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于三新視角的高三復習備考---------2024屆高考備考會新高考
新趨勢
新方案Based
on
threenewperspectivesof
senior
threereview
testpreparation?學習高考評價體系明確命題方向Studytheevaluationsystemof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and
make
clear
the
direction
ofproposition一、增強育人功能,構建核心價值·1.培養考生愛國主義情懷·(1)精選中國古代物理學史材料。(2023年山東卷)《天工開物》中記載了古人借助水力使用高轉筒車往稻田里引水的場景。引水過程簡化如下:兩個半徑均為R的水輪,以角速度w勻速轉動。水筒在筒車上均勻排布,單位長度上有n個,與水輪間無相對滑動。
每個水筒離開水面時裝有質量為m
的水,其中的60%被輸送到高出水面H
處灌入稻田。當地的重力加速度為g,則B.C.
D.nmgwRH筒車對灌入稻田的水做功的功率為:B·(2)再現當代中國重大科技進展。(2023年山東卷)“夢天號”實驗艙攜帶世界首套可相互比對的冷原子鐘組發射升空,對提升我國導航定位、深空探測等技術具有重要意義。如圖所示為某原子鐘工作的
四能級體系,原子吸收頻率為vo的光子從基態能級I
躍遷至激發態能級Ⅱ,然后自發輻射出頻率為v?的光子,躍遷到鐘躍遷的上能級2,并在一定條件下可躍遷到鐘躍遷的下
能級1,實現受激輻射,發出鐘激光,最后輻射出頻率為v;的光子回到基態。該原子鐘產生的鐘激光的頻率v?
為:
DA.Vo+V?+V?B.V?+V?-V?C.V?-V?+V?D.V?-V?-V?·2.助力考生形成科學世界觀·(1)選擇物理學研究成果。(2023年山東卷)牛頓認為物體落地是由于地球對物體的吸引,這種吸引力可能與天體間(如地球與月球)的引力具有相同的性質、且都滿足。已知地月之間的距離r
大約是地球半徑的60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根據牛頓的猜想,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為:C·(2)選擇科學探究素材。(2023年北京卷)在發現新的物理現象后,人們往往試圖用不同的理論方法來解釋,比如,當發現光在地球附
近的重力場中傳播時其頻率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后,科學家分別用兩種方法做出了解釋。現象:從地面P點向上發出一束頻率為vo的光,射向離地面高為H
(遠小于地球半徑)的Q點處的接收器上,
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的頻率為v。方法一:根據光子能量E=hv=mc2(式中h
為普朗克常量,m為光子的等效質量,c
為真空中的光速)和重力場中能量守恒定律,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的頻率v。方法二:根據廣義相對論,光在有萬有引力的空間中運動時,其頻率會發生變化,將該理論應用于地球附近,可得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的頻率,式中
G為引力常量,M
為地球質量,R為地球半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
由方法一得到
,g為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B.
由方法二可知,接收器接收到的光的波長大于發出時光的波長C.
若從
Q點發出一束光照射到P點,從以上兩種方法均可知,其頻率會變小D.
通過類比,可知太陽表面發出的光的頻率在傳播過程中變大·
(3)選擇恰當物理模型。(2023年山東卷)某節能儲能輸電網絡如圖所示,發電機的輸出電壓
Ui=250V,輸出功率500kW。
降壓變壓器的匝數比n?:n?=50:1,輸電線總電阻R=62.5Ω。其余線路電阻不計,用戶端電壓
U?=220V,功率88kW,所
有變壓器均為理想變壓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B.
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為4.8kWC.輸送給儲能站的功率為408kW
D.
升壓變壓器的匝數比ni:m=1:4A.
發電機的輸出電流為368A4·3
.弘揚探索科學精神(2021年天津卷)科學研究方法對物理學的發展意義深遠,實驗法、歸納法、演繹法、類比法、理想實驗法等對揭示物理現象的本質十分重要。下列哪個成果是運用理想實驗法得到的:
DA.
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B.庫侖發現“庫侖定律”C.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D.
伽利略發現“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二、重視素質提升,培養學科素養·1.重視概念規律,考查考生物理觀念水平(2023全國甲卷)一同學將鉛球水平推出,不計空氣阻力和轉動的影響,鉛球在平拋運動過程中:BA.機械能一直增加B.加速度保持不變C.速度大小保持不變D.
被推出后瞬間動能最大·2.強調建模推理,考查考生科學思維水平(2023海南卷)汽車測速利用了電磁感應現象,汽車可簡化為一個矩形線圈abcd,
埋在地下的線圈分別為1、2,通上順時針(俯視)方向
電流,當汽車經過線圈時:
CA.線圈1、2產生的磁場方向豎直向上B.汽車進入線圈1過程產生感應電流方向為abcdC.汽車離開線圈1過程產生感應電流方向為abcdD.
汽車進入線圈2過程受到的安培力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3.立足實驗考查,檢測考生科學探究能力電容器C
(額定電壓10V,
電容標識不清);電源E(電動勢12V,內阻不計);電阻箱R
(阻值0~99999.9Q);滑動變阻器R?(最大阻值20Q,額定電流2A);電壓表V
(量程15V,
內阻很大);發光二極管D
、D?,開關S
、S?,電流傳感器,計算機,導線若干。(2023山東卷)電容儲能已經在電動汽車,風、光發電、脈沖電源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某同學設計圖甲所示電路,探究不同電壓下電容器的充、放電過程,器材如下:乙丙甲回答以下問題:(1)按照圖甲連接電路,閉合開關S,,
若要升高電容器充電電壓,滑動變阻器滑片應向
_端滑動(填“a”或“b”)。(2)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電壓表表盤如圖乙所示,示數為
V
(保留1位小數)。(3)繼續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位置,電壓表示數為8.0V時,開關S?
擲向1,得到電容器充電過程的I-t
圖像,如圖丙所示。借鑒“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實驗中估算油膜面積的方法,根據圖像可估算出充電結束后,
電容器存儲的電荷量為
C
(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4)本電路中所使用電容器的電容約為
F(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5)電容器充電后,將開關S?
擲向2,發光二極管
(
填“D?”或“D?”)閃光。·4.精選學科素材,培養科學態度與責任(2023湖南卷)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密度較大區域的物質在萬有引力作用下,不斷聚集可能形成恒星。恒星最終的歸宿與其質量有關,如果質量為太陽質量的1~8倍將坍縮成白矮星,質量為太陽質量的10~20倍將坍縮成
中子星,質量更大的恒星將坍縮成黑洞。設恒星坍縮前后可看成質量均勻分布的球體,質量不變,體積縮小,自轉變快。不考慮恒星與其它物體的相互作用。已知逃逸速度為第一宇宙速度的
√
2倍,中子星密度大于白矮星。根據萬有引力理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同一恒星表面任意位置的重力加速度相同B.恒星坍縮后表面兩極處的重力加速度比坍縮前的大C.
恒星坍縮前后的第一宇宙速度不變D.中子星的逃逸速度小于白矮星的逃逸速度三、關注問題解決,促成關鍵能力·1
.
