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大全樣本_第1頁
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大全樣本_第2頁
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大全樣本_第3頁
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大全樣本_第4頁
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大全樣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美白對蝦養殖常用問題及解決方案1、池水pH值調節。南美白對蝦養殖適當池水pH值范疇是7.9-8.5,整個養殖過程都規定池水pH值保持穩定,pH值過高或過低均會影響蝦生長。

解決方案:池水pH值過高,可施用降堿菌(醋酸菌及乳酸菌制劑)或工業醋酸調節;pH值過低,可施用熟石灰調節;若pH值不穩定,上午和下午變化差值太大,可施用大理石粉、白云石粉(碳酸鈣)和小蘇打,以提高水體緩沖能力(即增長水體中二氧化碳濃度)。2、水色發紅、發白、發黑解決。蝦池水色發紅是甲藻繁殖過盛,而水體發白普通意味著細菌大量滋生,發黑則是水質嚴重老化,有機物含量過多。解決方案:先排掉50%池水,在晴天上午施用強克202,3小時后加水,下午施用超級底凈,晚上增長增氧機開動時間,72小時后再施用綠水利生素或益水寶(芽孢桿菌),水質即可轉為正常。3、防止“轉水”和“倒藻”。在“轉水”發生前,蝦池水體表面暗淡,此時排水30-40厘米,施用活性黑土(腐植酸鈉),再加水至原水位。養殖前期浮現“倒藻”,重要因素是水體缺少營養鹽類,應施用單細胞藻類生長素,保持水體透明度在25-30厘米;養殖后期浮現“倒藻”,是由于水質老化,應先排水30-40厘米,施用益水寶,然后加水至原水位。4、如何抑制絲狀藻。南美白對蝦蝦苗下池后,池底產生絲狀藻,重要因素是肥水后時間過長,池水太淺,水質偏瘦。此時不能施肥,否則絲狀藻會迅速長滿整個池底,也不能使用藥物。解決方案:添加新水至水位達1米左右,每畝水面1米水深施用光合細菌5公斤,或從其她健康池抽水引進藻種,在晴天上午施用活性黑土解決水質,并遮擋陽光,再施用單細胞藻類生長素迅速肥水,保持水體透明度20厘米,兩天后絲狀藻會因得不到陽光而死亡。5、暴雨之后蝦池管理。臺風、暴雨容易導致養殖池水體溫度、鹽度、溶解氧浮現嚴重分層現象,pH值急劇下降,并也許產生底部缺氧,浮現“倒藻”現象,對南美白對蝦生長極為不利。解決方案:暴雨過后要啟動增氧機,用熟石灰調節池水pH值至正常,投飼量恰當減少,也可以暫時停喂。在飼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維生素C、對蝦病毒凈及生物酶活性添加劑等,增強對蝦抗應激能力。6、養殖前期不適當大排大灌。關于養蝦能否“大排大灌”問題始終存在爭論,但這重要看對蝦體質、蝦池水質和水源供應狀況而定。南美白對蝦養殖前期和中期(養殖60天以內),不適當大排大灌。養殖后期(養殖90天左右)水色濃,透明度低,可以進行大排大灌,排水量可達到或超過50%。但在疾病發生期,則不能大排大灌。7、如何提高淡水養殖成活率。南美白對蝦是一種適應性很強蝦類,在淡水內養殖,生長速度和病害防治比海水養殖更具優勢。養殖成功核心因素是蝦苗淡化技術和提高蝦苗下池成活率技術。蝦苗從海水到淡水,需要一種漸進淡化適應過程,淡化時間不能過短。南美白對蝦育苗場只能將鹽度淡化到2-5‰,養殖場要設立小水池(30-50平方米),配制與育苗場鹽度相似人工海水,用工業鹽和海水微量元素配制,也可用鹽鹵或自然海水配制。先將蝦苗放到小水池中,投喂蝦片或豐年蟲,并充氣以防缺氧,每天添加淡水,注意觀測蝦苗反映,每天可減少鹽度0.5-1‰,約經10天左右,鹽度降到0.5‰如下時,蝦苗適應淡水,可以從小水池轉移到大池中養殖。在養殖后期,要控制藍藻過度繁殖,防止水華危害。8、蝦池水體發光怎么辦。導致南美白對蝦養殖水體發光因素是發光細菌、發光甲藻和夜光蟲大量繁殖。水體發光時,如果尚未放苗,應排掉池水,重新進水、消毒、培肥。已經放苗水體發光池,應使用單細胞藻類生長素迅速培肥水質,使水體透明度保持20厘米以內,發光現象即可消失。

