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內兒童性侵害的現狀與對策_第1頁
家內兒童性侵害的現狀與對策_第2頁
家內兒童性侵害的現狀與對策_第3頁
家內兒童性侵害的現狀與對策_第4頁
家內兒童性侵害的現狀與對策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家內兒童性侵害的現狀與對策

兒童權利是兒童權利事件中最嚴重的傷害之一。尤其是在家庭內部的傷害事件中,不僅兒童受到的傷害非常嚴重,而且有害的影響往往是長期而持久的。在我國,由于受傳統文化和思想觀念的影響,很多人對“性”持回避態度,少年兒童的性保護意識淡薄,加之很多家庭,特別是母親受“家丑不可外揚”思想的影響,往往對此采取消極隱瞞的態度,致使很多發生在家庭里的兒童性侵害得不到披露,也給關于家內兒童性侵害的研究帶來了相當的難度。盡管如此,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是兒童權利保護意識的普及和宣傳,兒童性侵害已漸漸得到社會及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相關的研究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注意。當然,我國對兒童性侵害的研究還是非常有限。在“中國學術期刊網”上分別以“性騷擾”、“性侵犯”、“性侵害”、“性虐待”和“亂倫”為檢索詞,我們共搜集到從2000年—2008年發表于國內各學術期刊上100多篇學術文章。但是其中關于家內性侵害的專題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文獻研究大多以港臺研究為主,借以西方文獻作參考,并結合國內相關研究綜合分析而成。關于兒童的界定是首先要明確的問題。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將未滿18周歲者,一概稱謂“兒童”,不分性別給予同等保護。但專家進行實證調查時大都限定兒童性侵害中的兒童指16歲以下的兒童,這與16歲在法律上的意義相關聯。一、家內性侵害的類型研究“性侵害”,首先需要確定其概念。在以往的研究中,有的學者使用“性侵害”、有的用“性侵犯”、還有的是“性騷擾”、“性虐待”等等。本文用“性侵害”來概括以上種種詞匯,以強調性行為對兒童的危害。對兒童性侵害的定義不同國家或不同學者有不同界定。世界衛生組織(WHO)規定兒童性侵犯是指兒童卷入自己不能完全理解的性活動,或因不具備相關知識而同意的性活動,或因發育程度限制而無法知情同意的性活動,或破壞法律或社會禁忌的性活動。對兒童進行性侵害的可能是成年人,也可能是年齡較大或相對比較成熟的其他兒童;他們相對于受害者在責任、義務或能力方面處于優勢地位我國學者大多將兒童性侵害界定為這樣兩個層次:一是接觸性侵害,包括撫摸、親吻和生殖器接觸及性交等;二是非接觸性侵害,如露陰、窺陰、觀看色情影視片、目睹成人性交行為等從侵害者與受害者之間的關系看,性侵害的類型可分為家庭外的性侵害與家庭內的性侵害兩種。前者指侵害者為非家庭成員,如陌生人、鄰居、朋友或師長等;后者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間的性侵害事件,包括直系血親如祖父母、父母、寄養父母或繼父母等,以及旁系血親,如叔伯或兄弟姊妹間的亂倫事件。家族是家庭的集合體,在家族內家庭關系復雜。雖然當前家庭的規模越來越小,核心家庭越來越多,但是親屬關系或親戚關系仍是社會成員在社會生活中的一個重要的關系紐帶?!坝H戚”在法律上叫做親屬。親屬是指由血緣、婚姻和收養而產生的一種人與人之間的特殊關系。我國婚姻法禁止近親結婚、禁止3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結婚。許多學者認為家內性侵害之所以存在的原因是權威關系的控制,尤其體現在長輩對晚輩的性侵害之中。父親對子女的性侵害就存在一種權威關系。還有學者根據家庭權力的差異,將家庭性騷擾分為報復性的性騷擾、威脅和交換式的性騷擾以及情境式的性騷擾3類家內性侵害有多種情況,其中較為突出的是亂倫。亂倫一詞(incest),來源于拉丁文incestus,意思是不貞潔(unchaste),用來指法律或風俗習慣不允許的,有血緣或姻親關系的,不能產生合法婚姻的兩個人之間發生性關系。親屬關系越近,亂倫罪惡越深,最嚴重的亂倫罪惡是直系親屬間發生性關系,如父母和子女之間。盡管各個文化對于亂倫有各種不同的看法,但是所有的文化均有亂倫禁忌,亦即所有的文化均認定家庭成員間親密的性接觸為亂倫?!