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變革與發展_第1頁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變革與發展_第2頁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變革與發展_第3頁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變革與發展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的變革與發展

1網絡圖書館的困難1.1數字出版量增勢加強,數字圖書閱讀數量增加根據中國出版科學研究院2010年4月發布的《第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2009年中國公民的互聯網閱讀率比2008年增加了41.0%。國民使用其他手持閱讀器進行數字化閱讀,比2008年的1%增加了0.3個百分點,增幅為30%;目前,每天網上刊載的免費閱覽的新信息將近100萬頁,這是世界上英文圖書出版量的10倍多.而網絡出版三大領域之一的在線閱讀早已為人們所熟知。數字閱讀的強勢尤其受到年輕人的追捧,呈現跳躍式增長。1.2傳統紙質閱讀下降加速,“互聯網+”數字媒體發展迅速出版物的數字化不斷升級,計算機及互聯網等新技術對閱讀方式帶來深刻影響,在網絡閱讀呈現跳躍式增長的同時,傳統紙質閱讀呈現下降加速的趨勢,第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09年我國國民人均期刊閱讀量約為6.97本/年,比2008年減少了1.23本。國際上,大英百科全書宣布不再出版紙質版本。全面發送上網,該網站開通不久,由于訪客之眾竟導致癱瘓。傳統閱讀在網絡閱讀前顯得如此蒼白與無力,似乎不堪一擊。1.3數字閱讀平臺的興起。在美國有,網絡技術的發展,使網絡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成為圖書館的“勁敵”。網絡搜索引擎巨頭Google公司宣布與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幾個著名的圖書館達成協議,將把這些圖書館的豐富藏書制作成網絡版,供全球各地的讀者免費查詢、閱讀,以打造世界最大網上閱讀平臺,與Google合作的美國機構包括哈佛大學、密歇根大學、斯坦福大學、紐約公共圖書館。數字閱讀平臺越來越大,功能越來越強,而傳統圖書館的閱讀人數越來越少,借閱率越來越低。一系列的變化趨勢引起人們的質疑:傳統圖書館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2挑戰是前所未有的,機遇是前所未有的2.1閱讀環境的改變網絡閱讀的快速發展,似有排山倒海之勢不可阻擋,網絡閱讀以便捷性,隨意性、信息廣泛性,突破傳統紙質閱讀的時空限制深受人們歡迎,為人們節省時間,降低閱讀成本,提高了閱讀效率,網絡閱讀已經成為人們獲取信息,了解社會、學習新知識的重要方式。網絡閱讀的種種優勢擠壓傳統閱讀,拉住了大量人群,也搶占了大量的紙質閱讀時間,讀者與圖書館漸行漸遠。一切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網絡閱讀環境也是一把雙刃劍,對人們產生上述積極影響的同時,對閱讀帶來諸多問題,比如網絡閱讀的提升使人們疏忽對紙質書刊的閱讀,降低了紙質書刊資源的利用率,有些閱讀尤其是經典著作、權威刊物以及具有典藏功能的書籍具有網絡資源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網絡閱讀的快餐式、瀏覽式、隨意性、跳躍性,如“速讀”、“縮讀”“掃讀”等淺閱讀,忽視了閱讀的細致入微的情感體味和深刻理解的領悟。加劇讀者讀書的浮躁與功利,過多的網絡閱讀擠壓紙質閱讀,對讀者知識的積累與文化修養的提高有明顯不利。2.2圖書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圖書館受到嚴重沖擊的同時,美國、英國等地區圖書館文化依然備受推崇與重視,圖書館在人們生活中依然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需求。