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_第1頁
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_第2頁
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_第3頁
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_第4頁
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1頁共32頁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教學要求:1、使學生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積在100以內)和用整十數乘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2、使學生掌握乘數是兩位數的筆算法則,能夠比較熟練地筆算兩位數乘兩,三位數。3、便學生初步掌握用“四舍五入”法來一個數的近似數。4、使學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一些常見的數量關系。5、使學生初步掌握乘法的驗算方法,逐步養成檢驗的習慣。教學重點、難點、關鍵1、重點:理解和掌握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法則。2、難點:乘數乘被乘數,得數的未位要和乘數對齊,學生計算時容易發生錯誤,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3、關鍵:乘數是兩位數筆算乘法教學的關鍵是掌握計算法則。加強口算訓練,養成驗算習慣。計算法則只是解決乘的次序和各個部分積書寫的位置,以及把幾個積加起來等幾個計算的步驟問題。要使計算正確,還必須具有較好的口算能力和短時記憶的能力。此外,還必須樹認真細心的學習態度和養成驗算的習慣。1、口算乘法(1)口算乘法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頁的例1、例2,完成“做一做”題目及練習一的第1-5題。教學目的:便學生掌握一位數乘兩位數(積在100以內)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一位數乘兩、三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教學難點:乘數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要和乘數對齊。教學關鍵:得數的末位要和乘數對齊。教學過程:一、復習。1、出示卡片。指名口答得數。10×514×2100×7130×220×334×2200×4210×32、結合、“14×2”與“210×3”讓個別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想的。二、新授。1、教學例1。(1)出示例題:口算14×3(2)引導學生思考:14×3與14×2有什么不同?(3)演示教具:3個14塊的方塊圖。提問:“一共有多少塊?”“怎么算?”教師邊演示邊口述:3個10塊是30塊,3個4塊是12塊,合起來一共是42塊。引導學生想口算的過程:先算3個10是多小,再算3個4是多少,因為3個4是12,需要進位,所以是30+12得42。(4)比較“14×2”與“14×3”的區別。指定個別學生回答后教師: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個位數相乘滿十的與不滿十的口算過程是一樣的,都是先乘被乘數的十位,再乘被乘數的個位,只是滿十的最后一步是整十數加兩位數,如14×3最后一步是30+12得42。2、鞏固練習。做例1下面的“做一做”題目。16×2=26×3=25×2=讓學生獨立口算把得數填在書上,然后指名說一說是怎么想的。3、教學例2。(1)出示例題:口算140×3=(2)引導學生觀察:140×3與14×3提問: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異同點?”師生共議:乘數都是3,被乘數一個是14,一個是140,只是被乘數末尾多一個0,所以只要在14×3=42得數后面添上一個0得420。又問:“還有不同的想法嗎?”讓學生討論,說出不同的想法,教師加以小結:還可以想14個十乘以3,得42個十,即420;簡便想法:3個14是42,現在得數后面添、一個0,即420。4、鞏固練習。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題目。130×5=380×2=150×6=指名口算得數,并要求說說是怎樣想。學生回答后,教師結合“150×6”小結:先想15×6=90,再在后面添一個0得900,或先想15×6=90,再想150×6=900。三、作業。做練習一的第1—5題。(2)用整十數乘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頁的例3、例4,完成“做一做”題目及練習一的第6-11題。教學目的:使學生掌握用整十數乘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進行口算。教學重點:掌握用整十數乘的口算方法。教學難點:整十數乘的口算方法,得數是幾就是幾個十,在得數末尾寫0。教學關鍵:把整十看作幾個十再乘幾的方法,教給學生口算方法。教學過程一、引言。上一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用整十數乘的口算。