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感動中國最美村支書【8篇】感動中國最美村支書篇1
我認真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跡,我對她產生來強烈的崇敬之情,她和我們一樣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可她堅強的毅力卻是我所不能及的,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而欽佩。她是與命運之神抗爭的典范。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如影隨行:花季年華喪失母親,青春年華痛失丈夫,兩次腫瘤手術,癌細胞轉移到肝臟。磨難面前她勇敢的挺直了身子。磨難沒有使她消沉,病魔沒有使她倒下。她緊緊抓住有限的生命,在講臺上認真教學;在課外,認真輔導學生。幾次暈倒講臺上,領導要她住院治療,她放下學生,總是還不到出院就偷偷回學校上課。就是這樣柔弱的身軀,她還毅然出任孤兒院院長。是什么力量支撐她如此做呢?張老師的話“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她是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天使。張老師放棄了進條件好的學校任教的機會,選擇了條件較差的學校,一身病痛的張老師教學上幾十年兢兢業業,承擔學校繁重的教學工作,女生工作,婦女工作,語文教研工作及其他校務工作。除了住院沒向學校請個一天病事假,教學成績卻異常突出,她說:“為了民族貧困山區的教育,即使倒在講臺上,長眠于華坪的沃土之中,也無怨無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無私奉獻,張老師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她愛生如子。她雖然沒有孩子,可是她卻是許多孩子的媽媽。精心教育學生,輔導學生,中午晚上看著學生睡覺,給學生蓋被子。學校學生和孤兒院50多個孩子,住院她陪著,給他們送飯,付醫藥費,資助學生讀書,自己連洗衣機都沒有。她將愛播灑進孩子們的心田。她有著我們教師兩袖清風的高尚品質。張老師前后將國家獎勵給她的獎金50余萬元全部捐給貧苦地區的教育事業,自己每天的生活控制在三元。她像春蠶,她像蠟燭,她更像光芒萬丈的太陽!她是新時期教師的楷模。因為她淡泊名利的精神可以使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物質固然重要,可是決定我們生命價值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精神品質。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牢記使命,教書育人,培養一大批對國家發展有用的人才,這些人才,首先必須是政治上過硬的,必須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和人民。他們才能肩負歷史的重任。我們教育工作者,如果沒有過硬的政治思想,學校德育建設的落實就是一句空話。我們培養的人才質量就會出問題!這是很危險的,學習張老師的事跡,很有現實意義。作為一名鄉村教師,我們要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斗樂觀向上的優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要時時刻刻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工作,不辱使命,做一名人民放心的教師。感動中國最美村支書篇2
“感動中國”節目如約而至,這批入選“感動中國”的人物,同往年一樣,盡管他們崗位不同、經歷不同、事跡不同,但他們的精神深深敲擊著人們的心靈。他們身上呈現出的忠誠、敬業、擔當、奉獻、大愛等優秀品質,樹立了一座座豐碑。愛國奉獻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而且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巨大力量、是激勵人們奮進新時代的光輝旗幟。愛國是崇高的,也是具體的,體現在一世一生中,落實在一言一行里。“感動中國”人物中“兩彈一星”功勛程開甲,放棄國外優厚條件,為開創中國核武器研究和核試驗事業,傾注了全部心血和才智,成為中國指揮核試驗次數最多的科學家。把生命獻給高原的植物學家鐘揚,援藏16年,不僅率領團隊在青藏高原為國家種質庫收集了數千萬顆植物種子,而且為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把愛國之情化作不懈奮斗的動力,以報國之志書寫新時代的華美篇章,自覺地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添磚加瓦。職業孕育事業,事業高于職業,只有把職業當事業來對待,才會激發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始終保持熱情、充滿感情、懷有激情。