9、迅速解決嚴重惡化蝦池底質。導致蝦池底質嚴重惡化因素有:養殖前期肥水過度,肥料施用過多;飼料投喂過多,飼料殘留、糞便沉積;水質調控解決辦法不當,消毒劑種類和用量使用不當,殺滅菌藻嚴重,尸體腐爛,導致底質嚴重惡化,流質性淤泥過厚、發臭、發黑,水體透明度極低,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嚴重超標。解決方案:⑴每次排換水30厘米,持續2-3次。保持水深在1.3米左右,啟動增氧機(水車式增氧機),運用水流向心力,將淤泥推送到池塘中部,運用中間排污系統將淤泥排出池外,保持池塘四周底部干凈。⑵使用綠水利生素等有益微生物活化后拌沙遍撒,讓其沉入底部,分解氧化淤泥。撈除水面浮物。5天后,加水恢復到原水位。10、辨因解決對蝦游池問題。南美白對蝦游池體現為蝦沿池邊不斷狂游,直至體力衰竭,若解決不當,會發生重大損失。南美白對蝦游池因素重要有如下幾種方面。⑴飼料投喂局限性,產生饑餓性游池。判斷辦法:有某些蝦沿池壁來回游動,尋找食物。解決方案:增長投喂量,在飼料中添加大蒜素或利胃寶,并適量換水。⑵底質嚴重惡化,底部缺氧導致游池。體現癥狀為蝦迅速狂游。此時應檢查池底,化驗水質,看溶解氧、亞硝酸鹽、氨氮含量與否超標。解決方案:排換水30厘米,啟動增氧機,并施用綠水利生素、益水寶或中魚高能復合菌等,改進水質。⑶習性性游池,每逢初一或十五,月缺月圓,潮漲潮落時,對蝦會隨潮汐變化規律而活動頻繁。這種游池不很強烈,但吃食量明顯減少,1-2天可恢復正常。解決方案:在游池時排水30厘米以上,迅速加水復位,同步停止投料,增進對蝦同步脫殼,增進生長。⑷由于環境(氣候、水質)突變或感染病癥,蝦產生強烈不適,引起應激性游池。解決方案:提高水位,施用活性黑土,在飼料中添加對蝦病毒凈和免疫多糖及生物酶活性添加劑等抗應激藥物,采用防病辦法,防止病害發生。⑸水下游池(也稱暗游池)。這種狀況很難發現,危害也大,需要養殖者認真觀測,分析因素,對癥下藥,才干迅速解決。11、治病解毒防“死底”。南美白對蝦養殖到50-60天,體長6-7厘米時,普遍存在“死底”問題?!八赖住爆F象產生因素有兩種:感染桃拉病毒和亞硝酸中毒。解決方案:⑴排換水30厘米,用強克101消毒,持續2天;施用超級底凈解決底質。⑵啟動增氧機,3天后,施用硝化寶或硝化素,用沸石粉拌和,使之沉入池底。⑶在飼料中添加對蝦病毒凈或強肝靈和免疫多糖等,每天喂2次,連喂7天,“死底”現象會逐漸減少,直至停止。在治愈后要勤觀測,做好防止工作,否則會周期性浮現死亡高峰。12、弱毒性白斑病可以治愈。南美白對蝦白斑病分細菌性白斑病和病毒性白斑病。細菌性白斑病采用常規辦法治療。病毒性白斑病又可分為強毒性白斑病和弱毒性白斑病。強毒性白斑?。ㄓ址Q硬殼白斑病)當前尚無有效治療辦法。詳細癥狀:對蝦全身布滿白斑,斑點很有規律,呈花朵狀,圓心明顯,甲殼很硬,容易剝離,肝臟、胰臟腫大、糜爛。這種狀況應堅決解決,不得遲延。弱毒性白斑病可以治愈,重要是通過調節水質和增長蝦體免疫抵抗能力。用強克101進行水體消毒,持續2次,用活性黑土解決水質。72小時后,用益生素、綠水之源活菌改進水質,輔以內服對蝦病毒凈、免疫多糖、維生素C等。切勿使用刺激性強化學消毒劑,否則會加速南美白對蝦死亡。13、蝦苗長不大重新放苗。南美白對蝦蝦苗長不大因素有4種:⑴種蝦近親繁殖,引起蝦苗嚴重退化。⑵育苗過程大量使用抗生素,或高溫育苗(超過35℃)。⑶感染細小病毒,即患傳染性皮下及造血組織壞死癥。⑷對蝦飼料缺少營養或配方不合理。解決方案:對前3種狀況,應及時解決,重新放苗。對第四種狀況應更換飼料,恰當投喂鮮活飼料,并在飼料中添加利胃寶、免疫多糖,強化營養,同步加強換水,增進南美白對蝦脫殼。14、防止對蝦缺氧浮頭辦法。南美白對蝦對水中溶解氧規定較高(4毫克/升以上),一旦浮現缺氧浮頭,對蝦免疫抗病能力和生長速度急劇下降,致病微生物趁虛而入,導致疾病發生。因而,南美白對蝦養殖最忌缺氧浮頭。在規?;笮宛B殖場,每天都要檢測水質,測定溶解氧含量。當水中溶解氧下降到2毫克/升時,要采用相應辦法防止缺氧浮頭。小型養殖場或個體養殖戶,應依照天氣、水質、養殖密度、對蝦生理狀態進行綜合判斷,及時防止。對蝦缺氧浮頭有如下征兆:⑴高溫悶熱或陰雨天氣,氣壓下降;⑵養殖后期,池底惡化、水色較濃;⑶對蝦攝食量突然減少,池壁有大量對蝦靜伏不動。解決方案:缺氧浮頭容易發生在上午6點左右,在養殖季節,特別是惡劣天氣,要加強巡池,發現南美白對蝦有缺氧征兆時,及時啟動增氧機,加大進水量,并拌沙遍灑高能氧。缺氧浮頭現象暫時解除之后,使用超級底凈或綠水利生素改進水質,防止再次缺氧。對蝦養殖場應隨時備用增氧劑。15、迅速控制池水氨氮和亞硝酸鹽。養殖水體產生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因素是:底質嚴重惡化,殘留飼料、糞便和死亡生物尸體等有機物沉淀;由于使用消毒劑,水體生態系統失衡,有機物得不到完全氧化和分解。解決方案:在養殖前期,使用綠水之源活菌調理水質,營造水體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養殖中期,使用益水寶或綠水利生素,改進底質和水質;養殖后期,使用硝化寶或硝化素,增進水體良性生態系統正常運轉。并在飼料中添加對蝦病毒凈,提高南美白對蝦活力。16、軟殼病防治辦法。南美白對蝦軟殼病癥狀為甲殼薄而軟,殼與肉接近分離,有時殼下有積水,甲殼粗糙,病蝦瘦弱,活力差。軟殼病蝦不耐運送,商品價值低。發病因素有:⑴投喂飼料營養不全面,鈣、磷比例不平衡,或者飼料投喂量長期局限性,這是南美白對蝦發生軟殼病重要因素。⑵使用某些殺蟲劑不當,直接導致產生軟殼病。⑶水體中重金屬離子含量過高,中后期水質惡化。解決方案:⑴嚴把飼料質量關,選取營養全面優質飼料,切勿投喂霉變過期飼料。⑵在飼料中添加免疫多糖和維生素C,恰當投喂新鮮飼料。視對蝦吃料詳細狀況,增長投喂數量。⑶加強排換水,定期施用芽孢桿菌、EM菌等微生物活菌制劑,并經常使用活性黑土改進水質和底質,維持水體生態系統平衡。⑷恰當控制蝦苗放養密度。養殖后期注意保養池底,防止蝦池底質惡化。17、非生物性鰓絲黑變防治辦法。南美白對蝦發生非生物性鰓絲黑變(俗稱黑鰓?。┮蛩赜腥缦?種。⑴中毒性黑變。養殖水體受到化學物質污染,特別是重金屬離子,如銅、鎘、汞、錳等,氨氮、亞硝酸鹽濃度過高,pH值偏低,產生慢性中毒等引起黑變。解決方案:經常檢測水質,使用清潔水源,定期施用沸石粉、活性黑土、超級底凈、EDTA鈉鹽,以吸附和絡合有毒有害化學物質。⑵藥物性黑變。由于使用藥物不當導致,如高錳酸鉀、硫酸銅用量過大,藥物粘附于南美白對蝦鰓絲表面,損傷鰓絲,引起黑變。解決方案:避免使用此類藥物,或使用后加強換水,切勿超量使用。⑶營養性黑變。飼料中缺少維生素C或維生素C含量局限性,引起鰓絲黑變。這種狀況比較常用。解決方案:定期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⑷環境性黑變。養殖水體淤泥、有機碎屑、殘留飼料、糞便等有機污染物含量過高,粘附于對蝦鰓絲,常伴有固著類纖毛蟲,引起黑變。解決方案:強化換水,加強營養,啟動增氧機增氧。定期施用綠水利生素等微生物制劑,維持水體生態平衡。18、脫殼不遂癥防治辦法。南美白對蝦發生脫殼不遂癥因素重要有如下3種。⑴對蝦感染慢性疾病,進食減少,體質衰弱,脫殼時體力衰竭,導致死亡。解決方案:在飼料中添加脫殼素、維生素C和免疫多糖。⑵水質不良,底質惡化,池水長期處在低溶氧狀況下,或夜間溶解氧偏低,水底有害物質含量過高,對蝦處在高度應激狀態,無力脫殼。解決方案:加強換水,換水后用超級底凈、活性黑土解決水質和底質,2天后施用益水寶或綠水利生素,維持良好水質和底質。⑶飼料缺鈣或蝦體鈣代謝浮現障礙,導致脫殼困難。解決方案:在飼料中添加利胃寶,恰當投喂鮮活飼料,同步加強換水,增強南美白對蝦對鈣磷吸取能力。對蝦白斑病防治技術一、病害診斷:⑴對蝦白斑病病毒檢測:檢測對蝦活體攜帶或感染白斑病病毒狀況,并在發病前20-40天作出預報,提前采用防止辦法。⑵對蝦白斑病臨床診斷:頭胸甲與否容易剝離,頭胸甲上與否有白斑是判斷白斑病可靠體征。初期白斑病在頭胸甲上可見到針尖樣大小白色斑點,數量不多,不易觀測到,此時對蝦胃內還布滿食物,頭胸甲不易剝離。中晚期白斑病白斑大且連成片,嚴重全身甲殼均有白斑,胃內空無食物,頭胸甲容易剝離。二、病害防止:對蝦白斑病高發期在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普通對蝦個體長到5-6厘米時,在發病高峰期來臨之前。⑴運用對蝦白斑病病毒檢測技術對養殖對蝦進行抽樣檢測,提前預警,制定防治辦法。⑵對養殖水體進行嚴格消毒,或使用生物制劑改進養殖水質,減少病害發生。⑶加強養殖管理??茖W選取飼料和投喂,防止野生甲殼類動物進入養殖池。⑷選用維生素制劑或中草藥制劑等免疫增強劑添加到飼料中內服。三、病害治療:對蝦白斑病發病初期,用內服藥治療為主,結合水質改良及水體消毒等輔助辦法。先使用抗病毒藥、抗菌藥、保肝護膽藥和維生素類等處方、非處方類藥物控制疾病。另一方面使用水質改良劑和水體消毒劑,削弱水中病原體活力和避免繼發二次感染,發病中后期,治療意義不大。四、慣用藥物:水質改良慣用含氯、碘或含碘消毒劑;抗病毒化學藥物慣用是碘;也可使用抗病毒、增長免疫功能維生素族類、微量元素、氨基酸、非蛋白氮、寡聚糖類化學藥物或者選取使用抗病毒、增長免疫功能中草藥。五、合用范疇:國內沿海養殖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蝦、日本對蝦、南美白對蝦等品種對蝦養殖地區。六、注意事項:規定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注旨在用藥前作藥效實驗,否則見效慢,會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南美白對蝦健康高產養殖技術近年來,隨著漁業產業構造戰略性調節,對蝦養殖作為一項優勢產業而得到迅速發展,并獲得了較好經濟效益。南美白對蝦由于生長快、適應性強、個體大、肉質鮮美、營養規定低、抗病力強等長處,且經淡化馴養可在低鹽度或純淡水池塘養殖,被公以為優良對蝦養殖品種。為了開發養殖南美白對蝦新品種,提高淡水漁業檔次,加快效益漁業發展,杭州市水產技術推廣站于~在杭州地區組織實行了浙江省漁業豐收籌劃《南美白對蝦養殖技術開發和示范推廣》項目?,F將南美白對蝦健康高產養殖技術及推廣狀況總結如下。