理
解
能
力·即理解知識的意義,把握物理情境的本質特征,能將知識與情境聯系起
來,并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確切含義,明確物理概念和規律的適用對象、
適用條件和適用范圍,能清楚地認識概念和規律的表達形式(包括文
字表述和數學表達);·能鑒別關于概念和規律似是而非的說法,能理解相關知識的區別和聯
系;·能領會物理概念和規律所涉及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能根據物理情境中研究對象的運動(或變化)特點,對實際問題進行
合理簡化,能正確選用物理概念和規律描述其物理狀態、物理過程,
根據已有的知識和方法綜合解決問題。(2023全國乙卷)在
O點處固定一個正點電荷,
P點在0點右上方。從P點由靜止釋放一個帶負電的小球,小球僅在重力和該點電荷電場力作用下在豎直面內運動,其一段軌跡如圖所示。M、N
是軌跡上的兩點,OP>OM,OM=ON
,則小球:
BCA.在運動過程中,電勢能先增加后減少B.
在
P點的電勢能大于在N點的電勢能C.在
M點的機械能等于在N
點的機械能D.
從
M
點運動到N
點的過程中,電場力始終不做功·2
.
推
理
論
證
能
力·即能根據已知的物理事實、物理知識,通過分析、推理和論證,得出
正確結論并作出正確解釋的能力。·能應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正確分析、推斷物理狀態的存在條件,
定性推斷物理過程的變化趨勢;·能根據具體問題,運用物理規律和數學方法確定物理量之間的定量關系,通過運算、估算進行推斷和論證,并能把推證過程和結果正確地表達出來;·能針對不同觀點進行適當反駁,證據充分,依據合理,推理過程
符合邏輯。套在豎直固定的粗糙桿上,與桿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0.5。桿上M、N
兩點與O點的距離均為l,P點到O點的距離為,OP與桿垂直。當小球置于桿上P點時恰好能保持靜止。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
小球以某一初速度從M
點向下運動到N點,在此過程中,彈簧始終在彈性限度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DA.
彈簧的勁度系數為
B.
小球在P點下方
處的加速度大小為(3
√2-4)gC.
從
M點到N
點的運動過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先變小再變大D.
從
M
點到P點和從P點到N點的運動過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做功相同(2023湖北卷)如圖所示,原長為l的輕質彈簧,
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與一質量為m的小球相連。小球·3
.模型建構能力·即針對物理現象抽象出其主要特征,通過類比、想象等方法建構其結
構、關系等物理模型,并能用物理語言進行描述,在實際問題中能運用物理模型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常見的研究對象、物理狀態、物理過程等物理模型建立的條
件,能描述該模型所具有的特征和遵從的規律;·在具體的問題情境中,能識別并選用恰當的物理模型解決問題;·在較復雜的實際問題中,能將研究對象、物理狀態或物理過程轉
換成恰當的物理模型解決問題。速度分別為V?和
v?,
其
中v?
方向水平,
V?方向斜向上。忽略空氣阻力,關于兩谷粒在空中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BA.
谷粒1的加速度小于谷粒2的加速度B.
谷粒2在最高點的速度小于V?C.兩谷粒從O到P的運動時間相等D.
兩谷粒從O到P
的平均速度相等(2023湖南卷)如圖
(a),我國某些農村地區人們用手拋撒谷粒進行水稻播種。某次拋出的谷粒中有兩顆的運動軌跡如圖
(b)
所示,其軌跡在同一豎直平面內,拋出點均為O,
且軌跡交于P點,拋出時谷粒1和谷粒2的初圖
(a)圖
(b)·4.實驗探究能力·即能獨立完成基本的學生實驗,能針對具體探究的問題,根據已有條件制訂實驗探究方案,根據實驗數據形成合理結論并作出科學解釋和評價的能力。·能獨立完成《課標》中規定的“學生必做實驗”,能明確實驗目的,能理解實驗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實驗條件,會正確使用儀器,會觀察、
分析實驗現象,會記錄、處理實驗數據并得出結論;·能針對具體的物理情境,提出可探究的物理問題,作出科學的猜想或假設,能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方法,根據已有的實驗器材制訂實驗探究方案,獲取數據并能用多種方法從中探尋規律、得出結論,能用
已有的物理知識進行解釋;·能撰寫完整、規范的實驗探究報告,交流、反思實驗探究的過程與結果,能對誤差進行分析和討論,并提出修改和完善的建議。(2023湖南卷)某同學探究彈簧振子振動周期與質量的關系,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輕質彈簧上端懸掛在鐵架臺上,下端掛有鉤碼,鉤碼下表面吸附一個小磁鐵,
其正下方放置智能手機,手機中的磁傳感器可以采集磁感應強度實時變化的數據并輸
出圖像,實驗步驟如下:(1)測出鉤碼和小磁鐵的總質量m;(2)在彈簧下端掛上該鉤碼和小磁鐵,使彈簧振子在豎直方向做簡諧運動,打開手機的磁傳感器軟件,此時磁傳感器記錄的磁感應強度變化周期等于彈簧振子振動
周期;(3)某次采集到的磁感應強度B
的大小隨時間t變化的圖像如圖(b)
所示,從圖中可以算出彈簧振子振動周期T=
(
用“6”
表示);(4)改變鉤碼質量,重復上述步驟;圖
(a)圖
(b)mkg10T/sT/sT2/s20.0152.430.2430.0590.0253.140.3140.0990.0353.720.3720.1380.0454.220.4220.1780.0554.660.4660.217(5)實驗測得數據如下表所示,分析數據可知,彈簧振子振動周期的平方與質量的關系是
(填“線性的”或“非線
性的”);(6)設彈簧的勁度系數為k,根據實驗結果并結合物理量的單位關系,彈簧振子振動周期的表達式可能是
(填正確答
案標號);(7)除偶然誤差外,寫出一條本實驗中可能產生誤差的原因:
C.2π√mk
D.2πk√mA.·5
.
創
新
能
力·即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發現新問題、獲
取新知識、創造新方法、解決新問題的能力。·能通過閱讀和觀察,獲取新知識、新方法等新信息;·能對已有結論提出合理質疑,發現多種可能性,采用多種的方式
和方法解決問題;·面對新穎或復雜的物理情境,能發現新問題,能創造性地構建新
的物理模型,應用新思路、新方法解決問題。(2022北京卷)某同學利用壓力傳感器設計水庫水位預警系統。如圖所示,電路中的R
和R?
,其中一個是定值電阻,另一個是壓力傳感器(可等效為可變電阻)。水位越高,對壓力傳感器的壓力越大,壓力傳感器的電阻值越小。當a、b兩端的電壓大于U?
時,
控制開關自動開啟低水位預警;當a、b兩端的電壓小于U?
(U?
、U?為定值)時,控制開關自動開啟高水位預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A.U?<U?B.R
?
為壓力傳感器C.若定值電阻的阻值越大,開啟高水位預警時的水位越低D.
