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球歷史第一單元宇宙中地球愛上新課標地理課第1頁地球歷史1、通過對化石和地質年代表學習,理解結識地球歷史途徑及地球歷史。2、理解地質年代劃分,能夠利用地質年代表簡要描述地球演化過程。3、通過對地球演化歷程學習,理解地球發展歷史。課標要求
利用地質年代表等資料,簡要描述地球演化過程。學習目標第2頁新課導入
地球是一顆美麗星球,奇妙地球,生機盎然,地球何時形成、如何演化?何時具有合適人類生存環境?為了尋找答案,讓我們啟動一趟探尋地球進化之旅。地球演化過程視頻第3頁地殼上部呈帶狀展布層狀巖石或堆積物叫地層。一、地層和巖石冰島蘭德曼納勞卡地層美國紀念碑巖(白堊紀巖層)結合課本P29-P30頁及圖片觀測,地層有哪些特點呢?(能夠地層構造、地層時間方面考慮)第4頁
構造特點:
時間特點:沉積巖地層特點有顯著層理構造;先沉積地層在下面,后沉積地層在上面;第5頁觀測圖片,有地層缺失,有地層顛倒,那么通過什么能夠判定地層時代和次序呢?為何化石能夠確定地層時代和次序呢?化石越古老地層具有越低級、越簡單生物化石第6頁
越古老地層具有越低級、越簡單生物化石;(生物總是從低級向高級、從簡單向復雜進化);
沉積巖中化石相稱于書頁中“文字”,根據化石能夠推斷當初地理環境。
例如:含三葉蟲、大羽羊齒化石,為古生代地層;含恐龍化石,為中生代地層。沉積巖地層特點大羽羊齒化石恐龍化石第7頁思考1、2、3三地是否有同一時代地層?將同步代地層用虛線連接起來,猜想兩地地層產生差異原因。地點2:缺失地層D,也許原因是D層為頂層,受外力剝蝕作用比較強烈;地點3:缺失地層B,也許原因是B層在前期在外力剝蝕作用被侵蝕掉,后期C層、D層又沉積形成。第8頁氧化環境淺海環境還原環境濱海環境
根據地層組成物質性質和化學特性,能夠追溯地層沉積時環境特性。沉積巖地層特點第9頁辨析1:煤炭、石油、天然氣是化石辨析2:沉積地層中一定具有化石煤炭已經不具有植物外形和構造,已經被分解破壞,石油、天然氣是動植物遺體在埋藏過程中產生烴類物質形成,均不屬于化石。這種說話是錯誤?;枪派镞z體或遺跡沉積在地層中保存形成。只有在沉積地層中才能找到化石,不過并非所有沉積地層中都具有化石。第10頁活動(P30)閱讀下列材料,完成有關任務。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間撒出孢子和花粉總稱。當孢粉離開母體撒落在地面,就會被一層層地掩埋在土層或泥炭層中。孢粉數量巨大(例如,一棵山毛櫸樹一年可撒出4億?;ǚ?,在與空氣隔絕情況下,一部分孢粉可長期存留下來。因而,可根據孢粉形態來鑒別母體植物種屬,這成為推測地質時期植被及其對應氣候根據。1.在我國遼寧南部距今10000~8023年泥炭層中,樺屬花粉占優勢,而目前樺木林已退縮到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區。樺樹為喜冷耐旱植物。據此分析我國遼寧南部近8000~10023年來氣候大體變化情況。2.為何說,孢粉化石對于恢復古地理環境和古氣候具有主要價值?遼寧南部近8000~10023年來,氣候由冷變暖,由干變濕;通過孢粉化石,人們能判斷出其所處地質時代植被類型和植被數量多少,從而分析出本地氣候特性和古地理環境。第11頁二、地球演化史1.地質時代:地殼中不一樣地質時代地層詳細形成時間和次序。2.地質時期劃分根據:地層次序、生物演化次序、地殼運動和巖石年紀。第12頁地質年代簡表寒武奧陶志留紀;泥盆石炭二疊紀;
三疊侏羅白堊紀;古近新近第四紀。劃分根據:根據地層次序、生物演化階段、巖石年紀等,科學家把漫長地球歷史按照宙、代、紀等時間單位進行系統編年。記憶辦法
在一種地震后上午,(震旦)天氣很冷(寒武),一種奴隸開始熬陶(奧陶),他被滯留(志留紀)在這里做泥盆(泥盆)。給爐子里填了碳(石炭),開始燒,燒好后來摞起來,一疊,二疊(二疊紀),三疊(三疊紀),成果摞太高,打壞了。被奴隸主發覺,大罵豬玀(侏羅紀),白餓(白堊紀)了一天。
第13頁地質演化歷史第14頁地球演化歷程——海陸變遷第15頁地球演化歷程——生物根據右表中生物發展階段,歸納動植物演化過程?第16頁動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哺乳動物植物:原核生物-藍藻-真菌-苔蘚-蕨類-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生物總是從低級到高級,從簡單到復雜,從水生到陸生。地球演化歷程——生物第17頁1.前寒武紀
(地球誕生起至距今5.41億年)前寒武紀又叫隱生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和元古宙,時間跨度達40億年。冥古宙:初生地球階段太古宙:(1)地球上是一片深淺多變廣闊海洋,沒有廣闊大陸。(2)巖漿活動劇烈,火山噴發頻繁,太古宙是形成鐵礦主要時代。(3)太古宙中期出現最原始生物元古宙:(1)目前陸地位置仍大部分被海洋所占據;晚期,出現了若干大片陸地。(2)地殼運動劇烈(3)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從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標志著地球進入了一種生命大發展階段。第18頁2.古生代
