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妊娠期監護與護理管理_第1頁
第六章妊娠期監護與護理管理_第2頁
第六章妊娠期監護與護理管理_第3頁
第六章妊娠期監護與護理管理_第4頁
第六章妊娠期監護與護理管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節孕婦監護與管理

學習目標1、掌握產前檢查的時間及內容。2、熟悉孕期的營養、合理用藥及衛生保健指導。3、了解圍生醫學概念及孕產期保健三期管理。一、孕婦監護產前檢查的時間從確診早孕時開始妊娠20周起進行產前系列檢查妊娠20-36周期間:每4周檢查一次自妊娠36周起:每周檢查一次(即妊娠20、24、28、32、36、37、38、39、40周共再做產前檢查9次)高危孕婦酌情增加產前檢查次數

首次產前檢查病史一般項目推算預產期月經史、婚育史既往史本次妊娠過程家族史檢查全身檢查產科檢查腹部檢查骨盆量陰道檢查肛門檢查及繪制妊娠圖

輔助檢查血常規血型尿常規肝功B超遺傳學檢查等

月日公歷:停經月份>3-3+7

停經月份<3+9+7農歷:月份算法同上,+14

預產期EDC腹部檢查

視:腹形及大小,腹部有無妊娠紋、手術瘢痕及水腫等觸:腹壁肌緊張度、有無腹直肌分離,羊水多少、子宮肌敏感程度、宮高、腹圍、四步觸診法聽:胎心四步觸診法骨盆測量

骨盆外測量

髂棘間徑

髂嵴間徑

骶恥外徑

坐骨結節間徑或稱出口橫徑

出口后矢狀徑

恥骨弓角度骨盆內測量

對角徑

坐骨棘間徑

坐骨切跡寬度髂棘間徑

Interspinaldiameter(IS)孕婦取伸腿仰臥位,兩髂前上棘外緣的距離,正常值為23-26cm髂嵴間徑

Intercristaldiameter(IC)孕婦取伸腿仰臥位,測量兩髂嵴外緣最寬的距離,正常值為25-28cm

骶恥外徑

Externalconjugate(EC)第5腰椎棘突下至恥骨聯合上緣中點的距離,正常值為18-2Ocm

坐骨結節間徑或稱出口橫徑

Transverseoutlet兩坐骨結節內側緣的距離,正常值為8.5-9.5cm

出口后矢狀徑

Posteriorsagitaldiameterofoutlet坐骨結節間徑中點至骶骨尖端的長度,正常值為8-9cm

恥骨弓角度

Angleofpubicarch正常值為90度,小于80度為不正常,此角度反映骨盆出口橫徑的寬度

對角徑

Diagonalconjugate

為恥骨聯合下緣至骶岬上緣中點的距離,正常值為12.5-13cm,此值減去1.5-2m為骨盆入口前后徑長度,又稱真結合徑。

坐骨棘間徑

Interspinousdiameter兩坐骨棘間的距離,正常值約為l0cm

坐骨切跡寬度

坐骨棘與骶骨下部間的距離,即骶棘韌帶寬度,將陰道內的食指置于韌帶上移動,若能容納3橫指(約5.5-6cm)為正常,否則屬中骨盆狹窄陰道檢查應在確診早孕時進行,最后一個月內應避免不必要的陰道檢查。肛門檢查繪制妊娠圖輔助檢查化驗檢查B超有死胎、死產史,胎兒畸形史及患遺傳病的病例,應做遺傳檢查。(三)復診見課本49頁二、孕婦管理(一)圍生醫學

