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傳易錯點強化專題學案_第1頁
遺傳易錯點強化專題學案_第2頁
遺傳易錯點強化專題學案_第3頁
遺傳易錯點強化專題學案_第4頁
遺傳易錯點強化專題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遺傳易錯點強化專題學案編制:軍長2014.12.10一、雜交結果分析與性染色體的特點1?雜交結果相關數據的呈現形式圖解序號表現型黃色黃色綠色綠色圓粒皺粒圓粒皺粒①黃皺X綠皺034036②黃圓X綠皺16171415③黃圓X綠圓217206④黃皺X黃皺043014it灰身直毛灰身分義毛黑身直毛黑身分叉毛雌蠅3/401/40雄蠅3/83/81/81/8」 Y2?X、Y性染色體的同源與非同源區段圖解析圖:(1)X染色體與Y染色體是一對同源染色體,存在著同源區段(IIT),同源區段控制相同性狀的基因是成對的。(2)X染色體與Y染色體除了同源區段,還有非同源區段(1、11-2)。非同源區段在X染色體上的(II-2)比在Y染色體上的長得多,X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上基因控制的遺傳

基因所在區段基因型(隱性遺傳病)男正常男患病女正常女患病11-1XBYB.XBY\XbYBXhYbXBXBXBXb\\1]1(伴Y遺傳)xybXYh[特別提醒]性中的發病率(2)若將該圖改染色體,且在⑴基因在I、II-1、II—都不相同。\丨;丫攵為果蠅的性染色體,應注描述時注意“雌雄”與人[任何區段XbY:意大而長1的“男女”上都與性別有關,XBXB.XBXb的為Y染色體,短區另|」、“雜交”與人在男性、.而小的為1的“婚配病為伴X染色體遺傳。Y染色體的非同源區段很短小(I),此段上的基因表現為典型的伴Y染色體遺傳,即只在男性中遺傳。(3)基因所在區段位置與相應基因型對應關系女X區別。⑶若將該圖改為“ZW型性染色體”注意Z與X及W與Y的對應關系。二、DNA復制、轉錄與翻譯DNA復制過程圖解析圖:(1)圖中DNA分子復制是從多個起點開始的。圖中DNA分子復制是邊解旋邊雙向復制的。圖中DNA分子在復制速率相同的前提下,復制開始的時間最右邊最早。真核生物的這種復制方式提高了復制速率。從箭頭看子鏈的合成方向與母鏈相反,且右上與左下段連續復制,而左上與右下段復制不連續,最終不連續的片段需要DNA連接酶連接成完整子鏈。mRNA與核糖體數量、翻譯速度的關系圖解1TZ一個mRNA分子結合多個核糖體,同時合成多條肽鏈。

析圖:(1)數量關系:一個mRNA可同時結合多個核糖體。目的、意義: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出大量的蛋白質。結果:合成4條相同的多肽鏈,而不是4種。若為原核生物,因無核膜形成相對獨立的空間,故轉錄與翻譯可同時進行。易錯點歸納一、遺傳的細胞學基礎?與減數分裂有關的幾個易錯點減數分裂與有絲分裂最本質的區別在于前者染色體數目減半。精原(卵原)細胞產生方式為有絲分裂,精原細胞產生精子,卵原細胞產生卵細胞的過程為減數分裂。所以同時觀察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材料可用精巢或植物中花藥。著絲點斷裂后,染色單體變成的染色體盡管大小、形狀相同,但不叫同源染色體。兩染色體是復制形成的,上面的基因相同,若發生改變則可能是基因突變造成的。減數分裂中若出現不均等分裂則一定為卵細胞的形成過程,而出現均等分裂則既可能是精子的形成過程,亦可能是卵細胞形成過程中第一極體的分裂。2?染色體與染色單體、同源染色體與四分體之間的關系(D染色體與染色單體染色體的條數是按著絲點來計數的,有一個著絲點就有一條染色體。由一個著絲點連接的2條染色單體叫姐妹染色單體(如圖中a與a'、b與b'、c與c'、d與d'),染色單體存在的時期是染色體復制以后、著絲點分裂之前的一段時期。⑵同源染色體和四分體同源染色體:在減數分裂過程中能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先聯會后分離,如圖中1和2、3和4。四分體:是指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聯會后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的狀態,如圖中1和2、3和4分別為一個四分體。初級性母細胞中同源染色體的對數就是四分體的個數,即四分體的個數二同源染色體的對數。1個四分體=1對同源染色體=2條染色體=4條染色體單體=4個DNA分子=8條脫氧核苷酸鏈。二、遺傳的分子基礎中易錯點歸納1?與DNA有關的易錯點證明DNA是遺傳物質的間接證據是理論推斷,直接證據是兩個實驗。用DNA酶水解DNA后轉化失敗,從另一個層面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中核酸為DNA和RNA,但其遺傳物質為DNA;無細胞結構的病毒內其核酸為DNA或RNA,遺傳物質為DNA或RNA。DNA分子的多樣性即堿基對的排列次序,若某一個DNA片段有n個堿基,則排列次序應有4(n/2),即4的指數必須是堿基對數,而非堿基個數。DNA復制既可在體內完成,亦可在體外進行,但除了滿足模板、酶、ATP、原

