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影像學雜志編委申請_第1頁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編委申請_第2頁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編委申請_第3頁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編委申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醫(yī)學影像學雜志編委申請1.1投稿及審稿:為縮短稿件刊發(fā)周期,提高雜志運行效率,自2010年1月1日起,雜志不再接受紙版投稿和郵寄光盤,只接受網絡投稿。雜志收稿、退作者修改、稿件是否采用等信息將通過電子郵件或手機短信等方式及時向作者反饋。專家審稿也將采用網絡方式,不再郵寄紙質版稿件。1.2稿件類型:該刊歡迎原創(chuàng)性的論著、技術交流、個案報道及專家論壇、文獻綜述和科技信息等欄目的稿件。雜志內容設置包括:放射診斷學(DiagnosticRadiology)、超聲醫(yī)學(UltrasoundImaging)、核醫(yī)學(NuclearMedicine)、介入醫(yī)學(InterventionalMedicine)、光學成像(OpticalImaging)、綜合影像(Multi-ModalityImaging)、醫(yī)學影像工程(MedicalImagingEngineering)和述評與綜述(EditorialandReview)。對選題新穎、重點突出、數據可靠、文筆精煉的原創(chuàng)性稿件將優(yōu)先發(fā)表。1.3稿件構成:稿件主體由①中英文摘要、②文本正文、③圖片與圖表3部分構成,此部分內容不得透漏作者和單位的相關信息,以1個Word文檔或者壓縮文件(.zip或者.rar)的格式上傳。作者信息、單位介紹信或推薦信的掃描照片另外組成壓縮文件上傳。同時完成網絡投稿的欄目填寫。作者可以參照網站的樣稿組織信息和排版。1.4地址:北京市復興路28號,解放軍總醫(yī)院健賓樓1206室,郵政編碼:100853。醫(yī)學影像學雜志《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主管、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主辦的全國性專業(yè)學術期刊,1993年創(chuàng)刊,雙月刊,單月15日出版。國內外公開發(fā)行。2010年10月經新聞出版局審核批準,中國醫(yī)學影像學雜志自2011年1月起開始實行單月刊,單月1日出版。

如果您需要發(fā)表論文在正規(guī)刊物上,可以搜索中國論文榜,是中國權威論文發(fā)表平臺,為您提供專業(yè)的論文發(fā)表咨詢和論文發(fā)表輔導!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的投稿信息1總體要求文稿應具有科學性、先進性、創(chuàng)新性和可讀性,力求重點突出,論點明確,資料詳實,數據可靠,結構嚴謹,寫作規(guī)范,表達準確,文字精煉。文稿撰寫應遵照國家標準GB7713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GB6447文摘編寫規(guī)則,GB7714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專家述評4000字左右,研究論著、綜述、規(guī)范化探討類論文5000字,研究快報2000字,經驗交流不超過1500字,病例報告不超過1200字。2題目力求高度概括、言簡意賅且能反映論文的主題,文題字數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盡量不用副標題,阿拉伯數字不宜開頭。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題下按貢獻的大小順序排列,作者人數最好不要超過5人,投稿后作者署名及順序不得擅自修改或變更。作者應具備:①參加選題、研究工作并能解釋論文有關問題者;②起草或修改論文中關鍵性理論或主要內容者;③能對編輯部的修改意見進行核修,并最終同意該文發(fā)表者。對研究工作有貢獻的其他人可在致謝中列出。通訊作者姓名上加注“*”號,其應對全文內容負責,還應具有對讀者提出的質疑進行答辯能力和義務。如有外籍作者,應征得其本人同意,并附有本人簽字。作者之間用逗號分隔。4單位在作者的下一行寫出單位的全稱(具體到科室)、省市和郵政編碼。