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脂代謝Chapter6LIPIDMETABOLISM---脂肪酸生物合成及磷脂和膽固醇代謝
精品課件第1頁主要內容第六章脂代謝第一節脂類消化吸取和轉運第二節脂肪分解代謝第三節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生物合成第四節磷脂代謝第五節鞘脂類代謝第六節膽固醇代謝第七節脂類代謝調整第八節脂肪代謝紊亂
精品課件第2頁
一脂肪酸生物合成二脂肪(三酰甘油)生物合成
第三節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生物合成
精品課件第3頁乙酰CoA棕櫚酸(從頭合成途徑,胞漿)2C單位飽和脂酸:已合成FA(C12~C16FA)碳鏈延長(線粒體、內質網等)2C單位一脂肪酸生物合成合成部位:
肝、腎、腦、肺、乳腺及脂肪等多種組織
肝臟是人體合成脂酸主要部位。
從頭合成:細胞溶膠。碳鏈延長:線粒體和內質網
精品課件第4頁合成原料:
▲
碳源:乙酰CoA。▲ATP,HCO3-(CO2),NADPH及Mn2+等。檸檬酸-丙酮酸循環(三羧酸轉運體系)線粒體基質→細胞溶膠
NADPH:戊糖磷酸途徑檸檬酸─丙酮酸循環光反應一脂肪酸生物合成
精品課件第5頁
精品課件第6頁1脂肪酸合成碳源——乙酰CoA轉運丙二酸單酰CoA(malonylCoA)形成(乙酰CoA和碳酸氫鹽)脂肪酸合酶由脂肪酸合酶催化各步反應——軟脂酸合成軟脂酸合成與分解區分脂肪酸碳鏈延長及去飽和一脂肪酸生物合成
精品課件第7頁胞漿中飽和脂酸生物合成---丙二酸單酰CoA途徑一脂肪酸生物合成
棕櫚酸中碳原子起源:
CH3CH2(CH2CH2)6CH2COOH
乙酰CoA
丙二酸單酰CoA
起始物(引物)
精品課件第8頁三羧酸轉運體系(檸檬酸-丙酮酸循環)
丙酮酸羧化酶
1脂肪酸合成碳源——乙酰CoA轉運三羧酸轉運體系(tricarboxylatetransportsystem)檸檬酸-丙酮酸循環,檸檬酸是乙酰基載體精品課件第9頁三羧酸轉運體系:
每經檸檬酸-丙酮酸循環一次,可使1分子乙酰CoA由線粒體進入胞液,同步消耗2分子ATP,消耗1分子NADH,產生1分子NADPH。精品課件第10頁2丙二酸單酰CoA(malonylCoA)形成
(乙酰CoA和碳酸氫鹽)●乙酰CoA是引物,丙二酸單酰CoA(丙二酰CoA)是合成用底物。●奇數碳脂肪酸合成引物:丙二酸單酰CoA
CO2+H2OHCO3-+H+精品課件第11頁乙酰CoA羧化酶(acetyl-CoAcarboxylase):
以生物素為輔基,是脂肪酸合成限速酶。
大腸桿菌(E.coli):乙酰CoA羧化酶多酶復合物,具有三個蛋白:
生物素羧基載體蛋白(biotincarboxyl-carrierprotein,
BCCP):結合生物素輔基
生物素羧化酶(biotincarboxylase,BC):催化生物素羧化
羧基轉移酶(carboxyltransferase,CT):催化生物素上活性羧基轉移,合成丙二酸單酰CoA哺乳類和魚類三種酶活性都在一條肽鏈上。
精品課件第12頁精品課件第13頁
