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員搜救信標性能和測試要求(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 1 5 8 56五、以國際標準為基礎的起草情況,以及是否合 57 57 57九、實施國家標準的要求,以及組織措施、技術措施、過渡期和實施日期的建 571電力、能源及旅游客運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但由于現有設備缺乏統一的技術標準,造成設備的功能、性能指標各異,設備質量參差不齊,甚至還有部分設備發射報文不符合相關標準,干擾了水上無線電秩序。根據“國家標準化管理),《人員搜救信標性能和測試要求》由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標處、航測工程(天津)有限公司、交通運輸部海事局、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中兵北斗衛星通信有限公司、大連海事大學、天津天元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蘇州新陽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匯撰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智慧航海(青島)排名姓名單位主要工作內容1姚高樂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標處標準編制總體負責人。負責標準編寫原則、技術采標內容、標準架構的協調確定;統一負責標準各個章節編寫人員工作協調,對標準歸口部門的業務協調等;總體負責標準文本的修改及定稿。2薛峰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標準編制技術負責人。負責標準全部技術內容的確定、技術指標核定、各個章節的技術內容協調等。3陳廣通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標處標準編制技術負責人。負責標準全部技術內容的確定、技術指標核定、各個章節的技術內容協調等。4賈瓊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津航標處負責標準總體文本的編寫。5李春旭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負責標準總體文本的編寫。6李昂航測工程(天津)有限公司負責標準編制說明的編寫和標準第1~2章文本的編7陳祎荻交通運輸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天負責標準第3~5章文本的編寫。2排名姓名單位主要工作內容津航標處8龐波波中兵北斗衛星通信有限公司負責標準第7章文本的編寫。9王英志大連海事大學負責標準第6章文本的編寫。周益中兵北斗衛星通信有限公司負責標準第7章主要技術參數的校核。趙曉峰天津天元海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參與標準文本的修改,并對采標標準進行中英文核對。李亮蘇州新陽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參與標準的實驗室測試,參與標準第4~7章的編寫。上海匯撰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參與標準的實驗室測試,參與標準第4~7章的編寫。智慧航海(青島)科技有限公司參與標準船載應用意見征求匯總及編制說明編寫。王超中兵北斗衛星通信有限公司參與標準北斗部分意見征求匯總及編制說明編寫。2023年3月,成立《人員搜救信標性能和測試要求》標準起草組,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任務要求,收集大量國內外技術資料,梳理了相關文獻和標準規范,并且與多家相關企業及公司進行了技術交流調研工作。期間,起草IEC60945海上導航和無線電通信設備及系統一般要求測試方法及要求的測試結果(Maritimenavigationsystems—Generalrequirements—Meth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第一部分:全球定位系統(GPS)—接收機性能標準和測試要求(Maritimenavigationand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andsystems–Globalnavsatellitesystems(GNSS)–Partequipment–Performancestandards,meth