若定值電阻的阻值越大,開啟低水位預警時的水位越高預警系統控制開關aR?R?四、精選必備知識,考查學科主干·基本事實·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基本方法五、豐富試題情境,促進能力形成·1.生活實踐問題情境·
(1)體育運動類(2023江蘇卷)如圖所示,滑雪道
AB
由坡道和水平道組成,且平滑連接,坡道傾角均為45°。平臺
BC與緩沖坡
CD
相連。若滑雪者從P
點由靜止開始下滑,恰好到達B點。滑雪者現從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從B
點飛出。
已知A、P間的距離為d,
滑雪者與滑道間的動摩擦因數均為μ,重力加速度為g,
不計空氣阻力。(1)求滑雪者運動到P點的時間t;(2)求滑雪者從B點飛出的速度大小v;(3)若滑雪者能著陸在緩沖坡CD
上,求平臺BC
的最大長度L。·(2)日常生活類(2023廣東卷)電子墨水是一種無光源顯示技術,它利用電場調控帶電顏料微粒的分布,使之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呈現出不同顏色.透明面板下有一層膠囊,其中每個膠囊都是一個像素.如圖所示,膠囊中有帶正電的白色微粒
和帶負電的黑色微粒.當膠囊下方的電極極性由負變正時,微粒在膠囊內遷移(每個微粒電量保持不變),像素由
黑色變成白色.下列說法正確的有:AC透明面板黑色微粒(帶負電)像素膠囊電
極白色微粒(帶正電)A.像素呈黑色時,黑色微粒所在區域的電勢高于白色微粒所在區域的電勢B.像素呈白色時,黑色微粒所在區域的電勢低于白色微粒所在區域的電勢
C.
像素由黑變白的過程中,電場力對白色微粒做正功D.像素由白變黑的過程中,電場力對黑色微粒做負功自然光黑白·
(3)勞動實踐類(2023浙江6月卷)我國1100kV
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送電端用“整流”設備將交流變換成直流,用戶端用“逆變”設備再將直流變換成交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送電端先升壓再整流B.用戶端先降壓再變交流C.1100kV
是指交流電的最大值D.輸電功率由送電端電壓決定·(
4)科技進展類(2023北京卷)2022年10月9日,我國綜合性太陽探測衛星“夸父一號”成功發射,實現了對太陽探測的跨越式突破。“夸父一號”衛星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距地面高度約為720km,
運行一圈所用時間約為100分鐘。如
圖所示,為了隨時跟蹤和觀測太陽的活動,“夸父一號”在隨地球繞太陽公轉的過程中,需要其軌道平面始終與太陽保持固定的取向,使太陽光能照射到“夸父一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夸父一號”的運行軌道平面平均每天轉動的角度約為1°B.“夸父一號”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速度大于7.9km/sC.“夸父一號”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大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
由題干信息,根據開普勒第三定律,可求出日地間平均距離·
(5)自然現象類(2023湖北卷)2022年12月8日,地球恰好運行到火星和太陽之間,且三者幾乎排成一條直線,此現象被稱為“火星沖日”。火星和地球幾乎在同一平面內沿同一方向繞太陽做圓周運動,火星與地球的公轉軌道半徑之比約為3:2,如圖所示。根據以上信息可以得出:BA.火星與地球繞太陽運動的周期之比約為27:8B.當火星與地球相距最遠時,兩者的相對速度最大C.火星與地球表面的自由落體加速度大小之比約為9:4D.下一次“火星沖日”將出現在2023年12月8日之前火星·2.學習探索情境·(1)課標教材類(2023全國新課標卷T22)
在“觀察電容器的充、放電現象”實驗中,所用器材如下:電池、電容器、電阻箱、定值電阻、小燈泡、多用電表、電流表、秒表、單刀雙擲開關以及導線若干。(1)用多用電表的電壓擋檢測電池的電壓。檢測時,紅表筆應該與電池的
(填“正極”或“負極”)接觸。
圖(a)
圖(b)(2)某同學設計的實驗電路如圖
(a)所示。先將電阻箱的阻值調為R,
將單刀雙擲開關S
與“1”端相接,記錄電流隨時間的變化。電容器充電完成后,開關S
再與“2”端相接,相接后小燈泡亮度變化情況可能是
。
(填正確答案標號)A.迅速變亮,然后亮度趨于穩定B.亮度逐漸增大,然后趨于穩定C.迅速變亮,然后亮度逐漸減小至熄滅(3)將電阻箱的阻值調為R?(R?
>R),再次將開關S與“1”端相接,再次記錄電流隨時間的變化情況。兩次得到的電流I
隨時間t變化如圖
(b)
中曲線所示,其中實線是電阻箱阻值為
(
填“R1”或“R?”)
時的結果,
曲線與坐標軸所圍面積等于該次充電完成后電容器上的
(填“電壓”或“電荷量”)。·(2)科學探究類(2023北京卷)在太空實驗室中可以利用勻速圓周運動測量小球質量。如圖所示,不可伸長的輕繩一端固定于O點,另一端系一待測小球,使其繞O做勻速圓周運動,用力傳感器測得繩上的拉力為F,
用停表測得小球轉過n
圈所用的時間為
t,用刻度尺測得
O
點到球心的距離為圓周運動的半徑R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圓周運動軌道可處于任意平面內B.
小球的質量為
C
若誤將n-1
圈記作n
圈,則所得質量偏大D.
若測
R時未計入小球半徑,則所得質量偏小·(3)物理學史類(2022河北卷)如圖是密立根于1916年發表的鈉金屬光電效應的遏止電壓U:與入射光頻率V的實驗曲線,該實驗直接證明了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并且第一次利用光電效應實驗測定了普朗克常量h。
由圖像可知:AA.
鈉的逸出功為hv。B.
鈉的截止頻率為8.5×10“HzC.
圖中直線的斜率為普朗克常量hD.