(距今5.41——2.52億年)早古生代晚古生代(1)地殼運動:地殼發生劇烈變動時期,許多地方反復上升和下沉。(2)海陸變化:中后期,陸地面積大大增加,歐亞大陸和北美大陸雛形基本形成,我國東北、華北抬升為陸地。(3)動物變化:①早期,是海生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時代如:顯生宙三葉蟲、鸚鵡螺、奇蝦等(4)植物:中后期,蕨類植物繁生。(5)礦產:古生代后期是主要造煤時期(6)生物滅絕:60%以上海生無脊椎動物種類滅絕,脊椎動物中原始魚類和古老兩棲類也所有滅絕,蕨類植物顯著衰退。②中期,出現了脊椎動物----魚類;③后期,一部分魚類逐漸演化成兩棲類,動物從海洋向陸地發展;第19頁3.中生代
(距今2.52億年——6600萬年)(1)海陸變化:陸地面積空前擴大。(2)地殼運動:環太平洋地帶地殼運動劇烈,形成高大山系,也帶來了豐富金屬礦產。(5)礦產:中生代也是一種主要造煤時期。(6)生物滅絕:末期恐龍從地球上突然銷聲匿跡,海洋中50%以上無脊椎動物種類滅絕。(4)植物變化:裸子植物迅速發展,蘇鐵綱、銀杏綱、松杉綱等植物是主要代表植物。(3)動物變化:爬行動物盛行,后來空中出現了始祖鳥,爬行動物一支開始向鳥類發展。第20頁4.新生代
(距今6600萬年至今)(1)地殼運動和海陸變遷;發生了一次規模巨大造山運動,由此形成當代地貌格局及海陸分布。(2)動物演化: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大發展,出現了靈長類。第四紀出現了人類。(3)氣候變化:第四紀大冰期來臨時,氣候變冷,陸地上冰川覆蓋面積增大,海面下降100多米第21頁在地質時期,地球表面經歷過幾次大冰期氣候,即震旦紀大冰期、石炭----二疊紀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大冰期之間相隔2億~3億年,為大間冰期。讀圖1-31,完成有關任務。(1)在圖中標出幾次大冰期,并大體估算其連續時間。(2)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質歷史上全球性生物大規模滅絕時期。據圖推測,當初氣候分別有什么特點?(3)據圖歸納地質時期氣候變化特點。三次大冰期:震旦紀(距今6億年此前)大冰期,石炭----二疊紀(距今2—3億年此前)大冰期,第四紀(距今2百萬年前)大冰期古生代末期氣候寒冷潮濕,中生代末期氣候酷熱干燥冷暖干濕互相交替,波動變化,變化周期長短不一。第22頁中國地質博物館館藏精品中華龍鳥化石,產于我國遼寧省西部具有火山灰湖泊沉積形成頁巖中,該巖層還具有豐富各類動植物化石。下面為中華龍鳥化石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1.有關中華龍鳥生存時期時間表述,格式正確是A.年/月/日B.朝/期/年C.時/分/秒D.宙/代/紀2.根據化石推斷,中華龍鳥最也許生存環境是A.火山頻發高原山地B.溫暖濕潤湖泊附近C.風沙肆虐沉積盆地D.冰川廣布高寒荒漠隨堂練習3.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發覺了大約距今42億年古老巖石,這一發覺最有也許成為下列哪一觀點證據A.宇宙誕生于距今137億年前B.地球年紀約為46億年C.距今2億年前大陸發生了漂移D.距今6500萬年前哺乳動物開始繁盛第23頁生物是在地球發展歷史中產生,但在地質歷史時期也經歷過某些不利于生物生存環境變化階段,造成大量生物物種衰退和滅絕。據此回答下面兩題:10.大量海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精簡年終述職報告
- 對供應商的管理
- 保險行業未來發展前景
- 2025年六班級班主任工作方案
- 2025年社區防汛搶險活動方案
- 畢業論文答辯結構化展示
- 2025年幼兒園母親節方案
- 山東建筑大學《第二外國語(3)》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JavaWeb程序設計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科技學院《英語視聽說Ⅲ》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新教科版小學1-6年級科學需做實驗目錄
- 04HXD1C機車電氣系統介紹
- 初中化學人教九年級下冊 酸和堿《如何證明無明顯現象化學反應的發生》教學設計
- 英語閱讀教學【講座課件】
- 初中物理中考復習備考策略共53頁課件
- DL∕T 5544-2018 架空輸電線路錨桿基礎設計規程
- 電機學同步電機-全套課件
- 框架涵施工工藝標準
- 華為雙活數據中心解決方案
- 第2課時 小數點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2)【教案】
- 病歷書寫獎懲實施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