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學年上海市長寧區婁山教育集團四校聯考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_第1頁
2018-2019學年上海市長寧區婁山教育集團四校聯考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_第2頁
2018-2019學年上海市長寧區婁山教育集團四校聯考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_第3頁
2018-2019學年上海市長寧區婁山教育集團四校聯考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_第4頁
2018-2019學年上海市長寧區婁山教育集團四校聯考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8-2019學年上海市長寧區婁山教育集團四校聯考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題號一二三四五總分得分注意:本試卷包含Ⅰ、Ⅱ兩卷。第Ⅰ卷為選擇題,所有答案必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中相應的位置。第Ⅱ卷為非選擇題,所有答案必須填在答題卷的相應位置。答案寫在試卷上均無效,不予記分。一、單選題1、下列數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A.甲型

H1N1

流感病毒的長度約為l厘米 B.人的拇指寬度約為1厘米C.兩只雞蛋的質量約為50克 D.初中生跑100m約需8秒 2、一瓶礦泉水放入冰箱里完全結成了冰,以下關于這瓶礦泉水與它結成冰的說法正確的是()A.冰的質量和體積都比水大 B.冰的質量和體積都比水小C.由于溫度降低,水結成冰后質量變小了 D.冰的質量就等于水的質量 3、如圖所示,是探究音調高低與哪些因素有關的一組活實驗圖片,其中不能完成實驗目的是()A.改變鋼尺伸出桌面的長度B.用塑料尺接觸齒輪C.敲擊盆子D.將吸管剪短 4、當喇叭里響起“我和你,心連心,共住地球村……”的男聲演唱時,小明和小亮齊聲說:“是劉歡在演唱!”他們判斷的依據是:不同演員具有不同的()A.音色 B.音調 C.響度 D.聲速 5、有一種電子牙刷,它能發出超聲波,直達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這樣刷牙既干凈又舒服。關于電子牙刷,正確的說法是()A.刷牙時,人聽不到超聲波,是因為超聲波不能在空氣中傳播B.超聲波的音調很低,所以人聽不到C.超聲波不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D.超聲波能傳遞能量 6、下列關于聲音的特征的判斷錯誤的是()A.“我這破鑼似的喉嚨,怕唱不好”,形容發出聲音的音色太差B.“這個蚊子飛來飛去,吵死了”,形容發出聲音的音調高C.“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這里的“音”是指聲音的音調D.“震耳欲聾”指的是聲音的音調高 7、如圖所示的四種情景,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A.樹蔭下形成圓形光斑B.

斑馬倒影C.

水面“折”枝D.

