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繞組線試驗方法合訂本_第1頁
2023繞組線試驗方法合訂本_第2頁
2023繞組線試驗方法合訂本_第3頁
2023繞組線試驗方法合訂本_第4頁
2023繞組線試驗方法合訂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繞組線試驗方法第1第2第3第4第5部分:電性能;第6部分:熱性能;1II目 次前言 II引言 IV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自粘層bondinglayer 1束線bunchedwire 1熱級class 1漆層coating 1導體conductor 2包覆層covering 2開裂crack 2固化cure 2復合漆層dualcoating 2漆包線enameledwire 2級grade 2絕緣insulation 2導體標稱直徑nominalconductordimension 2單一漆層solecoating 2繞組線windingwire 2線wire 2正常視力normalvision 2零缺陷繞組線zero-defectwire 2試驗方法總則 2附錄A(資料性)GB/T4074.2~GB/T4074.6試驗方法目錄 4A.1一般規定 4A.2GB/T4074.2 4A.3GB/T4074.3 4A.4GB/T4074.4 5A.5GB/T4074.5 6A.6GB/T4074.6 6PAGEPAGE1繞組線試驗方法1范圍本文件描述了繞組線試驗方法的一般規定,同時也給出了GB/T4074中使用的術語和定義。GB/T4074.2~GB/T4074.6的內容一覽表見附錄A。規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074.2繞組線試驗方法第2部分:尺寸測量(GB/T4074.2-XXXX,IEC60851-2:2009+AMD1:2015+AMD2:2019,IDT)GB/T4074.3繞組線試驗方法第3部分:機械性能(GB/T4074.3-XXXX,IEC60851-3:2009+AMD1:2013+AMD2:2019,IDT)GB/T4074.44(GB/T4074.4-XXXXIEC60851-4:2016IDT)GB/T4074.5繞組線試驗方法第5部分:電性能(GB/T4074.5-XXXX,IEC60851-5:2008+AMD1:2011+AMD2:2019,IDT)GB/T4074.6繞組線試驗方法第6部分:熱性能(GB/T4074.6-XXXX,IEC60851-6:2012,IDT)IEC60317(所有部分)(Specificationsforparticulartypesofwindingwires)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自粘層bondinglayer一種涂覆于漆包線表面的材料,具有使漆包線相互粘合的特定功能。bunchedwire熱級class用溫度指數和熱沖擊溫度來表示的繞組線的熱性能。漆層coating用適當方法涂覆于導體或絕緣線上的材料,然后烘干和(或)固化。導體conductor除去絕緣層后的裸金屬線。包覆層covering纏繞、繞包或編織在裸或絕緣導體上的材料。開裂crack絕緣層上的裂口,在規定放大倍數下可看到導體。固化cure通過聚合(縮聚或加聚)和/或交聯,將反應性化合物轉化為穩定可用狀態的過程。復合漆層dualcoating由兩種不同材料,即底漆層和表面漆層組成的絕緣層。漆包線enameledwire涂覆固化樹脂絕緣的絕緣線。級grade成品線絕緣厚度范圍。絕緣insulation導體表面具有耐電壓特定功能的涂層或包覆層。導體標稱直徑nominalconductordimension根據IEC60317規定的導體尺寸標稱值。單一漆層solecoating由一種材料組成的絕緣層。繞組線windingwire用于繞組以實現電磁能轉換的絕緣線。線wire涂覆或包覆絕緣的導體。正常視力normalvision20/20視力,若必要,用鏡片校正。零缺陷繞組線zero-defectwire在規定條件下測試時不會出現電氣中斷的繞組線。試驗方法總則25%~75當繞組線相應產品標準與GB/T4074有矛盾時,應以產品標準為準。當試驗僅限于某種類型繞組線時,將與試驗方法一起規定。附錄A中標注*號的GB/T4074.2、GB/T4074.3、GB/T4074.4GB/T4074.5和GB/T4074.6中的試驗項目為型式試驗,根據用戶要求,這些試驗按協議的時間間隔進行。GB/T4074.2GB/T4074.3GB/T4074.4GB/T4074.5和GB/T4074.6中的試驗方法編號與IEC60317條文號相對應。IEC(例行與非例行/周期性IEC標準的范圍僅包括產品要求,并沒有拓展到鑒定問題以及供需雙方協議的管理問題。附錄 A(資料性)GB/T4074.2~GB/T4074.6試驗方法目錄一般規定條款A.2至條款A.6中給出的目錄并非全部。GB/T4074.2第二部分:尺寸測量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試驗方法4:尺寸測量量具圓線和扁線試驗程序導體尺寸導體不圓度扁線圓角絕緣厚度外形尺寸3.2.7漆包扁線自粘層厚度附錄A(資料性)A.3GB/T407.3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6:伸長率斷裂伸長率抗張強度7:回彈性0.080mm1.600mml.600mm8:柔韌性和附著性圓棒卷繞試驗包覆束線拉伸試驗(l.600mm)急拉斷試驗(l.000mm)剝離試驗(l.000mm)附著性試驗漆包扁線浸漬纖維包覆圓線和扁線纖維包覆漆包圓線和扁線薄膜繞包圓線和扁線(僅適用于粘結性薄膜)11*:耐刮(適用于漆包圓線)180.050mm2.000mm垂直螺旋線圈粘結力扭絞線圈粘結強度漆包扁線熱粘合附錄AA.4GB/T4074.44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12*0.250mm試驗設備試驗程序16*:耐冷凍劑(適用于漆包圓線)萃取擊穿電壓17:直焊性(適用于漆包圓線和束線)試驗設備試驗程序20*:耐水解和耐變壓器油(適用于漆包線)一般規定附錄A(資料性)可替代一氯二氟甲烷使用的冷凍劑A.5GB/T4074.55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5:電阻13:擊穿電壓試驗原理試驗設備0.100mm0.100mm2.500mm132.500mm絲包圓線扁線14:漆膜連續性(適用于漆包圓線和薄膜繞包圓線)一般規定低壓連續性(0.050mm)(0.050mm1.600130.035mm1.600mmFIW39)在線高壓連續性(0.035mm1.600mmFIW310)19*tanδ(適用于漆包線和束線)試驗原理試驗設備試樣制備試驗程序試驗結果23:針孔試驗附錄AA.6GB/T4074.6范圍規范性引用文件9:熱沖擊(適用于漆包線和薄膜繞包線)一般規定試樣制備試驗程序試驗結果10*0.100mm1.600mm一般規定試驗設備試驗程序15*:溫度指數21*:失重(適用于漆包圓線)一般規定試樣制備試驗程序附錄A(資料性)試驗方法22*:高溫失效試驗(適用于漆包圓線)2II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試驗方法4:尺寸測量 1量具 1圓線和扁線 1束線 2試驗程序 2導體尺寸 2導體不圓度 3扁線圓角 3絕緣厚度 3外形尺寸 3漆包圓線自粘層厚度 4漆包扁線自粘層厚度 4附錄A(資料性) 5PAGEPAGE5繞組線試驗方法2范圍本文件描述了繞組線結構尺寸測量的試驗方法。