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紡織品的檢測原則第一部分紡織品的色牢度檢測一耐洗色牢度檢測二耐摩擦色牢度檢測三耐汗漬色牢度檢測四耐熱壓(熨燙)色牢度檢測五耐次氯酸鹽漂白色牢度六耐過氧化物色牢度七耐絲光色牢度實驗第二部分紡織品的外觀保持性一懸垂性能檢測二剛柔性能檢測三織物的起毛起球實驗圓軌跡法第三部分紡織品的損壞檢測一拉伸斷裂檢測二撕破強力檢測三頂破強度檢測第四部分紡織品的舒適性能檢測一紡織織物的透濕性能的檢測透濕杯法二紡織織物的防水性能的檢測靜水壓實驗三紡織織物表面抗濕性測定第五部分生態紡織品的檢測一紡織品水萃取液PH值的測定二甲醛含量檢測(水萃取法)三甲醛的測定釋放甲醛(蒸氣吸取法)第六部分紡織品的功效檢測一紡織品燃燒性能實驗二靜電防護織物的檢測辦法第一部分紡織品的色牢度檢測一耐洗色牢度檢測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基本上全部紡織品都是要進行洗滌的,洗滌時紡織品在一定溫度的洗滌液中洗滌,由于洗滌液的作用,染料會從紡織品上脫落,最后使紡織品原本的顏色發生變化,這稱之為變色。同時進入洗滌液的染料又會沾染其它紡織品,亦會使其它紡織品的顏色產生變化,這稱之為沾色。1.檢測原則ISO105-C01-C05-1989《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洗色牢度:實驗l一實驗5》、EN5C01-C05-1992《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洗滌色牢度:實驗1一實驗5》,DINEN5C01-C05-1993《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洗色牢度:實驗l一實驗5》、AATCC172-耐家庭洗滌無氧漂白色牢度》、GB/T-5-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洗色牢度:實驗l一實驗5》。2.檢測原理耐洗色牢度實驗是將紡織品試樣與一或兩塊規定的貼村織物貼合,放于皂液中,在規定的時間和溫度條件下,經機械攪拌,再經沖洗、干燥。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和貼襯織物的沾色。耐洗色牢度共有五個實驗辦法,重要區別在于實驗溫度和時間不同,其它皆基本相似。3.檢測辦法(l)試樣:尺寸為40mmx100mm,貼襯織物尺寸與試樣相似,能夠是兩塊規定的單纖維貼襯織物或一塊多纖維貼襯織物,與試樣沿短邊縫合,形成一種組合試樣。(2)儀器:多個直徑75mm、高125mm的密封容器,密封容器能沿半徑為45mm。、轉速為40r/min進行轉動,并能保持在規定的溫度和時間下進行機械攪拌。(3)實驗條件:五種實驗辦法的溫度、時間和加料分別是:辦法一;40℃,30min;辦法二:50℃,30min;辦法三:60℃,30min;辦法四:95℃,30min,加10粒不銹鋼珠;辦法五:95℃,240min,加10位不銹鋼珠。(4)洗滌試液:試液由5g/L皂片和2g/L無水碳酸鈉,或4g/L原則合成洗滌劑和1g/L無水碳酸鈉構成,皂片和原則合成洗滌劑中不應含有熒光增白劑。皂片和原則合成洗滌劑的構成應符合一定規定,原則分別如表1-l、表1-2所示。表1一1皂片的構成規定皂片皂片游離堿(以Na2CO3計)/%≤水/%≤5游離堿(以NaOH計)/%≤制備肥皂混合脂肪酸凍點/℃≤30總脂肪物/≥850碘值≤50.表1一2原則合成洗滌劑的構成規定成分m/m(%)成分m/m(%)直鏈烷基苯磺酸鈉(碳鏈平均長度C11。5)8硅酸鎂1.9脂肪醇羥乙基縮合物(環氧乙烷數14)2.9羥甲基纖維素1.2鈉皂(鏈長(C12—C16::13%—26%;C18—C22:74%—87%)3.5乙二胺四乙酸二鈉0.2硫酸鈉21.2三聚磷酸鈉43.7水9.9硅酸鈉(SiO2:Na2O=3.3:1)累計100(5)實驗:將組合試樣放入規定的密封容器,容器內放入與組合樣質量比為50:1的洗滌實驗液。將密封容器沿半徑為45mm、轉速為40r/min進行轉動,在規定的溫度和時間下(辦法一~辦法五)進行機械攪拌。實驗結束取出試樣,用冷三級水清洗兩次,然后在流動冷水中沖洗10min,擠去水分。展開組合試樣,使試樣和貼襯僅由一條縫線連接,懸掛在不高于60℃的環境里干燥。用變色用灰色樣卡(GB250)評定試樣的變色,用沾色用灰色樣卡(GB251)評定貼襯織物的沾色。二、耐摩擦色牢度檢測家用紡織品在使用過程中經常要與其它物體進行摩擦,有時這種摩擦還是在濕態狀況下進行的,若染料的染色牢度不好,在摩擦過程中就會沾染其它物品,因此應對家用紡織品的耐摩擦色牢度進行規定。摩擦過程中重要是沾染其它物品,故耐摩擦色牢度只有沾色,而無變色。1.檢測原則ISO105-X12-《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摩擦色牢度》JISL0849—1996《耐摩擦色牢度實驗辦法(ADPISO105-X12:93)》DINENISO105-X12-《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摩擦色牢度》、AATCC8-《耐摩擦色牢度:AATCC摩擦儀法》。GB/T3920-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摩擦色牢度》。2.檢測原理將試樣分別用一塊干的純棉原則摩擦布(棉貼襯)和一塊濕的純棉原則摩擦布(棉貼襯)按規定的壓力、速度進行摩擦,對摩擦布的沾色用沾色用灰色樣卡(GB251)進行評級。3.檢測辦法(1)用夾緊裝置將實驗樣品固定在實驗機底板上,使試樣的長度方向與儀器的動程方向一致。(2)干摩擦:將干摩擦布固定在實驗機的摩擦頭上,使摩擦布的經向與摩擦頭運行方向一致。在干摩擦試樣的長度方向上,在10s內摩擦10次,往復動程為100mm,垂直壓力為9N。(3)濕摩擦;更換試樣,用濕摩擦布按(2)所述重復操作。濕摩擦布必須用三級水浸濕,并放人滴水網或使用軋液裝置,使其含水量在95%—105%,摩擦結束后,在室溫下晾干。(4)去除摩擦布上的試樣纖維。(5)用灰色樣卡評定上述摩擦布的沾色級數。三耐汗漬色牢度檢測人的汗液是由復雜的成分構成的,其重要成分為鹽,因人不同,汗液有酸性的也有堿性的。紡織品短暫的與汗液接觸對色牢度可能影響不大,但長時間的且緊貼著皮膚的與汗液接觸,對某些染料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紡織染料有的不耐酸性,有的不耐堿性,耐汗漬色牢度就是用不同酸堿的人造汗液,模擬出汗時的狀況對紡織品進行實驗,重要用于與皮膚接觸的紡織品。1.檢測原則ISO105-E04~1994《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汗漬色牢度》、DINENISO105-E04-1996《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汗漬色牢度》,JISL0848~1996《耐汗漬色牢度實驗辦法》、AATCC15-《耐汗漬色牢度》、GB/T3922-1995《紡織品·耐汗漬色牢度實驗辦法》2.檢測原理將紡織品試樣與一決或兩塊規定的貼襯織物構成組合試樣(同耐洗色牢度),將兩個組合試樣分別放在兩種含有組氨酸鹽酸鹽的酸堿不同的試液中浸濕,去除多出的試液,將組合實驗樣置于的壓力下,在(37+2)℃溫度的環境下放置4h,干燥后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和貼襯的沾色。3.檢測辦法儀器裝置:一組不銹鋼夾具,能給試樣以持續的12.5kPa的壓力。恒溫箱,能產生(37+2)℃持續的溫度環境,無通風裝置。試樣;尺寸40mmX100mm,貼襯織物尺寸與試樣相似,能夠是兩塊規定的單纖維貼襯織物或一塊多纖維貼襯織物,與試樣沿短邊縫合,形成一種組合試樣。人造汗液;現配現用,見表1-3。表1-3人造汗液的配方堿液酸液L一組氨酸鹽酸鹽一水合物(C6H9O2N3?HCl?H2O)/g?L-1L一組氨酸鹽酸鹽一水合物(C6H9O2N3?HCl?H2O)/g?L-1氯化鈉(NaCl)/g?L-15氯化鈉(NaCI)/g?L-15磷酸氫二鈉十二水合物(Na2HPO4?12H2O)/g?L-15磷酸二氫鈉二水合物(NaH2PO4?2H2O)/g?L-1用/L氫氧化鈉溶液調pll值至8用/L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至(4)實驗:酸堿試液使用的儀器分開,不能同時用一臺儀器。