據調查,在美國人的生活當中“酒吧文化”、“電影文化”、“圖書館文化”、“汽車文化”等諸多“生活文化”中最值得重視和推崇的是“圖書館文化”,可見圖書館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樣英國的《新圖書館:人民的網絡》研究報告表明,利用圖書館在英國人的閑暇生活中被列為第5位,僅次于泡酒吧、上館子、開車兜風和到快餐店吃飯。2.3圖書館應對大危機的使命網絡閱讀給圖書館帶來的沖擊可以說驚濤駭浪,但是反過來進行思考,對于圖書館來講,這次罕見的生存危機是否將帶來罕見的發展機會呢?每一次大危機,都會催生巨大的變革,而變革也將是圖書館發展的巨大推動力,為圖書館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圖書館只有審時度勢,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適應社會的需求,謀求自身服務模式的轉變,在服務理念,服務方式,服務內容進行全面的、顛覆性的革新才能危中求機,轉危為機。3改變服務理念、服務方法和服務內容,增強圖書館的吸引力3.1讀者多元需要多年來圖書館的關心多側重于知識、信息、技術,實際工作中很少考慮讀者的真正感受與實際需要。誠然,對知識、信息和技術關心是重要的,但不能忽視讀者其他多元需要。現代社會,人們除了工作,學習之外,還要調節身心,還要休息、要娛樂休閑,針對這些要求,圖書館可以提供一些音樂會、繪畫展覽、休閑閱讀、文體活動、休閑游戲、電影、學術報告等多種文化服務,通過這些休閑文化娛樂游戲服務,充分滿足讀者與社會多元的需求,增強圖書館的吸引力、親和力,為圖書館的全面發展創造廣泛的群眾基礎和社會環境。3.2信息服務領域將大部分傳統信息服務方式技術化、自動化,使讀者能在網上進行閱讀、借還、續借、預約、館際互借;增強信息咨詢,拓展服務領域,逐步建立信息服務網絡;大力開展遠程教育,以滿足學者的自學要求。建立借還自助自動系統。通過EMAIL、QQ等方式與讀者的在線交流,免除讀者舟車勞頓之苦。3.3單位層面,需建設優質信息資源庫圖書館要在保持傳統服務的基礎上,擴展服務內容,滿足不同群體,不同單位的需求,比如文獻資料方面在傳統印刷出版物的基礎上增加光盤資料、網絡計算機終端服務,建設優質信息資源庫,包括高價的商務數據庫,支持創業、中小企業以及SOHO族的商業數據服務等。4不同的群體有自己的歸屬感、歡樂和多樣的多層魅力空間4.1圖書館的空間環境是低水平(1)改變讀者的空間書庫+公共閱覽室。我國現有圖書館大多數讀者空間形式單一,由于對圖書館功能認識的局限性,將圖書館定位為簡單的關于書本借閱的文化機構,所以在空間形式上,往往考慮的是把圖書館讀者空間安靜的讀書學習、自習場所。圖書館給予讀者的空間一是書庫,二是公共大空間閱覽室。全國圖書館千篇一律就是這個格調。這只適合于經濟不發達的過去,星移斗轉,時過境遷,在新的歷史時期下,圖書館面對的人群早已不是社會精英讀者。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人人都是圖書館讀者,加上生活水平的提高,情況已與過去有天壤之別,這種單調嚴肅的場面給人冰冷生硬,缺乏個性的關懷,也無形中將很多需要交流、需要休閑、需要放松的讀者拒之于圖書館門外。(2)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地上綠色植物+墻上格言。很多人談論圖書館讀書氛圍時,不外乎是:圖書館是進行圖書借閱、資料收集的地方,是一個勤奮學習安靜的地方,舒適的閱覽環境除了需要安靜、優雅的閱讀環境外,還要營造能感染讀者奮發向上、積極進取的閱讀氛圍,要做到壁上既懸掛美術書畫作品,也適量張貼一些中外名人的讀書治學格言;地上有花木、盆景,書架、桌椅整齊美觀,色調宜人,室內四處無不整潔、明亮、靜謐,讀者置身其間,感受到的是濃郁的書香氛圍等等,全國圖書館千篇一律重復著地上“地上綠色植物墻上格言”的學習氛圍,但是這樣的環境神圣、嚴肅感有余,親和力不足。4.2空間多樣性原則圖書館面對的讀者千千萬萬,不同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