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國共合作的實現和北伐勝利進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新課件_第1頁
岳麓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國共合作的實現和北伐勝利進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新課件_第2頁
岳麓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國共合作的實現和北伐勝利進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新課件_第3頁
岳麓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國共合作的實現和北伐勝利進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新課件_第4頁
岳麓版八年級歷史上冊 (國共合作的實現和北伐勝利進軍)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共合作的實現和北伐勝利進軍第三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情境導入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學典禮致詞蔣介石檢閱黃埔軍校學員過程:時間:地點:會議:內容:1923年廣州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共產黨國民黨“一大”:

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孫中山擔任大會主席。大會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大會選舉了有李大釗、毛澤東等10名共產黨員在內的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新三民主義與舊三民主義的比較思考探究舊民主主義新民主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民生主義反對民族壓迫和滿洲貴族統治對外免除帝國主義侵略,對內各民族一律平等。推翻君主專制政體,建立國民政府,國民一律平等。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數者所得而私”平均地權平均地權、節制資本新三民主義成為國共兩黨合作的政治基礎時間:地點:名稱:辦學方針:作用:1924年5月廣州黃埔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軍事訓練與政治教育并重培養了一大批軍政人才孫中山軍??偫硎Y介石校長周恩來政治部主任革命者來貪生怕死勿入斯門升官發財請往他處想一想你知道畢業于黃埔軍校的名將嗎?開國十大元帥1924—1927年,在國共合作的推動下,中國掀起了洶涌澎湃的反帝反軍閥的國民革命運動。背景: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北京病逝。汪精衛任主席;軍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打倒帝國主義,推翻北洋軍閥統治。7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北伐北伐的方針與對象:集中優勢兵力掃除吳佩孚的勢力東進消滅孫傳芳的兵力最后消滅張作霖的軍隊北伐戰爭的經過:1926年5月,葉挺獨立團及第七軍的一部進入湖南作戰,揭開了北伐戰爭的序幕;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正式出師北伐;兩湖戰場:北伐的主戰場,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連克汀泗橋、賀勝橋,攻占武昌,基本消滅了吳佩孚主力;江西戰場:北伐軍連克九江、南昌,消滅了孫傳芳的主力;原北洋軍閥重要將領馮玉祥響應北伐,在五原誓師,組成國民軍聯軍,進軍陜西、河南,與北伐軍會師鄭州;1927年1月,國民政府由廣州遷到武漢,武漢成為全國革命運動的中心。吳佩孚兵力20萬孫傳芳(兵力20萬)張作霖兵力35萬廣州馮玉祥葉挺長沙廣州兵力10萬上海南昌南京1927.1.遷都武漢鄭州濟南北京沈陽武漢武漢賀勝橋戰役汀泗橋戰役五原1926.7.北伐開始

馮玉祥五原誓師五原

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建人之一,軍事家。1919年投身民主革命,1924年加入共產黨。1926年,在北伐戰爭中率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為先遣隊,屢建戰功,被譽為“北伐名將”。葉挺(1896-1946)思考探究

北伐軍為何出師不到半年就從珠江流域打到了長江流域?(1)國共兩黨合作,建立了革命統一戰線;(2)北伐戰略方針正確;(3)國民革命軍廣大官兵英勇殺敵,特別是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4)各地工農群眾的支持等等。課堂小結國共合作時間:1924年地點:廣州標志: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內容確定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黃埔軍校建立培養了大批軍政人才。意義:極大的推動了中國民主革命的進程。國共合作的實現和北伐勝利進軍孫中山病逝;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汪精衛任主席;黃埔軍校學員改編為國民革命軍。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廣州誓師軍閥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基本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主力,不到半年打到長江流域;國民政府遷都武漢,武漢成為全國革命運動的中心。北伐的勝利進軍背景開始:對象:目的:打倒帝國主義,推翻北洋軍閥統治。結果:2.廣州國民政府正式出師北伐是在()A、1926年5月B、1926年7月C、1927年5月D、1927年7月1.魯迅先生深刻地指出:“中國現代的社會情況,只有實地的革命戰爭,一首詩嚇不走孫傳芳,一炮就把孫傳芳轟走了?!边@里的“一炮”指的是()A.辛亥革命B.武昌起義

C.北伐戰爭

D.五四運動課后練習CB3.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說:“中國共產黨人……從來就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堅定支持者、合作者、繼承者。”下列史實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有()①武昌起義②黃埔軍校創辦③北伐戰爭勝利進軍④南京國民政府建立A.①②B.②③

C.①③

D.③④B4.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聲勢震動全國,1927年,國民政府從哪個城市遷到哪個城市()A.從廣州遷到武漢B.從廣州遷到南京C.從武漢遷到南京D.從南京遷到重慶A國民革命失敗與南京國民政府建立第三單元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情境導入革命前夕的高昂興奮和革命既到面前時的幻滅新課講授四一二政變:時間:地點:經過:影響:1927年4月12日上海大肆捕殺共產黨員和革命志士全國各地逐漸籠罩在白色恐怖之下“分共”會議: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正式宣布與共產黨決裂。結果: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宣告失敗。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寧可枉殺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網”文化戰線上的斗爭:思考探究國民革命的意義是什么?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勢力;提高了全國人民的覺悟;教育和鍛煉了共產黨;為中國革命事業的繼續發展創造了條件?!皩帩h合流”第二次北伐蔣介石李宗仁馮玉祥閻錫山張作霖1928年4月“五三慘案”皇姑屯事件,張作霖專列被炸1928年底,張學良宣布東北“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史稱“東北易幟”。

標志著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統一;第二次北伐取得了最后勝利,結束了北洋軍閥在中國的統治?!皷|北易幟”想一想你是如何看待國民政府第二次北伐的?課堂小結國民革命失敗的標志7月15日,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正式宣布與共產黨決裂。意義: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勢力,提高全國人民的覺悟,鍛煉了共產黨,為中國革命事業的繼續發展創造了條件。國民革命失敗與南京國民政府建立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政變,捕殺共產黨員;武漢國民政府與南京國民政府合并。1928年4月,國民政府第二次北伐,討伐張作霖。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寧漢合流”:第二次北伐:“東北易幟”:1928年底,張學良宣布東北服從國民政府。意義:國民政府在形式上完成了南北統一,第二次北伐取得勝利,結束了北洋軍閥在中國的統治。1.1927年,轟轟烈烈的國民大革命失敗了。這里所說的失敗主要是指()

A.蔣介石、汪精衛背叛了革命B.工農運動轉入低潮C.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務D.北伐戰爭沒有徹底勝利課后練習C2.第一次國共合作全面破裂,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夭折的標志是()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