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詐騙的防范對策_第1頁
電信詐騙的防范對策_第2頁
電信詐騙的防范對策_第3頁
電信詐騙的防范對策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信詐騙的防范對策

近年來,隨著中國電信技術和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人們不僅可以享受生活,還可以為犯罪提供場所,電信欺詐現象日益嚴重。電信詐騙主要表現形式為電話詐騙、短信詐騙和互聯網詐騙一、電信欺詐對受害者的影響(一)電信詐騙的成功率在20%內電信詐騙影響是多方面的,但詐騙者的主要作案動機為非法獲取他人財產,因此財產損失最為直觀。數據表明,2020年上半年,電信詐騙的成功率在20%左右,這意味著每10名接到詐騙電話的民眾就有2人被騙,平均損失金額在2900元以上。財產損失的金額大小還存在年齡差異,老年人較年輕人而言平均受騙金額更大。(二)受害者會情緒好,體驗到收電信詐騙會給受害者情緒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壓力和憤怒是最常出現的情緒反應。受害者會因為經濟受損感到壓力倍增,同時信任被利用會讓其感到憤怒,甚至部分受害者表示想要傷害、報復詐騙者。一些受害者還體驗到了復合情緒,包含了失去自尊、恥辱和尷尬等。電信詐騙還會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7%的民眾報告自己在被詐騙后產生了抑郁、強迫等嚴重精神問題。當詐騙金額對受害者而言難以承受時,甚至會導致其產生自殺意念。可見,電信詐騙會對受害者心理造成不同層次的傷害。(三)配偶或家長不良反應電信詐騙還會影響受害者與配偶、家人之間的關系,主要有以下幾種影響模式:首先,配偶或家人對受害者的責備可能導致家庭矛盾加劇,家庭內部關系緊張;其次,家人可能因自己未及時阻止而感到自責痛苦,與受害者關系淡化;最后,若詐騙金額較大,家人可能隨受害者一起陷入低落、焦慮情緒,致使整個家庭氛圍產生負面變化。(四)生理上的不良反應受害者從接觸詐騙信息到發現被騙是一個反復應激的過程,這不僅對其造成嚴重心理影響,還會引起生理上的不良反應,包括血糖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速等。此外,內分泌系統的變化會使得受害者容易產生皮膚問題、消化道潰瘍、心血管疾病,甚至引發猝死。二、分析電信欺詐受害者的特征分析詐騙犯罪研究中,早期的日常生活理論、生活方式理論都曾作為基本分析框架來解釋詐騙受害者的特點(一)人口學的特點1..不同詐騙類型的差異與男性理性女性感性的刻板印象不同,男性遭遇電信詐騙的比例遠高于女性。但在不同的詐騙類型中,男女性別差異還有所區別。在色情詐騙和交友詐騙中,85%以上的受害者均為男性,在金融信用詐騙、交易詐騙等大部分電信詐騙類型中,男性比例也超過60%。但在購物詐騙、兼職詐騙、返利詐騙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2..與外界的溝通傳統詐騙對象多聚焦于老人,這是由于老年人隨年齡增加會遭受認知功能下降、社會孤立甚至抑郁等負性生活事件,他們強烈的與外界溝通欲望給了詐騙者可趁之機。然而,電信詐騙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過去兩年的電信詐騙分析報告都顯示90后年輕人成為主要受害者,比例高達50%以上,這或許與90后普遍社會閱歷較少,但是生活開銷需求較大有關,因而容易成為電信詐騙對象。3.小學或初中文化受教育程度也和詐騙成功率顯著相關,在電信詐騙受害者群體中,大部分人僅有小學或者初中文化。他們難以從大量信息中識別和區分詐騙信息,尤其是一些消費類的詐騙需要受害者具備一定的金融知識以及較強的復雜計算能力,這對受教育程度較低的受害者而言無疑困難重重,他們常因不能準確識別詐騙信息而受騙。(二)心理特征1.思維方式決策的雙加工理論認為,個體的思維方式包括直覺型和深思熟慮型兩種。大部分的電信詐騙受害者都偏向于直覺型的思維方式2.情緒影響下的情緒問題電信詐騙受害者通常情緒控制能力較差,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其決策水平。研究發現,受害者在不良詐騙信息影響下,通常容易產生焦慮、恐懼等多種負面情緒,這進一步導致受害者注意范圍縮小,思維狹窄,難以對當前的情況進行全面有效的評估,更易相信詐騙者。擁有較強情緒控制能力的個體,能在危急情況下保持較為冷靜的狀態,對詐騙信息做出更加理智的評估;情緒控制能力較弱的個體,則任由負面情緒影響決策水平。3.一般信任水平一般信任水平是指對陌生人所持有的信任水平4.傾向較高的風險投資研究表明人們對風險的態度會影響其被詐騙成功的概率。風險偏好者往往喜歡主動追求收益,相比起穩定的收益,他們更傾向于波動大的高風險投資,因為這可能帶來更大的收益。然而研究發現,風險偏好者由于對風險的感知能力較低,他們也更易于聽信陌生人的欺騙,成為受害者。(三)社會特征1.社會支持不足心理學中社會支持多指個體在社會中被支持、被尊重、被理解的程度,是一種主觀上的情感體驗。社會支持水平低的人有更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社會支持不足也是導致受害者被詐騙的高風險因素。一般而言,喪偶、長期獨居或性格孤僻的人社會支持水平較低,這使得他們有較高的孤獨感水平,因此當詐騙者通過電話對其“關心”甚至“噓寒問暖”時,受害者很容易因為表面的關心而相信他人,掉入詐騙陷阱,社會支持水平低的人也常被詐騙者視為“完美目標”2..風險意識不足社會信息接觸較少,對現代通信技術和互聯網科技了解不多的個體更容易成為電信詐騙的受害者,主要通過以下幾種形式:(1)社會信息接觸較少者不關注時事新聞和外界資訊,因此對當下電信詐騙的主要形式不甚了解,風險意識不足導致其被詐騙;(2)該類群體通常不能熟練使用通信和互聯網技術,例如部分老人和農村居民,他們在遭遇電信詐騙時不能及時發現釣魚網站、偽基站信息等風險情境,易將銀行卡卡號、密碼及驗證碼等關鍵信息提供給他人。三、提升民眾認知,注重風險意識以往研究在提出電信詐騙反詐騙策略時多是基于法律制度和社會控制角度,而本研究關注的是受害者在詐騙過程中與犯罪人的“心理互動”,因此將以受害者特征為基礎提出電信詐騙的預防策略:首先,民眾自身層面應提升知識水平,加強自己認知能力,學會分辨風險信息,具備風險意識;其次,良好的心理品質也是預防詐騙的保護性因素,在遇到不確定的情境時應學會采用深思熟慮的精算式決策方式,控制負面情緒并對所獲信息進行全面分析,另外還需要對陌生人保持警惕心且謹慎面對風險;最后,在社會層面,民眾平時應更多關注社會信息和現代技術,了解社會中的風險事件和不同類型詐騙方式,在面對風險情境時應當積極尋求社會支持,多方參考家人朋友的建議,而非沖動決策。總之,從普通民眾的視角出發,應注重加強以上保護性因素,方能降低自身被害風險。四、利用受害者的緊張情緒實施詐騙電信詐騙是新時代隨著科技進步出現的一種新型犯罪形式,其詐騙手段多樣、危害區域廣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