日全食 8、如圖所示,猴子看到井中有一個月亮,關于猴子看到的井中的月亮到水面的距離,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離相等 B.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遠C.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 D.和猴子眼睛到水面的距離相等 9、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多次彈開。在此實驗中,乒乓球的作用是()A.使音叉的振動盡快停下來 B.使音叉的振動時間延長C.將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 D.使聲波多次反射,形成回聲 10、潛水員從水中看到的岸上樹的樹梢比它實際的位置要高,如圖5所示的光路圖能解釋這一現象的是()A. B.C. D. 二、填空題1、物理學是研究熱、電、______、______、______等現象的科學;測量的目的是進行可靠的、______的比較;測量需要有一個公認的比較標準,即______,其次還需要______。2、請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寫。物理量物理量符號主單位實驗室工具____________千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秒表長度__________________3、物體所含______的多少叫質量;現有一包質量為100克的餅干,若宇航員將其帶到月球上,這包餅干的質量將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50克的干冰汽化成二氧化碳氣體后,其質量為______千克。4、小明同學在學校科學健身節上參加了幾個運動項目的比賽,請你給小明所取得的比賽成績填上合適的單位:跳高的成績為125______,投擲實心球的質量為2______,100米跑的成績為14______。5、如圖所示,是一束光射到空氣和玻璃界面處的光路圖,其中______是法線,入射光線是______,折射角為______度,界面的______側是玻璃(選填“上”或“下”或“左”或“右”)。6、如圖所示,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聲勢浩大“擊缶而歌”的場面,缶聲是由于缶面______產生的,然后通過______傳播到現場觀眾耳朵。聲音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請根據表1中的數據,將聲音在三種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由小到大進行排序:______;聲音在鐵棒中2秒鐘可以傳播的距離為______米。表1物質速度(米/秒)空氣(15℃)340水1500鐵50007、物體每秒振動的次數叫做______,它是表示物體振動______的物理量,甲、乙兩個聲源,甲半分鐘振動300次,乙每分鐘振動1800次,則甲的頻率為______赫茲,音調較高的是______。(選填“甲”或“乙”)8、用大小不同的力彈同一個琴鍵,發出聲音的______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彈不同的琴鍵,發出聲音的______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樂器上彈奏同一個音,發出聲音的______不同。9、入射光線與鏡面垂直,則反射角為______度,光的傳播方向改變了______度;若保持入射光線的位置不變,使平面鏡繞入射點轉過10度時,則反射光線轉過的角度為______度。10、小王同學在探究光的折射規律的實驗過程中,記錄的實驗現象如圖(A)、(B)、(C)所示,請根據實驗現象歸納得出初步結論。(1)分析比較圖(A)、(B)兩圖可知:______。(2)分析比較圖(B)、(C)兩圖可知:______。三、作圖題1、如圖所示,一細光束射到平面鏡的O點處,請根據光的反射規律畫出它的反射光線,標明反射角大小。______2、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在圖丙中畫出物體AB所成的像。______3、畫出圖中與入射光線對應的反射光線和大致的折射光線位置。______四、計算題1、如圖所示的刻度尺測量范圍是______,最小分度值是______毫米,測得物體的長度為______厘米。______五、實驗探究題1、如圖所示,圖2甲、乙為用圖1所示的儀器測量物體運動時間時,得到的兩條紙帶(1)圖1的儀器名稱是______,它每打兩個點的時間間隔為______秒;(2)在甲紙帶中,從A點運動到E點,所用的時間為______秒;(3)在乙紙帶中,從A點到C點與從C點到E點所用的時間是______的(選填“相同”或“不同”)(4)比較甲、乙兩條紙帶打點的情況,______紙帶拉得快些。______2、如圖所示是甲乙兩個音叉發聲的波形圖,根據波形圖可知______(選填“甲”或“乙”)的聲音響度大。甲乙兩個音叉振動時的次數相同,則音調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這個實驗說明了:______越大,響度越大。(選填“振幅”或“頻率”)______3、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中:(1)在桌上豎直放置一塊______作為平面鏡,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2)如圖所示,實驗時,在玻璃板前放置發光的物體A,移動板后的物體B,直到從玻璃板前______(選填“相同”或“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B與像______,此時,物體B所在的位置就是______位置,在紙上記下A、B位置。(3)實驗中,選用A、B兩個大小相同的物體,是為了比較______的大小。(4)移動物體A的位置,重復實驗。分別測出A、B到玻璃板的距離,由下表列出的實驗數據可歸納出的結論是:______。實驗序號A到玻璃板的距離(厘米)B到玻璃板的距離(厘米)1882101031212(5)移去物體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______接收到發光體A的像(選填“能”或“不能”),這是為了判斷______。______4、小明通過實驗“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如圖的實驗裝置,其中ON是法線。實驗時,當入射光線為AO時,反射光線為OB;當入射光線為CO時,反射光線為OD;當入射光線為EO時反射光線為OF,分析實驗中光線的位置關系,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2)觀察圖中的實驗現象并完成下表實驗數據的填寫。實驗序號入射光線入射角(度)反射光線反射角(度)1AO50OB2CO40OD3EOOF(3)分析表格中反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4)若將此裝置中的小門向后轉動一個角度,則在小門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線,這一現象表明______。______