將組合試樣浸在與組合試樣質量比為50:1的人造汗液中,浸濕試樣時如試樣不易滲入,可稍加撳壓和撥動,但不能太激烈使試樣表面起毛,浸泡30min。。取出組合試樣,用兩根玻璃棒夾去組合試樣上多出的試液,將組合試樣夾在兩塊試樣板中間,加上kPa的壓力并保持,放入(37+2)℃溫度的烘箱,4h。從烘箱取出后,不清洗,試樣、拆去組合試樣上除一條短邊外的全部縫線,展開試樣,在溫度不超出60℃的環境下干燥。用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GB250)評定試樣的變色,用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GB251)評定貼襯織物與試樣接觸一面的沾色。對酸堿試樣應分別評級。本國標與ISO105-E04相等。四耐熱壓(熨燙)色牢度檢測有的紡織品是要進行熨燙的。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重要用下面三種熨燙方式:其一,紡織品干燥后用熨斗將其燙平;其二,干燥的紡織品上放塊濕布或用蒸汽熨斗給其定型;其三,將濕的紡織品用熨斗燙干。在熨燙過程中要對紡織品施加高溫或高溫高濕,其溫度多遠遠超出紡織品染色時的溫度,對某些染料亦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故需熨燙的紡織品應當進行耐熱壓色牢度的檢測。1.檢測原則ISO105-Xll-1994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熱壓色牢度》、JISL。0850-1994《耐熱壓色牢度實驗辦法》,DINENISO105-Xll-1996《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熱壓色牢度》AATCC133-1998《耐熱色牢度·熨燙法》;GB/T6152-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熱壓色牢度》。2.檢測原理模擬熨燙時的三種方式,對試樣或試樣和貼襯織物進行熨燙,評定其經熨燙后的顏色變化。耐熱壓色牢度有三種辦法:(1)干壓:干試樣在規定溫度和規定壓力的壓力裝置中受壓一定的時間。實驗后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2)潮壓:干試樣用一塊濕的棉貼村織物覆蓋后,在規定溫度和規定壓力的壓力裝置中受壓一定的時間。實驗后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和貼襯織物的沾色。(3)濕壓:濕試樣用一塊濕的棉貼襯織物覆蓋后,在規定溫度和規定壓力的壓力裝置中受壓一定的時間。實驗后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和貼襯織物的沾色。3.檢測辦法(l)儀器:由一對光滑平板構成的加熱裝置,有能精確控制的電加熱系統,慣用的溫度為110℃、150℃和200℃三種,并能賦予試樣4kPa的壓力。如能達成上述規定,也可使用家用電熨斗。實驗時試樣的具體放置見圖1-l。上加熱平板試樣上加熱平板試樣白棉布100~130g/m2白棉布100~130g/m2兩層羊毛法蘭絨墊3mm兩層羊毛法蘭絨墊3mm石棉板3~6mm石棉板3~6mm下平板下平板圖1-1耐熱壓色牢度試樣放置示意圖(2)試樣;試樣尺寸40mm×100mm,貼襯織物尺寸與試樣相似。(3)實驗:先選定所用的壓燙溫度,若是干壓,試樣上不放貼襯織物,直接壓燙;若是潮壓,試樣上放濕的棉貼襯織物;若是濕壓,試樣和棉貼襯織物皆浸濕。放下上加熱平板,使試樣受到4kPa的壓力,保持15s,抬起上加熱平板。取出試樣,用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GB250)評定試樣的變色,用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GB251)評定棉貼村織物的沾色,要用棉貼襯織物沾色較重的一面進行評定。耐熨燙色牢度實驗辦法國標與ISO105-Xll原則相等。五耐次氯酸鹽漂白色牢度一.范疇本原則規定了一種測定多種紡織品的顏色在商業漂白中對常規濃度的次氯酸鹽漂白浴耐漂能力的辦法。本辦法重要用于天然和再生纖維素紡織品。二.引用原則下列原則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原則中引用而構成為本原則的條文。本原則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GB250—1995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idtISO105-A02:1993)GB/T6151-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實驗通則(eqvISO105-A01:1989)GB/T一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耐洗色牢度實驗1(eqvISO105-C01;1989)三.原理紡織品試樣在次氯酸鹽溶液中攪動,水洗后,再在過氧化氫或亞硫酸氫鈉溶液中攪動,清洗和干燥。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四.重要試劑:1.次氯酸鈉工作液(NaClO),每升含約2g有效氯,用10g/L無水碳酸鈉(Na2CO3)調節士,溫度為20士2℃。2.過氧化氫溶液,L〔30%(m/m)H2O2〕或5g/L亞硫酸氫鈉溶液。緊告:使用過氧化氫時,注意執行有關安全防止方法。3.肥皂溶液(GB/T3921.),5g/L,用于浸濕拒水織物。五.檢測辦法1.試樣準備:如試樣是織物,取40mm×100m試樣一塊。如試樣是紗線,將它編成織物,取40mm×100mm試樣一塊。或緊密地單層卷繞于一薄片材料上。如試樣是散纖維,取足夠量充足梳壓成40mmm×100mm的薄層,縫于一塊不會影響次氨酸鹽對試樣作用的織物上,以作為支承。2.操作程序:(1)如試樣經拒水整頓,需將試樣在溫度20~30℃的肥皂液中充足浸濕,除去試樣上多出皂液,使保持約為本身于質量的溶液,立刻展開試樣,放入次氯酸鈉的溶液中,溫度為20℃士2℃,浴比為50:1。(2)如試樣未經拒水整頓,需將試樣在室溫下放入蒸餾水中浸濕,除去試樣上多出水分,展開試樣,放入次氯酸鈉的溶液中,溫度為20士2℃,浴比為50:1。(3)關閉容器,使試樣在20士2℃溶液中靜置60min,避免直接陽光曝曬。(4)試樣在流動冷水中充足沖洗,然后放入過氧化氫溶液或亞硫酸氫鈉溶液的任一溶液中,在室溫下攪動10min。(5)試樣在流動冷水中充足沖洗,除去多出水分,懸掛在不超出60℃的空氣中干燥。(6)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六耐過氧化物色牢度本原則規定了一種測定各類紡織品的顏色在紡織品加工中使用常規濃度的過氧化物漂浴耐漂能力的辦法。一.引用原則下列原則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原則中引用而構成為本原則的條文。本原則出版時,所示版本為有效。全部原則都會被修訂,使用本原則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原則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0一1995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idtISO105-A02:1993)GB251-1995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idtISO105-A03:1993)GB/T6151-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實驗通則(eqvISO105-A01:1994)GB7564~7568-8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用原則貼襯織物規格(neqISO105-F:1985)GB11404-89紡織品色牢度實驗多纖維貼襯織物規格(neq(ISO105-F10:ig89)二.