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IEC61108-2海上導航無線電通信設備3第二部分:格洛納斯(GLONASS)—接收設備性能標準和測試要求(Maritimenavigationand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andsystems–Globalnavigatisatellitesystems(GNSS)–ParReceiverequipment–Performancestandards,metsystems(GNSS)–Part3:Galileoreceiverequipmentrequirements,meth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第五部分:北斗導航衛星系統(BDS)—接收機性能和測試要求(Maritimenavigationandradiocommunicationequipmentandsystems–Globalnavsatellitesystems(GNSS)–Part5:BeiDReceiverequipment–Performanceequipment–Performancerequirements,methodsoftestingandrequiredtestresults)recommendationontestingoflife-savingappliances)selective-callingsystemforuseinthemaritim系統的技術特性(TechnicalcharacteristicsforanautomaticidentificationsystemusingtimedivisionmultipleaccessintheVHFmaritimemobilITU-RM.585水上移動業務標識的分配和使用(AssignmentanduseofidentitiesinthemaritimemobiITU-TO.153比特率低于一次群速率差錯性能測量的基本參數(BasicparametersforthemeasurementoferrorperformanceaUN試驗和標準手冊(2019)[(ManualofTestsandCriteria(2019)]4ITU-RM.2135TechnicalcharacteITU-RM.2285Maoverboardsystems)–AnoverviewofsystemsandtheirmodeofoperationITU-RSM.332-4Selectivityofreceiversequipmentforgeneration,transmissionETSI301025VHFradiotelephoneequipmentforgassociatedequipmentETSI303132MaritimelowpowerVHFperso2023年4月,標準起草組召開第一次討論會,對已調研的資料進行匯報、2023年5月~6月,標準起草組對標準中涉及的性能要求和技術特性進行實驗室測試,驗證標準規定內容的可操作性,并完成標準征求意見稿(初稿)2023年7月~9月,標準起草組與交通運輸部海事局、天津海事局、東海航海保障中心、中國船級社、舟山市海洋與漁業局、大連遨海科技有限公司、子研究院有限公司調研或溝通,充分了解目前國內生產、銷售、檢驗、監管、5二、標準編制原則、主要內容及其確定依據從標準的制定程序到標準的條文內容,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要求,不在標準涉及的主要技術和性能參數方面,遵循現行有效的國際標準,充分以確保我國生產的MOB設備發射的信號能被周圍采用國外標準的外籍船舶接收,保障了設備的兼容性和適用性。同時標準在制定過程中也充分結合了中國本標準規定人員搜救信標的性能和測試要求,本標準中的的技術要求、測試方法和要求的測試結果參照國外和國內同類標準進行制定,以便使標準更具6序號修改類型修改情況說明1技術差異更改了“術語、定義和縮略1.原標準IEC63269:2022中有該章節,但其原有術語,如“淡水”“激活”“浮索”“默認值”“GNSS數據”等屬于常用語,且在本文件中沒有特指含義,故并未在本文件“3.1術語和定義”中進行描述;2.根據本文件涉及的技術內容,增加了“自組織時分多址接入”及“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定3.根據本文件中涉及的技術內容,增加了CIRM、TDMA、UN等縮略語的解釋。2增加了“總體要求”的內容(見4.1),并順延了相關章節條編號為保障生產廠商及檢驗機構能夠按照本文件進行生產和檢驗,特在此章節明確增加該功能后的MOB設備的功能要求。3增加了指示器中關于“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的要求(見4.2.3)相關性能指標要求應隨之增加相關內容,以保證文件的前后一致性。