一、養殖條件和技術辦法(一)池塘條件

養蝦池塘需水源充分,水質良好,無污染,水質符合GB11607規定。池底平坦,淤泥少,進排水以便。面積3—10畝,適當面積為5畝左右,水深1.5—1.8米。每只池塘配備增氧機等增氧設備,進排水口用尼龍篩絹網套上,以防野雜魚進入和蝦外逃。(二)放苗前準備

1、清塘消毒。對于新建池塘,先進水浸泡,然后進行藥物消毒;對老塘或魚塘改導致蝦塘先干塘曝曬20—30天,徹底清除淤泥和雜草再進行消毒。消毒藥物使用生石灰、二氧化氯或茶子餅等。詳細作法:在投苗前15~20天,進水20~30厘米,每畝池塘用5~6公斤二氧化氯兌水全池潑灑,2天后排干池水,每畝用生石灰80~100公斤撒施,然后再進水20~30厘米,每畝用10~15公斤茶子餅浸泡后連渣全池潑灑。經徹底清塘消毒一周后,進行肥塘。

2、培養基本餌料。放苗前10—15天,蝦塘進水50厘米左右,施經充分發酵后有機肥和微生物制劑培養基本餌料。普通施有機肥為100~150公斤/畝和肥水靈等生物肥料1~1.5公斤。同步,每畝施以尿素1公斤,過磷酸鈣0.5公斤,使塘水透明度在25—30厘米,水色呈茶褐色或黃綠色。

3、池塘鹽度解決。對于純淡水池塘,在放苗前1~2天用食鹽或海水晶調節池水鹽度。每畝撒投鹽和海水晶150~200公斤,使塘水鹽度達到200ppm以上,以便放養蝦苗盡快適應環境,提高養殖成活率。(三)蝦苗選取和放養

1、蝦苗選取。優質蝦苗是提高成活率和高產重要保證。選購健壯活潑、無病菌和規格整潔蝦苗。蝦苗規格1.0—1.5厘米,這種規格苗對外界環境適應能力較強。規格太小蝦苗直接放養成活率低,則先在溫室暫養池或在養成池進水口旁用塑料布隔成小面積暫養池進行淡化哺育7—10天,規格達1.0厘米以上時放入大池進行養殖。

2、蝦苗淡化。蝦苗淡化技術是南美白對蝦在淡水地區養殖成功重要環節。淡化過程循序漸進,切忌突擊迅速淡化。淡化池水體每天減少鹽度不能超過1‰,讓蝦苗有個緩慢適應過程。選取科學淡化辦法:普通育苗用海水比重為1.015-1.018。在淡化過程中每天減少比重3-4個單位,即1.018→1.014→1.010→1.006→1.003→1.001,直到池水鹽度降到1‰-2‰,再移入淡水池塘。

3、蝦苗放養。放養時間江、浙一帶以5月中旬為宜,此時水溫基本上在20℃以上。放苗待水溫在20℃以上穩定一星期后才開始放養。注意放苗時選取在晴天上午或傍晚進行,切忌在中午太陽直曬或雨天水質混濁時放苗。放養密度因地制宜,如果池塘條件、水質狀況良好、增氧設備齊全,蝦苗放養量普通在4—5萬尾/畝。這樣密度既能獲得高產,又能保證成蝦出塘規格。(四)飼養管理

1、水質管理。水質好壞直接影響蝦生長和成活率。在養殖過程中,前期以添加水為主;中期隔天加水,適量排水;后期每天加水,并且每隔三天換水一次,但換水量不超過30%。高溫天氣每天啟動增氧機增氧。此外,每隔20天用10-15ppm生石灰和沸石粉全塘潑灑一次,以改進水質。換水相對困難池塘,每隔10~20天施用一次光合細菌、清水素或EM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劑,能有效地分解池內有機物,減少水中氨氮和亞硝酸鹽濃度,保持水質良好,水色保持茶綠色或黃褐色,PH值控制在7.8—8.6,溶氧保證在4mg/l以上。

2、科學投喂。南美白對蝦飼料對蛋白質規定不高。養殖過程中既要保證對蝦吃飽、吃好,又要兼顧環境和減少飼料系數。一方面要保證飼料優質新鮮,飼料質量規定廠家在飼料中不得添加國家規定禁止使用藥物,也不得在飼料中長期添加抗菌藥物。顆粒大小適當,養殖前期選用粒徑0.05—0.5mm顆粒飼料,中期選用0.5—1.5mm飼料,后期選用1.5—2.0mm飼料。另一方面是控制調節好投飼量。在養殖生產中依照實際攝食狀況和水質、溫度而定,做到少量多次,以檢查餌料臺不留殘餌為原則。日投飼量分別參照如下:小蝦(3g如下)7—8%,中蝦(3—6g)5—7%,大蝦(6g以上)3—5%。投飼次數為每日3—4次,早晚占投飼量70—80%,白天占20—30%。