原理紡織品試樣與一塊或兩塊規定的貼村織物相貼合一起浸入漂液中,水洗和干燥,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和貼襯織物的沾色。三.設備和試劑1.試管,試管的直徑及長度能使卷狀組合試樣正好裝入,并能用漂液浸沒。2,漂液,構成如表1。表1漂源構成始浴漂浴1用于天然及再生纖維漂浴2用于天然及再生纖維漂浴3用于羊毛及醋纖漂浴3用于絲每升3級水中含:過氧化氫溶液1,mL過氧化鈉2,g硅酸鈉溶液3,mL5-5-3520--20--焦磷酸鈉4,g氯化鎂5,g-0.1-0.15--0.1起始PH士02610.511.59.3710.0溫度士2℃90805070解決時間,h1122浴比30:130:130:l30:l1)含H2O2304g/L(≈275g/kgH2O2),如濃度與該值有差別,可取近似值。2)100%Na2O2。3)20℃時相密度為;SiO2:Na2O≈:1。4)Na4P2O7·10H2O。5)MgCl2·6H2O。6)如需要,NaOH溶液調節。7)漂液pH在實驗終了時不低于。3.貼襯織物,尺寸為40mmX100mm(GB/T6151-1997,,按或任選其一。符合GB11404的多纖維貼襯織物一塊。符合GB7564~7568有關章節的單纖維貼襯織物兩塊,一塊與所試紡織品纖維同類屬,如試樣為混紡則與重要纖維同類屬;第二塊按表2所示。如試樣為混紡則與第二位重要纖維同類屬。或另行規定。表2單纖維貼襯織物如第一塊貼襯織物是則第二塊是羊毛、絲、亞麻、粘纖、聚酯、聚丙烯腈棉棉、醋纖粘纖4.如需要,用一塊染不上色的織物(如聚丙烯類)。5.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應符合GB250;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應符合GB251。6.3級水GB/T6151-1997,)。四.試樣1.如試樣是織物,按下述辦法之一制備試樣:取40mmX100mm試樣一塊,正面和一塊40mmX100mm的多纖維貼襯織物相接觸,沿一短邊縫合,形成一種組合試取4mmX100mm試樣一塊,夾于兩塊4mmX100mm單纖維貼襯織物之間,沿一短邊縫合,形成一種組合試樣。2.如試樣是紗線或散纖維,取其量約等于貼襯織物總質量的二分之一,按下述辦法之一制備試樣;l)夾于一塊40mmX100mm多纖維貼襯織物和一塊40mmX100mm染不上色的織物之間,沿四邊縫合(GB/T6151一1997,),形成一種組合試樣。2)夾于規定的兩塊40mmX100mm單纖維貼襯織物之間,沿四邊縫合,形成一種組合試樣。五.操作程序1.組合試樣沿長邊方向松松成卷,將40mm的卷放入合適宜漂液(表1)的試管中,按表1中規定的溫度和時間,保持試樣良好地浸沒在漂液中。2.取出組合試樣,在流動冷水中沖洗10min,擠干,拆去除一短邊外的全部縫線,展開組合試樣,使全部部分僅留一縫線相接觸,懸掛在不超出60℃的空氣中干燥。3.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和貼襯織物的沾色。七耐絲光色牢度實驗本原則規定了一種測定紡織品顏色耐氫氧化鈉濃溶液絲光能力的辦法。本辦法重要用于棉和含棉的混紡織物。1.引用原則下列原則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原則中引用而構成為本原則的條文。本原則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全部原則都會被修訂,使用本原則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原則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50-1995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idtISO105-A02:1993)GB251-1995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idtISO105-A03:1993)GB/T6151-199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實驗通則(eqVISO105-A01:1994)GB7564~7568-87紡織品色牢度實驗用原則貼襯織物規格(neqISO105-F:1985)2.原理紡織品試樣與規定的貼襯織物相貼合,在氫氧化鈉溶液中解決,然后沖洗,酸洗,再沖洗和干燥。用灰色樣卡評定試樣的變色和貼襯織物的沾色。由于完全耐絲光的試樣彩度會增加,普通評級方法不能評為5級(不變色)。在此狀況下,僅能用灰卡評定色相和亮度變化,而不考慮彩度,這類評級必須加注星號(*)并加以闡明。例:5*彩度增加(不考慮),色相和亮度不變。3-4較紅*:彩度增加(不考慮),色相變紅,用灰卡評定為3-4級。2較藍,較暗*:彩度增加(不考慮),色相和亮度都有變動,用灰卡評定為2級彩度并未增加的試樣,按正常評級辦法進行評定,其成果不需加注星號。例:2較明、較藍,較暗:彩度減少(要考慮)和色相明度均變化.相稱于灰卡2級。3.設備和試劑棉貼襯織物,應符合GB7565,最少100mmX100mml,用以評定沾色。金屬框架,用以夾持試樣,合用于實驗的金屬框架有兩個可折疊的翼片,可用蝶形螺帽鎖定于閉合的位置上,兩翼有80mmX80mm方孔。框架四邊呈瓦楞狀或釘有針板,解決時可將組合試樣固牢。用于紗線的剛性框架須略不不大于織物用的瓦楞或針板方便將后者固定在內。氫氧化鈉溶液,300g/L。硫酸溶液,含有5mL/L濃硫酸(mL)。乙酸溶液,含冰乙酸10mL/L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應符合GB250;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應符合GB251。4.試樣如試樣是織物,取最少100mmX100mm試樣一塊,與一塊同尺寸的棉貼襯織物()相貼合,沿四邊縫合,形成個組合試樣。將組合試樣牢牢地固定在框架()上,但張力不要過大。如試樣是紗線,取相等于棉貼襯織物的質量,牢牢地卷繞剛性框架上,但張力不要過大,紗線的卷繞務必互相緊靠和平行,面積最少為100mmX100mm,覆上一塊同尺寸的棉貼襯織物(),沿著與紗線垂直的兩邊縫合,形成一種組合試樣。5.操作程序將組合試樣浸入氫氧化鈉水溶液()中,有色紡織品應在上面,于20℃士2℃解決5min。用70℃士2℃熱水1L沖洗框架中的組合試樣lmin,然后用流動冷水沖洗5min。將組合試樣從框架上取下,浸入硫酸溶液或乙酸溶液()中5min。浴比為50:1,用流動冷水沖洗至中性。拆去試樣的三邊縫線(紗線拆去一邊),懸掛在不超出60C”的空氣中干燥,注意除余下的一條縫線外,貼襯織物和有色紡織品應保持分開。如試樣彩度增加,可用對應灰卡()只評色相和(或)亮度的變化。用對應灰卡評定貼襯織物的沾色。如試樣彩度并未增加,則用灰卡評定試樣的總色差()和貼襯織物的沾色。第二部分紡織品的外觀保持性一懸垂性能檢測織物在自然懸掛時因自重下垂的程度及形態稱為懸垂性,它是衡量紡織品柔軟性能的一種指標,普通用懸垂系數來表達。懸垂系數是試樣下垂部分的投影面積與其原面積之比的百分率。1.檢測原則FZ/T01045-1996《織物懸垂性實驗辦法》。2.檢測原理將規定的圓形試樣水平置于圓形夾持盤間,讓其自由懸垂,用與水平面相垂直的平行光線照射,得到試樣懸垂時的投影圖,通過光電轉換計算或描圖計算求得懸垂系數。3.檢測辦法(1)織物懸垂性測定儀,試樣夾持盤直徑120mm,并含有四支架機構。能直接讀出懸垂系數或供描圖的投影圖。分度值不大于或等于10mg的天平或求積儀。鋼尺、剪刀、半圓儀、筆、制圖紙。試樣:裁取直徑為240mm,無折痕的試樣2塊。每塊試樣正面畫4條過圓心的直線,每兩條直線間夾角為45°。見圖2-1懸垂性測定試樣圖。每塊圓形試樣的圓心O處沖(剪)直徑為4mm的定位孔。OOADCB圖2-1懸垂測定試樣圖(4)實驗;懸垂系數測試辦法有兩種。直接讀數法:將試樣放在試樣夾持盤上,使OA線與一定位物吻合,加上蓋,輕輕向下按3下,靜止3min,記下讀數。調零后依次測出OB、OC、OD與定位物吻合的3個讀數。透光明顯的織物不合用直接讀數法,可用描圖法。描圖法:剪取與試樣相似大小的制圖紙和與夾持盤相似大小的制圖紙,在天平上稱量。