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1例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特征分析_第1頁
1521例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特征分析_第2頁
1521例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特征分析_第3頁
1521例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特征分析_第4頁
1521例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特征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521例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特征分析

梁翠丹羅且寧歐陽范獻1521例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特征分析梁翠丹1羅且寧1歐陽范獻2(1.海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海南海口570100;2.海南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醫院,海南海口570100)目的:了解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的分布特征及探索血壓與血脂的相關性,為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人群控壓、控脂提供依據。方法:收集海口市某三甲醫院1521例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的基本信息、血壓、血脂檢驗等結果,用統計描述的方法分析患者的人群分布特征,用秩相關分析血壓與血脂的相關性,使用的統計軟件為SPSS22.0。結果:1521例患者中女性占52.7%,62.9%的患者年齡在60~79歲之間。50.6%的患者高血壓病程在0~5年間,89.4%的患者首次診斷高脂血癥。有糖尿病、慢性腎病、腦梗死史、冠心病史、房顫史的患者占比分別51%、15.3%、47.5%、19.3%、3.7%。有吸煙、飲酒史患者占比分別為17.6%、10.7%。男性有慢性腎病史、吸煙史、飲酒史明顯高于女性,而女性的糖尿病患者的構成比更高(<0.05)。只有38.9%的患者規律服用降壓藥物。規律降壓治療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比未規律降壓治療患者低(<0.05)。收縮壓、舒張壓都與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關聯,但相關性意義不大(<0.2,<0.05)。結論: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以老年人為主,規范服用降壓藥物率低,可伴糖尿病、腦梗死、冠心病。規律服用降壓藥物是控壓的重要手段。高血壓;血脂異常;分布;相關分析引言我國高血壓(Hypertension)和血脂異常(Dyslipidemia)患病率在逐年上升,是我國居民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1-2]。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s,CVD)是我國居民死亡的重要死因,給我國居民帶來了嚴重的負擔[3]。腦卒中流行病學調查[4]顯示,腦卒中人群的高血壓、血脂異常的暴露率為70.5%、49.55%。國內外研究[5-12]表明,高血壓與血脂異常有一定的相關性,二者可改變血管的狀態、血液的成分,導致血管內皮受損,血液中脂質成分易堆積,血管壁性質就被改變,促進動脈粥樣硬化,但二者相互影響的機制還尚未明確。當前關于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人群特征的研究多從健康體檢人群和流行病學調查人群中選取研究對象,人群分布特征多從年齡、性別、城鄉等角度進行分析,而較少有研究分析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分布特征,本研究還關注了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的高血壓與血脂異常的病程,并分析了其在不同高血壓病程人群的分布特征。本研究旨在了解海口市某三甲醫院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特征及分析血壓與血脂的相關性,為高血壓合并血脂異的診療和CVD的防治提供依據。1資料與方法1.1研究對象及資料來源將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間,海南某三甲醫院出院診斷中包含高血壓,同時包含高脂血癥、高甘油三酯、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且年齡≥40歲的住院病例。資料來源是從海南省某三甲醫院的電子病案信息系統查閱,同時以Excel表人工記錄原始數據。該研究通過了該醫院倫理委員會的倫理審核。1.2觀察指標收集的信息包括患者的性別、年齡、戶籍省份、婚姻狀況、民族、高血壓病程、血脂異常病程、糖尿病(Diabetes,DM)及病程、吸煙史、飲酒史、腦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史、冠心病(CoronaryHeartDisease,CHD)史、房顫(Atrialfibrillation,AF)史、慢性腎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史、降壓藥使用、降糖藥使用情況、收縮壓(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舒張壓(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總膽固醇(total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1.3指標定義和測定方法高血壓診斷及定義參照《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1]將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或在既往與當前病案中臨床醫師診斷為高血壓及患者自述患有高血壓都定義為患有高血壓。