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講環境修復與生態系統健康_第1頁
第1講環境修復與生態系統健康_第2頁
第1講環境修復與生態系統健康_第3頁
第1講環境修復與生態系統健康_第4頁
第1講環境修復與生態系統健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目標了解環境問題及其產生的根源掌握環境污染物的概念,了解不同類型污染物對生態健康的危害了解污染環境修復的基本概念、技術手段及其應用現狀及前景了解土壤、水體、大氣和固體廢棄物污染的現狀,危害及其治理途徑和策略對目前存在的主要環境污染問題,能發表相關看法并針對性的提出1-2條合理化治理建議。第一講緒論第一節、環境修復與生態健康的意義第二節、環境修復與生態系統健康概念第三節、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第四節、環境修復與生態健康研究任務第一節研究意義環境問題全球主要的環境問題及其產生根源環境污染生態系統退化(生態病理學)環境環境:可以影響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各種自然因素與社會因素的總和。自然環境:是人類生活和生產所必需的自然條件和自然資源的總稱,即陽光、溫度、氣候、地磁、空氣、水、巖石、土壤、動植物、微生物以及地殼的穩定性等自然因素的總和。

社會環境:

是人類在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為不斷提高物質和精神生活水平,通過長期有計劃、有目的地發展,逐步創造和建立起來的人工環境。環境問題環境問題: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因素引起環境質量下降、對人類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發展所造成種種影響和破壞的問題。環境問題包括生態環境破壞與環境污染。原生環境問題:地震、海嘯、火山活動、崩塌、滑坡、泥石流洪澇、干旱、臺風、蟲災等次生環境問題城市化、工農業對環境的污染:污染(大氣、水體、土壤、生物、放射等)、干擾(噪聲、震動、熱、電磁輻射干擾等)不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破壞:森林破壞、草原退化、水熱平衡失調、沙漠化、鹽漬化、潛育化、水土流失、物種滅絕、自然景觀破壞等健康環境健康環境只是相對的,特指存在于其中的各種物質或能量都低于有關環境質量標準。健康環境體現了人類的價值取向。全球十大環境問題

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酸雨蔓延生物多樣性減少森林銳減土地荒漠化大氣污染水體污染資源短缺固體廢棄物成災溫室效應溫室效應溫室效應(Greenhouseeffect)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氣候變化、海平面上升(70-140cm/1.5~4.5℃)、生態環境變化。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四氯化碳(CCl4)、一氧化碳(CO)等。低碳經濟、低碳生活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臭氧層:離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氣平流層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氣體,在離地面25千米處臭氧濃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約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層,稱為臭氧層。危害:大量紫外線直接輻射地面,導致人類皮膚癌、白內障發病率增高,抑制人體免疫系統功能;農作物受害減產,影響糧食生產和食品供應;破壞海洋生態系統食物鏈,導致生態平衡破壞。酸雨蔓延酸雨蔓延酸雨是pH值小于5.6的從空中云霧降落到地面的液態水(雨)和固態水(雪、霰、雹)。對人類、建筑、農作物、樹木、水體均有影響.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氣體主要是在能源使用過程中排放出來的。全世界有三大著名的酸雨區:北美的五大湖地區,北歐,華南。SO2+OH·→HOSO2·HOSO2·+O2→HO2·+SO3SO3(g)+H2O(l)→H2SO4(aq)NO2+OH·→HNO3生物多樣性減少生物多樣性減少生物多樣性是指某一區域內遺傳基因的品系、物種和生態系統多樣性的總和。瀕臨滅絕:1/8的植物;l/4的哺乳動物;l/9的鳥類;l/5的爬行動物;l/4的兩棲動物;l/3的魚類。

森林銳減1980--1990年之間全球平均每年損失森林995萬hm2。土地荒漠化過度放牧、采礦、修路等人類活動,破壞了地表植被,大面積草地退化,使綠色原野逐步變成類似沙漠的景觀.目前,中國的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多萬km2,相當于l0個廣東省,而且每年還以3000多km2的速度在擴大沙漠化的結果是產生沙漠化的土地。資源短缺能源、森林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短缺。目前全球有約1/3的人口已受到缺水的威脅,2000年缺水人口增加到1/2以上。我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加上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的不均勻性,水資源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水體污染我國七大水系的水源只有不到30%能滿足飲用水水源的水質標準。

