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歐陽索引創編 2021.02.02類比、對比、比喻的區別(2009-09-2512:34:34)分類:語文素養歐陽家百(2021.03.07)標簽:雜談類比和對比都是兩個不同的事物進行比較。對比論證:是一種常用的、有說服力的論證方法。把兩種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后,推導出它們之間的差異點,使結論映襯而出的論證方法。事物的特證和本質在對比中最容易顯露出來,特別是正反相互對立的事物的比較,具有極大的鮮明性,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經過對比,正確的論點更加穩固。對比論證:這種方法可以增強論證的鮮明性,使讀者清楚作者贊成什么,反對什么。如文章中“不厚之風與九萬里旋風”形成對比,就是為了突出九萬里旋風。“不厚之水載草芥與載杯”對比,也是為了突出“置杯焉則膠”。類比論證:對比重在對事物間的差異性的揭示,而類比則著重于對事物間共性的展現。類比法是將性質、特點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較,從而引出結論的方法。類比論證,是根據一種事物的某些特征來證明另一種事物也有類似特征的論證方法。它抓住兩種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進行類比推理,把抽象的道理具體化,以啟發人思考。這種論證,一定要找準類比點。不管是自然現象的類比,還是古今中外事實的類比等。都要找出類比事物和所要證明道理之間的共性。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從這個角度講,議論文中運用比喻,是以歐陽索引創編 2021.02.02具體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達出來,借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因而又常借用比喻的方法來進行論證。比喻是把一樣東西比作另一樣東西。而類比是兩種東西有同樣的特征才放一起比較的。比喻和類比,宛如兩朵艷麗的奇葩,開放在語言藝術的廣闊天地里,它們平凡而又神秘,相似而又相異。請看以下兩例。天上也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只有幾片薄紗似的輕云,平貼于空中,就如一個女郎,穿了絕美的藍色夏衣,而頸間卻圍繞了一個段絕細絕輕的白沙巾。(鄭振鐸《海燕》)(二者相似嗎)人病見鬼,猶伯、樂之見馬,庖丁之見牛也。伯樂庖丁所見非馬與牛,則亦知夫病者所見非鬼也。(王充《訂鬼》)(說的道理一樣嗎)以上兩例,一為比喻,一為類比。就其結構形式而言,均由主客體兩部分構成,且常有“如”與“猶”之類聯結詞,這是他們在表現形態上的相似之處,因而又是極難區分之處。面對這類語言現象,倘要論及孰為比喻,孰為類比,如果單以結構形態為據,恐怕很難辨得清。但是,若能透過現象尋其本質,卻也不難找到區分的方法。從例①中可以看出,作者以“穿了絕美的藍色夏衣,而頸間卻繞了一段絕細絕輕的白紗巾的女郎”設喻,借以描紗飄浮著“幾件薄紗似的輕云'的皎潔無比的蔚藍色“天空”,形象地勾勒出淡雅秀麗的夏日海空氣象。用作本體的天空屬自然范疇,用作喻體的女郎屬人類范疇,二者是本質不同的兩類事物,然而在形態上卻有著相似的特點:藍色的主體上襯著白色透出艷麗迷人的魅力。例②將“人病見鬼”與“伯馬之見馬,庖丁之見牛”相類比,用以證明“病者所見非鬼”的觀點。“伯樂之見馬,庖丁之見牛”,由于神志高度)凝聚,進人迷離恍惚的境界,出神入化,形成錯覺;同理,人體病痛,精念存想,憂愁恐懼,神志恍惚,便會“見鬼”,與“伯樂之見馬,庖丁之見牛”當屬同類,既然“伯樂、皰丁所見非馬與牛”,所以“則,亦知夫病者所見非鬼也”,兩相類比,有力地否定了鬼的存在,閃爍著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熠熠光輝。透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例①與例②結構相似,手法不同,例①是比喻,例②是類比,例①中用作本體的天空和用作喻體的女郎是本質不同的兩類事物,且二者之間具有一定的相似點,故得以構成比喻關系。例②中用作本體的“人病見鬼”,與用作類體的“伯樂之見馬,庖丁之見牛”是本質相同的一類事物,幻覺乃其共同特點,因而形成類比關系。