遏止電壓U:與入射光頻率V
成正比研究物理課程標準提升核心素養Research
PhysicsCurriculumStandard,promotethe
core
literacy一、基于物理觀念的復習(一)物理觀念的內涵·“物理觀念”是從物理學視角形成的關于物質、運動與相互作用、能量等的
基本認識;是物理概念和規律等在頭腦中的提煉與升華;是從物理學視角解
釋自然現象和解決實際問題的基礎。
“物理觀念”主要包括物質觀念、運動
與相互作用觀念、能量觀念等要素。物質觀念運動與相互作用觀
念能量觀念霍爾效應可解釋如下:外部磁場的洛倫茲力使運動的電子聚集在導體板的一側,在導體板的另一側出現多余的正電荷,從而形成橫向電場,橫向電場對電子施加與洛倫茲力方向相
反的靜電力,當靜電力與洛倫茲力達到平衡時,導體板上下兩側之間就會形成穩定的電勢差。設電流I
是由電子定向流動形成的,電子的平均定向速度為v,電荷量為
e,回答下列問
題
:(1)達到穩定狀態時,導體板上側面A的電勢
下側面A的電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電子所受的洛倫茲力的大小為
;(3)當導體板上下兩側之間的電勢差為U
時,電子所受的靜電力的大小為
;(4)由靜電力和洛倫茲力平衡的條件,證明霍爾系數其中n代表導體板單位體積中電子的個數。例題:如圖所示,厚度為
h、寬為d的導體板放在垂直于它的磁感應強度為B的均勻磁場中,當電流通過導體板時,在導體板的上側面A
和下側面A'之間會產生電勢差,這種現象稱為霍爾效應。實驗表明,當磁場不太強時電勢差
U、電流I
和磁感應強式中的比例系數k
稱為霍爾系數。度
B的關系為0(1)首先分析電流通過導體板時的微觀物理過程。由于導體板放在垂直于它的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的勻強磁場中,電流是電子的定向運動形成的,電流方向從左向右,電子運
動的方向從右到左。根據左手定則可判斷電子受到的洛倫茲力的方向向上,電子向
A
板聚
集,
A
'板出現多余的正電荷,所以A
板電勢低于A板電勢,應填低于。(2)電子所受洛倫茲力的大小為f=evB。(3)橫向電場可認為是勻速電場,電場強度電子所受電場力的大小為(4)電子受到橫向靜電力與洛倫茲力的作用,由兩力平衡有
,可得U=hvB
。↓通過導體的電流微觀表達式為I
=nevdh。由題目給出的霍爾效應公式得),
有板電容器,電容為C。導軌處于勻強磁場中,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
方向垂直于導
軌平面。在導軌上放置一質量為m
的金屬
棒,棒可沿導軌下滑,且在下滑過程中保
持與導軌垂直并良好接觸。已知金屬棒與
導軌之間的動摩擦因數為μ,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忽略所有電阻。讓金屬棒從導軌上端由靜止開始下滑,求:(1)電容器極板上積累的電荷量與金屬棒速度大小的關系;(2)金屬棒的速度大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如圖,兩條平行導軌所在平面與水平地面的夾角為θ,間距為L。
導軌上端接有一平行4E=BLv平行板電容器兩極板之間的電勢差為U=E設此時電容器極板上積累的電荷量為Q,按
定
義
有①
2
分②1分?1
分④2分?聯立①②③式得Q=CBLv(1)設金屬棒下滑的速度大小為
v,則感應電動勢為(2)設金屬棒的速度大小為
v
時經歷的時間為t,通過金屬棒的電流為i。金屬棒受到的磁場的作用力方向沿導軌向上,大小為f=BLi
⑤
2
分?設在時間間隔(t,t+Ar)內流經金屬棒的電荷量為△Q,
按定義有
⑥
2
分△Q
也是平行板電容器極板在時間間隔(t,t+△t)內增加的電荷量。由④式得△Q=CBL△o⑦1分?式中,
Av為金屬棒的速度變化量。按定義有
⑧1分?金屬棒在時刻
t的加速度方向沿斜面向下,設其大小為a,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mgsinθ
fif?=ma
?2分?聯立⑤至?式得
?2分?由②式及題設可知,金屬棒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運動。
t
時刻金屬棒的速度大小為
⑩
1分金屬棒所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斜向上,大小為≠=μN式中,N是金屬棒對于導軌的正壓力的大小,有N=mg
cosθ⑩1
分1
分?(二)物理觀念與高考應用的綜合性
程度內容的抽象性程度問題情境的復
雜性程度·物理觀念的考查特點:·1.每一道題目均涉及對學生物理觀念的考查,考查重點為高中物理概念及
規律。·2.通過簡單情境、單一概念或規律的應用考查學生的物理觀念。·3.通過復雜情境、較多概念或規律、較為抽象的內容考查學生物理觀念。例題(2018年高考理科綜合全國Ⅲ卷第14題)1934年,約里奧-居里夫婦用α粒子轟擊鋁核A1,
產生了第一個人工放射性核素X:
。X
的原子序數和質量數分別為A.15
和28B.15
和30C.16
和30D.17和31?例(2022·全國乙卷)
2022年3月,中國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在離地球表面約400km的“天宮二號”空間站上通過天地連線,為同學們上了一堂精彩的科學課。通過
直播畫面可以看到,在近地圓軌道上飛行的“天宮二號”中,航天員可以自由地漂浮,這表
明他們A.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近似為零B.所受地球引力與飛船對其作用力兩者的合力近似為零C.
所受地球引力的大小與其隨飛船運動所需向心力的大小近似相等D.在地球表面上所受引力的大小小于其隨飛船運動所需向心力的大小參考答案核心素養水平航天員在空間站內受地球引力大小為,此力提供航天員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航天員與飛船之間無彈力作用。故AB錯、C對。在地球表面上所受的引力大于隨飛船
做圓周運動的向心力,D錯。物理觀念水平三:具有清晰的物理觀念,能從物理學的視角正確描述和解釋自然現象,
能綜合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指導工作和生活實踐。(三)基于“物理觀念”的復習備考策略·1.研究《考試大綱》和高考真題,梳理核心概念及規律。·2.結合高考考查特點和學情,概括需要加強的概念及規律。粒子的分類夸克模型聚變受控熱核反應核裂變鏈式反應核力結合能和比結合能B=me2
質能方程核能的計算方法粒子和宇宙核聚變重核的裂變核力和
結合能原子核的衰變放射性元素的原半衰期
子核有半數發生衰變所需的時間衰變次數的計算核反應人工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的應用具有相同質子數不
同中子數的原子核原子核放出a
粒子或β粒子,由于核電荷數變
了,它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就變了,變成另一種原子核。這種變化稱為原子核的衰變放射性元素的衰變放射性的
應用與防護原子核的組成原子核由質子,中子構成同位素天然放射現象原子核
的組成元素自發地放射出射線的現象天然放射現象a
射線,β射
線
.y
射線原子核三種射線·3.加強計算題的應試訓練,培養合理思維傾向,提升學生得分
意識及能力。·4.從“物理觀念”的視角,摒棄低概率、低質量習題。個線圈,上線圈兩端與u=51sin314tV的交流電源相連,將下線圈兩端接交流電壓表,則交流電壓表的讀數可能是:AA.2.0V?B.9.0V?C.12.7V?D.144.0V?·
(
1
)
低
概
率
試
題(
或
超
綱
試
題
)(2011年浙江卷.T16)
如圖所示,在鐵芯上、下分別繞有匝數n?=800
和
n?=200
的兩·(2)有“硬傷”的試題(科學性錯誤)(物理原來不能這樣考一一熊志權)質量m=500t的機車,以恒定的功率從靜止出發,經t=5min
行駛s=2.25km
后,速度達到最大值vm=54km/h,
試求:機車的功率。錯解:設牽引力F
做的功為
WF,
阻力f做功為
W;,
由動能定理可知機車速度達到最大時,有P=fim代入數據即可求出P=375×103W↓f=25×103N+二、基于科學思維的復習(一)科學思維的內涵·“科學思維”是從物理學視角對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內在規律及相互關系
的認識方式;是基于經驗事實建構物理模型的抽象概括過程;是分析綜合、
推理論證等方法在科學領域的具體運用;是基于事實證據和科學推理對不同
觀點和結論提出質疑、批判、檢驗和修正,進而提出創造性見解的能力與品
格。
“科學思維”主要包括模型建構、科學推理、科學論證、質疑創新等要科學思維模型
科學
科學
質疑
建構
推理
論證
創新素。例題(2017年全國Ⅱ卷第23題)某同學利用如圖(a)
所示的電路測量一微安表(量程為100μA,
內阻大約為2500Ω)的內阻。可使用的器材有:兩個滑動變阻器R?
