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河西李公夫人河東薛氏墓志
汾陽市博物館收藏的50座陵墓,其中三個是汾陽市出土的唐代墓志。大中六年(852年)、唐朝李公、河東薛墓志序中,西歷九年(862年)、唐朝李福、東溪、北溪、仙通三年(862年)、西歷李福、博陵崔墓志序中?,F擇《唐隴西李公夫人河東薛氏墓志銘并序》(以下簡稱《志》)予以考釋,敬請方家教正。唐隴西李公夫人河東薛氏墓志采集于汾陽市文侯村,現藏汾陽市博物館。志主薛氏,河東人,名門望族。據墓志記載,志主于宣宗大中九年十月九日下葬,享年三十。由此,其應生于大和元年(827年)。薛氏曾祖薛楚玉為唐代名將薛仁貴第五子,祖嵩、父平、兄從,皆為唐末名將。一、李公浚夫人李公墓志墓志、蓋均為青石質。盝頂蓋(圖1)。志方形,邊長41、厚8.5厘米(圖2)。蓋文三行,行三字,篆書“唐隴西李公夫人墓志”,有界格,邊飾花卉紋,四剎中部飾花卉紋。志文正書,22行,滿行33字,除去空格,共計599字。《汾陽市博物館藏墓志選編》(以下簡稱《選編》)做了錄文并斷句,對部分文辭進行注釋唐隴西李公夫人河東薛氏墓志銘并序博陵崔褧撰/夫人河東人也,得姓受氏,其來尚矣。自周列國為侯,厥后世有賢杰,清流茂族,與/崔盧齒。夫人門傳勛德,于國有戡定之功(?),奕葉累世,為閥閱之最(?)。曾祖楚玉,/皇任國朝盧龍軍節度檢校兵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贈司徒。祖嵩,皇檢校左仆/射天平軍節度使兼御史大夫,贈太保。父平,皇檢校司徒河中節度使兼御史大/夫,贈太保。皆名著史諜,傳芳家國。夫人即河中太保之第五女也,生而明慧,幼(?)有/奇節,淑(?)德懿行,光于女史。無幸早孤,鞠育于兄嫂(?),孝謹天至,無終食違于/顏色。洎笄禮將有行,仲兄從歷官為西河守,友愛既偏,復高其德,思擇賢君/子,以永其好。得隴西李公璟,果契其素,其人才之與門地也,為山東衣冠()/之領袖焉。既移其天,則李氏之門,乾豆承祭之事禮無違者。奉其上,撫/其下,克勤克儉,事舉家肥,嗃嗃怡怡,芬芳令儀。鸞鳳始飛,松竹方茂,風迥/燭轉,玉折香銷,方夢征蘭,未期遇疾,不易日而逝于汾州西河縣太安/鄉招慶里李之私第,享年卅,凡歸于李四年。嗚呼,椿與菌齊其命,彭與殤/等其壽,則修短固無移矣。然則天道與善又何言哉。以夫人之德之行,宜(冝)其享豐/福登永年,不能待良人之榮祿,不能得一子以為嗣,良可悲乎。李氏之/先塋,在同州韓城縣,綿力弗施,未克歸袝,令龜告葉,禮有從權,以大中/乙亥歲十月九日窆于汾州西河縣太安鄉界,適其宜(冝)也。將定之日去即幽之/辰,凡一百廿二日,李公茹其痛,殫其力,是齋是饗,以備(俻)其禮,而又易逾月之期,以盡其/悲。凡蕆厥事,無纖芥之遺,得不謂賢君子乎,可以無恨矣!褧三世為李之甥(生),/且獲中外熟聆懿德,奉命不敢讓其辭,猶懼陵谷之遷,為之銘曰:/晉山高,晉土厚,中有崗原靈且秀。/河帶山礪兮宛如舊,于嗟香骨兮安不朽。/二、模書所見有關研究中關于李氏的記載志主家族為中古顯赫的河東薛氏?!吨尽分忻鞔_記載其曾祖為薛楚玉,祖薛嵩,父薛平,兄薛從。薛氏為薛平第五女,早逝,年僅30歲?!吨尽吩疲骸霸娉?,皇任國朝盧龍軍節度檢校兵部尚書兼御史大夫,贈司徒?!睋⒂趯殤辏?63年)的《薛楚玉神道碑》載,楚玉為云麾將軍、左威衛大將軍、幽州平盧軍節度大使兼御史中丞、左右羽林大將軍贈涼州都督在3通碑和新舊《唐書》中分別出現“范陽節度使,幽州長史、節度使,盧龍軍節度使,平盧節度使”的官職。唐人樊衡于開元二十一年(733年)作《為幽州長史薛楚玉破契丹露布》,以幽州長史為題,結合《薛楚玉神道碑》、《薛嵩碑》及《舊唐書》記載,薛楚玉為幽州節度使無疑。關于范陽節度使之稱,出現在天寶元年(742年),《新唐書》所述開元時期(713—741年)中為范陽節度使的表述應是受到幽州改范陽的影響;盧龍軍節度使出現在安史之亂之后,據《新唐書》記載,寶應元年“范陽節度使復為幽州節度使,及平盧陷,又兼盧龍節度使”《志》云:“祖嵩,皇檢校左仆射天平軍節度使兼御史大夫,贈太保?!睋堆︶员酚涊d,其為“唐故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尚書,右仆射兼御史大夫,相州刺史,昭義軍節度使,平陽郡王贈太保”。查新舊《唐書》,記載與該碑基本相同。薛嵩卒于大歷七年(772年),而天平軍節度使的設立在元和十四年(819年),時薛嵩已逝。同時新舊《唐書》中也無薛嵩任天平軍節度使的記載,故《志》中所述不準確?!白笃蜕洹币矐獮椤坝移蜕洹??!吨尽吩疲骸案钙?,皇檢校司徒河中節度使兼御史大夫,贈太保。”