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級注冊結構師繼續教育單選題庫_第1頁
2019年一級注冊結構師繼續教育單選題庫_第2頁
2019年一級注冊結構師繼續教育單選題庫_第3頁
2019年一級注冊結構師繼續教育單選題庫_第4頁
2019年一級注冊結構師繼續教育單選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單選題(說明選擇-項正確的答案)1、《建筑消能減震技術規程>適用于抗震設防烈度()地區新建建筑結構和基友建筑結構抗震加固的消能減震設計、施工、驗收和維護。A、7-9度B、6-9度C、8-9度D、大于9度正確答案為:B2、按《建筑消能減震技術規程>設計與施工的消能誠震結構,其設防目標是:當遭受相當于本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的設防地震影響是,消能部件(),主體結構可能發生損壞,但經-般修理仍可繼續使用。A、正常工作B、不應喪失功能C、可損壞,經-般修理可繼續使用正確答案為:A3、抗震設防力度為8度時,高度超過()的大型消能減震公共建筑,應按規定設置建筑結構的地震反應系統,建筑設計應預留觀測儀器和線路的位置和空間。A、160米B、120米C、100米D、80升正確答案為:B4、消能器應具備良好的變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消能器的極限位移大于消能器設計位移的()0A、80%B、100%C、120%D、150%正確答案為:C5、在()年一遇的標準風荷載作用下,摩摽消能器不應進入滑動狀態,金屬消能器和屈曲約束支撐不應產生屈服。A、5B、10C、30D、50正確答案為:B6、消能減震結構的總阻尼比應為()。A、結構主體阻尼比B、消能器附加給主體結構的阻尼比C、結構主體阻尼比與消能器附加給主體結構的阻尼比的50%之和D、結構主體阻尼比與消能器附加給主體結構的阻尼比的總和正確答案為:D7、消能減震結構的總剛度應為()。A、結構剛度B、消能器附加給結構的有效剛度C、結構剛度與消能器附加給結構的有效剛度的50%之和D、結構剛度與消能器附加給體結構的有效剛度的總和正確答案為:D8、鋼筋混凝土構件作為消能器的支撐構件時,其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于()。A、C20B、C25C、C30D、C35正確答案為:C9、摩擦消能器的恢復力模型可采用()A、麥克斯韋模型B、WEN模型C、理想彈塑性模型D、開爾文模型正確答案為:C10、消能器中非消能構件的材料應達到設計強度要求,設計荷載應按消能器()極限阻尼力選取,應保證消能器中構件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都能正常工作。B、1.2C、1.5D、2正確答案為:C11、消能減震結構布置消能部件的樓層中,消能器的最大阻尼力在水平方向.上分量之和不宜大于樓層層間屈服剪力的()A、40%B、60%C、80%D、100%正確答案為:B12、消能減震結構進行經理彈塑性分析時,結構目標位移宜采用結構總高度的()作為頂點位移的界限值。A、1.00%B、1.20%C、1.50%D、2.00%正確答案為:B13、長懸臂和其他大跨度消能減震結構的豎向地震作用標準值,8度時取該結構、構件重力荷載代表值的()。A、10%B、15%C、20%D、30%.正確答案為:A14、摩擦消能器的性能主要有預壓力和摩擦片的動摩擦系數確定,摩擦性消能器在正常使用過程中預壓力變化不宜超過初始值的()A、5%B、10%C、15%D、20%正確答案為:B15、金屬消能器的尺寸偏差應為()A、+1.0mmB、+2.0mmC、+50mmD、+10.0mm正確答案為:B16、采用位移相關型消能器時,各樓層的消能部件()。