圍生醫學又稱圍產醫學,是研究在圍生期內加強對圍生兒及孕產婦的衛生保健,也就是研究胚胎的發育、胎兒的生理病理以及新生兒和孕產婦疾病的診斷與防治的科學。國際上對圍生期的規定有4種:1.圍生期Ⅰ:從妊娠滿28周(即胎兒體重≥1000g或身長35cm)至產后1周;2.圍生期Ⅱ:從妊娠滿20周(即胎兒體重≥500g或身長25cm)至產后4周;3.圍生期Ⅲ:從妊娠滿28周至產后4周;4.圍生期Ⅳ:從胚胎形成至產后1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我國采用圍生期Ⅰ計算圍生期死亡率。實行孕產婦系統保健的三級管理并推廣使用保健手冊1、建立孕產婦系統保健手冊制度。2、通過孕期檢查,及早發現和篩查出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婦,轉高危門診或上一級醫院進行監護。(三)孕婦的自我監測胎心音計數和胎動計數陰道流血水腫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感染癥狀胎膜早破(四)孕期營養關鍵在于所進食物應保持高能量,要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和維生素其中微量元素有鐵,鈣,鋅,碘,硒,鉀等維生素有水溶性(維生素B族、C)和脂溶性(維生素A、D、E、K)(五)孕期合理用藥用藥原則:能用一種藥物就避免聯合用藥能用療效肯定的老藥就避免使用尚難確定對胎兒有不良影響的新藥能用小劑量藥物就避免用大劑量藥物若病情所需,在妊娠早期應用了對胚胎、胎兒有害的致畸藥,應先終止妊娠妊娠藥物危險性分級:FDA的5個級別,在妊娠前12周,以不用C、D、X級藥物為好(六)健康指導衣著與個人衛生活動與休息胎教乳房的自我護理性生活指導分娩前的準備分娩先兆的判斷第二節評估胎兒健康的技術學習目標1、掌握胎兒宮內情況的監測方法。2、熟悉胎盤功能的檢查及胎兒成熟度的檢查。3、熟悉胎兒先天畸形及遺傳性疾病的宮內診斷。一、胎兒宮內情況的監護妊娠早期:婦檢、B型超聲檢查、超聲多普勒法妊娠中期:宮高、腹圍、B超妊娠晚期:1.宮高、腹圍、胎動計數、胎心、B超2.羊膜鏡檢查3.胎兒心電圖4.胎兒電子監測

(一)胎動計數計數胎動是自我監護胎兒情況變化的一種手段。當缺氧嚴重時,胎動則逐漸減弱,次數減少。孕婦可在妊娠30周開始,每天早、午、晚各計數1小時胎動,將3次胎動數的總和乘4,即為12小時的胎動數。在30次或以上,反映胎兒情況良好,如下降至10次以下,多數胎兒有宮內缺氧,需及時到醫院就醫。(二)聽胎心<120次/分或>160次/分為異常

(三)胎兒電子監測

1)胎心率的監測:

①胎心率基線(正常FHR:120-160bpm)無胎動、無宮縮,10分鐘以上FHR的平均值;心搏次數:心動過速(FHR>160bpm)心動過緩(FHR<120bpm)FHR變異:FHR的周期性波動,包括:

擺動振幅:FHR上下擺動波的高度(正常10-25bpm)

擺動頻率:1分鐘內波動的次數(正常≥6次)

基線擺動表示胎兒有一定的儲備能力,是胎兒健康的表現。FHR基線變平即變異消失或靜止型,提示胎兒儲備能力的喪失

②一過性胎心率變化:受胎動、宮縮、觸診及聲響等刺激,胎心率發生暫時性加快或減慢,隨后又回復到基線水平。

無變化

加速:是指子宮收縮后胎心率基線暫時增加15bpm以上,持續>15秒,這是胎兒良好的表現;

減速:是指隨宮縮出現的暫短性胎心率減慢。早期減速變異減速晚期減速早期減速變異減速晚期減速

①無應激試驗(Nonstresstest,NST):

正常:至少有3次以上胎動伴胎心率加速>l5bpm,持續時間>15秒;

異常:胎動數與胎心率加速數少于前述情況或胎動時無胎心率加速②縮宮素激惹試驗(OCT):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