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濱河帶景觀規劃研究_第1頁
南京城市濱河帶景觀規劃研究_第2頁
南京城市濱河帶景觀規劃研究_第3頁
南京城市濱河帶景觀規劃研究_第4頁
南京城市濱河帶景觀規劃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京城市濱河帶景觀規劃研究

1城市濱江帶的人文內涵城市濱岸帶是城市濱岸帶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是濱江城市的一定水面空間和沿河城市的土地面積總和。由于其空間地理要素豐富,人文歷史積淀深厚,而成為城市中極為重要的空間組成部分。南京城市濱江帶具有山、水、城、林、洲相融合的特色環境,同時,南京也是歷史上的七大古都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其濱江帶的景觀形態不僅要體現自然景觀風貌,更應該結合其功能的演變、現狀及城市總體規劃中確定的未來發展方向,將景觀功能和地域特色融為一體,塑造具有南京特色的城市濱江景觀。2城市濱江帶的發展在南京城市2500多年的發展過程中,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從最初沿秦淮河發展逐漸過渡到沿長江發展,城市濱江帶范圍由小到大,濱江帶的功能從最初的城市防御屏障到工業、商貿、對外交通、居住等多種功能相融合。城市濱江帶功能的演變不僅使其景觀風貌發生了變化,同時其歷史遺存也構成了了南京城市濱江帶獨特的景觀特色。2.1南京城市濱江帶南京建城史始于公元前495年吳國的“冶城”,自此有六朝及南唐相繼建都南京。這一時期城市最繁華的所在是都城正門至秦淮河岸的朱雀門之間1,長江對于南京的作用只是作為城市的天然防御屏障,濱江帶作為軍事用地,設有一些軍事堡壘。明朝時期,南京城市規模擴大,新修建的應天府城從防御要求,依順山川地形修建,城西把城墻建造在“石城虎踞”一帶高險之地,向北拓至獅子山。外城范圍西北直達江邊。應天府城與外城之間的濱江帶主要仍是耕地及村落,只在今中保村地域的江邊,南至三汊河,北至下關的興中門沿江段,建有當時重要的造船工業基地——龍江寶船廠。南京城市濱江帶隨著城市的發展,功能由最初的單一的防御轉變為復合的城市防御、工業、對外交通等多功能區域。由于近代軍事科技的進步,冷兵器時代也隨之結束,長江已經不足以成為城市的防御屏障,城市濱江帶不再具有防御功能。1882年,清政府在下關建造了第一座輪船碼頭,其后,南京成為對外商埠。滬寧鐵路上海至南京下關站的建成,使南京成為南北陸上交通與長江水運的匯點,南京城市開始了在下關濱江發展的歷史。下關成為南京城市發展的新區,聚集了各種銀行、碼頭、倉庫、火車站等,也在一些空地上密集發展了棚戶區,城市濱江帶進而擴展了一些新的功能如生產、居住、商貿等。國民黨政府在南京建都后,制定的“首都計劃”同時有一個“關于貧民區住宅建設”的決議,將城市內部大量的棚戶住宅貧民遷往濱江帶的下關和漢西門一帶1。隨著南京濱江帶居住人口的增多,南京城市濱江帶的居住功能得以突現。建國后,國家在南京建設投資項目不斷增加,工業產業飛速發展,沿江地區下關帶及江北大廠逐步形成以石化、機械、建材等規模大、運量大、用水多、占地多的重型工業為支柱的沿江工業布局。工業生產與交通運輸成為南京城市濱江帶的主要功能。2.2城市濱江帶功能的現狀南京城市濱江帶已擴展到自上游江心洲頭到下游南京長江二橋段,城市濱江帶的現狀功能不僅有其歷史功能的延續,而且也隨著城市發展幾經變遷,其功能逐漸復合化和多樣化,總體來說,南京城市濱江帶功能主要有以下幾點:2.2.1產業功能:產業是基南京城市濱江帶具有優越區位條件和雄厚的產業基礎,目前仍具有重要的產業功能。江北大廠區、南岸的長江大橋至幕府山、燕子磯至長江二橋的沿江岸線現狀主要是以化工、鋼鐵、造船等工業生產為主。2.2.2南京段南京是我國東西與南北聯系的重要交通樞紐之一,南京港是我國第一大內河港。同時南京也是京滬鐵路的必經之地,南京長江大橋、二橋也是聯系我國長江南北區域中東線的主要通道之一。現狀濱江帶特別是下關區內的港口、車站及相應的倉儲設施也相對完備,南京濱江帶的交通運輸功能仍然相當重要。2.2.3南京城市濱江帶景觀資源的豐富南京城市濱江段自上游到下游有三山磯、獅子山、幕府山、燕子磯和城郊的棲霞山等獨特的濱江自然景觀,自古就具有游憩休閑功能,加上歷史上濱江帶功能的演替遺存的明城墻、獅子山閱江樓故址、龍江寶船廠遺址、南京長江大橋、二橋等人文景觀資源,形成了南京城市濱江帶景觀資源相互交匯、獨具特色的豐富的景觀軸線。