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章國際貿易政策名詞解釋題自由貿易政策、保護貿易政策、管理貿易政策、重商主義、戰略性貿易政策、幼稚工業簡述題各國制定對外貿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各國外貿易政策包括哪幾個部分?簡述晚期重商主義的主要內容。簡述自由貿易理論的要點。李斯特的保護貿易學說有什么特點?簡述對外貿易乘數理論的主要內容。超保護貿易主義有何特點?論述題試論述貿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現和主要特點。試論述新貿易保護主義的主要特點和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聯系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的形勢談談你對貿易政策變化趨勢的看法。案例分析案例一美國歷史上最高關稅法—霍利一斯穆特關稅法出臺始末尋租,是一種為追求經濟報酬所進行的非生產性活動。這種活動投人一定的人力、財力與精力(時間),由此增加交易中的成本。最為典型的案例就是歐美國家私營企業為獲得國家貿易保護、為維持壟斷權利、為謀求國家企業的轉讓所進行的各種院外活動。一戰結束后,各交戰國在經濟短期通貨膨脹的景氣后便發生了經濟危機,為保護國內市場,各國相繼開征起新關稅,并實行進口配額等非關稅壁壘。經濟危機期間美國的出口市場受到沉重打擊,不少工廠紛紛停工或關閉。先是橡膠、汽車、造絲工業的不景氣,然后又波及到各個部門,農業遭受的打擊最大,并陷入長期慢性蕭條之中。農業的蕭條對政府產生了很大的政治壓力。1921年5月,來自各農業州的兩院議員組成一個“農業集團”,要求政府立法保護農民的利益。當月,政府召開特別會議,通過緊急關稅法,對小麥、玉米、肉類、羊毛、食糖等農產品的進口課以高關稅。1922年9月19日,國會又通過了福德尼一麥坎伯關稅法,恢復了1909年的高額關稅和早期一些關稅,例如恢復對鋼鐵的關稅,提高紡織品的進口稅,包括農產品和工業品在內的許多部門受到高關稅的保護。這一法令對“戰時幼稚工業”主要是化學工業和染料工業給予了特別的保護。1927年,戰后首次世界經濟會議在日內瓦召開,從會議提供的統計資料可以看出,這時的美國是僅次于西班牙的世界第二高關稅國,見表。1925年世界一些國家工業品關稅國家關稅稅率英國、荷蘭10%以下丹麥、瑞士10%—15%奧地利、比利時、印度、瑞典15%—20%加拿大、法國、德國、意大利、南斯拉夫20%—25%阿根廷、澳大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25%—30%波蘭30%—35%西班牙、美國35%以上注:關稅水準以商品價格的百分比表示不。資料來源:J·H.里查得遜《國際合作研究》,1931。隨著經濟大蕭條的到來,美國國內提高關稅的呼聲有增無減。1929年1月,國會召開關稅改革聽證會,再次試圖幫助農場主擺脫蕭條。4月國會議員霍利(Hawley)和斯穆特(Smoot)聯名提出關稅議案。同年10月,紐約股市崩潰,美國乃至世界經濟陷人空前的大危機。此時不光是農業部門要求保護,一個個工業部門也大喊大叫要求增加保護以刺激就業。院外各壓力集團的游說,院內議員相互交易,互投贊成票,最終導致1930年美國歷史上最高關稅法——霍利一斯穆特關稅法誕生。該法律修訂了1125種商品的進口稅率,其中增加稅率的商品有890種,有50種商品由過去的免稅改為征稅。盡管降低稅率的商品有235種,并有75種商品由征稅改為免稅,但就總體來看,農作物原料的平均稅率由38.1%提高到48.92%;其他商品的稅率由31.02%提高到34.3%,根據1932年進口情況看,估計實際上稅物品的平均稅率達到53.2%。盡管當時的胡佛總統認為這一關稅法符合美國的最高利益,但它所產生的后果卻是十分嚴重的。由于高關稅限制了進口,l914年以來其他國家對美國的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為阻止危機蔓延,各國對進口都采取了嚴厲的措施,競相征收新關稅或采取其他限制手段,以保護本國產業,刺激國內生產復蘇。1931年英鎊貶值,1934年美元跟著貶值,為了保護本國通貨,法國和其他歐洲國家都實行了進口管制。這樣一來,原先指望通過擴大貿易來恢復全球經濟的幻想在各國嚴格的外貿管制下破滅了,世界經濟狀況進一步惡化。1929-1933年經濟危機后,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陷入全面大蕭條,這一狀況直到1936年才略有好轉,對外貿易的恢復則比生產復蘇還要滯后。