乙酰CoA羧化酶是別構酶:底物結合位:結合HCO3-,結合在生物素上,結合乙酰CoA效應物結合位:結合檸檬酸(+)無活性乙酰CoA羧化酶活性酶(平行單體形式)(纖維狀聚合體長絲)
乙酰CoA羧化酶是共價調整酶:磷酸化后失活
植物和細菌乙酰CoA羧化酶不受檸檬酸和磷酸化調整乙酰CoA羧化酶活性調整別構調整共價調整長鏈脂酰CoA軟脂酰CoA(-)精品課件第14頁精品課件第15頁3脂肪酸合酶軟脂酸(palmiticacid)是脂肪酸從頭合成終產物,是其他脂肪酸合成前體。E.coli和植物中,脂肪酸合酶為多酶復合體.包括:6個酶
酰基載體蛋白(acylcarrierprotein,ACP)ACP輔基:4-磷酸泛酰巰基乙胺;擺臂
結合并轉運脂酰基
精品課件第16頁脂酰基載體蛋白(ACP)輔基構造輔基:4-磷酸泛酰巰基乙胺CoA分子中也有4-磷酸泛酰巰基乙胺AHS4-磷酸泛酰巰基乙胺
HS-O-CH2-Ser-ACP精品課件第17頁羥羥
精品課件第18頁3脂肪酸合酶動物體內:脂肪酸合酶是單一肽鏈,由一種基因編碼,同步具有ACP和7種酶活力。第七種酶為:軟脂酰-ACP硫酯酶,催化軟脂酰-ACP脫去ACP成為軟脂酸。酶以二聚體形式存在,反平行配備。P261
精品課件第19頁
軟脂酰-ACP硫酯酶精品課件第20頁脂肪酸合酶系構造模式①②③④⑤⑥中央巰基SH外圍巰基SH⑥①②③④⑤ACP①乙酰CoA:ACP轉酰酶,AT②丙二酸單酰CoA:ACP轉酰酶,MT③β-酮(脂)酰-ACP合酶,KS④β-酮(脂)酰-ACP還原酶,KR
⑤β-羥(脂)酰-ACP脫水酶,HD⑥烯(脂)酰-ACP還原酶,ER
精品課件第21頁脂酸合成:
啟動、裝載(丙二酸單酰基轉移)、縮合、還原、脫水、還原
4由脂肪酸合酶催化各步反應
——軟脂酸合成(E.coli)
精品課件第22頁軟脂酸合成步驟(E.coli):(1)啟動(priming)——乙酰CoA與ACP作用:E1:乙酰CoA:ACP轉酰酶(AT)乙酰CoA+ACP-SH
乙酰-S-ACP+CoASH乙酰-S-ACP+E2-SHACP-SH+乙酰-S-E2(2)裝載(loading)——丙二酸單酰基轉移反應:E2:丙二酸單酰CoA:ACP轉酰酶(MT)丙二酸單酰CoA+ACP-SHE2丙二酸單酰-S-ACP+CoASH
精品課件第23頁脂肪酸合酶(1)啟動(priming)(2)裝載(loading)
乙酰CoA:ACP轉酰酶精品課件第24頁脂肪酸合酶脂肪酸合酶脂肪酸合酶脂肪酸合酶(3)縮合(4)還原
D-羥-酮酰-ACP合酶(KS)
-酮酰-ACP還原酶(KR)精品課件第25頁(3)縮合反應(condensation):E3:-酮酰-ACP合酶(KS)
OE2–S–C-CH3+-OOC-CH2–C–S-ACPO
CO2
E2-SHCH3–C-CH2–C–S-ACP
OO(4)第一次還原(reduction):E4:-酮酰-ACP還原酶(KR)CH3–C-CH2–C–S-ACPE4CH3–CH-CH2–C–S-ACP
OONADPH+H+NADP+
OH
O乙酰乙酰ACPD--羥丁酰-S-ACP
精品課件第26頁(5)脫水反應(dehydration):E5:羥酰-ACP脫水酶(HD)OHOH2OHOCH3–CH-CH2–C–S-ACPE5CH3–C=C–C–S-ACP
H
巴豆酰-S-ACP(6)第二次還原反應:E6:烯酰-ACP還原酶(ER)HONADPH+H+NADP+O