“感動中國”人物中守島衛國的民兵夫婦王繼才、王仕花,32年如一日,堅持以海島為家,與孤獨相伴,在沒水沒電、植物都難以存活的孤島上默默堅守,把青春年華全部獻給了祖國的海防事業;雪域郵路上的忠誠信使其美多吉,在雪線郵路上工作了29年,行駛里程相當于繞赤道35圈,從未發生一次責任事故,圓滿完成了每一次郵運任務;堅守三尺講臺的鄉村教師張玉滾,大學畢業后放棄在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從教,一干就是17年,把青春奉獻給大山里的孩子們。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始終把職業當成一種事業,把辛苦當成一種幸福,把愛崗敬業當成一種責任擔當,盡職盡責,實干苦干,在平凡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篇章。關鍵時刻沖得上去、危急關頭豁得出來,是一種擔當本色,也是一種責任自覺,體現出一種為黨分憂、為國解難、為民幫困的境界。“感動中國”人物中不畏犧牲的排雷戰士杜富國、勇斗歹徒的退伍軍人呂保民、危急時刻安全降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他們當國家利益和群眾生命財產受到損害的緊要關頭,都是不顧個人安危,英勇無畏,不畏艱險,勇挑重擔,沖鋒在前,毫不猶豫地為黨和人民奉獻一切,竭盡全力維護和捍衛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奮進新時代,就要像“感動中國”人物那樣,面對大事難事勇于負責、敢于擔當,面對艱難險阻不屈不撓、敢于斗爭,做到平常時候能看出來、關鍵時刻迎難而上、生死關頭勇往直前,以實際行動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當先鋒、打頭陣、做標兵。奮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展示新作為,要從“感動中國”人物身上去汲取精神的營養、激發前行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發有為,努力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奮力奔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作出更大貢獻。感動中國最美村支書篇3
張桂梅在華坪中學任教過程中,時不時就會有女孩在課堂上消失,在家訪之后她發現,這些十幾歲的女孩都被家里嫁人了。2001年張桂梅擔任兒童福利院院長,她發現一些健康的女孩被丟棄在福利院門口。這些經歷讓她萌生了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的想法,因為幫助一個女孩可以挽救三代人。于是從2002開始她四處奔走,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四處募捐,然而社會往往是現實的,用了5年時間僅籌到了1萬元。事情的轉機出現在2007年作為黨的17大代表參加黨代會期間,一名記者在她褲
子的破洞上發現了她的愿望,發表了一篇名為《我有一個夢想》的報道。從此她想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愿望得到了黨和政府的支持,政府出資200萬元創辦了華坪女子高中。高中創辦之后也不是一番風順,條件艱苦,師資落后,多名老師因無法接受這個工作條件而辭職。剩下的老師在張桂梅的帶領下,憑著作為員的信念才堅持下來,并取得了不凡的成績。任何偉大的事業背后的過程都是艱難的,張桂梅甚至沒有自己的生活,她說:“也不是不想有自己生活,只是一天做著做著,就把時間做沒了。忘了,把生活忘了”。是什么支撐張桂梅走了下來?在采訪的最后,記者問道:“您覺得您這輩子的價值在哪?”,張桂梅回答:“不管怎么著,我救了一代人,不管是多還是少,畢竟她們后面走的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夠了,這對我是最大的安慰”。我在這句話中找到了答案,就是她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是使命的力量支撐她堅持下來,并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做到了這一切。使命是什么,在當代的企業管理中,使命、愿景、價值觀是經常被提到的三個詞匯,企業的使命就是你的企業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對于個人來講又何嘗不是如此,一個找到自己使命的人和一個沒有使命的人,能夠做到的程度是絕對不一樣的。張桂梅就是因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也就有了支撐自己走下去的信念,在這個過程中她可以不記榮辱,不記得失,真心誠意的為自己的使命去奮斗,進而取得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成績。張桂梅的事跡給我了很大的啟發,“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在2023年這個特殊的年份,疫情肆虐,國際形式波譎云詭,但所有的危機又都是機遇,從此時此刻起認真的梳理自己,挖掘自己的人生使命,并為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奮斗。在疫情之下,我們的黨和政府表現出了強大的執政能力,以極快的速度控制住了疫情,是貨幣基金組織預測唯一能保持經濟正增長的國家。作為一名員,要珍惜當下的大好環境,為了自己的人生使命而努力奮斗。張桂梅在采訪中也提到:“我希望她們出來不需要感謝張桂梅,不需要感謝女子高中,我希望她們感謝我們的黨和政府就足夠了”。這正是一名員的心聲。感動中國最美村支書篇4