2018-2019學年上海市長寧區婁山教育集團四校聯考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參考答案一、單選題第1題參考答案:B解:A、一般病毒的體積非常小,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長度在400nm=4×10^{-5}cm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B、人的拇指寬度約1cm。故B符合實際;C、10個雞蛋的質量大約1斤,而1斤=500g,所以兩個雞蛋的質量在100g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D、男子百米世界紀錄略小于10s,中學生百米成績不可能小于10s,一般在15s左右。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B。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憑借生活經驗,有的需要簡單的計算,有的要進行單位的換算,最后判斷最符合實際的是哪一個。物理學中,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們應該加強鍛煉的重要能力之一,這種能力的提高,對我們的生活同樣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第2題參考答案:D解:礦泉水結冰后,狀態發生改變,但物質多少沒有變化,所以質量不變;礦泉水結冰后,瓶子發生膨脹,所以體積增大,由公式ρ=\dfrac{m}{V}知,密度減小。故選:D。(1)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與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無關;(2)單位體積的某種物質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質的種類、狀態和溫度有關,與質量、體積、形狀無關。此題考查的是質量和密度的特點,知道質量與物質多少有關,密度與物質種類、狀態和溫度有關,是解決此類問題的關鍵。---------------------------------------------------------------------第3題參考答案:C解:A、改變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在相同力的作用下,尺子振動的快慢不同,音調高低不同,故和音調有關,故不符合題意;B、塑料尺接觸齒數不同的齒輪,此時塑料尺振動的快慢不同,音調高低不同,故和音調有關,故不符合題意;C、敲動盆子泡沫屑跳動,即該現象說明了聲音可以傳遞能量,故符合題意;D、將吸管的另一端逐漸剪短,改變管內空氣柱的長度,即可以改變空氣柱的振動快慢,即和音調有關,故不符合題意;故選:C。(1)聲音三個特性:音調、響度、音色。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體積大,質量大的物體難振動,頻率小,音調低。響度跟振幅有關。音色跟材料和結構有關。(2)物體發聲時一定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掌握聲音的三個特性及三個特性的影響因素,同時掌握聲的發生、傳播條件。---------------------------------------------------------------------第4題參考答案:A解: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和結構決定的,不同人發出的聲音音色不同,可以用來辨別不同人或不同物體發出的聲音。故選:A。不同物體發聲時,聲音的特色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本題考查學生對音色定義的應用能力。---------------------------------------------------------------------第5題參考答案:D解:A、超聲波指的是頻率比較高的聲波,聲波可以在空氣中才傳播,所以A是錯誤的;B、超聲波指的是頻率比較高的聲波,超過了人耳的聽覺頻率范圍,所以聽不到,頻率越高,音調就越高,所以B是錯誤的;C、不論是超聲波還是次聲波都是由發聲體的振動產生的,所以C是錯誤的;D、聲波除了傳遞信息外,還可以傳遞能量,外科醫生利用超聲波除去人體內的結石,所以D是正確的。故選:D。A、超聲波是聲音的一種,可以在一切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B、超聲波指的是頻率比較高的聲波,人耳聽不到;C、聲音都是由發聲體的振動產生的;D、聲波可以傳遞能量,也可以傳遞信息。此題考查的是我們對于聲的產生、傳播、超聲波、聲與能量的了解,是一道基礎題;此題的難點我們要知道什么是超聲波,知道超聲波在生活中的應用。---------------------------------------------------------------------第6題參考答案:D解:A、音色指聲音的音質好壞,“我這破鑼似的喉嚨,怕唱不好”,形容發出的聲音音色太差;說法正確;B,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這個蚊子飛來飛去,吵死了”,形容發出的聲音音調高;說法正確;C、音調指聲音的高低,“他音起得太高,我唱不上去”,因此這里的“音”是指聲音的音調太高;說法正確;D、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震耳欲聾”指的是聲音響度大;說法錯誤;故選:D。聲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指聲音的大小;音色指聲音的音質好壞。掌握聲音的三個特征的定義是本題的關鍵,聲音的大小和聲音的高低容易混淆,聲音的高低可以理解為粗細。---------------------------------------------------------------------第7題參考答案:B解:A、樹蔭下形成的圓形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B、斑馬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光的反射現象;C、水面“折”枝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光的折射現象;D、日全食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是光的直線傳播現象;故選:B。(1)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光的傳播方向會發生改變,這就是光的折射,光的折射現象有:透鏡的應用、池水變淺了等。(2)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光的直線傳播現象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現象;(3)光的反射是指光線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的現象,光的反射現象有:平面鏡成像、水中的倒影等。光的反射、折射、光的直線傳播等相關的現象在生活中均非常常見,且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們應把握其實質,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區分才行。---------------------------------------------------------------------第8題參考答案:A解:因為平面鏡成的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所以可知月亮在水中成的像到水面的距離與月亮到水面的距離相等,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平面鏡成的像是虛像,且像和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據此即可解答。本題考查了平面鏡成像特點:像到鏡面和距離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內容簡單,屬于基礎題。---------------------------------------------------------------------第9題參考答案:C解: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音叉的振動不容易直接觀察,為了觀察到它的振動,將正在發聲的音叉緊靠懸線下的乒乓球,振動的音叉將乒乓球彈開,則乒乓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動放大,便于觀察;此現象說明了發聲體在振動,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故選:C。本題是把音叉的振動轉化為乒乓球的運動,這樣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動進行放大,我們能夠聽到聲音,是由于聲音經過空氣傳遞到耳朵里的。此題是把音叉的振動轉化為乒乓球的振動,通過轉化的思想將音叉的振動進行放大,是一種放大的方法,要學會應用。---------------------------------------------------------------------第10題參考答案:C解:潛水員在水中看岸上的樹梢,光線從岸上的空氣斜射入水中,所以入射光線應該在空氣中,故B、D錯誤;根據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A錯誤,C正確;故選:C。解決本題的關鍵就是確定光的傳播方向,并看是否符合光的折射規律。不管是從空氣中向水中看,還是從水中向空氣中看都是將物體看“高”了。比如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彎折,潛入水中的潛水員看見岸上樹梢位置變高了等等。我們在平常的學習中要注意多歸納總結。二、填空題---------------------------------------------------------------------第1題參考答案:聲

