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安身立命的五件事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教師是春蠶,教師是蠟燭,教師是園丁,教師是朝霞……社會對教師給予美好的贊美,對教育給予無盡的期盼。教育承載著社會發展的歷史重任,教師承擔著無數個家庭的希望。一個學生對教師來說可能是五十分之一、六十分之一、七十分之一,但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則是百分之百。所以教師在教育上必須要安身立命做好五件事。一、責任心是教師安身立命之本 。臺灣著名教育家高振東先生說:“天下興亡,我的責任。”對每一個教師來說,“教育興衰,我的責任”;“教育質量,我的責任”。責任,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是他人寄予的希望,社會托付的使命,它是孟子的'以天下為己任”,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曾記得看過這樣一篇報道:武漢市鄱陽街的景明大樓建于1917年,是一座6層樓房。在1997年也就是這座樓度過了漫漫80個春秋的一天,突然收到當年的設計事務所從遠隔重洋的英國寄來的一份函件。函件告知:景明大樓為本事務所1917年設計,設計年限為80年,現已到期,如再使用為超期服役,敬請業主注意。80年,不要說設計者,就是施工人員恐怕也不在世了吧。竟然還有人為它操心還在守著一份責任、一份承諾。記得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說過:“責任并不是一種由外部強加在人身上的義務,而是我需要對我所關心的事件做出反應。”我覺得這話很對,當我們準備要做什么的時候,當我們在做什么的時候,如果我們心不在焉,我們肯定做不好,甚至會半途而廢,但是我們如果清楚自己的責任,明確目標后,我們一定會盡心盡力,千方百計做好的。我們選擇了教師,就等于選擇了責任。我很欣賞作家畢淑敏的直抵人心的一句實話:人生本沒有什么意義,人生的意義便在于我們要努力賦予它的意義。如果我們把責任具體化,那就是:學生學不好,是我的責任;班級帶不好,我的責任;學生為什么近幾天聽課不認真,學習成績下滑?是什么原因,我要弄清楚;某學生進來上課老走神,為什么?怎么解決?某個班的老師請病假了,學校讓我頂上去,我會毫不猶豫的愉快接受;放學老長時間了,學生還沒回家,家長來電詢問,我會和家長一起去找孩子;家長把孩子放到我的班里,我要讓家長放心,遇到我,那是孩子們的福分;在辦公室,我要讓同事們感覺到:因為我的存在讓大家更幸福 作為一名教師,就要真正理解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把學生和家長贊不贊成、滿不滿意、高不高興作為衡量自己工作優劣的重要標尺,自覺承擔起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二、師德是教師安身立命之根 。人無信不立,國無德不強。“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康德說:“有兩種東西,我對它們的思考越深沉和持久,它們在我的心靈中喚起的驚奇和敬畏就會日新月異,不斷增長,這就是我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教師的道德,是教育文化的深層內涵,也是一個民族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富有強大生命力的優秀思想、高尚品格和堅定行為,是提高民族素質、培養民族精神的動力之源。曾看過一篇解剖師德負面現象的文章《師德五痛》,一痛:體罰學生,令孩子身心受損;二痛:歧視“差生”,背離教育宗旨;三痛:收受禮物,不良風氣影響學生;四痛:忙于“走穴”,荒了課堂;五痛:言行出格,不能為人師表。這些現象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與警醒。教育專家勞凱聲、孫云曉2002年在全國10個地區進行的8000份抽樣調查表明:40.3%的學生曾被老師罰站或罰跑,29%的學生在放學后被罰留校,26.7%遭到老師的諷刺、挖苦和責罵,12.1%被老師禁止進教室聽課,37.8%被罰抄課文或做作業多遍,15.4%被打。仔細想來,我們教師的很多工作都與師德有關,比如:不備課就上課,作業批改不認真,征訂了教輔材料卻不用,學生有問題了,卻懶得的去思考,去解決,或是解決的方法簡單,方式粗暴。也許我們的一句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話,會摧毀他對未來的信心和對美好事物的憧憬;也許我們的一個錯誤的知識傳授,會使學生形成一個錯誤的思維定式;也許我們的一個毫不負責的主觀臆斷,會泯滅了學生的靈性;也許我們的一個缺乏關愛與期待的眼神,會使學生感受不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孔子云:“其身正,毋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毋從”教師的道德表現能夠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教師的勞動就其本質而言是完善和優化人的素質的勞動,教師勞動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通過教師本人的理想信念、人生態度、價值取向、道德品質、治學方法乃至為人處事的態度等對學生產生積極影響。學生時期可塑性很強,在這一時期教育影響至關重要;學生模仿性很強,他們彳主彳主把教師當作學習的楷模,這就必然使教師的道德具有特定的社會價值,即對學生人格成長的啟蒙意義。教師對學生的教育,不只體現在思想教育和諄諄的道德教化上,還通過教師為人師表的作用,把道德教育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環節。作為教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身教必然重于言教教師應認識到師德的重要性,以高尚的師德引導學生選擇正確的人生之路。學生的健康成長是一項要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系統工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這一工程順利實現的根本保證。周之良教授說:“在教師這個職業中,從業人員自身素質對事業的影響,比其他職業都要明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每個教師都應該這樣要求自己。”“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我們教師應該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響學生的一生。