血脂異常診斷及定義參照《血脂異常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2]的標準將TC≥6.2、TG≥2.3、LDL-C≥4.1、HDL-C<1中滿足任一條件即可診斷為血脂異常,或病案中既往有高脂血癥診斷記錄都定義為血脂異常。高血壓、血脂異常、DM病程以年為單位:患病不滿30天記為新發病例,病程為0年;患病在1個月以上不滿半年記為0.5年;患病半年以上但未滿1年則記為1年;病案中記錄患病1年余幾個月,則記為1年,以此類推2年余則記為2年;十幾年或十余年的數據則記為13年,以此類推二十幾年記為23年。在病案中明確說明“有吸煙史”“有飲酒史”“已戒煙或酒”“有酒或煙嗜好”則判定為有吸煙或飲酒史,若描述“無吸煙史”“無飲酒史”“無煙或酒嗜好”或“偶爾飲酒”等則記為無飲酒史。DM、CI史、CHD史、AF史、CKD以病案中專科醫師的診斷、記錄為準。服用降糖、降壓藥物情況收集以病案中描述有長期規律或一直服用降糖、降壓藥物,或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換藥則記為規律用藥,若不規律用藥、間斷用藥、自行停藥、未在醫生指導下更換藥物則記為不規律用藥,一直未服用藥物則記為從未服用藥物。將規律用降壓藥作為規律降壓治療組,將從未用藥和不規律用降壓藥作為不規律降壓治療組。性別、戶籍省份、婚姻狀況、民族則直接由醫院電子病案系統導出。收集住院期間的任意6個(病案記錄不足6個時應收盡收)血壓指標并以均數作為血壓值。血壓以病案中記錄的血壓為準,研究期間的血壓值測定多有各專科護士使用歐姆龍(大連)有限公司生產的型號為HBP-1320的電子血壓計進行測定。檢驗指標的測量結果由醫院檢驗系統報告結果為準,研究期間醫院使用的檢驗儀器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廠家及型號有深圳邁瑞BS2000M、日立7600-110。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構成比表示,比較方法用R×C列聯表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中位數(M)表示,用Willcox秩和檢驗進行比較,并進行多重比較。血壓與血脂的關系用spearman檢驗進行秩相關分析。檢驗水準:α=0.05,β=0.1,<0.05為有統計學意義。2結果2.1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患者的總體情況共收集到資料較完整的1521例患者,其中女性占52.7%(801人),男性占47.3%(720人)。62.9%的患者在60~79歲之間。戶籍以海南本土居民為主,占95.3%(1449人)。民族特征以漢族人為主,占97.2%(1479人)。婚姻特征以已婚人士為主,占97.3%(1480人)。78.9%的患者高血壓病程在0~10年,98.6%的患者血脂異常病程在0~5年,且有89.4%的患者為首次被確診為高脂血癥。有一半以上的患者同時患有DM,且DM患者的DM病程多分布在0~5年(273人,24.5%)、6~10年(210人,13.8%)。有CKD、CI史、CHD史、AF史患者占比分別為15.3%、47.5%、19.3%、3.7%。有吸煙、飲酒史患者分別占比17.6%、10.7%。有一半以上的患者(52.4%)不規律服用或從未使用降壓藥。糖尿病患者中規律服用降糖藥的患者占21.7%(330人),不規律服用者占18.3%(278人),從未服用者占6.2%(94人)。詳情見表1。年齡、高血壓的病程的中位數分別為69歲、5年,DM患者的DM病程中位數為6年。患者SBP、DBP、TC、TG、HDL-C、LDL-C的中位數為136mmHg、78mmHg、6.09mmol/L、2.19mmol/L、1.15mmol/L、4.24mmol/L。表1海口市某醫院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基本情況2.2性別間的比較分析年齡分組、高血壓病程組、CI史、CHD史、AF史、降壓藥服用情況在男、女組間的分布無明顯差異(>0.05),詳情見表2。男性有CKD史、吸煙史、飲酒史明顯高于女性,而女性的DM患者的構成比更高(<0.05)。非參數檢驗結果顯示女性的年齡中位數(67.3歲)高于男性(66.9歲),女性的TC水平(6.21mmol/L)高于男性(5.81mmol/L),女性的HDL-C(1.19mmol/L)高于男性(1.01mmol/L),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5)。年齡、高血壓程、SBP、TG、LDL-C在男、女性間的分布無明顯差異(>0.05)。詳情見表3。2.3年齡分組間的比較分析高血壓病程、DM、CI史、CHD史、AF、吸煙史、飲酒史在各年齡組的分布不全相同(0.05)。詳情見表2。非參數檢驗結果顯示高血壓病程、DBP、TG、HDL-C在各年齡組間的分布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0.05),多重比較分析結果顯示40~49歲患者的高血壓病程均比其他年齡組的低(Z=11.210、13.821、23.944、27.418、10.104,0.05),高血壓病程在50~59歲人群與70~79歲、80~89歲人群(Z=18.146、26.514,<0.05),60~69與80~89歲人群間都有差異(Z=9.987,0.05)。SBP、TC、LDL-C在各年齡組間的分布無明顯差異(0.05)。詳情見表3。2.4高血壓病程分組間比較分析性別、DM、AF史、CKD、吸煙史在各年齡組的分布無明顯差異(>0.05),詳情見表2。