板書課題:用整十數乘二、新授。1、教學例3。(1)出示例題:口算5×10(2)讓學生觀察乒乓球圖:每袋5個,10袋一共多少個?先引導學生想:9袋是幾個5?9個5是多少?10個5呢?師生共議:因為9個5,根據乘法口訣得45,所以再添上一個5是10個5,就是50,也就是5×10=50。2、鞏固練習做例3下面的“做一做”題目。(1)4×10=6×10=7×10=9×10=①讓學生口算后,指名說說是怎么想的。②引導學生觀察:上面幾道算式的積與被乘數有什么關系。得出:一個一位數乘以10,只要在這個數的后面添寫一個0。(2)試算下面各題。11×10=12×10=24×10=①讓學生討論:這幾道題各得多少?是怎么想的?②提問:“你從中發現了什么規律?”學生試答后,教師小結:任何一個數乘以10,只要在這個數的后面添寫一個0。3、教學例4。(1)出示例題:口算6×20(2)提問:“計算這道題能不能也像上面的題目一樣,在“6”的后面添寫一個0?”“這道題該怎么算?”(3)出示放大的皮球插圖:每盒6個,20盒一共多少個。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每—疊幾盒?一共幾疊?每一疊幾個?怎么算?(6×2=12)10疊一共多少個?又怎么算?(12×10=120)提問:“口算時該怎么想?”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歸納:先想2個6是12,再想10個12是120。4、鞏固練習。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題目。(1)4×30=7×20=8×30=9×50=指名口答得數并說說是怎么想的。接著引導學生討論:從以上幾道練習。你發現一位數乘以整十數有什么規律?師生共議后得出:整個數乘一位數,先用整十數十位上的數去乘一位數,再在所得的積的后面添寫一個0。(2)12×20=31×30=11×50=先讓學生獨立計算,再指名說說口算過程,然后師生共同小結:用整十數乘兩位數與乘一位數一樣的。先用整個數十位上的數去乘兩位數、再在所得的積的末尾添寫—個0。三、課堂練習。做練習一的第6——11題。(3)綜合練習教學內容:教科書練習一的第12-17題。教學目的:使學生熟練掌握口算方法。教學過程:1、口算第12題、13題,看誰回答得又對又快。2、抽學生回答四則混合計算的運算順序。并完成第14題。3、指導學生分析第15、16、17題,并說出解題步聚。4、完成以上作業。5、師生共同研討第18、19、20題的內容。2、筆算乘法(1)乘數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頁例1,練習二的第1—5題。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數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法則。能運用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乘數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的法則,能運用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掌握筆算乘法的法則,運用法則正確地進行計算,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教學關鍵:乘數與被乘數的積的個位要與乘數對齊。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14×216×323×431×304×40214×3指名讓學生說一說14×2、3l×30、214×3。的口算過程,說出要用乘數分別去乘被乘數的每一位數。(2)每盒彩色筆24支,3盒共多少支?指名讀題后,讓學生獨立列式計算。集體訂正并提問:①求3盒彩色筆共有多少支,為什么用乘法計算?②24×3表示什么意思?③用豎式計算,該怎樣算?二、新授。教學例1。教師出示掛圖,讓學生說明圖意。然后提問:①該怎樣列算式?②24×13表示什么意思?③從圖中看出13盒可分成幾部分?(兩部分,3盒和10盒)④怎樣求出這兩部分彩色筆的支數?啟發學生說出先求3盒的支數,再求10盒的支數,最后求13盒的總支數。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1)3盒的支數;(2)10盒的支數;(3)13盒的支數。然后分步用豎式進行計算。對于(1)教師問:怎樣寫豎式?怎樣計算?并在“3盒的支數”的下面寫出。在講乘的順序時,在豎式中標明乘的箭頭,并算出來。對于(2)教師問:怎樣寫豎式?讓學生試著回答,再在“10盒的支數”的下面寫出。接著問:積是多少?在學生說是240后,把240先寫在旁邊。然后問:240在豎式里該怎樣寫呢?學生的回答可能不同,教師不要急于表態。讓學生想一想怎樣算出積是240的。聯系以前學的“用整十數乘”的口算方法,使學生認識到要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分別去乘被乘數的每位數,教師在豎式中標明乘的箭頭。然后問:乘數十位上的1乘被乘數個位上的4得4表示什么?(表示40)所以4要對著十位寫。乘數十位上1乘被乘數十位上的2得2表示什么?(表示200)所以2要寫在百位上。從而說明240在豎式中應該寫在什么位置。對于(3)教師問:該怎樣算?豎式怎樣寫?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然后教師把豎式寫在“13盒的支數”下面。教師提問:能不能把這三個豎式寫成一個豎式?怎樣寫呢?接著問:24乘以13用豎式怎么表示?板書:教師提問:第一步算的是什么?是怎樣算的?