皝y倫是一個基于特定文化傳統之上的貶義詞,是指違反文化傳統習俗所禁止的或法律所不允許的近親間發生的性行為?!奔覂刃郧趾€有一種較普遍的形式,即非性行為的性侵害。前面所談到“亂倫”主要是指帶有性含義的身體接觸,比如撫摸身體、撫摸生殖器以及體腔插入等,但性侵害還包括裸露身體、觀看裸體、拍攝裸照、觀看色情錄像或圖片等非身體接觸。當然,各地對身體接觸的衡量標準各有不同,因此在各方面存在著不可避免的文化差異性。例如,當一位未自立的兒童生殖器發炎時,在美國其異性父母不能為其上藥,否則視為性侵害;而在中國則認為理所當然并無忌諱,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齡時才會自覺地忌諱起來。另外,有學者指出,扼殺兒童與其年齡相稱的性愿望和性活動(包括獲得性知識、與異性恰當交流等等)的行為,也是一種虐待,可稱之為“剝奪性的性虐待”總的來說,兒童家內性侵害是指由家庭成員或家族成員對未滿18周歲的兒童實施的自愿性或非自愿性的性侵害事件,其中包括亂倫的性行為、非身體性接觸的性侵害以及性剝奪等。二、內性侵害的調查方法及特點對性侵害嚴重程度的說明一般使用發生率這個指標,發生率(incidence)是指每年出現的新個案的數量,由官方報告得出。官方統計數據來源于3方面:社會服務機構的報告;兒童保護工作者的調查;通過司法程序起訴的案件。大多數情況下,從官方機構得到的數據被認為只是冰山一角,特別是在我國,由于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性在人們心目中充滿著神秘感和隱蔽性。目前對于兒童性侵害的研究,大多數學者采用定量研究的問卷收集的方式進行調查分析,其主要的研究對象是在校的大學生、大專生或中專生,以調查他們遭受性侵害的經驗為研究內容。龍迪女士開創性的運用質性研究的方法對校園性侵犯兒童作了深入的研究,并編寫為一本書。孫言平、段亞平等學者對606名成年男性兒童期性虐待發生情況調查顯示,侵害者中親戚占4.5%、師生占14.6%、鄰居占21.3%、同鄉占46.1%根據不同學者有關性侵害的論述,我們可以歸納出家內性侵害的如下特點:第一,家庭性侵害是經常發生的。許多人誤解,父母畢竟是愛自己的子女的,雖然有時一時鬼迷心竅,傷害了孩子,但這種情形絕對不會常常發生,而且父母也會小心的保護孩子,不會造成太大傷害。事實上,家內性侵害者處于對兒童相對熟悉的“優勢地位”。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著兒童的生活習慣,有的負責照料兒童的飲食起居,有的可以提供吸引兒童的物質財富,有的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玩伴,各方面的這些因素結合起來,為侵害者實施犯罪行為提供了便利條件;第二,女孩在家內遭受性侵害的概率比男孩大。根據媒體家內性侵害的報道案例的統計,發現絕大多數的受害者是女孩,但也有個別的男孩。他們應該和女童受到同樣的保護;第三,家內性侵害者一般采用非暴力的手段。侵害者可能用金錢賄賂、禮物、甜言蜜語、哄騙、關愛等手段來誘騙兒童;第四,家內性受害兒童將受害經歷告訴他人的可能性很小。Russell(1983)的社區研究顯示:平均只有4%的受害女童曾向人報告侵害事件,而且大部分不是在事發后立刻報告。有研究發現,約30%~80%的兒童受害者在成人前不會自覺地表露曾遭受的性侵犯,個體平均延遲表露的年限是3~18年三、對受害者的影響家內性侵害的影響和危害大致可以從3個角度來分析:受害兒童的角度、家庭成員的角度和整個家庭的角度。首先是對受害兒童的影響。對兒童來說,性侵害的影響幅度涉及近期和遠期;影響范圍涉及生理、心理、行為和情感等各個方面。如情緒問題:焦慮、抑郁、恐懼、緊張和情緒不穩,最常見的是恐懼。再如行為問題:有些受害者可能出現學習困難、逃學、離家出走、吸毒、斗毆及攻擊行為,或發生自殘自傷、自暴自棄、酗酒、厭食、暴飲暴食、遺尿及自殺等行為。這些行為常在受害后不久突然出現。還有的受害者可能會過早發生性行為,包括手淫、性好奇及暴露外生殖器等,甚至從事色情服務或活動,有時會發生同性戀行為。對于受害者來說,軀體問題也是不可忽略的。包括不明原因的腹痛、胃痛和頭痛等;咽喉、肛門及生殖器官附近出現疼痛、流血或淤血現象,甚至感染性病等等。兒童期性侵害對受害者的危害不僅在于受害者直接或急性短期傷害,而且它對受害者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功能會帶來長期而久遠的不良影響。許多有童年受虐史的成人常將與性侵害有關的痛苦內化,同時也將其外化。內化則產生情緒癥狀,如焦慮、抑郁等;外化則產生行為和人際關系等問題;男性常以外化痛苦的方式應付虐待,如憤怒、攻擊他人等;女性則多用內化痛苦的方式應付虐待,如抑郁、自殺等其次是對家庭其他成員的影響。