這對于南京城市居民及外地游客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成為現代城市中重要的游憩資源。2.2.4城市生態防護南京長江段中的八卦洲與江心洲也是南京城市濱江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生態防護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南京長江段下游北岸是重要的化工工業基地,八卦洲是保護主城環境質量的重要洲地,也是南北化工產業區之間的緩沖帶和凈化空間。江心洲是改善主城河西新區綠化質量的重要洲地。2.3山體景觀現狀分析南京城市濱江帶現狀功能復雜多樣,在其景觀表現上也呈多樣化,城市濱江帶的現狀景觀構成要素主要有:田園景觀、山體景觀、城市景觀、港區景觀、大橋景觀、歷史遺跡等。田園景觀主要指江中八卦洲、江心洲等洲地及長江兩岸非城市密集區(包括江北的珠江—浦口濱江段,南岸的河西濱江段等)內的農業生產、農村居住用地,以農業及農村等特色景觀為主。山體景觀主要指沿江的幕府山—燕子磯一線的系列山體,地質特征以丘陵、山地為主。由于開山采石,沿江山體景觀現狀破壞嚴重。景觀資源主要有幕府山—勞山山體、燕子磯古鎮、頭臺洞、二臺洞、三臺洞、達摩古洞等。城市景觀主要強調城市整體輪廓線,現代化城市建筑群體形象為特色,突出山水自然地理環境與整體城市建筑的協調。港區景觀主要以下關港區,現狀主要是客、貨運港口及沿江造船工業為主。大橋景觀主要是南京長江大橋、二橋及在建的三橋。歷史遺跡包括明城墻(護城河)、挹江門、靜海寺、渡江紀念碑、大馬路近代建筑、火車輪渡所、燕子磯古鎮、摩崖石刻等歷史遺留的一些人文景觀資源,主要位于濱江發展較早的下關地區及幕府山—燕子磯濱江帶,與其他的一些景觀要素相互嵌合。3城市濱江帶的分類根據南京城市濱江帶的不同功能、各景觀要素及自然與人文資源的分布,將城市濱江帶分為南岸的河西段、下關段、幕府山—燕子磯段和北岸的大廠段、浦口—珠江段及江中洲地等六大特色景觀帶。3.1“市總體規劃”的現狀河西濱江地區是長江沖積形成的河漫灘地,自然地形平坦,開發歷史較短,歷史遺跡較少,現狀主要為農業用地及新開發的居住用地。“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將該地區作為以生活居住為主的城市新區,是南京上世紀末、本世紀初城市發展的重點地區,也是規劃中的城市新區。該段的景觀要素主要以城市景觀為主。3.2風景區下關濱江段是最早的城市沿江發展區,有獅子山(閱江樓)、明城墻(護城河)、挹江門、靜海寺、渡江紀念碑、大屠殺紀念館、大馬路近代建筑、火車輪渡所、大橋(南堡)公園等古建筑或標志性景觀資源,也是城市港區景觀密集區。現狀主要為老城區、港區、造船工業區等,企事業單位較多,濱江景觀環境較差,沒有形成合理的景觀帶,改造難度很大。3.3景觀破壞嚴重幕燕濱江段主要以丘陵、山地為主,有綿延的幕府山—勞山山體、燕子磯古鎮、頭臺洞、二臺洞、三臺洞、摩崖石刻、達摩古洞和包括康熙、乾隆在內的歷代名人詩詞畫碑等自然或人文景觀資源。由于開山采石,部分山體被削去,同時沿江分布有大量的挖沙點,沿江景觀破壞嚴重。下游靠近長江二橋段現狀為化工工業生產用地,除影響濱江帶環境外,在景觀視覺上與周圍環境也不相協調。3.4石化、鋼鐵、電力基地大廠濱江段是指江北大廠區沿長江二橋兩側的沿江岸線,是全國著名的石化、鋼鐵、電力基地,產業優勢非常突出。南京城市總體規劃調整說明將大廠區作為以重化工業為主體的工業新城,沿江岸線主要布置是以鋼鐵、化工等大運輸量、大用水量需求的工業用地。3.5城市發展用地浦口—珠江區濱江段現狀主要為農業生產用地和農村居民點用地,只在長江大橋附近有部分城市建設用地。南京城市總體規劃調整將浦口—珠江作為江北地區具有相對獨立的區域綜合服務功能的新市區,鼓勵發展生活居住、商貿流通、文化體育、旅游休閑度假等第三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輕污染的加工工業。沿江主要布置居住、商貿、休閑等用地。3.6農業用地生態環境包括江心洲(梅子洲)、八卦洲及潛洲,主要為農業用地,生態環境質量狀況較好,有廣袤的田野、蘆葦、沙洲等優美的田園風光及自然景觀資源。江心洲夾江段沿江布置有大量的造船小企業。