定量

國際單位制

單位

;解:物理學是研究聲、光、熱、電、力等物理現象的規律和物質結構的一門科學。

測量的目的是進行可靠的定量比較,為了比較不同物體的一些物理性質,人類引入了比較標準,而國際單位制是大家公認的比較標準,因此在國際單位制中每一個物理量都有它自己合適的單位。故答案為:聲;光;力;定量;國際單位制;單位。根據對物理學研究內容的了解回答。測量是以確定量值為目的操作,是對非量化實物的量化過程。測量的四個要素是測量對象、計量單位、測量方法、測量的準確度。測量工具的選擇與測量對象的范圍、測量方法以及測量的準確度有關。在物理學中,要想進行比較就必須有一個共同的比較標準--國際單位制,故每個物理量都有各自的單位。讓學生從根本上了解物理所研究的對象。---------------------------------------------------------------------第2題參考答案:質量

m

天平

時間

t

s

刻度尺

;解:在物理學中,千克是質量的基本單位,質量的符號是m,實驗室測量質量的工具是天平;秒表是測量時間的常用工具,時間的符號是t,國際單位制中基本單位是秒;長度的符號是s,基本單位是米,常用測量工具是刻度尺。故答案為:物理量物理量符號主單位實驗室工具質量m千克天平時間t秒秒表長度s米刻度尺根據對常見物理量符號、單位及測量工具的掌握作答。此題考查了質量、時間和長度的符號、單位及測量工具,屬于識記性知識的考查,比較簡單,容易解答。---------------------------------------------------------------------第3題參考答案:物質

不變

0.05

;解: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若宇航員將餅干帶到月球,位置改變,但質量不變;物體狀態改變,質量不變,50克干冰汽化成二氧化碳氣體質量仍為50克=0.05kg。故答案為:物質;不變;0.05。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與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有關,與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無關。此題考查了質量的特點,掌握影響質量的唯一因素--物質多少,是判斷質量是否變化的唯一標準。---------------------------------------------------------------------第4題參考答案:cm

kg

s

;解:中學生的步幅在60cm左右,中學生跳高成績可以達到步幅的2倍,在125cm左右;中學生所擲實心球的質量為2kg;男子百米世界紀錄略小于10s,中學生百米成績可以達到14s。故答案為:cm;kg;s。此題考查對生活中常見物理量的估測,結合對生活的了解和對物理單位的認識,填上符合實際的單位。一個數據在數學上如果沒有單位還可以表示出其大小,但在物理上一個數據如果沒有單位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結合生活常識加上一個合適的單位,物理數據才有意義。---------------------------------------------------------------------第5題參考答案:NN′

