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社區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內容提要2023/4/282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社區醫院感染存在的問題醫院感染的定義及診斷醫院感染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手衛生消毒、滅菌、隔離基礎知識職業防護醫療廢物醫院感染暴發事件塞姆爾韋斯——產褥熱
“提燈女神”—南丁格爾深圳婦兒醫院SARS安徽宿州眼球事件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嚴重醫院感染事件天津市薊縣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醫院感染事件2023/4/28319世紀中期出現的產褥熱導致大批產婦死亡,醫院曾因此被稱為“死亡場所”、“產婦死亡之門”;1847年塞姆爾韋斯通過對產褥熱的研究,于1861年發表了“產褥熱的病原學觀點和預防”而成為醫院感染研究的先驅。2023/4/284手消毒22%降到3%2023/4/285研究發現產褥熱發病率高的原因與醫
生的手的污染有關,采用漂白粉水洗后,由產褥熱而死亡的死亡率由22%下降到3%。塞姆爾韋斯南丁格爾、1854年在有名的克里米亞戰爭中F.Nightingale(弗羅倫斯.南丁格爾)通過改善衛生條件,采取對感染患者進行隔離病房通風、帶手套等措施,僅用了4個月的時間,使傷病員的死亡率從42%下降到2.2%,成為醫院感染控制的開拓者及創始人。2023/4/2862023/4/28按衛生部正式公布醫務人員感染率18.38%,其中天津39.38%北京25.43%山西17.64%起因是社區感染,但其疫情的發展、失控多數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SARS的最后控制也是得力于良好的醫院感染控制措施!SARS問題的本質是感染控制問題2023/4/282023/4/2892023/7/30宿州眼球事件2023/7/301112月21日,安徽省衛生廳做出決定,取消宿州市立醫院二級甲等醫院稱號。12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主任醫師徐慶被吊銷《醫師執業證書》,從此,將不得繼續行醫。眾所周知,我國是乙型肝炎大國,約有1億2千萬乙肝病毒攜帶者,艾滋病病毒感染形勢也同樣令人擔憂,我國遼寧省發現的第一例艾滋病病人,就是因為在非洲工作期間接受口腔治療時感染上了艾滋病病毒。據國家權威部門調查,乙肝患者口腔內血液與唾液里的HBsAg陽性率為58.4%。醫院口腔科器械乙肝病毒污染率為5%-30%,其中城鎮牙科診所器械HBsAg陽性率37%,農村診所牙科器械HBsAg陽性率62%。參考文獻:濟寧市衛生局副局長劉兆民在全市醫院感染控制和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師資培訓班上的講話(2007年11月20日)2023/7/3012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發生的嚴重醫院感染事件2023/7/30132008年9月3日起,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新生兒科9名新生兒相繼出現發熱、心率加快、肝脾腫大等臨床癥狀,其中8名新生兒于9月5日--15日間發生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相繼死亡,1名新生兒經治療好轉。經專家組調查,認為該事件為醫院感染所致,是一起嚴重的醫院感染事件。調查中發現的問題2023/7/3014該院新生兒科建筑布局、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與物流相互交叉;消毒隔離等方面存在明顯缺陷,對部分新生兒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錯誤的消毒方法;醫務人員沒有規范地進行手衛生;用于新生兒的肝素封管液無使用時間標識等;對部分醫務人員的手、病房物體表面、新生兒使用的奶瓶和奶嘴、新生兒暖箱注水口等進行檢測,發現細菌超標嚴重,有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桿菌的明顯污染。天津市薊縣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醫院感染事件2023/7/30152009年3月,天津市薊縣婦幼保健院發生新生兒醫院感染事件,6例重癥感染患兒中有5例患兒死亡。其中3例患兒診斷為新生兒敗血癥,血培養結果均為陰溝腸桿菌陽性,懷疑為醫院感染所致。經過調查,確定該事件是由于新生兒室管理混亂并存在嚴重醫療缺陷造成的一起嚴重的新生兒醫院感染事件。調查中發現以下問題2023/7/3016漠視工作要求,存在安全隱患。醫療安全意識淡薄,管理松懈,該院規章制度不健全不落實,對臨床診療、安全用藥及醫院感染防控等制度執行力不夠,存在醫療安全隱患。建筑布局不合理,基本條件不完善。忽視醫院感染防控工作,缺乏醫院感染事件報告意識。相關醫務人員反映遲鈍,缺乏報告意識,沒有采取有效應對措施。消毒及診療措施不當,存在嚴重醫療缺陷。醫務人員醫院感染事件2023/7/30171984~2004年:醫務人員發生HIV(美國CDC)確認感染累計59例。可疑職業感染報道為139人次。