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腧穴之背部經絡教學文稿課件_第1頁
經絡腧穴之背部經絡教學文稿課件_第2頁
經絡腧穴之背部經絡教學文稿課件_第3頁
經絡腧穴之背部經絡教學文稿課件_第4頁
經絡腧穴之背部經絡教學文稿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絡腧穴之背部經絡經絡腧穴之背部經絡1經絡分布頸肩部腰背部督脈足太陽膀胱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督脈足太陽膀胱經帶脈經絡分布頸肩部腰背部督脈督脈2督脈足太陽經夾脊穴督脈足太陽經夾脊穴3督脈起于胞中,下出會陰,經長強,行于后背正中,上至風府,入屬絡腦,上巔,循額,至鼻柱,經素髎、水溝,會手足陽明,至兌端,入齦交。督脈4經絡腧穴之背部經絡教學文稿課件5定位:腰部,后正中線上,當

第四腰椎棘突下凹陷中。腰陽關定位:腰陽關6主治:

1、經脈病:腰脊、下肢疼痛。

2、婦科、生殖疾病:月經不調、帶下遺精、陽痿。臨床應用:腰椎病變、坐骨神經痛。腰陽關主治:腰陽關7定位:腰部,后正中線上,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中。操作:多用灸法。命門定位:命門8功用:補腎壯陽,固精強腰主治:

1、經脈病:腰脊、下肢疼痛。

2、婦科、泌尿生殖疾病:

月經不調、帶下、男科

3、腹痛、泄瀉。臨床應用:腎陽虛諸證。命門功用:補腎壯陽,固精強腰命門9定位:背部,后正中線上,當

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至陽定位:至陽10主治:

1、經脈病:脊背疼痛。

2、心、肺疾病:心悸、咳喘。

3、胃痛、膽絞痛、黃疸。

4、身熱。至陽主治:至陽11定位:后正中線上,當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大椎定位:大椎12主治:

1、經脈病:頭項脊背疼痛。

2、肺病:盜汗、咳喘。

3、熱病。

4、神志病(驚風)、皮膚病(痤瘡)。

大椎主治:大椎13臨床應用:

1、感冒、高熱。

2、頸椎病、肩周炎、落枕。

3、痤瘡::刺絡拔罐。

解表退熱要穴大椎臨床應用:解表退熱要穴大椎14風府定位:項部,當后發(fā)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突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中。風府定位:15操作:※

頭微前傾,項肌放松,向下頜方向緩慢刺入0.5—1寸,不可向內上方斜刺。主治:1、頭項強痛。

2、目、鼻、咽喉病。

3、神志病、中風、眩暈。操作:※16定位:頭部,前發(fā)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中點)。操作:升陽舉陷多用灸法。百會定位:百會17主治:

1、頭痛眩暈。

2、安神健腦—失眠、健忘、癡呆。

3、升陽舉陷—內臟下垂(脫肛、久瀉)

4、開竅醒腦—神志病、中風、休克、昏迷。百會主治:百會18臨床應用:

1、腦血管疾病

2、高血壓(雙向調節(jié))

3、眩暈(美尼爾綜合癥)——艾灸臨床應用:19

水溝定位:

面部、當人中溝的上1/3與中1/3的交點處。水溝定位:20主治:

1、神志病、昏迷、中風、驚風。

2、面部五官病(面癱、口齒鼻病)。

3、閃挫腰痛、脊背強痛。

4、雜病:消渴、水腫、黃疸。全身醒神要穴

水溝主治:全身醒神要穴水溝21臨床應用:

1、急救昏迷、中風。

2、急性腰扭傷。配伍應用:開竅醒腦針法:水溝、內關。

水溝臨床應用:水溝22足太陽經絡——經脈循行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腘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側。足太陽經絡——經脈循行膀胱足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上額23經絡腧穴之背部經絡教學文稿課件24

經脈循行簡表起于目內眥→巔頂(→絡腦)→項→肩膊→挾脊→腰→膂→絡腎→屬膀胱

→腿肚后外側→外踝后→小趾外側(交腎經)耳上角1肩胛骨內緣3髖關節(jié)(會環(huán)跳)臀腘窩21頭頂支2腰支肩胛內支3經脈循行簡表起于目內眥→巔頂(→絡腦)→項→腿肚后外側25腰背部——第一側線

旁開1.5寸腰背部——第一側線旁開1.5寸26定義:是指臟腑之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12個功用:反映臟腑功能狀態(tài),調節(jié)臟腑氣血,治療臟腑疾病。背腧穴定義:是指臟腑之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背腧穴27大杼(骨會)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血會)

背部,第___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第1胸椎—第2胸椎—第3胸椎—第5胸椎—第7胸椎大杼(骨會)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血會)背部,第___胸28大杼(骨會)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血會)—頸項痛、發(fā)熱、骨病。—風寒咳嗽、頭項肩背痛—鼻塞、潮熱盜汗—心神疾病、咳嗽、盜汗—胃病、血病、咳嗽盜汗、癮疹。主治:1、心、肺病2、脊背痛大杼(骨會)風門肺俞心俞膈俞(血會)—頸項痛、發(fā)熱、骨病。—29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背部,第__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第9胸椎—第10胸椎—第11胸椎—第12胸椎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背部,第__胸—第9胸椎—第10胸椎—第1130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肝膽病、目疾、神志病、血癥—膽病、脅痛—脾胃病、黃疸、水腫—胃腸病、胸脅痛