BO

30

;解:根據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NN′為法線,MM′為界面。MM′左面兩條光線分別為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右邊為折射光線。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為30^{\circ},所以折射角為30^{\circ}。因為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所以BO為入射光線;從圖知,入射光線與界面的夾角為30^{\circ},則入射角為:90^{\circ}-30^{\circ}=60^{\circ},因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左側為空氣、右側為玻璃。故答案為:NN′;BO;30;右。(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在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歸納為:“三線共面,兩線分居,兩角相等”;(2)光的折射定律的內容:入射光線、法線、折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于法線兩側。當光線從空氣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質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線從其它介質斜射入空氣時,則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入射角是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在此題中,首先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確定法線和反射面,從而根據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內容確定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此題主要考查了對光路圖的解析,解決此類題目關鍵是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確定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從而確定反射面和法線。根據折射光線的位置確定出入射光線。在此題還能夠根據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判斷出左邊是空氣,右邊是玻璃。---------------------------------------------------------------------第6題參考答案:振動

空氣

氣體、液體、固體

10000

;解:缶聲是由于缶面振動產生的,然后通過空氣傳播到現場觀眾耳朵的;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度不同,由表1可知,聲音在固體中傳播速度最快,在液體中次之,在氣體中傳播最慢;有公式v=\dfrac{s}{t}得,s=vt=5000m/s×2s=10000m。故答案為:振動;空氣;氣體、液體、固體;10000。解答本題需掌握:聲音是由于物體的振動產生,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聲音的傳播條件是可以在氣體、固體、液體中傳播,聲音在鐵棒中的傳播速度是5000m/s。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聲音的產生以及聲音傳播的條件的運用,知道聲音在不同的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第7題參考答案:頻率

快慢

10

;解:頻率的定義是每秒鐘振動的次數是多少,它是表示物體振動快慢的物理量,甲半分鐘振動300次,f_{甲}=\dfrac{300{次}}{30s}=10Hz,乙每分鐘振動1800次,f_{乙}=\dfrac{1800{次}}{60s}=30Hz,因為f_{甲}<f_{乙},所以乙音調較高。故答案為:頻率;快慢;10;乙。解決此題的關鍵是知道頻率的單位是赫茲,頻率的定義是每秒鐘振動的次數是多少。此類問題的解析是要知道頻率的定義,知道頻率的單位。掌握基本概念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第8題參考答案:響度

音調

音色

;解:同一琴鍵的音色和音調是相同的,用大小不同的力來彈奏,聲音的大小不同,即聲音的響度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彈不同的琴鍵,聲音的大小相同,即響度相同;同一樂器發出的聲音,音色是相同的;彈的琴鍵不同,音調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在不同的樂器上彈奏同一個音,聲音的大小相同,即響度相同;同一個音的音調相同;因為彈奏的樂器不同,所以聲音的音色不同。故答案為:響度,音調,音色。聲音的特性有三個:音調、響度和音色。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音色是指聲音的感覺特性。我們是靠音色來辨別樂器的種類的,不同發聲體的音色不同。難度在于音調和響度二者的區別,對于這兩個的區別,要抓住聲音的高低和大小的區別。---------------------------------------------------------------------第9題參考答案:0

180

20

;解:當光線垂直于鏡面入射時,此時的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三線合一;所以入射角為0度,反射角也是0度,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方向相反,則光的傳播方向改變了180^{\circ}角;當鏡面轉過10^{\circ}時,可以確定此時的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為10^{\circ},入射角為10^{\circ},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10^{\circ}.即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之間的夾角為20^{\circ}.由于入射光線的方向不變,所以反射光線的傳播方向改變了20^{\circ}。故答案為:0;180;20。(1)入射角指的是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反射角指的是反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法線始終垂直于界面。當垂直入射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直線上。由此可以確定反射角的大小;(2)當鏡面轉過15^{\circ}時,可以確定此時的入射光線和法線的夾角為15^{\circ},進而可以確定反射角的大小,從而可以確定反射光線方向改變的度數。此題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明確鏡面轉動10度角后的入射角和反射角是多少,是解決此題的關鍵。---------------------------------------------------------------------第10題參考答案: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當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質中時,折射角的大小應與介質有關,介質越疏松,則折射角越大

