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公共安全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_第1頁
2022公共安全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_第2頁
2022公共安全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_第3頁
2022公共安全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_第4頁
2022公共安全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安全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目??次前言 Ⅲ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技術要求 3組成、外觀及機械結構要求 3功能要求 3性能要求 4電氣安全要求(僅適用于可使用交流電源供電的裝置) 6電磁兼容性要求 6環境適應性要求 7試驗方法 7試驗條件 7樣品氣體測試方法 7組成、外觀及機械結構檢查 9功能試驗 9性能試驗 10電氣安全試驗 11電磁兼容性試驗 12環境適應性試驗 13檢驗規則 15檢驗分類 15檢驗要求 15組批規則與抽樣規則 16判定規則 17標志、包裝 177.1標志 17包裝與配套 17檢驗合格證 17隨機技術文件 178.1概述 18使用說明書 18技術說明書 18運輸及貯存 189.1運輸 189.2貯存 18I表1易燃易爆氣體種類及測試樣品 5表2易燃易爆氣體探測限要求 5表3過負荷恢復時間要求 6表4工作溫度和濕度試驗 13表5貯存溫度和濕度試驗 14表6振動、沖擊、跌落試驗 14表7檢驗要求 15ⅡPAGEPAGE11PAGEPAGE10公共安全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范圍本文件適用于需進行防爆安全檢查的公共場所及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的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是設計、制造、驗收和使用此類設備的基本依據。規范性引用文件GB/T191-2008包裝儲運圖示標志GB/T2423.1-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A:低溫GB/T2423.2-2008電工電子產品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B:高溫GB/T2423.3-2016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Cab:恒定濕熱試驗GB/T2423.5-2019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Ea和導則:沖擊GB/T2423.7-2018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Ec:粗率操作造成的沖擊(主要用于設備型樣品)GB/T2423.10-2019環境試驗第2部分:試驗方法試驗Fc:振動(正弦)GB4208-2017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8897.4-2008原電池第4部分:鋰電池的安全要求GB/T16796-2022安全防范報警設備安全要求和試驗方法GB/T17626.2-201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GB/T17626.3-2016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GB/T17626.4-201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GB/T17626.5-2019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GB/T17626.6-2017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GB/T17626.11-2008電磁兼容試驗和測量技術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的抗擾度試驗GB/T17799.1-2017電磁兼容通用標準居住、商業和輕工業環境中的抗擾度GB17799.3-2012電磁兼容通用標準居住、商業和輕工業環境中的發射GB30000.3-2013化學品分類和標簽規范第3部分:易燃氣體3.1易燃易爆氣體flammableorexplosivegas在20℃和標準壓力101.3kPa時與空氣混合有一定易燃濃度范圍的氣體或與空氣混合的爆炸下限小于10%(體積比)的氣體。