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文化在城市濱水景觀中的承載
城市濱水走廊的合理規劃和設計影響了整個城市的發展。在現今全球都關注環境的時代里,人們對公共環境的質量也愈來愈關注,城市對于河流、水道的期待也就愈來愈多,因此,城市與水的關系問題顯得尤為突出,城市濱水景觀的塑造,再度成為城市設計的重點。1背景與現狀的分析1.1城市濱水景觀區建設發展概況濱水地區是城市中一個特定的空間地段,指“與河流、湖泊、海洋毗鄰的土地或建筑;城鎮鄰近水體的部分。”它既是陸地邊沿,也是水的邊緣。包括200~300m的水域空間及與之相鄰的城市陸域空間,其對人的誘致距離為1~2km,相當于步行15~30分鐘的距離。城市濱水區對于城市的生態環境以及空間整體景觀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在國外,濱水區的正式規劃可以從20世紀50年代算起,具體開發則是60年代初開始的,當時開始建設的城市有英國的倫敦、利物浦,美國的西雅圖、奧可蘭和舊金山等。20世紀70年代以后,城市濱水區建設有了新的內容,歷史保存和舊建筑的適應性再利用在許多國家受到了重視。例如,悉尼鄰近港灣的巖石區,為了保護歷史遺存,去努力抗爭城市更新的大拆大建,結果不僅很好地保護了歷史遺存,而且還以其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豐富的物質景觀,有效地促進城市旅游業的發展,運作非常成功。到了現代,對濱水區的規劃與設計,不再側重于人工化的建筑和設計,而是把原始的自然景觀資源和歷史遺跡作為重要保留點,如德國的萊茵河兩岸有懸崖絕壁,河谷陡峭,有綿延不盡的葡萄園,有尖頂的古城堡,還有色彩繽紛的田園村鎮,雖然沒有像迪斯尼樂園似的娛樂場所,但是給人的享受卻更上一層。中國的濱水區建設也有很長的歷史淵源。著名的古城麗江,始建于750年前,規劃布局充分利用自然,沿河而筑,依山而居,以水系為脈,以街巷為絡,院落為肌,山水、樹木和建筑融為一體,兼有水鄉之靈、山城之勢,在營造“天人合一”的聚居環境方面,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也是濱水城市規劃的一個典范。南京是一個濱江城市,但是它起源于秦淮河,濱水區的建設有著悠久的歷史。20世紀80年代,以夫子廟地區改造為龍頭的南京“十里秦淮”風光帶建設,首先從秦淮河清污和駁岸整治開始,經過精心規劃和多年的建設,取得一些成績,但同時一些嚴重的環境問題依然存在。2000年以來,由于對濱水區的科學研究和規劃理念的發展,南京市有關部門對現在秦淮河的生態景觀的規劃、沿岸南京歷史文化積淀的再現重新研究,正在制定新規劃。1.2秦淮河兩岸環境分析秦淮河全長110km,分為內秦淮和外秦淮。江寧的西北村至三汊河入江口長34km,是外秦淮,城內不通江的稱為內秦淮,大約76km。流域面積2631km2,它是南京這座六朝古都歷代興衰的縮影,幾經滄桑,始終不失為繁華之地。秦淮河在南京城市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圖1)。目前秦淮河主要是起航運與排水功能,經過調查分析,發現目前秦淮河兩岸在社會經濟、用地布局、生態環境、歷史文化、道路交通和沿河景觀方面都存在著很多問題(表1)。但是秦淮河也有很多潛在的優勢條件,它不僅是南京城市南部的水源,還是“南京文化”的源泉,是南京先民的搖籃,它溝通了雨花臺、鐘山、玄武湖、幕燕和濱江五大風景區,使旅游景觀資源形成一個完整的閉合回線,它也就成了連接這個整體的骨架。秦淮河沿岸有眾多的著名風景區段,如:秦淮河入口處(可對長江進行全景眺望);橋梁風景;南部的河流沿岸古城風景;秦淮河下游的自然地帶風景。