、R?(其
中一個阻值為20Ω,另一個阻值為2000Ω);電阻箱
R?
(最大阻值為99999.9Ω);電源
E
(電動勢約為1.5V);單刀開關S?和S?
。C
、D
分別為兩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1)按原理圖(a)將圖
(b)
中的實物連線。圖(a)
圖(b)
4(2)完成下列填空:①R?
的阻值為
Ω(填“20”或“2000”)。②為了保護微安表,開始時將R?的滑片C滑到接近圖(a)
中滑動變阻器的
端(填“左”或“右”)對應的位置;將R?
的滑片D置于中間位置附近。③將電阻箱R?
的阻值置于2500.0Ω,接通S?
。將
R?
的滑片置于適當位置,再反復調節R?的滑片D的位置。最終使得接通S?
前后,微安表的示數保持不變,這說明S?
接通前B
與
D所在位置的電勢
(填“相等”或“不相等”)。④將電阻箱R.和微安表位置對調,其他條件保持不變,發現將R?
的阻值置于2601.0Ω時,在接通
S,前后,微安表的示數也保持不變。待測微安表的內阻為
Ω
(結果保
留到個位)。(3)寫出一條提高測量微安表內阻精度的建議:
(二)教材中涉及的科學思維例如:在必修1教材第一、二章中我們可以關注這些問題。1.理想化模型:質點2.理想化模型: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3.圖像法:位移時間圖像、速度時間圖像等4.極限法:瞬時速度的理解5.微元法:位移公式的推導6.比值定義物理量:速度、加速度7.逐差法:打點計時器數據分析?8.科學思維素材:伽利略關于運動的探究(三)基于“科學思維”的復習備考策略·1.培養審題能力,捕捉關鍵詞,尋找突破口例題(2017年全國Ⅱ卷第21題)某同學自制的簡易電動機示意圖如圖所示。矩形線圈由一根漆包線繞制而成,漆包線的兩端分別從線圈的一組對邊的中間位置引出,并作為線圈的轉軸。將線圈架在兩個金屬支架之間,線圈平面位于豎直面內,永磁鐵置于線圈下方。為了使電池與兩金屬支架連接后線圈能連續轉動起來,該同學應將:AD?A.
左、右轉軸下側的絕緣漆都刮掉B.左、右轉軸上下兩側的絕緣漆都刮掉C.
左轉軸上側的絕緣漆刮掉,右轉軸下側的絕緣漆刮掉D.
左轉軸上下兩側的絕緣漆都刮掉,右轉軸下側的絕緣漆刮掉·2.歸納和總結典型模型,加強建模訓練·高中物理常見的模型有:·
(1)對象模型。例如質點、中心天體模型、單擺、理想氣體、原子結構模型等。·
(2)條件模型。例如輕桿,光滑水平面,傳送帶,勻強電場等。·
(3)過程模型。例如勻變速直線運動,彈性碰撞,反沖運動,等溫過程等。·
(4)數學模型。例如坐標系,小船渡河等。·3.運用數學工具,進行分析和推理例(2022·全國甲卷)光點式檢流計是一種可以測量微小電流的儀器,其簡化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如圖所示。圖中A
為輕質絕緣彈篝,
C為位于紙面上的線圈,虛線框內有與紙面垂直的勻強磁場;M為置于平臺上的輕質小平面反射鏡,輕質剛性細桿D
的一端與M固連且與鏡面垂直、另一端與彈簧下端相連,PQ
為圓弧形的、帶有均勻刻度的透明讀數條,
PQ的圓心位于M
的中心。使用前需調零:使線圈內沒有電流通過時,M豎直且與紙面垂直;入射細光束沿水平方向經PQ上的O
點射到M
上后沿原路反
射。線圈通入電流后彈簧長度改變,使M
發生傾斜,入射光束在M
上的入射點仍近似處于
PQ的圓心,通過讀取反射光射到
PQ
上的位置,可以測得電流的大小。已知彈蓄的勁度系
數為
k,
磁場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線圈C
的匝數為N
。沿水平方向的長度為
l,
細
桿D的長度為d,
圓
弧PQ
的半徑為r,r>d,d
遠大于彈簧長度改變量的絕對值。(1)若在線圈中通入的微小電流為I,求平衡后彈篝長度改變量的絕對值△x
及PQ
上反射光點與O點間的弧長s;(2)某同學用此裝置測一微小電流,測量前未調零,將電流通入線圈后,PQ
上反射光點出現在0點上方,與O點間的弧長為S?
、
保持其它條件不變,只將該電流反向接入,
則反射光點出現在O
點下方,與Q點間的弧長為S、。求待測電流的大小。參考答案核心素養水平(1)由題意當線圈中通入微小電流I時,線圈中的安培力為F=NB!!根據胡克定律有F=NBI!=k|△x可解得:
如圖所示,設此時細桿轉過的弧度為0,則可知反射光線轉過的弧度為20,又因為d>Ax,rp>d則sing≈6,sin2θ≈264所以有Ax
=d0s=r26
4聯立可得
Ar
(2)因為測量前未調零,設沒有通電流時偏移的弧長為s',當初始時反射光點在O點上方,
B通電流7后根據前面的結論可當電流反向后有
聯立可得T-同理可得初始時反射光點在O點下方結果也相同,故待測電流的大小為科學思維水平四:能將實際問題中的對象和過程轉換成物理模型;能
對綜合性物理問題進行分析
和推理,獲得結論并作出
解釋;能恰當使用證據證明物理結論;能對已有結論提出有依據的質疑,采用不同方式分析解決物理問題。三、基于科學探究的復習(一)科學探究的內涵·“科學探究”是指基于觀察和實驗提出物理問題、形成猜想和假設、設計實
驗與制訂方案、獲取和處理信息、基于證據得出結論并作出解釋,以及對科
學探究過程和結果進行交流、評估、反思的能力。
“科學探究”主要包括問
題、證據、解釋、交流等要素。問題科學
探究交流解釋證據·“科學是在用理論和實驗這兩只腳前進的。有時是這只腳先邁出一步,有時是另一只腳先邁出一步,但是前進要靠兩只腳:
