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詩五首飲酒練習30 30行路難_第1頁
30詩五首飲酒練習30 30行路難_第2頁
30詩五首飲酒練習30 30行路難_第3頁
30詩五首飲酒練習30 30行路難_第4頁
30詩五首飲酒練習30 30行路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五首學習目標積累文言字詞。了解作者及詩歌特色。理解詩歌內容及思想感情。品味詩歌意境及語言。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飲酒

陶淵明

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陶淵明(365-427),一名潛,字元亮,私謚靖節,自號五柳先生,東晉文學家,潯陽柴桑人。29歲時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歸隱。后陸續做過鎮軍參軍、建威參軍等小官,過著時隱時仕的生活。41歲再出為彭澤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他以田園生活為題材進行詩歌創作,是田園詩派的開創者。詩風平淡自然,極受后人推崇,影響深遠。主要作品有《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歸園田居》、《飲酒》。我們學過他的《歸園田居》(其三),《五柳先生傳》《桃花源記》等。

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寫作背景陶淵明早就看透,東晉的氣數已盡,劉裕篡位只是遲早的事,他整天為這件事悲傷郁悒。只要東晉存在,曾祖父陶侃的功績就光輝燦爛,照耀家邦。一旦東晉滅亡,就一筆勾銷了。他又想一切都在發展變化,興衰榮辱也在不斷地交替更換。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個家庭,莫不如此。他認識到,人生在世像閃電一樣,稍縱即逝,就應該坦蕩從容,無憂無慮地度過。陶淵明整日喝酒,醉酒之后反而詩興大發,胡亂扯出一張紙,書寫感慨,等到第二天清醒后,再修改潤色。寫好的詩稿越積越厚,讓老朋友幫忙整理抄錄。一共得到20首詩,陶淵明把這一組詩題為《飲酒二十首》序言是: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然復醉。既醉之后,輒題數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詮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飲酒》是陶淵明棄官歸隱后陸續寫成的一組五言古詩。為酒后即興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揮灑真情,實際上是借“飲酒”的題目,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這組詩共20首,以這一首的格調最為閑雅有致。寫詩人如何從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義,獲得恬靜的心境。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酒(其五)陶淵明

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而:卻。車馬喧:喻世俗交往的打擾。詩人身居塵世,卻不受塵俗的煩擾。首句即佳。清代著名詩人黃遵憲,名其居室為“人境廬”,詩集為《人境廬詩草》,即取陶淵明詩意為名。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君:詩人自稱。爾:這樣。二句承上兩句,自問自答。因為“心”能遠遠擺脫世俗的束縛,所以雖身處鬧境,也如同居于偏僻地區。詩人擺脫塵俗煩擾后的感受。(心情閑適,志存高遠,所以居所也顯得偏僻安靜)——————隱居在于精神上的自由,不在于居所是否荒遠。“行不隱,心隱”。“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悠然:悠閑自在的樣子。南山:廬山。

以美麗的自然景物烘托悠閑自得的情趣。“東籬”也具有一種象征意義,象征遠離塵俗,潔身自好的品格。南山在現實里和陶淵明的精神上都隱然是世俗塵網的對立物。陶淵明以其高潔之情懷,悠然之情興,會心于南山,物我合一,陶然自樂。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悠然見南山”中“見”,有本子作“望”。蘇軾說“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此句最有妙處。近歲俗本皆作‘望南山’,則一篇神氣都索然矣。”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陽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古人為詞,寫有我之境者為多,然未始不能寫無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樹立耳。無我之境,人惟于靜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動之靜時得之。故一優美,一宏壯也。

——王國維《人間詞話》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山氣:南山的氣象。還:飛回巢。寫南山美妙的晚景。

《歸去來辭》“鳥倦飛而知還”意思是天色晚了,鳥尚且會“知還”,人當然更應該“迷途知返”。飛鳥晨出夕還,眷戀山林,是出于生物的本性;人既是自然的產物,也應順應自然之理,生與大自然同生,死與大自然同體。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此地此時的情景,總指隱逸的田園生活。真意:包括自然情趣和人生真諦。詩人在大自然啟迪下,已領悟到人生的真意,又何須用語言表達。