CH3–C=C–C–S-ACPE6CH3–CH2-CH2–C–S-ACP
H丁酰-S-ACP
精品課件第27頁脂肪酸合酶脂肪酸合酶脂肪酸合酶脂肪酸合酶(5)脫水(6)還原
D-羥酰-ACP脫水酶(HD)烯酰-ACP還原酶(ER)精品課件第28頁1啟動2裝載3縮合4還原5脫水6還原
每延長2碳單位消耗1個ATP和2個NADPH精品課件第29頁軟脂酰-ACP硫酯酶(7)軟脂酸合成延伸和釋放
精品課件第30頁軟脂酸合成延伸和釋放:延伸:ACP手臂將丁酰基轉移到-酮酰ACP合酶-SH上,并反復(2)-(6)反應過程。直至合成16個C原子為止。釋放:
CH3(CH2)14CO-S-ACP
硫酯酶(動物)
CH3(CH2)14COOH+ACP-SH
硫解酶
CH3(CH2)14COSCoA+ACP-SH
+H2O+CoA經7輪cycle合成了棕櫚酰-S-ACP
精品課件第31頁
軟脂酸合成總反應式:精品課件第32頁丙二酸單酰CoA
精品課件第33頁5軟脂酸合成與分解區分I區分脂肪酸合成脂肪酸氧化1.亞細胞定位(合成場所)細胞溶膠線粒體為主2.主要組織定位肝臟為主肌肉、肝臟3.轉運機制、轉運載體和被轉運物三羧酸轉運機制檸檬酸(線粒體到胞漿)乙酰基肉堿載體系統肉毒堿(胞漿到線粒體)脂酰基4.FA合成/分解過程酰基載體ACPCoA-SH5.二碳供體/產物丙二酸單酰CoA;酰基供體乙酰CoA;產物6.對HCO3-和檸檬酸需求要求不要求7.酶系多酶復合體/單一多肽鏈二聚體4種單獨酶8.電子供(受)體/氧化還原輔因子NADPH+H+FAD,NAD+
精品課件第34頁
軟脂酸合成和分解區分II區分FA合成FA分解9.起始點甲基→羧基羧基→甲基10.3-羥脂酰基中間體構型D型L型11.近似逆方向四步反應縮合,還原,脫水,還原氧化,水合,氧化,硫解12.激活劑抑制劑檸檬酸軟脂酰CoA(抑制乙酰CoA羧化酶)丙二酰CoA(抑制肉毒堿酰基轉移酶I)13反應最活躍時期高糖膳食后饑餓14.刺激激素胰島素/胰高血糖素高比值胰島素/胰高血糖素低比值15.反應產物軟脂酸乙酰輔酶A16.能量變化(軟脂酸)消耗7個ATP和14個NADPH產生106個ATP
精品課件第35頁
精品課件第36頁I脂肪酸碳鏈延長:(1)線粒體:
乙酰CoA是二碳片段供體,供氫體為NADPH,沿著脂肪酸-氧化作用逆反應延長。以硬脂酸為最多,可延長至24或26碳FA.(2)光滑型內質網:延長飽和或不飽和長鏈脂肪酸以CoA替代ACP為脂酰基載體,沿著脂肪酸合成方式延長;丙二酸單酰CoA是二碳片段供體,供氫體為NADPH。除腦組織外一般合成C18(硬脂酸),腦可延長至24碳FA.6脂肪酸碳鏈延長及去飽和動物FA碳鏈延長:脂酰基載體是CoA
供氫體是NADPH精品課件第37頁脂肪酸碳鏈延長不一樣方式細胞內進行部位動物植物線粒體內質網葉綠體、前質體內質網二碳單位供體脂酰基載體電子供體乙酰CoA丙二酸單酰CoA
丙二酸單酰ACPCoACoAACPNAD(P)HNADPHNADPH不明確動物FA碳鏈延長:脂酰基載體是CoA
供氫體是NADPH精品課件第38頁II脂肪酸去飽和:氧化脫氫途徑;光滑型內質網(1)單烯脂酸(monoenoicacid)合成:人體內有
4,
5,
8,
9去飽和酶,屬混合功能氧化酶;該酶不能在C10與末端甲基之間形成雙鍵