非參數檢驗結果顯示年齡、DBP在各年齡組間的中位數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0.05),經多重分析顯示高血壓病程為0~5年的患者的年齡均比在11~25年各病程段及≥30年病程的低(Z=28.504、15.354、12.930、13.072,<0.05),病程6~10年組比10~15年及≥30年組的年齡低(Z=14.012、10.878,<0.05)。SBP、TC、TG、HDL-C、LDL-C在各年齡組間的分布無明顯差異(>0.05),詳情見表3。表2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定性指標的R×C列聯表檢驗結果表3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住院患者定量指標比較結果2.5是否規律降壓治療分組間的比較DM、CHD、AF、CKD在規律降壓治療組和不規律降壓治療組間有差異(<0.05),詳情見表4。規律降壓治療組的SBP、DBP比不規律降壓治療組低。詳情見表5。表4是否規律降壓治療組間合并疾病分布的比較結果表5是否規律降壓治療組間血壓、血脂指標的比較結果2.6血壓與血脂指標間的相關性分析秩相關分析結果顯示,SBP、DBP都與TC、LDL-C有相關性,SBP還與HDL-C有相關性(<0.05),但r都小于0.2,呈微弱的正相關,意義不大。SBP、DBP都與TG無相關性(>0.05)。3討論高血壓為我國重點防治的慢性病,血脂異常在近年也逐漸受到重視。我國高血壓、血脂異常患病人群以老年人群為主[1-2],與本研究人群的年齡分布一致。本研究女性多于男性,且女性的年齡高于男性,而指南中高血壓的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在50歲前男性血脂異常率高,50歲后則相反。本研究男、女性別的差異可能還受不同性別人群的就醫率、及壽命的影響。男性吸煙史、飲酒史、患慢性腎病的比重更高,這可能是受男、女性的生活方式的影響。我國成人DM患病率達11.2%,男性多于女性[13],本研究一半以上的患者有DM,兩性間患病無差異,其原因可能是研究對象非社區居民。我國CHD的流行病學特征隨年齡的增高患病率也增高,65~84歲人群CHD患病較高,可達到10%~14%,且男性高于男性[14],本研究中有CHD史的比重達19.3%,但在男、女性間無差異,這可能是研究對象為CHD的高危人群,且女性多于男性,所以患病率較高,性別差異不明顯。高血壓、血脂異常易引起腦卒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疾病,在本研究中腦梗死患者占比比CHD等其他疾病高,說明腦梗死是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主要的并發癥。本研究中患DM的患者病程中位數為6年,而所有觀察對象的高血壓病程中位數為5年,說明DM可能會增加高血壓的風險。指南中[13]也指出有34.2%的DM患者會并發高血壓。本研究關注了高血壓、血脂異常病程,這是與其他研究不同之處。78.9%的患者高血壓病程在0~10年,而絕大部分患者為首次診斷高脂血癥,這有可能是患者在之前就有血脂異常,但血脂異常的關注度沒有高血壓高,且檢測手段要求較高,導致血脂異常的發現率較低,高脂血癥的病程就短。本研究結果顯示病程與年齡的特點為低病程與低年齡相對應,而病程高的人群也意味著其年齡也更高,這與人群的正常發展趨勢一致。當前我國的高血壓治療率為45.8%[1],我國DM的治療率為32.2%[13],而本研究的降壓藥使用率73.3%,但只有38.9%的患者規律服用降壓藥,患有DM的患者降糖藥使用率為40%,但規律服用的占比為21.7%,因三甲醫院的住院患者病情可能更重,降壓、降糖藥的使用率更高,且本研究顯示規律降壓治療人群有更長的高血壓病程。DM、CHD、AF、CKD在規律降壓治療組和不規律降壓治療組間有差異,說明是否降壓治療可能與高血壓、血脂異常并發癥之間有一定的相關性。由于病案中對調脂藥物使用情況的記錄極少,故血脂異常的控制情況無法獲得。本研究相關性分析顯示血壓與血脂的相關性不大,在陳軼英[9]的研究中來自于社區的人群的血壓與血脂相關性也是微弱的。而在Chen[15]的研究結果顯示TC升高會引起SBP的升高,且將近一半的原因是由動脈硬化介導。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人群,且部分血壓和血脂的結果為多次測量或檢查的均數,對相關結果有一定的影響。目前血壓與血脂相互影響的具體機制并未明確,當前主要的解釋有血脂對內血管皮功能有害,血清TC水平升高通過增加血管平滑肌細胞對血管緊張素II的反應和降低一氧化氮生物利用度來導致動脈僵硬[16]。氧化脂質隨著炎癥反應而積累并遷移到被膜內膜,引起膠原蛋白、彈性纖維的降解和平滑肌細胞的增殖,從而導致動脈僵硬的發展[17]。血脂過多會形成積聚斑塊,從而縮小動脈,加重動脈硬化,最終導致收縮壓升高[18]。4結論綜上所述,海口市某三甲醫院的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的住院患者以老年人群為主,女性多于男性,一半以上患者患有0~5年高血壓病程、DM,患有CI、CHD、CKD的患者占有一定的比例,降壓藥規律服用率低。因此規律服用降壓藥物是重要的降壓手段,對心腦血管疾病等特殊人群的降壓和調脂尤為重要。本研究以急危重癥病人較多的三甲醫院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未來可調查社區的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人群并進行對比以發現兩組人群的特征。基于高血壓合并血脂異常的住院患者可繼續追蹤其在未來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以探索控壓、調脂的目標水平。[1]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高血壓聯盟(中國)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國醫師協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等.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8年修訂版)[J].