薛平在新舊《唐書》《志》云:“洎笄禮將有行,仲兄從歷官為西河守?!毖?,生卒不詳,薛平第五子,《新唐書》有其“以蔭授左清道率府兵曹參軍,累遷汾州刺史,堤文谷、濾河二水,引溉公私田,汾人利之”關于志主,從志文中可以得出以下信息:志主為薛平第五女,早年喪父,由兄嫂養育。成年后,恰其兄任職汾州,為其擇李璟為夫,婚后4年喪,無子嗣。據《寶刻類編》記載,由李宗閔撰、柳公權書的志主父《河中節度使薛平神道碑》志主夫李璟,史籍無載。從志文所反映的信息得知,為隴西望族李氏,祖居同州韓城,后遷居汾州西河縣。志文撰寫者博陵崔褧,史籍無載。從志文“褧三世為李之甥”來看,李氏與崔氏為世交,且崔家三世都有女子嫁給李家,故請題銘。經檢索,在《全唐文補遺》第七輯中有崔褧所撰《范陽盧氏室女墓銘》,并注釋“撰此志時署鄉貢進士崔褧纂”三、志主葬地層級墓志中所涉薛、李、崔三姓,均為中古望族?!半]西李公”“河東薛氏”“博陵崔褧”的表述以郡望出現,反映了唐人重“郡望”的文化地理觀念,也是世家大族地域化形成與發展在文化地理觀念上的反映。關于當時的士族,唐代柳芳有“過江則為‘僑姓’,王、謝、袁、蕭為大;東南則為‘吳姓’,朱、張、顧、陸為大;山東則為‘郡姓’,王、崔、盧、李、鄭為大;關中亦號‘郡姓’,韋、裴、柳、薛、楊、杜首之”有關州、縣建置以及相關地理問題?!吨尽吩浦局鳌笆庞诜谥菸骱涌h太安鄉招慶里李之私第”。這里出現州、縣、鄉、里四個概念,結合《匯編》所載其他志文,我們有必要對唐代汾陽的一些地理情況進一步探究。檢索《匯編》收錄的50篇志文,發現大約一半墓志明確記載志主葬地,唐代后期墓志記載比前期明晰,層級涉及州(郡)、縣、鄉、里、村(坊)。值得注意的是,對于州(郡)、縣這一層級的表述,墓志中大部分以“汾州城”“州城”“西河縣”出現,符合當時實際,但也出現時人沿襲唐以前地名的現象。如垂拱二年(686年)《大唐故處士任君墓志銘并序》中出現“從葬于茲氏城東二里”的記載。汾陽在戰國時即名茲氏,至西晉咸寧三年(277年)改為隰縣后,茲氏之稱不再沿用,這里所述茲氏城,應為當時的隰城縣。還有州、郡錯用的情況,主要出現在唐后期。唐代曾先后三次廢置州、郡,唐高祖改隋末郡制為州制,唐玄宗又改州為郡,唐肅宗繼位后復改郡為州。按照常理,州、郡混用或錯用現象出現在州、郡置廢前后是合理的,在乾元元年(758年)西河郡改為汾州,而后一直稱為汾州的情況下,出現郡或者西河郡,是撰文者對自己學識的展現,也是時人懷古的表現?!秴R編》中有4例出現“郡”的稱呼,集中出現在唐后期,分別為大中六年(852年)《唐故天水趙夫人墓志銘并序》(以下簡稱《趙氏墓志》)“郡南五里西河縣萬戶鄉洪哲里”、大中八年《唐故李府君墓志并序》(以下簡稱《李氏墓志》)“汾陽城西南五里西河郡萬戶鄉”、咸通七年《唐故李府君墓志銘并序》“郡城西南二里萬戶鄉”、咸通十二年《唐故汾州押衙兼都巡廂使云麾將軍□□中監西河任府君墓志銘并序》(以下簡稱《任君墓志》)“郡城西三里西河縣孝義鄉孝敬里”。需要注意的是《李氏墓志》,不僅直接寫出“西河郡”,而且兩次出現“汾陽”字樣。關于“汾陽”的稱謂,《匯編》中還有三處,分別為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湖北省隨州市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員工勞動詳細版合同協議
- 2025解除裝修合同協議書
- 實驗動物模擬題及參考答案
- 正常足月新生兒護理
- 2025初中數學新人教版七7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 2025年二月科研項目結題設備車輛處置審計協議
- 20251月份度馬賽克行業技術秘密保護協議
- 餐廳合同承包協議書
- 二零二五通信工程施工安全及保密協議
- 繪本《大大行我也行》PPT
- 設計輸入和參考現有平臺技術協議222m helideck proposal for gshi
- Duncans 新復極差檢驗SSR值表
- 小學生A4日記本打印版(田字格+拼音格)(共1頁)
-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關于建立民辦學校辦學情況年度報告制度的通知
- 橋墩尺寸經驗值
- ICOM 2720中文說明書
- 初中英語語法-介詞、連詞.ppt
- 【精選】配電室安全管理制度精選
- 變電運行巡視(概述)ppt課件
- 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草稿本的有效使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