3、尋常管理。堅持每日早中晚巡塘檢查。檢查各種設施與否有損壞,觀測蝦池環境變化,特別是水色、蝦攝食活動狀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病害防治。堅持“以防為主、綜合防病”方針。從養殖開始就做好清塘消毒,定期進行水體消毒。放苗一種月后消毒一次,后來每隔15—20天消毒一次。消毒藥物有生石灰、、二溴海因及清水素、光合細菌等環保藥物。同步定期在飼料中添加1-2%維生素C、病毒靈、免疫多糖及對蝦紅體消等,以增強對蝦抗病能力。在綜合防病方面,除了選取優質蝦苗、把好苗種檢疫關外,還嚴把飼料質量關、水質關。換水時不大排大灌,保持水體相對穩定。發現蝦病立即查明病因,及時撈除死蝦,進行無公害化解決。然后對的診斷,找出病原,對癥下藥,科學、合理地施用漁藥。漁藥使用按照《漁用藥物使用準則》規定執行,采用高效無刺生大病害狀況。

5、收獲上市。南美白對蝦收獲辦法重要采用地籠網誘捕、拉網圍捕、干塘起捕等幾種辦法,但激、低殘留和無毒副作用藥物。項目實行期間,由于思想注重、防止辦法到位,未發大某些時間采用地籠網誘捕。收獲時間依照市場需求、價格及生長狀況等來擬定,普通南美白對蝦經80-100天養殖,規格達到60-80尾/公斤即可捕大留小,分批收獲上市,最后干塘捕完。注意高溫季節盡量用地籠誘捕,不用拉網起捕,以免導致對蝦應激反映強而損傷,死亡率高,影響產品品質。1、如何調節蝦塘pH值穩定?

養殖整個過程都規定pH值穩定,適當范疇是8.2+0.3間,變化范疇差值不應超過0.3個單位。早上8點和下午3點測定并記錄。若pH值過高,可施用降堿菌(醋酸菌及乳酸菌制劑)或工業醋酸進行解決;若pH值過低,可施用熟石灰進行解決;若pH值不穩定,早上、下午變化差值太大,可施用大理石粉、白云石粉(CaCO3)和小蘇打,以增長水體緩沖能力(即增長水體CO2濃度)。2、如何防止“轉水”和“倒藻”?

在“轉水”發生前,蝦塘水體表面暗淡,無光澤,此時排水30-40公分,施用“活性黑土”(腐植酸鈉),再加水至原位。養殖前期浮現“倒藻”,是水體缺少營養鹽類因素,應施用“單細胞藻類生長素”,保持透明度在25-30公分。養殖后期浮現“倒藻”,是水質老化,應先排水30-40公分,施用“益水寶”(芽孢桿菌),并加水至原位。3、暴雨之后,蝦塘如何解決?

臺風、暴雨容易導致溫度、鹽度、溶解氧水體嚴重分層現象,pH值急劇下降,并也許產生底部缺氧,浮現“倒藻”,對對蝦極為不利。解決方案:下暴雨時要增開增氧機,用熟石灰調節pH值至正常,投飼量恰當減少,可以停餐。在飼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維生素C”、“對蝦病毒凈”及“生物酶活性添加劑”等增強對蝦抗應激能力。4、養殖過程中進排水能否大排大灌?

關于養蝦“大排大灌”問題始終爭論不休,但重要要看對蝦體質、蝦塘水質和水源供應狀況而定。養殖前期(30天)、中期(60天),普通不適當“大排大灌”。養殖中后期(90天)水色濃,透明度低,南美白對蝦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蝦可以“大排大灌”,排水量可達到或超過50%。但在疾病發生期,則不能“大排大灌”。

5、如何迅速解決嚴重惡化蝦塘底質?

導致蝦池底嚴重惡化因素有:1、養殖前期肥水過度,肥料使用過多。2、飼料投喂過多,殘餌、糞便沉積。3、水質調控解決辦法不當,消毒劑種類和用量使用不當,殺滅菌藻嚴重,尸體腐爛,導致底質嚴重惡化,流質性淤泥過厚、發臭、發黑。對蝦缺氧嚴重,透明度極低,各種有毒有害物質嚴重超標。解決方案:①排換水30公分,持續2-3次。保持水位在1.3米左右,啟動所有增氧機(水車式增氧機),運用水流向心力,將淤泥推送到池塘中部,有中間排污系統,可以排出塘外,保持池塘四周底部干凈。②使用有益微生物活化后拌沙遍灑,讓其沉入底部。分解氧化淤泥,如有浮狀物,撈出塘外。③五天后加水復位

6、如何解決對蝦“死底”(也稱偷死)現象?南美白對蝦養殖到50-60天,體長6-7公分時,普遍存在“死底”問題,“死底”現象產生因素有二種:感染桃拉病毒病和亞硝酸中毒。解決方案:1、排換水30公分,用“強克101”消毒,持續二天,施用底質改良劑改進底質;2、增開增氧機,三天后,施用“硝化寶”或“硝化素”,用沸石粉拌和,使之沉入池底;3、在飼料中添加“對蝦病毒凈”或“強肝靈”和“免疫多糖”等,連喂7天,每天二餐?!八赖住爆F象會逐漸減少,直至停止。在治愈后要觀測,作好防治工作,否則會周期性浮現死亡高峰。

7、如何迅速有效地控制對蝦養殖池中氨氮和亞硝酸鹽?養殖水體產生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因素是:池底嚴重惡化,殘餌、糞便和死亡生物尸體等有機物沉淀,由于使用消毒劑,水體生態系統失衡,有機物得不到完全氧化和分解。解決方案:在養殖前期,使用活菌調理水質,營造水體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養殖中期,使用“益水寶”或“利生素”,改進底質和水質;養殖后期,使用“硝化寶”或“硝化素”,增進水體良性生態系統正常運轉。并在飼料中添加“對蝦病毒凈”,提高對蝦活力。