59例職業分布構成比為:護士24人40.7%檢驗20人33.9%醫生8人13.5%其他7人11.9%其中48人是由于針刺傷導致的HIV感染。4%醫院感染和8%醫院內血液感染是以暴發的形式出現的。每10000~12000出院病人會有1次暴發。近年來此發生率可能有增加監測系統運行良好的醫院仍有1/3的暴發不能被檢出醫院感染暴發2023/7/3018醫院感染與醫療安全醫院感染與醫療安全——在美國,醫源性感染已成為第四位死因(Wentzel,1993),導致每年88000病人死亡(MMWR,2000)。——根據全球55所醫院現患率調查,平均8.7%的住院病人發生感染(WHO,2002)。——2005年全國醫院感染調查顯示,我國醫院感染發生率大約為5%。2023/7/3019醫院感染與醫療安全2023/7/3020根據前瞻性監測和各臨床醫師上報等情況統計,2007年我院醫院感染發生率為6.25%,超過了國內05年的感染率。通過加強醫院感染各項制度的落實,醫務人員感染防控意識的提高,2008年我院醫院感染發生率為2.96%,較去年下降了3.29%。醫院感染與醫院質量2023/7/3021延長病人住院時間WHO,2002外科傷口感染的病人住院日延長8.2天產科手術延長3天普通外科手術延長9.9天整形外科手術延長19.8天中國,2005肺部感染長住院日34.29天泌尿道感染延長住院日6.92天顱內感染19.11天醫院感染與醫療質量2023/7/3022增加醫療費用美國每年造成超過45億美元的醫療費用損失。英國每年造成10億英鎊損失。墨西哥每年造成損失達15億美元。我國2005年全國醫院感染調查顯示肺部感染增加治療費用3.2萬元泌尿道感染增加7436元顱內感染多花費1.7萬元事件的思考2023/7/3023醫療質量與安全是醫院永恒的主題和工作目標;醫院感染控制是醫療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即招致嚴重后果;醫院感染暴發事件的傳播環節在發生改變,傳統經消化道傳播的疾病較前減少,而經血液、經呼吸道、或直接接觸污染導致的感染增加;
醫院感染預防方法要針對傳播途徑的改變,推廣科學的標準預防措施;
醫院感染暴發事件要及時報告和處理的應急預案,追蹤傳染源和傳播途徑;事件的思考2023/7/3024
以合適途徑報告醫院感染暴發事件,以減少或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警鐘長鳴,用醫院感染事件教育各級各類醫務人員;保持警惕性是醫院感染暴發的早期發現前提;醫院感染與醫院的每個部門都是相關的;醫療器械的清洗、消毒等基礎工作不容忽視;醫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掙錢,但可以省大錢。2007年11月27日衛生部黃潔夫副部長在北京與WHO代表簽約加入“全球患者安全聯盟倡議”!2023/7/3025衛生部承諾五項行動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2023/7/3026重視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各項工作;在國家層面開展有利于感染控制的各項活動;不斷完善并實施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技術性標準,促進醫院感染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堅持預防為主。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戰略框架下,廣泛推行行之有效的醫院感染預防措施,在加強醫務人員手衛生、血液安全、注射和免疫安全、診療和護理安全、環境衛生與安全等方面注重醫院感染的預防工作;進一步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與世界衛生組織和世界各國共同協作,分享醫院感染防控的成功經驗和技術。強化全員醫院感染防控責任意識2023/7/3027一、增強責任意識,提高工作執行力;二、加強醫院管理,確保醫療安全;三、強化院感防控意識,提高工作應對能力;四、加強監督,制定措施,保證落實到位。廣義地說:在醫院內發生的一切感染被稱為醫院感染。感染對象:住院病人、門診及急診病人、陪護和探視者、醫務人員2023/7/3028—2001年中華醫院感染管理學會《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醫院感染的定義按病源體的來源分: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內源性感染自身感染2023/7/3029下述不屬于醫院感染非生物因子所致感染慢性感染急性發作病原體自然擴散(如肝膿腫穿孔所致膈下膿腫)膿毒血癥的遷延病灶新生兒在宮內發生的感染2023/7/3030下述屬于醫院感染2023/7/3031
傳染病:>平均潛伏期;
普通感染:入院48小時后發生的感染;
發生新的部位或新的病原體感染;
由于侵入性操作導致病原體擴散;
本次感染與上次住院密切相關;
新生兒經分娩或出生后相關護理發生的感染。醫院感染暴發
醫院感染暴發是指在醫療機構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時間內發生3例以上同種同源感染病例的現象2023/7/3032社區醫院感染存在的問題(一)
認識不足,思想上不重視
認為醫院感染是醫院的事情,個
體診所不存在。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只聽說醫院發生醫院感染相關方面的投訴未見個體診所消毒不嚴發生的糾紛是他們的共識。2023/7/3033(二)