軟脂酸脂酰CoA去飽和酶系
棕櫚油酸(16,
9)硬脂酸油酸(18,
9)
精品課件第39頁
去飽和酶系:在哺乳動物肝臟和脂肪組織中。光滑型內質網NADPH精品課件第40頁(2)多烯脂酸形成:植物(不直接作用于游離脂肪酸)至今在動物體內尚未發覺有
9以上去飽和酶
亞油酸(18,
9,12)(linoleicacid)
-亞麻酸(18,
9,12,15)(linolenicacid)
花生四烯酸(20,
5,8,11,13)是含量最豐富多烯脂酸
必需脂肪酸(半必需)
精品課件第41頁DHA
精品課件第42頁二脂肪(三酰甘油)生物合成肝臟、脂肪組織最活躍,小腸粘膜,內質網(SER)1甘油三酯合成前體:脂酰CoA:來自脂肪酸活化甘油-3-P:來自磷酸二羥丙酮
(脂肪組織)或甘油磷酸化(肝臟)2三脂酰甘油生物合成途徑:脂酰CoA酰基轉移酶酰基轉移酶
甘油-3-P溶血磷脂酸磷脂酸
磷酸酶甘油二酯酰基轉移酶甘油三酯H2O
Pi
精品課件第43頁
三脂酰甘油二脂酰甘油溶血磷脂酸精品課件第44頁甘油磷脂經磷脂酶水解生成甘油、脂肪酸和多種氨基醇(膽堿、乙醇胺和Ser等)
第四節甘油磷脂代謝一甘油磷脂(phosphoglycerides)分解代謝
精品課件第45頁磷脂酶A1磷脂酶A2磷脂酶C廣泛分布于動物細胞細胞器、微粒體內,產物為溶血磷脂2。存在于細胞膜及線粒體膜。大量存在在蛇、蜂、蝎毒中。產物為溶血磷脂1。也以酶原形式存在于動物胰臟中,急性胰腺炎時,磷脂酶A2原被激活。存在于動物腦和微生物中,也水解鞘磷脂為神經酰胺+磷酸膽堿。磷脂酶DA1CDCH2—O——C—R1=OR2—C——O—CH=OCH2—O——p——O—X=OOHA2B2B1B磷脂酶B1水解溶血磷脂1磷脂酶B2水解溶血磷脂2主要存在于高等植物,動物腦組織亦有需要Ca2+
精品課件第46頁磷脂酶催化磷脂水解作用:(1)促使細胞膜不停更新(2)清除本身氧化形成毒性磷脂(3)細胞膜中溶血磷脂高集區,細胞膜松弛,使生物大分子能夠跨膜甘油磷脂代謝
精品課件第47頁甘油磷脂生物合成載體:CDP(一)磷脂酰乙醇胺(腦磷脂)合成(二)磷脂酰膽堿(卵磷脂)合成(三)磷脂酰Ser合成(四)磷脂酰肌醇(肌醇磷脂)合成(五)二磷脂酰甘油(心磷脂)合成二甘油磷脂(phosphoglycerides)生物合成
精品課件第48頁
精品課件第49頁甘油磷脂合成1.合成部位2.合成原料**甘油、脂肪酸、磷酸鹽、膽堿、乙醇胺絲氨酸、食物糖代謝食物**CTP、ATP、絲氨酸、肌醇等全身各組織,肝、腎、腸最活躍。細胞溶膠,內質網細胞溶膠面和高爾基體膜(加工)上
精品課件第50頁CDP:
3.合成過程精品課件第51頁策略1CDP-二脂酰甘油策略2CDP-頭基
精品課件第52頁磷脂酰甘油
精品課件第53頁磷脂酰甘油-3-磷酸
精品課件第54頁
磷脂酰肌醇激酶精品課件第55頁NH3+腺苷
-OOC-CH
–(CH2)2-S+
CH3
精品課件第56頁乙醇胺激酶膽堿激酶CTP:磷酸乙醇胺胞苷轉移酶CTP:磷酸膽堿胞苷轉移酶磷酸乙醇胺轉移酶磷酸膽堿轉移酶磷脂酰乙醇胺甲基轉移酶關鍵酶,內質網膜上
S-腺苷甲硫氨酸途徑二:從頭合成精品課件第57頁
●
CTP:磷酸膽堿胞苷轉移酶(CT):
存在在細胞溶膠和內質網中,與內質網膜結合時被激活。決定磷脂酰膽堿生物合成速度。●