4增加了光源閃爍頻率和發光時間的要求(見4.4)增加了對閃爍光的閃爍頻率(20~30次)及發光持續時間(10-6s~10-1s)的要求,以保證搜救光源的目視效果,提升設備在海上搜救行動中的識別效果。5更改了電池工作時間和電池使用壽命的要求(見4.6并修改了與之相關的測試5.4.2.3.2和6.4.2.3.2)根據船檢機構提供的《救生設備搜救信標檢驗指將原標準中電池工作時間由12小時更改為24小時,電池使用壽命由2年更改為4年,使文件符合我國搜救工作的實際需求。6增加了“內部定位源應兼容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相關規定(見4.7)北斗定位系統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系統,且已正式列入IEC61108系列標準,屬于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考慮到北斗的的應用推廣情況,在咨詢主管部門后,增加該條規定,使文件適合我國國情。7原標準關于“碘化鈉”“氯化鈉”“鹽溶液”的濃度單位為“g/kg”,經過查閱資料,本文件中修改為“%”,以符合溶液濃度的表示習慣。8更改了“漂浮特性”測試結果要求的表述方式(見4.11.2.4.3)原標準表述有誤,本文件進行了改正。9增加了激活模式下“1號報艏向”默認值的具體數據(見5.4.3.2.4)根據ITU-RM.1371-5的相關規定,增加1號報文中“轉向率”的默認值為-128;“真艏向”默認值為511,從而使文件的技術要求更加明確。刪除了“14號報文的發射時間表”中關于時隙超時為05.4.3.2.8)根據本文件的規定,在激活模式下,14號報文在每組發射的第1次和第5次進行發射,此時的超時值分別為7和3,超時值均不為0,原文中的規定沒有意義,所以進行刪除。7增加了當GNSS接收機無法提供有效定位時“位置時間6.3.5)根據ITU-RM.585的規定,當接收機無法提供有效定位時“位置時間戳應置為8888”,本文件對時間戳具體內容進行規定,使文件的技術要求更加明確。更改了“要求的頻率范圍之外的特別關注頻率”計算公式(見6.4.3.6.3)根據本文件6.4.3.6.7中描述的固定頻率測試方法,特別關注頻率SN是以本地振蕩器的頻率fLO和中頻頻率為基準的一系類在要求頻率范圍外的頻率點,為使其計算公式與對應的測試方法內容描述一致,修改原標準中的計算公式,消除歧義。刪除了“閉環操作”的描述(見6.5)美國等大多數國家規定MOB使用開環操作,但部分國家要求MOB應使用閉環操作,在未獲響應后再切換到開環操作。IEC標準中羅列了兩種操作方式。經討論和專家咨詢,確認開環操作更適合中國國情,故刪除閉環操作的相關章節。增加了關于“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功能”的相關內容(見第7章)北斗區域短報文功能是我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特色功能,考慮到北斗的的應用推廣情況,在咨詢主管部門后,增加該條規定,使文件適合我國國情。1編輯性改動更改了文件名稱為使標準名稱更加規范,在原標準的基礎上修改了標準名稱,并刪除了標準名稱中的縮略語。2刪除了“范圍”中IEC63269:2022與其他國際標準的關系性描述,增加了關于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功能的技術要求描述和標準的應用范圍(見第1章)1.原標準中IEC63269:2022與其他國際標準的關系性描述不符合GB/T1.1-2020的編寫要求,故刪除相關內容。2.本文件在第7章增加了關于“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功能”的技術要求,為保證文件的前后統一,在“范圍”中增加關于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功能的相關描述。3刪除了文件中關于“模塊A”為使本文件表述更加規范,按照GB/T1.1-2020的編寫要求,刪除“模塊A”“模塊B”“模塊C”的相關描述。4刪除了文件中“(見4.10.2.1.1)”等懸置段內容(見4.2.1~4.2.6、4.3~4.10、4.11.2.2~4.11.2.12)為使本文件表述更加規范,按照GB/T1.1-2020的編寫要求,刪除懸置段的內容。5更改了設備“指示器”處于自檢測試模式時的狀態列項編號(見4.2.3)原標準“指示器”自檢模式的列項內容不符合GB/T1.1-2020的編寫要求,在本文件中進行了相應的調整。6腳注(見4.3)原標準中關于“制造商ID”的獲取方式的腳注,不是本文件規定的設備技術性能和測試要求的必要內容,為保證文件的可讀性,予以刪除。7告聲明”內容的列項層級原標準“說明書”應包含中內容中關于“警告聲提高文件的可讀性。8式(見5.3.2.2.3、6.3.2.2)按照GB/T1.1-2020的編寫要求更改了表7、表12的表述方式,提高文件的可讀性。