以赤誠之心,換感動你我
昨天,學校里組織我們去看“20_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其中,我對其中三人的映象十分深刻。第一個,是好醫生吳孟平。對他的感動,源于他作為一個醫生要擁有的''醫者人心"。他的頌獎詞,是;六十年前,他搭建了第一張手術臺,到今天也沒有離。手中一把刀,游刃肝膽,依然精準,心中一團火,守著誓言,從為熄滅。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馬,要把病人一個一個馱過河。是呀!他都九十歲了,卻仍在手術臺前忙碌,設生處地為病人著想,全心全力拯救病人的生命。他要求醫生用最簡單,最便宜,最有效的方法為病人治療。雖然這些,僅僅是最基本的醫生的守則呀。不過,現在能有幾個醫生能做到這點呢?對病人冷言冷語,開藥能貴則貴,真不知道他們的良心去哪兒了。我又想起吳孟超的話:“作為醫生,沒有能力為病人治病,是一種遺憾。”這才是真正的醫者啊!另一位,是張平宜。她是一個臺灣人,卻拋棄年薪百萬的工作,來到海峽另一邊深處——大營盤麻風村,只為履行自己的承諾,為這兒的孩子建一所學校。“蜀道難,蜀道難,臺灣娘子上涼山。跨越海峽,跨越偏見,跨越懷疑,她抱起麻風村孤單的孩子,把無助的眼神柔化成對世界的希望。她看起來無比堅強,其實她的內心比誰都柔軟。”她讓麻風村的孩子看見了世界對他們的溫柔笑容,讓他們燃起了對未來的希望。最后,是孟佩杰,她只二十歲,同樣是“90后”。但是,她卻沒有同樣出生在這個年代的我們對物質的熱切追求,對親情的極度冷淡。“在貧困中,她任勞任怨,樂觀開朗,用青春的朝氣驅趕?種植恍?在艱難里,她無怨無悔,堅守清貧,讓傳統的孝道充滿著每個細節。雖然艱辛填滿了四千多個日子,可是她的笑容依然燦爛如花。”不知為何,看著她燦爛的笑容,我的胸口總有種壓抑之感,覺得這個姐姐太不容易了,心中淡淡的酸澀漸漸膨脹開來,想哭。她的笑容,很美麗,很從容,但也充滿了艱辛。看著她,我心中那塊最柔軟的地方,被深深地觸動。那些無私的人啊,他們用青春和生命換來我們良心的譴責,用他們那顆不為回報的赤誠之心,點燃了我們心中的感動之花。感動中國最美村支書篇5
他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后參加四平戰役、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役,多次立功受獎;1950年,他赴朝作戰,參加過上甘嶺戰役,先后榮立一、三等功,回國后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1955年他復員回鄉,深藏功名服務百姓,甘于清貧。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個人的初心和使命,他就是元寶區金山鎮山城村老復員軍人孫景坤——
8月15日,在丹東光榮院里,96歲的孫景坤正在與護理員聊天,“好,這里真好,感謝黨和政府安排這么好的居住環境和細致周到的護理,我知足了。”老人的精神狀態不錯。此前,他與大女兒女婿一同居住。8月12日,孫景坤作為特護養員被送到這里,享受24小時護理服務。老人居住的特護區房間有20多平方米,空調、電視、衛生間等設施齊全,在他睡覺的電動護理床的床尾立著一個輸液架,上面掛著老人的軍裝,一枚枚獎章、紀念章熠熠生輝。這是陪伴老人幾十年的心愛之物。“老人對這些軍功章很珍視,不管走到哪兒都要帶在身邊。所以我們在老人床邊的右側釘上了吊鉤,軍裝和獎章就放在他觸手可及的地方。”院醫療康復科科長孫紅霞說,老人晚上的覺少,睡不多久就醒了,護理員幾次看見老人用顫抖的手輕輕撫摸著獎章。第二天早上,他們發現吊鉤壞了,便將軍裝掛到了輸液架上,讓老人一抬眼就能看見。舍生忘死勇立戰功
走進金山鎮山城村,拐過一條狹窄偏僻的小巷,踩著坑洼不平的土路,會看到一個不起眼的平房,這便是孫景坤大女兒孫美麗的家,孫景坤此前就居住在這里。走進屋內,墻上貼滿了老人的照片和有關資料,無聲地訴說著他清貧樸素的生活和輝煌的過去。走近細看,有攝影家為他拍攝的胸前戴滿軍功章的照片,有記錄他在上甘嶺戰役的文字資料,也有孫景坤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英模代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合影。一樁樁、一件件,讓人仿佛走進了那個硝煙彌漫、激情如火的歲月。孫景坤的故事,要從72年前的1948年說起。那年1月,24歲的孫景坤懷著對的無比熱愛,告別新婚才5天的妻子,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隨40軍119師357團先后參加四平戰役、遼沈戰役、平津戰役和解放長沙、海南島等戰役,在遼沈戰役中榮立三等功、平津戰役和解放海南島戰役分別榮立二等功。戰斗中,他多次負傷,在解放四平的戰斗中,孫景坤是機槍手,是敵人火力重點打擊對象,密集的子彈像刮風一樣撲向他,他身上的傷疤就是最好的見證。1949年,孫景坤因為在部隊表現出色,加入了中國。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剛從海南島戰場撤回來的孫景坤隨部隊集結安東(今丹東)待命。部隊駐地離他家不到五里地,步行也就20分鐘,已經兩年沒見親人的孫景坤卻只是默默地望著家的方向。抗美援朝初期,孫景坤與敵人激戰受傷后被送回國內治療。養傷期間,排長催他回家看看父母,他默不作聲,排長又說,怎么也得讓媳婦看見你還是個大活人呢,他才告假匆匆回了一趟家。