將試樣放在試樣夾持盤上,使OA線與一定位物吻合,再依次放上有機玻璃劃樣塊、制圖紙以及上蓋,輕輕向下按3下,靜止3min,開始描圖,然后剪下圖形并稱量。按下式求出懸垂系數:F=————100%式中:F-一懸垂系數;m1——與試樣相似大小的紙的質量,mg;m2——與試樣投影圖相似大小的紙的質量,mg;m3——與夾持盤相似大小的紙的質量,mg。若有求積儀,可根據測得的面積計算懸垂系數。二剛柔性能檢測織物脫離支撐后因自重而向下彎曲的程度,稱為剛柔性,它也是衡量紡織品柔軟性能的一種指標,普通用彎曲長度和抗彎剛度來表達。l.檢測原則ISO9073-7—1995《紡織品·非織造布實驗辦法·第7部分:彎曲長度的測定》、GB/T18318《紡織品·織物彎曲長度的測定》、ASTMD1388-1996()《織物硬挺度的實驗辦法》。2.檢測原理如圖2-2,長條形試樣放在平臺上,尺子壓在試樣上,試樣的長軸與尺子長度方向平行,尺子與試樣沿長軸方向同時在平臺上移動,使試樣伸出平臺部分懸空,并在自重下彎曲。當試樣向下彎曲的頭端觸及與水平呈°的斜面時,試樣伸出長度的1/2為彎曲長度。試樣的抗彎剛度通過彎曲長度與單位面積質量計算得來。尺子尺子試樣°平臺圖2-2彎曲長度測定示意圖3.檢測辦法試樣:25mmX250mm,經緯向各6塊,每塊試樣測4次,取平均值。抗彎剛度計算:G=mXC3X10-2式中:G——單位寬度的抗彎剛度,mN·cm;m——試樣單位面積質量,g/m2;C——試樣的平均彎曲長度,cm。該辦法國標與ISO9073-7—1995原則相等。三織物的起毛起球實驗圓軌跡法1.范疇本原則規定了織物在受輕微壓力下起球性能的測定辦法。本原則合用于各類紡織織物。2.引用原則下列原則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原則中引用而構成為本原則的條文。本原則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全部原則都會被修訂,使用本原則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原則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6529—86紡織品的調溫和實驗用原則大氣GB8170—87數值修約規則3.定義本原則采用下列定義。起毛起球紗線或織物通過摩擦,纖維端伸出表面,形成絨毛或小球狀凸起。耐起球性紡織織物耐起球的能力。4.原理按規定辦法和實驗參數,運用尼龍刷和磨料或單用磨料,使織物摩擦起毛起球。然后規定光照條件下,將起球后的試樣對比原則樣照,評定起球等級。5.裝置園軌跡起球儀:試樣夾頭與磨臺質點相對運動的軌跡為圓,相對運動速度為(60士1)r/min,試樣夾環內徑(90士)mm,夾頭能對試樣施加表1所列的壓力,夾頭壓力可調,壓力誤差為士1%。儀器裝有自停開關。尼龍則:尼龍絲直徑;尼l龍絲的剛性必須均勻一致,植絲孔徑,每孔尼龍絲150根,孔距7mm;刷面規定平齊,刷上裝有調節板,可調節尼龍絲的有效高度,從而控制尼龍刷的起毛效果。磨料織物:2201全毛華達呢,,捻度Z625-S700,密度:445根/10cmX244根/10cm,平方米重量:305g/m2,2/2斜紋。泡沫塑料墊片,重約270g/m2,厚度約8mm,試樣墊片直徑約105mm。裁樣用品:裁樣器,可裁取直徑為(113士)mm的試樣。也可用模板、筆、剪刀剪取試樣。原則樣照:針織物、毛織物各有不同原則樣照,樣照為五級制。5級稍發毛無起球4級發毛輕微起球3級中檔起球2級稍嚴重起球1級嚴重起球評級箱;提供照明以對比試樣和樣照起球等級的設備。上方裝有日光燈2支,內四周襯以黑板,試樣板角度可調節,日光燈到試樣板垂直距離為30cm。6.原則大氣實驗用原則大氣:普通實驗按GB6529中的三級原則,即溫度(20士2)℃,相對濕度(65士5)%。仲裁性實驗時,按GB6529中的二級原則,即溫度(20土2)℃,相對濕度(65士3)%。試樣必須在實驗用原則大氣下調濕、剪取和進行實驗。7.試樣將樣品在實驗用原則大氣下暴露24h以上。在距織物布邊10cm以上部位隨機剪取試樣五塊,試樣上不得有影響實驗成果的疵點。8.程序實驗前的準備實驗前儀器應保持水平,尼龍刷保持清潔。如果儀器每天使用,每星期最少做清潔工作一次。用適宜的溶劑(如丙酮)清潔刷子,用手刷梳除短絨和用夾子夾去突出的尼龍絲。分別將泡沫塑料墊片、試樣和磨料裝在實驗夾頭和磨臺上,試樣必須正面朝外。按表2-1調試樣夾頭加壓重量及摩擦轉數,其它織物能夠參考表中所述類似織物或另行選定實驗參數和磨料,進行實驗。表2-1樣品類型壓力,cN起毛次數起球次數化纖絲針織物590150150化纖絲梭織物5905050軍需服(精梳混紡)4903050精梳毛織物7800600粗疏毛織物490050取下試樣,在評級箱內,根據試樣上的大小、密度、形態對比對應原則樣照,以最鄰近的級評定每塊試樣的起球等級。當試樣正面起球狀況異常時,視其對外觀服用影響的程度綜合評定并加以闡明。第三部分紡織品的損壞檢測一拉伸斷裂檢測織物的拉伸斷裂強力是指織物受外力直接拉伸至斷裂時所需的力。它是表達拉伸力絕對值的一種指標,法定單位是牛(N)。在織物斷裂強力的測定中,斷裂強力是指在規定條件下進行的拉伸實驗過程中,試樣被拉斷的最大力。普通用斷裂強力指標來評定日照、洗滌、磨損以及多種整頓對織物內在質量的影響。因此,對于機械性質含有各向異性、拉伸變形能力小的家用紡織品都要進行該性能的檢測。現在織物的斷裂強力測定辦法重要有兩種,即條樣法和抓樣法。國內外測定紡織品斷裂強力的有關原則見表3-1。本實驗采用條樣法。表3-1l國內外紡織品斷裂強力測定的有關標推檢測辦法國內原則同外重要原則條樣法GB/T,FZ/T60026-1999ISO,ISO1999,ISO4606-1995ASTMD5035—95,BS2576-86(95),DIN1979,DINENISO,DINENISONFG07-001-1973,ENISO等抓樣法GB/T一1999,ISO一1999,ASTMD5034一95,DIN53858-1979,NFG07一120—1973,ENISO一1999等(一)條樣法條樣法可測知試樣整個工作寬度上的斷裂強度,并可分析紗線在織物中的有效強力且與織造前的紗線強力比較,故該法應用最普遍。條樣法測試的重要技術參數國內外原則各不相似,見表3-2表3-2條樣法測試重要技術參數項目GB/TISOASTMD5035測試范疇合用于機織物,也合用于針織物、涂層織物及其它類型的紡織織物合用于機織物,也合用于其他技術生產的織物適合于機織物,對針織物和高彈織物(不不大于11%)建議不采用設備CRE拉伸強力測試儀上下夾具限距100mm或200mm,精度為土l。100mm或200mm(視伸長率值定)75mm拉伸速度20mm/min或100mm/min,精度為土l0%20mm/min或100mm/min,(視伸長率值定)300mm/min環境條件溫度(20土2)℃,相對濕度(65土2)%溫度(20土2)℃相對濕度(65土2)%溫度(20土1)℃相對濕度(65土2)%調溫時間最少4h24h最少4h試樣尺寸長最少200mm或100mm,寬(50土2)長30mm,寬50mm長250或]50mm,寬25mm試樣數量經向5塊,緯問5塊經向5塊,緯向5塊經向5塊,緯問8塊1.檢測原則GB/T—1997《紡織品·織物拉伸性能·第1部分:斷裂強力和斷裂伸長率的測定·條樣法》2.檢測原理由適宜的機械辦法使試樣的整個寬度全部被夾持在規定尺寸的夾鉗中,然后以規定的速度拉伸試樣,直至試樣發生斷裂,并顯示斷裂點的最大拉力。3.測試儀器等速伸長型(CRE)實驗儀。4.檢測辦法及環節(1)試樣準備:在距布邊150mm以上處,剪取兩組試樣,一組為經向試樣,另一組為緯向試樣。每組5塊,每塊試樣的有效寬度為50mm(不涉及毛邊),長度應能滿足隔距規定200mm,如試樣的斷裂伸長率超出75%,應滿足隔距長度為100mm。試樣應均勻分布于樣品上,試樣間不含有相似的經緯紗,長度方向與待測方向平行。取好試樣,放入恒溫恒濕實驗室進行調濕解決后再進行測試。(2)檢查校準儀器后,設立測試參數:若織物的斷裂伸長率<8%,則隔距長度設為200mm,拉伸速度設為20mm/min;若織物的斷裂伸長率為8%-75%,則隔距長度設為200mm,拉伸速度設為100mm/min;若織物的斷裂伸長率>75%,則隔距長度設為100mm,拉伸速度設為100mm/min。(3)夾持試樣;在夾鉗中心位置夾持試樣,以確保拉力中心線通過夾鉗的中點。試樣可在預張力下夾持或松式夾持、所加預張力值應根據織物的單位面積質量擬定,織物單位面積質量≤200g/m2時,預張力值2N;織物單位面積質量為200-500g/m2時,預張力值5N;織物單位面積質量>500g/m2時,預張力值10N。