[GB30000.3-2013,有修改]3.2啟動時間start-uptime開啟電源使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進入正常工作狀態的時間。3.3探測率detectionprobability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能夠正確探測出易燃易爆氣體的概率。3.4報警率alarmrate對規定濃度的易燃易爆氣體進行探測,產生報警的概率。AR=(Na/Nh)×100% (1)式中:AR——報警率Na——對規定濃度的易燃易爆氣體進行探測的報警次數Nh——對規定濃度的易燃易爆氣體進行探測的總次數3.5誤報警率falsealarmrate對潔凈空氣環境進行探測,產生錯誤報警的概率。FAR=(Ma/Mn)×100% (3)式中:FAR——誤報警率Ma——對潔凈空氣環境進行探測的報警次數Mn——對潔凈空氣環境進行探測的總次數3.6探測限limitofdetection3.7報警響應時間alarmresponsetime從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探測距離處出現符合檢測限要求的易燃易爆氣體到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發出報警信息并顯示探測結果所需要的時間。3.8報警恢復時間alarmrecoverytime從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報警結束到恢復為正常工作狀態所需要的時間。3.9過負荷overload由于吸入過量易燃易爆氣體致使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無法進行后續探測的狀態。3.10過負荷恢復時間clean-uptime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裝置從過負荷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所需要的時間。技術要求組成、外觀及機械結構要求組成(以下簡稱裝置外觀裝置各組件外觀應符合以下要求:外觀完好,表面平整光滑、無尖角銳棱、色澤均勻,無裂紋、褪色及永久性污漬,無明顯變形和劃痕,金屬件無銹蝕;儀器表面的標記和字符清晰可辨;顯示屏幕或顯示面板上的字符、圖形清晰無缺損。機械結構裝置的機械結構應符合以下要求:a)框架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能夠承受正常安裝、使用、搬運和運輸中的振動和沖擊,而不致引起儀器機械和性能受損;b)部件和所有零件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所有按鈕、調節和控制機構安裝正確、操作靈活。外殼防護等級裝置的氣體探測組件應具有良好的外殼防護,外殼防護等級應符合GB4208-2017中IP30的要求。外殼阻燃裝置的非金屬外殼應能阻燃。經GB/T16796-2022的12.5.3規定的阻燃試驗后不應燃燒起火。功能要求易燃易爆氣體探測報警提示裝置報警提示應符合以下要求:具有分級報警功能;能提供聲、光或字符等報警提示;2m80dB(A);支持隱蔽報警。報警閾值設置調整裝置應支持設置和調整報警閾值,宜支持按預設策略動態調整報警閾值。自適應能力裝置應具有自動適應環境的能力。通信方式裝置應能通過有線或無線通信方式與后端平臺進行通信。唯一性標識裝置應具備唯一性標識。定位裝置應具有地理位置定位功能,并應至少具備北斗定位模式。自檢裝置應具有開機自檢功能。日志管理裝置應具有日志管理功能。性能要求電源適應性裝置電源電壓在額定值的85%~110%范圍變化時,應不需要調整而能正常工作。啟動時間裝置的啟動時間應小于等于2min。誤報率對潔凈空氣進行探測,裝置的誤報率應小于等于1%。可探測氣體樣品種類在規定采樣濃度和探測率為100%前提下,裝置應至少能探測出表1中序號1-6的易燃易爆氣體樣品,宜能探測出表1中序號7-16的易燃易爆氣體樣品。表1易燃易爆氣體種類及測試樣品序號易燃易爆氣體濃度(1×10-3g/m3)1汽油揮發氣體≤30(C5~C12脂肪烴,以辛烷計。)2異丁烷(i-C4H10-air)≤203甲烷(CH4)≤54乙醇揮發氣體(C2H5OH-air)≤105香蕉水揮發氣體(C7H14O2-air)≤306松香水揮發氣體)7天然氣≤5(以甲烷計)8液化石油氣≤20(主要成分為丙烷、丁烷,以丁烷計。)9氫氣(H2)≤110煤油揮發氣體≤50(碳原子數C11-C17的高沸點烴類混合物)11柴油揮發氣體≤50(碳原子數約10~22的復雜烴類,以十六烷計)12乙烯≤1013乙烷≤1014乙炔≤515氨氣(NH3)≤516硫化氫(H2S)≤10探測限在規定采樣濃度和探測率大于等于90%的前提下,裝置應能探測出表2中序號1-3的易燃易爆氣體樣品。