3沖擊波特效實例任務解析:(12) Ctrl+N新建一個Composition合成,取名“FINAL”,設置如圖3-51所示。圖3-51新建合成任務3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