先建立理論然后做實驗,或者是先在實驗中得出了新的關系,然后再邁出理論這只腳并推動實驗前進,如此不斷交替進行。”·羅伯特·安德魯·密立根(
Robert
AndrewsMillikan)必修實驗必修11.測量做直線運動物體的瞬時速度2.探究彈簧彈力與形變量的關系3.探究兩個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規律4.探究加速度與物體受力、物體質量的關系必修25.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6.探究平拋運動的特點7.探究向心力大小與半徑、角速度、質量的關系必修38.觀察電容器的充、放電現象9.長度的測量及其測量工具的選用10.測量金屬絲的電阻率11.用多用電表測量電學中的物理量12.測量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二)課程標準要求的實驗學生必做實驗選擇性必修實驗選擇性必修11.驗證動量守恒定律2.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3.測玻璃的折射率4.用雙縫干涉實驗測量光的波長選擇性必修25.探究影響感應電流方向的因素6.探究變壓器原、副線圈電壓與匝數的關系7.利用傳感器制作簡單的自動控制裝置選擇性必修38.用油膜法估測油酸分子的大小9.探究等溫情況下一定質量氣體壓強與體積的關系學生必做實驗·許多觀察表明,自然界的周期性變化常會在地球上的動植物身上留下不同的痕跡。鸚鵡螺
是一種四億多年前在地球上繁盛生長的軟體動物,它的氣室外殼上的波紋生長線數目隨其
生活的年代不同而不同。1978年美國科學家卡姆和普姆庇在研究了不同地質年代的鸚鵡螺
殼后,發現現存的9個當代鸚鵡螺個體的氣室外殼上的生長線都是30條左右,而古代36例鸚
鵡螺化石中,地質年代愈古老,生長線的數目愈少:距今29百萬年的新生代漸新世的標本
上有26條;距今100百萬年的中生代白堊紀的標本上有22條;距今180百萬年的中生代侏羅
紀的標本上有18條;距今320百萬年的古生代石炭紀的標本上有15條;距今470百萬年的古
生代奧陶紀的標本上只有9條。他們認為這些生長線記錄著地球及其周圍天體的演變歷史,
并根據上述數據作了一個大膽的假設:鸚鵡螺外殼上的生長線條數的變化是月球繞地球運
動周期隨年代變化的反映。試問:由此假設你能得出關于月球運動的什么結論?試通過計算
說明此結論。·注:假設從古至今,地球質量和自轉周期以及月球質量都沒有發生變化。也不考慮物理常
數的變化。其中比例系數k
只與地球質量和引力常數有關,故在題中所給簡化模型下,該比例常數也與年代無關,對任何地質年代都成立。若第i
個地質年代月球運動周期為
T;,該年代的月地間的距離為L,,則有/2=kE
(2)設當代的月球繞地球運動的周期為To,
它們間的距離為Lo,
則有
(3)根據他們的大膽假設,目前鸚鵡螺生長線近似為30條的事實,可以認為是月球繞地球運動周期近似是30天
的反映。把這一看法推廣到任何地質年代(推廣的依據是地球、月球質量在這段時間中沒有發生變化,也不考慮
物理常數的變化),就可以按照動力學規律算出任何地質年代月球繞地球的運動周期。根據月球、地球質量的巨大差別,可以把它們之間的相對運動簡化為月球圍繞地球的圓周運動。根據開普勒第三
定律,或萬有引力定律和牛頓第二定律可知,月球運動周期T
和地月之間的距離∠有下列關系(1)年代(10?年)生長線數7,月球-地球距離L,(以L?為單位)漸新世29260.91白堊紀100220.81侏羅紀180180.71石炭紀320150.63奧陶紀47090.45以年代為橫坐標,月地間的距離為縱坐標,用上面的數據作圖,結果如圖決解161所示,各點大體上在一條直線
上,可以看出,隨著距今年代的增加,月球和地球之間距離按線性規律減少,即月球幾乎正以恒定的速率遠離我
們而去,為了得到月球遠離地球的速度,可在擬合直線上選取相距較遠的兩點,例如選A?(100,0.82)
和
A?
(450,0.44)兩組數據,可算得月球遠離地球的速度v的近似值。由此可算出不同地質年代地月之間的距離,如下表所示。如果取平均月-地距離為3.8×10km(只要知道地球半徑即可估算出此值,因為地月距離就是它的60倍。這正是牛
頓當年討論萬有引力時所用的)。這時,由(4)式可得平均速度的絕對值
(5)其中,負號表示距離越來越遠,即月球正以每年0.42m
的速度遠離我們而去。(4)例(2022·全國甲卷)利用圖示的實驗裝置對碰撞過程進行研究。讓質量為
m,的滑塊A與質量為
m?的靜止滑塊B在水平氣墊導軌上發生碰撞,碰撞時間極短,比較碰撞后A
和B
的速度大小Y和v?,進而分析碰撞過程是否為彈性碰撞。完成下列填空:(1)調節導軌水平;(2)測得兩滑塊的質量分別為0.510kg
和0.304kg。要使碰撞后兩滑塊運動方向相反,應選取質量為
kg
的滑塊作為
A;(3)調節B的位置,使得A與B接觸時,A的左端到左邊擋板的距離S?與B的右端到右邊擋板的距離S?相等;(
4
)
使A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氣墊導軌運動,并與B碰撞,分別用傳感器記錄A
和
B從碰撞時刻開始到各自撞到擋板所用的時間t
和t?;(
5
)
將B放回到碰撞前的位置,改變A
的初速度大小,重復步驟(4)。多次測量的結果如下表所示。(6)表中的k,=
(保留2位有效數字)(7)
的平均值為
;
(保留2位有效數字)(8)理論研究表明,對本實驗的碰撞過程,是否為彈性碰撞可由
判斷。若兩滑塊的碰撞為彈性碰撞,則
的理論表達式為
(
用m?
和
m?