南美白對蝦養殖中常用問題及解決方案辨因解決對蝦游池問題南美白對蝦游池體現為蝦沿池邊不斷狂游,直至體力衰竭,若解決不當,會發生重大損失。南美白對蝦游池因素重要有如下幾種方面。1.飼料投喂局限性,產生饑餓性游池。判斷辦法:有某些蝦沿池壁來回游動,尋找食物。解決方案:增長投喂量,在飼料中添加大蒜素或利胃寶,并適量換水。2.底質嚴重惡化,底部缺氧導致游池。體現癥狀為蝦迅速狂游。此時應檢查池底,化驗水質,看溶解氧、亞硝酸鹽、氨氮含量與否超標。解決方案:排換水30厘米,啟動增氧機,并施用綠水利生素、益水寶或中魚高能復合菌等,改進水質。3.習性性游池,每逢初一或十五,月缺月圓,潮漲潮落時,對蝦會隨潮汐變化規律而活動頻繁。這種游池不很強烈,但吃食量明顯減少,1~2天可恢復正常。解決方案:在游池時排水30厘米以上,迅速加水復位,同步停止投料,增進對蝦同步脫殼,增進生長。4.由于環境(氣候、水質)突變或感染病癥,蝦產生強烈不適,引起應激性游池。解決方案:提高水位,施用活性黑土,在飼料中添加對蝦病毒凈和免疫多糖及生物酶活性添加劑等抗應激藥物,采用防病辦法,防止病害發生。5.水下游池(也稱暗游池)。這種狀況很難發現,危害也大,需要養殖者認真觀測,分析因素,對癥下藥,才干迅速解決。治病解毒防"死底"南美白對蝦養殖到50~60天,體長6~7厘米時,普遍存在"死底"問題。"死底"現象產生因素有兩種:感染桃拉病毒和亞硝酸中毒。解決方案:(1)排換水30厘米,用強克101消毒,持續2天;施用超級底凈解決底質。(2)啟動增氧機,3天后,施用硝化寶或硝化素,用沸石粉拌和,使之沉入池底。(3)在飼料中添加對蝦病毒凈或強肝靈和免疫。多糖等,每天喂2次,連喂7天,"死底"現象會逐漸減少,直至停止。在治愈后要勤觀測,做好防止工作,否則會周期性浮現死亡高峰。弱毒性白斑病可以治愈南美白對蝦白斑病分細菌性白斑病和病毒性白斑病。細菌性白斑病采用常規辦法治療。病毒性白斑病又可分為強毒性白斑病和弱毒性白斑病。強毒性白斑?。ㄓ址Q硬殼白斑?。┊斍吧袩o有效治療辦法。詳細癥狀:對蝦全身布滿白斑,斑點很有規律,呈花朵狀,圓心明顯,甲殼很硬,容易剝離,肝臟、胰臟腫大、糜爛。這種狀況應堅決解決,不得遲延。弱毒性白斑病可以治愈,重要是通過調節水質和增長蝦體免疫抵抗能力。用強克101進行水體消毒,持續2次,用活性黑土解決水質。72小時后,用益生素、綠水之源活菌改進水質,輔以內服對蝦病毒凈、免疫多糖、維生素C等。切勿使用刺激性強化學消毒劑,否則會加速南美白對蝦死亡。蝦苗長不大重新放苗南美白對蝦蝦苗長不大因素有4種:(1)種蝦近親繁殖,引起蝦苗嚴重退化。(2)育苗過程大量使用抗生素,或高溫育苗(超過35℃)。(3)感染細小病毒,即患傳染性皮下及造血組織壞死癥。(4)對蝦飼料缺少營養或配方不合理。解決方案:對前3種狀況,應及時解決,重新放苗。對第四種狀況應更換飼料,恰當投喂鮮活飼料,并在飼料中添加利胃寶、免疫多糖,強化營養,同步加強換水,增進南美白對蝦脫殼。防止對蝦缺氧浮頭辦法南美白對蝦對水中溶解氧規定較高(4毫克/升以上),一旦浮現缺氧浮頭,對蝦免疫抗病能力和生長速度急劇下降,致病微生物趁虛而入,導致疾病發生。因而,南美白對蝦養殖最忌缺氧浮頭。在規?;笮宛B殖場,每天都要檢測水質,測定溶解氧含量。當水中溶解氧下降到2毫克/升時,要采用相應辦法防止缺氧浮頭。小型養殖場或個體養殖戶,應依照天氣、水質、養殖密度、對蝦生理狀態進行綜合判斷,及時防止。對蝦缺氧浮頭有如下征兆:(1)高溫悶熱或陰雨天氣,氣壓下降;(2)養殖后期,池底惡化、水色較濃;(3)對蝦攝食量突然減少,池壁有大量對蝦靜伏不動。解決方案:缺氧浮頭容易發生在上午6點左右,在養殖季節,特別是惡劣天氣,要加強巡池,發現南美白對蝦有缺氧征兆時,及時啟動增氧機,加大進水量,并拌沙遍灑高能氧。缺氧浮頭現象暫時解除之后,使用超級底凈或綠水利生素改進水質,防止再次缺氧。對蝦養殖場應隨時備用增氧劑。迅速控制池水氨氮和亞硝酸鹽養殖水體產生氨氮、亞硝酸鹽和硫化氫因素是:底質嚴重惡化,殘留飼料、糞便和死亡生物尸體等有機物沉淀;由于使用消毒劑,水體生態系統失衡,有機物得不到完全氧化和分解。解決方案:在養殖前期,使用綠水之源活菌調理水質,營造水體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養殖中期,使用益水寶或綠水利生素,改進底質和水質;養殖后期,使用硝化寶或硝化素,增進水體良性生態系統正常運轉。并在飼料中添加對蝦病毒凈,提高南美白對蝦活力。軟殼病防治辦法南美白對蝦軟殼病癥狀為甲殼薄而軟,殼與肉接近分離,有時殼下有積水,甲殼粗糙,病蝦瘦弱,活力差。軟殼病蝦不耐運送,商品價值低。發病因素有:(1)投喂飼料營養不全面,鈣、磷比例不平衡,或者飼料投喂量長期局限性,這是南美白對蝦發生軟殼病重要因素。(2)使用某些殺蟲劑不當,直接導致產生軟殼病。(3)水體中重金屬離子含量過高,中后期水質惡化。解決方案:(1)嚴把飼料質量關,選取營養全面優質飼料,切勿投喂霉變過期飼料。(2)在飼料中添加免疫多糖和維生素C,恰當投喂新鮮飼料。視對蝦吃料詳細狀況,增長投喂數量。(3)加強排換水,定期施用芽孢桿菌、EM菌等微生物活菌制劑,并經常使用活性黑土改進水質和底質,維持水體生態系統平衡。(4)恰當控制蝦苗放養密度。養殖后期注意保養池底,防止蝦池底質惡化。非生物性鰓絲黑變防治辦法南美白對蝦發生非生物性鰓絲黑變(俗稱黑鰓病)因素有如下4種。1.中毒性黑變。養殖水體受到化學物質污染,特別是重金屬離子,如銅、鎘、汞、錳等,氨氮、亞硝酸鹽濃度過高,pH值偏低,產生慢性中毒等引起黑變。解決方案:經常檢測水質,使用清潔水源,定期施用沸石粉、活性黑土、超級底凈、EDTA鈉鹽,以吸附和絡合有毒有害化學物質。2.藥物性黑變。由于使用藥物不當導致,如高錳酸鉀、硫酸銅用量過大,藥物粘附于南美白對蝦鰓絲表面,損傷鰓絲,引起黑變。解決方案:避免使用此類藥物,或使用后加強換水,切勿超量使用。3.營養性黑變。飼料中缺少維生素C或維生素C含量局限性,引起鰓絲黑變。這種狀況比較常用。解決方案:定期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C。4.環境性黑變。養殖水體淤泥、有機碎屑、殘留飼料、糞便等有機污染物含量過高,粘附于對蝦鰓絲,常伴有固著類纖毛蟲,引起黑變。解決方案:強化換水,加強營養,啟動增氧機增氧。定期施用綠水利生素等微生物制劑,維持水體生態平衡。脫殼不遂癥防治辦法南美白對蝦發生脫殼不遂癥因素重要有如下3種。1.對蝦感染慢性疾病,進食減少,體質衰弱,脫殼時體力衰竭,導致死亡。解決方案:在飼料中添加脫殼素、維生素C和免疫多糖。2.水質不良,底質惡化,池水長期處在低溶氧狀況下,或夜間溶解氧偏低,水底有害物質含量過高,對蝦處在高度應激狀態,無力脫殼。解決方案:加強換水,換水后用超級底凈、活性黑土解決水質和底質,2天后施用益水寶或綠水利生素,維持良好水質和底質。3.飼料缺鈣或蝦體鈣代謝浮現障礙,導致脫殼困難。解決方案:在飼料中添加利胃寶,恰當投喂鮮活飼料,同步加強換水,增強南美白對蝦對鈣磷吸取能力。南美白對蝦養殖常用異?,F象及解決異?,F象1:放苗前,池塘經多次施肥水都肥不起來,或水色很差。⑴因素:由于重金屬離子等有毒物質嚴重超標,或池內有害細菌、浮游動物大量繁殖,或池內絲狀藻、青泥苔滋生,或池塘嚴重老化、池底酸化、板結,池水與底泥之間物質互換停滯,抑制了浮游生物生長。⑵解決辦法:①曝曬池底,用生石灰、茶子餅等藥物徹底消毒,或干塘后池底種植牧草;②全池潑灑排毒養水寶或解毒寶等藥物;③絲狀藻、青泥苔滋生池塘用螯合銅或蟲藻凈等藥物殺滅;④投施通過發酵有機肥或無機肥培水。異常現象2:蝦苗生長緩慢,體色暗淡,蛻殼困難,大小不一。⑴因素:苗種質量差或營養不良。⑵解決辦法:①定期潑灑調水王或益生菌等微生物制劑調理水質;②選取優質飼料,科學合理投喂;在飼料中添加水產多維或水產營養元等營養添加劑;③每周補充投喂一次小雜魚、螺、蚌、蜆肉等動物性飼料。異?,F象3:養殖前期池水呈土黃、灰白色等,且渾濁。⑴因素:池水中易被蝦消化浮游植物優勢種群被消耗掉,不易被蝦消化藻類大量繁殖。