醫務人員接受醫院感染相關知識培訓少、知識嚴重缺乏
不懂法、不學法。消毒方面的知識也不更新。個體診所多是由一個醫生開辦或年老、或未在正規醫院接受培訓,而在醫院消毒方面的工作多由護士完成,醫生做得較少,診所醫生身兼數職,看病取藥治療都由一個人完成, 新知識嚴重缺乏,不能按規范執行。對醫院感染了解甚微,大多將醫院感染與消毒隔離202混3/7/30為一談,概念不清。34(三)治療室布局不合理,物品擺放不規有部分診所治療室面積過小(<2
m2)、有個別的無獨立的治療室。2023/7/3035(五)一次性醫療用品和消毒品的管理2023/7/30361、一次性醫療用品重復使用現象較嚴重2、一次性醫療物品使用后處理不規范,甚至
部分醫療機構將使用后的一次性醫療用品作生活垃圾或作廢品賣掉,給社會帶來危害。(六)消毒滅菌工作不到位1、空氣消毒的紫外線燈消毒不規范,監測不到位。
有些單位的紫外線燈安裝不合理,有的重點科室缺少紫外線燈,大部分醫療機構未進
行消毒時間登記,不懂正確的使用方法、記錄不全或無;有些診所和村衛生室紫外線燈損壞,而不能及時更換,燈管未做到及時清潔,導致消毒效果降低 ,絕大部分醫療機構未做紫外線強度監測。有些紫外線燈為普通市售,質量難以保證。2023/7/30372、消毒液的使用不規范。(1)消毒劑種類選擇不當,不能根據物品的危險程度和被消毒物品的性能來選擇消
毒方法,
有的診所、衛生服務站和村衛生室沒有高效消毒劑,僅使用中、低效消毒液酒精和新潔爾滅,部分診所等小型醫療機構消毒意識差,使用過期的消毒劑,有的檢查時竟然找不到任何消毒劑。2023/7/3038(2)使用消毒劑浸泡物品不規范,有的只
更換消毒液,對鑷子和持物缸(浸泡筒)不作清潔滅菌處理,調查中還發現少數持物缸存在積灰、污垢、生銹、缸內消毒液所剩無幾、一個持物缸內放多個器具等。2023/7/3039(3)消毒概念不清
對于需要滅菌的醫療用品(外科等的小手術器械)絕大多數個體診所和個別臨床科室只是簡單地使用化學消毒劑浸泡消毒一下就直接進入病人體內,而諸如縫合針、縫合線等常用的小件滅菌物品更是如此,把消毒等同滅菌。2023/7/3040(4)
消毒目的不清對于需要消毒的醫療護理用品(如體溫表、止血帶等)未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消毒處理,有的甚至只浸泡在水里以應付檢查。.(5)
消毒液使用不正確含氯消毒劑無準確的比例,靠估計;無濃度監測;不加蓋、不定期更換;戊二醛反復使用不更換 、不監測,器械隨用隨泡,使用時不沖洗或用自來水沖洗。應該滅菌的達不到滅菌要求。2023/7/3041(6)2023/7/3042缺乏監測手段許多個體診所邊監測濃度的試紙也拿不出來,更別說對使用中的消毒液進行生物學的監測。而個別臨床科室卻未按規定進行每日的濃度監測。(7)容器未消毒大部分個體診所對盛放消毒液及被消毒物品的容器未進行消毒或滅菌的處理,只是簡單地隨同更換消毒液時清洗一下。3、器械消毒、滅菌中存在的其它問題有:壓力蒸汽滅菌器
除中醫診所外都應配備,
而部分診所有但閑置不用,成為擺設或為應付檢查。有的不能用,有的不會用。使用的無記錄、無滅菌時間、滅菌效果的化學指示卡。清創包、縫合包、人流包包布不能做到一用一洗,反復滅菌造成黑、硬,達不到滅菌的效果。器械清洗流程不規范用后清水沖洗即行處理。部分診所清洗、滅菌室未做到專室專用,與其他用房在一起。2023/7/3043(七)職業安全防護意識淡薄
大部分沒有流動水洗手設施、針頭回套等風險存在。2023/7/3044(八)醫療垃圾的處理不規范
2003年頒布的《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第三章明確規定醫療衛生機構對醫療廢物的管理辦法。但仍有個別診所不能做到明確分類、無專門回收單位。醫療垃圾不能做到無害化處理,偶爾可見輸液器、注射器用作他用,甚至流向社會。2023/7/3045國家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2023/7/3046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消毒管理辦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消毒技術規范.醫療廢物專用包裝物、容器標準和警示標識規定.醫療廢物分類目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技術規范(試行).醫療廢物管理行政處罰辦法.國家出臺的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2023/7/3047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內鏡清洗消毒技術規范.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防護工作指導原則.醫療機構口腔診療器械消毒技術操作規范.血液透析器復用操作規范.消毒與滅菌效果的評價方法與標準(GB