本文件適用于繞組線尺寸測量部分的試驗方法。規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074.1-XXXX1(GB/T4074.1-XXXXIEC60851-1:2021,IDT)GB/T4074.5-XXXX繞組線試驗方法第5部分:電性能(IEC60851-5:2008,IDT)術語和定義GB/T4074.1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4:尺寸測量量具圓線和扁線當繞組線尺寸大于0.200mm時,量具的精度應高于2μm;當繞組線尺寸小于或等于0.200mm時,量具的精度應高于1μm。機械接觸式千分尺和光學非接觸式測徑儀均可使用。如果使用機械接觸式千分尺,其測力和測座直徑之比值P應符合表1a和表1b的規定。測桿和測座的直徑范圍見表1a和表1b。如使用光學測徑儀,多次讀數的平均數為導體直徑。若需使用其它特殊量具,應由供需雙方協商同意。表1a漆包圓線繞組線種類導體標稱直徑mm測座直徑mm測力(N)P(N/mm)=測座直徑(mm)≤0.1002~80.01≤P≤0.16漆包圓線0.100<d≤0.455~80.16<P≤0.32>0.455~80.32<P≤0.80表1b除漆包圓線以外的繞組線繞組線種類導體標稱直徑mm測座直徑mm測力N漆包扁線-5~82~4漆包扁線和薄膜繞包扁線≥0.1005~82~4纖維包覆線-5~82~4紙包線-5~82~4表1c紙包線繞組線種類導體標稱直徑mm測座直徑mm測壓N/mm2薄膜繞包圓線-5~81~2對于紙包線,測壓比測力更合適,如表1C,附錄A中有測壓和測力的對照表。束線束線外徑應用拋光錐棒測量,錐棒尺寸如圖1所示。試驗程序導體尺寸見表2。表2導體直徑測量導體標稱直徑測量方法條文號d≤0.063mmd>0.063mm電阻尺寸GB/T4074.5-××××中第4章4.2.1.1如果供需雙方同意,導體標稱直徑大于0.063mm小于或等于1.000mm的繞組線也可采用電阻測量法。0.063mm0.200mm在一根校直試樣上相距各1m的三個位置上,用不損傷導體的任何方法除去絕緣層,各測一次導體直徑。記錄三個測量值,取其平均值作為導體直徑。0.200mm記錄三個測量值,取其平均值作為導體直徑。扁線用不損傷導體的任何方法在按4.2.5.2規定的三個位置上除去絕緣層,在每個位置各測量一次寬邊和窄邊尺寸。記錄三個寬邊和窄邊尺寸測量值,取其平均值分別作為導體寬邊和窄邊尺寸。導體不圓度導體不圓度為在導體每個截面上按4.2.1.1.1規定測量的任何三個導體直徑讀數的最大差值。如果4.2.1.1.2測量,則是橫導體直徑截面上的三個導體直徑讀數的最大差值。扁線圓角為了做好本試驗,應制備絕緣線的截面,并在足夠放大倍數下測量。記錄導體圓弧及與平面連接情況,任何毛刺、粗糙和凸緣亦應記錄。絕緣厚度一般規定由于絕緣而增加的厚度是外形尺寸尺寸和導體尺寸之間的差值。圓線按4.2.1.1和4.2.5.1的規定進行測量,外徑和導體直徑之差即為絕緣厚度。扁線按4.2.1.2和4.2.5.2的規定進行測量,是扁線寬邊外形尺寸和導體寬邊尺寸之間的差值寬邊絕緣厚度;測得的扁線窄邊外形尺寸和導體窄邊尺寸之差即為窄邊絕緣厚度。外形尺寸0.200mm在一根校直試樣相距各1m的三個位置上,各測一次外徑。記錄三個測量值,取其平均值作為外徑。0.200mm在一根校直試樣相距1m的兩個位置上,每個位置沿絕緣線圓周均分測量三次外徑。記錄六個測量值,取其平均值作為外徑。在有關產品標準中,導體直徑測量方法采用表2規定的方法。扁線在一根校直試樣相距至少100mm記錄三個寬邊和窄邊外形尺寸的測量值,取其平均值分別作為寬邊外形尺寸和窄邊外形尺寸。束線注:下述測量方法測得的是實際有用的值,而不是精確的外徑。束線外徑為卷繞在錐棒上的束線層寬度除以卷繞圈數。束線應以一定張力緊密卷繞在如圖1所示的錐棒上,張力(N)為束線各導體標稱截面積(mm2)之和的65倍。外徑小于或等于0.5mm的束線的卷繞寬度應不小于10mm,外徑大于0.5mm的束線的卷繞寬度應不小于20mm,測量精度應為0.5mm。測量一次。記錄外徑,并修約到0.01mm。單位為毫米圖1錐棒漆包圓線自粘層厚度自粘層厚度是自粘性漆包線外徑與除去自粘層后的漆包線外徑的差值。自粘性漆包線外徑應按4.2.5.1測量,用溶劑或其他任何合適的試劑以及不損傷底漆的任何方法除去自粘層后再次測量其外徑,其差值即為自粘層厚度。漆包扁線自粘層厚度自粘層厚度是自粘性漆包扁線寬度和厚度與除去自粘層后的漆包線寬度和厚度的差值。自粘性漆包扁線寬度和厚度應按4.2.5.2測量,用溶劑或其他任何合適的試劑以及不損傷底漆的任何方法除去自粘層后再次測量,其差值的平均值即為自粘層厚度。附錄 A(資料性)表A.1根據表1c,給出了通常范圍內測壓與測力的對應關系。超出此表范圍的數值按照以下公式計算:?=?/?式中:?(N/m;?——測力,單位為牛(N);(m;表A.1測力、測壓、測座直徑與扁線表面積之間的對照表(第1頁/共2頁)測力N測壓(N/mm2)測座直徑mm566.578表面積mm219.6328.2633.1738.4750.2410.050.040.030.030.0220.100.070.060.050.0430.150.110.090.080.0640.200.140.120.100.0850.250.180.150.130.1060.310.210.180.160.1270.360.250.210.180.1480.410.280.240.210.1690.460.320.270.230.18100.510.350.300.260.20110.560.390.330.290.22120.610.420.360.310.24130.660.460.390.340.26140.710.500.420.360.28150.760.530.450.390.30160.820.570.480.420.32170.870.600.510.440.34180.920.640.540.470.36190.970.670.570.490.38201.020.710.600.520.40211.070.740.630.550.42221.120.780.660.570.44231.170.810.690.600.46241.220.850.720.620.48表A.1(第2頁/共2頁)測力N測壓(N/mm2)測座直徑mm566.578表面積mm219.6328.2633.1738.4750.24251.270.880.750.650.50261.320.920.780.680.52271.380.960.810.700.54281.430.990.840.730.56291.481.030.870.750.58301.531.060.900.780.60311.581.100.930.810.62321.631.130.960.830.64331.681.170.990.860.66341.731.201.030.880.68351.781.241.060.910.70361.831.271.090.940.72371.891.311.120.960.74381.941.341.150.990.76391.991.381.181.010.78402.041.421.211.040.803PAGE\*ROMANPAGE\*ROMANII目 次前言 III引言 V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試驗方法6:伸長率 1斷裂伸長率 