⑵解決辦法:①先用含氯、含碘消毒劑全池潑灑;②換掉某些老水,加注新水,調節浮游生物種群;③適量施肥,或全池潑灑濃縮菌藻液等生態營養劑。異?,F象4:養殖中后期,池底部有死蝦現象。⑴因素:蝦池底部溶解氧局限性,環境惡化,積累了大量有毒有害物質;蝦體自身營養不良,抵抗力差,蛻殼困難。⑵解決辦法:①改進蝦生存環境,增長池水溶氧量;②用聚維酮碘、敗毒湯混合稀釋潑灑,24小時后適量換水,用EM菌等調節水質;③用保肝血紅素、肝胃寶、免疫多糖、維生素C等拌飼料投喂,連用5天。異?,F象5:池水黏稠滑膩,有泡沫,透明度極低,池水呈墨綠色或紅棕色。⑴因素:大量投餌后剩渣殘餌及蝦排泄物沉入池底,導致水質過肥、惡化。⑵解決辦法:①全池潑灑二氧化氯、病毒凈等消毒劑;②全池潑灑芽孢桿菌、利水素等微生物制劑凈化水質;③用凈水劑、改底王等藥物吸附沉淀。`異?,F象6:對蝦游塘,軟殼,紅體,并大量死亡。⑴因素:水體中亞硝酸鹽、氨氮、硫化氫等有毒物質超標。⑵解決辦法:①用枯草桿菌或芽孢桿菌等微生態制劑全池潑灑,同步在飼料中拌入活菌制劑;②使用水質改良劑(如沸石粉、活性炭、陶土等);③合理補水或換水,對的使用增氧機。異?,F象7:養殖后期,蝦池下風處水面上漂浮著一層翠綠色水華。⑴因素:池水有機質含氮量高、水偏堿性(pH值為8-9.5),導致對蝦不易消化藍藻大量繁殖,成為浮游植物優勢種群。⑵解決辦法:①經常加注清水,調節水質,控制藻類繁殖,定期用EM菌、光合細菌等解決池水;②池塘內藍藻大量繁殖時,選取晴天中午在下風口排放池水,盡量降到最低水位,普通可排到池水1/3左右,然后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或滅藻王全池潑灑;③在池塘下風水面用密眼篩絹網撈取藍藻,也可局部潑灑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殺滅藍藻。異?,F象8:水色突然變黑、變白或變紅,且池水渾濁。⑴因素:季節變化或風向轉變引起,俗稱“倒藻”。⑵解決辦法:①全池潑灑凈水劑、解毒凈水王等凈化水質;②用解毒寶、排毒養水寶等藥物穩定水質;③全池潑灑濃縮菌藻液等生態營養劑恢復水色。異常現象9:對蝦厭食或拒食。⑴因素:高溫悶熱、連綿陰雨天氣,對蝦處在應激狀態。⑵解決辦法:①加深水位,減少投飼;②使用底質改良劑如解毒凈水王、高效凈水寶、底改王等;③潑灑池塘解毒劑如解毒寶、排毒養水寶等;④投放增氧劑;⑤加強營養,增進對蝦攝食,用養康、水產營養元、保肝泰拌飼料投喂。異?,F象10:對蝦胸腹部常有白色或暗藍色斑點。發病后期蝦體皮下、甲殼及附肢都浮現白色斑點或甲殼軟化、頭胸甲易剝離,殼與真皮分離。⑴因素:病毒引起白斑病。⑵解決辦法:①種苗須通過病毒檢測擬定無毒后,才干進入養殖池;②投喂優質全價飼料,并在飼料內添加免疫多糖、人參皂苷及穩定型維生素C;③每5-7天全池潑灑溴氯海因或二溴海因1次;④養殖季節內,每15天全池潑灑1次季銨鹽絡合碘;⑤使用生物制劑,以保持水環境穩定。異?,F象11:對蝦附肢變紅(游泳足更加明顯),頭胸甲鰓區呈黃色。病蝦多在池邊漫游,厭食。⑴因素:由弧菌感染引起紅腿病。⑵解決辦法:①對蝦放養前,須進行清塘解決;②高溫季節,定期向養殖水體潑灑光合細菌及活化沸石粉;③全池潑灑二氯海因或溴氯海因;④在外潑藥物同步,內服蝦毒靈或迪芬克利。異?,F象12:絲狀真菌生長在對蝦鰓絲、附肢剛毛、游泳足上,嚴重時甲殼表面也可看到。影響蝦呼吸功能,從而使對蝦生長緩慢,并易因缺氧死亡。⑴因素:由毛霉亮發菌(發狀白絲菌)和硫絲菌引起,重要與養殖環境水質及底質惡化關于,普通當池水呈富營養化時易發生。⑵解決辦法:①保持水質及底質良好,放養前徹底清塘;②放養密度切勿過大,恰當增長換水量;③飼料內適量添加脫殼素,促使對蝦正常蛻殼及生長;④全池潑灑季銨鹽絡合碘;⑤全池潑灑茶粕,待病蝦脫殼后大換水。異?,F象13:對蝦消化道呈紅色,有蝦胃也呈紅色,中腸變紅并腫脹,直腸某些外觀混濁,界限不清。病蝦活力削弱,厭食,生長慢。⑴因素:由嗜水氣單胞菌感染導致腸炎病。⑵解決辦法:①全池潑灑二溴海因,3天后全池潑灑硝化細菌;②飼料內添加腸炎停、大蒜素,持續投喂3-5天。高溫季節南美白對蝦養殖管理要點入夏以來,持續高溫,使蝦池水溫達30℃以上,高有35℃,并且還經常浮現臺風、雷陣雨和悶熱天等天氣,南美白對蝦養殖進入了高溫期管理階段。該階段有如下某些特點:池內對蝦養殖密度大,對蝦生理機能旺盛,對蝦處在生長高峰期;餌料投喂量大,池內殘餌和排泄物不斷增多,池底發黑,有臭味,有害微生物數量及種類增長,水質污染加重,水色透明度減少,混濁度增大;藻類、細菌等生物繁殖旺盛,生物量大,水體容易浮現溫躍層、氧躍層等分層,易使池塘水體產生氧債而致缺氧等問題;殘餌、排泄物、死亡藻類和池底有機物氧化分解等諸多因素共同影響,特別在臺風、暴雨時候,對蝦養殖池塘常會浮現水質惡化,并隨著著泛塘,引起養殖對蝦大批死亡;紅體病、白斑病和紅腿病等疾病高發,其中水環境突變,容易對蝦應急反映,導致產生紅體病狀況比較常用。依照以上水質特點,為保證南美白對蝦健康養殖,順利度過難關,獲得高產豐產,結合三年來水產養殖病害測報資料積累,提出如下高溫季節養殖管理要點。一、適時換水,科學增氧有條件地方,要依照水質變化,適時適量換注新水,換水以少量多次方式,切忌大排大灌,并恰當提高水位,盡量保持在1.5米以上,使中下層水溫仍能保持在32℃以內。普通蝦場日換水量為池水8-10%,如提高到20%,對蝦生長速度則明顯提高;日換水量提高到30%,對蝦在盛夏浮現生長低谷基本消失。隨著水溫升高和對蝦成長,要不斷增長水深,特別在養殖中后期,水位一定要增高到1.8米~2米,高溫期要保持2.2米以上。為此,在大潮期,要保持每天換水1次;在低潮和枯水期,要進行機械排灌,最佳使換水量在30-50%之間,達到了減少水溫目。在換水時,要防止攜帶對蝦暴發性病毒活體侵入,最佳在進水口用80目網片濾水。到了夏季,由于水溫高,容易浮現溫躍層、氧躍層等分層現象,導致蝦塘缺氧,針對高溫期池塘水體這個特點,應堅持每天凌晨、中午開機增氧數小時,及時消除水體分層,避免形成氧債。由于天氣多變,每天要收聽天氣預報,作好雷雨大風防范,發現缺氧預兆應及時注水、開機增氧或拋灑顆粒氧等,以免泛池死蝦。有條件池塘在安裝增氧機基本上,可使用納米管底層充氧機,未裝增氧機池塘,可使用水泵攪動上下層水體。高溫期間通過對寧海長街等地養殖池塘水質現場測定,大某些池塘氧躍層明顯,池塘中底層溶解氧低于4mg/l,有只有1.5mg/l,長期處在低氧和缺氧狀態,這是導致夏季白對蝦養殖攝食量下降、生長緩慢、疾病發生和浮頭死亡重要因素之一。二、調節水質、改良底質養殖南美白對蝦抱負水色是由綠藻或硅藻所形成黃綠色或黃褐色,這此綠藻或硅藻是池塘微生態環境中一種良性生物群落,對水質起到凈作用。到養殖中后期普通池塘水色發生變化,水色度深,重要是綠藻或硅藻繁殖所需鎂離子局限性所致。每10-15天全池潑灑2-3×10-6磷酸氫鈣1次,20×10-6白云石粉1次,可以調節養殖水環境營養鹽類平衡,補充水體中鈣、鎂、磷含量。由于飼料投喂量大,池內殘餌和排泄物多,中底層水質污染加重,此時應定期施放有益微生物,能及時降解進入水體中有機物,如動物體、殘餌等,減少有機耗氧,穩定PH值。同步能均衡地給單細胞藻類進行光合伙提供營養,平衡藻相和菌相,穩定池塘水色。普通每隔3-5天全池潑灑沸石粉一次,用量每畝10-15kg,晴天上午,容水后潑灑;每隔7-10天,使用一次有益微生物。當前,慣用生物制劑有光合細菌、EM原露、綠微康、魚蝦生長素(CBS)、活水寶(芽孢桿菌)、亞氨凈、硝化寶(純硝化細菌)等,慣用底質改良劑有沸石粉、優得凈或(1+1)底改凈、顆粒氧等,光合細菌可與沸石粉一起使用,芽孢桿菌應在晴天上午使用,使用應同步開動增氧機或使用增氧劑。南美白對蝦適當PH值為7.8—8.5。但養殖中后期曾浮現過9.2峰值,因而,在養殖過程中應特別注重調控PH值,不適當過高,否則會增長氨氮毒性,抑制蝦生長。對PH較高(PH:8.6-9.0)池塘可使用“綠威”(復合多元有機酸鹽,用量1-2ppm)、醋酸(1-2