15981-1995)醫院消毒衛生標準(GB15982-1995)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關于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通知.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今年衛生部4月1日頒布的六項標準、規范2023/7/3048醫院隔離技術規范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醫院感染監測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管理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技術操作規范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及滅菌效果監測標準以上六項規范、標準衛生部要求于2009年12月1日必須實施。2023/7/3049手衛生與醫院感染控制2023/7/3050(一)、手衛生的重要性
手是人體接觸外界最多最頻繁的部位,隨時隨地都會污染上各種微生物,被污染的微生物可能是致病的,也可能是非致病的,人體內外受傷,出現創面或刺傷,被污染的手觸摸眼、鼻、口腔、性器官等腔道粘膜等,都有可能造成感染致病。即使是非致病微生物,在人體防御機能下降時,也可造成感染致病。
據有關化驗顯示:在不干凈的手的每平方厘米皮膚上密布著上百萬個病菌;從事有污染的勞動后,
1mg指甲垢內可藏有幾十萬個細菌、病毒及寄生蟲卵。手是人體最臟的地方!2023/7/3051
手衛生對人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極為重要!(二)、手衛生相關術語和定義2023/7/30521、常居菌:能從大部分人體皮膚上分離出來的微生物,是皮膚上持久的固有寄生菌,不易被機械的摩擦清除。一般情況下不致病。 浸入手部皮膚之下,長期寄生于毛囊、汗腺、皮脂腺等皮膚的深層。這些微生物的數量與種類較為穩定,一般有10%—20%的致病微生物存在,大部分無致病性,一般不引起醫院感染。常見的菌屬有: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不動桿菌等。二、手衛生相關術語和定義2023/7/30532、暫居菌:寄居在皮膚的表層,常規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觸患者或被污染的物體表面時可獲得,可隨時通過手傳播,具有致病性,與醫院感染密切相關。常見有: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球菌、銅綠假單孢菌等。二、手衛生相關術語和定義2023/7/30543、手衛生:為醫務人員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4、洗手:醫務人員指用含或不含抗菌劑的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5、衛生手消毒:醫務人員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二、手衛生相關術語和定義2023/7/30556、外科手消毒:外科手術前醫務人員用肥皂(
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殺
滅手部暫居菌和減少常居菌的過程。使用的手
消毒劑可具有持續抗菌活性(免沖洗消毒劑)。7、手消毒劑:用于手部皮膚消毒,以減少手部
皮膚細菌的消毒劑,如乙醇、異丙醇、氯已定、碘伏等。8、速干手消毒劑:含有醇類和護膚成分。包括手劑、凝膠和泡沫型。三、手在NI中是如何起作用的?污染的儀器設備、病歷、門把手等,洗手是非常重要的。2023/7/3056洗手可以有效地減少手部的暫居菌2023/7/3057
肥皂洗手10秒,手部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對數的減少值為2.54;銅綠假單孢菌的對數的減少值為2.8。常居菌不可用肥皂徹底洗掉,需要消毒劑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文獻統計:正確的洗手方法可使手表面的暫居菌減少1000倍,用普通肥皂和清水揉搓15秒以上,可清除暫居菌或降低其在皮膚上的密度,搓洗15秒,手表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可下降77%,洗2分鐘可降85%,對銅綠假單孢菌效果更好搓洗12秒便可去除92%,洗2分鐘可去除97.8%。因此,洗手可防止手傳播的院內交叉感染。2023/7/3058
手衛生是降低NI最簡單、最方便、最有效、最經濟的措施!手衛生有很多的成本效益與成本效果!2023/7/3059四、洗手與衛生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2023/7/30601、當手部有血液或其他體液等肉眼可見的污染時,應用肥皂(皂液)和流動水洗手。2、手部沒有肉眼可見污染時,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消毒雙手代替洗手五、洗手與衛生手消毒指征:2023/7/30611、直接接觸每個患者前后,從同一患者身體的污染部位移動到清潔部位時。2、接觸患者粘膜、破損皮膚或傷口前后,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傷口敷料等之后。3、穿脫隔離衣前后,摘手套后。4、進行無菌操作、接觸清潔、無菌物品之前。5、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及物品后。6、處理藥物或配餐前。醫務人員在下列情況時應先洗手,然后進行衛生手消毒:2023/7/30621、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和分泌物以及被傳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2、直接為傳染病患者進行檢查、治療、護理或處理傳染患者污物之后。六、衛生手消毒應遵循以下方法:2023/7/30631、取適量的速干手消毒劑于掌心。2、嚴格按照醫務人員洗手方法及揉搓的步驟進行揉搓。3、揉搓時保證手消毒劑完全覆蓋手部皮膚,直至手部干燥。洗手方法2023/7/3064①濕手②取液③揉搓及其方法④沖洗⑤干燥⑥護膚揉搓及其方法1.掌心對掌心搓揉2.手指交叉,掌心對手背搓揉3.手指交叉,掌心對掌心搓揉5.拇指在掌中搓揉6.指尖在掌心20234/7./雙30
