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體會_第1頁
讀書心得體會_第2頁
讀書心得體會_第3頁
讀書心得體會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讀《致青年教師》心得體會臨邑縣德平中心校鮑廣智暑假期間,我認真拜讀了教育家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讀過之后感慨萬千,有遺憾,有慶幸。懷揣夢想和激情,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在數年的教學實踐中,我認識到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完美的,要想對職業生命負責,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兩者一家”,也就是成為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教育是一份美麗的事業,她呼喚人的理性追求,呼喚建立美麗的人格。樸實的工作態度和發自內心的話語,就像把一粒種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潛心耕耘,就會開出智慧之花。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能夠想的更多。教育是抱負者的事業,教育要培養抱負。高貴與卑微的距離可能只有一步,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狀況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嚴。試著在心里裝下學生的心,有些事,盡早用自己的方式體現出明確的態度,從小培養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識。作為青年教師,要自覺維護教師的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教育無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優秀的教師站在學生面前,無需講話,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他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尚有思想、氣質和將來。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煉的是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東西。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從踏上教育崗位的第一天起,父母、前輩、領導們的囑咐就始終在耳畔縈繞,“如果想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應當有一桶水”“學到老活到老”……然而隨著時間推移,生活中的瑣事越來越多,學習的時間越來越少,學習的渴望也越來越淡,甚至每年都是在領導的督促下去完畢讀一兩本書的“任務”。而現在的孩子從母親肚子里就開始接受教育,幼兒園之前就已經學到諸多知識,諸多孩子三四歲會用電腦,五六歲能背下《弟子規》《三字經》。作為教師我越來越感受到自己知識的匱乏。讀了吳非老師的文字猶如醍醐灌頂。他說“優秀的老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里。他的‘亮度’在于他個人的修煉;如果他有‘電源’,或是不停充電,他就能始終發光,始終在照耀著學生面前的道路;教師的進德修業應當始終到教育生命的終止。”吳非老師所謂的進修不僅僅是知識層面要不停學習,教師的道德素養更是需要不停提高。特別他在《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一文中說,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師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師的心境,應如海洋同樣廣闊,這樣我們教育出的學生才干大氣,才干頂天立地。試想,我們經常為學生違紀扣一分而大發雷霆,為孩子考試馬虎一題而惱羞成怒,這樣我們教育者在孩子心里種下的除了灰暗尚有什么?這種方式教育出的孩子走上社會又能有什么宏圖大志?真正碰到坎坷挫折,又怎能坦然面對?讀過此篇,我深為自己曾經的失言失態感到自責。“教師的心中沒有陽光,學生的心靈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陰暗”,是啊,老師是太陽,孩子是向日葵,我們陽光燦爛,孩子們才干綻開笑臉,老師的一顰一笑,無不在孩子的心里。因此,教師修身當如學知識,日日進修,時時反思,為我們能在孩子心中種下太陽而力竭不怠。固然,進修道德也要進修知識,對于勞動者來說,專業素質是安身立命之本,作為教師,如果說我們無法帶給學生更多專業的知識,我們的教育就是失敗的。因此,我們一定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特別是我們青年教師。我們當愛惜手中的每一本書,那里是我們知識的海洋;我們當愛惜每一次外出學習聽課的機會,用觀賞的眼光去發現、去學習;我們當愛惜生命的每一分鐘,不能讓時光虛度。二、教育不能操之過急吳非老師在《不要急》一章中說,“無論是對學生,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好多事,都不要急”。他告訴我們“教育的一種重要特性是‘慢’,教育教學是‘慢’的藝術,教師本身的專業發展也需要一種很長的時期。”回想自己,我感觸頗深:剛進入小學時,我總是拿初中學生的原則來規定五年級的孩子,剛教一年級時,我又經常拿五年級孩子的原則來規定一年級的孩子,常由于孩子不能達成規定而憤怒,也由于孩子不能達成規定而代勞,為此常使自己心情浮躁、身體疲累。讀讀吳非老師的話,感覺自己確實比較愚蠢,由于我始終沒有明白教育最基本的規律,我的用心、用力、甚至于用命的付出,不僅沒能為孩子們帶去更多收獲,反而是剝奪了他們學習的權利。教育學家托馬斯·阿奎納說:“教學是教師試圖借以擺脫學生的一種過程。”我們應當從老黃牛式的教師轉變為智慧型的教師,讓孩子懂得學習、學會獨立。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更有效,對孩子漫長的一生才更有益。固然,教師的個人成長也是這樣的道理,從這本書中我學習到,教師的個人成長應當循序漸進,不能好高騖遠。特別是我們年輕的教師,常會把那些從外面聽幾節專家課上學來的花架子、空把式用在課堂上,就覺得得到了真傳。其實專家的課有諸多看不到的東西更值得我們去學習,如隱含在教學細節中的備課思路,教師課堂幽默的語言等等,這些沒有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磨煉是很難達成的。因此,我們教師不能當演員,而是應當穩步提高自己的能力,讓學生從心底喜歡我們的課,讓他們從教學中學到辦法,展示智慧,而不是單調的看一場表演。心里著學生的心讀吳非老師這本書,還讓我感受到他的心里裝著學生的心。例如,“下課后到我辦公室來一下”,這是我們習覺得常的一句話,而吳老師則會對孩子說:“如果你有時間,你樂意到我辦公室來玩嗎?”對于有的孩子總是上學時規定上廁所,吳老師倡議我們應當同情,不必挖苦挖苦,課間局限性十分鐘,孩子又想玩,又要排隊等廁所實在可憐,甚至有的孩子平時都不敢多喝水。授學時講到“離婚”一詞,善意的吳老師想到班上有許多孩子是單親,他會創意地說“其實離婚率上升也是社會走向文明的標志之一”等等。這些看似日常的小事,無一不發人深醒。我感慨吳老師是個有心人之余,也感慨自己的粗心,這些似乎我一向沒有想過,以前始終覺得自己是為學生好,而事實上是孩子沒有在我心里。是啊,如果我們都能像吳老師那樣心里裝下學生的心,教育,該是一幅多么美妙的景象啊!另外,從吳非老師的書中我還懂得了每一位老師都應當做一種有抱負的人,有夢有抱負,我們才干培養出真正的人材;看待學生,我們應當博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