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桂林山水教案3篇_第1頁
2023年桂林山水教案3篇_第2頁
2023年桂林山水教案3篇_第3頁
2023年桂林山水教案3篇_第4頁
2023年桂林山水教案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桂林山水教案3篇桂林山水教案篇1

教學設計說明:

本課教學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樹立“教是為了學”的觀念,語文教案-桂林山水。再重視改進教法的同時,更要重視學法的指導;在讓學生“學會”的同時,更要指導學生“會學”。本課教學,要重視語言文字的學習。抓好語言文字的訓練,做到因道學文,以文悟道,把語文課上成真正的語言文字課。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美麗生動的語言,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秀麗,激發酷愛祖國山河的情感。

2.學習”從中心句入手”學課文的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理解并積累詞語。

4.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漓江的水,桂林的山那種獨特的美。想象桂林山水的漂亮景象,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桂林山水》。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二.干脆揭示學習課文的方法“從中心入手”學課文。

揭示操作步驟:

1.第一步:找出中心句,理解意思,說說作用。

(學生用喜愛的方式讀課文,找劃出中心句。)

讀后探討溝通,明確:

(1)中心句是:桂林山水甲天下

(2)抓關鍵詞理解句意

2.其次步:圍繞中心句,了解內容,理清思路。

指名讀課文,思索;文章圍繞中心句寫了哪些內容?是怎樣一步步寫的?

讀后探討溝通,明確:

(1)課文圍繞中心句寫了漓江的水和桂林的山。

(2)理清

桂林山水教案篇2

教學模式:

質疑問難,主動求解

圍繞課題初悟課文扣重難點總結質疑

產生懷疑解決初疑質疑釋難拓寬思維

引疑疏導點撥

教學目標:

1、學會列提綱背誦課文。

2、學會9個生字,理解19個詞語的意思。

3、理解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進行詳細描寫的寫作方法。

4、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酷愛祖國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了解課文是怎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詳細描寫的。

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會列提綱背誦課文。

課前打算:

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要點: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細讀課文第2、3自然段,理解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進行詳細描寫的寫作方法。

3、感情朗讀第2、3自然段,初步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學生酷愛祖國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課前組織教學:你到過哪些地方旅游過呢?

一、觀賞錄象,導入新課。

1、同學們去過桂林嗎?想去嗎?今日老師就帶領大家去桂林巡游一番。

出示課件。(桂林山水風光錄象)

2、用一句話說說自己的感受。

3、揭示課題。齊讀。讀了課題,你認為作者會寫些什么內容?(圍繞課題質疑)

估計:桂林山水的特點怎樣?

課文怎樣詳細描寫桂林山水的特點的?

二、重點學習第2自然段,觀賞桂林水美。

1、聽錄音。思索:桂林的水有什么特點?你認為哪句話寫得最美,劃出來,朗讀體會美在哪里?

2、依據學生的發覺,隨機學習。

探討:(1)桂林水的特點:靜、清、綠。

(2)學習第1句,水美在哪里?從沒望見過漓江這樣的水體會水的獨特美。

再讀第1句,質疑。(估計)看似這句與文章聯系不很親密,為什么要寫這句話?釋疑想象:洶涌澎湃、水平如靜的景象。通過對比體會漓江水的獨特美。(出示課件:洶涌澎湃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漓江的水的畫面)

(3)學習第2句,水原委美再哪里?指名讀,自由說。

A、比較句子,你認為哪句話寫得好,為什么?

漓江的水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淌。

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道它在流淌。

探討,比較意思相同但感情不同。第2句含有贊美漓江水得思想感情。

指導朗讀:你認為該怎么讀?試讀,指名讀,齊讀。

感情朗讀課文第2句話。

B、填空練習,體會寫法。

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得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

先填空,再體會所填內容,哪些寫法值得我們學習?