9更改了DSC發射機在正常按照GB/T1.1-2020的編寫要求更改了DSC發射8條件和極端條件之間的差值計算公式表述方式及參數說明(見6.4.2.2.3)機在正常條件和極端條件之間的差值計算公式表述方式及參數說明,提高文件的可讀性。2.標準主要技術內容說明。北斗區域短報文功能的技術要求、測試方法和要求的測試結果。標準適用于包含AIS功能、DSC功能以及北斗區域短報文功能的MOB設備的設計、生產、設備相關的性能要求和測試要求,確保了本標準與國際通用標準的一致性和通(3)術語、定義與縮略語:本標準涉及的5項術語和定義以及26項縮略(7)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功能:規定了MOB的北斗三的最低運行和性能要求、技術要求,其規定參考了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大系統的內部技術要求。由于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的通用測試標準尚未制定,故本標準規定MOB的測試方法和測試結果要求應符合北斗三號區域短報文通信用戶三、主要試驗分析及預期效益標準起草組在標準編制的過程中針對標準中涉及的物理層及鏈路層要求開9展了實驗室測試,以驗證本標準定義的測試方法的可操作性(不驗證被測設備該測試的目的是驗證未經調制的載波頻率與要求的載波頻率之間的偏差是該測試的目的是驗證發射機在正常工作條件下產生的調制和瞬態邊帶落在b)MOB應連接到頻譜分析儀。頻譜儀應采用1kHz的分辨率帶寬,3kHz或以上的視頻帶寬和正峰值檢測(最大負載)。應使用足夠的掃描次數,該測試的目的是驗證在極端工作條件下,MOB的輸出功率是否在允許范圍將測試單元連接到功率計上,并記錄正常測試條件下的傳導功率(P20)。在極端低溫和高溫條件下重復測試,并記錄-20℃和55℃條件下的傳導功率(P-傳導功率(實際值)(dBm)頻率161.975MHz(AIS1)162.025MHz(AIS2)常溫(+20℃)33.9233.9高溫(+55℃)34.0233.89低溫(-20℃)33.8933.84),傳導功率(計算值)(dBm)頻率161.975MHz(AIS1)162.025MHz(AIS2)高溫(+55℃)22.25321.651低溫(-20℃)22.12321.601該測試的目的是驗證MOB在正常工作條件將MOB以90°為步長進行旋轉,記錄方位平面4個不同點測量的接收功率及),PR=PREC?GREC+LC+LPdB,線纜損耗值為1.9dB,測試天線增),輻射功率(實際值)(dBm)頻率161.975MHz(AIS1)162.025MHz(AIS2)方向1-7.952-8.048方向2-7.053-7.331方向3-7.999-7.315方向4-8.217-8.709輻射功率(計算值)(dBm)頻率161.975MHz(AIS1)162.025MHz(AIS2)方向122.41822.322方向223.31723.039方向322.37123.055方向422.15321.6615.發射機測試序列和調制精度該測試的目的是為了驗證同步序列是否以0開頭并且是24位的0101碼型。利a)MOB可按照圖10所示的配置A或配置B連接,若測試設備能夠與發射的b)發射機發射載波調至AIS2信道上;c)發射機應采用1號標準測試信號進行調制;d)將信號相對于載波頻率的偏移作為時間的e)發射機應使用2號標準測試信號進行調制;f)將信號相對于載波頻率的偏移作為時間的函數進行測試;h)在極端測試條件下應重復測6.發射機輸出功率對時間的函數應使用1號標準測試信號進行發射測試(該測試信號需要在其CRC部分產生測試中頻譜分析儀的分辨率為1MHz、視頻帶寬為1MHz且需要使用采樣檢位T000T0—TATB68TTTG該測試的目的是為了驗證與正常調制相關的載波和邊帶以外的頻率信號輻發射機參數測試條件結果要求載波功率誤差/dB—±1.5載波頻率誤差/Hz正常條件±500極端條件±1000發射機參數測試條件結果要求發射機參數測試條件結果要求時隙調制掩碼/dBc△fc<±10kHz0±10kHz<△fc<±25kHz△fc=±10kHz-20△fc=±25kHz-40±25kHz<△fc<±62.5kHz-40發射機測試序列和調制精度/Hz第0bit和第1bit<3400第2bit和第3bit2400±240第4bit至第31bit正常條件2400±480極端條件2400±480第32bitbit比特模式為0101時正常條件極端條件1740±350比特模式為正常條件2400±240極端條件2400±480發射機功率對時間函數功率掩模按圖2按表8雜散輻射/μW108MHz~137MHz最大值為25156MHz~161.5MHz最大值為25406.0MHz~406.1MHz最大值為251525MHz~1610MHz最大值為25在激活模式啟動設備,記錄40min的發射情況。