1抗張強度 1試驗方法7:回彈性 1導體標稱直徑大于或等于0.080mm小于或等于1.600mm的圓線 2試驗原理 2試驗設備 2試驗程序 3導體標稱直徑大于1.600mm的圓線和扁線 4試驗原理 4試驗設備 4試樣制備 5試驗程序 5試驗方法8:柔韌性和附著性 5圓棒卷繞試驗 5圓線 5扁線 6包覆束線 7拉伸試驗(適用于導體標稱直徑大于1.600mm的漆包圓線) 7急拉斷試驗(適用于導體標稱直徑小于或等于1.000mm的漆包圓線) 7剝離試驗(適用于導體標稱直徑大于1.000mm的漆包圓線) 8附著性試驗 10漆包扁線 10浸漬纖維包覆圓線和扁線 10纖維包覆漆包圓線和扁線 10薄膜繞包圓線和扁線(僅適用于粘結性薄膜) 10試驗方法11:耐刮(適用于漆包圓線) 10試驗原理 10試驗設備 11試驗程序 1118:熱粘合(0.050mm2.000mm扁線) 11垂直螺旋線圈粘結力 12導體標稱直徑小于或等于0.050mm 12導體標稱直徑大于0.050mm小于或等于2.000mm 12扭絞線圈粘結強度 14試驗原理 14試驗設備 14試樣制備 14試驗程序 16試驗結果 17漆包扁線熱粘合 17附錄A(資料性)熱粘合漆包線的粘結強度 19扭絞線圈試樣的溫度計算 19加熱時間的確定 19附錄B(資料性)摩擦試驗方法 24概述 24試驗方法A:靜摩擦系數試驗方法 24試驗方法(適用于導體標稱直徑大于或等于0.050mm小于或等于1.600mm的漆包圓線)24B.2.2試驗設備 試驗方法B:第1種動摩擦系數試驗方法 24試驗原理 24試驗方法 24試驗方法第2種動摩擦系數試驗方(適用于導體標稱直徑大于0.050mm小于或等于1.600mm的漆包圓線) 25試驗設備 25試驗樣品 25試樣制備 25試驗步驟 26試驗方法D:扭絞線對法測摩擦力 26導體標稱直徑大于或等于0.100mm小于或等于1.500mm的漆包圓線 26試驗方法 26PAGEPAGE10繞組線試驗方法3范圍本文件描述了繞組線伸長率、回彈性、柔韌性和附著性、耐刮、熱粘合的試驗方法。本文件適用于繞組線機械性能的試驗方法。規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074.1-××××繞組線試驗方法第1部分:一般規定(GB/T4074.1-××××,IEC60851-1:2021,IDT)GB/T407.2-2IEC6081-22009+AD201+AM2:2019,IDT)ISO178:2001+AMD1:2004塑料—曲撓性能測試方法術語和定義GB/T4074.1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6:伸長率斷裂伸長率伸長率是長度增加值與原長度之比,用百分比表示。在伸長儀或拉力試驗機上,以(5±1)mm/s的速率將一根自由測試長度為200mm~250mm的校直試樣拉伸至導體斷裂點,計算斷裂時長度線性增量與自由測試長度之比,用百分比表示。測試三個試樣,記錄三個測試值,取其平均值作為斷裂伸長率。抗張強度抗張強度是導體斷裂時拉斷力與其原始截面積之比。在拉力試驗機上,以(5±l)mm/s的速率將一根自由測試長度為200mm~250mm的校直試樣拉伸至導體斷裂點,記錄斷裂時拉斷力。7:回彈性回彈性是卷繞成螺旋線圈或彎曲成一個角度的試樣回彈后所測得的角度。0.080mm1.600mm試驗原理試驗設備試驗設備示例如圖2和表12標引序號說明:1——圓棒;2——刻度盤;3——鎖緊裝置;4——鎖緊裝置;5——底座;6——圓棒固定螺絲。圖1回彈試驗儀圖2圓棒結構和尺寸(見表1)表1回彈性試驗用圓棒圓棒直徑amm尺寸bmmabcdef56.07.5320.300.050.1376.09.0340.400.070.18106.09.0340.600.100.2512.56.09.0400.800.140.351910.011.0451.200.200.502512.512.5452.000.280.7037.512.514.5472.400.401.005012.517.5503.000.802.00a如是螺旋槽,即為槽底直徑;b見圖2。試驗程序在長約lmmm處剪斷試樣。應將該端部彎成垂直位置以與刻度盤零位重合,作為指針。在試樣該端部的左邊放一鉛筆或類似的工具,以防止試樣突然回彈,然后讓線圈無跳動地緩慢松開。注:如果試樣突然回彈,可能得到錯誤的結果。測試三個試樣,記錄三個讀數,取其平均值作為回彈角。1.600mm試驗原理將一根校直試樣彎成30o,除去力后漆包線回彈的角度讀數即是回彈角。試驗設備試驗設備示例如圖(1)和一個扇形刻度盤(5),單位為o。刻度盤在0o~10o范圍內其刻度以0.5o為增量。扇形刻度盤為圓弧形,置于與夾鉗面成90o的平面上,其中心(3)在固定夾鉗的外側邊緣。手柄可以在垂直平面上的扇形刻度盤上移動,其支點位于刻度盤圓弧的中心。305mm圖3回彈試驗儀試樣制備從線盤上取下至少1200mm長的試樣,并盡可能避免彎曲,然后用手校直試樣并切成400mm長的三根試樣。不應采用工具拉伸,應避免不必要的彎曲以免引起試樣變硬。試驗程序滑塊在手柄上的位置應是導體直徑或導體窄邊尺寸的40從起始點(30ol)開始用手柄彎曲試樣30o(0o2s~5s。試樣在位置2的時間最多保持2s,然后將手柄以相同角速度反方向退回直到滑塊刀口滑離試樣。再次移3)在扇形刻度盤上的讀數即為回彈角。測試三個試樣,記錄三個讀數,取其平均值作為回彈角。8:柔韌性和附著性圓棒卷繞試驗圓線將一根校直試樣在拋光圓棒上連續緊密卷繞10圈,圓棒直徑在有關產品標準中規定。圓棒應以1r/s~3r/s1.600mm若產品標準規定卷繞之前需預先拉伸,試樣應按第3章的要求拉伸至規定的百分比。卷繞后,用倍數如表2規定的放大鏡檢查是否開裂。測試三個試樣。發現的任何開裂均應記錄在報告中。表2檢查開裂的放大鏡倍數導體標稱直徑mm放大鏡倍數a大于小于或等于-0.04010倍~15倍0.0400.5006倍~10倍0.5001.6001倍~6倍a1倍表示用正常視力。纖維包覆圓線卷繞后,用正常視力或6倍以下放大鏡檢查試樣是否露出裸導體。測試三個試樣。露出裸導體應記錄在報告中。纖維包覆漆包圓線卷繞后,用正常視力或6倍以下放大鏡檢查試樣是否露出裸導體或底漆層。測試三個試樣。露出裸導體或底漆層均應記錄在報告中。薄膜繞包圓線卷繞后,用正常視力或6倍以下放大鏡檢查試樣是否露出裸導體或分層。測試三個試樣。露出裸導體或分層均應記錄在報告中。扁線將一根長約400mm的校直試樣在拋光圓棒上沿兩個方向各彎曲Smm。注意確保試樣不翹曲,彎頭平整。合適的試驗設備如圖4所示。彎曲后,用6倍~10倍放大鏡檢查:對于漆包線,應檢查是否開裂;對于纖維包覆線,應檢查是否露出裸導體或底漆層;對于薄膜繞包線,應檢查是否露出裸導體或分層。(用窄邊尺寸(用寬邊尺寸標引序號說明:1——圓棒;2——圓棒夾板;3——翼形夾緊螺母;4——手柄;5——手柄;6——滾珠軸承;7——試樣;8——支架。圖4圓棒彎曲試驗裝置包覆束線將一根校直試樣在拋光圓棒上連續卷繞10圈,圓棒直徑在有關產品標準中規定,張力按GB/T4074.2-××××中3.2.5.3的規定。注意每次卷繞時不可扭絞試樣。卷繞后,用正常視力檢查試樣的包覆層是否開口。測試一個試樣,如果包覆層緊密度未達到要求,則應記錄在報告中。1.600mm按第36倍以下放大鏡檢查試樣是否開裂或失去附著性。測試三個試樣,如果試樣開裂和(或)失去附著性,應記錄在報告中。1.000mm將一根校直試樣急速拉伸至斷裂點或有關產品標準規定的伸長率,試驗設備如圖5所示,其自由測試長度為200mm~250mm。拉伸后,應用倍數如表2規定的放大鏡檢查試樣是否開裂或失去附著性。斷頭2mm內不做考核。標引序號說明:12——固定夾具;3——手柄;4——可調擋板;5——試樣;6——規定伸長。