1998年太湖藍藻水華暴發空氣污染光化學煙霧污染是指汽車、工廠等污染源排入空氣的碳氫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陽光作用下會發生光化學反應生成二次污染物,由一次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煙霧污染現象,稱為光化學污染。空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有懸浮顆粒物、一氧化碳、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鉛等。固體廢棄物成災礦業固體廢棄物,工業固體廢棄物,城市垃圾、農業廢棄物和放射性固體廢物浙江省固廢污染浙江省是我國農村現代化進展較快、農村環境問題較為突出的省份。我省已有近400個養殖區、5700個大型養殖場、3萬多個規模養殖基地;農村每年生活垃圾1000多萬噸,畜禽糞便產出量為1600萬多噸,農作物秸稈產量在1200萬噸以上,生活污水等高達4000多萬噸,污泥產出量大、處理率低。我國的環境質量狀況七大重點流域地表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加劇了水資源的供需矛盾。一些湖泊富養化嚴重,城市近海海域污染嚴重,赤潮頻繁發生,其面積不斷擴大。城市環境質量下降,空氣污染嚴重,酸雨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0%,是世界三大酸雨區之一。城市普遍存在噪聲擾民現象,在開展區域環境噪聲監測的176個城市中,一半以上的城市屬于中度或較重污染城市。城市生活垃圾和固體廢棄物污染日益嚴重,城市生活垃圾僅有少量經過無害化處理,全國上百座城市出現垃圾圍城現象,二次污染、“白色污染”問題十分突出。土地退化嚴重,荒漠化、鹽堿化面積不斷擴大。揚塵、浮塵和沙塵暴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環境復合循環污染區域環境質量惡化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經濟發展投資環境社會穩定出口貿易旅游創匯投資經商人體健康食物安全生態安全造成環境問題原因分析過度收獲(Overharvesting)人為的改造(PhysicalRestructuring)引入外來物種(IntroductionofExoticSpecies)修正自然混亂(ModificationofNaturalPerturbations)1、過度收獲(Overharvesting)對于陸地生態系統,過度放牧會造成半干旱草原生態系統退化為沙漠對森林的的過度砍伐會造成全球森林面積的減少,而這也是造成局部地區物種滅絕的主要原因對海洋和淡水水產的過度捕撈會顯著減少魚的種類以及產量。如在黃河流域,過度捕撈已經造成魚類資源從180,000噸減少為10,000噸。由于過度捕撈,加拿大五大湖的某些珍稀魚類已經滅絕。Breureetal.,2003.ABiologicalIndicatorforSoilQuality.OECD,TheNetherlands2、人為的改造(PhysicalRestructuring)一種類型是徹底地將一種類型的生態系統改造成另外一種類型,例如把森林改造成農田,或者將農田改造成郊區。另一種類型是對已有的生態系統進行適度的調整,盡管這種干預通常會導致生態系統局部的紊亂與退化。

位于北美格蘭德河工程:河流-----漫灘---最大效率的利用了洪水灌溉-----經濟價值的作物增產-----當地的經濟問題得到緩和-----生態系統功能的減少和對人類健康造成新危險為代價的。中國三峽大壩工程:這個河道現在由防洪堤阻隔----灌溉發電等經濟效益----生態系統功能的減少和對人類健康造成新危險為代價的。中國城市化侵占農田或森林:生態系統功能的減少和對人類健康造成新危險----城市病

第一種類型案例第二種類型案例水利發電:通常不會完全改變一個生態系統,而是增強生態系統網絡的功能,然而某些未知的結果有可能嚴重的擾亂自然系統的功能。建造碼頭:給自然環境造成破壞,減少了有價值的濕地,更改了水文,對魚群落帶來危害。大范圍的走廊和管道鋪設:給環境帶來了壓力,特別是在北部,這樣的改造破壞了北美馴鹿的遷徙。這些例子僅僅是人為改造帶來的負面影響的一小部分。3、引入外來物種

(IntroductionofExoticSpecies)有目的性的或者無意地引入非本地的動物或植物經常會造成生態系統中本地物種的滅絕或退化。例如,墨西哥和亞利桑那州的半干旱草地侵蝕嚴重,將拉赫曼畫眉草引入這一地區雖然成功減少了腐蝕,但同時這一耐干旱品種淘汰了本土的物種,導致當地生物多樣性破壞。在加拿大五大湖,通過韋蘭運河意外地引入七鰓鰻對河流的經濟魚類資源造成了極大的危害,例如七鰓鰻大量捕食湖鮭造成湖鮭數量驟減。4、修正自然混亂

(ModificationofNaturalPerturbations)消除生態系統中的波動也被認為是環境壓力,會造成嚴重的生態系統退化如撲滅森林和草原的火災,調整河流以及控制自然界的昆蟲爆發在過去被認為是對生態系統有積極作用的措施。此類用于控制生態系統的措施會產生反作用,因為阻礙自然波動,不可避免地減弱生態系統的自我平衡能力,而最終導致生態系統退化。火災撲滅和放牧造成美國西南部Ponderosa松樹林結構和功能改變。二、環境污染環境污染:指人類活動產生并排入環境的污染物或污染因素超過了環境容量和環境自凈能力,使環境的組成或狀態發生了改變,環境質量惡化,從而影響和破壞了人類正常生產和生活。環境污染的來源工農業生產活動產生的污染

—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出的廢水、廢氣、廢渣、粉塵以及產生的噪聲、惡臭、振動、輻射等。