表示),本實驗中其值為
(保留2位有效數字),若該值與(7)中結果間的差別在允許范圍內,則可認為滑塊
A與滑塊
B在導軌上的碰撞為彈性碰撞。12345t?/s0.490.671.011.221.39t?/s0.150.210.330.400.460.31k?0.330.330.33參考答案核心素養水平(2)由碰后運動方向相反可知,應該用質量較小的滑塊碰撞質量較大的滑塊,故選0.304kg的滑塊作為A。(6)由于=S?=S?,根據表中的數據可得
(7)
號平均值力(8)若本實驗的碰撞過程為彈性碰撞,必須滿足碰撞過程中動量科學探究水平四:能選用合適的器材獲得數據;能分析數據,發現其中規律,形成合理的結論,用已有的物理知識進行解釋;能對
科學探究過程與結果進行交流
和反思。守恒和機械能守恒,可得mV?=-my+m?V?,解得
,代入數據可得
四、基于科學態度與責任的復習·“科學態度與責任”是指在認識科學本質,理解科學·技術·社會·環境關
系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探索自然的內在動力,嚴謹認真、實事求是和持之
以恒的科學態度,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和善于反思的創新精神,以及遵守道
德規范,保護環境并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感。·“科學態度與責任”主要包括科學本質、科學態度、社會責任等要素。·科學本質·科學態度·社會責任(一)關于“科學態度與責任”考查的途徑之一:
物理學史試題·第一,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概念和規律。·第二,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掌握物理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第三,激發學生學習物理和科學的興趣和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第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科學觀。1.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貝克勒爾發現天然放射現象,說明原子核有復雜的內部結構。天然放射現象:有兩種衰變(a、β),三種射線(a、β、γ),其中;射線是衰變后新核處于激發態,向低能級躍遷時輻射出的。衰變快慢與原子所處的物理和化學狀態無關。2.1896年,在貝克勒爾的建議下,瑪麗-居里夫婦發現了兩種放射性更強的新元素-釙(Po)鐳(Ra)。3.1919年,盧瑟福用a粒子轟擊氮核,第一次實現了原子核的人工轉變,發現了質子,并預言原子核內還有另一種粒子——中子。4.1932年,盧瑟福學生查德威克于在a粒子轟擊鈹核時發現中子,獲得諾貝爾物理獎。5.1938年底,德國物理學家哈恩和助手斯特拉斯曼用中子轟擊鈾核時,鈾核發生裂變。6.我國科學家錢三強、何澤慧夫婦于1947年在實驗中發現鈾核也可能分裂為三部分或四部分。7.1932年發現了正電子,1937年發現了μ子,1947年發現了K介子和π介子。1932年發明的粒子加速器。拓展學習:威耳遜云室科學漫步:天然放射現象的發現科學漫步:碳14測年技術拓展學習:原子彈拓展學習:夸克與粒子物理標準模型科學漫步:華人科學家在粒子物理領域的杰出貢獻《原子核》(二)關于“科學態度與責任”考查的途徑之二:理論聯系實際試題·高考試題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深入挖掘真實情境中的學科內涵和應用價值,
考查學生獨立思考、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部分試題由模
型化試題向情境化的試題過渡。分析、判斷、簡化、抽象推導、演算情境化試題非情境化試題
試題得到解決物理知識
物理知識、數學工具情境化試題·一跳水運動員從離水面10m高的平臺上向上躍起,舉雙臂直體離開臺面,此時其重心位于從
手到腳全長的中點。躍起后重心升高0.45m達到
最高點,落水時身體豎直,手先入水(在此過
程中運動員水平方向的運動忽略不計)。從離
開跳臺到手觸水面,他可用于完成空中動作的
時間是
s。
(計算時,可以把運動員看作
全部質量集中在重心的一個質點,
g取10m/s2,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字)。非情境化試題·一質點從離地面10m高處豎直上拋,上升0.45m達到最高點,之后自由下落,則質點從拋出到落地所經歷的總時間是
s。(計算時,
g取10m/s2,結果保留二位有效數字)。(三)關于“科學態度與責任”考查的途徑之三:
關注核心價值(2018年天津卷)國家大科學過程——中國散裂中子源
(CSNS)于2017年8月28日首次打靶成功,獲得中子束流,可以為諸多領域的研究和工業應用提供先進的研究平臺,下
列核反應中放出的粒子為中子的是A.]“N俘獲一個α粒子,產生!O并放出一個粒子B.Al俘獲一個α粒子,產生BP并放出一個粒子C.}B俘獲一個質子,產生Be并放出一個粒子D.Li
俘獲一個質子,產生He
并放出一個粒子例(2022·浙江6月卷)風力發電已成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之一。如圖所示,風力發電機是一種將風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某風力發電機在風速為9m/s
時,輸出
電功率為405kw,風速在5-10m/s范圍內,轉化效率可視為不變。該風機葉片旋轉一周掃過
的面積為A,空氣密度為P,風場風速為V,
并保持風正面吹向葉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風力發電機的輸出電功率與風速成正比B.單位時間流過面積A的流動空氣動能為C.
若每天平均有1.0×10°kW的風能資源,則每天發電量為2.4×10°kW-hD.若風場每年有5000h
風速在6-10m/s的風能資源,則該發電機年發電量至少為6.0×103kW·h參考答案核心素養水平單位時間流過面積A的流動空氣體積為V?=Av,對應空氣的質量m?=pl?=pAv,空氣的動能
轉化效率確定,可知該風力發電機的輸出電功率與風速的三次方成正比,AB錯。若每天平均有1.0x10kW的風能資源,由于風力發電存在轉化效率,則每天發電量應滿足E<1.0×10°×24kW·h=2.4×102kW·h,c錯當風速取最小值6m/s時,該發電機年發電量具有最小值,根據題意,風速為9m/s時,輸出電功率為405kw,可知風速為6m/s時,輸出電功率為
,則該發電機年發電量至少為E=Pi=120×5000kW-h=6.0×10°kW-h,D對。科學態度與責任水平三:能依據普遍接受的道德與規范認識和評價物理研究與應用,具有保護環境、節約資源、
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責任感。重視新版教材資源提
煉學科素材Payattentiontothenew
edition
ofteachingmaterials,refiningthesubjectmaterials·高考命題會以教材中的知識為藍本進行改造,既可以實現對基礎
知識的考查,又可以引導回歸教材,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生學
習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中國高考報告》·深入理解教材。·緊密聯系高考。
·拓展延伸考點。
·靈活運用教材。
·練習強化總結。帶電的實質物體帶電的
三種方式電荷守恒定律
庫侖定律電荷從一個物體通過摩擦轉移到
另一個物體電荷經過靜電感應從物體的一
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或從一
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感應起電接觸起電凈電荷由帶電體經過接觸轉移到原來不帶電的物體上,使之帶電的過程電荷量e=1.60×10*C稱為元電荷點電荷」帶電體的大小、形狀及電荷分布狀況對帶電體之間的作用力可忽略不計,這樣的帶電體可以看作點電荷真空中兩個點電荷之間的作用力,跟
它們的電荷量的乘積成正比,跟它們
距離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即Fk2Q
閱讀正文,建構知識網絡電荷守恒定律電荷既不能創生,也不能消滅,只能
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
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在轉移的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不變用絲綢摩擦