料等基本條件外,還應注意適宜的pH、溫度等條件。染色體與DNA的數量關系:一條染色體含有1個雙鏈的DNA分子或2個雙鏈的DNA分子。2?與基因有關的易錯點對真核細胞而言,染色體是基因的主要載體,因為線粒體、葉綠體中也含有基因。轉錄出的RNA有mRNA、tRNA、rRNA,但攜帶遺傳信息的只有mRNA。DNA復制發生在細胞分裂過程中,轉錄、翻譯發生在細胞分裂、分化過程中。遺傳信息的傳遞是通過復制來完成的,所以不管減數分裂還是有絲分裂都可實現該過程。既可在親子代之間,亦可在同一生物個體中的細胞內發生。基因突變發生,遺傳信息一定改變,轉錄密碼子一定改變,但決定的氨基酸不一定改變,蛋白質結構不一定改變。給出某一氨基酸的密碼子,一定是信使RNA上的序列,根據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可寫出轉運RNA的反密碼子序列,也可寫出DNA雙鏈的堿基序列。判斷是DNA還是RNA的依據為堿基(是T還是U)和五碳糖(是脫氧核糖還是核糖),判斷DNA為單鏈還是雙鏈的依據為A和T之間,C和G之間是否存在等量關系。密碼子具有通用性,即不論是病毒、原核生物,還是真核生物,其密碼子的含義都是相同的。但也存在一些例外,在一些真菌、原生動物和真核細胞線粒體mRNA中的某些密碼子就與通常的含義不同,例如線粒體中UGA不是終止密碼子,而是編碼色氨酸的密碼子。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堿基tRNA—端與密碼子對應的三個相鄰堿基mRNA上決定一個氨基酸的三個相鄰堿基tRNA—端與密碼子對應的三個相鄰堿基基因中脫氧核昔酸的排列順序(RNA病毒除外)[概念密碼子識別Y 八概念反密碼子位置tRNA[概念密碼子識別Y 八概念反密碼子位置tRNA概念遺傳b息込DNA空^mRNA竺作用]

識別并轉

運氨基酸基因與性狀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有些性狀受單基因控制,即一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個性狀,而有些性狀受多個基因控制,即多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個性狀,也有一個基因也可以影響若干個性狀(基因的多效性)。性狀除受基因的控制外,有時受環境因素的影響也非常大。三、遺傳的基本規律與伴性遺傳1?與基因的遺傳規律有關的易錯點孟德爾發現遺傳定律是通過性狀的遺傳來發現的,其實質是基因的遺傳規律。孟德爾做測交實驗是為了驗證他對分離現象的解釋是否正確。若測交結果出現兩種表現型,比例為1:1,貝唯夠推斷親本只能產生兩種比

例相當的配子,不能說明只有一對等位基因。遺傳圖解與遺傳圖譜并不是一回事,注意遺傳圖解的書寫要求和規范。預測概率與實際概率不是一回事,如生男孩和生女孩各占1/2,但一個家庭生了4個小孩,則各種情況都有可能出現。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只有真核生物符合,凡原核生物及病毒的遺傳均不符合。分離定律適合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包括位于常染色體上和性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的遺傳;自由組合定律適合兩對或兩對以上相對性狀的遺傳,但所有的等位基因必須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體上,即彼此獨立遺傳,互不干擾。遺傳規律的體現是以大量處理試驗材料為依據的,所以單獨涉及某4個子代的表現型是不確定的。例如:一對相對性狀的雜合體自交后,其4個子代的表現型可能是什么?由于對平時練習的“一對相對性狀的雜合體自交后代顯隱性之比為3:1”的印象很深,易造成失誤。符合基因分離定律并不一定出現特定的性狀分離比。原因一是F2中3:1的結果必須在統計大量子代后才能得到,子代數目較少時,不一定符合預期比例;二是某些致死基因可能導致遺傳分離比變化。如隱性致死、純合致死、顯性致死等。?