2關于目標和戰略的研究2.1成為景觀文化廊道通過對外秦淮河濱水區的景觀設計和污水治理,創造南京特有的濱水歷史文化區,充分體現秦淮河作為縱貫南京南北、聯系老城和河西新區軸線的作用,展示南京歷史文化資源、體現“江”、“山”、“水”、“城”、“林”交融的特色,使其成為吸引國內外游客的景觀文化長廊,也就是最終使秦淮河成為南京的綠色生態廊、歷史文化廊、都市休閑帶、親水活動帶、城市風景線和旅游觀光線。2.2外秦淮河景觀規劃在本規劃中自然環境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從(表2)中可以看出綠化與水域用地占71.5%,它們也是濱水區景觀設計的重要元素。根據秦淮河自然地貌特征以及目前沿岸歷史遺跡分布情況,本研究把外秦淮河分為5個風貌段。即:“江”、“山”、“水”、“城”、“林”(圖2)。將內、外秦淮河進行統一的景觀規劃,形成南京城市重要象征和重點文化品牌,特別以“秦淮河的深遠人文歷史”為主線索,再進一步把它細化為8條主題規劃概念:(1)創造連續不斷的濱水步行道路及綠地系統;(2)引導城市景觀環境“沿河發展”;(3)綠色環境與河流水體相互協和;(4)配合紫金山、雨花臺風景規劃,增強城市東西線生態軸;(5)連接主城區歷史文化景觀資源;(6)恢復明朝古道軸線,突出夫子廟商貿區的繁華歷史,優化環境;(7)發展河道旅游產業;(8)論證申報世界遺產的可行性。2.2.1濱水岸線的景觀定位景觀策略研究是對主要景觀因素進行規定,并分析其景觀設計的可能性。河岸的大型景觀公園,盡可能使其成為具備規模的自然生態區域,以維持其自身的持續性代謝;對濱水岸線中與重要的景觀區域相鄰接的部分給予關注,并滿足大量游覽者所需要的硬地廣場及步行通道,以及從河對岸出發的可達性問題;關注與古城墻緊密相鄰的獨一無二的河岸景觀,使其作為城墻與河流間的界面,以及河對岸臨水的最佳觀賞空間;相對普通的河岸景觀段落,保證自然風貌的特征,并且使其成為附近居民活動的戶外場所;與跨河交通緊密相依的景觀節點,重點處理步行系統與機動車通道交叉問題,同時滿足其作為城市節點的景觀要求。2.2.2突出的歷史文化特性外秦淮河沿岸具有許多重要的現有資源(表3)。它們的巨大潛力還沒有被全面認識和深入挖掘,它們會對南京豐富多樣的旅游架構,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由(圖3)可以看出,秦淮河的資源所處的重要地位,是整個南京歷史資源的重中之重。重要的地點如:鬼臉城,不僅是優美的風光景點,其身后還隱藏著三國時期以及六朝的歷史文化背景。莫愁湖,動人的民間故事與自然景觀的結合。中華門及城墻,少有的保存完好的明城墻門及獨一無二的城墻與護城河人文景觀。雨花臺,秀麗的風景勝地與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紀念地。恢復的大報恩寺遺址,尤其是被譽為“中世紀七大奇觀”的報恩寺琉璃塔。經過本次規劃又把它們更好地展示出來,形成南京獨特的景觀。(2)新生資源的創造,為了提升新南京的形象,尚需納入新的時代特征及社會文化、經濟的需求,可以通過創造新生的資源來彌補(表4)。3外秦淮河分段規劃研究整個規劃構思的目的是讓秦淮河成為南京的文化品牌和象征,在這里人們可以看到歷史的遺跡,看到南京的過去和現在完美的結合。規劃的分段研究,主要是對資源分類進行的,由于秦淮河各段的情況不同,所以需要分段進行規劃。依據整個外秦淮河風光帶和地段內的歷史沿革和功能發展特點,在遵循整體空間形態規劃控制的基礎上,根據地段內不同區段的歷史、自然特色和現狀特點等情況進行分段規劃設計(圖4)。