CT活性調整原因:
①[磷脂酰膽堿]↓(促進與內質網膜結合)②PK與磷酸酶(去Pi,與內質網膜結合)③FA
④二脂酰甘油●
卵磷脂是人體中含量最多磷脂,在蛋黃、大豆中含量豐富精品課件第58頁
精品課件第59頁鞘脂類是生物膜第二大膜脂,在神經和腦組織中含量很高,在細胞保護和維持神經纖維絕緣,以及免疫、血型決定、細胞識別等方面有主要功能。鞘脂類(sphingolipids):鞘糖脂(sphingomyelin)鞘磷脂(glycosphingolipids)第五節鞘脂類(sphingolipids)代謝
精品課件第60頁
神經酰胺H
鞘磷脂葡萄糖腦苷脂
神經節苷脂GM2
神經酰胺-C1H2–OH+磷酸膽堿
鞘磷脂+糖類物質
鞘糖脂精品課件第61頁神經酰胺酶糖苷酶
溶酶體一、鞘脂分解代謝:磷脂酶C精品課件第62頁●鞘糖脂降解:在腦、肝、脾臟、腎等細胞溶酶體中。在磷脂酶C和多種糖苷酶專一性催化下,通過次序除去糖基和斷裂磷酯鍵而降解。●鞘糖脂代謝異常:
Fabry癥:缺乏-半乳糖苷酶A,造成腎中積聚Gal-Gal-Glc-ceramide,腎衰竭泰薩氏(Tay-Sachs)幼年黑朦白癡癥:缺乏-N-乙酰氨基己糖苷酶神經節苷脂GM2積聚
精品課件第63頁二、鞘氨醇、神經酰胺及鞘脂合成:(1)合成部位:全身各組織(尤其腦)。Cer合成:內質網鞘脂合成:高爾基體(2)合成原料:軟脂酰CoA、絲氨酸、NADPH+H+、FAD。
精品課件第64頁(3)合成過程軟脂酰CoA3-酮鞘氨醇合酶磷酸膽堿轉移酶高爾基體膜空腔側
3-酮鞘氨醇還原酶含4-烯鞘氨醇糖基轉移酶:多位于高爾基體空腔側精品課件第65頁三鞘脂功能:1.鞘磷脂:保護神經纖維、絕緣生物膜脂血漿脂蛋白成份2.鞘糖脂:生物膜脂
神經節苷脂是蛋白激素受體和細菌毒素蛋白受體:(GM1是霍亂毒素受體)鞘糖脂是細胞識別決定單元(例如血型)
鞘糖脂與人類ABO血型精品課件第66頁第六節膽固醇(cholesterol)代謝甾醇:具有一種環戊烷多氫菲甾核。膽固醇是自然界中含量最豐富甾醇化合物。含27個碳原子3-OH5,6位雙鍵
膽固醇功能:精品課件第67頁一膽固醇生物合成主要起源:食物(外源性)及生物合成(內源性)合成碳源:所有來自乙酰CoA合成主要場所:肝臟。全身各組織(腦和紅細胞除外)膽固醇合成酶系存在于細胞溶膠和光面內質網部分合成歷程:乙酸(乙酰CoA)
MVA(甲羥戊酸,C6)IPP(異戊烯酰焦磷酸,C5)
鯊烯(C30)
羊毛固醇(C30)
膽固醇(C27)合成一分子膽固醇需要18個乙酰CoA、36個ATP和16個NADPH+H+。
精品課件第68頁④羊毛固醇合成
⑤膽固醇合成異戊烯酰焦磷酸合成羊毛固醇(30C)④
⑤(MVA)(IPP)5
⑤膽固醇生物合成概要精品課件第69頁
MVAIPP精品課件第70頁限速酶合酶1甲羥戊酸合成甲羥戊酸(MVA):是關鍵中間體。由三個乙酰CoA縮合而成,需要兩個分子NADPH
HMG-CoA還原酶:-羥--甲基戊二酰CoA還原酶,是膽固醇合成限速酶和調控酶。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
:HMG-CoA還原酶競爭性抑制劑從MVA合成開始進入膽固醇合成途徑
(mevalonicacid)-CoA精品課件第71頁2
異戊烯焦磷酸酯(IPP)合成:
甲羥戊酸通過ATP兩次磷酸化并脫羧形成,活潑前體3
鯊烯(squalene)合成:
6分子IPP(C5)2分子法尼焦磷酸(角)鯊烯(C30)鯊烯:多聚異戊二烯衍生物,是合成膽固醇直接前體。CH3C-CH2-CH2-PPi-CH2之前在細胞溶膠之后在光面內質網膜(結合法尼酰轉移酶)
異戊烯焦磷酸酯精品課件第72頁4
羊毛固醇(lanosterol,
C30)形成:在內質網微粒體中,鯊烯經歷兩步環化(分別由鯊烯單加氧酶,鯊烯環化酶催化),反應需要O2和NADPH,形成羊毛固醇。5
膽固醇形成:羊毛固醇20步NADPH(NADH)O2
膽固醇(C27)
合成膽固醇通過血液送入其他組織。脫甲基、還原等精品課件第73頁
HMG-CoA合酶課外閱讀精品課件第74頁
課外閱讀鯊烯合酶精品課件第75頁膽固醇在體內不能被徹底分解為CO2和H2O,其代謝去路是轉變為膽汁酸、類固醇激素、維生素D3及參與血漿脂蛋白形成。
合成膽固醇酯參與血漿脂蛋白形成膜精品課件第76頁二
膽固醇在生物體內轉化:1.在腎上腺或性腺轉化為類固醇激素參與代謝:
精品課件第77頁2.在肝臟中合成膽汁酸(bileacid):主要去路人體最主要兩種膽汁酸:膽酸和鵝脫氧膽酸。
()精品課件第78頁3.在皮膚表面轉化為維生素D3:無活性活性
精品課件第79頁4.合成膽固醇酯和參與血漿脂蛋白形成:●膽固醇3-位羥基能夠與脂肪酸形成膽固醇酯。●組織中膽固醇酯形成:脂酰-CoA:膽固醇脂酰轉移酶(acyl-CoA:cholesterolacyltransferase,ACAT)●血漿中膽固醇酯形成:卵磷脂:膽固醇脂酰轉移酶(LCAT)
膽固醇+ACAT膽固醇酯組織中脂酰-CoA膽固醇+LCAT膽固醇酯血漿中卵磷脂+溶血磷脂精品課件第80頁膽固醇酯是血漿脂蛋白中,LDL和HDL內核。LDL由VLDL轉變而來,是轉運肝臟合成內源性膽固醇主要形式。細胞吸取血液中LDL:受體介導內吞作用
精品課件第81頁脂解激素抗脂解激素激素敏感脂肪酶第七節
脂類代謝調整一
激素對脂肪代謝調整:
精品課件第82頁
有活性脂解激素抗脂解激素激素對脂肪酸代謝調控:動物FA代謝受激素調控,主要調整物是胰島素,腎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作用與胰島素相反。 精品課件第83頁
激素對脂肪酸代謝調控課外閱讀精品課件第84頁二
對脂肪酸代謝調整1對脂肪酸分解代謝調整:◆
FA分解速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脂肪分解速度◆
長鏈FA跨膜運輸,控制FA走向(合成或降解)脂酰-CoA進入線粒體過程為脂酸β-氧化限速步驟,肉堿脂酰轉移酶I是-氧化限速酶。丙二酸單酰CoA(-)。◆高能荷時NADH抑制3-羥酰CoA脫氫酶。◆乙酰CoA抑制硫解酶,使脂肪酸分解受抑制。(心肌)
精品課件第85頁2對脂肪酸合成代謝調整:
(1)短期控制:通過小分子效應物及共價修飾調整酶活力。調控關鍵酶:乙酰CoA羧化酶
檸檬酸(+),主要調整分子:高能荷狀態下,乙酰CoA和ATP豐富,抑制異檸檬酸脫氫酶,使檸檬酸濃度升高。產物軟脂酰CoA(-),拮抗檸檬酸激活作用:并且抑制乙酰CoA轉運;抑制6-P-Glc脫氫酶和檸檬酸合酶,使NADPH和檸檬酸濃度減少。乙酰CoA羧化酶還可通過共價修飾調控脂肪酸合成:磷酸化后失去活性(2)長期(適應性)控制:變化控制脂肪酸合成酶合成速度