準確理解遺傳規律的適用范圍分析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現代解釋,可對遺傳規律的適用范圍做如下歸納:由其中“減數分裂”這一關鍵詞可知遺傳規律適用于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且其實質體現在形成配子的過程中。例如在下面基因型為AaBb的豌豆自交圖解中,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體現在過程①中(此處最易被誤解為體現在過程②中,值得注意)。—IAB: IAh: laB: U.b種表現型◎雌雄配F隨機結合種表現型(16種結合方式)由“染色體”這一關鍵詞可知遺傳規律適用于真核生物的細胞核遺傳。基因分離定律只適用于一對等位基因的遺傳,基因自由組合定律適用于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或兩對以上等位基因的遺傳。例如右圖中,等位基因A與a、B與b、C與c的遺傳均分別遵循基因分離定律。等位基因A、a與C、c或B、b與C、c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而等位基因A、a與B、b的遺傳則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知識提升伴性遺傳與遺傳規律的關系1?與基因的分離定律的關系伴性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X、Y是一對同源染色體,其上也含有等位基因。伴性遺傳的特殊性雌、雄個體的性染色體組成不同,有同型(XX)和異型(XY)兩種形式。有些基因只存在于X或Z染色體上,Y或W染色體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從而存在于純合子(XbY或ZdW)內的單個隱性基因控制的性狀也能得到表現。Y或W染色體上攜帶的基因,在X或Z染色體上無相應的等位基因,只限于在相應性別的個體之間傳遞。性狀的遺傳與性別相聯系。在寫基因型、表現型和統計后代比例時一定要與性別相聯系,如XbY或XBXb。2?與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關系在分析既有性染色體又有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兩對或兩對以上的相對性狀遺傳時,由位于性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按伴性遺傳處理,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按基因的分離定律處理,整體上則按自由組合定律處理。?兩種染色體上基因傳遞規律的比較由常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遺傳疾病,其基因的傳遞規律是父母把每對基因中的一個基因隨機傳給子女,沒有性別差異。由X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遺傳疾病,其基因的傳遞規律是父親的X染色體及其上的基因只能傳給他的女兒,母親的兩條X染色體及其上的基因可以隨機地傳給兒子或女兒。由Y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遺傳疾病,其基因的傳遞規律是父親的Y染色體及其上的基因只能傳給他的兒子,代代相傳不間斷。而女性體內不存在Y染色體,所以,由Y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遺傳病不會在女性中出現。?遺傳中配子或個體致死現象及特殊遺傳現象關注遺傳學中的某些配子致死、基因互作、表型模擬、合子致死等“例外”現象。致死基因問題例析隱性致死:隱性基因存在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時,對個體有致死作用,如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植物中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葉綠素,使植物因此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而死亡。隱性致死可分為隱性純合完全致死,就是隱性純合體全部死亡,和隱性純合不完全致死,也就是隱性純合體只有部分死亡,而不是全部死亡。顯性致死:顯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經膠質癥(皮膚畸形生長,智力嚴重缺陷,出現多發性腫瘤等癥狀)。