4南京濱河景觀規劃與規劃4.1營造城市特色景觀(1)以合理布局用地功能,改變沿江城市面貌為立足點,充分利用濱江自然、人文景觀資源,通過強化不同景觀段落主題,有機組合不同景觀要素,突出景觀帶的生態、游憩功能,協調整體城市景觀各面之間的關系,塑造具有南京城市特色的濱江景觀。(2)通過強化景觀節點的標志性作用,利用江中洲地、濱江道路、大橋、山體、電視塔等景觀實體,營造不同距離感、層次豐富的觀景氛圍,全方位展示長江及濱江景觀帶的景觀風貌。(3)沿江特色自然風貌保育。停止各類開山采石及江灘挖砂、堆砂活動,恢復沿江山體植被,加強濱江綠帶景觀建設,建設沿江及其周邊的老虎山、象山、郭家山、北崮山等公園,體現濱江城市風貌。4.2玄武區中小型景區主要景觀設計(1)有機組合不同景觀要素,形成由實景、背景和虛景等二至三個層次豐富的城市濱江景觀。第一層次為實景,由洲地景觀、田園風光、港口景觀、大橋景觀等組成。第二層次為背景,由城市景觀、工業景觀、山體景觀等構成。第三層次為虛景,主要由遠景山體景觀如紫金山、老山等構成。(2)重點塑造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標志性景點,成為沿江景觀的重要視點,標志性景點周圍,根據觀景視域保護需要,設立環境控制區。主要標志性景點近景有三山磯、燕子磯、幕府山、南京長江大橋、二橋及三橋等,中景有獅子山閱江樓、規劃河西新區標志性城市建筑等。(3)體現城市濱江特色,規劃親水,近水、遠水主要觀江點。主要觀江點周圍應設立環境控制區,提供較好的觀江氛圍,觀江視域內所有建設,都應以不影響觀江效果為原則。親水觀江點有三山磯、江心洲、八卦洲、燕子磯等;近水觀江點有南京長江大橋及大橋公園、二橋及二橋公園、河西濱江綠帶、幕燕濱江路等;遠水觀江點有電視塔、獅子山、幕府山等。4.3不同河岸景觀規劃與研究4.3.1樂服務林綠帶河西濱江段的景觀塑造,主要通過改造沿江岸線,建設夾江休憩、濱江觀江綠帶和沿江商貿休閑、娛樂服務林蔭綠帶,以河西的南京奧體中心、濱江市民景觀廣場等為標志性的景觀聯系節點,突出城市現代化特色。綠化帶以綠色植被為主,在重點地段適量設置少量的休閑娛樂設施。在景觀功能上除顯示現代化的城市特色外,還應兼顧生態綠化作用和景觀資源共享性,滿足城市生態與景觀休閑娛樂的要求。4.3.2景觀為主的濱江景觀帶下關濱江段的景觀塑造主要借助于獅子山(閱江樓)、八寶山、黃土山、挹江門、渡江紀念館、大屠殺紀念館、大馬路近代建筑等景觀節點的建設,將下關濱江段豐厚的景觀資源聯成一體,塑造三條濱江景觀帶:以現代化景觀為主的濱江景觀帶,以突出南京城市山、水、城一體的惠民河濱河綠帶和以體現南京城市歷史的明城墻風光帶。濱江景觀帶保留客運港、中山碼頭及部分工作船碼頭,塑造重要的標志性景點、營造觀光氛圍;惠民河濱河綠帶突出沿河兩側綠帶寬度和連續性,創造濱河綠地的整體視覺效果,并在居民、人流比較集中的地段,通過臨水建筑、小品、水榭等設計,創造親水條件,使惠民河濱河綠帶成為下關濱江地區城市居民重要的休閑、娛樂空間;明城墻風光帶主要表現由城墻、護城河、山體等景觀要素的連續性和完整性,突出獅子山(閱江樓)、八寶山、黃土山、挹江門重要的景觀節點的點綴效果,展示南京城市濱江帶山、水、城有機組合的獨特景觀。4.3.3保水景觀及人文景觀資源幕燕濱江段景觀規劃建設應突出以山水景觀為主、人文景觀為輔的濱江風貌景觀特征,利用自然地貌特征與人文景觀資源,展現南京悠久的古代歷史文化。規劃主要借助于燕子磯古鎮、燕子磯公園、頭臺洞、二臺洞、三臺洞、南京長江大橋、二橋等標志性景點的建設,充分利用幕府山—燕子磯一線的自然景觀資源和人文景觀資源,保護老虎山至燕子磯沿江自然山體的獨特自然景觀,停止挖山采石,對原采石場廢棄地,進行必要的環境整治。結合山脊走向,開辟林中小徑,串聯各制高點,提供登高觀江場所和設施,開辟山林游覽區、江灘風光游覽區、水上游覽區等,完善燕子磯公園及周邊人文資源的游憩功能。4.3.4“綠帶”的塑造江中洲地應以綠色開敞空間為主體,以休閑農業、特色旅游為主要職能,塑造具有田園特色的生態景觀綠帶。江中洲地田園景觀的塑造,應以顯露現代化農業生產岸線為主,結合沿江建筑的改造與整治,塑造明晰、富于生機的現代化農業生產與農村景象。隔夾江相望的江心洲旅游度假區相協調,使河西濱江綠帶與江心洲成為有機整體。4.3.5農田為主,功能分區規劃江北沿江段即浦口—珠江段和大廠濱江段,現狀建設用地較少,主要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