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證醫學隊列研究_第1頁
循證醫學隊列研究_第2頁
循證醫學隊列研究_第3頁
循證醫學隊列研究_第4頁
循證醫學隊列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隊列討論

(CohortStudy)病因討論的三個階段分析性討論描述性討論病因推斷驗證病因假設提出病因線索形成病因假設推斷暴露和疾病之間的因果關系隊列討論流行病學實驗病例對比討論現代流行病學的三大支柱

吸煙和肺癌關系的病例對比討論20世紀的前瞻性討論(隊列討論)1948年鏈霉素治療肺結核的隨機對比臨床試驗討論

現代流行病學

病例對照隊列研究RCT醫學干預效果證據的分級最高質量最低質量回答各類臨床問題的討論類型TypeofQuestionSuggestedbesttypeofStudyTherapyRCT>cohort>casecontrol>caseseriesDiagnosisprospective,blindcomparisontoagoldstandardEtiology/HarmRCT>cohort>casecontrol>caseseriesPrognosiscohortstudy>casecontrol>caseseriesPreventionRCT>cohortstudy>casecontrol>caseseriesClinicalExamprospective,blindcomparisontogoldstandardCosteconomicanalysisFrom:

/Services/Tutorials/ebm/Question.htm

OR(oddsratio)RR(relativerisk)RD(riskdifference)名稱優勢比相對危險度風險差異定義病例組與對比組暴露率之比干預組與對比組結局發生率之比干預組與對比組的結局發生率之差公式(A/B)/(C/D)[A/(A+B)]/[C/(C+D)]A/(A+B)-C/(C+D)指標類型相對(比值)相對(比值)肯定(差值)Meta-分析圖的垂線110適用范圍病例對比討論(回顧性的病因學分析)隊列討論,隨機對比試驗(前瞻性)隨機對比試驗(前瞻性)合并的統計量效應指標一基本概念二基本原理三特點四類型五應用范圍第一節概述一基本概念隊列(cohort)

有共同經歷或有共同暴露特征的一群人,分為固定隊列和動態隊列。暴露(exposure)

指接觸過某種欲討論的因素(如重金屬)或具有某種特征(如年齡、性別及遺傳等)和行為(如吸煙)。

可以是一種健康或疾病的狀態,也可以是一種生物學特征,如某種基因分型、代謝的狀態等。固定隊列

FixedCohort消滅結局未消滅結局討論開頭討論結束動態隊列

DynamicCohort消滅結局失訪討論開頭討論結束二基本原理

依據討論對象是否暴露于某討論因素或其不同水平將討論對象分成暴露組與非暴露組;隨訪肯定時間,比較兩組之間所討論結局

(outcome)發生率的差異,討論暴露因素與結局之間的關系。

目標人群未患某討論疾病代表性樣本YesNoYesNo

暴露組非暴露組時間挨次

是否暴露某個危險因子結局(疾病)隊列討論原理的結構模式圖三特點

時序由現在或過去到將來按暴露與否進行分組觀察性對比討論從“因”到“果”的討論四類型前瞻性隊列討論歷史性隊列討論雙向性隊列討論時間挨次

過去

現在

將來

歷史性隊列雙向性隊列前瞻性隊列回顧性收集已有的歷史資料回顧性收集已有的歷史資料連續前瞻性收集資料前瞻性收集資料隊列討論類型示意圖五應用范圍

檢驗病因假設評價疾病預防效果觀察暴露因素與多種疾病結局的關系討論疾病自然史推斷是否為隊列討論

高鹽飲食人群與發生高血壓的關系討論;評價食鹽加碘預防地方性甲狀腺腫的效果討論;在高鹽飲食人群中調查高血壓患病情況;在肝癌患者中探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是否為危險因素;一確定討論因素二確定討論結局三選擇討論對象四確定隊列大小五資料收集與隨訪六質量掌握其次節設計與實施

一確定討論因素確定收集其他可能影響結局暴露因素

混雜因素人口學特征等

暴露因素的測量

性質—定性(quality)

定量(quantity)

方法—訪談實驗室檢查查閱記錄暴露因素疾病大事(危險因素或致病因素)

疾病大事(保護因素)結局是討論隊列中預期結果大事

結局的測量采納國際或國內通用的標準結局不僅限于發病、死亡

發病或死亡某些血清指標分子標志的變化定性或定量二確定討論結局吸煙吸煙

慢性支氣管炎冠心病肺癌一次討論可有多個結局

從目標人群中抽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群未患所討論疾病分為暴露人群和非暴露人群三選擇討論對象暴露人群的選擇職業人群

特殊暴露人群

一般人群:代表性最好,結果外推性好;

有組織的人群:便于有效的收集隨訪資料,易掌握混雜因素。暴露史明確,發病率高,易得出結果;非暴露(對比)人群的選擇內對比

一群討論對象內部如Doll&Hill吸煙與肺癌關系的討論,選英國醫生協會登記注冊的執業醫師作為對比。外對比

一群討論對象外部如在染料廠討論聯苯胺致膀胱癌的作用,選擇其他工廠的工人作為對比。一般人群對比

一般人群現成的發病率或死亡率資料四確定隊列大小

非暴露人群或全人群中所討論疾病的發病率P0

暴露人群的估量發病率P1

第一類錯誤概率α,通常取0.05或0.01

把握度(power)