以世界進口總額為例,1928年時已達到601億美元,但到1938年僅為246億美元,不足大危機前的一半。當然這里也有價格下跌的因素。美國的經濟復蘇問題后來通過羅斯福總統的新政才得以解決。思考題:1、在本案例中尋租活動主要體現在哪里?2、這種尋租活動給美國外貿政策的制定、對外貿易與經濟發展帶來什么樣的影響?3、導致這種尋租活動發生的原因是什么?案例二成功的飛躍:印度軟件業的崛起20世紀末,人類步入知識經濟的時代。古老的印度緊緊抓住信息工業發展,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美國微軟總成比爾·蓋茨驚呼:“除美國外,下一個軟件大國既不是歐洲國家,也不是日本,而是印度。”有事實為證:1997年印度軟件出口17.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75%,是中國的幾十倍。1998年印度政府提出了“信息產業超級大國”戰略目標和發展軟件業的108條措施,備受世界矚目。印度屬于發展中國家。從1947年在政治上取得獨立以后,40多年來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發展民族經濟,力圖將一個不發達的國家建設成一個發達的經濟大國。獨立后前30多年里印度一直實行進口替代的工業發展戰略,雖然這一戰略促進了重工業和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工業發展,在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擴大就業、增強經濟自給能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忽視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產品出口,產品競爭能力不盡人意,80年代中期,印度出口占世界出口總額只有0.5%左右。80年代中期,印度總理拉吉夫·甘地強調:印度錯過了前幾次科技革命的機會,這次必須緊緊抓住。他把電子工業視為“國家的神經”,決心‘用電子和教育把印度帶入21世紀”。在印度第七個五年計劃(1985~1990)中政府提出到1989~1990年度印度的軟件出口將達到30億盧比的目標。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甘地政府制定了《計算機軟件出口、軟件發展和培訓的政策》,此后又陸續攤出了一系列放寬許可證、降低進口稅的政策。1990年辛格上臺,提出促進軟件產業發展的新政策。為了鼓勵出口,辛格政府采取了下面三項措施:第一,對所有出口軟件的企業免除所得稅;第二,對實際出口量3倍于國外訂貨任務的軟件企業的進口關稅從65%減至25%;第三,免除進口軟件的雙重稅收。盡管該項政策提出后僅兩個月辛格政府就下臺了,但繼任席謝卡爾政府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還是促成議會通過了該項議案。從80年代開始,印度電子部軟件發展局每年都有一筆專款用于開拓國際市場。印度電子部還經常會同駐美軟件企業的聯合會和美國電子協會,聯合發起在硅谷和波士頓召開“印度軟件會議”,在國內外舉辦各種專門針對軟件出口的研討會和展覽會。印度電子部還常常就軟件出口對策進行大規模的專項研究,比如對國際軟件市場潛力、數據庫、市場渠道、價格及價格分布結構、數據通訊、人才需求以及相關硬件發展條件等方面進行研究。1998年5月22日,印度政府決定組建國家信息技術和軟件開發特別工作組,其成員包括政府、企業界和學術界的杰出代表。特別工作組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就向總理提交了名為“信息技術行動計劃”的報告,該報告包含著108條建議,詳盡闡述了國家在信息基礎設施、互聯網建設、軟件開發和出口、硬件生產、電子商務、IT研究開發、人才培訓和教育等方面急需解決的問題。除了促進軟件出口外,印度政府希望通過興建一批軟件技術園來帶動全國軟件產業的發展,通過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來吸引更多的外國公司來印度投資。80年代末,印度電子部開始建設普那、布班內斯瓦爾和班家羅爾三個軟件技術園,政府給每個軟件國投資了5000萬盧比,并建立了相關的配套設施,如衛星與數據通信、基礎設施等。軟件技術園的主要目標是出口軟件,它成為印度軟件出口的一個基地。