圖5急拉斷試驗儀1.000mm將一根校直試樣置于如圖6所示的試驗設備上,兩個夾具位于同一軸線上并相距500mm,其中一個能旋轉,另一個則不能,但可以軸向移動并加掛負荷施加張力來扭絞試樣,負荷按表3規定。標引序號說明:1——試樣;2——旋轉夾頭;3——固定夾具。圖6剝離試驗儀表3剝離試驗用負荷導體標稱直徑mm負荷N大于小于或等于1.0001.400251.4001.800401.8002.240602.2402.8001002.8003.5501603.5504.5002504.5005.000400使用如圖7所示的刮刀軸向刮去試樣兩側的漆膜直至露出導體,如圖8所示。刮刀的壓力應足以刮去漆膜并在漆膜和導體界面留下清潔光滑的表面,但不可刮去太多的導體材料。從距離夾具10mrn60r/min~100R。,即使不能完全分離,也應認為失去附著性。測試一個試樣,如果失去附著性,則應記錄在報告中。圖7刮刀圖8刮去漆膜后漆包線截面附著性試驗按第3章的規定將一根約300mm長的校直試樣拉伸至有關產品標準規定的百分比。漆包扁線拉伸前,應在測量長度中間切割試樣一圈直至導體。拉伸后,應檢查試樣是否失去附著性。浸漬纖維包覆圓線和扁線拉伸前,應在測量長度中間相距100mm的兩處切割試樣一圈直至導體。拉伸后,應在6到10倍的放大鏡下檢查試樣是否失去附著性。測試一個試樣,如果失去附著性,根據相關規定應記錄在報告中。纖維包覆漆包圓線和扁線拉伸前,應在測量長度中間相距100mm的兩處切割試樣一圈直至導體。拉伸后,應在6到10倍的放大鏡下檢查試樣是否失去附著性。測試一個試樣,如果失去附著性,根據相關規定應記錄在報告中。薄膜繞包圓線和扁線(僅適用于粘結性薄膜)拉伸前,應在測量長度中間切割試樣一圈直至導體。拉伸后,在6到10的放大鏡下觀察,應檢查試樣是否失去附著性。11:耐刮(適用于漆包圓線)耐刮是用不斷增加壓力的刮針刮漆包線所能承受的最大刮破力表示。試驗原理試驗設備應使用如圖9(400±40)mm/min試驗設備應能產生(6.5±0.5)V的直流電壓,施加在導體和琴鋼絲或刮針之間。應將短路電流限制在20mA以內,可使用串聯電阻或繼電器實現。該電路應能檢測短路電流,并當刮針刮到導體約3mm時停止刮漆。圖9單向刮漆試驗儀試驗程序將一根用最大190mm~200mm。荷重的刮漆裝置應慢慢下降至漆包線表面,然后開始刮漆。刮針停止刮漆時,從杠桿下部邊緣的刻度尺上讀出此時的系數。記錄該系數和起始作用力的乘積。240果。測試一個試樣。記錄三個試驗值。取其平均值作為平均刮破力。18:熱粘合(0.050mm2.000mm熱粘合反映了線圈繞組在熱作用下粘合在一起的能力。垂直螺旋線圈粘結力垂直螺旋線圈粘結力反映了在粘合線圈下端加掛負荷時保持粘合的能力。0.050mm試驗方法由供需雙方協商決定。0.050mm2.000mm試驗原理試樣制備將一根校直試樣卷繞在直徑如表4規定的拋光圓棒上1)。線圈最小長度應為20mm。卷繞時的張力應不超過表4規定值,卷繞速率應控制在lr/s至3r/s之間。為方便線圈自由松開,試樣末端不應固定。圓棒上的線圈應如圖10a所示垂直放置,并按表4的規定施加負荷。重物應不粘著圓棒,其間應有間隙。然后將此裝置放入強迫通風的烘箱中,烘箱溫度按有關產品標準的規定,放置時間:——導體標稱直徑小于或等于0.710mm的漆包線,為30min;——除非供需雙方另有協議,導體標稱直徑大于0.710mm小于或等于2.000mm的漆包線,為1h。冷卻至室溫后,從圓棒上取下線圈。室溫下的試驗程序如圖l0b所示將線圈試樣的一端懸掛起來,另一端施加有關產品標準規定的負荷。負荷的施加方式應能避免任何附加的沖擊。(第一圈和最后一圈除外高溫下的試驗程序如圖l0b5(第一圈和最后一圈除外表4螺旋線圈的制備導體標稱直徑mm圓棒直徑mm卷繞時最大張力N粘合時加在線圈上的負荷N大于小于或等于對于直徑較大的漆包線用鋼棒合適。對于直徑較小的漆包線用銅棒,因為銅棒可拉伸以縮小直徑而有助于取下線圈。0.0500.07110.050.050.0710.10010.050.050.1000.16010.120.150.1600.20010.300.250.2000.31520.800.350.3150.40030.800.500.4000.50042.000.750.5000.63052.001.250.6300.71065.001.750.7100.80075.002.000.8000.90085.002.500.9001.00095.003.251.0001.1201012.004.001.1201.2501112.004.501.2501.4001212.005.501.4001.6001412.006.501.6001.8001630.008.001.8002.0001830.0010.00圖10a 圖10b標引序號說明:1——線圈;2——圓棒;3——圓棒底座;4——壓緊負荷;5——分離負荷。圖10螺旋線圈粘結力試驗設備表5高溫下的粘結力導體標稱直徑mm負荷N導體標稱直徑mm負荷N大于小于或等于大于小于或等于0.0500.0710.040.8000.9002.600.0710.1000.060.9001.0003.200.1000.1600.081.0001.1203.800.1600.2000.191.1201.2504.400.2000.3150.251.2501.4004.900.3150.4000.551.4001.6006.400.4000.5000.801.6001.8007.900.5000.6301.201.8002.0007.900.6300.7101.700.7100.8002.10扭絞線圈粘結強度粘結強度是破壞扭絞線圈所需的最大作用力。試驗原理注:本試驗方法類似于IEC61033中2.1的方法A格上有所不同。本試驗適用于不同規格的漆包線,而IEC61033中方法A只適用于導體標稱直徑為0.315mm的漆包線。試驗設備本試驗應使用下列設備:——如圖11a和圖11b所示的線圈卷繞機;——如圖13所示的線圈扭絞機;——符合ISO178的拉力試驗機,所用支架如圖13所示;——能產生恒定電流的直流電源,最小容量為50V和15A。25min~10min之內同時加熱至少五個試樣至試驗溫度。試樣制備使用如圖11a和圖11b所示的卷繞機將漆包線試樣隨機卷繞成一個線圈。卷繞圈數應按下式計算:2?=100×0.31522?式中:d——漆包線試樣導體標稱直徑。注:對于導體標稱直徑d=0.315mm,N為100圈;對于其它直徑d,可通過上述公式得到N值,而其導體總截面積與N=100和d=0.315mm時的導體總截面積相同。2圈~3圈,因此卷繞機上應有合適的槽口(見圖l1b)。卷繞線圈采用如下尺寸:——卷繞直徑:(57±0.1)mm;——槽寬:(5±0.5)mm。(見圖13100N2.5s的時間內粘合。注:因為使用直流電流可方便測量加熱結束后線圈試樣的平均溫度(見附錄A)。試樣為直徑約7mm,長度85mm~90mm的圓棒。圖11a線圈卷繞裝置11b線圈卷繞裝置,正視圖11線圈卷繞機12橢圓形線圈圖13對扭絞線圈試樣施加負荷的扭絞裝置試驗程序如圖14所示將試樣正確放在支架上,調節十字頭的速度使之在1min內達到最大彎力,測量試樣的粘結強度。min之內測量試樣的粘結強度。試驗結果單位為毫米圖14支架的安放尺寸漆包扁線熱粘合如圖155100mm(25±5)mm的夾具中,壓力為100MPa。除此之外的重疊長度和夾具壓力可由供需雙方協商決定。每個試樣夾頭之間部分的長度約為125mm。施加壓力的負荷(P)計算公式為:?=100×25×(??2?)式中:R——導線的圓角半徑,單位為毫米(mm);h——導線的寬邊尺寸,單位為毫米(mm)。將試樣放在(120±2)℃的烘箱中固化(24~24.5)h,或者由供需雙方協商決定試驗條件。剪切應力T(MPa)由供需雙方協商決定,計算公式為:?= ?(?2?)×?式中:F——最大測量力,單位為牛(N);H——導線的寬度,單位為毫米(mm);(mm);(mm);(MPa)。導線之間的重疊長度和粘合試樣的溫度應記錄在報告中。單位為毫米圖15熱粘合試樣×附錄 A(資料性)熱粘合漆包線的粘結強度扭絞線圈試樣的溫度計算方法:溫度系數:=0.04K計算:按此溫度系數,加熱結束時試樣的電阻可按下式計算:???=??0+???0×(????0)式中:??0——開始時(在室溫下)的電阻,單位為牛(N);??——加熱結束時的溫度;?0——加熱開始時的溫度(?0通常即為室溫,即23代表加熱結束時的值。如果電流是恒定的,下列公式適用:???=??式中:??——加熱結束時的電壓;?0加熱結束時溫度為:

??0 ?0??=?0+

0×????0

(℃)加熱時間的確定電壓-時間曲線t的資料。可在同一張圖上畫出不同電流的不同曲線圖。最高溫度時的電壓在特定情況下可能需要在某一溫度下(但不超過這個溫度)粘結試樣。如果確定了這個最高溫度,可使用A.l中的最后一個公式計算用一個特殊加熱電流來達到該溫度所需的電壓:??=?0+0.004×(????0)?0電壓-時間曲線與Y軸的交點即為?0值。有了這個讀數,可使用最后一個公式計算達到試樣加熱結束時的溫度所需的電壓。該電壓值與X軸的交點即為達到溫度??的加熱時間。如果對每根電壓-時間曲線在同一個溫度??溫線。如果在不同溫度下重復此計算,可在最終的曲線圖中很方便地選擇加熱電流(A)和加熱時間(s)來加熱試樣至選擇的溫度Tt。圖A.l至圖A.4分別是規格為0.300mm,0.315mm,0.355mm和0.500mm的漆包線的完整的曲線圖示例。圖A.1導體標稱直徑0.300mm扭絞線圈試樣的電壓-時間曲線實例A.20.315mmA.30.355mm圖A.4導體標稱直徑0.500mm扭絞線圈試樣的電壓-時間曲線實例附錄 B(資料性)概述A:靜摩擦系數試驗方法試驗方法(適用于導體標稱直徑大于或等于0.050mm小于或等于1.600mm的漆包圓線)靜摩擦系數(??)為一塊滑塊從漆包線試樣做成的軌道上開始滑下的瞬間所測得的滑板的傾斜角(?o/s)直到滑塊從滑軌上開始滑下。此時刻度尺上的讀數即為傾斜角(?)。按下式計算靜摩擦系數:??=tan?試驗設備通常的試驗設備安裝圖見圖B.1。試驗設備包括一個滑板(8)旋轉傾斜成一個角度(a(9)上連著標有傾斜角(?)或摩擦系數(??)的刻度尺(7)。該滑板可固定漆包線試樣(3),比如用兩個線柱(5)和兩個夾頭(6),漆包線試樣的平行部分應間隔110mm,并在刻度尺一端和滑板軸心之間組成滑軌。滑塊(2)上的夾頭和接線柱可用來固定第二個漆包線試樣(4)。試樣平行部分應間隔60mm。滑塊的尺寸應使其夾頭和接線柱不接觸滑板(1)以避免附加的摩擦力。滑塊重量應:——對于導體標稱直徑小于或等于0.150mm的漆包線,約為50g;——對于導體標稱直徑大于0.150mm的漆包線,約為500g。不嚴格要求滑塊的重量,因為它會隨著第二個漆包線試樣重量的改變而改變。可用電動裝置慢慢改變滑塊和滑板的傾斜角。B1試驗原理摩擦系數??可通過測量漆包線在已知重量的壓塊?的壓力下移動時產生的摩擦力?獲得:??= ?.81×??試驗方法通常的試驗設備安裝圖見圖B.2。漆包線經導輪和制動器(D)通過金屬板(B)。經另一個導輪,漆包線被牽引至金屬板(B)下,然后與B.2(A)控制漆包線牽引速度為0.25m/s測力表與線性記錄儀(測量范圍為1mV~250mV)連接。該線性記錄儀可指示漆包線長距離上的光滑度的分布和水平。C20.00mm1.60mm的漆包圓線)試驗設備基本的試驗設備示例如圖B.3所示。人造藍寶石的詳細圖紙如圖B.4所示,負荷壓塊的照片如圖B.5B.615mm/min(人造藍寶石如圖B.3所示,動摩擦系數測量儀有用于測量力的測壓元件。線性可變差動變壓器(variable-differentialtransformer,LVDT)也可用來代替測壓元件來測量力。力測量裝置的電流輸(通常為1000個點注1:動摩擦系數的數值大小,可表現潤滑的類型和漆包線表面的特征。動摩擦系數的數值通常與導線尺寸無關。注2:礦物油潤滑導線的平均動摩擦系數范圍通常為0.16~0.19。石蠟潤滑導線的平均動摩擦系數范圍通常為0.03~0.06,根據標準偏差較低,在數值上更加一致。平均值、最大值和標準偏差值,可用于評價潤滑劑在導線上的應用和導線表面的光滑度。該試驗程序旨在提供一種測量潤滑性和漆膜表面光滑度的方法。試驗假定除了與測量儀和包裝的相關接觸外,在將導線從其包裝中取出時僅有最小的表面接觸。若懷疑有灰塵或污垢可能影響摩擦系數,應從包裝上取下1~2層導線,并重新試驗。試驗樣品試樣制備在實驗臺上,在試驗負荷下牽引漆包線試樣。在漆包線表面和負荷之間產生摩擦力(??)送至適用的測量儀,動摩擦系數(??)為測力儀讀數(單位為N)與負荷(單位為N)之比。??=????采用電動收線裝置使電機以15m/min的速度牽引漆包線試樣穿過試驗臺上的光滑表面。宜具備可變負荷能產生0.98N~9.81N的力。試驗壓塊應由兩顆已裝好的人造藍寶石組成,其表面粗糙度不大于2.4μm。藍寶石的尺寸如圖B.4所示,放置方式如圖B.5所示。若必要,應能牽引漆包線并保持輕微張力。電子測力裝置或傳感器用于測量摩擦力。力傳感器的范圍為0N~0.49N,應安裝數據存儲裝置、微處理器或計算機以對數據集進行統計分析。由一根阻尼棒和充滿油的容器組成機械阻尼系統。來自測壓元件或LVDT的電信號亦可被電子阻尼。在試驗之間,應使用可溶解試驗潤滑劑的適當清潔溶劑,以清洗藍寶石和金屬表面。試驗步驟g或200g砝碼來設置跨度。卸下砝碼,顯示屏讀數應變為零。將試驗參數輸入微處理器或計算機。從包裝中取下導線,將導線拉過交貨盤,依次通過張力輪、導輪、收線軸。調整導輪,使導線與試驗臺平行。使用合適的溶劑清潔試驗臺、導輪和藍寶石的表面。從表B.1中選取合適的砝碼放在負荷壓塊上:表B.1動摩擦系數試驗用負荷壓塊砝碼導體直徑mm砝碼g0.050~0.0711000.071~0.1252000.125~0.4506000.450~1.6001000分析試驗數據的最小讀數、最大讀數、平均值和標準偏差。動摩擦系數??的計算方法如下:??=????式中:??——力,單位為牛頓(N)?——試驗負荷,單位為牛頓(N)D:扭絞線對法測摩擦力導體標稱直徑大于或等于0.100mm小于或等于1.500mm的漆包圓線按GB/T4074.5-××××中4.4試驗方法13(擊穿電壓)中使用的方法將漆包線試樣制備成一個扭(比如使用測力儀)第二根漆包線使之自由滑動但不旋轉。分離兩根絞合漆包線的力即為滑動力。試驗方法將長約400mm的試樣對折后在扭絞機上扭絞成125mm的扭絞線對,如圖B.7所示。扭絞時施加在線對上的力(重量)和扭絞數見表B.2的規定。剪斷環形端部,使剪開的兩端間距盡可能大。應將扭絞線對中的一根漆包線的一端緊固在一個夾頭上,而在另一根漆包線的另一端施加拉力(重量)使漆包線滑動但不旋轉。測試三個試樣。B.2導體標稱直徑mm施加在扭絞線對上的力N每125mm的扭絞數大于小于或等于0.1000.2500.85170.2500.3151.40150.3150.4002.40130.4000.5003.40120.5000.7106.00110.7100.8008.50100.8000.90010.0090.9001.00012.5081.0001.12015.0071.1201.25020.0061.2501.50027.005B.1a側視圖圖B.1b俯視圖1——滑板;2——滑塊;3——試樣;4——試樣;5——接線往;6——夾頭;7——刻度尺;8——軸心;9——支架。圖B.1靜摩擦系數試驗儀B.2a側視圖B.2b俯視圖標引序號說明:A——牽引輪;B——金屬板;C——測力計;D——制動器;E——壓塊。