—農業生產使用的化肥、農藥、除草劑、農膜等。

—突發性生產事故引起的污染。生活活動產生的污染:如燃煤、污水、廢棄物開發建設活動產生的污染:房地產開發其他:如戰爭、拍戲化肥使用僅占全球9%的耕地面積上消費了32%的化肥單位面積化肥用量達全球平均水平的3.7倍中國—全球第一化肥消費大國化肥與農業發展化肥的發展對保障我國糧食安全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未來大幅度提高糧食產量的需要將使化肥的施用量保持快速增長農機13%其它10%肥料32%灌溉28%種子17%糧食增產諸因素的貢獻率過量施用化肥現象小麥季氮肥施用量:280-450kg/ha玉米季氮肥施用量:200-350kg/ha每公斤養分增產的糧食不到全球平均的1/2發達國家:氮肥當季利用率約為50%,磷肥當季利用率約為30%。中國:氮肥當季利用率為30-35%,磷肥當季利用率為10-25%。中國世界化肥使用肥料用量大肥料利用率低施肥效益低環境風險大環境污染香格里拉圣湖美景遭遇《無極》“劫色”之痛影片《無極》中那片令人驚艷的高山杜鵑花海,取景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縣深山里的“圣湖”—碧沽天池。當劇組把美景定格到銀屏上的同時,卻給世外仙境般的碧沽天池留下了難以撫平的傷痛.破舊的斷橋橫在水面留在碧沽天池邊的“海棠金舍”殘體

新版《三國演義》電視劇劇組在浙江永康楊溪水庫拍外景,在拍攝期間,楊溪水庫周圍除了堆積如山的塑料飯盒、酒瓶甚至糞便等生活垃圾外,由于拍攝交戰的夜戲,現場還彌漫著濃重的柴油味,水中也有小部分黑色漂浮物,可能會影響到永康當地近30萬人的飲水水源。永康楊溪水庫管理部門緊急叫停。/newscenter/2009-04/24/content_11246743.htm新版《三國演義》劇組污染水源被要求撤離污染源污染源指向環境排放有毒有害物質或對環境產生有毒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和裝置。控制污染源,是改善環境質量的根本。污染源管理的原則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污染者承擔治理責任,開發者承擔補償責任和不斷強化監督管理,以管促治。污染物分類按照污染物的性質分:

—化學污染:有毒的無機物和有機物

—物理污染:噪聲、振動、熱、光、輻射及放射性

—生物污染:微生物、寄生蟲等按照污染介質分:

—大氣污染物

—水體污染物

—土壤污染物

—固體廢棄物化學性污染物飲水、裝修、取暖、烹調、化妝、染發、洗滌、消毒、殺蟲、食品等造成環境污染的化學物質(化學品),包括有機物與無機物。物理性污染物造成環境污染的物理因素,包括光、熱、噪聲、電磁波等等方面。可見光(車燈、電焊、玻璃幕墻)、紅外線、紫外線等生物性污染物對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蟲等病原體和變應原等污染水、氣、土壤和食品,影響生物產量,危害人類健康,這種污染稱為生物污染。生活污水、醫院污水、屠宰、食品加工廠污水、未經無害化處理的垃圾和人畜糞便,以及大氣中的飄浮物和氣溶膠。Ebola病毒三、生態系統退化(生態病理學)各種人類活動,各種壓力的協同作用已經超過了生態系統的自我恢復功能,導致生態系統的退化。退化的生態系統失去正常的功能,好象一個有病的“人”,結構生態系統退化過程的科學叫生態病理學。生態系統破壞帶來的損失是很大的,例如森林資源、水產資源、草地資源、農田、飲用水資源的減少。這些同時會造成經濟損失、人類健康威脅和由于環境惡化,鄉村人口大批量遷移帶來的社會混亂。仔細監控生態系統健康的標志并集中針對出現退化危險的生態系統,這樣也許可以將公眾的目光轉向退化生態系統的保護,讓公眾認識到哪些活動會對生態病理造成威脅。三、生態系統退化(生態病理學)生態系統健康生態系統健康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將社會學、自然學和健康學的理論綜合起來,認識生態系統功能紊亂、診斷造成紊亂的原因以及分析可能矯正環境退化的方法和可行的降低生態病理的保護措施。人類健康和生態健康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第2節環境修復與生態健康概念污染環境的修復三條防線防治環境污染:更新技術、改進工藝,減少污染物產生的總量,即清潔生產的方法;對從工廠、礦山、農場和居民區排出廢水和污水進行集中處理,然后再排放;對已經進入環境中的分散污染物進行處理,即修復技術。修復(Remediation):指借助外界作用力使某個受損的特定對象部分或全部恢復到原初狀態的過程。包括恢復(restoration)、重建(reconstruction)、改建(renewal)三個方面。環境修復:對被污染的環境采取物理、化學與生物學技術措施,使存在于環境中的污染物質濃度減少或毒性或完全無害化。一、環境修復概念環境污染與環境修復凈化

的對立統一關系環境污染環境修復凈化超過環境凈化能力在環境承載力范圍內環境凈化強調的是環境中內源因子對污染物質或能量的清除過程,是一種自然的、被動的過程;環境修復則強調人類有意識的外源活動對污染物質或能量的清除過程,是一種人為的、主動的過程。修復技術的發展物理方法:萃取、熱去除化學方法:施用改良劑、氧化還原劑、沖洗物理化學方法:空氣吹脫法、原位玻璃法、射頻加熱法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