ppm)等全池潑灑,調節PH;對PH很高(PH:不不大于9.0),同步透明度低,藻類密度高池塘,先用“綠威”1-2ppm,2小時后,再用復合高鐵酸鍶0.15-0.3ppm全池潑灑。若突降暴雨或持續陰天引起ph值減少至7.5如下,則全池潑灑生石灰每畝6-8公斤。在南美白對蝦養殖過程中,隨著蝦體增長,對水中溶氧量需求量也越大,因而應逐漸延長啟動增氧機時間,對精養池和高密度高產養殖池,必要時需24小時開機,以保證池水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池塘底層溶氧量在3毫升/升以上,最低不能低于1.2毫克/升,溶氧值波動大,預示水中有機質過多,要及時調節水色。因此,要購買水質迅速測定儀,隨時監控池水PH值、溶氧量、氨氮等變化,保證養蝦萬無一失。養殖中后期,池水透明度應保持在35—60厘米,若透明不大于20厘米時應換水、加水或施放沸石粉或生石灰,若透明度過大,可追施氮肥和磷肥。三、投喂優質飼料、控制飼料量南美白對蝦飼料應投喂新鮮優質南美白對蝦全價飼料。夏季對蝦食量大,消化快,日投喂量增多,應采用少量多餐投飼方式,對蝦有晝伏夜出習性,夜間活動頻繁,食欲旺盛;白天潛伏,食欲削弱。因而,餌料重要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投喂,早晚占70%-80%,白天占20%-30%,盡量避開高溫時間。日投飼量要依照天氣、水質、對蝦健康和活動狀況等靈活掌握。普通以檢查餌料臺不留殘餌為原則,掌握在投飼后1-1.5小時內吃完為佳,天氣悶熱或有雷陣雨時,可少喂或不喂,這樣可以減少飼料系數和減輕水體污染壓力。投餌時要堅持“四少四多兩不投”原則:即對蝦生長前期少投,后期多投;上午少投,傍晚多投;低潮時少投,大潮時多投;對蝦大量蛻皮時少投,正常生長時多投;變質餌料不投,環溝和深水處不投。四、科學防病、合理用藥高溫季節,對蝦活動攝食能力差,機體代謝水平下降,加之水體環境惡化,病原生物滋生,容易引起蝦病發生。重要有應激性紅體病、細菌性紅體病、腸炎病、白斑病、固著類纖毛蟲病、肌肉壞死病、死底癥等疾病,因而,必要切實做好蝦病防治工作。每隔25-30天到有檢測條件大專院?;蚩蒲性核葯z測病害一次,做到無病先防、有病早治早控制。一旦發現疾病或經檢測蝦已攜帶病毒或病菌,應及時采用控制辦法。做到:定期水體消毒,防止性水體消毒普通使用二溴海因、溴氯海因等,用量0.15-0.3ppm/次,間隔10天。治療性水體消毒可使用復合聚維酮碘(用量0.2ppm/次)、“水毒凈”(復合季銨鹽、碘,用量0.15-0.3ppm/次)、二氯異氰脲酸鈉(用量1