手互握搓揉手指中65注意事項2023/7/30661、應注意清洗雙手所有皮膚,包括指背、指尖、指縫、指關節等部位;2、注意徹底清洗戴戒指等飾物的部位;3、注意隨時清潔水龍頭開關,或用紙巾關閉水龍頭,以免重新污染雙手;4、注意干手方法,防止再次污染;5、注意取液器的清潔,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裝,如果使用肥皂,皂盒應具有濾水的功能,以保持肥皂的干燥;6、認真揉搓雙手15秒。2023/7/3067肥皂含菌濃度:3×103-4個/g在病區和診室,請立即停用固體肥皂!肥20皂23/7含/30菌濃度:1×104-5個/g肥皂含菌濃度:1×106-7個/g68七、外科手消毒應遵循以下原則:2023/7/3069
1、先洗手,后消毒。2、不同患者手術之間、手套破損或手被污染時,應重新進行外科手消毒。八、外科手消毒方法:2023/7/30701、沖洗手消毒方法: 取適量的手消毒劑涂抹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認真揉搓2min-6min,用流動水沖凈雙手、前臂和上臂下1/3,無菌巾徹底擦干。2、免沖洗手消毒方法:取適量的免沖洗手消毒劑涂抹至雙手的每個部位、前臂和上臂下1/3,并認真揉搓直至消毒劑干燥。手消毒劑的取液量、揉搓時間及使用方法遵循產品的使用說明。九、手衛生效果的監測:2023/7/3071每季度對醫務人員手進行消毒效果的監測。1、衛生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10cfu/cm2.2、外科手消毒:監測的細菌菌落總數應≤5cfu/cm2。
手衛生是醫務人員防護最簡
單、最有效、最方便、最經濟的方法!2023/7/3072.消毒在控制醫院感染中的作用2023/7/3073消毒的任務:利用物理、化學的方法,殺滅傳播媒介上的各種致病微生物,切斷傳播途徑。在醫院感染控制中,消毒與滅菌起到阻斷感染途徑的作用。在預防內源性感染方面,層流通風,用于惡病質病人、使用免疫抑制劑病人。在控制外源性感染方面,醫療器械的消毒滅菌,醫院環境的消毒等。從傳染病的觀點看:醫院也是疫源地,它具備存在或曾經存在過傳染源場所的特點,因此,應做好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醫院又具備沒有明確存在傳染源場所的特征,因此,醫院應做好預防性消毒,做好醫院清潔、消毒和隔離,可減少醫院交叉感染。2023/7/3074醫院消毒物品的危險等級2023/7/3075一、高度危險性物品:
是被微生物污染后會造成嚴重危害的診療器材和用品,這類物品是穿過皮膚或粘膜而進入無菌的組織或器官內部的器材,或與破損的組織,皮膚粘膜密切接觸的器材和用品,例如:手術器
械和用品、穿刺針、輸血器材、注射的藥物和液
體,透析器和透析液。血液和血液制品,導尿管,膀胱鏡,腹腔鏡,臟器移植物和活體組織鉗等。醫院消毒物品的危險等級2023/7/3076二、中度危險性物品:
是受微生物污染后可造成中等程度危害的診療用品,這類物品僅和皮膚粘膜相接觸,而不進入無菌的組織內。例如:體溫表、呼吸機,胃腸道內窺鏡、氣管鏡、麻醉機、壓舌板、喉鏡、便器、餐具、茶具等。醫院消毒物品的危險等級2023/7/3077三、低度危險性物品:
雖有微生物污染,但一般情況下無害,只有當受到致病菌大量污染時才造成危害
的物品。這類物品和器材僅直接或間接地
和健康無損的皮膚粘膜相接觸。例如:手
巾、牙刷、面盆、痰盂(杯)、地面、墻
面、桌面、床面、被褥、室內空氣、一般
診斷用品(聽診器,聽筒,血壓計等)等。消毒水平等級滅菌高效消毒中效消毒低效消毒可殺滅一切微生可殺滅外環境中可殺滅各種致病殺滅和去除細菌物(包括細菌芽致病性結核桿菌性微生物。繁殖體及親脂性孢和真菌孢子)和致病性芽孢菌,化學方法:醇類,病毒。使微生物的成活概率<10-6病毒,真菌及其孢子,酚類,碘類物理方法:通風,沖洗。物理方法:高壓物理方法:紫外化學方法:單鏈蒸汽滅菌,輻射線消毒季胺鹽類(新潔滅菌等離子體滅化學方法:含氯爾滅等),雙胍菌消毒劑,臭氧,類(如氯已定)化學方法:甲醛,二氧化氯,雙長中草藥消毒劑,戊二醛,環氯乙鏈季胺鹽類汞,銀,等金屬烷,過氧乙酸,離子消毒劑2023/7/3078合理使用消毒方法的8條原則2023/7/30791.凡是耐熱耐濕醫療器械首選壓力蒸汽滅菌;2.凡是有人活動的空間,空氣消毒應采用通風或物理消毒法,不采用化學消毒法;3.不同用途的醫療器械或用品,應按其危險性程度采用不同作用水平的消毒劑或消毒器械進行消毒;4.凡是低水平消毒方法可有效達到消毒要求的,不采用高水平消毒方法合理使用消毒方法的8條原則2023/7/30805.凡是低濃度消毒液可達到消毒要求的,不采用高濃度消毒液;只有在有機物存在時,應加大濃度并延長作用時間;6.在沒有嚴格消毒時間要求的情況下,應采用低濃度,延長作用時間,而不采用高濃度短時間;7.凡是低危險性物品,不必消毒,只需濕式擦拭,保持清潔,只有明確受傳染源污染時才需要消毒;8.消毒劑應定期更換,防止抗性菌株形成。使用化學消毒劑應注意事項2023/7/30811、掌握有效濃度方法及時間2、物品先去污染再浸泡消毒3、容器要加蓋,蓋要嚴密,以免影響有效濃度4、物品應全部浸泡在消毒液內,軸節處要打開5、被浸泡之器械消毒或滅菌后,使用前要用無菌水沖洗,以免刺激組織或造成毒性反映常用消毒方法2023/7/3082空氣消毒方法:(1)病房的空氣消毒就是通風,病人離開時作終末消毒用紫外線照射并用含氯消毒劑作物體表面的擦拭。(2)各診室的空氣消毒:如果診室沒有傳染病人來過,只作擦拭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每天要下班時作徹底的清潔,臺面擦拭后紫外線照射1小時,第二天只作清潔不用消毒。診療用品消毒方法:2023/7/3083止血帶消毒:最好高壓滅菌或用浸泡在