1991年,印度政府又提出“軟件技術園區(STP)計劃”,通過提供優惠政策和良好的設施服務,推動園區內軟件開發和出口企業的發展,幫助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為了吸引國內外著名軟件公司入園,印度政府為園區內的國內外軟件企業提供了包括稅收在內的優惠條件。這些優惠條件包括:在園區注冊的軟件公司可免除5年的所得稅;進口計算機與相關硬件可全部免稅;允許新建的軟件公司在園區內自由選址;允許外商獨資興辦軟件企業;政府為出口加工區所制定的所有優惠政策均適用于園區內的軟件企業;廢除進口許可證制度等。除了上述三個軟件園區外,新德里、海德拉巴、甘地拉加等地也設立了10個國家級軟件技術園區(其中一些軟件技術團仍然處于建設當中)。這些軟件技術園幾乎遍布各邦和各大城市。政府已在這些園區中批準建立了出口型軟件企業750多家,其中絕大部分企業已經開始正常運行。這些企業的軟件出口增長十分迅速,總的出口額約占印度整個軟件行業出口額的一大半。其中僅班家羅爾的軟件出口在1996年就占整個印度軟件出口的62%,近年來由于其他軟件技術園的發展很快,這一比例有較大幅度的下降,但是,班家羅爾的出口額仍然持續增加。摩托羅拉、HP在班家羅爾都設有工廠。1997年,班家羅爾有194家軟件公司,其中外資公司達到65家。印度政府十分重視教育和人才的培養。從1985年起,印度政府制定了新的教育政策,明確提出要使教育成為把國家引向ZI世紀的工具,并擬定23條實施綱領。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提高教育質量的計劃,比如黑板計劃、學校科學教育計劃、改善學校科學教育計劃、重建師范教育計劃、計算機學習計劃等。為了減少人才外流,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充分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關于人才外流問題,印度領導人有其獨特看法。拉·甘地總理指出:“即使一個科學家、一個工程師或者一個醫生在50歲或60歲回到印度,我們并沒有失去他們。我們將因為他們在國外工作獲得經理職位成為富翁而高興。他們會把那里的經驗帶回到國內來。我們必須在印度建立和發展不僅在印度工作,而且在全世界工作的人才。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們對此并沒有損失什么,在國外工作的大量人才正在返回印度。他們是想回來的。我們不要大驚小怪,不要把它看成是人才外流,而應該把它當成智囊銀行,正在積聚利息,等著我們去提取,我們可以將其投資于印度的建設中。”為了確保國內軟件產業不斷增長的人才需求,印度政府對于軟件人才資源的開發給予了高度重視。印度電子部下屬的人才局負責各類軟件人才開發計劃的制定、實施、協調、檢查等。印度在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有一大批留學或者工作的中高級軟件人才。從80年代開始,印度政府對軟件產業實行了一系列政策優惠,創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為海外留學或者工作人員回國開辦軟件企業或者從事軟件開發工作大開“綠燈”。這些海外歸國的軟件人才具備了從事軟件開發與服務的良好技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也擁有一定的資金,特別是與海外同行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他們當中每人都形成了一張巨大的海外“關系網”,對促進軟件出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據報道,目前印度已經擁有140多萬軟件編程人員,其中比較熟練的約有近20萬人。美國《商業周刊》和《福布斯》雜志曾驚嘆道:“印度有著無窮無盡的技術人才儲備”。早在1973年,RSBHATT,委員會就提出要建立一個10億印度盧比的風險投資基金,但風險投資在印度作為一種新的融資手段,其概念是由印度聯合財政部長正式提出的。他在公布1986~1987年度印度財政預算時就指出:印度需要風險投資。在意識到風險投資的必要性后,印度于1989年9月5日通過了它的“七五計劃”(1985~1990年),強調“要發展風險投資體制”。1985年12月19日,印度政府在頒布其長期財政政策(LTFP)時聲明:當務之急,在于強化經濟增長要素,利用世界上飛速發展的新技術,有效解決長期困擾印度貧窮與失業等問題。