;解:(1)根據圖(A)、(B)中折射角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可得: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2)分析(B)與(C),入射角都是45^{\circ},在水中的折射角為32^{\circ},在玻璃中的折射角為28^{\circ},由此可知,同樣的入射角入射時,光在水中的折射角也大,故說明折射角的大小應與介質有關;介質越疏松,則折射角越大;故答案為:(1)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時,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2)當光從空氣斜射入其他透明介質中時,折射角的大小應與介質有關,介質越疏松,則折射角越大。(1)根據圖(A)、(B)中折射角分別與入射角的大小關系可得出結論。(2)根據(B)、(C)中不同物質的界面、入射角和折射角的變化可得出結論。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利用光路圖進行分析,總結光的折射規律的能力。光從水斜射入空氣的折射規律,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三、作圖題---------------------------------------------------------------------第1題參考答案:解:已知入射光線與鏡面之間的夾角為30°,所以入射角為90°-30°=60°,反射角也等于60°,在法線右側畫出反射光線,使反射角等于60°,并標出反射角,如圖所示:根據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線,標出反射角的大小。此題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路圖的畫法,有關光的反射一定要記熟定律,特別注意反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第2題參考答案:解:先作出物體AB的端點A、B在平面鏡中的對稱點A′、B′,連接A′、B′點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注意輔助線和像用虛線,如圖所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連線與鏡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基本作法:作出兩個端點A、B的像點,連接像點即為物體AB在平面鏡中的像。在平面鏡成像作圖中,若作出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據像與物關于平面鏡對稱,先作出端點和關鍵點的像點,再用虛線連接各點即為物體的像。---------------------------------------------------------------------第3題參考答案:解:(1)由光的反射定律的內容,首先過入射點畫出法線,法線與界面垂直(虛線),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反射光線;(2)光由空氣斜射進入液體中時,折射光線向靠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下圖所示:(1)反射定律:反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折射定律: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個平面內,折射光線、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當光由空氣斜射進入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質中時,折射光線向靠近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當光由水中或其它透明介質斜射進入空氣中時,折射光線向遠離法線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在光路圖中,法線要畫成虛線,如果能夠確定反射角,在光路圖中,一定要標出反射角的度數;畫折射光路時,一定注意光從哪種介質進入哪種介質。四、計算題---------------------------------------------------------------------第1題參考答案:0~10cm

1

3.28

解:由圖可知,刻度尺的量程為0~10cm,最小分度值是1mm,被測物體的長度為:3.28cm(3.27cm、3.29cm均可)。故答案為:0~10cm;1;3.28(3.27cm、3.29cm均可)。在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首先要看清刻度尺的量程是多少、零刻線是否完整,然后認準分度值,并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其記錄結果由準確值、估讀值和單位組成。本題的解題關鍵是記住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五、實驗探究題---------------------------------------------------------------------第1題參考答案:打點計時器

0.02

0.08

相同

解:(1)打點計時器是測量時間的工具;因為打點計時器每秒鐘打點50次,所以每次打點的時間間隔為0.02s;(2)甲紙帶A、E兩點的時間間隔為4×0.02s=0.08s;(3)乙紙帶從A點到C點與從C點到E點所用的時間都是兩點的時間間隔為2×0.02s=0.04s,故時間相同;(4)因為每次間隔所用時間相同,從甲、乙兩條紙帶的間隔距離就可以看出,乙紙帶兩點間的距離比甲紙帶兩點間的距離大,根據速度公式可知,乙紙帶拉得快些。故答案為:(1)打點計時器;0.02;(2)0.08;(3)相同;(4)乙。打點計時器是測量時間的工具,知道打點計時器每秒鐘打點50次,可求每次打點的時間間隔;打點計時器每次打點的時間間隔是相等的,據此分析回答從圖中可以看出甲、乙打出的紙帶的間隔距離的不等就知道它們速度的快慢。此題考查的是打點計時器的應用,需要明確的是:打點計時器的計時原理是等時性,但等時不一定等距。---------------------------------------------------------------------第2題參考答案:甲

相同

振幅

解:由圖可知,甲圖比乙圖物體偏離原平衡位置距離大,即甲的振幅大,則甲的聲音響度大;相同時間內,甲圖物體振動的次數和乙圖物體振動的次數相同,所以甲乙兩個音叉振動時的頻率相同;這個實驗了說明聲音的響度與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答案為:甲;相同;振幅。根據圖形判斷甲乙的振幅和頻率,根據振幅和頻率大小比較甲乙的音調和響度:(1)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2)比較相同時間內物體振動的次數可以比較頻率大小。頻率越大,音調越高。通過物體振動的波形圖,判斷物體振動頻率的大小,判斷物體的振幅,從而判斷音調和響度。---------------------------------------------------------------------第3題參考答案:玻璃板

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不同

完全重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