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化與生活》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
《女性文化與生活》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
《女性文化與生活》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
《女性文化與生活》課程教學大綱_第4頁
《女性文化與生活》課程教學大綱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女性文化與生活》課程教學大綱課程代碼:ABJW0125課程中文名稱:女性文化與生活課程英文名稱:Female

culture

and

life課程性質:素質選修課課程學分數:1課程學時數:16授課對象:全校本課程的前導課程:無一、課程簡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動世界宣言》文件中指出,應該把性別研究作為一門對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社會變革具有重要意義的知識。《中國婦女發展綱要(2001——2010)》“婦女與教育”這一部分也明確指出“在課程、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中,把社會性別意識納入教師培訓考察,在高等教育相關專業中開設婦女學、馬克思主義婦女學、社會性別與發展等課程,增強教育者與被教育者的社會性別意識”。近年來,國內很多高校陸續開設女性文學課程,將性別范疇引入文學。與一般文學類選修課相比,這門課程有其獨特之處:它在性別與文學的交匯點上把握課程內容,使之成為女性的、文學的、文化的有機結合體。三者的具體關系或可表述為:以女性為主體,以文學為本位,以文化為基石,以重視當代女大學生健康教育為中心,特開設此門課程。《女性文化與生活》不僅是一門德育課程,更是在大學生中開展性別教育的一門重要課程。它可以幫助學生運用性別視角和專業知識,提出、解答和思考本土現實生活中的女性問題,并讓學生了解女性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明了自己的身心特點,認識自己的性別優勢,從而使學生確立正確的性別意識,掌握社會性別分析方法,把握機遇,充分實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塑造現代女性良好形象。從宏觀的角度講,女性,尤其是中國女性從古至今參與了整個人類歷史和文化創造,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從微觀的角度講,越來越多的女性作家的興起與涌現和個體的寫作姿態不僅反映了對整個中國文化的顛覆、補充和再創造,同時更深切地反映了女性個體生命的奮斗歷程和對自身及整個社會的關注;從現實的角度講,按照一般的人生軌跡都要為人妻母,她們對促進這個世界的美好,民族的崛起,國家的強盛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和不可取代的意義。而這個前提是建立在對自身的歷史和現實的生存狀況的了解以及理性的把握的基礎上的,因此,開設本課程具有多重的人文教育的意義。本課程通過對中國20世紀百年女性文學發展歷程的梳理,引入社會性別分析法,運用獨特的女性視角、使用女性話語解讀女性文學,提升對文學的感悟力、想象力、鑒賞力和評判力,培養先進的性別意識,倡導男女平等,構建和諧社會。本課程從學科的邏輯結構和研究體系出發,理清了女性文化的學科要素、研究方法、理論架構和各個具體的研究領域。作為女性學基礎課程的性質,本課程對有關女性文化研究的領域和研究的問題予以全方位的梳理,對女性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地闡述與探討,以便學生掌握系統的女性文化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提高自身解決所遇到的現實問題的能力。二、教學基本內容和要求第一講導論:女性文化研究與女性主義思潮課程教學內容:1、“女化文化”的內涵與外延:1)女性文化的幾種界定2)百年女性文化發展史3)女性主義思潮與女權主義運動4)女性解放在中國:女性意識、男權制、“四自精神”2、女性文化研究的目的與意義3、西方女性主義思潮與對中國女性文化的影響4、實例分析課程的重點、難點:1、深刻理解什么是女性文化以及研究女性文化的目的和意義2、了解西方女性主義與中國女性文化發展史比較其異同課程教學要求: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女性文化的幾種界定,百年女性文化發展史,女性主義思潮與女權主義運動,女性解放在中國:女性意識、男權制、“四自精神”;2.使學生了解研究女性文化的目的和意義;3.使學生了解西方女性主義思潮與對中國女性文化的影響。第二講浮出歷史地表——“五四”十年女性文學(1917-1927)課程教學內容:1、中國古代女性文學概述:文學中的女性形象與女性文學2、“五四”女作家創作概述3、十年三批女性作家作品講讀:1)陳衡哲、冰心、廬隱、石評梅、林徽音2)馮沅君、蘇雪林、凌叔華3)謝冰瑩、白薇4、一個女性觀點——中國女性價值觀5、實例分析課程的重點、難點:1、了解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古代文學中的女性形象,試分析其根源;2、了解“五四”女作家誕生的契機和特殊的時代背景以及個人風格的差異課程教學要求: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古代女性的地位和古代文學中的女性形象;2.使學生了解中國女性價值觀。第三講文學的革命與革命的文學——三十年代女性文學(1927-1937)課程教學內容:1、三十年代女性文學創作概覽2、丁玲個人經歷與作品解讀3、蕭紅個人經歷與作品解讀4、一個基礎女性詞——優雅的生活5、實例分析課程的重點、難點:1、了解三十年代的時代背景,分析對作家造成的影響2、講述如何優雅課程教學要求: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三十年代的時代背景,并且分析對作家造成的影響;2.使學生了解如何優雅地生活。第四講分裂的世界——四十年代女性文學(1937-1949)課程教學內容:1、四十年代女性文學創作概覽2、蘇青個人經歷與作品解讀3、張愛玲個人經歷與作品解讀4、一個基礎女性詞——禮儀5、實例分析課程的重點、難點:1、張愛玲的傳奇人生與女性觀2、透析“張愛玲熱”課程教學要求: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四十年代的時代背景,并且分析張愛玲的傳奇人生與女性觀;2.使學生了解禮儀的要點。第五講新時期初的女性文學(1977-1989)課程教學內容:1、新時期崛起的女作家群概覽2、80年代初愛情理想的沉浮與男性形象的坍塌3、80年代中后期女性寫作中的顛覆策略與傳統精神回歸4、代表女作家:張抗抗張辛欣王安憶鐵凝徐坤方方池莉5、女生自我保護與避免傷害25歲的選擇——dreamsorreality?