該項政策建議成立一個初始期資本額為1億印度盧比的風險投資基金(VCF)作為試點,為那些有意推廣本國科技的試點廠家提供權益資本,同時也可以促使印度將以前引進的科學技術在國內更廣泛地應用。值得一提的是,該政策同時指出:考慮到項目有一定的風險性,所以其中很大一部分可能會蝕本。這項基金由一個名叫IDBI的組織管理。該組織從1987年下半年開始運作。除了印度政府提供的初始資本以外,該基金還得到5%的研發稅。1986年5月,印度國會曾提出過“科研開發稅議案”,制定了“科研開發稅條例”,據此,印度政府對所有技術引進項目征收研發稅,為風險投資基金(VFC)聚集財源,資助國內的民族科技企業。該條例規定,對所有用于國外技術引進的費用征收5%的稅款,這些引進費包括:專利支出費、國外合作一次性勞務費、設計費等。其中一部分收人(每年從約2.5億印度盧比中抽取1億)劃歸IDBI下屬的風險投資基金(VFC)。印度政府為推動及規范風險投資業,1988年11月25日印度經濟事務部頒布了風險投資指導方針。該指導方針就風險資本的籌集方案和風險投資公司的運營作了全面的闡述,其內容涉及到風險投資公司和風險投資基金的建立與管理、風險援助的范圍與規模、資產負債率、包銷與掛牌以及稅收優惠條件等諸多方面。1989年1月,由印度ABIDHUSSAIN主席領導下的印度計劃委員會成立的資本市場發展工作組也對印度的風險投資業的組織和融資等方面的問題作了論述。由于目標明確、措施得當,盡管印度軟件產業發展歷史不長,但卻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競爭激烈的全球軟件市場中悄然崛起。目前在出口方面,印度已一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軟件出口大國。據印度電子部和印度電子與計算機軟件出口促進理事會公布的數字,1980年度印度軟件出口額(包括服務)為400萬美元,到1997至1998年度軟件出口額(包括服務)則達到18.13億美元,預計1998至1999年度可達22億美元以上。其軟件技術園區近五年軟件出口平均增長速度達到60%以上,軟件產業成為印度高新技術產業中出口增長最快的產業。在世界銀行對各國軟件出口能力的調查中,印度軟件的出口規模、質量和成本三項綜合指數位居世界首位。全球500強中有160多家企業由印度供應其全球營運點所使用的軟件。到1998年,印度的計算機軟件生產企業達到1156家,其中約300多家以出口導向型為主。出口型企業中多數為不足20人的小企業,最大的出口企業的出口額占全部出口額的近70%。以軟件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推動了印度經濟的高速增長。思考題1,印度政府為發展軟件業采取了哪些手段和措施?2,為什么印度政府選擇軟件產業為其戰略性貿易政策的目標?3.為什么要運用戰略性貿易政策,它的理論依據何在?談談你對這一貿易理論的認識?熱點問題國際貿易保護案件增長趨勢一、反傾銷案件的增長趨勢1999年,全球共發生328起反傾銷案,通過下表可以比較近幾年全球反傾銷案件數量變化的趨勢:年份案件數年份案件數199515619982321996221199932819972421999年案件總數創了歷年案件數量的新記錄,特別與1996-1998年案件數量相對比較穩定的情況相比,升幅很大。是誰提出這些反傾銷投訴?1999年的328起案子是由22個國家(地區)提出的(比1998年涉及的國家數略少),這些國家中既有過去經常提出反傾銷的國家,也有一些是新近才加入到這一行列里來的國家。這22個國家(地區)是: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捷克、歐盟、埃及、印度、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新西蘭、秘魯、菲律賓、波蘭、斯洛文尼亞、南非、特立尼達和多馬哥、土耳基、美國、委內瑞拉。在過去的兩年提出反傾銷最多的國家是:1998年1999年國家案件數國家案件數地區)(地區)1南非411歐盟652美國342印度603印度303美國454歐盟224澳大利亞245巴西165阿根廷216澳大利亞136加拿大187墨西哥107南非168加拿大88巴西149以色列79墨西哥14上述統計表明來自歐盟的反傾銷案件數量在1999年重新位居榜首,這是自1995年以來歐盟又一次成為提出反傾銷最多的國家(地區)。1999年歐盟提出的反傾銷案件數量比以前任何一年都要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從1996年以來加快了對國外產品反傾銷的步伐。