表2易燃易爆氣體探測限要求序號易燃易爆氣體濃度(1×10-5g/m3)1異丁烷(i-C4H10-air)≤202甲烷(CH4)≤53乙醇(C2H5OH-air)≤10探測距離裝置探測出表2中規定濃度的異丁烷、甲烷和乙醇氣體的最大探測距離應大于等于30cm。報警響應時間氣體源離裝置采樣口為30cm的情況下,裝置探測到濃度為表2中規定濃度的異丁烷、甲烷和乙醇氣體并發出報警的平均響應時間應小于等于3s。報警恢復時間對表2中規定濃度的異丁烷、甲烷和乙醇氣體進行分析,裝置的報警恢復時間應小于等于5s。過負荷恢復時間對表3中規定濃度的異丁烷、甲烷和乙醇氣體進行分析,裝置的過負荷恢復時間應小于等于10s。表3過負荷恢復時間要求序號易燃易爆氣體濃度(1×10-2g/m3)過負荷恢復時間(s)1異丁烷(i-C4H10-air)≥20≤102甲烷(CH4)≥5≤103乙醇(C2H5OH-air)≥10≤10電氣安全要求(僅適用于可使用交流電源供電的裝置)保護接地絕緣電阻裝置電源插頭或電源引入端與外殼裸露金屬部件之間的絕緣電阻,在正常環境條件下應大于等于100MΩ,濕熱條件下應大于等于2MΩ。抗電強度裝置電源插頭或電源引入端與外殼裸露金屬部件之間,應能承受1.5kV、45Hz~65Hz交流電壓歷時1min的抗電強度試驗,應無擊穿和飛弧現象。泄漏電流裝置外殼泄漏電流極限值應小于等于5mA。電磁兼容性要求抗擾度要求(沖擊GB/T17799.1-2017124擾度性能應符合GB/T17799.1-2017中表1、表2和表3中規定限值的要求。發射要求裝置的輻射和傳導發射值應符合GB17799.3-2012中表1所規定限值的要求。環境適應性要求工作環境裝置各組件應在下述環境下正常工作而不致引起外觀和機械結構以及基本性能受損。a)環境溫度范圍:-10℃~55℃;b)相對濕度范圍:≤93%(不結露)。貯存環境裝置各組件應在-20℃~70℃環境下貯存后正常工作,不致引起外觀和機械結構以及基本性能受損。振動、沖擊、跌落機械振動:頻率范圍:10Hz~55Hz~10Hz(正弦波),速率:1oct/min0.35mm,掃頻耐久循環數:510min±0.5min,振動方向:X、Y、Z150m/11m,63a)自由跌落:非包裝狀態,水泥、瓷磚地面或金屬板面,自由跌落高度0.5m,垂直跌落2次。試驗方法試驗條件裝置在進行試驗前應設定好各項參數,試驗過程中不得更改任何參數。除氣候環境適應性試驗外,所有試驗均在下述環境條件下進行:a)環境溫度:15℃~35℃;b)相對濕度:45%~85%;c)大氣壓力:86kPa~106kPa。樣品氣體測試方法試驗氣體檢驗試驗用樣品氣體應符合以下要求:優先選擇符合濃度要求的氣體標準物質;試驗前檢查氣體標準物質證書,確認氣體組分名稱、濃度標準值、相對擴散不確定度、定值日期、有效期限并確認其標準物質樣品編號和標準物質認定證書編號;5.2.2的要求制備檢驗試驗用標準氣體;無市售氣體標準物質的,按照5.2.3的要求制備檢驗試驗用標準氣體。“氣-氣”標準氣體制備方法一般要求制備設備檢驗試驗用樣品氣體制備試驗應使用混合配氣設備或動態配氣設備。制備方法市售氣體標準物質接入混合配氣設備或動態配氣設備的樣氣進口閥,稀釋氣體(氮氣或潔凈空氣)“液-氣”標準氣體制備方法一般要求制備設備檢驗試驗用樣品氣體制備設備包括但不限于:分析天平(0.0001g);氣體發生設備動態配氣設備;秒表;樣品瓶。制備方法(滲透(氮氣或潔凈空氣)(滲透采樣分析方法裝置的氣體探測功能試驗及氣體探測性能試驗應按以下方法進行采樣分析:3次分析均無報警時,確認為裝置清潔,可進行后續試驗;將待測裝置的吸氣采樣口接入氣體探測試驗箱的出氣口,開啟設備電源;將混合配氣設備或動態配氣設備的混合氣體出口的氣體導管接入氣體探測試驗箱的進氣口。組成、外觀及機械結構檢查組成檢查目測裝置組件構成,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1.1的要求。外觀檢查目測裝置外觀,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1.2的要求。機械結構檢查按照產品使用說明書操作并對裝置硬件機械結構進行檢查,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1.3的要求。外殼防護等級試驗對裝置的整機外殼按照GB4208-2017中的防護等級要求進行外殼防護試驗,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1.4的要求。外殼阻燃試驗對裝置的非金屬外殼按照GB/T16796-2022中的12.5.3中的阻燃試驗方法進行試驗,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1.5的要求。功能試驗易燃易爆氣體探測試驗對潔凈空氣進行采樣分析,確認無誤報警情況發生后,再對濃度為1×10-2g/m3的乙醇氣體樣品進行采樣分析,檢查裝置報警情況。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2.1的要求。