6、實例分析課程的重點、難點:1、新時期文學的回歸與浮出歷史地表2、深刻理解新時期給女性文學創作帶來了怎樣的契機課程教學要求: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新時期給女性文學創作帶來了怎樣的契機;2.使學生了解女生自我保護與避免傷害。第六講幻影與突圍——90年代私人化女性寫作(1990-1995)課程教學內容:1、男性的缺席與女性的自省意識2、陳染個人經歷與作品解讀3、林白個人經歷與作品解讀4、一段人生經歷:雙城記——家與城市5、實例分析課程的重點、難點:1、理解男性缺席與女性自省在女性文學作品中的成因2、比較陳染和林白的差異課程教學要求: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男性缺席與女性自省在女性文學作品中的成因;2.使學生了解成長路上家與城市的選擇。第七講迷亂的年代:“美女文學”現象解讀(1996-2000)課程教學內容:1、90年代后期女性寫作中的情感消費意向與精神探險意義2、衛慧棉棉春樹張悅然3、愛的對象與愛的能力一場愛情——如何談一場成功的戀愛4、實例分析課程的重點、難點:1、比較張愛玲、王安憶與衛慧筆下的上海有何異同以及她們與上海的關系2、比較私人化寫作與身體寫作的區別課程教學要求: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90年代后期女性寫作中的情感消費意向與精神探險意義;2.使學生了解愛的對象與愛的能力。第八講臺港澳暨海外華人女性文學課程教學內容:1、臺灣女性文學概覽三毛席絹曹又方林海音2、香港女性文學概覽瓊瑤、亦舒、岑凱倫、李碧華3、海外華人女性文學概覽4、新時代女性的特征5、實例分析課程的重點、難點:1、了解海外文化與華人女性文學的歷史與現狀2、思考女性文學存在的問題、困境與出路課程教學要求:1.通過教學使學生了解海外文化與華人女性文學的歷史與現狀;2.使學生了解新時代女性的特征。三、教學方法與手段采取課堂講授的教學方法;穿插合適的影片;課堂討論、演講、寫小論文;專題講座等。四、教學學時分配章節與內容課時作業量備注第一講導論:女性文化研究與女性主義思潮2學時第二講浮出歷史地表——“五四”十年女性文學(1917-1927)2學時第三講文學的革命與革命的文學——三十年代女性文學(1927-1937)2學時第四講分裂的世界——四十年代女性文學(1937-1949)2學時第五講新時期初的女性文學(1977-1989)2學時第六講幻影與突圍——90年代私人化女性寫作(1990-1995)2學時第七講迷亂的年代:“美女文學”現象解讀(1996-2000)2學時第八講臺港澳暨海外華人女性文學2學時五、考核方式與成績評定標準1、考核方法:考查2、成績評定:成績分為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其中考勤占10%,課堂表現占10%,作業、論文占70%、其他10%。六、教學參考資源1、參考書目:駱曉戈主編《女性學》,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王國敏主編《20世紀的中國婦女》,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王風華:《女性心理與健康》,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劉霓:《西方女性學》,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王金玲:《女性社會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趙樹勤:《女性文化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羅婷:《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在西方與中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杜芳琴:《婦女學和婦女史的本土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杜芳琴:王向賢主編《婦女與社會性別研究在中國(1987—2003)》,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李小江:《主流與邊緣》,三聯書店1999年版。李銀河:《女性權力的崛起》,文化藝術出版社2003年版。陳東原:《中國古代女性生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