1-β,β通常取0.1公式法樣本大小的計算條件

暴露組和對比組樣本含量相等:兩個發病率的平均值P1:暴露組預期發病率P0:對比組預期發病率五資料收集與隨訪

基線資料的收集確定隨訪期隨訪目的和方法觀察終點與終止時間隨訪目的確定討論對象是否仍處于觀察之中;確定討論人群中的結局大事;進一步收集有關暴露和混雜因素的資料。隨訪的方法利用紀錄或檔案;進行特殊支配的隨訪;有時需對環境做調查與檢測,以確證一項暴露。(end-point)

討論對象消滅了預期的結果

整個討論工作截止的時間

觀察終點觀察終止時間

調查員選擇調查員培訓制定調查員手冊監督六質量掌握

基本整理表人時的計算率的計算效應的估量第三節資料的整理與分析一基本整理表病例非病例合計暴露組aba+b非暴露組cdc+d合計a+cb+da+b+c+d暴露組發病率=a/(a+b)對比組發病率=c/(c+d)如果二者差異顯著,并且無明顯偏倚,則暴露因素與疾病之間有可能存在因果關系人時的計算(人年)

精確法—最精準的,但有時可能也是繁瑣的近似法—最簡潔的,但誤差也大壽命表法—比較專業,同時兼顧有上述兩種的特點

動態隊列

三率的計算

累積發病率發病密度標化死亡比標化比例死亡比變化范圍

0~1適用條件

樣本大,人口穩定,整齊的資料

累積發病率

(cumulativeincidence)

發病密度

(incidencedensity)

變化范圍

0~∞適用條件

觀察時間長,人口不穩定,存在失訪,資料不很整齊

人時

—是觀察人數乘以隨訪單位時間的積(人年)

標化死亡比

(standardizedmortalityratio,SMR)

變化范圍0~∞

適用條件樣本量小,結局大事的發生率比較低,無論觀察的時間長或短,都不宜直接計算率時

標化比例死亡比

(standardizedproportionalmortalityratio,SPMR)

變化范圍

0~∞

適用條件

不能得到歷年人口資料,僅有死亡人數、緣由、日期和年齡四效應的估量

相對危險度歸因危險度歸因危險度百分比人群歸因危險度人群歸因危險度百分比劑量反應關系相對危險度RR(relativerisk)

意義:

暴露組發病或死亡的危險是非暴露組的多少倍

RR值越大,暴露的效應越大,暴露與結局關聯強度越大

Ie:暴露組發病率Io:非暴露組發病率RR與關聯強度RR關聯強度0.9~1.01.0~1.1無0.7~0.81.2~1.4弱0.4~0.61.5~2.9中0.1~0.33.0~9.9強<0.110~很強歸因危險度AR

(Attributablerisk)

意義:

暴露可使人群比非暴露時增加的超額發病數量

AR值越大,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削減的疾病數量越大或

意義:

RR

吸煙對肺癌的病因學意義較大

AR

戒煙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作用較大,即公共衛生意義較大RR與AR的區分疾病吸煙者非吸煙者RRAR肺癌50.124.6910.745.43心血管疾病296.75170.321.7126.43(1/10萬人年)歸因危險度百分比

AR%

意義:

暴露人群中的發病或死亡歸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發病或死亡的百分比。

或(病因分值EF)人群歸因危險度

(populationattributablerisk,

PAR)意義全人群中由于暴露因素而導致疾病發生率增加的大小

PAR值越大,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削減的疾病數量越大

PAR=It-I0

It:總人群發病率Io:非暴露組發病率人群歸因危險度百分比

PAR%

意義

PAR占總人群全部發?。ɑ蛩劳觯┑陌俜直?/p>

Pe:總人群的暴露比例(人群病因分值)RR

ARAR%PARPAR%說明暴露因素對暴露人群的生物學效應,即暴露的致病作用有多大;

說明暴露對一個全人群的危害程度,以及消除這個因素后可能使發病率或死亡率削減的程度。分析方法

列出不同暴露水平下的發病率以最低暴露水平組為對比,計算各暴露水平的RR和RD(AR)

必要時,應對率的變化作率的趨勢性檢驗劑量反應關系

表4-1040~59歲男子按初始血清膽固醇分組冠心病6年發生情況結果

隨著血清膽固醇水平的上升,其患冠心病的RR增大,說明存在劑量效應關系。第四節偏倚及其控制

選擇偏倚失訪偏倚信息偏倚混雜偏倚selectionbias

選擇偏倚

討論人群在一些重要因素方面與一般人群或待討論的總體人群存在的差異。

產生緣由選擇對象的方法不當最初選定參加討論的對象中有人拒絕參加歷史性隊列討論中部分檔案丟失或記錄不全志愿者隊列討論開頭時未能發現早期病人等

預防為主,抽樣方法正確,嚴格按規定標準選擇對象??刂苐osttofollow-up

失訪偏倚

討論對象因遷移、外出、死于非終點疾病或拒絕連續參加觀察而退出隊列所引起的偏倚??刂圃O計時

選擇便于隨訪的人群在計算的討論樣本的基礎上擴大10%

實施時

加強對隨訪員的管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