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時期發生作用,從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現象。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時期或成體階段發生作用,從而不能形成活的幼體或早夭的現象。如黃鼠基因的致死作用發生于胚胎植入子宮后不久。表型模擬問題表型模擬性狀的出現僅僅是由環境條件的改變引起的,其遺傳物質(基因)并沒有發生改變,自然不能遺傳。基因互作問題分析對于一個性狀受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的遺傳學問題,提醒考生注意仔細分析,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不是典型的自由組合定律分離比。表現型有母本基因型決定而不是由自身基因型決定。母性效應是指子代某一性狀的表現型由母體的染色體基因型決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決定。二、細胞分裂、DNA復制與基因表達?細胞分裂與可遺傳變異基因突變:任何方式的細胞分裂過程中,都有遺傳物質的復制,受生物體內或體外各種因素的干擾,都可導致DNA復制過程中發生差錯,從而發生基因突變。基因重組:發生于減I四分體時期和減I后期,即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多涪體:發生丁冇絲分裂末期?染色體加借?沒冇形成兩個子細胞(4)原核細胞的變異:原核生物的勺變異類型只(4)原核細胞的變異:原核生物的勺變異類型只f:l"1因突變,染色體,自然也沒有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1從:-|lJHIJ?基因復制與表達中相關數量計算⑴計算中“最多”和“最少”的分析①翻譯時,mRNA上的終止密碼子不決定氨基酸,因此mRNA上的堿基數目是蛋白質中氨基酸數目的3倍還要多一些,但如果題目沒有提示終止密碼子問題,計算時一般不需要考慮。②基因或DNA上的堿基數目比蛋白質中氨基酸數目的6倍還要多一些。(2)DNA復制中“復制n次”和“第n次復制”所需某堿基數目的計算復制n次所需的脫氧核苷酸數為bX(2n-1);第n次復制所需的脫氧核苷酸數為bX2n—1。(其中b為所求的脫氧核苷酸在原來DNA分子中的數量,n為復制的次數)解答有關試題時應看清是DNA上(或基因中)的堿基對數還是個數;是mRNA上密碼子的個數還是堿基的個數。二、探究遺傳方式的實驗設計實驗設計和探究能力是高考生物能力要求的最高層次。在遺傳類簡答題中,命題者往往設置一些情境,要求考生設計實驗方案,探究遺傳現象。部分考生遇到該類試題時,由于找不到解題的切入點,而臨陣脫逃。下面就常見類型的實驗設計進行總結,以明確解題的基本套路。1.一對相對性狀基因位置的判斷(1)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判斷①若相對性狀的顯隱性是未知的,且親本皆為純合子,則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a.若正交和反交的后代表現型相同,都表現同一親本的性狀,則這對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遺傳圖解如下:匸交P 十)Xbb()b.若正交后代全表現為甲性狀,而反交后代中雌性全表現為甲性狀,雄性全表現為乙性狀,則甲性狀為顯性性狀,且基因位于X 上。遺傳圖解如下:反交Pbb(十)XI, 7丨山②若相對性狀的顯隱性已知,只需一個雜交組合判斷基因的位置,則用隱性雌性個體與顯性雄性純合個體雜交的方法。a.若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則后代中雌雄個體的表現型完全不同,雌性個體表現顯性性狀,雄性個體表現隱性性狀。遺傳圖解如左:IJIJXb\,JX\HYhb(十)X1山(J)比XBXt}XbYLb.若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則雌雄后代的表現型與性別無關。遺傳圖解如右上:⑵基因是伴X染色體遺傳還是X、Y染色體同源區段的遺傳的判斷適用條件:已知性狀的顯隱性和控制性狀的基因在性染色體上。基本思路一:用“純合隱性雌X純合顯性雄”進行雜交,觀察分析F1的性狀。基本推論一:若子代中雌雄個體全表現顯性性狀,說明此等位基因位于X、Y染色體的同源區段上;若子代中雌性個體全表現顯性性狀,雄性個體全表現隱性性狀,說明此等位基因僅位于X染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