指名讓學生說24×3的豎式計算過程(強調要用3去乘24的每一位,積的末位要和個位對齊,表示3個24是72。),并在72旁邊注明是“24×3的積”。教師提問:第二步算的是什么?是怎樣算的?可讓幾個同學說一說怎樣乘,怎樣寫。強調要用1去乘24的每一位。并在旁邊注明是24×10的積。教師提問: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是怎樣算的?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用顏色粉筆寫出最后的積312。然后指著完整的乘法豎式提問:用乘數十位上的“1”去乘被乘數個位上的4得“4”,這個“4”代表多少?應寫在什么位上?說明240中的0可以省略不寫。(擦去0)提問:“24”實際表示什么?最后引導學生觀察完整的豎式和分步計算的聯系和區別。說明用一個豎式計算化較簡便。三、課堂練習。1、教材第7頁“做一做”中的題目。教師行間巡視,可提醒學生注意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積的末位應寫在哪里。2、練習二第1題,讓學生先說計算的步驟,再計算。3、練習二第3題,集體訂正時可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四、課外作業。練習二第2、4、5題。(2)兩位數乘三位數教學內容:教科書第7頁的例2及“做一做”題目,練習二的第6—10題。教學目的:在學生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基礎上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兩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地計算。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地計算。教學難點:兩位數乘多位數法則的運用。教學關鍵:乘數與被乘數的積的個位要與乘數對齊。教學過程:一、復習。1、完整回答下列各題。(1)70里面包含有幾“十”?260里有幾個“十”?(2)140是幾個十組成的?幾個十組成280?2、口算。4×7+33×7+67×9+86×8+57×5+97×8+33、專項訓練。(要求學生正確填寫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所得數是多少個“十”。)二、新授。1、引言:上節課我們已學習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乘法,如果被乘數是三位數,該怎樣乘呢?分幾步計算?這是今天例2所要研究的內容。課題是:三位數乘以兩位數的筆算(板書)2、教學例2。212×34(1)學生試算。(2)分析討論:提問:例2用乘數個位、十位上的數分別去乘被乘數各位上的數,各乘了幾次?為什么?(各乘了三次,因為被乘數是三位數。)3、例2與例1比較。(1)不同點:例1,兩位數乘以兩位數;例2,三位數乘以兩位數。(2)相同點:乘的筆算方法相同。幫助學生講述計算過程,歸納筆算法則。先用乘數的()位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位對齊;再用乘數的()位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位對齊;然后()。三、鞏固。完成教科書第7頁“做一做”題目。1、板演:(1)提問:963是什么與什么相乘的積?(2)繼續把題做完。(3)訓練學生口述筆算法則:321乘以13的筆算分三步算:第一步用乘數3去乘321得963;第二步用乘數1去乘321得321個十,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第三步把兩次乘的得數加起來。2、獨立做另外2道題。四、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兩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方法,計算時應該注意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要和乘數的十位數對齊。四、作業。做練習二的第6—10題。(3)用兩位數乘練習課教學內容:練習二的第11—15題。教學目的:讓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運用法則正確地筆算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教學重點:熟練掌握兩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地計算。教學難點:兩位數乘多位數法則的運用。教學關鍵:乘數與被乘數的積的個位要與乘數對齊。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9×5+53×6+48×7+66×9+79×3+85×9+67×4+9×4+52、三個學生板演36×52,并復述兩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法則。二、指導練習。1、板演和練習:18×32(1)讀題,表示32個18是多少?