(4)啟動拉伸實驗儀,進行拉伸強力測定:拉伸試樣至斷裂,統計斷裂強力、斷裂伸長或斷裂伸長率。每個方向最少實驗5塊。如果試樣在距鉗口5mm以內斷裂,則作為鉗口斷裂。當5塊試樣實驗完畢,若鉗口斷裂數值不不大于最小的“正常值”,能夠保存;若不大于最小“正常值”,則舍棄,另加實驗量,以得到5個“正常”斷裂值;若全部實驗成果均為鉗口斷裂,或不能得到5個‘正常值”,應報告單值。二撕破強力檢測織物被鉤住,局部紗線受力斷裂而形成裂縫,或者織物局部被握持而被撕成兩半,這種現象普通稱為撕裂,有時也稱為撕破。在織物撕裂強力測定中,撕裂強力是指在規定條件下使試樣上初始切口擴展所需的力,單位是牛(N)。按撕破過程中經紗或緯紗面被拉斷分別稱為“經向撕裂”或“緯向撕裂”。現在,國際上最慣用的織物斷裂強力測試辦法重要是擺錘法、舌形法和梯形法。我國國標中也采用此三種辦法。除上述三種辦法外,有的國家還采用翼形法、矩形法和釘子法。國內外檢測紡織品撕裂(撕破)強力的有關原則見表3-3。我國國標GB/T3917一1997與國際原則ISO/DIS13937-1995相接軌。本實驗采用梯形法測試辦法。表3-3撕裂強力測試原則的技術參數項目國內原則重要國外原則擺錘法GB/T1997ISO9290,ASTMD1424,DIN53862,DINENISO139371,KSK0535,ENISO等舌形法GB/TASTMD2261,DIN,DINENISO,NFG07-146NFG07-148,NFG07-149,KSK0536,ENISO等梯形法CB/T1997ASTMD5587,DIN,KSK0537等其它辦法BS43O3(翼形法),DIN(矩形法),DIN(Wegsner法),DINENISO(褲形法),DINENISO(翼形法),NFG07-145(釘子法),NFG07-147(釘子法),NFISO(翼形法)ENISO(褲形法)等梯形法測試辦法以下:梯形法合用于多種機織物和某些輕薄非織造織物。該實驗成果能夠反映織物的強韌性,對檢查染整加工和其它因素造成的織物耐用性脆化現象有明顯效果。實驗成果的穩定性和可比性都較好,且測定方便,在普通強力機上就能進行。1.檢測原則GB/T3917.3-1997《紡織品·織物撕破性能·第3部分:梯形試樣撕破強力的測定》2.檢測原理在一規定尺寸的條形試樣上按規定畫一等腰梯形,并在梯形短邊正中部位開剪一條一定長度的切口,然后用強力實驗儀的夾鉗夾住梯形上兩條不平行的邊,對試樣施加持續增加的力,使撕破沿試樣切口線向梯形的寬度方向延展,直至試樣全部撕破,測定出平均最大撕破力,單位為牛(N)。3.測試儀器等速伸長型(CRE)或等速牽引型(CRT)強力實驗儀。4.檢測辦法及環節(l)試樣準備;在距布邊150mm以上剪取兩組試樣,一組為經向試樣,另一組為緯向試樣,每組試樣最少5塊。試樣為矩形長條,尺寸約75mmX150mm。如圖3-1,在試樣上畫出等腰梯形,并在梯形短邊正中部位剪一切口。按規定將試樣送入恒溫恒濕室進行調濕解決,用于測試。25251001507560圖3-1梯形試樣尺寸(2)儀器準備:檢查校準儀器。將實驗儀兩夾鉗間隔距設為(25土1)mm,拉伸速度設為100mm/min,選擇適宜的負荷范疇,使斷裂強力落在滿刻度10%-90%范疇內。(3)夾持試樣;沿梯形不平行兩邊夾住試樣,使切口位于兩夾鉗中間,梯形短邊保持拉緊,長邊處在折皺狀態。(4)進行測定:啟動實驗儀,統計裝置統計每個試樣的撕破強力值。實驗應在原則大氣中進行,并注意觀察撕破與否沿切口線撕裂,若不是,則不做統計。三頂破強度檢測將一定面積織物的周邊加以固定,從織物的一面給以垂直的力使其破壞,稱為頂破或頂裂。織物破損時往往同時受到經向、緯向、斜向等方面的外力,特別是某些針織品含有縱向延伸、橫向收縮的特性,縱向和橫向互相影響較大,如采用拉伸強力實驗,必須對經向、緯向和斜向分別測試,而頂破實驗可對織物強力做一次性綜合評價。另外,由于破裂實驗各向均等受力,不會產生“預縮”現象,因此這項檢測特別合用于針織物、三向織物、非織造布及降落傘用布。我國已把頂破強度作為考核部分針織品內在品質的指標。國內外對家用紡織品中的諸多產品,如床上用品(床單、被罩、枕套)、毛巾(面巾、浴巾、沙灘巾)、廚房用品(桌布、圍裙、袖套)、沙公布等都規定進行這方面的檢測。織物破裂強力的測定辦法重要有兩種,即彈子頂破法和彈性膜片服破波。國內外測試紡織品頂破強力的有關檢測原則見表3-4。表3-4國內外測試紡織品頂破強力的有關原則原則號原則名稱闡明GB/T7742-1987紡織品·脹破強度和脹破擴張度的測定·彈性膜片法巾國國標SOISO紡織品·織物的脹破性能·第1部分:脫破強力的測定(液壓法)紡織品·織物的脹破性能·第2部分:脹破強力的測定(氣壓法)國際原則化組織原則ASIMD3786-87AATMD3787-89針織物及非織造布水壓脹破強U實驗辦法·膜片式脹破強力儀法針織物脹破強力實驗辦法·等速牽引(CRT)球脹破實驗美國材料與實驗協會原則BS4768-72(97)織物脹破強度及脹破膨脹度的測定辦法英國國標DIN53861.I1-1992DINDIN紡織品實驗·頂破實驗和賬破實驗·術語的定義紡織品實驗·區破實驗和脹破實驗·實驗辦法紡織品實驗·頂破實驗和脹破實驗·實驗給果評定用的數值表德國國標NFG07-112-1975機織物實驗·脹破強度及伸長的測定法國國標KSK0350-991KSK0351-1981織物頂破強力實驗辦法·圓球頂破法織物頂破強力實驗辦法·薄膜頂破法韓國國標彈子頂破法1.檢測原理將圓形試樣周邊固定,用機械彈子(金屬球)垂直頂伸試樣至破裂。測定中,試樣與彈子接觸部分受壓、磨、拉,而其它部分受拉,試樣受力不勻。2.測試儀器彈子式頂破強力實驗儀,構造如圖3-2。3.檢測辦法及環節(l)試樣準備:在距布邊150mm以上處剪取直徑為120mm的圓形試樣5塊。按規定將試樣送入恒溫恒濕室進行調濕解決后用于測試。(2)儀器準備:檢查儀器各部件與否正常,校正強力指針至零位。啟動電動機,使頂破彈子升至最高位置。(3)夾持試樣:將調濕后的試樣放人夾布環內并旋緊,然后平放在布夾頭架上,注意將布夾頭推究竟。(4)進行測試:啟動實驗儀,待試樣完全頂破后,推動啟動扳手,使儀器恢復原狀。統計強力指針在刻盤上所批示的強力值,由各次測試成果求其平均值作為該樣品的頂破強力值。實驗應在原則大氣中進行。實驗中,如果試樣夾不緊,就會從圓環中滑出,或者試樣的頂破變形過大,發生試樣頂不破的現象。此時實驗成果無效,需另換一塊試樣重做。圖3-2第四部分紡織品的舒適性能檢測一紡織織物的透濕性能的檢測透濕杯法1主題內容和合用范疇本原則規定了用透濕杯法測定織物透濕量的辦法。本原則涉及兩種辦法:辦法A吸濕法和辦法B蒸發法。仲裁時使用辦法A。本原則合用于各類織物,涉及透濕型涂層織物。2原理把盛有吸濕劑或水,并封以織物試樣的透濕杯放置于規定溫度和濕度的密封環境中,根據一定時間內透濕杯(涉及試樣和稀釋劑或水)質量的變化計算出透濕量。3設備和原料實驗箱實驗箱溫度控制精度為+℃,相對濕度控制精度為+2%,循環氣流速度為~s。透濕杯及附件透濕杯及附件。透濕杯、壓環、杯蓋用鋁制成。透濕杯和杯蓋應編號。使用電子天平稱量時可不用杯蓋。螺栓和螺帽用鋁制成。螺帽形狀可自選。墊圈用橡膠或聚氨酯塑料制成。乙烯粘膠帶寬度應不不大于10mm。用其它辦法密封的透濕杯,只要符合內徑60mm、杯深22mm兩個尺寸也能夠使用。天平天平精度為。試劑吸濕劑:無水氯化鈣(化學純),粒度~,使用前需在160烘箱中干燥3h。水:蒸餾水。原則篩孔徑為和孔徑為各一種。干燥器、量筒4試樣試樣直徑為70mm,每個樣品取3個試樣(也可按有關規定決定試樣數)。樣品兩面都需測試時,每面取三個試樣,并標以記號。測試涂層織物時,如未特別指明,則以涂層面為測試面。試樣應在距布邊1/10幅寬,距匹端2m以遠處裁取。試樣應無影響測試成果的疵點。實驗環節辦法A吸濕法實驗條件溫度38℃,相對濕度90%,氣流速度~s。向清潔、干燥的透濕杯內裝入稀釋劑,并使吸濕劑成一平面。吸濕劑填裝高度為距試樣下表面位置3~4mm。將試樣測試面朝上放置在透濕杯上,裝上墊圈和壓環,旋上螺帽,再用乙烯粘膠帶如圖所示那樣從側面封住壓環、墊圈和透濕杯,構成實驗組合體。快速將實驗組合體水平放置在已達成規定實驗條件的實驗箱內,通過平衡后取出。快速蓋上對應杯蓋,放在20℃左右的硅膠干燥器中平衡30min,按編號逐個稱量,稱量時精度精確至,每個組合體稱量時間不超出30s。辦法B蒸發法實驗條件溫度38℃,相對濕度2%,氣流速度s。向清潔、干燥的透濕杯內注入10mL水。將試樣測試面對下放置在透濕杯上,裝上墊圈和壓環,旋上螺帽,再用乙烯粘膠帶如圖所示那樣從側面封住壓環、墊圈和透濕杯,構成實驗組合體。將實驗組合體水平放置在已達成規定實驗條件的實驗箱內,通過平衡后,按編號在箱內逐個稱量,稱量時精度精確至。