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吳茱萸湯不治少陰病證
《陽明病志》第243條中的五茱萸湯(參考參數趙開梅模仿明代的雕版,稱為趙刻):“喜歡吃糧食的人屬于陽明。吳茱萸湯主之。”少陰病篇第309條:“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厥陰病篇第378條:“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傷寒諸注家對陽明病篇及厥陰病篇的吳茱萸湯證的解釋基本上一致,但對第309條爭議卻頗多。爭議點有二處:第一,少陰病篇第309條是否是少陰病,以及吳茱萸湯能否治療少陰病證。清·吳謙《醫宗金鑒》認為僅僅是少陰病名,而實際卻屬厥陰病主治。“名曰少陰病,主厥陰藥者,以少陰、厥陰多合病,證同情異,而治別也。少陰有吐利,厥陰亦有吐利;少陰有厥逆,厥陰亦有厥逆;少陰有煩躁,厥陰亦有煩躁,此合病而證同者也。少陰之厥有微甚,厥陰之厥有寒熱;少陰之煩躁則多躁,厥陰之煩躁則多煩。蓋少陰之病多陰盛格陽,故主以四逆之姜、附逐陰以回陽也。厥陰之病多陰盛郁陽,故主以吳茱萸之辛烈,迅散以通陽也,此情異而治別也。今吐而不吐蛔,手足厥冷,故以少陰病名也。蓋厥冷不過肘膝,多煩而躁死欲死。故屬厥陰病主治也。所以不用四逆湯,而用吳茱萸湯也。”而當代傷寒大家劉渡舟認為吳茱萸湯并不是少陰病的正治方法。其學生裴永清則認為吳茱萸湯不治少陰病證。因為吳茱萸湯中吳茱萸溫肝暖胃、散寒止痛、下氣降濁、溫中止嘔、助陽止瀉,生姜溫胃散寒止嘔,人參、大棗補中氣,而未見其治少陰陽虛陰勝之義。第二,如果少陰病篇第309條吳茱萸湯屬少陰病證,能治少陰病,那么該病證是否到厥陰?清·沈目南認為已到厥陰,屬少陰厥陰合病。《傷寒六經辨證治法·卷七·少陰后篇證治大意》云:“此少陰并挾厥陰乘胃也。少陰邪盛,淫溢于肝,肝腎之邪,協逆胃中,逼迫水谷下奔,陽微不能固攝,故上吐下利,而手足厥冷。然肝為將軍之官,是被腎陰逼迫,則陽神飛越,躁急不寧,此乃陽欲上脫,陰欲下脫,故煩躁欲死。但無自汗,正在欲脫未脫之際,還可追陽返宅。故用吳茱萸專驅肝腎之寒,而下逆氣,人參、姜、棗,溫胃補中,俾正氣得補而寒自散,吐利煩躁即止矣。”源于東漢末年的《傷寒論》歷史久遠,語言精練,醫理深奧,存在諸多晦澀難明之處,造成后世注家對一些條文產生不同的解釋,第309條即是其一。于是,乃旁索《內經》、《難經》、《針灸甲乙經》、《神農本草經》諸家之書,以求其理。匯集諸賢之大成,操明敏之才,溯本求源。獨抒己見,別開徑竇,欲解心中之蠱惑。雖然存在爭議,但大多數傷寒注家都認為第309條屬少陰病證,且吳茱萸湯能治少陰病證。宋·郭雍認為吳茱萸湯主要治少陰煩躁的病證。郭雍云:“又曰,少陰病,惡寒而,時自煩,欲去衣被者,可治。常氏云:吳茱萸湯。雍曰:凡少服病,煩躁者。不可下。先服吳茱萸湯,以煩躁非實熱,且手足多逆冷也。”。“又曰:少陰病,吐利躁煩,四逆者死。龐氏云,煩躁者,內煩躁也,與吳茱萸湯,正宜細審其生死也。又曰:凡少陰四逆者,宜溫之。雍曰:此正仲景吳茱萸湯證,不當不治,仍灸太溪。”(郭雍《仲景傷寒補亡論·少陰經證治四十七條》)。金·成無己云:“吐利,手足厥冷,則陰寒氣甚;煩躁欲死者,陽氣內爭,與吳茱萸湯,助陽散寒。”(成無己《注解傷寒論·卷六·辨少陰病證并治第十一》)。清·柯韻伯從《內經》四末、四街、經絡上來論述少陰病吳茱萸湯證。柯云:“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四逆者,四肢厥冷,兼臂脛而言。此云手足,是指指掌而言,四肢之陽猶在。岐伯曰:四末陰陽之會,氣之大路也。四街者,氣之經絡也。絡絕則經通,四末解則氣從合。