A、有效剛度與主體結構層間剛度比接近,水平剪力與主體結構的層間剪力和層間位移的乘積之比的比值宜接近B、最大阻尼力與主體結構的層間剪力與層間位移的乘積之比的比值宜接近C、剛度與結構層間剛度比宜接近,消能部件零位移時的阻尼力與主體結構的層間剪力和層間位移的乘積之比的比值宜接近正確答案為:A17、消能減震結構在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總阻尼比應分別計算,消能部件附加給結構的有效阻尼比超過()時,宜安()計算。A、15%15%.B、20%20%C、25%25%D、30%30%正確答案為:C18、與位移相關型或速度相關型消能器相連的預埋件、支撐和支墩、剪力墻及節點板的作用力取值應為消能器在設計位移或設計速度下對應阻尼力的()倍。A、1B、1.2C、1.3D、1.5正確答案為:B19、粘滯消能器和粘彈性消能器在正常使用情況下一-般()年或二次裝修時應進行目測檢查。A、5B、10C、15D、20正確答案為:B20、除速度線性相關型消能器外,與消能器連接的支撐、支墩、剪力墻的剛度不宜小于消能器有效剛度的()倍A、1.2B、1.5C、2D、3正確答案為:C21、對粘滯消能器,抽檢數量不少于同一工程同一類型同一規格數量的(),且不少于2個。A、3%B、5%C、10%D、20%.正確答案為:D22、鋼管混凝土型屈曲約束支撐與外包混凝土型屈曲約束支撐,混凝土材料的強度等級不宜小于()A、C20B、C25C、C30D、C40正確答案為:B23、樓蓋結構的豎向振動頻率不宜小于()。A、2HzB、3HzC、4HzD、5Hz正確答案為:B24、對風荷載比較敏感的高層民用建筑,承載力設計時應按基本風壓的()倍采用。A、1.05B、1.1C、1.15D、1.2正確答案為:B25、計算各振型地震影響系數所采用的結構自振周期,()非承重填充墻體的剛度影響予以折減。A、不應考慮B、可考慮C、宜考慮D、應考慮正確答案為:D26、鋼框架柱應()。A、至少延伸至計算嵌固端,并宜采用鋼筋混凝土柱B、至少延伸至計算嵌固端以下一層,并宜采用鋼筋混凝土柱C、至少延伸至計算嵌固端,并宜采用鋼骨混凝土柱D、至少延伸至計算嵌固端以下一層,并宜采用鋼骨混凝土柱正確答案為:D27、房屋高度指()。A、自嵌固端地面至房屋最高屋面的高度B、自嵌固端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C、自室外地面至房屋最高屋面的高度D、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正確答案為:D28、鋼結構施工時,當地腳螺栓與鋼筋互相干擾時,應遵循()的原則。.A、先施工地腳螺栓,后穿插鋼筋B、先施工鋼筋,后穿插地腳螺栓C、要求設計單位予以變更D、以上均可正確答案為:A糾錯反饋29、鋼結構柱的安裝,應按()的順序調整,并應重復上述步驟,直到三者均符合要求。A、先調整標高,再調整水平位移,最后調整垂直偏差B、先調整水平位移,再調整垂直偏差,最后調整標高C、先調整垂直偏差,再調整標高,最后調整水平位移D、先調整垂直偏差,再調整水平位移,最后調整標高正確答案為:A30、高層民用建筑鋼結構中心支撐斜桿()進行設計。A、均應按拉桿B、均應按壓桿C、抗震等級為一二三級時不得采用拉桿D、抗震等級為一二三級時不得采用壓桿正確答案為:C1、當在多余地震組合下進行構件承載力計算時,托柱梁地震作用產生的內力應乘以增大系數,增大系數不得小于()。A、1.2B、1.3C、1.5D、2正確答案為:C2、中心支撐與框架連接時,當支撐翼緣朝向框架平面外,且采用支托式連接時,其平面外計算長度可取軸線長度的()倍。A、0.5B、0.7C、0.9D、1.1正確答案為:3、抗震設計時,鋼柱柱腳與基礎的連接,宜優先采用()。