報警提示功能試驗110g/m4.2.2a)的要求;4.2.2b)的要求;2m4.2.2c)的要求;0.1m4.2.2d)的要求。報警閾值設置試驗按照產品說明書操作,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2.3的要求。自適應能力試驗自適應能力應按以下方法進行:按5.24規定的采樣分析方法,向氣體探測試驗箱中通入1×1g/3的乙醇氣體,觀察裝置報警情況;d)待測裝置的吸氣采樣口對氣體探測試驗箱中的氣體進行探測分析,連續3次分析均無報警時,確認為裝置清潔,進行后續試驗;按5.24規定的采樣分析方法,向氣體探測試驗箱中通入1×1g/3的乙醇氣體,持續時間10min;110g/34.2.4通訊方式試驗檢查裝置通訊方式,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2.5的要求。唯一性標識試驗檢查裝置是否具備唯一性標識,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2.6的要求。定位試驗在裝置報警顯示屏上或通過接收端軟件查看顯示的裝置地理位置信息,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2.7的要求。自檢試驗按照產品說明書操作,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2.8的要求。日志管理試驗按照產品說明書操作,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2.9的要求。性能試驗電源適應性試驗在電壓為標稱值的85110%三個電壓點上各試驗15min4.3.1的要求。啟動時間試驗4.3.2的要求。誤報率試驗對潔凈空氣樣品采樣分析大于或等于100次,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3.3的要求。可探測氣體樣品種類試驗按5.2.41探測限試驗按5.2.42探測距離試驗按5.2.4規定的采樣分析方法,使用進氣口和出氣口間距大于或等于30cm的氣體探測試驗箱,按產品使用說明書中聲稱的探測距離分別確定待測裝置的吸氣采樣位置和標準試驗氣體導管的進氣接入口位置,分別對表2中的易燃易爆氣體樣品進行采樣測試,單一樣品的測試次數應大于或等于20次,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3.6的要求。報警響應時間試驗在5.5.65報警恢復時間試驗按5.2.425次。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3.8的要求。過負荷恢復時間試驗按5.2.435次。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3.9的要求。電氣安全試驗保護接地試驗保護接地試驗應按照以下方法進行:目測檢查裝置保護接地端子設計及標識;將被測裝置電源切斷并對地短路放電后放置于絕緣臺面上;將接地電阻測試儀AB連線末端的夾具或試針分別連接被測裝置的保護接地端子和安全檢查儀外殼或外殼裸露金屬部件;開啟被測裝置電源開關;開啟接地電阻測試儀開關并啟動測試按鈕,調整測試電流為10A,通電持續時間為1min;f)4.4.1的要求。絕緣電阻試驗絕緣電阻試驗應按照以下方法進行:將被測裝置電源切斷并對地短路放電后放置于絕緣臺面上;500V5s判定c)中的結果是否符合4.4.2的正常環境條件下的絕緣電阻要求;將被測裝置接通電源放入環境溫度試驗箱中進行相對濕度為91%~95%、溫度為40℃、12h的受潮預處理后,重復5.6.2中a)、b)、c)的試驗步驟,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4.2中濕熱條件下的絕緣電阻要求。抗電強度試驗抗電強度試驗應按照以下方法進行:將被測裝置放置于絕緣臺面上,其電源插頭接入耐壓測試儀電源輸出插孔;將從耐壓測試儀測試接地柱引出的夾具或試針固定連通被測裝置外殼或外殼裸露金屬部件;c)1.5kV頻率45Hz~65Hz;設置耐壓測試儀升壓速率參數為200V/min;d)開啟被測安全檢查儀電源開關;e)泄漏電流試驗泄漏電流試驗應按照以下方法進行:將被測裝置放置于絕緣臺面上,其電源插頭接入泄漏電流測試儀電源輸出插孔;將從泄漏電流測試儀測試接線柱引出的夾具或試針固定連通被測裝置外殼或外殼裸露金屬部件;打開泄漏電流測試儀電源開關,設置耐壓測試儀測試電壓為242V;d)e)1min規定的試驗方法進行電氣安全試驗。電磁兼容性試驗抗擾度試驗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按GB/T17626.2-2018中規定的試驗方法對裝置進行靜電放電抗擾度試驗,判定結果是否符合4.5.1的要求。射頻電磁場輻射抗擾度試驗GB/T17626.3-20164.5.1射頻場感應的傳導騷擾抗擾度試驗GB/T17626.6-20174.5.1電快速瞬變脈沖群抗擾度試驗GB/T17626.4-20184.5.1浪涌(沖擊)抗擾度試驗GB/T17626.5-2019(沖擊4.5.1的要求。