中國心血管雜志,2019,24(1):24-56.[2]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血脂異常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9(5):417-421.[3]李鎰沖,劉世煒,曾新穎,等.1990-2016年中國及省級行政區心血管病疾病負擔報告[J].中國循環雜志,2019,34(8):729-740.[4]王麗萍,陳真,李梅,等.我國6省市腦卒中流行病學調查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病案,2017,18(3):97-100.[5]方士杰,張強,楊麗紅,等.合并血脂異常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脂水平與血壓變異性的關系[J].廣西醫學,2018,40(17):1925-1928.[6]鄭穎,劉玉紅,喬蕾,等.廣外地區人群血脂異常與高血壓相關性分析[J].首都公共衛生,2017,11(3):121-123.[7]孟亞星,張小玲,嚴激.原發性高血壓伴血脂異常患者的動態血壓特點[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8,21(3):323-327.[8]劉覽,吳雪霽,利耀輝,等.血脂異常與高血壓對糖尿病患病的交互作用[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21,29(5):356-360.[9]陳軼英,朱麗萍,顏瑋,等.江西省成年常住居民血脂異常與高血壓相關性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18,34(6):503-508.[10]MadaniNH,Ismail-BeigiF,PoustchiH,etal.Impairedfastingglucoseandmajoradversecardiovas,culareventsbyhypertensionanddyslipidemiastatus:theGolestancohortstudy[J].BMCCardiovascularDisorders,2020,20(1):113.[11]付朝紅,李建彬,郭向嬌,等.鄭州市40歲及以上高血壓患者血脂異常流行現狀與影響因素[J].中國心血管雜志,2020,25(5):470-475.[12]黃國桂,宋新明,朱曉姝,等.2246例老年血脂異常患者高血壓患病率及相關因素分析[J].重慶醫學,2019,48(3):447-450,455.[13]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中華糖尿病雜志,2021,13(4):315-409.[14]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全科醫學分會,等.穩定性冠心病基層診療指南(2020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21,20(3):265-273.[15]ChenH,ChenY,WuW,etal.Totalcholesterol,arterialstiffness,andsystolicbloodpressure:amediationanalysis[J].ScientificReport,2021,11(1):1330.[16]戴家強,戴國強,羅潔.原發性高血壓并發血脂異常患者血壓動態監測分析[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8,34(5):54-56.[17]王天宇,竇倩,郭子坤,等.1947例體檢人群高血壓與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癥及血脂異常關系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20,18(22):1509-1511.[18]KubozonoT,MiyataM,KawasoeS,etal.HighpulsewavevelocityhasastrongimpactonearlycarotidatherosclerosisinaJapanesegeneralmalepopulation[J].CirculationJournal,2017,81(3):310-315.AnalysisofCharacteristicsof1521HospitalizedPatientswithHypertensionComplicatedwithDyslipidemiaObjective:Tounderstandthe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hospitalizedpatientswithhypertensioncomplicatedwithdyslipidemiaandexplorethecorrelationbetweenbloodpressureandbloodlipids,soastoprovidebasisforbloodpressureandlipidcontrolinpatientswithhypertensioncomplicatedwithdyslipidemia.Methods:Thebasicinformation,bloodpressureandbloodlipidtestresultsof1521hospitalizedpatientswithhypertensioncomplicatedwithdyslipidemiainathirdclasshospitalinHaikouwerecollected.Thepopulationdistributioncharacteristicsofpatientswereanalyzedbystatisticaldescriptionmethod,andthecorrelationbetweenbloodpressureandbloodlipidwasanalyzedbyrankcorrelation.ThestatisticalsoftwarewasSPSS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