三、讀書是教師安身立命之源 。有人說:一本好書,能改變一個人的人生。書中有人生的哲理、有豐富的精神食糧,能解惑,一本好書能對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提供有益的借鑒。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就是要讀書,讀書,再讀書,要把讀書當作第一精神需要,當做饑餓者的食物。要有讀書的興趣,要喜歡博覽群書,要能在書本面前靜坐下來,深入地思考”“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腹有詩書氣自華”……應該說,我們教師不缺少讀書學習的愿望,不缺少當一名優秀教師的理想,但缺少的是實現愿望和理想的毅力和行動。不少老師總認為,我們天天忙得不得了,沒有時間去讀書。加拿大醫生奧勒斯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答案。他終生與書為伴,給自己定下制度,每天睡覺前,不管多忙、多晚,必須讀15分鐘書,一直到去世,堅持了近半個世紀,讀了近千冊書,成為博學的多領域專家,人們稱之為“創造了生命的神奇”愛因斯坦說:“人的差異在于業余時間”我們中很多人剛開始工作時,應當說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但是五年十年以后就拉開了距離,人的差異就顯現出來了,落后者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在業余時間沒有養成讀書學習習慣。讀書,堅持三年,會小有所成;堅持五年,會大有收獲;堅持十年,會碩果累累。教師讀書,貴在堅持。讀學科專業書,增強實力;讀教育藝術書,增添魅力;讀文化修養書,增補潛力。只要勤讀書,善讀書,我們就會有“教書匠”蛻變為“教育者”,由“教育者”躍升為“教育家”。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擁有源頭活水,滋潤學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讀書,我們才能生成新的信息,與學生進行心靈的溝通與傳遞。讀書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永恒路徑。因此說,教師要想獲得事業上的成就,一個重要的法寶就是讓讀書成為習慣。四、精神是教師安身立命之魂 。人要有一種精神,沒有精神就沒有靈魂。無論是個人還是集體,總要有點精神,精神是燈塔,是旗幟,是引領個人和團隊不斷進步的推動力越是艱難困苦的環境,越需要精神力量支撐。一個民族要有點精神,否則就無法挺起脊梁;一個人要有點精神,否則生命就將失去光芒!安徽省特級教師薛瑞萍說:“站在講臺上,我就是語文”這就是一種精神;著名特級教師于漪說:“我要一輩子學做教師”,這也是一種承諾;師德標兵曹秀玲說:“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是我一生的追求”。教師,作為學生人生成長的導航員和引路人,更是需要一種精神,而且是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教師有了這種精神,就能引導學生向上進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如果每位教師都有了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學校就會彰顯出強勁的凝聚力,就能催生出一種特質的學校文化。要是教師失去了這種向上的精神追求,就等于失去了人生方向,失去了工作動力,學校也就會喪失發展的源動力,會暗然失色。作為教師我們要有不求回報的“奉獻精神”忘我執著的“敬業精神”積極探索的“求實精神”,虛心好學的“求知精神”亮劍精神、大雁精神、老鷹的重生精神、協作精神、進取精神……都是我們所需要的。實踐中我們總結提煉出學校的精神一會當凌絕頂,每當工作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會默念幾遍,頹喪就會隨之而去,精神就會油然而生。主席說,人是要有點精神的,最重要的是要有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品格最難得的是要有不怕困難、不怕挫折、不怕風險的英雄氣慨;最可貴的是要有團結和諧、寬容友愛的精神境界;關鍵是要有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佛家曾有這樣一個故事,說眾僧在一桿幡旗下閉目打坐,有風吹來時,一個小和尚說“幡在動”另一個說“不是幡動,是風動”而老方丈則指出:“既非幡動,亦非風動,是心動”意思是說,小和尚們并未專心致志于“打坐”而是在走神。力戒“心動”可謂是佛家修身養性甚為重要的一個規矩。我們要守住自己的精神家園,精神是一個人的支柱和基石。只要精神不垮,一切皆有可能。五、專業素養是教師安身立命之基 。福建師范大學的教授余文森認為,教師的專業素養應包括:教育思想、教育智慧、專業精神、專業人格。也有的認為,教師的專業素養的內涵至少應當包括這樣幾個方面:一是學為人師的科學文化專業理論素養;二是行為世范的思想道德情操品質素養;三是業精于勤的教學改革創新素養;四是教書育人的人格品行魅力素養。還有的認為,教師的專業素養體現在專業知識、教育理論、綜合知識。而我認為,教師的專業素養應該體現在三個方面:教育、管理、教學。教師的專業素養具體化就是:給你一個班,你要管得住、管得了、管得好;所任教的學科學生要喜歡,教學成績要高;遇到突發事件,要能處理得了。課堂教學要高效,學生管理要有實效,放得開,管得住,收得攏。衡量教師專業素養高低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自己的課學生喜歡不喜歡,教學質量高不高。教師專業化的核心,應是教師的倫理標準、教師的道德教育意識、對孩子道德問題的敏感、以及處理問題方面的經驗積累、和反思道德教育的能力。這里有教師自身道德修養問題,也有教師道德教育的能力問題。學生的很多問題彳主彳主出在沒有人及時跟他去談心溝通。而沒有主動去溝通,歸根到底還是是教師專業化的水平不高。古人強調“致知在格物”,就是要對從事的專業深入地研究,我們有理由相信,沒有教師主動的專業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教育質量的提升。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促進者,所代課程的研究者、開發者、決策者。中小學教育的本來目的是讓人學會基本的知識,學會生活,并為日后進行與職業有關技術學習等提供一定的基礎。其主要素養體現在教師的口頭表達能力、書面表達能力、觀察能力、聆聽能力以及教態等方面。教育走向內涵發展之路是當今國際教育改革與發展的趨勢與潮流,是尊重教育發展的現實選擇。教育要發展,首先教師要發展,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