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球的宇宙環境-宇宙(課時1)課件+【知識專講精研】高中地理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1頁
1.1+地球的宇宙環境-宇宙(課時1)課件+【知識專講精研】高中地理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2頁
1.1+地球的宇宙環境-宇宙(課時1)課件+【知識專講精研】高中地理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3頁
1.1+地球的宇宙環境-宇宙(課時1)課件+【知識專講精研】高中地理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4頁
1.1+地球的宇宙環境-宇宙(課時1)課件+【知識專講精研】高中地理魯教版(2019)必修第一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第一節課時1宇宙地球的宇宙環境運用資料,描述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運用資料,分析地球所處的宇宙環境。(地理實踐力)根據相關資料,進行天文觀測,說明常見天體及天體系統的特點。(綜合思維)12運用資料,說明人類對宇宙認識的過程。(地理實踐力)3要點1天體要點2天體系統你認識視頻中的哪些天體?你將怎樣描述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天體Astronomicalobject1天體1.宇宙概念四方上下曰宇—《淮南子·

原道訓》古往今來曰宙時間和空間的統一體,是運動、發展和變化著的物質世界。天體2.天體宇宙中的物質流星體彗星行星衛星星云恒星(1)概念天體2.天體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的天體;太陽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恒星。(2)辨識(3)主要天體類型和特征星云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呈云霧狀外表的天體主要物質是氫獵戶座星云恒星由熾熱氣體組成、能自已發光的球形或類似球形的天體太陽是離地球最近的恒星太陽行星環繞恒星運行的,近似球狀的天體。質量比恒星小,本身不發光,靠反射恒星的光而發亮土星彗星在扁長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一種質量很小的天體,呈云霧狀的獨特外貌

彗核由冰物質構成彗星衛星環繞行星運轉的天體。本身不能發光如木衛二是木星的衛星流星體流星現象隕石流星體太陽系內,小至沙塵,大至巨礫,成為顆粒狀的碎片。流星現象流星體闖入地球(或其他行星)大氣圈,同大氣摩擦燃燒而產生的光跡。隕石(隕星)

穿越過地球大氣層并與地面撞擊之后未被毀壞的小行星或流星體的殘余部分。大氣層流星隕星(隕石)流星體按成因,天體可分為自然天體和人造天體。自然天體是指宇宙中自然形成的存在于地球大氣層以外的星體和星際物質,如恒星、星云、行星等。人造天體是指人類制造的在太空中獨自運行的物體,如人造地球衛星、太空實驗室等?!叭捶ā迸袛嗵祗w“三看法”判斷天體以流星體、流星現象、隕星為例分析如下:導思作為一年一度的“天象大片”,英仙座流星雨是每年暑期重要的天象。北京時間2021年8月13日凌晨,英仙座流星雨的流星數量達到今年頂峰。天文資料顯示,近年來英仙座流星雨一直相對穩定,天頂流量每小時為60顆至100顆。1.[綜合思維]英仙座流星是不是天體?為什么?答案

不是。理由:運行在星際空間的流星體進入地球大氣層并與大氣摩擦燃燒所產生的光跡是一種自然現象,不是天體。2.[地理實踐力]如果流星體沒有燃燒盡而落在地球上,就形成隕石。隕石是不是天體?為什么?答案

不是。理由:落在地球上的隕石屬于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體。導練1.下列屬于天體的是①天空中的白云②環繞地球飛行的“神舟十號”③返回地面的“神舟十號”返回艙④中秋節時的月亮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天空中的白云、返回地面的“神舟十號”返回艙都位于地球大氣層內,不是天體;而環繞地球飛行的“神舟十號”和中秋節時的月亮都位于地球大氣層以外,獨立存在于宇宙中,屬于天體。(2022·河北唐山模擬)2020年6月21日,我國迎來一次日環食的天象奇觀。本次日環食最大的特點就是食分(月亮遮住太陽視直徑的比例)達到了0.99以上,太陽整個圓面有超過99%的面積被遮住,只留下一圈金邊,這樣的日環食也被稱為“金邊日食”(下圖)。據此完成2~3題。2.此次“日環食”的形成所涉及的天體有①星云

②恒星

③行星

④衛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此次“日環食”涉及的太陽和月球分別屬于恒星和衛星,沒有涉及星云和行星。3.關于圖中發光天體的敘述正確的是A.由熾熱的固體組成B.靠反射恒星的光發亮C.質量比行星大D.外表呈云霧狀√圖中發光天體為太陽,由熾熱的氣體組成;自身能夠發光;質量遠大于行星;外表呈云霧狀是星云的特點。天體系統Thecelestialsystem2天體系統1.概念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構成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天體天體系統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可觀測宇宙(單位:光年)天體系統2.層次劃分地月系河外星系銀河系其他恒星系太陽系其他行星系總星系地球月球天體系統2.層次劃分地月系河外星系銀河系其他恒星系太陽系其他行星系總星系地球月球天體系統3.人類對宇宙的認識范圍的變化天體之間必須相互繞轉“四看法”判斷天體系統一看天體數量二看天體間距離三看是否相互吸引四看是否相互繞轉至少兩個位置比較靠近相互之間的吸引力足夠大“四看法”判斷天體系統天體之間能否構成天體系統,關鍵在于能否相互吸引,從而達到相互繞轉的程度。判斷是不是天體系統要“四看”:一看天體的數量;二看天體之間的距離;三看天體是否相互吸引;四看天體是否相互繞轉。這些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天體系統至少由兩個天體組成,單個天體不能構成天體系統。構成天體系統的天體位置比較靠近時,相互之間的吸引力才足夠大。天體系統內部質量較小的天體圍繞質量較大的天體公轉。如果某些天體之間相互吸引但達不到相互繞轉的程度,也不能構成天體系統。導練(2022·山東威海模擬)北京時間2021年10月27日14時19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成功將“航天星云·常熟一號”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據此完成1~2題。1.“航天星云·常熟一號”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后所屬的最低級別天體系統是A.地月系

B.太陽系C.銀河系

D.河外星系√“航天星云·常熟一號”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后,它將圍繞地球轉動,因此它成為地球的人造衛星,所屬的最低級別天體系統應是地月系,A正確。2.下列關于“航天星云·常熟一號”衛星的說法,正確的是A.飛行中穿過小行星帶B.與月球、火星天體類型相同C.發射前屬于人造天體D.進入預定軌道后成為天體√“航天星云·常熟一號”衛星進入預定軌道,并沒有脫離地球的引力進入小行星帶,A錯誤;該衛星是人造衛星,與月球、火星天體類型不同,B錯誤;它在發射前還沒有離開地球,不屬于天體,C錯誤;只有當它進入預定軌道后,成為宇宙間的物質,圍繞地球轉動才成為天體,D正確。北京時間2018年4月2日8時15分左右,“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毀。讀圖,完成3~4題。3.“天宮一號”墜落前所繞轉的天體屬于A.恒星

B.行星

C.衛星

D.星云√“天宮一號”升入太空后,繞地球運轉,地球是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