隨即通過1h實驗后,再次按同一次序稱量。如需在箱外稱量,稱量時杯子的環境溫度與規定實驗溫度的差別不不不大于3℃。實驗成果試樣透濕量按下式計算:WVT=24·△m/(S·t)式中:WVT—每平方米每天(24h)的透濕量,g/(m2·d);△m—同一實驗組合體兩次稱量之差,g;S—試樣實驗面積,m2;t—實驗時間,h。樣品透濕量為三個試樣透濕量的算術平均根[修約到10g/(m2·d)]。二紡織織物的防水性能的檢測靜水壓實驗1范疇本原則規定了一種測定織物抗滲水性的靜水壓實驗辦法。本原則重要合用于緊密織物,如帆布、油布、苫布、帳篷布、防雨服裝布等。2引用原則下列原則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原則中引用而構成為本原則的條文。本原則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全部原則都會被修訂,使用本原則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原則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6529—86紡織品的調溫和實驗用原則大氣(neqISO139:1987)3原理以織物承受的靜水壓來表達水透過織物所碰到的阻力。在原則大氣條件下,試樣的一面承受一種持續上升的水壓,直到有三處滲水為主,并統計此時的壓力,能夠從試樣的上面或下面施加水壓。選用哪種方式應在報告上注明。實驗成果與織物在短時間或稍長時間受水壓后呈現的性能直接有關。4儀器實驗儀器應能下列述方式夾緊試樣:試樣水平放置,且不鼓起;織物上面或下面承受持續上升水壓的面積為100cm2;實驗時,滅緊裝置不應漏水;試樣在夾緊裝置中不會滑移;盡量減少試樣在夾緊裝置邊沿處產生滲水的可能性。與試樣接觸的水必須是新鮮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溫度保持在20℃士2℃或27℃士2℃,選用哪種溫度應在實驗報告上注明(用較高溫度的水,會得出較低的水壓值,其影響的大小,因試樣不同而異)。水壓上升的速率應為min土min(10cmH2O/min土min)或min土min(60cmH2O/min土3cmH2O/min),由這兩種不同速率得出的成果可能不同,故選用哪種速率應在實驗報告上注明。壓力計與實驗頭相連接,壓力讀數應精確到KPa)。5調濕解決和實驗溫濕度調濕和實驗溫濕度在內外貿易、商檢、名牌產品評定仲裁和新產品考核中應按GB6579規定進行。常規檢查或另有合同可在室溫或實際條件下進行。6試樣取樣后,盡量少用手觸摸,避免用力折疊。除了調濕外不作任何方式的解決(如熨燙)。在織物的不同部位最少取五塊試樣,盡量使試樣含有代表性。實驗時也可不剪下試樣,但不應在有很深折皺或折痕的部位進行實驗。7實驗環節每塊試樣均需用新鮮蒸餾水或去離于水。擦凈夾緊裝置表面的水,把調濕過的試樣夾緊在實驗頭中,使織物實驗面與水接觸。夾緊時使水不會在實驗開始前,因受壓而透過試樣。然后立刻對試樣施加遞增的水壓,并不停觀察滲水的跡象。統計試樣上第三處水珠剛出現時的水壓,以KPa(cmH2O)表達。讀取水壓的精確度以下:——10KPa(1mH2O)下列;005KPa(0.5cmH2O);—一10~20KPa(1~2mH2O);0.1KPa(1cmH2O);——20kPa(2mH2O)以上:0.2kPa(2cmH2O)。不考慮那些形成后來不再增大的微細水珠,在織物同一處滲出的持續性水珠不作累計。注意第三處滲水與否產生在夾緊裝置的邊沿處,若此時造成水壓值低于同同樣品的其它試樣的最低值,則此數據應予剔除,需增補試樣另行實驗,直到獲得正常成果所必需的次數為止。8成果的計算和表達按照第7章所述辦法得到的實驗數據計算平均值,以KPa(cmH2O)來表達每次實驗成果及其平均值。三紡織織物表面抗濕性測定水原則規定了一種測定多種已經或未經抗水或拒水整頓織物表面抗濕性的沾水實驗辦法。本原則不適應測定織物的滲水率。故不能用來預測織物的防雨滲入性。2引用原則下列原則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原則中引用而構成為本原則的條文。本原則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全部原則都會被修訂,使用本原則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原則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6529一86紡織品的調濕和實驗用原則大氣(neqISO139:1987)3定義本原則采用下列定義。沾水等級。表達織物表面抗濕性的程度。4原理把試樣安裝在卡環上并與水平成45°角放置,試樣中心位于噴嘴下面規定的距離。用規定體積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噴淋試樣。通過試樣外觀與評定原則及圖片的比較,來擬定其沾水等級。5儀器淋水裝置(見圖4-2)由一種垂直夾持的150mm漏斗和一種金屬噴嘴構成,用10mm口徑橡皮管連接噴嘴和漏斗。漏斗頂部到噴嘴底部的距離為190mm。圖中尺寸以毫米表達圖4-2沾水儀圖圖4-3噴頭金屬噴嘴(見圖4-3)有個凸圓面,其上均布著19個φ0.9mm的孔。250ml水注入漏斗后其持續噴淋時間應在25一30S之間。試樣夾持器由兩個能互相配合的木環或金屬環構成,內環的外徑為150mm,試樣可被緊緊夾于其中。實驗時應將卡環安置在一種適宜的支座上,使其成45°傾角,實驗面的中心在噴嘴表面中心下150mm處。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溫度為20℃土2℃或27℃土2℃。6調濕解決和實驗溫濕度調濕和實驗溫濕度在內外貿易、商檢、名牌產品評定、仲裁和新產品考核中應按GB6529規定進行。常規檢查或另有合同可在室溫或實際條件下進行。7試樣取樣后盡量少用手觸摸,從織物的不同部位最少取三塊180mm見方的試樣.盡量使試樣含有代表性。不要從帶有抗皺或折痕的部位取樣。8實驗環節試樣在第6章所規定的大氣條件下最少調溫解決24h。調濕后,用試樣夾持器()夾緊試樣,放在支座上,實驗時織物正面朝上。除另有規定,應將試樣經向與水流方向平行。將250mL水()快速而平穩地注入漏個()中,方便淋水持續進行。淋水一停,快速將夾持器連同試樣一起拿開,使織物正面對下幾乎成水平。然后對著一種硬物輕輕敲打二次(在繃框徑向上相對的兩點各一次),敲打后,試樣仍在夾持器上,根據觀察到的試樣潤濕程度,用最靠近的下列文字描述及圖片表達的級別來評定其等級,不評中間等級。注:對于深色織物來說,圖片原則不是十分令人滿意的,重要根據文字描述來評級。沾水等級:l級——受淋表面全部潤濕。2級——受淋表面有二分之一潤濕,這普通是指小塊不連接的潤濕面積的總和。3級——受淋表內僅有不連接的小面積潤濕。4級——受林表面沒有潤濕,但在表面沾有小水珠。5級——受淋表面沒有潤濕,在表面也未沾有小水珠。第五部分生態紡織品的檢測.一紡織品水萃取液PH值的測定本原則用于紡織品水萃取液PH值的測定。它可作為檢查生產過程中酸堿度的一種技術指標。但不能作為酸堿度的定量數據。本原則等效采用國際原則ISO3071《紡織品——水萃取液PH值的測定》。1使用范疇此原則辦法可應用于任何形式的紡織品(纖維、紗線、織物等)。2原理在室溫下,用玻璃電極測定紡織品水萃取液PH值。3試劑蒸餾水或去離子水;在20土2℃時,PH值在,最大電導率為2X106S/cm(西門子/厘米)。使用時需將水煮沸5min以去除二氧化碳,然后冷卻(隔絕空氣)。緩沖溶液:其PH值應靠近于待測溶液。測定前,用pH計標定pH值。可用下列溶液:L苯二甲酸氫鉀溶液(HOOC·C6H4·COOK)15℃時pH值為20℃時pH值為25℃時pH值為30℃時pH值為L四硼酸鈉(Na2B4O7·10H2O)溶液10℃時pH值為20℃時pH值為25℃時pH值為30℃時pH值為40℃時pH值為其它的緩沖溶液4儀器具塞三角瓶:容量為250ml。機械震蕩器:往復式震蕩器(往復速度為60次/分)旋轉式震蕩器(往復速度為60次/分)均可得到滿意效果。pH計:鑒別精度為。天平:感量為。燒杯:容量為50ml。量筒:容量為100ml。5試樣準備抽樣:不少于10g有代表性的樣品。試樣制備:剪成1cm大小的試樣以使能快速浸濕。稱樣:稱取2土試樣3份。6測定辦法水萃取液的配制;把試樣放入具塞三角瓶,加入100ml蒸餾水或去離子水,用手輕輕搖動使試樣浸潤,然后在振蕩器上振蕩1h。