A、外露式柱腳B、外包式柱腳C、埋入式柱腳D、以上均可正確答案為:C4、對施工詳圖修改時,應向()申報,經同意簽署文件后修改才能生效。A、建設單位或監理單位B、原設計單位C、原圖審單位D、建設工程主管部門正確答案為:B5、進行鋼構件抗火設計時,應考慮溫度內力的影響。在荷載效應組合中不考慮溫度內力時,則對于在結構中受約束較大的構件應將計算所得的保護層厚度增加_作為構架的保護層設計厚度。A、0.3B、0.2C、0.35D、0.25正確答案為:A6、鋼板剪力墻宜按不承受豎向荷載設計。實際情況不宜實現時,承受豎向荷載的鋼板剪力墻,其豎向應力導致抗剪承載力的下降不應大于_A、0.3B、0.2C、0.35D、0.25正確答案為:B7、對于無粘結內藏鋼板支撐墻板,當平臥澆搗混凝土墻板時,應避免鋼板自重弓起支撐的初始彎曲。應使支撐的初始彎曲矢高小于_L為支撐的長度。A、L/800B、L1000C、L/1200D、L/1500正確答案為:B8、屈曲約束支撐的設計應基于試驗結果,試驗至少應有_A、一組B、二組C、三組.D、四組正確答案為:B9、16耗能型屈曲約束支撐的單軸試驗應依次在支撐長度的位移水平下進行拉壓往復加載。A、1/300、1/200、1/150、1/100B、1/100、1/150、1/200、1/300C、1/100、1/200、1/300、1/400D、1/400、1/300、1/200、1/100正確答案為:A10、對于鋼框架-內嵌豎縫混凝土剪力墻板,墻板的混凝土等價不應低于也不應高于,A、C25,C35B、C20,C30C、C25,C30.D、C20,C35正確答案為:D11、高強度螺栓擰緊后,絲扣應露出_為宜。A、1扣~2扣B、2扣~3扣C、3扣~4扣D、4扣~5扣正確答案為:B12、加引弧板焊接柱與柱接頭時,柱兩對邊的焊縫首次焊接的層數不宜超過___層。A、1B、2C、3D、4正確答案為:D13、當焊接環境溫度低于_時,必須進行相應焊接環境下的工藝評定試驗。A、-10CB、-5CC、0°CD、?5C正確答案為:A14、對于構件端部銑平面的允許偏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銑平面的平面度0.2B、銑平面的垂直度I/1000C、表面粗糙度0.03D、兩端銑平時構件長度允許偏差+1正確答案為:C15、對于高強度螺栓連接摩擦面的加工,砂輪打磨范圍不得小于螺栓直徑的__倍。A、2B、3C、4D、5正確答案為:C16、在外露式柱腳的設計中,鋼柱底部的剪力可由底板與混凝土之間的摩擦力傳遞,摩擦系數可取__。A、0.2B、0.3C、0.4正確答案為:C17、對于鋼柱埋入式柱腳,H型截面柱的埋置深度不應小于鋼柱截面高度的__;圓管柱的埋置深度不應小于柱外徑的_A、3.0倍,2.0倍B、3.0倍,2.5倍C、2.5倍,3.0倍D、2.0倍,3.0倍正確答案為:D18、鋼柱外露式柱腳應通過底板錨栓固定于混凝土基礎上,三級及以上抗震等級時,錨栓截面面積不宜小于鋼柱下端截面積的_A、0.15C、0.25D、0.3正確答案為:B19、中心支撐與梁柱連接處,支撐通過節點板連接時,節點板邊緣與支撐軸線的夾角不應小于_A、45°B、40°C、35°D、30°正確答案為:D20、栓釘焊的彎曲試驗采取抽樣檢查,取樣率為每批同類構件抽查且不應少于_。A、10%,10件B、15%,10件C、10%,15件D、15%,15件正確答案為:A21、采用標準貫入試驗、靜力觸探試驗、圓錐動力觸探試驗、十字板剪切試驗、扁鏟側脹試驗、多道瞬態面波試驗方法判定地基承載力和變形參數時,應結合()以及單位工程載荷試驗比對結果進行。A、有關規范B、地區經驗C、技術人員指示D、工程案例正確答案為:B22、人工地基檢測時對粉土地基穩定時間不宜小于()天。A、28B、7C、6D、14正確答案為:D23、淺層平板載荷試驗的試坑寬度或直徑不應小于承壓板邊寬或直徑的()倍。