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疆地區漢唐染圖案研究
根據加工技術,中國古代的圖案織物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可以在織機上完成的豐富多彩的織錦,以及可以在兩種或兩種花卉上看到的絲綢、織物和條紋。另一種是在成品之后加工形成的,如刺繡、繪畫、黃金和染色。“染”為染色,“纈”為織物的印花手段。《韻會》:“纈,系也,謂系繒染成文也”,從字的本意來看,“纈”單指絞纈,即將織物扎緊染成花紋,類似于現代的扎染。唐代有四纈之說,除絞纈外,還有蠟纈、夾纈和灰纈,就是今天的蠟染、夾染和藍印花布。染纈自漢代開始發展到唐代走向興盛。宋代高承的《事物紀原》中記載:“纈,秦漢間始有,陳梁間貴賤通服之。隋文帝宮中者,多與流俗不同。次有文纈小花,以為衫子。煬帝詔內外官親侍者許服之。”另有《中華古今注》:“隋大業中,煬帝制五色夾纈花羅裙,以賜宮人及百僚母妻。”可見,染纈織物在隋唐時已極受歡迎,上至皇帝,下到百姓,都愿穿著染花服飾。漢唐時期的染纈實物主要發現和收藏于甘肅敦煌、日本正倉院和新疆地區。前兩地的參考資料較為集中,以唐代為主;而新疆的發現品多分散于各個地區,時間分布也從漢至唐不等。主要有:吐魯番阿斯塔納、民豐尼雅、扎滾魯克、于田縣屋于來克遺址、營盤、山普拉、吐峪溝以及樓蘭。現選取其中部分實例探討漢唐時期染纈織物圖案的類型和發展規律。1裝飾紋樣的設計植物紋是表現植物形象的紋樣的總稱,是工藝美術和紡織品常用裝飾紋樣之一,其表現既有寫實化的,也有圖案化的。在新疆發現的染纈織物中,植物紋樣可分為2類:一類是是葡萄紋,另一類是花卉紋。1.1織物上的應用在佛教藝術中,菩薩手持的葡萄蘊含著五谷豐登的意義,所以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裝飾題材。葡萄是西漢張騫出使西域后引入中國的,至隋唐代時,吐魯番和敦煌文書中已有葡萄名目的記載,同時,葡萄作為紋樣的使用范圍逐漸擴展,應用于紡織品、壁畫和銅鏡等物品上。1965年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了白地葡萄紋印花羅(圖1),在白色地上以深棕色印制圖案,紋樣寫實,屬于新疆出土的為數不多的夾纈。但織物破損嚴重,只能看到分散的葡萄紋、葡萄葉以及卷草紋,未發現排列規律。1973年又出土褐地葡萄葉紋印花絹(圖2),織物面積較大,長100厘米,寬41厘米,幅邊寬約2厘米。褐色地上緊密纏繞著黃色的葡萄藤蔓,其中分別填充葡萄、葡萄葉和花朵,二方連續,圖案比白地葡萄紋印花羅更顯抽象,獨具異域風情。根據武敏的研究,此件織物為灰纈,在填充花卉處可以看到明顯的接版重疊痕跡,花版經向長度為15.3厘米,緯向寬度為54厘米。1.2花的種類和排列方式花卉紋是新疆出土染纈織物中所見最多的圖案,花卉的種類和排列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分散的獨立小花,有主次分明的組合,還有菱格骨架內填充朵花的。1.2.1分散的獨立花香1.2.2分色式花版染色主次分明的結構不僅是繪畫重要的構圖手法,也是紡織品圖案排列的常用手段,染纈織物也一樣。這一特點在1968年阿斯塔那出土的土黃地黃白印花絹(圖5)中就顯而易見,土黃地上顯黃色六瓣和白色四瓣小花,六瓣花布局稀疏,空隙處填簡易的四瓣小花,兩種花時有重疊,可推測為分量套花版先后上染。類似的還有暗綠色套印花絹(圖6),顯示2組圖案,綠色的六瓣團花和十樣花,以及一上二下為一組的白色小點,圖案互相覆蓋,也通過2套花版印染而成。這2件織物都是在同色系的大花朵和地上套染白色小型圖案,既完成了花型上的主次區分,也表現了顏色上的不同效果。除此之外,還有單純以六瓣花和四瓣花組成的圖案的主次之分,黃紗地麻花灰纈、小花印花絹、綠地印花絹裙以及絳地印花絹裙都是這種結構。還有一件天青地花卉印花絹(圖7),主體圖案為六瓣深青色花瓣和五瓣橙色花芯,外部穿插著和花芯相似的五瓣小花以及互相纏繞的深青色枝葉。這件印花絹相比其他的主次構圖結構更加飽滿,也與敦煌發現的花卉紋夾纈更加接近。