署名作者分別在多個單位者,應分別寫出各單位的全稱(具體到科室),并用阿位伯數字上標在對應的署名作者右上角標注。5英文題目要求簡明扼要,方便檢索,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以不超過10個實詞為宜。除已得到整個科技界或本行業(yè)科技人員公認的縮略詞語外,不宜使用縮略詞語。6英文作者用漢語拼音拼寫,姓前名后,姓氏全部大寫,名首字母大寫,雙名間加連字符“-”。例如:王小五,寫為:WANGXiao-wu。7英文單位與中文單位對應,按查閱本單位官方網站或咨詢相關職能部門,規(guī)范英文寫法。8基金項目格式為:××基金(編號××)。同時附基金項目批文掃描件一份,本刊將優(yōu)先選登基金論文。9作者簡介格式為:姓名(出生年-),性別,籍貫,學位,職稱,研究方向和E-mail。在讀碩士、在讀博士請注明導師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第一作者必須提供聯(lián)系電話。通訊作者通常為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負責人,包括其姓名、單位、郵編和E-mail。10摘要論著和綜述性論文均須附中、英文摘要,英文在前,中文在后。以第三人稱撰寫,不用“本文”、“作者”等詞作主語,不超過350個漢字,按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結果(Results)、結論(Conclusion)四項式編寫。綜述性論文摘要無須按“四項式”編寫。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明性,并且擁有與文獻同等量的主要信息,在有限的字數內向讀者提供盡可能多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充分反映該研究的創(chuàng)新之處。英文摘要在300個實詞左右,內容和形式要求與中文摘要基本對應。11關鍵詞中文關鍵詞以《漢語主題詞表》為準,以標引能表達全文主題概念的敘詞2~5個,盡量少用自由詞。英文關鍵詞應與中文對應,以《IndexMedicus》中主題詞表《Mesh》內所列的主題詞為準,每個英文關鍵詞第一個詞的首字母大寫,各關鍵詞之間用分號隔開。12正文標題層次如:1資料與方法(或材料與方法),1.1資料(或材料),1.2方法,2結果,3討論,一般不超過三級標題,文內連序號為圓圈碼,如①、②、③……表示。13醫(yī)學名詞應注意規(guī)范、標準、前后統(tǒng)一,盡量少用縮略語,原詞過長且在文中多次出現(2次以上)者,可于括號內寫出全稱并加注簡稱,以后直接用簡稱。醫(yī)學名詞術語,以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醫(yī)學名詞》為準。14計量單位采用國際單位制并嚴格執(zhí)行國家標準GB3100~3201《量和單位》的規(guī)定,使用法定計量單位,不再使用N(當量濃度)、M(克分子濃度)、百分比濃度[%(V/V)、%(m/m)]等已廢除的非標準計量單位和符號。15統(tǒng)計學符號以國家標準GB/T3358.1-1993《統(tǒng)計學名詞及符號》為準,樣本算術平均數用英文小寫斜體±s;標準差用英文小寫斜體s;t檢驗用英文小寫t;F檢驗用英文大寫F;卡方檢驗用希文斜體χ2;相關系數用英文小寫斜體r;自由度希文斜體γ;概率用英文大寫斜體P;樣本數用英文小寫斜體n。16統(tǒng)計學方法請注明使用的統(tǒng)計學軟件名稱和版本,以及所使用的統(tǒng)計學方法。率的計算保留小數點后兩位,年齡保留小數點后一位,年齡需要提供±s或者中位年齡。17圖片論著類論文和病例報告均須附典型病例圖片,圖片分辨率須300dpi以上,JPG/JEPG格式,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對比度,最好是醫(yī)院圖像工作站中直接提取的圖像。每圖下面應標有圖序號、圖題、圖說(解釋圖片內容的文字),文中應有圖位。對于圖中箭示應有說明,有病理圖的應有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數。18表格本刊采用三線表,表格列于文后,每表應標有表序號、表題,文中應有表位。19參考文獻必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GB7714-2005《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中規(guī)定,采用“順序編碼制”。僅限于作者直接閱讀的近5年的文獻,盡量不用二次文獻,無特殊需要不必羅列眾所周知的教科書或某些陳舊史料,提倡引用國內外同行新近發(fā)表的研究論文為參考文獻,引用論點必須準確無誤,不能斷章取義。