歐陽索引創編 2021.02.02由此看來,用作本體和喻體的兩事物,非同質同類,是形成比喻的前提;有相似點,是形成比喻的關鍵。用作本體和類體的兩事物,同質或同類,是形成類比的前提,有相同或相似點,是形成類比的關鍵,這是比喻和類比的分水嶺。構成比喻的兩事物,之所以必須是非同質同類,其原因在于同質或同類事物之間,只存在對比或類比的關系(對比重在對事物間的差異性的揭示,而類比則著重于對事物間共性的展現)。南聲函胡,北音清越。(蘇軾《古鐘山記》)④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例③是同類事物形成的對比,例④是同質事物形成的類比。用作類比的兩事物,之所以必須同質或同類,因為“類”者,屬性同也。只有屬性相同的事物,才有構成類比的可能和價值。如:然而圓規很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仿佛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似的……(魯迅《故鄉》)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美國人不知道華盛頓,當然是荒謬的,例④中以此與“圓規很不平,顯出鄙夷神色”相類比,描述了楊二嫂對“我”的憤慨和蔑視。比喻和類比的形成,都是以比較為基礎的,通過主、客體的比較,顯示出兩種事物的相似或相同點來,這是二者得以形成的前提。盡管如此,比喻和類比畢竟不能混為一談。作為人們透視和反映世界的手段,比喻屬于修辭范疇,類比屬于邏輯范疇。比喻在“喻”,以彼喻此,顯示本體與喻體之間的形似或神似;類比側重“類”,以彼類此,顯示本體與類體之間的神似或質同。比喻重在形象化描述,以生動形象的喻體映襯本體,給人以美的愉悅;類比側重相類性推理,以鮮明生動的類體去證明本體,給人以靈活的啟迪。比喻和類比,本質不同,形式多變,用途各有千秋。由于比喻具備生動形象的特點,因而常作為一種文學表現手法而得到廣泛的應用。然而在說明或議論說理中,比喻也常大顯神通。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蓋。葉如桂,冬青;花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繒,瓤肉瑩白如雪,漿液甘酸如醴酪。(白居易(荔枝圖序》)例⑤運用的比喻說明事物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作者分別以帷蓋。紅繒,冰雪為喻,依次說明了荔枝的樹形和果實等方面的特色,生動形象,具體可感。這是東方的微光,是林中的響箭,是冬末的萌芽,是進軍的第一步,是對于前驅者的愛的大纛,也是對于摧殘者的憎的豐碑。(魯迅《白莽作〈孩兒塔〉序》)歐陽索引創編 2021.02.02歐陽索引創編 2021.02.02例⑥成功地運用了比喻手法闡述事理,構成了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類比主要用于說明和論證。類比用于議論說理,不僅能使道理鮮明、形象,而巨能增強語言的邏輯論辯力。例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于齊不盜,入楚則盜,得楚整之水土使民善盜耶?(《晏子使楚》)例⑦中,晏子以橘的生態變異與人的習性的變化相類比,閱述了只要環境改變,物性就會改變的道理,既回敬了楚王,又不失體面,維護了齊國的尊嚴。總之,比喻和類比,各具特色對比論證:通過對比兩個事物來論證自己的觀點比喻論證:通過將要描寫的事物比喻為它物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類比論證:分類對事物進行比較比喻是把一樣東西比作另一樣東西.而類比是兩種東西有同樣的特征才放一起比較的.上面的都是類比.類比論證:對比重在對事物間的差異性的揭示,而類比則著重于對事物間共性的展現。類比法是將性質、特點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較,從而引出結論的方法。例如,火星與地球均有水,空氣,及泥土等有利生物生存的因素。在某程度上支持火星上也有生物這結論。然而,如果我們其后發現火星與地球在某些方面存在著差異,例如,火星上氧氣稀薄,氣壓低,及氣候不穩定等,在某程度上不支持火星上有生物這個結論。不管哪種結論,都是根據和地球相類似的情況來推斷的。在論證方法上,就是類比。又例如:《兩小兒辯日》中,兩個小孩辯論太陽什麼時候離人近,什麼時候離人遠:小孩甲觀點:早晨太陽離我們遠一點。理由:如果物體離我們近一點,那麼看起來就大一點。