1.2.3伊利格骨架2盜掘“雁首”圖2此外,德國探險家勒柯克于1904~1905年間,在高昌K遺址“藏書室”旁邊的窄回廊和吐峪溝右岸寺廟“遺書室”盜掘了2件夾纈絲織品(圖14)。一件印兩低垂的雁首,身體殘缺,上方有聯珠菱形裝飾,顏色保存好,顯橙色和藍色,白色勾邊。另一件顏色退化,白邊勾勒出伸展的翅膀,可能和前一件為同一織物上的殘片。3幾何紋的種類在各種各樣的織物圖案中,不僅有豐富多彩的動植物具象紋樣,更有結構精煉、風格獨特的抽象幾何紋樣。幾何紋是以點和線為基礎,通過組合排列形成的有規律的裝飾紋飾,注重形式上的變化和結構上的美感。在新疆發現的幾何紋染纈織物可分為以下幾種:散點式小菱形、菱格網紋和暈繝條紋。3.1春秋至西漢年間在織物上有規律的填充空心小菱形,且各菱形之間距離相等,是此類圖案的表現形式。年代最早的出土實物是發現于且末縣扎滾魯克古墓群的一件絞纈方格圓圈紋殘毛布單(圖15),屬于墓葬的且末文化時期,即春秋至西漢年間。織物長110厘米,寬96厘米。平紋,分區顯紫色、絳紅色和紅色的方格紋,格紋長2.5厘米,寬2.2厘米,格內扎染白色空心小菱格紋。根據細節圖可發現,絳紅色紗線少部分顯紅色,紅色紗線中也有白色混入,因此這件織物可能是棕色和白色的方格紋毛布將白色部分扎綁后浸入紅色染液的結果。與此圖案類似的還有在屋于來克古城遺址發現的北朝紅色絞纈絹(圖16),以及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紅地、絳地和藍地絞纈絹等(圖17)。這些織物都是先在素色平紋地上以均勻間距扎綁后再上染,屬于絞纈的典型工藝,比較常見和流行,從春秋至唐代都有出土,但紋樣變化小,一直保持著單純的散點菱形狀。3.2承獨人工長絲文化政策下毛布上的長絲網絡形貌菱格網紋最先出現于遠古時代的陶器,后逐漸發展變化成紡織品上的裝飾紋樣。扎滾魯克曾發現過一件絞纈菱格網紋毛布(圖18),是衣服殘片,長56厘米,寬53厘米,分布大小相近相互連接的菱形,菱形四邊由2排細密的白色圓點組成,每排大約有12個。織物上未見針眼,可能用扎綁法制成,要在毛布上扎系出為數眾多的點,其復雜程度是可想而知的。阿斯塔那304號墓和117號墓也分別發現了網格紋絞纈絹(圖19),菱形四邊以單排圓點組成,圓點面積較大,每排僅分布約4個,紋樣較扎滾魯克的發現品粗曠。這2件織物上都能看到明顯的針眼和褶皺痕跡,因此采用了與前件不同的縫絞法。3.3暈圖1暈繝是唐代織錦中常見的表現手法,由不同顏色過度組成色彩斑斕的條紋,給人以豐富華美之感。《續日本紀》中記載:“染作暈繝色,而其色各種相間;皆橫終幅。”因此,暈繝本是染纈的一種。阿斯塔那227號唐墓中出土的一件條紋染纈綺,紅、白、黃、綠4色相間,非常美觀。其制作方法是先將織物分段按橫向扎起,然后再浸水染色,是絞纈中的綁扎法。與之類似的還有在青海都蘭吐蕃墓發現的染纈葡萄紋綺(圖20),染成綠白相間的條紋狀,印染方法和阿斯塔那的發現品相同。這2件實物都是織綺染色,使本來就復雜的織物更顯華貴。根據以上出土實物可以發現,絞纈多表現為幾何紋,圖形規整,常用縫絞法和綁扎法。除暈繝外,顏色也較單一,地染色,花白色。4阿斯塔那出土染圖案的豐富信息同樣引人注目的人物圖案還有在阿斯塔那出土的2件唐代狩獵紋印花織物。一件是綠紗地狩獵紋灰纈(圖22),墨綠色地上顯以線勾勒的粉綠紋樣,散點分布著騎馬的獵手、飛翔的禽鳥、奔跑的兔子和鹿,以及花卉,形象生動活潑;另一件是煙色地狩獵紋印花絹(圖23),為褥子的貼邊,由4塊拼成,圖案比前一件精細,印出騎士回首射獵獅子的場景,為一個花紋單位,上下循環,左右對稱,有的花紋上還有因堿劑印花而形成的孔洞。狩獵是唐代封建統治階層喜愛的活動之一,狩獵紋在染纈上的應用也反映了當時社會活動的一個方面。綜上可知:1)新疆地區出土的染纈織物時間跨度大,春秋至唐代都有。可以大致理清4種染纈的發展順序:絞纈和蠟纈產生較早,在漢代均有發現;夾纈和灰纈則最早出現于唐代。2)染纈圖案和工藝間的關系密不可分,絞纈多制抽象幾何紋樣,風格質樸;蠟纈、夾纈和灰纈則產生具象的動植物圖案,表現細膩。發現最多的是花卉圖案,圖案的布局分為散點、主次和框架結構。3)雖然4種染纈都有出土,但是絞纈、蠟纈和灰纈數量多,夾纈少,因此想要全面了解漢唐時期的染纈圖案,還需結合敦煌和正倉院的藏品。