由它提出的案件數量每年都成倍增長,1997年為13起,1998年30起,1999年達60起。過去幾年,除了全球反傾銷案件總數急劇增長外,另一個顯著的變化是由剛剛開始使用反傾銷武器的國家提出的案件更多,而那些由“傳統的”反傾銷國家(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提出的案件的比例在下降。1985-1989年間,全球90%的反傾銷案是由上述四國提出的,而到了1998年,這一比例下降到了34%。南非、印度、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都成為反傾銷大國,(),到了1999年,這個趨勢又有些倒退,()反傾銷國家提出的案件數量又占到了總案件數的46%。如果從1995到1999這個時間段來看,歐盟、美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提出的案件數占同期總案件數的42%。1999年國際上的反傾銷案件主要針對哪些國家的產品?被反傾銷的國家(地區)案件數量中國39韓國31日本21臺灣20印度尼西亞19泰國17俄羅斯14美國13巴西12德國12印度121999年遭受反傾銷的國家有50多個,其中上表所列的是被起訴案件超過10件的國家。中國繼續成為被反傾銷最多的國家,在針對中國的總共39個案件中,有12個是歐盟提出的。反傾銷涉及的產品正如1998年的情況一樣,1999年新立案件中涉及化工品和鋼材案件數量超過了案件總數的一半。反傾銷案涉及不同類別產品的情況如下表:產品類別案件數量占百分比化工、塑料、橡膠10131%鋼材9128%紡織品3711%機械設備268%紙張木材258%被提出反傾銷最多的兩大類產品在1998年和1999年中占案件總數的38%下降到28%,這也反映了亞洲金融危機后總體情況的好轉和鋼材需求的上升給鋼鐵工業帶來的有利影響。涉及化工品的案件數量相對上升,而且起訴國也有所不同。1999年印度提出的反傾銷中有一半涉及化工品或與化工品有關的產品,而歐盟提出的針對這類產品的案件則不到三分之一。二、反補貼案件情況1999年反補貼調查案件數量也呈現出上升趨勢,當然其案件數量比反傾銷案件要少得多。過去三年反補貼案件立案數量:年份案件數量199716199826199938在1999年開始立案的反補貼調查案件中,由歐盟提出的有18起,由美國提出的10起,另外提出過反補貼調查的還有加拿大、智利、南非和委內瑞拉。過去美國一直都是提出反補貼調查最多的國家,在1985到1994年間,幾乎平均每年有20個這樣的案件。而歐盟在過去則很少進行這樣的調查,從1985年1月到1997年6月,總共才提出過3起反補貼調查案件。1999的反補貼案件主要針對以下國家:反補貼調查涉及的國家(地區)案件數量印度5臺灣5泰國5印度尼西亞4韓國3馬來西亞2在38起案件中,超過一半的案件涉及鋼鐵產品(歐盟的7起案件和美國的10起案件是針對鋼鐵產品的)。其它涉及到的還有化工品、紡織品、金屬制品和食品。三、保障措施(safeguards)案件1995年到1999年所進行的保障措施調查案件數量:年份案件數量199521996519973199811199914可以看出,在過去兩年中開始的保障措施調查案件數量急劇增長。在這些案子中,一半以上的案子是由印度和美國提出的。詳情見下表:提出國案件數量印度10美國7韓國4阿根廷2埃及2澳大利亞1哥倫比亞、捷克、厄瓜多爾1拉脫維亞、斯洛伐克1斯洛文尼亞11999年保障措施調查涉及最多的產品是動物/食物產品和化工品,分別占總案件數的37.1%和28.6%。結論從上面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出,世界貿易組織建立后,關稅、非關稅壁壘措施受到嚴格限制,各國越來越多地使用反傾銷、反補貼等WTO所允許的保護手段。因此,這類案件的數量也呈快速上升趨勢。中國仍是遭受國外反傾銷最多的國家,中國的化工、鋼鐵產品是遭國外反傾銷的“重災區”。這就要求中國企業,在生產和出口經營過程中,提高對反傾銷等的風險意識,加強對國外貿易保護案件的防范。思考題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增強的原因是什么?面對日益增強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中國應采取怎樣的對策?危險政策日本發動對華貿易戰臨時保護措施威脅中日貿易近年春季以來,日本貿易保護主義小動作接連不斷,令原本正常發展的中日貿易蒙上一層陰影。6月4日韓國宣布從中國出口的鴨肉中檢測除H5N1禽流感病毒,盡管中國政府表示對禽流感防治工作歷來重視,至今并未發現疫情,但日本政府卻捕風捉影,也宣布自6月8日起,停止從中國進口禽類產品。