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5-3社會歷史的主體 第3課時 學案_第1頁
2023-2024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5-3社會歷史的主體 第3課時 學案_第2頁
2023-2024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5-3社會歷史的主體 第3課時 學案_第3頁
2023-2024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5-3社會歷史的主體 第3課時 學案_第4頁
2023-2024學年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四5-3社會歷史的主體 第3課時 學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5.3社會歷史的主體學習目標必備知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關鍵能力:結合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具體作用的實例,全面理解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理解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內容。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增強對人民群眾的熱愛之情,樹立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積極投身于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中去。2.科學精神:客觀評價個人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3.公共參與:做一個盡可能對社會作出更大貢獻的人。基礎梳理1.____________是社會歷史的主體。社會歷史是由人的____________構成的,每個人都是歷史活動的____________,但人們在歷史發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大小是不同的。唯物史觀從____________決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決定____________的基本觀點出發,強調社會發展的歷史首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產的歷史,是____________創造的歷史。2.人民群眾是社會____________的創造者。人民群眾作為物質生產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體現者,創造了人們吃、穿、住、用、行等必需的生活資料。人民群眾的____________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民群眾是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____________。3.人民群眾是社會____________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實踐是一切精神財富形成和發展的_________。人民群眾的實踐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必要的____________。人民群眾還直接創造了豐碩的____________財富。4.人民群眾是____________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在任何時期都是社會變革的________。在階級社會中,生產關系的變革、社會制度的更迭,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________實現的。人民群眾通過推動生產力的發展而不斷創造和改變社會關系,從而不斷推動社會歷史進步和發展。5.堅持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民主革命勝利的重要保證,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勝利并成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也是推動____________不斷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證。6.我們黨的群眾觀點的基本內容是:相信人民群眾___________________,全心全意為___________________,一切向_______________負責,虛心向______________學習。群眾觀點是無產階級政黨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黨制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出發點。7.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根本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是我們黨的_____________和根本_____________。黨的__________在人民、__________在人民、__________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擁護和支持,黨的事業和工作就無從談起。8.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以__________為中心,堅持人民__________地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億萬人民自己的事業,必須發揮人民的__________精神,更好地保障人民權益,更好地保證人民當家作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__________。易錯提示1.人民群眾是物質資料生產的主力軍,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答案】錯誤【解析】本題是判斷題,根據教材內容,人民群眾的生產活動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故該觀點錯誤。2.人民群眾的構成是固定不變的。()【答案】錯誤【解析】人民群眾是一個歷史范疇,其構成隨著社會歷史條件的變化而變化,故題中觀點錯誤。3.歷史反復證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導力量。()【答案】錯誤【解析】歷史反復證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體力量,是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的創造主體,也是實現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原觀點錯誤。4.“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說明人民群眾是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答案】錯誤【解析】“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說明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要堅持群眾觀點,走群眾路線。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故本觀點錯誤。5.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答案】錯誤【解析】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故該觀點錯誤。深化探究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曾說:“人民就是江山,共產黨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為的是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以大歷史觀觀之,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是人民書寫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是人民創造的,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是人民培育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人民奮斗出來的。人民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所以,習近平總書記曾經把人民群眾比喻為“天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記了人民,脫離了人民,我們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會一事無成。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真正同人民結合起來。結合材料,用群眾史觀論證“人民就是江山”觀點的合理性。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黃河寧,天下平。”青海曲麻萊縣,為了保護黃河源頭,當地對黃河源頭核心區的牧民進行生態搬遷,讓濕地休養生息,聘請5000多名牧民作為專職生態管護員,共同維護生態環境。河南省蘭考縣,曾經飽受黃河決口改道留下的風沙、鹽堿、內澇“三害”影響,在廣大干部群眾的接續奮斗下,早已實現“蝶變”。雖然遭遇黃河歷史罕見秋汛,然而,得益于堤防、水庫等的堅實護衛,以及流域機構的有效應對,確保了良田安然無虞。山東省東營市,在20世紀70年代,為解決下游河道防汛問題,設黃河南展區為蓄滯洪區。為此,黃河岸邊的村民搬遷到高于行洪水位、低于黃河大堤的房臺之上居住。近年來,隨著南展區被取消蓄滯洪區的功能,東營市啟動房臺村居民遷建工作,讓住在狹窄簡陋房臺上的村民搬遷到功能完善的新型社區安置居住,協調防洪運用和經濟發展矛盾,解決群眾生活的洪水威脅。治理黃河非一日之功。我們必須保持歷史耐心和戰略定力,一茬接著一茬干,讓黃河成為一條永遠造福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幸福河。結合上述材料,運用社會歷史主體的知識,說明如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隨堂訓練1.調查研究是我們黨的傳家寶。2023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工作方案》要求,要深入農村、社區、企業、醫院、學校、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等基層單位,掌握實情、把脈問診,問計于群眾、問計于實踐。此要求的哲學依據是(