故用吳茱萸湯以溫之,吐利止而煩躁除,陰邪入于合者,更得從陽而出乎井矣。”(柯韻伯《傷寒來蘇集·傷寒論注·卷四·吳茱萸湯證》)。民國·何廉臣亦主張少陰病中的吳茱萸湯證確是少陰病證。何云:“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干嘔吐涎沫,亦宜此湯。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和解其外,宜桂枝湯。”(何廉臣《感癥寶筏·少陰本病述古》)。少陰病篇第309條屬少陰病證,且吳茱萸湯能治少陰病證的實質,實際上是少陰陰寒上沖陽明反克胃土致嘔的病證。《內經》云:“帝曰:主歲何如?岐伯曰:“氣有余,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帝曰:善。”(《內經·五運行大論》)。《內經》又云:“相火之下,水氣承之;水位之下,土氣承之;土位之下,風氣承之;風位之下,金氣承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君火之下,陰精承之。帝曰:何也?岐伯曰:亢則害,承乃制,制則生化,外列盛衰,害則敗亂,生化大病。”(《內經·六微旨大論》)。從《內經》可以看出,《傷寒論》繼承了其五行生克的內涵并將其靈活運用于治療疾病當中。陽明病第243條吳茱萸湯治陽明本身寒甚致嘔,厥陰病篇第378條吳茱萸湯是治厥陰肝寒犯胃致嘔,而少陰病篇第309條吳茱萸湯則是治少陰腎寒上沖犯胃而嘔。清·喻嘉言云:“吐利厥冷,而至于煩躁欲死。腎中之陰氣上逆,將成危候,故用吳茱萸以下其逆氣,而用人參、姜、棗以厚土,則陰氣不復上干,此之溫經兼用溫中矣。”(喻嘉言·《尚論篇·卷四·少陰經前篇》)。清·尤在涇極贊成此觀點,尤在涇云:“此寒中少陰而復上攻陽明之證。吐利厥冷,煩躁欲死者,陰邪盛極而陽氣不勝也。故以吳茱萸溫里散寒為主;而既吐且利,中氣必傷,故以人參、大棗,益虛安中為輔也。”(尤在涇·《傷寒貫珠集·卷七·少陰溫法十五》)。《傷寒論》中的吳茱萸湯,從其藥物組成和方劑配伍來看。其一,吳茱萸是方中當之無愧的君藥,吳茱萸辛苦熱,有小毒,是四大溫藥之一,可以散腹中陰寒。其二,吳茱萸溫肝暖胃、散寒止痛、下氣降濁、溫中止嘔、助陽止瀉之功效確定了吳茱萸可治幾十種不同的疾病。明·李時珍云:“吳茱萸可治:風濕癢痹、賊風口偏、冬月感寒、頭風作痛、嘔涎頭痛、嘔而胸滿、腳氣沖心、腎氣上噦、陰毒傷寒、中惡心痛、心腹冷痛、寒疝往來、小腸疝氣、小兒腎縮、婦人陰寒…”。其三,吳茱萸不僅入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經、足陽明胃經,而且入足少陰腎經,這一點有力地說明了吳茱萸湯可治少陰病證。《本草備要》云:“辛苦大熱,有小毒。入足太陰血分,少陰、厥陰氣分。潤肝燥脾,溫中下氣,除濕解郁,去痰殺蟲,開腠理,逐風寒。”(清·汪昂《本草備要》)。李時珍云:“吳茱萸,辛、苦、熱,氣味俱厚,陽中陰也。半浮半沉,入足厥陰經血分,少陰、厥陰經氣分。”(李時珍《本草綱目·第三十二卷·果部》)。李時珍又云:“吳茱萸,附方:腎氣上噦,腎氣自腹中起,上筑于咽喉,逆氣連屬而不能出。或至數十聲,上下不得喘息。此由寒傷胃脘,腎虛氣逆,上乘于胃。與氣相并。”(李時珍《本草綱目·第三十二卷·果部》)。其四,少陰病篇第309條是少陰陰寒上逆反侮陽明胃土致嘔,而吳茱萸湯中吳茱萸不僅能散陰寒,更深層次在于方中以吳茱萸為君藥,而且重用生姜,同時配伍參、棗,注重補中,從陽明治理而達到少陰的目的,并且吳茱萸另外一面亦可降少陰之逆氣。