探討:從不同角度(感覺、視覺、想象)對重點詞(靜、清、綠)的詳細描寫。

(出示漓江水的課件畫面,體會靜、清、綠的程度)引讀整句話。

C、課堂練習,照第2句樣子說句子。

公園里的花香()

校內里干凈()

樹林里的空氣清爽()

3、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試讀、齊讀。(配上音樂畫面)

4、小結。通過這一自然段的學習,你讀懂了什么,怎樣讀懂的。

三、自主學習第3自然段,觀賞桂林山美。

1、自由讀第3自然段,看看有什么發覺?把你的發覺用簡潔的語言或畫面表達出來。(每人發一張白紙)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學生自主學習。

2、溝通探討。

(1)你有什么發覺?探討時把練習紙放在實物投影儀上,共同評議。

A、寫作方法上:(比較簡潔,學生大多能發覺)

泰山桂奇

林秀

香山山險

B、理解詞意。(較難理解,主要通過學生簡筆畫、桂林山的照片和老師的提示幫助結合理解。)

如:奇峰林立

拔地而起各不相連

屏障色調明麗(出示課件,屏障的樣子與桂林山比較)

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栽

3、聽課文錄音,觀賞桂林山的畫面,感受桂林山的美。

4、配樂有感情齊讀第3自然段。

ü總結。質疑問難,開拓思維。

ü再次觀賞配樂、配畫的課文朗誦材料,感受桂林山水的漂亮。

四、作業。

1、作業本(1)第4題。

2、依據板書試背2-3自然段。

桂林山水教案篇3

一、導入課文,學習首節

1、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凹住笔鞘裁匆馑?請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意思。

2、為什么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呢?桂林的山水究竟有什么特殊之處呢?下面我們就一同去桂林巡游一下,讓我們一起走近桂林的山,走近桂林的水,信任游完后,你會有一個滿足的答案的。

二、初步感知桂林的山水

1、先讓我們伴著美麗的音樂,來觀賞一組精彩的桂林山水圖片。

演示:“配樂觀賞”。

2、觀賞同時老師做以下文字說明:

桂林的山美,水也美,瞧!青山浮水,綠水映山,這山,這水是那么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共同構成了桂林甲天下的美景:

這是螺螄山,它多像是一只倒扣著的大海螺啊!

象山的夜景多漂亮啊!

這是蘋果山,它像不像一只又大又圓的蘋果。

煙雨朦朧的漓江,又是另一番景象。

這是雪獅嶺,一只多么偉武的大獅子啊,細致看它的眉眼都依稀可辨呢!

綠山綠水,讓人覺得似乎走進了仙境。

嗬!一只多么逼真的大駱駝!

漂亮的象山,它可是桂林的象征喲!

三、加深對山水特點的理解

1、讓我們從桂林的美景中回來,回到課文中,先來了解漂亮的漓江:

⑴介紹漓江:

如詩如畫的漓江是桂林山水重要的組成部分,它發源于桂林市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它猶如一條秀麗的玉帶般一路流經桂林、陽朔,始終到桂林東南部的平樂縣,全長有170多千米。

如詩如畫的漓江之所以這么漂亮,是因為它有三個特點,你們能在課文中找出嗎?

結合學生回答,板書:(靜、清、綠)

學生齊讀描寫三個特點的句子。

⑵靜:

①請同學們來看插圖:

看,漓江的水是那么靜,水面上幾乎沒有一絲水紋,簡直就像是……,你能不能用一個比方句來形容一下漓江水的靜?

演示:“桂林的水”。

(點擊略縮圖可放大)

讓同學們體會漓江不的靜。

(漓江的水多靜啊,像不像一面鏡子?山的影子是那么清楚地投在水中)

②朗讀指導:

漓江的水多靜啊,你能把有關句子讀一讀嗎?朗讀指導。

(留意“真靜啊”,作者發自內心的由衷的贊美)

③在多次指名讀后齊背。

⑶清:

①漓江的水很清,(可以望見江底的沙石)究竟清到什么程度呢?書上只有概括的文字介紹,同學們確定覺得不夠形象!想知道漓江的水究竟清到什么程度嗎?