阿斯塔那108號墓出土過1件絳紗地柿蒂花灰纈(圖3),屬于盛唐時期,長139厘米,寬16厘米,絳色地上均勻分布白色四瓣小花,花瓣空心,內填小圓點,花蕊也呈圓點狀,每片花瓣周圍點綴小葉子,各行間錯位排列。小花直徑約2厘米,花紋清晰,顏色鮮艷。斯坦因也曾于阿斯塔那發現了圖案完全相同的黃色四瓣朵花紋灰纈絹,長約33厘米,寬約7.6厘米,小花直徑約為2厘米,可能為同一花版印制。同樣以散點式排列的還有1972年于阿斯塔那出土的絞纈印花羅(圖4),長63厘米,寬15厘米,墨綠地上顯白色花紋,四瓣小花,花朵中間有淺棕色十字紋,是將圖案縫絞后半浸染成果。魏晉南北朝時期,菱格骨架作為一種新型骨架出現在紡織品上,其表現形式是在聯珠或條形構成的菱形內填以主題紋樣,吐魯番所出的一件織錦就是此形式的骨架,內填小花,菱格四邊也點綴花朵(圖8)。染纈中也出現了類似的圖案排列:1968年阿斯塔那北區墓中出土的棕色印花絹(圖9),主題紋樣為六瓣朵花,菱形外框四邊為等距的4個小圓點和4瓣小花;還有阿斯塔那85號墓發現的西涼時期藍地蠟纈絹(圖10),在藍色地上以大小相同的白色圓點組成菱形骨架和花朵,同樣的圖案在新疆出土染纈中還有很多。另外,聯珠菱格框架也可以產生變化,屋于來克古城遺址發現的一件藍色印花毛織物,就將菱形外框的聯珠全部替換成與主題紋樣相似的小花(圖11)。這類骨架與幾何紋染纈中的菱形網格紋有異曲同工之處。與植物紋相比,禽鳥紋染纈植物的發現少了許多,而且都與花卉相結合。如阿斯塔那108號墓出土的黃紗地花樹對鳥紋灰纈(圖12),紋樣表現了2只對小花樹而立的鴛鴦,鴛鴦的正下方有一折枝花,圖案完全對稱,成散點式排列,線條勻稱,對鳥造型精準,極富裝飾性。另有一件淺棕地團窠立鳥紋印花縑(圖13),原為女裙殘部,長109厘米,寬83.6厘米,在蕾形寶相花中置立鳥,團窠直徑12厘米,每4個主花間填“十”字形折枝卷葉花作賓花,花型華麗,裝飾意味極濃。花紋對稱,四方連續。這種紋樣正是自唐初風靡近百年,由四川竇師綸設計的“陵陽公樣”,可見染纈織物圖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當時流行紋樣的影響。新疆出土的人物紋染纈中,最著名的要屬民豐尼雅東漢墓的“蠟染藍白印花棉布”(圖21)。藍色棉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重慶第二師范學院《醫學生的情緒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臨沂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一次月考(開學考試)英語試題含答案
- 蘇州托普信息職業技術學院《俱樂部經營管理》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工商大學《文化活動方案策劃》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二模)呂梁市2025年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詳解)
- 企業競爭力問題-復雜系統分析
- 硬件產品的市場趨勢跟蹤考核試卷
- 禮儀用品制作工藝流程考核試卷
- 棉花倉儲庫存動態監控考核試卷
- 礦山機械材料力學性能與選材考核試卷
- 術中低體溫預防課件
- 膜分離技術與海水淡化和水再用參考資料課件
- 學校家庭教育指導(班主任培訓班) 課件
- 2022年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移動餐車租賃合同
- 人教版七年級數學下冊《二元一次方程組》優質課說課課件
- 食用菌資源的開發及利用
- 幼兒園繪本故事:《再見電視機》 課件
- 三.國際法習題之經典案例分析
- 中國傳媒大學-輿論學原理、方法與應用-課件-第一章 輿論傳播的源與流
- 水下混凝土澆筑導管水密試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