參考文獻至少來源于5種以上的期刊,論著類論文參考文獻不少于13條,綜述類論文參考文獻20~30條,以反映論文的科學依據,以及對前人科學工作的繼承性。參考文獻的編排應按每條文獻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逐條列于文后,并在文內引用處用右上角加方括號注明角碼。1投稿方式本刊已啟用編輯系統(tǒng),投稿請登陸本刊主頁,點擊左上角“作者登錄”進入,首次投稿需要注冊,登錄編輯系統(tǒng)投稿,本刊不接受電子郵件投稿,軟盤或信件投稿。內容包括:①作者單位推薦信和醫(yī)學倫理知情同意書,推薦信中注明無一稿多投、不涉及保密、署名無爭議三項,掃描隨郵件一并發(fā)送;②正文內容,一律用宋體5號字,不分欄,頁邊距上下左右統(tǒng)一為1.5cm,以Word格式存儲。③圖片插入正文相應位置,圖號不要標在圖片上,標在圖片下面,圖片下面需要注明圖號、圖題、圖片說明,格式為“圖號圖題圖片說明”。本部通過E-mail告知您稿號,請謹記稿號,以便查詢稿件情況。2審稿及錄用所有來稿均經本刊編輯部初審、同行專家評議、作者修改,審稿人姓名對作者保密,投稿時作者可以提出要求回避的評審專家的姓名。本刊已啟用學術不端檢索系統(tǒng),凡復制比達到或者超過15%的文章直接退稿,其余稿件根據本刊編委會評審意見、作者的修改情況以及論文質量等級決定稿件取舍,錄用通知通過郵件發(fā)送,稿件已被錄取的作者如需紙質錄用通知書請與編輯部聯(lián)系。3稿件修改本刊編輯部通過編輯系統(tǒng)給作者發(fā)修改意見,同時會有郵件提醒,作者務必于7天內將修改后稿件上傳編輯系統(tǒng)。1個月未修回的稿件將作退稿處理。依照《著作權法》有關規(guī)定,本刊編輯部可對來稿做文字修改、刪節(jié),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請作者在寄回校樣時提出。4稿件查詢①作者投稿后1周未收到E-mail回復的稿號即為本期刊社未收到投稿,請重新投稿;②收到稿號后可登陸本刊網站實時查詢稿件處理狀態(tài),1個月內未查詢到稿件審理進展可以發(fā)郵件咨詢;③本刊收費通知一律以E-mail形式發(fā)出,如需出具紙質通知另行聯(lián)系;④作者交發(fā)表費后1個月內未查到發(fā)票信息或者未收到發(fā)票請及時發(fā)郵件與期刊社聯(lián)系。5版權來稿文責自負,凡投稿者,即視為同意本刊編輯部將稿件以紙載體、光盤版和網絡版的形式出版。寄回校樣的同時請從本刊主頁左邊“下載中心”下載“版權轉讓協(xié)議”,簽字并寄回。6收費作者在得知稿號后須及時交納審稿費60元。稿件一經錄用,即收取發(fā)表費,刊印彩圖者,需加付彩圖印制工本費。1個月內不寄款者,本刊將按退稿處理。7贈刊及稿酬稿件一經錄用見刊,會寄給第一作者贈刊兩本。發(fā)表稿件有稿酬,獲得稿酬為一次性稿酬,包括紙載體、光盤版和網絡版的稿酬。如第一作者變更通訊地址,請及時更改注冊信息。8地址北京市海淀區(qū)北四環(huán)西路21號大猷樓502室,《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期刊社柏-查綜合征的介入治療(附30例報告)李成朗,曹建民,陳君坤,尹革平彩色多普勒血流顯像檢測下肢靜脈瓣返流查長松,李靜偉,隋向梅,趙玉華,杜曉華精液囊腫的超聲診斷與手術病理對照分析金永燦,金愛蓮,林海淑,黃盛玉原發(fā)性肝癌100例MRI分析王澄林,李成錄,趙鋒婦產科急癥B型超聲診斷價值探討(附100例分析)宋瑞英卵巢惡性腫瘤術后用經腹經陰道超聲方法追蹤探討唐軍,高淑華,呂君,張婉柳胎盤呈團狀增厚診斷胎盤早剝張敏,楊蘭翊,林毅萍腹部超聲在診斷宮外孕中的價值楊曉,劉正嵐,錢梅梅,鄭鏵,吳瑋食管原發(fā)性腫塊型惡性淋巴瘤1例生玉現超聲在絕經后婦女子宮病變診斷中的應用高秀榮,遲玉花胎兒宮內生長遲緩吸氧后彩色多普勒對臍血流觀察分析趙夏夏,楊麗萍,尹玉成,閆瑞玲,張希平,常虹異位妊娠保守治療超聲動態(tài)觀察叢林陰道超聲對流產后子宮出血的診斷價值張忠新,王心梅青春期女性宮腔陰道內積血的CT診斷王英久,紀國忠,楊旭華,竭向偉,楊曉晶胎頭光環(huán)與子宮體下壁漿膜的間距在超聲診斷前置胎盤中的價值吳錦春,段曉琳,王桂珍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與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的相關性的研究進展耿斌,曹鐵生,段云友空泡蝶鞍的臨床影像學診斷謝啟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