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詩歌公開課一等獎課件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1頁
山水詩歌公開課一等獎課件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2頁
山水詩歌公開課一等獎課件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3頁
山水詩歌公開課一等獎課件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4頁
山水詩歌公開課一等獎課件省賽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驅山走海置眼前

小組課題研究第1頁

山水詩名句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望廬山瀑布》)第2頁

1字詞梳理第3頁

2詩歌鑒賞第4頁《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是作者離開長安東游時,途中寄給舊友。前四句描繪了一幅月夜行舟圖:猿聲在夜中傳來江流滔滔不停,樹葉蕭蕭而下,極寫景色寥落凄寂,同作者凄凄惶惶心情互為襯映。后四句借景生情,懷念友人,情景融合得很自然。月夜宿孤舟,心中愁悶,自然而生懷友之情,因而熱淚橫流。全詩情景交融,愈加突出作者對舊友懷念和失意后憤激孤苦。

第5頁意境:清寂或清峭感情基調:孤單第6頁孟詩特點:(1)“遇思入詠”,有感而發。(3)長于寫景,多反應隱逸生活(2)不屑于深深挖掘,而是用淡淡筆調把它體現出來。第7頁《漢江臨泛》給讀者展現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調清新、意境優美水墨山水畫。畫面布局,遠近相映,疏密相間,加之以簡馭繁,以形寫意,輕筆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緒樂觀,這就給人以美享有思想感情:贊美大自然,體現了作者對大自然愛慕第8頁王維詩特點:1.繪畫美2.有悲觀遁世思想,具有逃避現實悲觀原因。因此,在文學史上稱他與孟浩然同為“隱逸詩派”代表人物。第9頁李白與廬山關系李白一生同廬山有密切關系,公元726年初次游廬山,后來由于在九江經商一位兄長接濟,又幾度上廬山隱居。安史之亂起,李白于756年秋再次上廬山,入冬,永王李璘出兵東南,通過潯陽(今江西九江),三次派人上廬山邀請他做自己僚佐。李白不知其野心而入其幕。第二年,李璘敗,李白受牽連,坐獄潯陽,很快流放夜郎(今貴州桐梓縣),半路遇赦東歸,又到廬山居住。李白在廬山期間,曾建有“李白讀書堂”,創作了許多吟詠廬山優美詩篇。人們為紀念李白,將某些地方用他名字或詩句來命名。例如五老峰背青蓮谷及青蓮寺,就是因李白而得名。而日照庵、黃云觀,則是分別取他“日照香爐生紫煙”、“黃云萬里動風色”詩意。第10頁《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思想內容比較復雜,現有對儒家孔子嘲弄,也有對道家崇信;一面希望掙脫世情,追求神仙生活,一面又留戀現實,熱愛人間風物。

第11頁李白詩特點:1明朗純凈2按詩人個性被改造和抱負化了圖景3他只求把握整體氣勢或氣氛而略去詳細細節。第12頁山水詩歌含義:山水詩,是指描寫山水風景詩。雖然詩中不一定純寫山水,亦可有其他輔助內容,不過展現耳目所及山水狀貌聲色之美,則必須為詩人創作主要目標。

向外發覺山川天然美,向內發覺自己真性情----教材第13頁

山水詩歌代表人物2.王維大多數詩都是山水田園之作,在描繪自然美景同步,流露出閑居生活中閑逸蕭散情趣。王維寫景詩篇,常用五律和五絕形式,篇幅短小,語言精美,音節較為舒緩,用以體現幽靜山水和詩人恬適心情,尤為相宜。王維從中年后來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謀求寄托第14頁孟浩然山水田園詩大多利用五言格律形式寫作,在當初已極富盛名.在他詩中有壯闊山川景色描繪,有山林隱逸者幽居情景描寫,有旅途情景論述,也有田園農家生活反應.如<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中"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詩人從大處落墨,格調雄渾,氣勢磅礴,洞庭湖壯麗雄偉景色得到了含蓄而有力體現.第15頁

3.課外拓展——山水詩歌流派及發展第16頁第一階段:早在《詩經》時代,就不乏山水影子。例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之類句子。《楚辭》中也有不少有關山水描述,但都尚未形成獨立山水詩。第17頁第二階段:山水詩第一人應推東晉謝靈運。他完成了由玄言詩到山水詩轉變。從不一樣角度揭示大自然美,給人以美享有,并以此沖破玄言詩樊籬,確立了山水詩在文壇優勢地位。山水詩自謝靈運之后成為華夏詩歌第一體現主題,對古典詩歌形成影響深遠,直接影響了古典詩歌意象方式形成。

第18頁第三階段:陶淵明再創田園詩,形成了后世影響深遠山水田園流派。陶淵明寓情田園山水,追求精神自然超脫。這時山水是田園詩歌般山水。第19頁第三階段:山水詩歌發展黃金時代——唐朝。以王孟為首山水田園詩人,他們代表了盛唐時代山水詩美學追求。就是詩追求詩情畫意,講究物我相融,發明優美意境。用樸實筆墨如實寫來,平淡自然,發明出恬淡清幽意境。王孟將山水詩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第20頁水:時光流逝。煙霧:情感朦朧、慘淡。

東風:春天、美好。西風:落寞,惆悵、衰敗。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惡劣。

露:人生短促、生命易逝。云:江游子飄泊。天陰:壓抑、愁苦、寂寞。

第21頁

菊:隱逸、高潔、脫俗。梅:傲雪、堅強、不屈不撓。蘭:高潔。

牡丹:富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