水萃取液pH值測定;實驗在靠近室溫的條件下進行。儀器的標定:調節pH計的溫度與室溫一致。然后校正儀器的零位,用緩沖溶液標定酸度計的pH值(定位)。測定水萃取液的pH值:用蒸餾水洗滌電極直至所示的pH值達成穩定止。將第一份萃取清液(不含有紡織材料)倒入燒懷,將電極浸入至液面下列最少1cm,輕輕搖動溶液,直至所顯示pH值達成穩定止。將第二份萃取清液倒入燒懷,將電極(不用洗滌)浸入液面下列最少1cm讓其靜置,直至pH值達成穩定止,統計讀數,精確至。取第三份水萃取液按上述辦法測定其pH值。7計算以第二、第三份水萃取液所得的pH值的平均值作為實驗數據,精確至。二、甲醛含量檢測(水萃取法)1范疇本原則規定了通過水解作用萃取游離甲醛總量的測定辦法。本原則合用于任何狀態的紡織品的實驗。此辦法合用于游離甲醛含量為20mg/kg到3500mg/kg之間的紡織品。2引用原則下列原則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原則中引用而構成為本原則的條文。本原則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全部原則都會被修訂,使用本原則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原則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6529—1986紡織品的調溫和實驗用原則大氣GB/T6682—1992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實驗辦法3原理通過精確稱量的試樣,在40℃水浴中萃取一定時間,從織物上萃取的甲醛被水吸取,然后萃取液用乙酰丙酮顯色,顯色液用分光光度計比色測定其甲醛含量。4試劑全部試劑均采用分析純,全部用水均為3級水。乙酰丙酮試劑(納氏試劑)在1000ml容量瓶中加入150g乙酸銨,用800ml水溶解,然后加3ml冰乙酸和2ml乙酰丙酮,用水稀釋至刻度,用棕色瓶貯存。注1:貯存開始12h顏色逐步變深,為此,用前必須貯存12h;,試劑6星期內有效。經長時期貯存后其敏捷度會稍起變化。故每星期應畫一校正曲線與原則曲線校對辦妥。42甲醛溶液,濃度約37%(m/V或m/m)。雙甲酮乙醇溶液1g雙甲酮(二甲基二羥基間苯二酚或5,5二甲基環己二酮)用乙醇溶解并稀釋100ml。用前即配。5設備50mL,250mL,500mL,1000mL容量瓶。250mL碘量瓶或帶蓋三角燒瓶。1mL,5mL,10mL和25mL單標移液管及5mL刻度移液管。注2:能夠使用一種與手工移液管同樣精確的自動吸液系統。10mL,50mL最簡。分光光度計(波長412nm)。試管及試管架。恒溫水浴鍋,(40土2)℃。2號玻璃漏斗式濾器。天平,精確至0.2mg。6甲醛原則溶液的配制和標定約1500?g/mL。甲醛原液的制備:用水稀釋甲醛溶液()至1L,用原則辦法測甲醛原液濃度(見附錄A)。統計該原則原液的精確濃度,該原液可貯存四星期,用以制備原則稀釋液。稀釋若用1g實驗樣品和100mL水,實驗樣品中對應的甲醛濃度將是原則溶液中精確濃度的100偌。原則溶液(S2)的制備在容量瓶中將10mL按準備的滴定過的原則原液(含甲醛/mL)用水稀釋至200mL,此溶液含甲醛75mg/L。校正溶液的制備根據原則溶液(S2)制備校正溶液。在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下最少5種溶液:1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15mg甲醛/kg織物2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30mg甲醛/kg織物5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75mg甲醛/kg織物10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150mg甲醛/kg織物15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225mg甲醛/kg織物20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300mg甲醛/kg織物30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450mg甲醛/kg織物40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600mg甲醛/kg織物計算工作曲線y=a+bx,此曲線用于全部測量數值,如果實驗樣品中甲醛含量高于500mg/kg,稀釋樣品溶液。注3:若要使校正溶液中的甲醛濃度和織物實驗溶液中的濃度相似,須進行雙重稀釋。如果每公斤織物中含有20mg甲醛,用100L水萃取樣品溶液中含有20?g甲醛,以這類推,則1mL實驗溶液中的甲醛含量為20?g。7試樣的準備樣品不需調濕,由于與調濕有關的干度和濕度可影響樣品中甲醛的含量,在測試以前,把樣品貯存進一種容器。注4:能夠把樣品放入一聚乙烯包袋里貯藏,外包鋁箔,其理由是這樣貯藏可防止甲醛通過包袋的氣孔散發。另外,如果直接接觸催化劑及其它留在整頓過的未清洗織物的化合物會和鋁箔發生反映。剪碎后的試樣1g(精確至10mg),分別放入250mL帶塞子的碘量瓶或三角燒瓶()中。加100mL水,蓋緊蓋子,放入(40土2)℃水浴(65土2)min,每5min搖瓶一次,用過濾器()過濾至另一碘量瓶中。如果甲醛含量太低,增加試樣量至,以確保測試的精確性。若出現異議,則使用一調濕過的相似樣品來計算一種校正系數,用于校正實驗中所用試樣。從樣品上剪下的實驗樣品,立刻稱量,并在調濕(根據GB6529)后再次稱量,用這些數值計算出校正系數,用于計算樣品溶液中使用的試樣調濕后的質量。8操作程序用單標移液管吸取5mL過濾后的樣品溶液和5mL原則甲醛溶液放入不同的試管中,分別加5mL乙酰丙酮溶液()搖動。首先把試管放在(40土2)℃水浴中顯色(30土2)min,然后取出,常溫下放置(30土5)min。用5mL蒸餾水加等體積的乙酰丙酮作空上白對照,用10mm的吸取池在分光光度計412nm波優點測定吸光度。如預期從織物上萃取的甲醛量越過500mg/kg,或實驗采用5:5比例,計算值超出500mg/kg時,稀釋萃取液使之吸光度在工作曲線的范疇中(在計算成果時,要考慮稀釋因素)。考慮到樣品溶液的不純或褪色,取5mL樣品溶液放入另一試管,加5mL水(第4章)替代乙酰丙酮。用與相似的辦法解決及測量此溶液的吸光度,用水(第4章)作對照。做三個平行實驗注意::將已顯現出的黃色暴露于陽光下一定時間會造成褪色。如果顯色后,在強烈陽光下試管讀數有明顯延遲(例如1h),則需要采用方法保護試管,例如用不含有甲醛的遮蓋物遮蓋試管。否則若需要延遲讀數,顏色可穩定一段時間(于少過夜)。如果懷疑吸取不是來自于甲醛而是使用例如有顏色的試劑,用雙甲酮進行一次確認實驗()。注5:雙甲酮與甲醛反映,將看不到因甲醛反映產生的顏色。雙甲酮確認實驗:取5mL樣品溶液入一試管(必要時稀釋,見),加1mL雙甲酮乙醇溶液并搖動把溶液放入(40士2)℃水浴(10士2)min,加5mL乙酰丙酮試劑搖動,繼續放入(40士2)℃水浴(30士2)min,取出試管室溫下放置(30士2)min。測量用相似辦法制成的對照溶液的吸光度,對照溶液用水(第4章)而不是用樣品溶液,米自甲醛在412nm的吸光度將消失。9成果的計算和表達辦法各實驗樣品用式1來校正樣品吸光度:A=AS-Ab-(Ad)式中:A—一校正吸光度;AS——實驗中測得的吸光度;Ab——空白試劑中測得的吸光度;Ad—一空白試劑中測得的吸光度(僅用于變色或沾污的狀況下)。用校工后的吸光度數值,通過工作曲線查出甲醛含量。用?g/mg表達。用式(2)計算從每同樣品中萃取的甲醛量:式中;F一從織物樣品中萃取的甲醛含量,mg/kgC一讀自工作曲線上的萃取液中的甲醛濃度,mg/L;m一試樣的質量,g。計算三次成果平均值。附錄A(原則的附錄)甲醛原液的原則化A1總則含量約1500?g/mL的甲醛原液必須精確地原則化,這是為了做一精確的工作曲線用于比色分析中。A2原理一整分量原液與過量的亞硫酸鈉反映,用原則酸液在百里酚酞批示下進行反滴定。A3設備10mL單標移液管。50mL單標移液管。50mL滴定管。150mL三角燒瓶。A4試劑亞硫酸鈉c(Na2SO3)=1mol/L:每升水(第4章)溶解126g無水亞硫酸鈉。百里酚酞批示劑:10g百里酚酞溶解于1L乙醇溶液中。