500mg/l含氯消毒液中0.5小時,再沖洗晾干備用血壓計、聽診器、聽桶、打診錘:每天用
75%酒精擦拭一次,血壓計只擦拭外盒,袖帶被病人的血液、體液污染立即清洗,用
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清水清洗晾干備用。感染性疾病科病人的血壓計、聽診器等一人一用一消毒,用500—1000mg/l含氯消毒劑。氧氣濕化瓶、螺紋管等消毒:沖洗——用刷子刷——多酶洗液泡——沖洗——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無菌水蒸餾水漂洗(一定沒有水珠,如果有水珠用75%酒精沖洗一下就好了)——無菌包裝2023/7/3084體溫計用500mg/l含氯消毒劑浸泡30min清洗干燥備用。.吸痰器的消毒1、停機前,使用吸引管吸入少量的潔凈水,以清洗管道的內壁。2、停機后,倒空貯液瓶,用柔軟的刷子或抹
布清除瓶和瓶塞上的污垢,再用清水反復沖洗,其中包括防溢流裝置和各種管道。必要時進行
徹底清洗。3、貯液瓶、瓶塞及各種管道每日用含氯消毒劑500mg/L浸泡30min后,清水沖凈,晾干,清潔干燥封閉保存備用。如遇多重耐藥菌、分枝桿菌、肝炎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的病人污染的器具應先采用含氯1000mg/L~2000mg/L浸泡30min~60min后,清水沖凈、晾干,干燥封閉保存備用。4、機箱外表面可用250mg/L含氯消毒劑的抹布擦拭消毒后以清水擦拭。2023/7/3085消毒滅菌方法選擇:2023/7/3086能夠高壓蒸汽滅菌的首選高壓蒸汽滅菌!不能高壓的采取低溫滅菌的方法:環氧乙
烷、低溫等離子滅菌、低溫蒸汽甲醛滅菌、滅菌劑滅菌合理使用消毒方法的要點(1)凡是耐熱耐濕醫療器械首選壓力蒸汽滅菌;(2)凡是有人活動的空間,空氣消毒應采用通風或物理消毒法,不采用化學消毒法;(3)不同用途的醫療器械或用品,應按其危險程度采用不同作用水平的消毒劑或消毒器械進行消毒;(4)凡是低水平消毒方法可有效達到消毒要求的,不采用高水平消毒方法;(5)凡是低濃度消毒液可達到消毒要求的,不采用高濃度消毒液;只有在有機物存在時,應加大濃度并延長作用時間;(6)在沒有嚴格消毒時間要求的情況下,應采用低濃度,延長作用時間,而不采用高濃度短時間;(7)凡是低危險性物品,不必消毒,只需濕式擦拭,保持清潔。只有明確受傳染源污染時才需要消毒(8)2023/7/30消毒劑應定期更換,防止抗性菌株形成。87紫外線消毒知識:2023/7/3088使用紫外線燈直接照射消毒,人不得在室內。使用的紫外線燈,新燈的輻照強度不得低于90uw/cm2,使用中紫外線的輻照強度不得低于70uw/cm2,凡低于70uw/cm2者應及時更換燈管。采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照射時間一般均應大于30min。紫外線燈管每周用7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要記錄清楚以備檢查。紫外線消毒注意事項2023/7/30891、在使用過程中,應保持紫外線燈表面的清潔,一般每周用酒精板球擦拭一次,發現燈管表面有灰塵、油污時,應隨時擦拭。2、用紫外線燈消毒室內空氣時,房間內應保持清潔干燥,減少塵埃和水霧,溫度20℃--40℃,相對濕度低于80%為宜,否則應適當延長照射時間。3、用紫外線消毒物品表面時,應使照射表面受
到紫外線的直接照射,且應達到足夠的照射劑量。4、有得使紫外線光源照射到人,以免引起損傷。5、紫外線強度計至少1年標定1次。空氣消毒效果的監測2023/7/3090
1、采樣時間:在滅菌處理后,操作前進行采樣。2、采樣前,關好門、窗,在無人走動的情況下,靜止10min進行采樣。空氣消毒效果的監測2023/7/3091平板暴露法:
(1)布點方法:室內面積≤30m2,設內、中、外對角線3點,內、外點布點部位距墻壁1m處;室內面積>30m2,設4角及中央5點,4角的布點部位距墻壁1m處。(2)采樣方法:將普通營養瓊脂平板(直徑為9cm)放在室內各采樣點處,采樣高度為距地面1.5m采樣時將平板蓋打開,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min,蓋好立即送檢。各類環境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細菌菌落總數衛生標準2023/7/3092環境類別
范
圍
標
準Ⅰ
層流潔凈手術室 空氣 物體表面 醫務人員手cfu/m3
cfu/cm2cfu/cm2
≤5≤5≤200
≤5
≤5≤500≤10≤1
換普通手術室、產房、嬰兒室、
早產兒室、普通保護性隔離室、供應室無菌室、燒傷病房、重癥監護病房兒科病房、婦產科檢查室、注射室藥室、治療室、供應室清潔室、急診室、化驗室、各類普通病房和房間傳染病科及病房—≤15≤15治療室、換藥室、醫院消毒隔離管理制度一、室內布局合理,清潔區、污染區分區明確,標志清楚。設有流動水洗手設施或速干手消毒