(2)討論算法:啟發學生思考乘數是兩位數的乘法筆算時可以分成三步進行:第一步:先用乘數個位上的數“2”去乘被乘數18,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第二步:再用乘數十位上的“3”去乘被乘數18,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第三步: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在相加的過程中教師明確地給學生指出乘數十位上的“3”,表示30,乘18得54個“十”,個位上的“0”可以省略不寫,(這時把個位上的“0”擦掉)黑板上留下計算過程的完整的乘法豎式后再給學生點出所得576就是所求的積。2、學生講述算法的訓練。根據18×32的豎式計算,說一說: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第三步算什么?然后,再把三步連起來完整地講一遍。三、作業。做練習二的第11—15題。(4)乘數是兩位數的筆算乘法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頁上的內容,練習三的第1—4題。教學目的:使學生進一步地理解和鞏固兩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法則,認真、比較熟練地進行筆算,提高正確率。教學重點:掌握兩位數乘多位數的筆算,能提高正確率。教學難點:熟練地進行筆算,提高正確率。教學關鍵:乘數與被乘數的積的個位要與乘數對齊。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14×243×226×325×2130×5100×3210×4160×32、在()里填數。學校買來12個籃球,每個26元。3、5×6+44×7+66×9+73×8+54×9+78×7+84、板演:148×7409×5二、新授。1、引言。前面已學的兩位數乘法都比較簡單,數字小,今天我們來繼續做一些比較復雜的乘法,要算得迅速、正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一定要認真計算,特別要注意乘法中的進位、被乘數中間帶0的乘法。2、教學例3。48×72(1)審題:讓學生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怎么辦?(2)教師重點指導進位時怎樣計算。如用十位上的“7”去乘48時,7乘8得56,在十位上寫6,百位上輕輕地寫一個小“5”,7乘4得28,28加5得33,在百位上寫“3”時,把小“5”蓋上,以免兩部分積相加時,多加一個5。板書:想:百位為什么寫3?3、教學例4。我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繞地球一周要用114分。繞地球59周要用多少分?(1)出示題目,學生獨立做完題。(2)講評時,讓做錯的和做對的都說一說自己的想法。(3)強調指出: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個位數時,得到的兩位數,它的末位是幾,就在十位上寫幾。例4中用乘數十位上的“5”去乘被乘數個位上的“4”,得20。20的末位是0,這個“0”不能去掉。板書:三、鞏固。完成教科書第11頁上的“做一做”題目。四、作業。做練習三的第1—4題。(5)兩位數乘多位數練習課教學內容:練習二的第5—11題。教學目的: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法則的基礎上,學會兩位數乘三位數的筆算計算方法,找出乘法運算的一般規律。教學重點:熟練地掌握兩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地計算。教學難點:找出乘法運算的一般規律。教學關鍵:找乘法運算的一般規律。教學過程:一、復習。1、板演:2、口算。6×813×0120×543×30×6125×815×615×545×138×103、訂正板演題,復習(1)一位數乘多位數的計算法則:從個位乘起,哪位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2)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法則:先用乘數個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個位對齊;再用乘數十位上的數去乘被乘數,得數的末位和乘數的十位對齊;然后把兩次乘得的數加起來。二、指導練習。1、板演和練習:113×62(1)集體討論筆算順序及法則。教師引導學生系統思考。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②然后算什么?注意引導學生弄清下列幾個問題:①每次用乘數去乘被乘數時,得數的末位和哪位數對齊?為什么?②乘數個位上的2去乘被乘數百位上的“1”得多少?③乘數十位上的6,去乘被乘救百位上的“1”得多少?為什么?為什么寫在百位上?(2)誰能很快地把“142×21”算出來?說說運算順序?2、獨立練習,口述計算過程。134×21(1)豎式計算:(2)學生口述訓練:134乘以21,先用乘數個位的1乘被乘數134,得134;再用乘數十位上的2乘被乘數134,得2680;然后再把兩次乘得的得數相加。三、作業。練習三的第6—11題。(6)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4、15負上的內容,練習四的第1—5題。教學目的:使學生學會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算法,使計算方法更加簡便合理。教學重點:學會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算法。教學難點:計算方法更加簡便合理。教學關鍵:使學生的計算方法更加簡便合理。