圖B.2動摩擦系數試驗儀標引序號說明:1張力輪測壓元件藍寶石試驗頭與支撐壓塊裝置收線裝置圖B.3動摩擦系數試驗儀單位為毫米圖B.4材料-人造藍寶石圖B.5裝在負荷壓塊上的人造藍寶石圖B.6施加的負荷垂直于導線圖B.7扭絞試樣繞組線試驗方法第4部分:化學性能II目 次前言 II引言 III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試驗方法12:耐溶劑 1總則 1試驗設備 1試驗程序 2試驗方法16:耐冷凍劑 3總則 3萃取 3擊穿電壓 6試驗方法17:直焊性 6總則 6試驗設備 6試驗程序 7試驗方法20:耐水解和耐變壓器油 7總則 7圓線 8扁線 9附錄A(資料性)一氯二氟甲烷的替代冷凍劑 11參考文獻 錯誤!未定義書簽。PAGEPAGE10繞組線試驗方法第4部分:化學性能范圍本文件描述了繞組線的耐溶劑、耐冷凍劑、擊穿電壓、直焊性、耐水解和耐變壓器油的試驗方法。本文件適用于繞組線化學性能部分的試驗方法。規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074.11部分:一般規定(GB/T4074.1-XXXXIEC60851-1:2021IDT)GB/T4074.3繞組線試驗方法第3(GB/T4074.3-XXXX,IEC60851-3:2009+AMD1:2013+AMD2:2019,IDT)GB/T4074.5繞組線試驗方法第5部分:電性能(GB/T4074.5-XXXX,IEC60851-5:2008+AMD1:2011+AMD2:2019,IDT)IEC60296變壓器和開關設備用未用過的礦物絕緣油規范IEC60554-1:1977電工用纖維素紙規范-第1部分:定義和一般要求ISO9453軟焊料合金-化學成分和形式術語和定義GB/T4074.1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12:耐溶劑總則本試驗適用于導體標稱直徑大于0.250mm的漆包圓線和漆包扁線。本試驗對導體標稱直徑小于或等于0.250mm的漆包圓線不適用。耐溶劑是用經溶劑處理后的漆包線的鉛筆硬度表示。試驗設備應使用下列溶劑:——如下規定的標準溶劑,或——供需雙方協商同意的溶劑。標準溶劑應為按如下配比(體積比)的混合物:——60%石油溶劑,其芳香組份最大含量為18%;——30%二甲苯;——10%丁醇。所使用的鉛筆硬度應符合有關產品標準的規定。每次試驗前,應將鉛筆尖用細銼磨尖,并按圖1所示磨成對稱于其軸心的60°角。標引序號說明:1——試樣2——鉛筆3——光滑的硬表面注:角度公差為±5o。圖1耐溶劑試驗的鉛筆和試樣試驗程序將一根約150mm長的漆包線校直試樣放在強迫通風的(130±3)℃烘箱中預處理(10±1)min(60±3s內測試其表面的硬度。將試樣按圖1(60±5)°的角度斜置于漆包線表面,并且鉛筆尖應以(5±0.5)N的壓力沿漆包線表面緩慢推移。測試三次。如果漆膜被刮掉,露出導體,則應記錄在報告中。注1:本試驗方法也適用于耐其它溶劑,比如油。注2:如果要測漆膜硬度,以剛好不能將導體表面的絕緣除去的鉛筆硬度作為漆包線表面的硬度,用鉛筆硬度表示。鉛筆硬度系列如表1所示。表1鉛筆硬度6B5B4B3B2BBHBH2H3H4H5H6H7H8H9H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試驗方法16:耐冷凍劑總則本試驗適用于漆包圓線。耐冷凍劑性能是用置于冷凍劑中的漆包線漆膜的萃取物數量和擊穿電壓表示。注1:本試驗使用一氯二氟甲烷(冷凍劑R22)作為冷凍劑。經過研究確定適合本試驗的其他冷凍劑見附件A。當使用這些其他冷凍劑時,為了安全起見,宜獲取這種冷凍劑的臨界數據,并按改變的試驗條件設計壓力釜。注2:類似于一氯二氟甲烷的冷凍劑和三氯三氟乙烷(R113)的淋洗液是消耗臭氧的化學試劑(ODC)。冷凍劑和淋洗液的選用需經過供需雙方協商同意。萃取試驗原理試驗設備應使用下列試驗設備:——如圖2所示的虹吸杯,至虹吸水平的容積為450ml;2000ml100mm20MPa。最好是無焊縫結構,并帶有加熱控制系統;——帶冷凝器的壓力釜頂蓋,如圖3所示;——強迫通風烘箱。試樣將每個含有(0.6±0.1)g漆膜的八個漆包線試樣分別卷繞成70圈的線圈。試樣應脫脂并在(150±3)℃的強迫通風烘箱中處理15min。冷卻30min后,稱重八個試樣,精確至0.0001g,記錄初始總重量M1。試驗程序將八個試樣置于虹吸杯中,將虹吸杯懸掛在壓力釜頂蓋的冷凝器下面(25±5)mm處。然后裝好壓力(700±25)gh。杯高:(82±5)mm; 杯的直徑:(84±5)mm; 管徑:(5±1)mm。圖2冷凍劑萃取試驗虹吸杯圖3線圈狀冷凝器壓力釜內的壓力不應超過冷凍劑預計臨界壓力的75%。因此在使用前,應檢查過壓控制閥(安全閥)以確保其正常工作。如果壓力超過冷凍劑預計臨界壓力的75%或通過冷凝器的水流量中止,應使用能自動切斷的加熱系統。對于以下操作,淋洗液應蒸餾后使用。用約定的淋洗液淋洗試樣和虹吸杯,將淋洗液倒入壓力釜中,并用淋洗液連續兩次沖洗壓力釜壁,每次100ml。然后蒸發淋洗液直至壓力釜底部剩余(5±1)mm的淋洗液,并用安全的方法將其回收。將上述萃取液倒入預先干燥并稱重的鋁質稱量皿中;用15ml淋洗液沖洗壓力釜,并將淋洗液倒入鋁質稱量皿中,然后在(150±3)℃溫度下干燥蒸發60min~65min。在干燥器中冷卻稱量皿至室溫。稱0.0001M。用不損傷導體的適當的化學方法除去線圈試樣上的絕緣。將裸導體在(150±3)℃溫度下干燥(15±1)min,然后在干燥器中冷卻至室溫。稱重并精確至0.0001g,八個導體總重量為M3。試驗結果萃取物含量按下式計算:

萃取物含量

M2 100%M1M3M、2M擊穿電壓試驗原理將按GB/T4074.5-XXXX中4.4.1制備的試樣放在5.2.2試驗程序將試樣放在(150±34h,然后置于注入(1400±50g冷凍劑的壓力釜中。將壓力釜按5.1.4規定加熱(72±1)h。5.1.40.2MPas~30s內將試樣轉移至(150±3)℃的烘箱內,加熱(10±1min。從烘箱中取出試樣并冷卻至室溫后,按GB/T4074.5-XXXX中4.4.1測量擊穿電壓。試驗結果測試五個試樣。記錄五個測試值。17:直焊性總則本試驗適用于漆包圓線和束線。直焊性是用試樣浸入焊錫缸中除去漆膜并鍍上錫層所需時間來表示。安全警告:高溫危險——從焊錫缸中取出試樣時,注意避免燙傷皮膚。試驗設備應使用下列試驗設備:——可控溫焊錫缸。當試樣在有關產品標準規定的溫度下浸入時,焊錫缸容積應足以保持恒定的60/40。每次試驗前應除去焊錫表面的任何焊渣,溫度應能保持在標準規定溫度的±5℃范圍內。注1:與錫/鉛組份相比,使用無鉛焊料時,銅腐蝕更大。20mm(4)。試樣夾持裝置的材料不應污染焊錫缸,其尺寸應確保在浸入期間不會明顯影響焊錫缸的溫度。注2:因焊錫或銅的氧化引起的污染可能影響試驗結果。圖4直焊性試驗夾持裝置示例試驗程序mm處。試樣浸入的位置應距離溫度測量點10mm以內。在有關產品標準規定的浸入時間結束后,應將試樣側移然后取出。用6倍~10倍的放大鏡檢查鍍錫線表面。對于導體標稱直徑小于或等于0.100mm的漆包線,檢查應限定在支架上試樣中間的(25±2.5)mm自由長度范圍內;對于導體標稱直徑大于0.100mm的漆包線和束線,檢查應限定在浸入焊錫缸液面15mm以下的部分。測試三個試樣。記錄漆包線表面狀況。20:耐水解和耐變壓器油總則本試驗適用于漆包線。耐水解是用置于高溫和壓力下的含水變壓器油中的試樣的外觀和附著性的變化來表示。耐變壓器油是用置于高溫和壓力下的變壓器油中的試樣的擊穿電壓和柔韌性來表示。注:漆膜可能受到水解和(或)吸收的影響。如果只發生吸收,在擊穿電壓試驗前,試樣在(125±3)℃溫度下干燥30min就可恢復。