過的玻璃棒
上帶的電荷用毛皮摩擦
過的橡膠棒
上帶的電荷負電荷元電荷庫侖定律電荷摩擦起電正電荷各點電場強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電場
勻強電場電場場強的兒種表達式,電場線是畫在電場中的一條條有方向的曲線,曲線上每點的切線方向表示該點的電場強度的方向
電
場放入電場中某點的電荷所
受的電場力與它的電荷量
的比值,即E-E9定義方向跟正電荷在該點所受
電場力的方向相同公式電場強度的疊加電場中某點的電場強度為各個點電荷單獨在該點產生的電場強度的矢量和概念電場線特點點電荷的電場方向電荷周圍存在的一種特殊物質電場強度電場強度E=?靜電力做功和路徑無
關,只和初、末位置有關特點靜電力做功計算方法大小關系方向關系場盈的方向就是電
勢降低最快的方向電場中兩點間電)勢的差值定義U,φ-公式電荷在電場中具有的勢能定義
Wu=E?-E靜電力做功與電勢能的變化關系勻強電場中電
勢差和電場強
度的關系三者與電場強度
的區別與聯系電勢能的大小電荷在電場中某一點的電
勢能與它的電荷量的比值定義等勢面特點電勢差電勢能定義定義式特點電場中電勢相等
的點構成的面電勢能-電勢差-到定方法電勢=
三9E=!Le電把金屬導體放在外電場中,導體的兩個端面出現等量的異種電荷的現象靜電感應導體中(包括表面)沒有
電荷定向移動的狀態導體內部各點的
場強處處為零表面上任意點的場強方向跟該點的表面垂直靜電場中的導體電容器
電容越尖的地方,電荷密度越大定義任何兩個彼此絕緣又相距很近的導體,都可以看作一個電容器充電、放電過程分類導體為等勢體導體表面為等勢面電荷只分布在導體表面C
兩類典型問題導體殼可以保護它所包圍的區域,使其不受電場影響的現象定義式
C=Q單位電容器所帶的電荷量
Q與電容器兩極板間
電勢差U的比值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靜電平衡狀態電容靜電屏蔽法控,符號F電容器定義定義]特點運動狀態的分析帶電粒子的加速功能觀點分析粒子動能的變化量等于電場力做的功示波器運動狀態的分析類似于平拋運動的分析處理,應用運動的合成和分解的方法處理方法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時間“
粒子在離開電場時的速度
P-y()粒子運動的側移量,粒子運動的偏向角
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軌跡方程
拋物線電場中的運動
帶電粒子在電場力和運動方向在同一條直
線上,做勻加(減)速直線運動帶電粒子
的偏轉時帶電粒子重力的處理基本規律所需的時間,叫作這種元素的半衰期(half
life)。不同的放射性元素,半衰期不同,甚至差別非常大。例如,氡222衰變為釙218的半衰期是3.8d,鐳226衰變為氡222的半衰期是1620年,鈾238衰變為釷234的半衰期
競長達4.5×10°年。對于一個特定的氡原子,我們只知道它發生衰變的概率,而不知道它將何時發生衰變。
一個特定的氡核可能在
下1s就衰變,也可能在10min
之內衰變,也可能在200萬年之后再衰變。然而,量子理論可以對大量原子核的行為作出統計預測。例如,對于大量氡核,可以準確地預言在1s
后、10min
后,或200萬年后,各會剩下百分之幾沒有
衰變。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描述的就是這樣的統計規律。放射性元素衰變的快慢是由核內部自身的因素決定的,跟原子所處的化學狀態和外部條件沒有關系。例如,
一種放射性元素,不管它是以單質的形式存在,還是與其他元
素形成化合物,或者對它施加壓力、提高溫度,都不能改
變它的半衰期。這是因為壓力、溫度或與其他元素的化合
等,都不會影響原子核的結構。例:2023年8月24日,日本政府啟動了福島核污染水排海計劃。核污染水中含有60?衰變是微觀世界里原子核的行為,而微觀世界規
律的特征之一在于“單個微觀事件不可以預測”。半衰期余
半元素的圖5.2-4二、研究習題,培養關鍵能力(2023年·湖北卷)一帶正電微粒從靜止開始經電壓
U?
加速后,射入水平放置的平行板電容器,極板間電壓為U2。
微粒射入時緊靠下極板邊緣,速度方向與極板夾角為45°,微粒運動軌跡的最高點到極板左右兩端的水平距離分別為2L
和L,到兩極板距離均為d,
如圖所示。忽略邊緣效應,不計重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L:d=2:1B.
U?:U?=1:1C.
微粒穿過電容器區域的偏轉角度的正切值為2D.
僅改變微粒的質量或者電荷數量,微粒在電容器中的運動軌跡不變【例題2】如圖10.5-2,兩相同極板A與
B
的長度1為6
.0cm,相
距d
為2cm,極板間的電壓U
為200V
。一
個
電
子
沿平行于板面的方向射入電場中,射入時的速度v?
為
3.0×10?m/s
。把兩板間的電場看作勻強電場,求電子射
出電場時沿垂直于板面方向偏移的距離y和偏轉的角
度θ。4.讓一價氫離子、
一價氨離子和二價氨離子的混合物由靜止開始經過同一加速電場加速,然后在同一偏轉電場里偏轉,它們是否會分離
為三股粒子束?請通過計算說明。圖10.5-2三、挖掘欄目,積累命題素材科學漫步人類對行星運動規律的認識托勒密:地心宇宙當我們遠古的祖先驚嘆星空的玄妙時,他們就開始試圖破譯日月星展等天文現象的奧秘……那時,多數人都自然地認為,地球是靜止不動的,太陽、月球和星星從頭上飛過,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我們的祖先發現,盡管所有星展每日都要東升西落,但絕大多數星星的相互位置都幾乎是固定的,幾百年內不會發生肉眼可見的變化,它們是“恒星”。然而,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土星這五顆亮星則在眾星的背景前移動,有的在幾個星期中就能發現它的位置變化,所以它們叫
作“行星”。細心的觀察表明,行星并非總向一個方向移動。大多數時間它相對于恒星由西向東移動,但有時卻要停下來,然后向西移動一段時間,隨后又向東移動,這個現象叫作行星的逆行(圖7.1-4)。為了解釋行星的逆行,古希臘人提出一個理論。
這個理論認為每個行星都
沿著園運動,這個圓叫作
“本輪”,同時本輪的圓心東
西圖7.1-4
火星的逆行(2022年·湖南卷),火星與地球近似在同一平面內,繞太陽沿同一方向做勻速圓周運動,火星的軌道半徑大約是地球的1.5倍。地球上的觀測者在大多數的時間內觀測到火星相對于恒星背景由西向東運動,稱為順行;有時觀測到火星由東向西運動,稱為逆行。當火星、地
球、太陽三者在同一直線上,且太陽和火星位于地球兩側時,稱為火星沖日。忽略地球自轉,只考慮太陽對行星的引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火星的公轉周期大約是地球的
倍B.
在沖日處,地球上的觀測者觀測到火星的運動為順行C.
在沖日處,地球上的觀測者觀測到火星的運動為逆行
D.
在沖日處,火星相對于地球的速度最小火星地球西恒星背景東四、重視插圖,理解重要規律電飯煲的框架(結構如圖2所示)。自備元件有:加熱電阻絲R
(阻值為602,用于加熱煮飯);限流電阻R?
和
R?,(阻值均為1k2):指示燈L?和L?(2.5V,0.6W,當電流低于30mA時可視為熄滅);保險絲T。(1)按照興趣小組設計的電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多選)。A.
按下
Si,L?
和
L?均發光B.當鍋內溫度高于103℃時,S?
自動斷開,L?
和L?均發光c.
保溫過程中,S?
自動在閉合、斷開狀態之間交替切換D.當鍋內溫度低于70℃時,
S?自動閉合,L?
發光,L?熄滅觸點(電熱板電源開關)(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環衛工人承攬合同協議
- 生態農莊轉讓合同協議
- 監控技術入股協議合同書
- 電機品類采購合同協議
- 田雞養殖供貨合同協議
- 生鮮批發采購合同協議
- 電子協議書電商合同模板
- 監控施工費合同協議
- 電梯安裝承攬合同協議
- 電梯服務保養合同協議
- 《塑料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煤質化驗工職業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老年患者圍手術期多模式鎮痛低阿片方案中國專家共識(2021全文版)
- 成都城市規劃簡析
- 異位妊娠治療新進展:2024年藥物治療與手術治療比較
- 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家長會-家校同頻共話成長 課件
- 混合痔的中醫護理方案
- 托幼機構衛生評價報告
- 社區鄰里互助志愿服務活動方案
- 【構建企業級好數據】Dataphin智能數據建設與治理產品白皮書
- 國開(內蒙古)2024年《經濟學與生活》形考1-3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