隨后,孫景坤不顧腿傷沒好利索,再次過江奔赴前線。當年打了多少仗,孫景坤已經記不清了。不過,有一場戰役,卻永遠烙刻在他的心底,那就是慘烈的上甘嶺戰役。1952年10月27日中午時分,孫景坤所在部隊堅守在上甘嶺161高地,在擊退敵人一次又一次進攻后,部隊傷亡慘重,161高地三面處于敵人的火力控制之下,增援部隊很難上去。當時擔任副排長的孫景坤帶領9名戰士,帶著8箱手榴彈、2箱子彈,從敵人火力死角突上陣地。在擊退敵人瘋狂反撲中,孫景坤擊斃21名敵人,和最后剩下的3名戰友頑強地堅守在陣地上。孫景坤的外孫子畢元發對姥爺關于這場戰役的講述至今印象深刻,“戰斗異常激烈,‘守著是死,不如拼命搏一把。’依靠多年的作戰經驗,姥爺知道敵人炮火最猛烈的地方,往往是敵人進攻的突破口。很快,他就發現了一處盲區,敵人的火力打不到那里,他主動請戰,跟戰友借著坑道掩護奮力狙擊,最終打退了敵人的進攻。”畢元發說,事后戰友們在炮彈掀起的泥土石塊和犧牲的戰士身邊,找到了昏迷的姥爺,他的腿部等多處受傷,耳朵也被震得幾天都聽不見聲音。在抗美援朝中,孫景坤榮立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1953年,孫景坤榮獲一級戰士榮譽勛章,并受到金日成將軍的接見。同年,作為中國人民志愿軍回國英雄報告團成員,孫景坤受到了親切接見。感動中國最美村支書篇6
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xx頒獎典禮》終于在20xx年3月1日晚在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了,認真的觀看了頒獎典禮全部過程,幾度眼眶濕潤.獲獎者,有為了國家核潛艇研制而隱姓埋名的英雄;有幾十年自己拾破爛,從沒有穿過像樣的衣服,卻把錢給了那些需要上學的孩子的老人;有的為親人、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堅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動了華夏兒女.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崗位上,他們堅守著一個信念,“愛祖國,愛他人。”這種愛在他們的堅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時一事,而是幾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愛。他們雖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們卻充滿著微笑來到頒獎典禮舞臺上.他們給國家、社會、他人帶來多么大的正能量.觀后心理暖烘烘的.熱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圍很多人,有時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在這些人的事跡面前,真應該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著。看著這些感動中國人物和他們的英勇事跡介紹,看后我非常感動,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動,眼淚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來,他們的事跡值得我去學習和深思.正是有了他們舍己為人的無私奉獻精神,才使我們現在過上了幸福安穩的生活,世界上母愛是最偉大最無私的,母親默默的付出只為能夠讓孩子過的更好,她從未想過你能回報她點什么,她的一生都在為你擔憂和操勞,從來不會抱怨“累”,這就是我們偉大的母親……媽媽我愛你!看了今年的“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動中國”十幾年來伴隨在我們身邊的這些可歌可泣的人們,他們崇高的人格,為國為民的偉大理想和讓人淚不能止的事跡都讓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還有許多!“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有“感動中國”精神和我們新一代的年輕人的努力奮斗,中國的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一定筆直又開闊,是一條光明大道!感動中國最美村支書篇7
2023年2月16日,堅持30年捐資助學的國網天津電力退休女工王婭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卻用一生踐行照亮了寒門學子的求學之路。一位普普通通的國家電網退休職工,用她的善舉詮釋了生命意義、人生的價值。王婭同志曾擔任北郊220千伏變電站值長、海光寺基地站值長。長達26年的電力職業生涯,對她的人生道路影響極大。“人民電業為人民”的國家電網企業宗旨,電力行業的優良傳統,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的熱土沃土,培育了她的職業素養,更培育了她古道熱腸、鞠躬盡瘁的高尚品質。她不僅用20余年安全運行無任何差錯的工作業績守護著萬家燈火,更用其30余年熱心公益、扶貧濟困的行動觸及了億萬群體的心靈。她的第一次捐助是在1985年,當時有一個捐助國寶大熊貓的愛心捐贈活動,王婭捐出了5塊錢,這是她的第一次捐款。