為便于處理試樣和做試驗,通常使用導體標稱直徑為0.800mm~1.500mm的漆包線。圓線試驗設備應使用下列試驗設備:——兩個直徑25mm、長度300mm可密封的玻璃管;——400ml500ml6106Pa——符合IEC60296的變壓器油;——符合IEC60554-1中Ⅰ型的紙。試樣制備應制備下列試樣:——12根長度約為壓力釜內部高度2/3的校直漆包線試樣;2.500mm10GB/T4074.5-XXXX4.4.12.500mm10GB/T4074.5-XXXX4.5.11.600mmGB/T4074.3-XXXX5.1.11.600mmGB/T4074.3-XXXX5.2試驗程序耐水解在壓力釜中放置按7.2.2制備的六個校直試樣和(52.5±2.5)%壓力釜容積的脫氣干燥變壓器油。應將密封的壓力釜在(150±3)℃下加熱做一次試驗。記錄試樣外觀和附著性的任何變化。耐變壓器油表2混合物質組份組份容積%變壓器油65±5紙4±1漆膜0.275±0.075鋼aa供需雙方協商決定。根據導體標稱直徑,按7.2.2規定,在壓力釜中放置10個扭絞線對或校直試樣,三個圓棒卷繞或校直試樣和外加的漆包線,以達到表2規定的漆膜含量。按表2規定,在壓力釜內加入其它組份。加入前,2kPa壓力和(90±3)℃溫度下干燥(16±1)h或在(105±3)℃的溫度下干燥(4±0.30)h。注:達到規定的漆膜量所需的漆包線總重量(單位為克)可按下式計算:M YV600D式中:V——壓力容器的容積,ml;Y——1m漆包線重量,g;δ——漆膜厚度,mm;D——漆包線外徑,mm。將封閉的壓力釜加熱到相應漆包線熱級的溫度±3150h10個試樣中的五個應根據導體標稱直徑,按GB/T4074.5-XXXX中4.4.2或4.5.2規定在(105±3(30±5min,冷卻至室溫,然后根據導體標稱直徑,按GB/T4074.5-XXXX中4.4.2或4.5.2規定在(105±3根據導體標稱直徑,按GB/T4074.3-XXXX中5.1.1.1或5.2檢查三個試樣是否開裂。做一次試驗。記錄每個擊穿電壓值和任何開裂。扁線試驗設備應使用符合7.2.1的試驗設備。試樣制備應制備下列試樣:——10根長度約為壓力釜內壁高度2/3的校直漆包線試樣;——四根按GB/T4074.5-XXXX中4.7.1制備的U形試樣;——兩根按GB/T4074.3-XXXX中5.1.2制備的“S”形彎曲試樣(寬邊、窄邊彎曲各一個)。試驗程序耐水解在每個管中放置符合7.3.2規定的五個校直試樣和(52.5±2.5)%壓力釜容積的脫氣干燥變壓器油。在其中一個管中,加入(0.24±0.01)ml蒸餾水。將兩個密封管放入壓力釜,在(150±3)℃下加熱(24±1)h,然后將管子從壓力釜中取出,冷卻至室溫并打開。用正常視力檢查試樣。做一次試驗。記錄試樣外觀和附著性的任何變化。耐變壓器油在壓力釜中放置四個U形試樣、兩個“S”形彎曲試樣和外加的漆包線以達到表1規定的漆膜量。注:達到規定的漆膜量所需的漆包線總重量(單位為克)可按下式計算:YVM385BA式中:V——壓力釜的容積,ml;Y——1m漆包線重量,g;δ——漆膜厚度,mm;B——漆包扁線寬邊外形尺寸,mm;A——漆包扁線窄邊外形尺寸,mm。按表22kPa壓力和(90±3)℃的溫度下干燥(16±1h或在(105±34±0.10h。將封閉的壓力釜加熱到相應漆包線熱級的溫度±3℃,若相應漆包線熱級的溫度高于150℃,加熱到(150±3)℃保持(1000±10hU形試樣應按GB/T4074.5-XXXX中4.7.2規定在(105±3U形試樣應在(125±3)℃溫度下干燥(30±5)min,冷卻至室溫,按GB/T4074.5-XXXX中4.7.2規定在(105±3)℃溫度下在空氣中進行擊穿電壓試驗。按GB/T4074.3-XXXX中5.1.2檢查兩個“S”形彎曲試樣是否開裂。做一次試驗。記錄每個擊穿電壓值和任何開裂。附錄 A(資料性)一氯二氟甲烷的替代冷凍劑表A.1提供了一氯二氟甲烷(R22)的替代冷凍劑清單,經過研究確定其適用于試驗16。為了安全起見,以及在試驗中正確應用,建議使用本表中的臨界數據。表A.1R22的替代冷凍劑冷凍劑組成(重量百分比)化學式沸點臨界壓力臨界溫度℃MPa℃R22一氯二氟甲烷CHCIF2-415.096.2R134a1,1,1,2-四氟乙烷CH2FCF3-264.1101.1R404a五氟乙烷-44%CF3-CHF2-473.772.11,1,1-三氟乙烷-52%CF3-CH31,1,1,2-四氟乙烷-4%CF3CH2FR407cR32-23%CH2F2-444.686.7R125-25%C2HF5R134a-52%CH2FCF3R410aR32-50%CH2F2-524.971.8R125-50%C2HF5R507R125-50%C2HF5-473.870.9R134a-50%CH2FCF3建議咨詢冷凍劑制造商以獲取最新數據。5II目 次前言 II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試驗方法5:電阻 1試驗方法13:擊穿電壓 1試驗原理 2試驗設備 2漆包圓線 2導體標稱直徑大于0.100mm小于或等于2.500mm的漆包圓線,1級到3級 4導體標稱直徑大于2.500mm的圓線 5絲包圓線 8扁線 8試驗方法14:漆膜連續性(適用于漆包圓線和薄膜繞包圓線) 8一般規定 9低壓連續性試驗(導體標稱直徑小于或等于0.050mm,1到3級) 9高壓連續性試驗(導體標稱直徑大于0.050mm小于或等于l.600mm,1級到3級,導體標稱直徑大于0.035mm小于或等于1.600mm,等級3級到9級全絕緣) 9在線高壓連續性試驗(導體直徑大于0.035mm小于或等于1.600mm全絕緣3級到10級)15表8(續) 試驗方法19:介質損耗因數tgδ(適用于漆包線和束線) 16試驗原理 16試驗設備 16試樣制備 16試驗程序 17試驗結果 17試驗方法23:針孔試驗 18附錄A(規范性)損耗因數法 19正切角-交點 19試驗方法 19試驗結果分析 20PAGEPAGE1繞組線試驗方法5范圍本文件描述了繞組線的電阻、擊穿電壓、漆膜連續性、介質損耗因數、針孔試驗的試驗方法。本文件適用于繞組線電性能部分的試驗方法。規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074.1繞組線試驗方法第1部分:一般規定(GB/T4074.1-××××,IEC60851-1:1996,IDT)術語和定義GB/T4074.1界定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5:電阻電阻是20℃時1m長繞組線的直流電阻。所用試驗方法的測量精度應為0.5%。10Rt2020R式中:t——測量時的實際攝氏溫度,℃;α——溫度系數,K-1。

R20

