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科異常行為社會學01涵義及界定學術觀點最新進展相關理解早期研究異常行為劃分目錄0305020406基本信息異常行為社會學又稱越軌社會學。西方社會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主要研究社會上產生各種異常行為的原因、形式及對社會的影響。大多數西方社會學家認為“異常行為”有:成年人犯罪、青少年犯罪、自殺、娼妓、吸毒、販毒、酗酒、同性戀等。人類對異常行為的研究,有著漫長的歷史。在古代,人們往往將異常行為者看作魔鬼,認為有些人之所以干出違反常規的事,是因為魔鬼附身或是中了邪氣。涵義及界定涵義及界定異常行為的涵義及界定異常行為又稱越軌行為、離軌行為、反常行為、偏差行為。各國學者對異常行為定義的表述種類繁多。美國社會學家T.帕森斯描述為伴隨已經偏離正道的機關和個人而發生的瓦解現象,是社會整合歷程中存在欠缺而產生的活動。R.K.默頓認為,當個人愿望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導致社會制度和道德規范削弱,從而產生各種異常行為。英國社會學家G.D.米切爾認為,異常行為是指違反規則或他人期望,并引起非議或懲罰的行為。美國社會學家J.道格拉斯和F.瓦克斯勒合著的《越軌社會學概論》(1982)一書中,把各種有關異常行為的定義從廣義到狹義排列為10個層次:①使人感到陌生、反常、奇特的行為;②使人感到厭惡或產生抵觸的行為;③使人感到違反價值觀念或行為準則的行為;④使人感到違反道德觀念或道德準則的行為;⑤被判定為違反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的行為;⑥被判定為違反道德觀念和道德準則的行為;⑦被判定為違反正統道德、已構成輕罪的行為;⑧被判定為違反正統道德、已構成重罪的行為;⑨被判定為違反人性的行為;⑩被判定為純屬邪惡的行為。他們選定第五個層次的涵義,認為異常行為是被社會集團成員判定為違反他們的價值觀念或社會準則的任何思想、感情或行為。相關理解相關理解在對于異常行為的理解上,多數學者把異常行為看成消極的社會行為,如成人或青少年犯罪、自殺、娼妓、吸毒、販毒、酗酒、同性戀和各種心理疾病。也有的學者認為不能把異常行為都視為消極、病態或犯罪行為。É.迪爾凱姆把異常行為區分為創造性異常行為和犯罪性異常行為,前者有利于社會生活的改善,是社會進步變革的生命活力所在。日本學者橫山寧夫在《社會學概論》(修訂版,1979)一書中指出,人們在現實生活中不只是遵循社會規范而行動,一定行為方式中的離軌反而屬于人的本質。蘇聯學者也把異常行為分為消極的異常行為和積極的異常行為兩類,前者指社會病態現象和破壞性行為,后者指革新活動和社會創造活動。學術觀點學術觀點在階級社會中,對異常行為內涵的界定表現出階級性,并因時代的不同而有所變化。美國學者提出如下界定異常行為的假說:①異常行為的復雜程度不同,一般說來,這種行為越簡單,越可能被定為異常行為;②社會上用以描述異常行為的說法越多,越可能把某些行為定為異常行為;③對某一類異常行為的歸類和解釋方法越多,這一行為被定為異常行為的可能性越小;④異常行為者(或潛在的異常行為者)與周圍的人的關系越密切、越持久,越不可能被定為異常行為者;⑤在人們心目中某種異常行為越普遍,一些類似現象越可能被定為異常行為;⑥權勢、地位、財富和等級都可以保護潛在的異常行為者,使其不被加上異常行為者的稱號;⑦家族關系、職業、宗教信仰等有助于異常行為者不被加上異常行為者稱號;⑧異常行為者可能通過賦予其行為以新的涵義和衡量標準來避免被加上異常行為者的稱號;⑨一個人以前出現異常行為的記錄越多,他現在的行為越可能被定為異常行為。早期研究早期研究早期異常行為社會學研究20世紀60年代以前,對異常行為的研究,往往局限于從自然環境(包括天體運行、地理和氣候條件)來揭示人類異常行為產生的根源。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C.R.達爾文的進化論對異常行為的研究產生了很大影響。意大利犯罪學家C.龍勃羅梭應用原始的測試方法測量了監獄里囚犯的形體特征,得出犯罪行為可以從生物學上低劣的、野性的身體特征的遺傳上得到解釋的結論。美國自然人類學家F.胡滕、心理學家W.謝爾登通過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從生理因素尋求異常行為產生根源的研究一直延續到20世紀60年代。