以下是對各分段的簡要介紹和規劃設想:3.1運糧河野生植物景觀本段屬城市邊緣區,水網密集,呈現為自然清新的景觀特征。利用本區段的運糧河野生蘆葦蕩、寬闊的水面等自然風光以及文保單位七翁橋、古橋等,體現“林”之特色,可構造大型濱河開放空間,以樹木為主,通過陸路的開闊綠色空間與蜿蜒變化水系的呼應,塑造以自然、清新為主題的秦淮風貌段落。3.2.景觀總體規劃,僅增加了特定景觀空間中華門城堡是南京城墻中最具特色的城堡,是南京重要的旅游景點。重點體現“城”之特色,該段以中華門城堡為中心,實現明城墻風光帶規劃的“一堡兩翼”的格局,城墻與外秦淮河作為整體性景觀規劃建設。沿河道兩岸規劃建設不少于20m寬的綠帶,北岸種植小喬木和灌木,南岸種植高大喬木,圍合成樹林、城墻限定的特定景觀空間。協調周邊土地利用,同時重點保證綠地的可進入性,可從不同視點、角度觀賞城墻、秦淮河提供觀景點。3.3公園之明城墻風光帶規劃本段兩岸周邊景觀資源豐富,重點體現“水”之特色,依據明城墻風光帶保護規劃,增加沿線的休閑開放空間,形成城西系列城門公園,把這些景點串聯起來形成一系列的景觀資源。3.4形成山水城林空間關系本段周邊景觀較為豐富,重點體現“山”之特色,應積極保護、展示明城墻及其遺跡,塑造特色鮮明的城市親水空間,形成極具活力和歷史文化內涵的城市濱水地區,建立良好的山水城林空間關系。3.5特色區域:“江”之“江”本段視野開闊,是展示江河交匯景觀的特色區域,重點體現“江”之特色,擬開發濱江公園,作為濱江綠化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示南京濱江城市特色的。4文化再現,打造地域特色外秦淮河現狀問題較多,整個秦淮河的河水流量不能達到景觀的要求,有的地段河水還有污臭的味道,堤岸大多是由鋼筋混凝土捆綁而成,四周是擁擠的小道,不復往日美麗的秦淮河了。但它也有它的優勢條件,就是古老的文化遺跡。規劃的目標主要體現了濱水區規劃的新理念,對濱水區歷史文化的再現進行規整,使濱水區能留出足夠的開放空間并對其進行精心設計,讓所有人都能共享濱水的樂趣和魅力,并感受南京歷史文化的變遷和歷史文明的發展。南京的景觀定位是“山”“水”“城”“林”,為了體現南京景觀特色,規劃中,把整個秦淮河分段進行規劃,依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被告拒絕和解協議書
- 門店管理運營協議書
- 出租車司機購車協議書
- 鄰居建房占地協議書
- 運輸月結合同協議書
- 酒吧公司保密協議書
- 解除房屋轉租協議書
- 酒店銷售團隊協議書
- 黃金現貨買賣協議書
- 車載空調安裝協議書
- AQ 1011-2005 煤礦在用主通風機系統安全檢測檢驗規范(正式版)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級)學業水平考試初二會考生物+地理試卷真題
- 2024年江西省中考生物·地理合卷試卷真題(含答案)
- DZ/T 0462.5-2023 礦產資源“三率”指標要求 第5部分:金、銀、鈮、鉭、鋰、鋯、鍶、稀土、鍺(正式版)
- 中國藝術史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工廠生產計件方案
-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 2006學生問卷
- (高清版)DZT 0130.9-2006 地質礦產實驗室測試質量管理規范 第9部分:巖石礦物樣品鑒定
- (高清版)TDT 1038-2013 土地整治項目設計報告編制規程
- 護理質控課件
- 空調維保服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