別構調整共價修飾調整精品課件第86頁脂肪酸合成調整乙酰-CoA丙二酸單酰-CoA軟脂酸-CoA丙酮酸檸檬酸胰高血糖素、腎上腺素(引發磷酸化/失活)檸檬酸裂解酶丙酮酸脫氫酶復合體胰島素(引發去磷酸化/活化)乙酰-CoA羧化酶
精品課件第87頁1.3-羥-3-甲基戊二酰CoA還原酶(HMG–CoA還原酶)是膽固醇合成限速酶:糖蛋白,存在于肝、腸內質網,活性受調整:外源性膽固醇攝入高時,膽固醇反饋抑制HMG-CoA還原酶活性,抑制肝臟本身膽固醇合成(mRNA量↓),E降解速度增快。胰高血糖素等啟動磷酸化機制,可抑制HMG–CoA還原酶活性
胰島素及甲狀腺素能誘導HMG–CoA還原酶合成;
2.肝臟以外細胞,膽固醇起源于血漿中LDL。LDL受體參與膽固醇代謝調控,它抑制了膽固醇合成。LDL是轉運肝臟合成內源性膽固醇主要形式。
LDL
受體介導胞吞作用
溶酶體消化
游離膽固醇
三
膽固醇代謝調整
精品課件第88頁
4.組成細胞膜蛋白酶和脂肪酶ACAT:脂酰-CoA:膽固醇酰基轉移酶精品課件第89頁
3.飽食與饑餓★高糖、高飽和脂肪膳食時,能誘導肝HMG-CoA還原酶合成★糖及脂肪代謝產生乙酰CoA、ATP、NADPH+H+等增多★過多蛋白質,因丙氨酸及絲氨酸等代謝提供了原料乙酰CoA★饑餓、禁食則相反膽固醇合成增加三
膽固醇代謝調整
精品課件第90頁
4.激素影響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新進廠職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帶答案解析
- 2025年各個班組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參考答案(B卷)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口語交際《朋友相處的秘訣》精美課件
- 2025機械設備購銷合同范本下載
- 2025租賃合同印花稅計算
- 2025勞動法律對勞動合同的新規定
- 【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二》精美課件
- 紋身模特合作協議書
- 藥店醫保協議續簽委托書
- 2025企業物業保安勞動合同模板
- 第18課《井岡翠竹》課件-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
- 公立醫院成本核算指導手冊
- 第七章-生物醫學工程的倫理問題
- MOOC 中醫與辨證-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年產10噸功能益生菌凍干粉的工廠設計改
- 中聯HIS系統掛號收費 操 作 說 明
- HIT(肝素誘導的血小板減少癥)課件
- Mayo肘關節功能評分
- 螺栓加工工序卡(共7頁)
- 《焦慮癥基礎知識》PPT課件.ppt
- 基于鉆石模型的南通紡織產業競爭力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