)①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②實踐是認識的目的③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④實踐是認識的來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習近平總書記酷愛讀書,知識淵博,他常常在講話中廣引博征,典故信手拈來,善用典故也是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發言、寫文章的最大特色之一。下列用典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容對應不一致的是(

)A.“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堅持群眾路線B.“君子義以為質”——堅持歷史擔當C.“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勇于自我革命D.“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堅持綠色發展3.鄧小平強調“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江澤民強調“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胡錦濤強調“核心是以人為本”;習近平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這些與時俱進、富有時代特色的“人民中心論”蘊含的唯物史觀有(

)①人民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②最重要的是要滿足所有群眾的合法利益③群眾路線是我們黨根本工作路線④馬克思主義人民群眾觀的與時俱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持續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從過去傳統單一的日用品、農資經營,向土地托管、電子商務、農村合作金融等為農服務轉變,成為健全服務農民生產生活的綜合平臺,促進鄉村振興。從哲學上看,持續深化供銷社綜合改革,是因為(

)①部分影響整體,要實現要素功能的最大化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要與經濟基礎相適應③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訴求是制定決策的重要依據④發展是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事物的量變可以引起質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遵循現代化的一般規律,又符合本國實際、具有本國特色,中國式現代化從本質上要求實現高質量發展、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等。由此可見,中國式現代化(

)①堅持共性與個性統一②以現代化共性為基礎③超越了社會歷史條件④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參考答案基礎梳理答案1.人民群眾;實踐活動;參與者;社會存在;社會意識生產方式;社會發展;物質生活資料;人民群眾2.物質財富;承擔者;社會生產力;生產活動;決定力量3.精神財富;源泉;物質條件;社會精神4.社會變革;主力軍;革命5.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改革開放6.自己解放自己;人民服務;人民群眾;人民群眾;根本立場根本觀點;路線;方針;政策7.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領導方法;工作方法;生命線;工作路線;根基;血脈;力量8.人民;主體;主人翁;根本利益深化探究1.【答案】①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中國人民書寫了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物質文明。②人民群眾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中國人民在書寫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發展史的同時,培育了歷久彌新的中華民族精神。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中國人民通過一百多年的奮斗,讓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④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奪取民主革命勝利的重要前提,也是取得社會主義革命并成功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保證。“人民就是江山”正是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的運用,是對人民主體地位的充分尊重。2.【答案】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和歷史創造者,我們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要樹立人民是黃河治理和保護主體的意識,發揮人民群眾的主人翁精神;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改善居住條件,與時俱進地滿足群眾美好生活需求,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沿黃群眾的根本利益。隨堂訓練1.【答案】D【解析】①:大興調查研究強調深入基層了解客觀實際情況,不是強調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①不符合題意。②:問計于群眾、問計于實踐強調從實踐中獲得認識,不是強調將認識運用于實踐,②不符合題意。③: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有無窮的智慧,所以要問計于群眾,③符合題意。④:問計于群眾、問計于實踐強調實踐是認識的來源,④符合題意。故選D。2.【答案】D【解析】A.“人視水見形,視民知治不”是指人在水中可以照見自己的樣子,在民眾中可以看出政治治理的狀況。對干部來說,這是警醒,更是鞭策,自己說好不算好,民眾說好才是真的好。所以可以對應堅持群眾路線,A正確但不符合題意。B.“君子義以為質”意為君子以義作為行事的根本原則,強調注重道義擔當與社會責任,所以可以對應堅持歷史擔當,B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意為善于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必然自己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別人。體現出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也可以理解為打鐵必須自身硬,所以可以對應勇于自我革命,C正確但不符合題意。D.“治國猶如栽樹,本根不搖則枝葉茂榮”意為治理國家就像種樹一樣,只要樹根穩固不動搖,就能枝繁葉茂。習近平總書記用這個典故,就是想闡明我們治國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而選項里說的是堅持綠色發展,這與典故本意完全不對應,所以D符合題意。故選D。3.【答案】D【解析】①: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①說法錯誤。②:滿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不是所有群眾的,②說法錯誤。③④:這些與時俱進、富有時代特色的“人民中心論”體現了群眾路線是我們黨根本工作路線,馬克思主義人民群眾觀的與時俱進,③④符合題意。故選D。4.【答案】D【解析】①:供銷社從單一的經營轉向綜合化服務,強調的是整體的作用,而不是部分對整體的作用,且要實現整體功能的最大化,①不符合題意。②:供銷社綜合改革是通過調整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狀況,而不是上層建筑要與經濟基礎相適應,②不符合題意。③:人民群眾需求發生改變,供銷社因此開展綜合改革,說明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訴求是制定決策的重要依據,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