硫酸:c(H2SO4)=0.01mol/L。注:能夠從化學品供應公司購得或用原則氫氧化鈉溶液標定。A5操作程序移取50mL亞硫酸鈉(A4.l)入三角燒瓶()中,加百里酚酞批示劑()2滴,如需要,加幾滴硫酸(A4.3)直至藍色消失。移10ml甲醛原液至瓶中(藍色將再出現),用硫酸()滴定至藍色消失,統計用酸體積。A6計算lmlL的硫酸相稱于甲醛。用式(A1)計算原液中甲醛濃度:甲醛濃度(?g/mL)=硫酸用量(mL)××1000/甲醛原液用量(mL)…….(A1)計算成果的平均值,并用根據式(A1)得出的濃度繪制用于比色計分析的工作曲線。三甲醛的測定釋放甲醛(蒸氣吸取法)1范疇本原則規定了任何狀態的紡織品在加速貯存條件下用蒸氣吸取法測定釋放甲醛量的辦法。本原則合用于釋放甲酸含量為20mg/kg到3500mg/kg之間的紡織品。2引用原則下列原則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原則中引用而構成為本原則的條文。本原則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全部原則都會被修訂,使用本原則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原則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6529?1986紡織品的調濕和實驗用原則大氣GB/T6682?1992分析實驗室用水規格和實驗辦法3原理一種已稱重的織物試樣,懸掛于密封瓶中的水面上,瓶放入控溫烘箱內規定時間,被水吸取的甲醛用乙酰丙酮顯色,顯色液用分光光度計比色測定其甲醛含量。4試劑全部試劑均采用分析純,全部水均為3級水(GB/T6682?1992)。乙酰丙酮試劑(配備辦法見GB/T?1998中。附錄B描述了用鉻變酸(chromotropicacid)辦法替代乙酰丙酮試劑。甲醛溶液,濃度約37﹪(m/V或m/m)。5設備玻璃(保存)廣口瓶,1個,有密封蓋(見圖1)小型金屬絲網籃,如圖(1a)(或其它可懸掛織物于瓶內水上部的適宜工具。作為金屬絲網籃的變通辦法,可用雙股縫線將折成兩半的織物圍系起來.掛于水面上,線頭系牢于瓶蓋頂部)。50mL,500mL和1000mL容量瓶。1mL,5mL,10mL,15mL,20mL,25mL,30mL和50mL單標移液管。電熱鼓風箱,(49+2)℃。分光光度計,波長412nm。10mL,50mL量筒。試管及試管架。恒溫水浴鍋,(40+2)℃。天平,精確至mg。6甲醛原則溶液的配制和標定甲醛原液的制備:見GB/T?1998中。稀釋:見GB/T?1998中。原則溶液(S2)的制備:見GB/T?1998中。根據原則溶液(S2)制備校正溶液。在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釋下列所示溶液中最少5種溶液:1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甲醛/kg織物2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15mg甲醛/kg織物5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甲醛/kg織物10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75mg甲醛/kg織物15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甲醛/kg織物20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150mg甲醛/kg織物30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225mg甲醛/kg織物40mLS2至500mL,包含?g甲醛/mL≡300mg甲醛/kg織物計算工作曲線y=a+bx,此曲線用于全部測量數值,如果實驗樣品中甲醛含量高于500?g/kg,稀釋樣品溶液。注1:若要使校正溶液中的甲醛濃度和織物實驗溶液中的濃度相似,須進行雙重稀釋。如果織物中含有20mg甲醛/kg,用50mL水萃取樣品溶液中含有20?g甲醛,以這類推,則1mL實驗溶液中的甲醛含量為?g。7試樣準備樣品不需調濕,由于與調濕有關的干度和濕度可影響樣品中甲醛的含量,在測試以前,把樣品貯存進一種容器。每塊試樣剪成1g左右,然后精確稱至+10mg。注2:能夠把樣品放入一聚乙烯包裝袋里貯藏,外包鋁箔,其理由里這樣貯藏可防止甲醛通過包袋的氣孔散發。另外,如果直接接觸,催化劑及其它留在整頓過的未清洗織物上l的化合物會和鋁箔發生反映。注3:每塊試樣平行實驗三次。8操作程序每只實驗瓶底放50mL水,用金屬絲網籃或其它手段將一塊試樣懸于每瓶水面之上,蓋緊瓶蓋,放入(49+2)℃烘箱中20h+15min,從瓶中取出試樣和網籃或其它支持件,再蓋緊瓶蓋,將瓶搖動以混合瓶側任何凝聚物。將5mL乙酰丙酮試劑移入適量試管或其它適宜的燒瓶,并在一只另外的試管中注入5mL乙酰丙酮試劑做空白實驗,從每只樣品保持瓶中吸5mL萃取液加至試管中,做空白實驗則加5mL蒸餾水于試管中,混合,搖勻,將試管放入(40+2)℃水浴中(30+5)min,冷卻,在波長412nm處測吸光度,用吸光度在甲醛原則溶液工作曲線上查得對應的樣品溶液中的甲醛含量(?g/mL)。同GB/T?1998中。注意:將已顯現出的黃色暴露于陽光下一定時間會造成退色,如果顯色后,在強烈陽光下試管讀數有明顯延遲(例如1h),則需要采用方法保護試管,例如用不含甲醛的遮蓋物遮蓋試管。否則若需要延遲讀數顏色可穩定一定時間(最少過夜)。9成果的計算和表達辦法用式(1)計算織物樣品中的甲醛含量F=c×50/m…………(1)式中:F?植物樣品中的甲醛含量,mg/kg;c?讀自工作曲線上的萃取液中的甲醛含量,mg/L;m?試樣的質量,g。第六部分紡織品的功效檢測一紡織品燃燒性能實驗一垂直法1范疇本原則規定了測定多種阻燃紡織品阻燃性能的實驗辦法,用以測定紡織品續燃、陰燃及炭化的傾向。本原則合用于阻燃的機織物、針織物、涂層產品、層壓產品等阻燃性能的測試。2原理將一定尺寸的試樣置于規定的燃燒器下點燃,測量規定點燃時間后,試樣的續燃、陰燃時間及損毀長度。3設備和材料垂直燃燒實驗儀燃燒實驗箱:是用耐熱及耐煙霧腐蝕的材料制成的前面裝有玻璃門的直立長方形燃燒箱,箱內尺寸為329mm×329mm×767mm。箱頂有均勻排列的16個內徑為的排氣管。為避免箱外氣流的影響,距箱頂外30mm處加裝頂板一塊,箱兩側下部各開有6個內徑為的通風孔。箱頂有支架可承掛試樣夾,使試樣夾與前門垂直并位于實驗箱中心,試樣夾的底部位于點火器管口最高點之上17mm。箱底鋪有耐熱及耐腐蝕材料制成的板,長寬較箱底各小25mm,厚度約3mm。另在箱子中央放一塊可承受熔滴或其它碎片的板或絲網,其最小尺寸為152mm×152mm×。整個儀器構造見圖1。試樣夾:用以固定試樣避免卷曲并保持試樣于垂直位置。試樣由二塊厚,長422mm,寬89mm,U型不銹鋼板構成,其內框尺寸為356mm×51mm。試樣固定于二板中間,兩邊用夾子夾緊。點火器:采用圖2所示的點火器。點火器管口內徑為11mm,管口與垂線成25。。角。點火器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萬洋集團買賣合同樣本
- 兼職舞蹈老師合同樣本
- 產品寄售合同標準文本
- 代理公司簽合同樣本
- 養殖租產地合同樣本
- 2025簡易店鋪租賃合同范本
- 2025年人民幣貸款合同樣本下載
- 冷凍室倉庫租賃合同標準文本
- 2025移動通信基站租賃合同
- 2025社區物業公司管理服務合同
- 專題01《水銀花開的夜晚》 高考語文二輪復習
- 外貿客戶報價單中英文格式模板
- 中藥學中藥性味歸經功效歸納
- 專業技術人員職務聘任書
- JJF 1338-2012相控陣超聲探傷儀校準規范
- GB/T 13911-1992金屬鍍覆和化學處理表示方法
- GB/T 13452.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厚度的測定
- 【泉州南音傳承與發展研究(論文7200字)】
- 《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第五章 馬克思列寧主義在蘇聯的發展及曲折
- 現代漢語詞匯學精選課件
- 軍考哲學知識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