電壓暫降、短時中斷和電壓變化的抗擾度試驗GB/T17626.11-20084.5.1騷擾度試驗輻射騷擾試驗GB/T17799.1-20174.5.2求。傳導騷擾試驗按照GB17799.3-20124.5.2環境適應性試驗工作環境試驗工作環境試驗方法應符合表410min內在試驗箱中依次使用乙醇揮發氣體和汽油揮發氣體進行探測功能試驗,判定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1的要求。表4工作溫度和濕度試驗試驗項目嚴酷等級試驗方法低溫-10℃,持續時間:2hGB/T2423.1-2008試驗Ad試驗過程裝置通電,試驗后10min內在試驗箱中依次使用乙醇揮發氣體和汽油揮發氣體進行探測功能試驗。高溫55℃,持續時間:2hGB/T2423.2-2008試驗Bd試驗過程裝置通電,試驗后10min內在試驗箱中依次使用乙醇揮發氣體和汽油揮發氣體進行探測功能試驗。恒定濕熱相對濕度:932%3持續時間:12hGB/T2423.3-2016試驗過程裝置通電,試驗后10min內在試驗箱中依次使用乙醇揮發氣體和汽油揮發氣體進行探測功能試驗。貯存環境試驗貯存環境試驗方法應符合表5的規定。試驗后從試驗箱中取出裝置,在常溫環境下恢復60min后依次使用乙醇揮發氣體和汽油揮發氣體進行探測功能試驗,判定試驗結果是否符合4.6.2的要求。表5貯存溫度試驗試驗項目嚴酷等級試驗方法低溫環境溫度:-20℃持續時間:12hGB/T2423.1-2008試驗Ad試驗過程裝置不通電,試驗后在常溫環境恢復60min,依次使用乙醇揮發氣體和汽油揮發氣體進行探測功能試驗。高溫環境溫度:70℃持續時間:12hGB/T2423.2-2008試驗Bd試驗過程裝置不通電,試驗后在常溫環境恢復60min,依次使用乙醇揮發氣體和汽油揮發氣體進行探測功能試驗。振動、沖擊、跌落試驗6表6振動、沖擊、跌落試驗試驗項目嚴酷等級試驗方法掃頻耐久機械振動頻率范圍(Hz):10Hz~55Hz~10Hz(正弦波速率:1oct/min振幅:0.35mm掃頻耐久循環數:5定頻耐久時間:10min±0.5min振動方向:X、Y、Z三個軸向按GB/T2423.10-2019進行試驗過程不通電。試驗后依次使用乙醇揮發氣體和汽油揮發氣體進行探測功能試驗。沖擊峰值加速度:150m/s2持續時間:11ms沖擊方向:6個軸向沖擊次數:每軸向3次按GB/T2423.5-2019進行試驗過程不通電。試驗后依次使用乙醇揮發氣體和汽油揮發氣體進行探測功能試驗。跌落0.5m,垂直跌落2次。按GB/T2423.7-2018進行試驗過程不通電。試驗后依次使用乙醇揮發氣體和汽油揮發氣體進行探測功能試驗。注:振動、沖擊、跌落試驗時,裝置為裸機非工作狀態。檢驗規則檢驗分類型式檢驗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新產品或老產品轉廠生產的試制定型鑒定;正式生產后,如結構、材料、工藝、生產設備和管理有較大改變可能影響產品性能;c)產品長期(一年以上)停產后恢復生產;交收檢驗的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的結果有較大差異;國家有關產品質量監督結構依法提出要求或合同規定等。出廠檢驗出廠檢驗分為四組:a)a組檢驗(逐批):交收產品時,全數檢驗;b)b組檢驗(逐批):交收產品時,抽樣檢驗;c)c組檢驗(周期):每半年進行一次;d)d組檢驗(周期):每年進行一次質量一致性檢驗;所有裝置在出廠交付使用前都應逐臺進行質量一致性檢驗。檢驗要求各類檢驗的檢驗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及不合格分類應符合表7的規定。表7檢驗要求(第1頁/共2頁)序號檢驗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型式檢驗出廠檢驗abcd1組成.1●●●●●2外觀.2●●●●●3機械結構.3●○○○○4外殼防護等級.4●○●●●5外殼阻燃.5●○●●●6易燃易爆氣體探測.1●—○○○7報警提示.2●●○○○8報警閾值設置調整.3●○●○○9自適應能力.4●○●●●10通信方式.5●—○——11唯一性標識.6●—○——表7檢驗要求(第2頁/共2頁)序號檢驗項目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型式檢驗出廠檢驗abcd12定位.7●—○○○13自檢.8●—○——14日志管理.9●—○○○15電源適應性.1●—●○○16啟動時間.2●—●○○17誤報率.3●—○●●18可探測氣體樣品種類.4●—○○○19探測限.5●○●○○20探測距離.6●●●○○21報警響應時間.7●○●○○22報警恢復時間.8●○●○○23過負荷恢復時間.9●○●○○24電氣安全4.45.6●○○○○25電磁兼容性4.55.7●○○○○26工作環境.1●—○○○27貯存環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