60年代以前,用社會學觀點研究異常行為的主要理論觀點有:①社會一體化理論。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首先把異常行為作為社會學用語,并在《社會學方法的規則》(1895)和《自殺論》(1897)中提出,社會是一種道德現象,人們對道德意義越是相互交流、彼此施加影響,就越能使社會一體化,并發揮強制作用;一個社會一體化程度越高,對自殺的社會強制作用就越大,自殺率也就越低。這種理論被后來的社會學家應用到對一般異常行為的解釋中,形成一般化理論形式。②社會失調論。默頓認為,人的異常行為是社會結構失去平衡的產物。他把失調分為革新、守舊、頹廢、反抗4類,認為一個人追求成功的目標,但當目標和手段之間出現失范時,就會采取異常行為為自己擺脫壓力以獲得成功。默頓提出的失調理論后來得到帕森斯等人的進一步闡述。③社會沖突論。早期的沖突論在迪爾凱姆的著作中有所闡述。3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L.沃思和T.塞林等人在研究美國移民的犯罪率時,一致認為不同團體在文化、價值上的異質性產生社會沖突和文化沖突,其結果必然導致異常行為。④社會解組論。最新進展最新進展異常行為社會學研究的最新進展60年代初,異常行為研究中的結構功能主義理論受到批評,異常行為社會學研究在美國、日本和歐洲有較大發展,成為社會學理論研究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影響較大的理論有:標簽論30年代在社會互動理論的基礎上產生,到60年代成為異常行為社會學研究中的重要理論。美國社會學家H.貝克爾對這一理論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標簽論注重對異常行為過程的研究,基本觀點是:在人們變成異常行為者的過程中,社會給貼上異常行為者的標簽是一個關鍵因素;當社會通過創造新的準則而把異常行為的標簽加在初發性異常行為者身上后,這個人就可能成為復發性異常行為者。擬劇論由美國社會學家E.戈夫曼提出,認為人類相互作用的主要特點是“印象處理”,像在舞臺上演出一樣,通過自我表現在社會舞臺上有意塑造各種異常行為者形象,以影響別人從他們的公開形象中獲得相應印象,達到顯示獨立性、保護自我等種種目的。擬劇論在理解作為個人“產物”的異常行為及社會控制方面提供了新手段。民俗學方法論1976年美國社會學家H.異常行為劃分異常行為劃分在蘇聯,異常行為社會學研究也有一定發展。學者們根據異常行為者的動機和目的,把為3種類型:①唯利是圖、貪贓枉法所導致的反社會行為;②使用暴力侵犯他人所構成的犯罪行為;③違背公民道德責任、勞動職責以及踐踏法律所造成的異常行為。主要研究的問題有:在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里異常行為的特點,人口和勞動力不足同異常行為的,酗酒、吸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互聯網+教育產品銷售協議
- 公司業務合作協議細則說明
- 教育行業信息化發展合作協議
- 煤礦轉讓合同書協議書
- 二零二五版貸款買賣房屋協議書
- 2025年中國湖北省建材行業市場現狀分析及投資研究報告
- 環保型水劑靛藍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立項申請報告模板
- 藥用蓖麻油行業深度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2025-2030年中國美味豆豉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各行業投資趨勢與市場規模研究報告
- 2025年上海市普陀區中考英語二模試卷(含答案)
- 2025年北京市東城區高三一模歷史試卷(含答案)
- 玉盤二部合唱正譜
- 2025年第六屆(中小學組)國家版圖知識競賽測試題庫及答案
- 色卡-CBCC中國建筑標準色卡(千色卡1026色)
- 2024年共青團入團積極分子考試題庫及答案
- SOP標準作業指導書1
- 基于內模控制的模糊PID參數的整定外文文獻翻譯完稿
- 最全可自由編輯的中國各省市地圖
- 最新建筑施工組織設計(DOC74頁)
- 關于申請調整材料價差的報告(精)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