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24×316×40×56782×0200×7400×5101×9300×6500×82500×46100×21300×321、筆算。(豎式簡算)360×42600×3歸納:在計算被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時,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后看被乘數末尾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寫幾個0。二、新授。1、引言。復習題中已會算被乘數有0的乘法,如果乘數末尾有0或被乘數、乘數末尾都有0,怎樣計算比較簡便呢?這節課就是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乘數、被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2、教學例5。360×24(1)用一般方法筆算。(2)用一位數乘被乘數末尾有0簡便算法推理:←—注意:這里不必寫“0”(3)通過兩種豎式算法的對比使學生掌握簡便算法。3、教學例6。265×30學生默讀題目后提問:(1)這道題是兩位數乘多位數的乘法,觀察一下乘數有什么特點?(乘數末尾是0)(2)想一想:用已學過的知識,這道題可否用簡便方法計算?(3)全班學生試算。估計有如下4種:①②③④(4)分析提問。①以上哪一種方法計算簡便?為什么?②讓學生閱讀教科書第14頁例5是怎樣計算的,并與一般的方法進行比較,看看哪種算法較簡便?還要求學生注意豎式書寫格式。(5)指名講述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的計算方法。(寫豎式時就先注意把0前面的數和被乘數的個位數對齊再相乘,乘完以后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寫0。)小結:265×30(例6)可以看作是265×3×10,只要在265×3的得數后面添寫一個“0”就可以了,所以第④種計算方法是合理的,而且比較簡便。4、練習:第14頁的350×24、73×60、186×50重點檢查:(1)能不能正確書寫豎式?(2)有否遺漏“0”?5、教學例7。計算450×20(1)讀題,審題。例7與例5、例6比較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2)被乘數和乘數末尾部有0能不能用簡便算法?①寫豎式時,被乘數、乘數怎樣寫?(把被乘數、乘數中0前面的數的末尾對齊;為了使學生明白每一步計算所表示的意思,把被乘數、乘數末尾的0用不同顏色的粉筆板書。)②怎樣乘?(只乘0前面的數)③乘完以后,怎樣添0?(被乘數、乘數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寫幾個0。)(3)小結法則。①在計算乘法時,如果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以后,看被乘數和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寫幾個“0”。②計算時不必在“0”前面劃虛線。指導學生看書例5—例7,并熟讀法則。2、鞏固。完成教科書第15頁上的“做一做”題目。四、作業。做練習四的第1—5題。(7)整十數乘被乘數末尾有0的口算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6頁上的內容,練習四的第6—11題。教學目的:使學生比較熟練地進行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乘法計算,并且能用被乘數、乘數后面有0的乘法簡便算法,進行口算。教學重點:學會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算法。教學難點:計算方法更加簡便合理。教學關鍵:使學生的計算方法更加簡便合理。教學過程:一、復習。1、口算。14×3100×5140×25×3015×420×460×33×192、出示卡片,指名判斷下面各題乘得的數的末尾要添寫幾個0?二、新授。1、引言。應用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算法,進行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口算,可以提高口算速度。今天繼續學習例8,內容是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口算。(板書課題)2、教學例8。說一說下面各題怎樣算得快。80×5012×40400×2014×50(1)審題,題目有什么特點?(2)討論:怎樣算得快?歸納:乘數是整十數的乘法口算:可以先把0前面的數相乘,乘完以后,看被乘數和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寫幾個0。如80×50,8×5=40,末尾再添寫兩個0,得4000。(3)學生口述算法訓練。三、鞏固。完成教科書第16頁上的“做一做”題目。四、學生自學教科書第16頁的“你們知道嗎?”五、作業。做練習四的第6—11題。(8)兩位數乘法綜合練習課教學內容:練習四的第12—16題。教學目的:使學生能較熟練地掌握兩位數乘多位數計算法則,包括被乘數中間有0的計算方法及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方法,并能正確、迅速地進行計算。教學重點:使學生能較熟練地掌握兩位數乘多位數計算法則,學會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算法。