Rt1t20在15℃至25℃的溫度范圍內,所使用的溫度系數應為:20——銅:α=39×1K;2020——鋁:α=40×1K。20做一次試驗,記錄電阻。13:擊穿電壓PAGEPAGE10試驗原理試驗電壓應是標稱頻率為50Hz或60Hz的交流電壓。從零開始施加試驗電壓,然后按表1規定的恒定速率升壓。表1試驗電壓升壓速率擊穿電壓V升壓速率V/s大于小于或等于-5002050025001002500-500試驗設備應使用下列試驗設備:500VA(1±5%)(1.34~1.48)5mA2%;——泄漏電流檢測回路,電流大于或等于5mA時動作;——能以規定速率升壓的試驗電壓裝置;——強迫通風烘箱;——直徑為(25±1mm(1),并與試驗電源的一個接線柱電氣連接;——圖2所示的扭絞裝置,能扭絞125mm長的兩根漆包線試樣;——6mm寬的金屬箔和12mm寬的壓敏帶;2mm,應定期用合適方法清洗金屬珠;——直徑為(50±2mm——直徑為(25±1mm——直徑為(80±3mm漆包圓線0.100mm13試驗在直徑為(25±1)mm的圓棒上進行。將一根校直漆包線試樣的一端除去絕緣,按圖1所示接到上接線端,然后在金屬圓棒上繞一圈。在漆包線的下端施加符合表2規定的負荷,以保持試樣與金屬圓棒緊密接觸。按5.1規定在漆包線導體和金屬圓棒之間施加試驗電壓。試驗應在室溫下進行。測試五個試樣,記錄五個擊穿電壓值。表2施加在漆包線上的負荷導體標稱直徑mm負荷N導體標稱直徑mm負荷N大于小于或等于大于小于或等于-0.0180.0130.0500.0560.1200.0180.0200.0150.0560.0630.1500.0200.0220.0200.0630.0710.2000.0220.0250.0250.0710.0800.2500.0250.0280.0300.0800.0900.3000.0280.0320.0400.0900.1000.4000.0320.0360.0500.0360.0400.0600.0400.0450.0800.0450.0500.1001——試樣;2——絕緣體;3——接線柱;4——圓棒。圖1擊穿電壓試樣用圓棒和試樣的放置方式1.600mm39按表3規定圓棒直徑進行試驗。將一根校直漆包線試樣的一段除去絕緣,按圖1所示接到上接線段,然后在直金屬圓棒上繞一圈。在漆包線的下端施加符合表3規定的負荷,一保持試樣和金屬圓棒緊密接觸。按5.1規定在漆包線導體和金屬圓棒之間施加試驗電壓。試驗在室溫下進行。測試五個試樣,記錄五個擊穿電壓值。表3施加在漆包線上的負荷導體標稱直徑mm負荷N圓棒直徑mm導體標稱直徑mm負荷N圓棒直徑mm大于小于或等于大于小于或等于-0.0400.08025±10.1600.2500.85025±10.0400.0450.10025±10.2500.3551.70025±10.0450.0500.13025±10.3550.5003.40825±10.0500.0560.16025±10.5000.7107.00050±20.0560.0630.20025±10.7101.06013.50050±20.0630.0710.26025±11.0601.40027.00080±30.0710.0800.33025±11.4001.60054.00080±30.0800.0900.40025±10.0900.1000.50025±10.1000.1600.60025±10.100mm2.500mm13室溫下試驗將一根約400mm長的漆包線試樣兩端除去絕緣,對折后在圖2所示的扭絞機上扭絞成(125±5mm4按5.1規定在漆包線兩根導體之間施加試驗電壓。測試五個試樣。記錄五個擊穿電壓值。表4施加在線對上的負荷和扭絞數導體標稱直徑mm負荷N扭絞數大于小于或等于0.1000.2500.85330.2500.3551.70230.3550.5003.40160.5000.7107.00120.7101.06013.5081.0601.40027.0061.4002.00054.0042.0002.500108.0031——分隔器;2——旋轉鉤;3——試樣。圖2擊穿電壓試驗用試樣扭絞裝置高溫下試驗將按5.4.1制備的試樣置于預熱到規定的試驗溫度±315min5.1規定在漆包線兩根導體之間施加試驗電壓。試驗應在30min內完成。測試五個試樣。記錄五個擊穿電壓值。2.500mm室溫下試驗將一根足夠長的校直試樣的一端除去絕緣,然后按圖3所示在圓棒上彎曲。圓棒直徑應為(50±2mm。將試樣放在容器中,周圍至少應保持有5mm厚金屬珠填充。試樣端部應伸出足夠長以避免閃絡。將金屬珠輕輕地倒入容器直至試樣至少覆蓋90mm深的金屬珠。金屬珠直徑應不大于2mm;使用不銹鋼珠、鎳珠或鍍鎳鐵珠比較合適。應定期用合適的溶劑清洗金屬珠,比如1,1,1-三氯乙烷。按5.1規定在導體和金屬珠之間施加試驗電壓。注:如果供需雙方經協商同意,試驗可在油中進行。測試五個試樣。記錄五個擊穿電壓值。圖3擊穿電壓試驗用試樣(試樣置于金屬珠槽內)高溫下試驗將按5.5.1制備的試樣置于預熱到規定的試驗溫度±3℃的烘箱中。將金屬珠和容器放入規定試驗溫度的烘箱中預熱,放入試樣時應保持該溫度。放入試樣時應避免對其損傷。試樣至少在烘箱中放置15min后,按5.1規定在導體和金屬珠之間施加試驗電壓。試驗應在30min內完成。試驗溫度的波動應控制在±3℃以內。測試五個試樣。記錄五個擊穿電壓值。圖4擊穿電壓試驗用試樣絲包圓線室溫下試驗將一根足夠長的校直試樣的一端除去絕緣,然后按圖4所示在圓棒上卷繞10圈。圓棒直徑應:——標稱直徑小于或等于2.500mm,為(25±1)mm;——標稱直徑大于2.500mm,為(50±2)mm。如圖4所示,將試樣放入容器中,周圍至少應保持有5mm厚金屬珠填充。相鄰圈之間的最小距離應為2.5mm。試樣端部應伸出足夠長以避免閃絡。將金屬珠輕輕地倒入容器,直至試樣至少覆蓋90mm深的金屬珠。金屬珠直徑應不大于2mm;使用不銹鋼珠、鎳珠或鍍鎳鐵珠比較合適。金屬珠應每年清洗一次。按5.1規定在導體和金屬珠之間施加試驗電壓。注:如果供需雙方協商決定,試驗可在油中進行。測試五個試樣。記錄五個擊穿電壓值。高溫下試驗將按5.6.1制備的試樣置于預熱到規定的試驗溫度±315min后,按5.1規定在導體和金屬珠之間施加試驗電壓。試驗應在30min內完成。試驗溫度的波動應控制在±3℃以內。測試五個試樣。記錄五個擊穿電壓值。扁線室溫下試驗將一根約350mm長的校直試樣的一端除去絕緣,然后按圖3所示在圓棒上寬邊彎曲。圓棒直徑應:——標稱窄邊尺寸小于或等于2.500mm,為(25±1)mm;——標稱窄邊尺寸大于2.500mm,為(50±2)mm。將試樣放入容器中,周圍至少應保持有5mm厚金屬珠填充。試樣端部應伸出足夠長以避免閃絡。90mm銹鋼珠、鎳珠或鍍鎳鐵珠比較合適。金屬珠應定期清洗。按5.1規定在導體和金屬珠之間施加試驗電壓。注:如果供需雙方協商決定,試驗可在油中進行。測試五個試樣。記錄五個擊穿電壓值。高溫下試驗將按5.7.1制備的試樣置于預熱到規定的試驗溫度±315min后,按5.1規定在導體和金屬珠之間施加試驗電壓。試驗應在30min內完成。試驗溫度的波動應控制在±3℃以內。測試五個試樣。記錄五個擊穿電壓值。14:漆膜連續性(適用于漆包圓線和薄膜繞包圓線)一般規定漆膜連續性是用單位長度繞組線通過電氣試驗回路檢測出的針孔數表示。0.050mm,13使一根(30±1m試樣以(275±25mm/s的速度在兩塊毛氈之間通過,毛氈應浸在濃度為30g/L的(5±3)見圖4。施加在試樣上的力應不超過0.03NkΩ的時間大于或等于0.04s時,計數器應動作。當試樣的絕緣電阻等于15kΩ或更大時,計數器不應動作。針孔檢測回路應以(5±1)ms速度響應,當以裸線檢測時,計數器顯示為每分鐘(500±25)個。做一次試驗。記錄每30m長試樣的針孔數。1——線;2——毛氈;3(30g/LNaSO);4——直流電源;5——繼電器;6——50kΩ電阻;7——50kΩ電阻;8——記數器;9——指示燈;10——帶有繞組線的放線盤;11——收線盤。圖5低壓漆膜連續性試驗儀0.050mml.600mm,130.035mm1.600mm39試驗原理使一根導體接地的試樣以恒定速度通過一個“V”形槽電極(導輪)或通過石墨刷電極。在電極和30m長試樣的針孔數表示。試驗設備應使用下列試驗設備:5%350V~3000V之間調節,任何試驗電壓下的閥值電流為(25±5μA50MΩ,電壓降75%;5(5±1)ms。如果是裸線試樣,針孔計數器的重復計數頻率為每分鐘(500±25)次;——兩個高壓電極導輪。由不銹鋼制成,如圖6所示。每個電極導輪與試樣的接觸長度為25mm;——如圖7所示的高壓電極導輪由不銹鋼制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