劑等。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依次放入專柜,過
期重新滅菌。二、醫護人員進入室內,應衣帽整齊,戴口罩。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操作前后嚴格清
洗雙手。無菌物品做到一人一用一滅菌。一次
性無菌物品與非一次性無菌物品應分柜放置。
嚴禁一次性物品重復使用。三、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無菌液體須注明時間,超過2小時后不得使用,啟封抽吸2023/7的/30
各種溶媒超過24小時不得使用。93治療室、換藥室、醫院消毒隔離管理制度2023/7/3094四、碘類、酒精、醛類等消毒劑應密閉保存,每周更換2次,同時更換滅菌容器,并做好記錄。常用無菌敷料缸應每天更換并滅菌;持物鉗、鑷子采用滅菌干缸存放,每4小時更換一次;滅菌物品一經打開,使用時間最長不得超過24小時。五、治療車上物品應排放有序,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污染區。進入病房的治療車需備速干手消毒劑。治療室、換藥室、醫院消毒隔離管理制度2023/7/3095六、各種治療、護理及換藥操作應按清潔傷口、感染傷口、隔離傷口依次進行,在接觸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時,應嚴格執行標準預防措施。特殊感染傷口如:炭疽、氣性壞疽、破傷風等應就地(診室或病室)嚴格隔離,處置后進行嚴格終末消毒,不得進入換藥室;所有醫療廢物按病區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第13條執行。七、治療室、治療車等物體表面,堅持每日清潔、消毒,地面濕式清掃,室內每日紫外線消毒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60分鐘,保持紫外線燈管清潔每周擦拭1次,認真做好消毒擦拭記錄。每月空氣培養一次并記錄。標準預防定義2023/7/3096針對醫院所有患者和醫務人員采取的一組預防感染措施。1、包括手衛生,根據預期可能的暴露選用手套、隔離衣、口罩、護目鏡或防護面屏,以及安全注射。2、也包括穿戴合適的防護用品處理患者環境中污染的物品與醫療器械。標準預防2023/7/3097標準預防基于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膚和粘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則認定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視為具有傳染性,須進行隔離,不論是否有明顯的血跡污染或是否接觸非完整的皮膚與粘膜,接觸上述物質者,必須采取防護措施。基本特點2023/7/3098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傳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傳播。2、強調雙項防護,既防止疾病從病人傳至醫務人員,又防止疾病從醫務人員傳至病人。3、根據疾病的主要傳播途徑,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包括空氣隔離、飛沫隔離(微粒隔離)、接觸隔離。標準預防的主要內容2023/7/3099手衛生手套、口罩、面罩、護目鏡、隔離衣、防水圍裙、防水鞋、帽子等污染物品的及時、正確地處理小心處置銳器環境控制正確地處理醫療廢物標準預防措施2023/7/30100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2023/7/301011、口罩的使用a)應根據不同的操作要求選用不同種類的口罩。
b)一般診療活動,可佩戴紗布口罩或外科口罩;手術室工作或護理免疫功能低下患者、進行體腔穿刺等操作時應戴外科口罩,接觸經空氣傳播或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呼吸道傳染病患者時,應戴醫用防護口罩。紗布口罩應保持清潔,每天更換、清潔與消毒, 遇污染時及時更換。應正確佩戴口罩。口罩2023/7/30102N95口罩防護效果最好,用來避免佩戴者被感染,但無法避免病人將病毒傳染給他人。外科醫用口罩雖然其避免感染的功效不及N95口罩,但可以避免病人將病毒傳染給他人。標準的外科口罩分3層:外層有阻水層,可防止飛沫進入口罩里面;中層則有過濾層,可阻隔90%的5μm的顆粒;近口鼻的內層用于吸濕。無紡布口罩經過靜電處理的無紡布不僅可以阻擋較大的粉塵顆粒,而且附著其表面的靜電荷引力將細小的粉塵也吸附住,具有較高的阻塵效率,而濾料的厚度很薄,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呼吸阻力,舒適感很好。棉紗口罩口罩防病毒效率低,并且厚重、悶熱、與面部密合性差。濾過率可達90%濾過率僅達20%2023/7/30103更換口罩的指征2023/7/30104呼吸阻抗力明顯增加,出現呼吸困難時。口罩有破損或毀壞時。口罩與面部無法密合或無法通過密合檢驗