②先請同學們來看一幅圖片,演示“水中倒影”。

(在課件中把鼠標放在兩幅圖片的中間,會出現具體的說明文字。通過這幅圖片的觀賞,讓學生真實地感受到漓江水的清)

③看了圖片,同學們對漓江水的“清”有了很直觀的感受,讓我們再來看一組詳細的數字吧?

演示“對比圖”:我們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漓江的水整整比黃河的水清了1000倍,漓江真可謂是水清見底,游魚可數,景色如畫。

④朗讀指導:

漓江的水清不清?那么我們該怎樣朗讀來表現呢?

⑤齊背。

⑷綠:

①“無瑕的翡翠”是什么意思?

②演示:

“半邊渡”。

(在課件“桂林的水”部分中,還有其它的圖片,老師可依據須要展示,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桂林水的'三個特點)

桂林這里的氣候暖和潮濕,有利于植物的生長,所以山上長滿了綠色植物,山是綠的,把水也映綠了,看,多綠的水,像不像無瑕的翡翠?

⑸連讀描寫三特點句子。

這是幾個句子?一個還是三個?

簡要說明本自然節首尾兩句,齊讀全段。

⑹本節小結,演示:

連續觀賞。

(在課件“桂林的水”部分點擊畫面中間的動畫)

2、了解桂林的山:

⑴過渡:

漓江的水那么靜、那么清、那么綠,真是太美了,不過你可別只顧了低頭看水,而望了抬頭看兩岸美不勝收的山呀!桂林山的特點是什么呢?

板書:(奇、秀、險)

⑵奇:

①齊讀“奇”一句:

演示“桂林的山”:

“象山”、“駱駝山”、“蘋果山”、“雪獅嶺”。

觀賞這些圖片時,把鼠標放在圖片的中間部分,會有說明文字出現,如不想讓學生看到,請不要把鼠標放在中間。

語言補充:

朝板山、九馬畫山、八仙過海、月亮山、孫悟空吃仙桃等等。

(須要有關這些山的文字說明,請到我的專輯中下載)

其實又豈止是這些,桂林奇妙的山看也看不完,說也說不盡。此時此刻在我們的心中只有七個字,那就是“桂林的山真奇啊!”

②指導朗讀。

⑶結合七幅圖片,讓學生理解山之“秀、險”。

⑷連讀三個特點的句子。

三、理解“連綿的畫卷”,總體了解桂林山水

1、老師接讀:

(這樣的山……連綿的畫卷)

“這樣的山、這樣的水”指哪樣的山、水?(圍繞、倒映)再加上……,真是美上加美,秀中添秀,像走進這哪兒?

2、理解“連綿的畫卷”:

板書:連綿的畫卷

什么是“畫卷”,“連綿起伏”是什么意思?

演示:地圖。

由桂林到陽朔83千米的漓江,像一條青綢,如一條綠帶,盤繞在兩岸萬點峰巒之間。一路上風光秀麗,奇峰夾岸,青山浮水,碧波縈回,真如同一幅百里的畫卷。說它是一幅連綿起伏的畫卷真是一點也不過份。

3、齊讀全段。

4、“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p>

5、再次演示:

“配樂觀賞”:看看你有沒有在“畫中游”的感覺。

四、《桂林山水歌》

桂林的山水如詩如畫,下面老師要為你們介紹一首詩《桂林山水歌》,這是詩是聞名詩人賀敬之寫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詩人眼中的桂林山水是怎么樣的。

演示:“桂林山水歌”,結合學生特點運用敏捷的手段,讓學生通過讀感受詩中桂林山水的美。

五、總結升華

1、本文寫了什么?表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2、你游過桂林嗎?你游過什么地方?

(讓學生暢所欲言,贊美祖國漂亮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