末二句用《莊子》語。《莊子?齊物論》:“辨也者,有不辨也,大辨不言。”《莊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詩意是說從大自然的啟示,領會到真意,不可言說,也無待言說。此指人生真意不知如何用言語來表達。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飲酒(其五)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敘事對比自問自答引出疑問議論心境高遠自豪自足實虛自然精神物我合一自得景飛鳥晨出夕還返璞歸真感自然精神的自由得意忘言自由----東籬飲酒,感悟人生。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詩歌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詩人厭惡官場的虛偽、黑暗,從自然中悟出人生的真意,獲得恬靜的心境的思想感情。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行路難(其一)李白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詩仙李白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盛唐詩人,有“詩仙”之稱。少年抱負宏大。天寶(742年)由友人道士吳筠推薦,被召入長安,供奉翰林,做一名文學侍臣,以詩賦為朝廷點綴升平。因與權貴不和,被迫“賜金放還”;安史之亂起,參加永王李璘幕府,后受株連,流放夜郎,遇赦東歸,后病逝于當途。李白是繼屈原之后我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想象豐富,夸張奇特,形成了飄逸、奔放、雄奇、壯麗的風格。有《李太白全集》。

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李白這組《行路難》,共有三首詩,主要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情懷,這里選的是第一首,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品讀理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歡樂的宴飲苦悶茫然反差以樂景寫哀情更顯情之哀詩人的“哀”到底是什么?又是什么原因讓他這樣?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受阻姜太公溪邊垂釣遇周文王后一展宏圖伊尹夢見自己乘船在日月旁經過后被商湯重用。典故不是,這里用“冰塞川”“雪滿山”作比喻,說明自己的仕途受到阻塞,濟世安民的理想無法實現(懷才不遇)。是不是行路受阻讓詩人感到苦悶茫然?用兩則典故借著歷史人物忽然受重用的事實,表達了自己也能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希望。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回到現實四個三字句,反復詠嘆,節奏短促,聲調低抑,唱出出無窮憂慮和焦灼不安的心聲。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李白25歲出川漫游,曾因人推薦,供奉翰林院。但在政治上不受重用,僅一年就離開了長安。這首詩當是李白入長安求仕無路時的作品,充滿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抑郁不平之感。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渡

信心不失追求不斷:終有一天能實現自己宏大的理想。——歡樂內心苦悶抑郁——昂揚、明朗——陰沉、低落,再度陷入苦悶彷徨之中——復又振起,表示了對美好前景的熱忱希望和實現理想的堅定信念。重新唱出高昂樂觀的調子。“長風破浪”、“濟滄海”“行路難……”

“垂溪碧釣”、“乘舟夢日”

“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冰塞川”、“雪滿山”

“金樽清灑”、“玉盤珍羞”詩人劇烈情感起伏的線索: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歡樂苦悶希望失望奮發復雜的心理歷程情感急遽地迭變宴停想實感詩人的感情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這首詩充滿了隱喻。借樂府古題抒發情志,本來就有慷慨悲歌的韻味,加之詩人對自己政治追求的含蓄表達和形象描述,使詩意更加撲朔迷離。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嬰等名相自期,想輔佐帝王,成就偉業,“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鄉人司馬相如、揚雄那樣,以一篇辭賦文章一鳴驚人,為天子所用。他二十四歲離開蜀地,“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漂泊大半生,直到四十二歲才奉詔供奉翰林,兩年后又不容于朝,被迫出京。推敲詩意,這首詩當是李白入長安求仕無路時的作品,所以既作激憤之語,亦存有“長風破浪”之志。詩歌主要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情懷,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詩歌的主旨是什么?詩歌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抒發了作者懷才不遇的情懷,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基礎知識鏈接:樂府詩所謂“樂府詩”,主要是指自兩漢至南北朝由當時的樂府機關所采集或編制的用來入樂的詩歌,但這只是最初的情況,從后來文體分類上講,所謂樂府詩,它的范圍是不僅指此的。在文學史上,“樂府”或“樂府體詩”,是包括后世作家的仿作在內的。這種仿作的作品也有幾種不同的情況:第一,按照樂府舊的曲譜,重新創作新辭,性質上還是入樂的。第二,由于舊譜的失傳,或由于創作者并不熟悉和重視樂曲,面只是沿用樂府舊題,模仿樂府的思想和藝術風格來寫作,實際上已不入樂。第三,連舊題也不襲用,而只是仿效民間樂府詩的基本精神和體制上的某些特點,完全自立新題和新意,當然它也是不入樂的。這三類中,以第二類為最多和最常見。點此播放教學視頻

利用樂府舊題寫作樂府詩,是從漢未建安時代開始的。建安時代,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出現了一批作家,又以曹操首開風氣之先,開始襲用樂府舊題,模仿兩漢樂府民間歌辭的風格來寫作樂府體的詩。他們用樂府舊題所寫的樂府詩,大部分都不是入樂的作品。隋唐以及隋唐以后,用樂府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