太陽是物體,在早晨看起來大一點。結論:早晨太陽離我們近一點。小孩乙觀點:早晨太陽離我們遠一點。理由:發熱的物體離我們遠一點,我們就會感到涼快一點。太陽是發熱的物體,在早晨時,我們會感到涼快一點。結論:早晨的物體離我們遠一點。兩個孩子在申述理由時都用了類比法,都把自己的觀點講得很清楚,都具有說服力,歐陽索引創編 2021.02.02因此誰也沒有被對方說服,連孔子也無法判斷誰是誰非。當然太陽離我們遠近這個物理問題在孔子的時代是沒有辦法解決的,我們這里只討論類比的論證方法。類比論證,是根據一種事物的某些特征來證明另一種事物也有類似特征的論證方法。它抓住兩種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進行類比推理,把抽象的道理具體化,以啟發人思考。這種論證,一定要找準類比點。不管是自然現象的類比,還是古今中外事實的類比等。都要找出類比事物和所要證明道理之間的共性。比喻論證--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從這個角度講,議論文中運用比喻,是以具體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達出來,借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因而又常借用比喻的方法來進行論證例如中考題《說嫉妒》中有這樣一段話“:嫉妒不但害人,而且害己。從心理上分析,嫉妒猶如毒蟲,常常會把妒者自己的心靈啃嚙得滿目瘡痍”,“整天處于一種既不舒暢、極不安寧的境況中難以解脫”。這里把嫉妒比喻成毒蟲,有力的論證了嫉妒害己的觀點。生動而形象富有感染力,增強了說服力。歐陽索引創編 2021.02.02《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說理是設喻還是類比(2008-11-2010:46:55)讀過《鄒忌諷齊王納諫》的人,無不為鄒忌高超的語言技巧所折服。鄒忌的語言極富鼓動性,堪稱齊之國嘴。鄒忌的一番話,使齊王心悅誠服,納諫除蔽,進而使齊國走上了內政修明的道路。那么,鄒忌到底是什么辦法使齊王甘心納諫除蔽的呢:“本文寫鄒忌用自己的切身感受設喻,諷喻齊威王廣開言路,納諫除蔽,修明政治,使齊國強盛起來。”鄒忌是在設喻嗎?應該不是,他用的是類比手法。比喻說理和類比說理,是有明顯區別的。比喻說理是用相似點來論證觀點的,是通過具體形象使人領會某種道理,重在說理的形象化、具體化。例如荀子在《勸學》中講:“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積土成項'和“積水成淵”這兩個比喻形象說明了“積善成德……圣心備焉”的道理。而類比說理則是根據兩種事物之間的某些相同點進行比較,用已知事物的特點,推論出另一事物也會有某種特點。鄒忌與徐公比美,用他自己的話來說“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他受了三人的蒙蔽。 鄒忌向齊王進諫的時候,分析了齊王的情況:“宮女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微生物標本運輸要求試題及答案
- 電視設備智能生物樣本庫技術考核試卷
- 皮革服裝企業競爭策略制定考核試卷
- 2025年金屬非金屬礦山支柱證考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考點試題及答案
- 企業融資方式的財務分析試題及答案
- 汽車配件連鎖經營理念考核試卷
- 2024年行政管理師考試相關課程的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知識展示試題及答案
- 核安全事故分析與整改建議考核試卷
- 發熱病人中醫護理
- 捕鼠公司合同協議
- 工程審計面試題及答案
- 安置房收樓合同協議
- 2025-2030中國煤化工行業發展分析及投資風險與戰略研究報告
- 病歷書寫規范2025版
- 2025-2030中國養老服務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洗滌機械生產過程質量控制考核試卷
- 畫龍點睛成語故事
- 湖北省武漢市七一華源中學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 TSSITS 2006-2024 面向特定場景低速自動駕駛產品準入及運營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