家內性侵害容易引發家庭沖突,破壞家庭的穩定,惡化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對其他成員造成一定的心理創傷。對家庭其他成員的影響往往出現在性侵害事件被暴露之后。以父女之間的性侵害為例,當其他成員知曉這一噩耗時將有不同的反應。配偶的可能反應有:否認、震驚、悲傷、自責、憤怒、害怕和對孩子有敵意等;其他家人的反應有:不敢相信、同情、憤怒、懷疑、不安和不知所措等第三是對整個家庭的影響。對家庭的影響一般也出現在性侵犯披露之后,家庭創傷將給家庭支持功能帶來負面影響。表現在幾個方面,如家庭關系惡化,主要體現在親子關系、婚姻關系、家庭角色的缺失3個方面;家庭生活被打亂,亂倫的父親可能會判刑,家庭經濟因而受影響,兒童及其家庭可能成為鄰居談論的話題,造成困擾與壓力;家人可能須長期面對心理康復、處理受害兒童情緒等問題;家庭榮譽受損。事情暴露后,家族或家庭將會長期遭受外界流言蜚語的議論和指責。四、加強兒童性侵害的法律保護我們可以從3個方面來討論兒童家內性侵害的對策問題。首先是預防策略。從根本上說,一是要構建和諧的家庭關系。美滿的婚姻將會有助于減低性侵害的出現,所以促進婚姻關系的工作應予加強,包括提供婚姻輔導、夫妻溝通技巧訓練等。預防家庭性侵害最基本的方法是從父母入手,主要是加強教育他們為人父母的責任、子女的心理發展知識的了解及如何與子女建立互相尊重的關系其次是監督策略。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家內性侵害是不為人們所知的,也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性侵害自然而然就成了一個家庭的黑色秘密。家內性侵害的透露就是一個困難的過程,侵害者也總是逍遙于法外而多次傷害受害兒童。如何防止其發生,以及不斷的惡性循環,來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家人和社區需發揮積極的監督作用。如,加強法制建設與宣傳,提高居民性侵害監督意識。特別是作為立法機關,要加快兒童性保護的法律建設,為兒童的性安全提供完善的法律保護屏障。更重要的是要加大法制宣傳力度,一是讓更多的人了解相關法律,知道對兒童性侵害要承擔的嚴重法律后果,可以對有企圖的犯罪分子起到震懾作用。二是提升受害兒童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三是讓社區居民了解性侵害的現狀、危害和相關法律知識。打破“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思維模式,鼓勵和培養大家積極參與社會監督的意識,樹立他們與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特別是在發現性侵害事件以后,要勇敢地站出來,讓犯罪分子受到應有的懲罰。在這方面建立舉報網絡,完善監督機制顯得格外重要。孩子受到了侵害,向誰求救?鄰居發現了問題,如何舉報?有什么樣的機構,通過什么樣的程序給予受害兒童以精神撫慰和后續服務?等等問題都需要全面的兒童保護法律體系和運行機制的建設。再次是具體應對策略。應對策略是指在家內性侵害事件被公開以后,家庭成員、當事人、警察、社會服務機構等所要采取的危機干預措施。由于中國根深蒂固的家族榮譽感,且家內性侵害的侵害者是兒童自己的親人,因而在處理上往往障礙很多。一是家人的應對策略。在家內性侵害中,家人也是事件的受害者。一般情況下,家人在處理家內性侵害事件時更多的是采用非理性的情緒,要么譴責侵害者,要么責備受害者。還有一種可能是保持可怕的沉默,極少數會采取積極的應對策略。為避免二次受害,家人必須積極行動起來,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理性地面對這一問題。二是警方的介入。很多時候,警方辦理此類案件可能更多的是關注案件能不能破,能不能成功地判決,常常不自覺地把未成年被害人當作破案的線索和證據,較少關注性侵害案件給被害人帶來的傷害和影響,較少關注遭受性侵害后未成年人的心理感受和生理影響,因此,不免在偵查及辦案過程中給未成年人帶來新的傷害和不良影響。香港警方辦理未成年受侵害案件的理念和原則很有借鑒意義。他們主張保護未成年人利益,遵循一次會談原則(為了避免被害人因多次反復地回憶和描述遭受性侵害過程而加深精神痛苦)、保密原則。此外香港警方辦理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案件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