1989年,希望工程正式成立,王婭毫不猶豫地捐出了100元,而當時她每月的工資收入還不足200元。她30余年奉獻愛心、捐款捐物,從西南旱災、青海震災、南方水災、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處處都有王婭留下的愛心。這些年到底捐了多少錢,王婭也記不清,大家只能從那一份份捐贈證書、一張張匯款收據中了解大概情況:汶川地震、南方水災2000元,甘肅舟曲地質災害她又拿出4800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天津市慈善基金會也都留下了她愛心捐贈的痕跡。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檢修公司變電運維中心變電運維正值趙穎是王婭的徒弟。幾年前,來到師傅王婭家中做客,在素雅質樸的房內,兩座書架吸引了她,她拿起幾本圖書翻閱,一個當作書簽的紅色小本吸引了她,“那是一個獻血本,被順手當作書簽使用了。”讓她驚訝的是,在隨后的閱讀中,她竟陸續翻出了四五本獻血證,“獻血地點不一樣,此前她從來沒說過。”趙穎這才知道,從1986年開始,王婭用平凡的行動踐行著不平凡的事業。一個人做好事并不難,難得的是堅持三十余載毫無保留。王婭把小我融入了人間大愛,把愛心傳播給廣大社會,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人民電業為人民”的生動實踐。感動中國最美村支書篇8
2008年4月1日,我們在校務會上認真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感人事跡,我為她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中而欽佩,我為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而欽佩。張桂梅和許多人一樣,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但是幸運卻沒有垂青她,不幸之神卻與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九年級語文上冊 第六單元 品味古典名著 23 三顧茅廬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第一單元 美麗的大自然 欣賞 森林與小鳥》(教案)-2023-2024學年人教版音樂三年級下冊
- Unit 3 My friends Part C(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上冊
- 3《我和老師交朋友》(教學設計)-魯畫版心理健康五年級上冊
- 8 蝴蝶的家(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 4 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統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 第12課 我有一個夢想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必修2
- 2023七年級數學上冊 第5章 相交線與平行線5.2 平行線 2平行線的判定教學設計 (新版)華東師大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 第四課 第2節 詞語的兄弟姐妹同義詞教學設計2 新人教版選修《語言文字應用》
- 10《傳統美德 源遠流長》 第1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統編版
- 綜合與實踐 白晝時長規律的探究教學設計 2024-2025學年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
- 2025年重慶市開州區云楓教育集團中考一模化學試題(含答案)
- 世界史話題聚焦-智慧講壇新視野+導學案-2025屆統編版高三歷史二輪復習
- 2025年紹興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適應性測試題庫附答案
- 福建省龍巖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一模試題 化學 含答案
- 2025年第六屆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廣東省廣州市白云區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2月統測英語試卷【含答案解析】
-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八校聯考七年級(下)期中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第六屆全國國家版圖網絡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中小學組)
- 江西九江茅山頭企業管理有限公司2024年紀檢專干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deepseek的使用技巧與實際應用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