時。口罩受污染(如有血液或其他污物時)。曾使用于隔離病房或與病患有接觸。若為活性炭口罩,口罩內有異味時。2023/7/301052023/7/30106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2023/7/301072、護目鏡、防護面罩的使用下列情況應使用護目鏡或防護面罩在進行診療、護理操作,可能發生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噴濺時。近距離接觸經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時。為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行氣管切開、氣管插管等近距離操作,可能發生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等噴濺時,應使用全面型防護面罩。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2023/7/30108佩戴前應檢查有無破損,佩戴裝置有無松懈。每次使用后應清潔與消毒。正確使用護目鏡、防護面罩的戴摘方法。——防護面罩一次性面罩2023/7/30109PPE眼罩、面罩護目鏡,安全的玻璃來防護眼睛面罩需要保護整個面部皮膚2023/7/301102023/7/30111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2023/7/301123、手套的使用應根據不同操作的需要,選擇合適種類的規格的手套。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嘔吐物及污染物品時,應戴清潔手套。進行手術等無菌操作、接觸患者破損皮膚、粘膜時,應戴無菌手套。采用正確的方法戴脫無菌手套。一次性手套應一次性使用。手套2023/7/30113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當可能接觸血液或其他有潛在傳染性物質、粘膜和非完整皮膚時,應戴手套。護理病人后要摘手套,護理不同病人時要更換手套。戴著手套從同一個病人身上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潔部位時要更換手套。接觸污染部位后、接觸清潔部位或周圍環境前要更換手套。避免重復使用手套。如果重復使用,應執行合適的再生方法確保手套的完整性和清除微生物。2023/7/30114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2023/7/301154、下列情況應穿隔離衣接觸經接觸傳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傳染病患者、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等時。對患者實行保護性隔離時,如大面積燒傷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診療、護理時。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噴濺時。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2023/7/301165、下列情況應穿防護服臨床醫務人員在接觸甲類或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的傳染病患者時。接觸經空氣傳播或飛沫傳播的傳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噴濺時。應正確穿脫隔離衣和防護服。醫務人員防護用品的使用2023/7/301176、帽子的使用分為布制帽子和一次性帽子。進入污染區和潔凈環境前、進行無菌操作等時應戴帽子。被患者血液、體液污染時,應立即更換。
布制帽子應保持清潔,每次或每天更換與清潔。一次性帽子應一次性使用。將輸液導管與無針系統連接醫務人員避免意外事故方法整個過程中應從容不迫使用真空采血系統如患者抵抗或慌張,可尋求幫助洗手、帶手套在手術室中,使用消毒盤傳遞器械-不要直接傳遞2023/7/30118禁止將針頭放置在床邊、小車頂部醫務人員避免意外事故方法使用后,應立即丟入尖銳物收集箱應用重新蓋帽裝置尖銳物收集箱應放在使用處禁止雙手重新蓋帽禁止用手移
去注射器針頭2023/7/3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22320-2025信息技術中文編碼字符集 漢字15×16點陣字型
- 課題立項申報書2018
- 比較研究2025年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注會考試備考心理輔導試題及答案
- 企業電腦采購合同協議
- 微生物檢測條件對結果影響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證考試常見試題及答案
- 了解資本市場與2025年考試關系的考題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師內部管理試題及答案
- 課題申報評審書2019
- 考研復試調劑講座
- SPC控制圖應用指導書
- IrreguLar-Verbs-不規則動詞表
- 蔬菜水果配送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2023版)《結腸鏡檢查腸道準備專家共識意見》解讀課件
- 學院物資倉庫管理員崗位職責
- 砼工程技術交底
- 煤礦污水處理站制度(完整版)資料
- 光伏儲能一體化充電站設計方案
- 劍橋英語PET真題校園版
- 土方開挖及基坑支護工程安全監理實施細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