A、2B、3C、4D、5正確答案為:B24、巖基載荷試驗的分級荷載宜為最大試驗荷載的()。A、43108B、43110C、43115D、43120正確答案為:C25、工程驗收載荷試驗最大加載量不應小于設計承載力特征值的()倍。A、1.5B、2.C、1.35D、2.5正確答案為:B26、復合地基載荷試驗的加載方式應采用()。A、電液伺服加載法B、重物加載法C、快速加載法D、慢速維持荷載法正確答案為:D27、豎向增強體載荷試驗的單位工程檢測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且不得少于3根。.A、0.005B、0.01C、0.015D、0.02正確答案為:A28、某CGF樁復合地基,其應力主要影響范圍內以黏性土、粉土為主,在進行復合地基載荷試驗時,其p-s曲線為平緩的光滑曲線;當確定復合地基承載力特征值時,應取()A、0.010b對應的荷B、最大試驗荷載的1/2C、0.006b~0008b對應的荷載D、0.010b對應的荷載和最大試驗荷載的1/2兩者的小值正確答案為:D29、復合地基在工程驗收檢測時,載荷試驗最大加載量應()?A、不應小于復合地基設計承載力特征值的2倍B、加載至復合地基達到《建筑地基檢測技術規范>第5.42條規定的破壞狀態C、沉降急劇增大,土被擠出或承壓板周圍出現明顯的隆起D、承壓板的累計沉降量大于其邊長(直徑)的6%或大于等于150mm正確答案為:A30、復合地基豎向增強體載荷試驗時,對于為設計提供依據的載荷試驗的加載量應()?A、≥設計承載力特征值的2倍B、加載至極限狀態C、≥設計承載力特征值的1.5倍D、預估的極限承載力正確答案為:B1、對某φ500的CFG樁復合地基進行豎向增強體載荷試驗,試驗Q-s曲線呈緩變型,在確定CFG樁的極限承載力時,應取樁頂總沉降量s=()時所對應的荷載值?A、40mm~50mmB、50mmC、40mmD、70mm~90mm正確答案為:C2、采用標準貫入試驗對處理地基土質量進行驗收檢測時,單位工程檢測數量不應少于()點,A、5B、10C、15D、20正確答案為:B3、某單位工程地基處理面積達4800m2,當采用標準貫入試驗對處理地基土質量進行驗收檢測時,檢測數量不應少于()點A、10B、6C、14D、20正確答案為:C4、土層劃分應根據()和地質分層綜合確定。A、土質分層.B、地基承載力分層C、土層力學分層.D、土體顏色地基正確答案為:C5、水泥土鉆芯法試驗抗壓試件直徑不宜小于()。A、60mmB、70mmC、80mmD、90mm正確答案為:B6、低應變法試驗單位工程檢測數量不應少于總樁數的()%且不得少于10根。A、5B、10C、15D、20正確答案為:B7、低應變法實驗豎向增強體波速平均值計算公式ci=2000L/Ot中△t的含義為()。.A、速度波第一谷與豎向增強體底部反射波谷間的時間差(ms)B、速度波與豎向增強體底部反射波相鄰波谷間的時間差(ms)C、速度波第一峰與豎向增強體底部反射波峰間的時間差(ms)D、速度波與豎向增強體底部反射波相鄰波峰間的時間差(ms)正確答案為:C8、多道瞬態面波試驗適用于天然地基及換填、預壓、壓實、夯實、擠密、往漿等方法處理的人工地基的()。A、波形測試B、電阻測試C、阻尼測試D、波速測試正確答案為:D9、為設計提供依據的單樁豎向抗壓靜載試驗應采用()。A、快速維持荷載法B、慢速維持荷載法C、等變形速率法D、循環加卸載法正確答案為:B10、在某級荷載作用下,樁頂上拔量大于前一級上拔荷載作用下上拔量的()倍,可終止加載。A、2B、3C、4D、5正確答案為:D11、在采用鉆芯法判定或鑒別樁端持力層巖土性狀時,()應滿足設計要求。A、鉆孔直徑B、鉆探位置C、鉆孔數量D、鉆探深度正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