主治:1、各自臟腑病2、脊背痛肝俞膽俞脾俞胃俞—肝膽病、目疾、神志病、血癥—膽病、脅痛—脾31腎俞大腸俞膀胱俞次髎

腰部,第___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第2腰椎—第4腰椎—骶部,骶正中嵴旁開1.5寸,平第二骶后孔。—骶部,髂后上嵴內下方,適對第二骶后孔。腎俞大腸俞膀胱俞次髎腰部,第___腰—第2腰椎—第4腰椎32腎俞大腸俞膀胱俞次髎—腎虛病證、耳病、咳喘氣短—大腸病證、腰痛—膀胱病證、腰脊痛、腸道病—婦科泌尿生殖病(痛經)、

腰骶下肢病證。

主治:1、下焦病證2、腰骶痛腎俞大腸俞膀胱俞次髎—腎虛病證、耳病、咳喘氣短—大腸病證、腰33腰背部—第二側線旁開3寸腰背部—第二側線旁開34背部—膏肓腰部—志室臀部—秩邊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3寸平第4骶后孔,骶正中嵴旁開3寸背部—膏肓腰部—志室臀部—秩邊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第2腰35膏肓志室秩邊各種虛損病證(咳嗽、瘦弱、夢遺)肩胛脊背痛婦科泌尿生殖疾病(平腎俞)腰脊痛腰腿痛、下肢痿痹痔疾、便秘、小便不利主治膏肓志室秩邊各種虛損病證(咳嗽、瘦弱、夢遺)婦科泌尿生殖疾病36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抵鼻,至目內眥,斜絡于顴。手太陽經絡——經脈循行小腸手太陽之脈,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37

經脈循行簡表

起于小指尺側→腕尺側→前臂背面尺側→肘(鷹嘴與肱骨內上髁間)→上臂外側后緣→肩胛→大椎→缺盆→絡心→挾咽→下膈→抵胃→屬小腸頸→面頰→目外眥→耳中目眶下→鼻→目內眥

(交足太陽經脈)經脈循行簡表起于小指尺側→腕尺側→前臂背面尺側38定位:肩關節(jié)后下方,臂內收時,腋后紋頭上1寸。肩貞定位:肩貞39功用:祛風止痛,疏利關節(jié)主治:

1、肩臂麻痛

2、耳鳴肩貞功用:祛風止痛,疏利關節(jié)肩貞40定位:在肩部,腋后紋頭直上,肩胛岡下緣凹陷中。操作:向前直刺1—1.2寸主治:肩周炎。臑俞定位:臑俞41天宗

定位:肩胛部,當岡下窩中央凹陷處,與第四胸椎相平。操作:直刺0.5—1寸主治:1、肩胛疼痛

2、乳癰、瘰疬天宗定位:42天宗天宗43定位:在肩胛部,岡上窩內側端,當臑俞與第二胸椎棘突連線的中點處。主治:肩胛項背疼痛。曲垣定位:曲垣44定位:在背部,當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3寸。主治:肩背疼痛。肩外俞定位:肩外俞45定位:在背部,當第七頸椎棘突下,旁開2寸。主治:肩背疼痛。肩中俞定位:肩中俞46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遍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手少陽經絡—經脈循行三焦手少陽之脈,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47經脈循行簡表

起于無名指(尺側)——腕背——前臂背側(尺、橈骨間)——肘尖——上臂外側——肩——

缺盆—屬上焦—(絡心包)—下膈—中焦—下焦。頸外側—耳后—耳上角—面頰—目眶下耳中—耳前—面頰—目外眥(交膽經)經脈循行簡表起于無名指(尺側)——腕背——前臂背側48定位:肩部,肩髃后方,臂外展時,肩峰后下方呈現凹陷處。操作:直刺0.5—1寸功用:舒筋止痛主治:肩臂痛、上肢痿痹證。肩髎定位:肩髎49定位:三角肌上,

臂外展或平伸時,肩峰前下方凹陷處。肩髃鏈接定位:肩髃鏈接50功用:祛風通絡,通利關節(jié)主治:肩臂痛、上肢不遂肩髃肩三針:肩髃(陽明)——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

伸時,當肩峰前下方凹陷處肩髎(少陽)——在肩部,肩髃后方,當臂外展時,于肩

峰后下方呈現凹陷處。肩貞(太陽)——在肩關節(jié)后下方,臂內收時,腋后紋頭

上1寸。功用:祛風通絡,通利關節(jié)肩髃肩三針:51定位:

肩胛部,肩井與曲垣畸中點,當肩胛骨上角處。功用:舒筋止痛主治:肩臂痛、頸項疼痛,上肢痿痹。天髎定位:天髎52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后,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后,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后;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于手少陽,抵于出頁,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里,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足少陽經絡—經脈循行膽足少陽之脈,起于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后,循頸行手少53經脈循行簡表

耳中—耳前—目外眥后—大迎

—面頰—目眶下起于目外眥—頭角—耳后—頸—肩—缺盆—胸中—下膈—絡肝—屬膽—脅里

氣街—髀樞—季脅—腋前

大腿外—膝外側—腓骨—外踝前—足背—第四趾外側大趾—趾甲后叢毛處(交足厥陰肝經)1、耳支2、目外眥支脈3、足背支脈經脈循行簡表耳中—耳前—目54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