漢·張仲景云:“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張仲景《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第一》)。張仲景從治未病的角度出發,未病先防,而已病亦可防。至于第309條吳茱萸湯證是否傳至厥陰,或是少陰厥陰合病的問題,從各個傷寒注家觀點來看意見不一,但既然少陰病篇第309條將吳茱萸湯治少陰病證,從張仲景的本義來看并沒有傳到厥陰,不是少陰厥陰合病。“王又原曰:少陰、厥陰,俱有躁煩。少陰之躁在水,由龍火不歸,故姜、附得而陽回;厥陰之躁在木,惟雷火上逆,若用姜、附,是益其震烈耳!故厥陰躁煩多死證,非少陰比也。”(清·羅美《古今名醫方論·吳茱萸湯》)。“程應旄曰:吐利,陰邪在里,上干脾胃也;厥冷,陽不溫于四肢也;煩而躁,則陰盛之極,至于陽氣暴露擾亂不寧也。證至此,幾瀕危矣。非茱萸之辛溫,無以降陰氣之上逆;非人參、姜、棗之甘溫,無以培中土而制腎邪也。”(清·吳謙《醫宗金鑒·少陰全篇》)。實際上,當病邪傳入少陰后,已經是陽虛陰盛,有時僅少陰發病,有時真陽浮露,三陰俱可發病,少陰可逆傳太陰,可順傳厥陰,而無嚴格的界限劃分。因為《傷寒論》作為外感疾病六經傳變的不朽著作,不可能是靜止不動的,它繼承了《內經》恒動的醫學哲理和發展變化的宇宙觀。此屬羅東逸解釋最為精當中肯,“羅東逸曰:仲景救陽諸法,于少陰四逆湯,必用姜、附;通脈四逆湯,加干姜分兩,其附子生用;附子湯,又加生附至二枚。所以然者,或壯微陽使外達,或招飛陽使內返,或如斷鰲立極,以鎮元陽之根柢,此在少陰真陽命蒂,故以回陽為亟也。至其治厥陰,則易以吳茱萸,而并去前湯諸藥,獨有人參,姜、棗有故。蓋人身厥陰肝木,雖為兩陰交盡,而九地一陽之真氣,實起其中,此謂生陽。此之真氣大虛,則三陰濁氣直逼中上。不惟本經諸癥悉具,將陽明之分健運失職,以致少陰之真陽浮露,且吐利厥逆,煩躁欲死,食谷欲嘔,種種叢生矣。吳茱萸得東方震氣,辛苦大熱,能達木郁,又臊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種植土采購合同范本
- 員工與公司合同范本
- 房子拆遷貸款合同范本
- 影音顧問合同范本
- 個人房屋專賣合同樣本
- 2025年-廣東省建筑安全員-B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農村瓜果買賣合同范例
- 中藥師聘用合同樣本
- 出口原料合同標準文本
- 2025安徽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及答案
- 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培訓課件模板(可編輯)
- 精神疾病患者自殺風險評估與預防措施
-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數學試題
- XF-T 3004-2020 汽車加油加氣站消防安全管理
- 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2023-2024學年七年級下學期期中語文試題
- 印刷廠常用生產工藝、設備作業指導書一整套
- 小班語言《輕輕地》課件
- 甘肅省農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人才招聘考試試題及答案
- 濕式電除塵施工方案(完整常用版)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講解
- 電力配網安全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