教學難點:計算方法更加簡便合理。教學關鍵:使學生的計算方法更加簡便合理。教學過程:一、復習。1、看卡片口算。26×316×5062×460×5035×11800×7400×2400×602、豎式計算,并口述筆算法則。36×14127×34二、指導練習。1、引言。這兩天同學們學習了被乘數中間有0的乘法和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簡便算法,為了熟練掌握這種方法,同時提高同學們兩位數乘法的筆算能力,今天我們來上一節練習課。2、指名板演并回答問題。(1)408×67(2)204×85提問分析:①你是怎么算的?②0乘任何數得幾?被乘數十位上的0怎么乘?小結:遇到被乘數中間有0的乘數,不能跳過去不乘,乘的時候如果有進上來的數要加上。(2)676×20320×402900×30提問分析:①你是怎么算的?②乘得的數的末尾要添寫幾個0?為什么?根據什么道理?小結:遇到被乘數、乘數末尾有0的算式,可以用簡便算法,但要注意:乘完后看被乘數和乘數的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要在乘得的數的末尾添寫幾個0。3、訂正錯例。1050×60(1)(2)(中間0漏乘)(末尾少添一個0)三、作業。做練習四的第12—16題。(9)求近似數,四舍五入法教學內容:教科書第20頁的近似數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以及練習五第1—3題。教學目的:使學生初步理解準確數、近似數的意義,掌握四舍五入法,能應用四舍五入法正確地求一個數的近似數。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準確數、近似數的意義,能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教學難點: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教學關鍵:理解準確數、近似數的意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數的方法及書寫格式。教學過程。一、新授。1、揭示課題:求近似數、四舍五入法。2、近似數的概念。(1)談話。在實際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數量有時不一定要說出它們的準確數量,只要知道它們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不用準確數表示。而只用一個與準確數比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數來表示。這樣描述起來比較方便、記憶容易、計算簡單。(2)準確數與近似數。第20頁第二自然段實例中的613是準確數。600就是613的近似數;495是準確數,500就是495的近似數。(3)誰能說出下面每個實例中哪個是準確數,哪個是準確數的近似數,①一頭肥豬重210千克,有時說大約200千克。②一株大樹高19米,有時說大約20米。③一幢樓房高75米,有時說大約80米。3、教學例9。同學們澆樹,澆了206棵松樹。澆了284棵楊樹。求這兩個數的近似數。(1)出示例9。(2)讀題。指名讀題,并說出求什么?(3)提問:206的近似數是什么呢?請同學們想一想206接近哪個整百數。(1)再問:如果把206變成216、226、236、246后,怎樣求它們的近似數呢?啟發學生思考后,教師告訴學生,要求這些三位數的近似數,就要看它們的十位上的數(也就是尾數的最高位)是不是滿5,如果不滿5,就把十位和個位上的數舍去。改寫成0,這叫“四舍”。就求出了它們的近似數。教師板書“206≈200”,并告訴學生“≈”叫約等號。“206≈200”讀作206約等于200。(5)教寫約等號“≈”。要求學生跟著老師寫幾遍。(約等號寫法,上坡下坡又上坡。)(6)再問:284接近哪個整百數?教師可以這樣啟發學生。剛才前面舉的數都是十位上不滿5的數,而284十位上的數滿5了嗎?284超過了250,更接近300,所以如果十位上的數滿5,就把十位和個位的數改寫成0。同時要向百位進一,這叫“五入”。這樣就求出這個數的近似數。284的近似數是300。教師板書:“284≈300”讀作284約等于300。(7)試比較求206和284的近似數的方法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啟發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相同點是把最高位后面的尾數省略,改寫成0。不同點是尾數最高位上的數不滿5時,舍去尾數、尾數最高位上的數滿5時,把尾數舍去后,還要向它的前一位進1。二、鞏固練習。1、完成教科書第20頁“做一做”的題目。(1)學生獨立做完第1、2兩題。(2)指名學生報出結果,集體訂正。2、求下面各數的近似數(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數)。5792882132474507600639989903、小結。求萬以內數的近似數的方法。求萬以內數的近似數,要根據要求省略這個數的十、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數。如果尾數的最高位不滿5也就是4或3、2、1,就直接把尾數舍去,改寫成0,如果尾數的最高位滿5也就是5或6、7、8、9,把尾數改寫成0后,還要向它的前一位進1。這種求近似數的方檢叫做四舍五入法。三、指導學生閱讀課本第20—21頁所學的內容。四、作業。做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