禁用EPFS數據后,額外記c)發射時間(UTC時間);測試結果顯示在08:42:07即收到第對接收到的第一條1號報文進行解析,UTC及位置信息均無效,即在設備直接同步,即在2min左右內部GNSS已正常工作,輸出設備有效對于在5min~40min之間射送的位置報告,測試e)轉向率為默認值;h)位置為來自內部GNSS接收j)COG為來自內部GNSS接收機的實際););對于在5min~40min之間射送的位置報告,14號報文內容測試結果應滿足b)轉發指示符為0;d)文本為“MOBACTIVE”。測試設備開機時間為08:41:55,對基站在08:53:29接收到的14號報文進行解對于在5min~40min之間發射的位置報e)發射在AIS1和AIS2信道上f)一次連續發射的報文間隔為75時隙,并在另一信道上發射;測試結果g)每組發射均占用相同的時隙數且持續8min;紅色框和綠色框中的數據h)8min后隨機選擇一組新的時隙發射新的報文;i)新時隙組的第一個時隙與前j)制造商應提供關于隨機選擇偏置的說明文件。對于在5min~40min之間發射的位置報告,通信c)變更時隙后,第一次發射的所有報文時隙超時值均為7;如下圖所示,d)每幀時隙超時值減少1;如下圖所示,解析紅色框中報文即可體現每幀e)超時值為0后,超時值重置為7;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綠色框中是時h)超時值為1時子消息為UTC小時和分鐘;如下圖所示,當時隙超時值),a)14號報文每隔4min發射一次,如下圖所示發射間隔。c)14號報文發射時占用1號報文在同信道計劃發射的時隙;從下圖可是發射信道、時隙號和傳輸的報文類型通信狀態AIS1AIS2AIS1AIS2AIS1AIS2AIS1AIS2T0T0+75T0+150T0+225T0+300T0+375T0+450T0+525超時子消息11111117RX狀態=02111111116TX時隙數3111111115RX狀態=04111111114TX時隙數51111113RX狀態=06111111112TX時隙數7111111111UTC時間8111111110偏置1號報文的航行狀態為14,14號報文與安全相關的文本為“MOBACTIVE”。b)使用與EPFS數據可用時一致的時間表按順序進c)通信狀態的同步狀態為3;測試結果符合標準要求。f)g)COG為最后有效的COG;j)根據制造商文件確認指示器是否正常。測試結果符合標準要求。a)MOB在GNSS數據可用后開始發射;不符b));f)i)時間戳為實際UTC秒(0~59);實際測試結果UTC不可用,與標準j)通信狀態的時隙超時為0,子消息的對應比特均置為0;測試結果如下j)測試要求:在EPFS數據不可用的測試模式下激實際測試結果是在測試模式下不論有無可用的EPFS數據,MOB設備在14s頻率。在正常條件和極端條件下進行測試,在極端條件下測試時應同時使用最該測試的目的是驗證發射機在正常工作條件下產生的調制和瞬態邊帶落在以上的視頻帶寬和正峰值檢測(最大保持)。應使用足夠的掃描次數,并測試d)在距離載波頻率±10kHz~±25kHz的范圍內,調制和瞬態邊帶低于±10kHz和±25kHz頻點掩模對應點3.發射機瞬態響應發射機瞬態頻率特性是指在射頻輸出開啟和關閉時,發射機輸出信號的頻兩個信號應通過連接網絡連接到調頻解調器上。將發射機應連接50Ω的功率衰減器。測試信號發生器應連接至連接網絡的第二個輸入端。測試信號應調進行調制。測試信號電平應調整為在調頻解調器輸入處測量的待測發射機功率在無調制的狀態下開啟發射機以產生觸發脈沖,并由于調頻解調器的捕獲比,測試信號和發射機輸出的功率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蘋果的買賣合同示范文本
- 2025綜合承攬合同加工承攬合同
- 2025《資產托管合同模板》
- 2024年電腦刺繡機項目資金籌措計劃書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年醫用超聲換能器系列投資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太原市房屋租賃合同書
- 2025餐館租賃合同協議范本
- 2025設備長期租賃合同模板
- 2025年個人消費借款抵押合同
- 2025新天地廣場物業管理合同調整新天地廣場
- 網格員安全培訓
- Environmental Biotechnology知到智慧樹章節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哈爾濱工業大學
- 華中師范大學教育技術學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 內部審計學第3版 張慶龍 教學大綱
- 《珠三角地區環境質量與經濟發展的實證探究》8800字(論文)
- 中醫科醫生崗位招聘面試題及回答建議(某大型央企)2025年
- 通訊設備故障處理預案
- 帝豪EV450維修手冊
- 市政工程管線之間及其構筑物之間最小水平距離要求
- 數字經濟學-教學案例及答案 唐要家
- 【S鎮35kV變電站一次系統設計(論文)14000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