ppm/次)、二氧化氯(用量0.15-0.3ppm/次)等,間隔5-7天。使用消毒類藥劑時,應同步開動增氧機或使用增氧劑,不能同步與微生物制劑使用;保持池塘水質穩定清新,采用各種方式增長水體溶氧(機械增氧和化學增氧等),使水體處在富氧狀態(DO>6mg/l),減少對蝦病毒病發病動因;定期使用免疫增強劑,提高對蝦自身免疫力??稍陲暳现虚L期添加免疫多糖(添加量為飼料量1-3‰),高溫期在飼料中可添加高穩定維生素C(添加量為飼料量3-5‰)和大蒜素(添加量為飼料量2%,加蛋清包裹);可定期使用護肝保肝中草藥劑,增強對蝦抗病能力。例如,“護生寶”(黃柏、黃芪、黃芩),用量為飼料0.5%,10天拌餌一次,連用3天。對蝦養殖中后期,普通每3-5天必要用較密網目旋網在池塘四周隨機抽樣200-300尾對蝦觀測與否正常。在對蝦突然增料或減料,氣候突變時期如下大雨、刮風后,進水、換水之后等有可以誘發蝦病狀況下,要盡快用旋網抽檢。五、防止對蝦浮頭,以免蝦池泛塘高溫季節,應每天堅持早晚巡塘,觀測對蝦生長活動和餌料殘存狀況,擬定當天投餌品種和數量。半夜和黎明前,蝦池水中氧氣降至最低點,是對蝦最容易發生浮頭死亡危險時間,如發現糠蝦、白蝦浮頭,小雜魚向池塘邊結集等現象(這是對蝦浮頭預兆),必要及時開動增氧機或進行換水。水體高溫容易引起倒藻(硅藻:最適水溫23—30℃,超過30℃容易引起倒藻;綠藻:最適水溫25—33℃,超過33℃容易引起倒藻)。倒藻容易導致壞水缺氧,引起對蝦應激減料,活力削弱,免疫力下降,病毒易侵,疾病易染,因此高溫季節一定要警惕倒藻。特別要注意突降暴雨時,水體表面溫度劇降而底部溫度依然較高,導致上下水層對流,使底層溶解氧低水體和有機質帶到水面,加速有機質分解消耗水中氧氣,同步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硫化氫和氨氣等有害物質,池塘中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水質由本來高度肥水變為嚴重缺氧,水質嚴重惡化,導致對蝦嚴重浮頭,并引起大批死亡泛塘現象。一旦發生,可采用如下辦法:每畝用食鹽四公斤加水調勻全池潑灑;每畝用明礬一公斤加適量水調勻向全池塘潑灑;每畝用生石灰5公斤溶解成漿后全池潑灑;過三后用枯草芽孢桿菌拌泥全池潑灑沉入塘底;多開增氧機或潑灑增氧制劑以防對蝦缺氧六、輪捕疏養、捕大留小夏季由于南美白對蝦生長快,普通養殖得法,只要通過65-75天飼養,到7月上旬即有一大某些蝦達商品規格,此時可采用輪捕疏養、捕大留小技術辦法,及時將達到商品規格蝦捕撈上市,以保持池內合理載蝦密度,增進對蝦生長,盡早達到上市規格。捕獲辦法建議采用地籠網誘捕,盡量少用拉網起捕,以免受傷和產生應急反映。七、堅持值班管理,防止意外發生堅持每日早中晚巡塘值班。除了檢查各種設施與否完好,重點觀測蝦池水質變化和蝦活動狀況、檢查供電供水設施保障狀況、觀測與否有病蝦浮現和缺氧浮頭現象等,發現問題及時采用辦法,以減少不必要生產事故和經濟損失在對蝦養殖中,對蝦病害始終是令養殖業者最為頭疼問題。對蝦養殖是一項風險投資,在對蝦養成中,病害所導致風險占投資風險相稱大比例。由于南美白對蝦對養殖環境適應能力及病害侵襲抵抗能力比其她養殖蝦類都強,作為養殖新品種引進乃是我區沿海水產養殖發展必然趨勢,但作為自然界生物種群,在環境驟變、生存方式變化狀況下,受病菌侵襲而發生疾病也是在所難免。因而,養殖業者決不能抱僥幸心態,忽視對病害防治。據關于資料報道及兩年來養殖實踐證明,桃拉病毒(TSV)會對南美白對蝦養殖導致極大危害,其常用病理癥狀為:對體重0.1克~5克、放養2星期~4星期幼蝦影響最大,此類病毒普通是致病力很強病毒,累積死亡率可以從5%到95%,常在對蝦大量脫殼期間浮現,幼蝦感染呈亞急性到急性發作階段,對蝦機體非常虛弱,軟殼、消化道無物(空胃、空腸)、體表色素擴期,這些病狀在剛脫殼或脫過殼后階段是典型,對蝦在脫殼過程中大量死亡,只有很少量急性感染者幸存。當前,對此病癥尚未有有效抑制辦法,普通以為屬苗種自身攜帶病毒所致。據筆者所知,1999年廣東遂溪等地200為高位池及廣西合浦等地400多畝半精養池曾發生桃拉病毒,導致絕產,損失慘重。南美白對蝦白斑綜合癥,也是南美白對蝦常用疾病之一,重要癥狀為:在顯微鏡下可見甲殼上有花狀斑點(常用為梅花狀斑點),嚴重時肉眼可見,肝胰腺腫大,鏡檢可發現細胞變異,常伴有活躍桿狀細菌感染,病蝦活力下降,攝食量減少,體表常附著纖毛蟲,此病死亡率不是很高,經藥物解決后可以控制。黃鰓病,鰓部變黃,嚴重時糜爛,鏡檢可見鰓絲腫大,鰓部呼吸薄弱,及有病毒包涵體,嚴重時可導致對蝦死亡,此病普通是因大雨、高溫、水質惡變所誘發,可用含碘類或絡合銅類藥物解決水質,拌藥料投喂3天~5天可治愈。綜上所述,對于南美白對蝦人工養殖,只要咱們理解其生態、生活習性、創造良好養殖環境,養殖前景還是非常樂觀。南美白蝦苗胡腳病防治病癥:胡腳病又稱粘污病,從無節幼體至仔蝦期均有發生。輕度粘污時,蚤狀幼體胃飽或大半飽,有拖便、活力好,幼體尚可正常變態發育。嚴重粘污時。幼體所有附肢、腹部及頭胸部都粘有大量臟物,肉眼觀測明顯看到附肢向外伸,劃動無力,鏡檢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