不光如此,早在今年4月10日,日本政府就宣布對來自中國的大蔥、鮮香菇、藺草席等三種農產品的進口臨時實施緊急設限,聲稱上述3種農產品的對日出口不超過過去三年的數量,則維持現行的關稅,否則,要增加征收關稅.。日本政府的理由是,由于進口,日本國內大蔥生產者的收入減少了60%,香菇生產者的收入減少了40%,藺草席生產者的收入減少了一半。這個被稱為“危險政策”的“臨時保護措施,被日本媒體看成日本第一次對華發動的貿易戰。日本經濟產業大臣平沾赳夫表示,日本從4與16日開始調查國內紡織業界受中國紡織品的沖擊情況,6個月內將作出是否限制中國紡織品進口的決定。日本貿易促進會爍,工業產品中的毛巾、襪子、領帶等,已申請或正準備申請針對中國發動臨時進口限制。目前中國進口紡織品占日本紡織品市場6成以上,去年中日貿易能突破800億美元,進口中國紡織品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對紡織品進行“進口限制”。對中日兩國貿易將產生重要影響。此外,據說日本政府還在考慮對中國的鰻魚進口進行緊急限制措施。日本陶瓷業也有可能在今年內,向經濟產業省提出限制進口中國陶瓷餐具的申請。今年4月1日起到10月底,日本農水省還實施半年所謂的檢驗管理,致使大量已抵運日本港口的中國新鮮蔬菜無法及時通關,令中國蔬菜加工出口企業面臨危機。經濟衰退拿中國開刀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國農產品和輕工業產品的的質量不斷提高,因其物美價廉,日益受到日本消費者的歡迎。據日本方面統計,在2000年日本進口的部分產品,中國查品所占比例已相當高,如香菇達100%、鰻魚73%、海菜76.3%、裙子79.9%、男襯衫81.4%、女襯衫75.3%、餐具79.9%、陶瓷器81.3%。日本2000年從中國的總進口額比上一年增長了21.9%,當年雙邊貿易額達到了831.66億美元,進出口基本平衡。但是日本經歷了長達10年的不景氣,最近又陷入了通貨緊縮、經濟結構調整未見成效。一國經濟衰退,為扶植國內產業成長,它對本國經濟貿易的保護必有抬頭,對此經濟學家們早有共識。至于為什么貿易保護單單針對中國,這其中有一個日本不愿意承認但又不能不承認的原因,那就是中國正在日益強大。日本經濟產業省在5月份發表的2001年版貿易白皮書中說,日本在中國的競爭面前正處于很不利的地位所扮演的亞洲經濟火車頭的角色可能會成問題;由于中國的抬頭,日本主導的亞洲經濟的雁型陣發展模式已經崩潰。換句話說,亞洲經濟“起飛”的順序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郴州布袋風管施工方案
- 水上光電施工方案
- 鄭州汽車工程職業學院《綠色建筑設計原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商洛日光溫室施工方案
- 山西管理職業學院《生物反饋與行為矯正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鋁合金護欄的施工方案
- 寧波財經學院《籃球B》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柳州職業技術學院《新媒體項目管理》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景德鎮藝術職業大學《汽輪機原理及設備》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北方職業技術學院《智能制造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學院專業實驗室的開放共享模式
- 2025年工地監護員考試題及答案
- 個人住宅裝修改造合同
- 2025年臺球裁判能力測試題及答案
- 《童年的水墨畫》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
- T-CSGPC 033-2024 陸上風電場設施變形測量技術規程
- 2025建筑信息模型技術員(中級)技能鑒定精練考試指導題庫及答案(濃縮300題)
- 《頸椎病的針灸治療》課件
- 《木蘭詩》歷年中考古詩欣賞試題匯編(截至2024年)
- 2024年音樂節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 2024西部縣域經濟百強研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