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赤壁賦宋·蘇軾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與父兄蘇洵、蘇轍合稱“三蘇”。文章位“唐宋八大家”之列,開創(chuàng)豪放詞派。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他詩詞文賦、書法、繪畫樣樣精通,是中國文學史、文化史上的巔峰人物之一。
宋神宗熙寧年間,蘇軾因反對新法,遭朝臣嫉恨,以詩歌“玩弄朝廷,譏嘲國家大事”的罪名獲罪。一場牽連蘇軾三十九位親友,一百多首詩的大案震驚朝野。這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這一案件,導致蘇軾終身遭貶,他以“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一句概括了自己飽經(jīng)離難的一生。
二.關于赤壁
赤壁古戰(zhàn)場
曹軍不善水戰(zhàn),孫劉聯(lián)軍利用火攻大破曹軍的戰(zhàn)場。湖北嘉魚縣東北湖北蒲圻縣西北
文赤壁(東坡赤壁):黃州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fā)。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杜牧《赤壁》蘇軾《赤壁賦》、《后赤壁賦》蘇軾在赤壁的創(chuàng)作活動,給赤壁增添了光彩,清人就干脆把黃州赤壁命名為“東坡赤壁”,并鐫刻在建筑物的門額上,由此名滿天下。直到今天,在黃岡東坡赤壁,仍有“二賦常”“酹江亭”“坡仙亭”等名勝。寫作背景
元豐三年(1079年),蘇軾因作詩諷刺王安石新法(“烏臺詩案”),被捕入獄。出獄后,被貶黃州團練副使。為排遣內(nèi)心郁悶,他泛舟赤壁,先后寫下了前后《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的黃州,就是今天的湖北黃岡。黃岡西北的長江邊上,有一處風景勝地。那兒矗立著一座紅褐色的山崖,因為形狀很像鼻子,人們就稱它為赤鼻磯;又因為山崖陡峭如一面墻壁,所以它也被稱為赤壁。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蘇軾遭受政治迫害,被貶謫到黃州已經(jīng)兩年了。“長江繞廓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水中的鮮魚,山間的竹筍,江城的一切風物,都給政治失意的蘇軾帶來莫大的慰藉。這時,他曾站立在江邊赤壁之上,眺望如畫江山,唱出了“大江東去”的豪放歌聲。他還在七月十六日一個幽靜的夜晚,駕舟暢游于赤壁之下的長江水面,寫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賦》。文中寫的那“玄裳縞衣”的孤鶴,實際是象征身遭貶謫寂寞的作者本人,是其《前赤壁賦》中流露出的“羽化成仙”思想的具體表現(xiàn)。
介紹烏臺詩案情蘇軾烏臺詩案
大約是蘇軾在朝廷當禮部尚書之時,在他被貶謫之前,有一日,他去王安石的書房烏齋去找王安石,王不在,蘇軾見烏齋臺桌上擺著一首只寫得兩句尚未寫完的詩──“明月枝頭叫,黃狗臥花心。”蘇東坡瞧了又瞧,好生質(zhì)疑,覺得明月怎能在枝頭叫呢?黃狗又怎么會在花心上臥呢?以為不妥。于是提筆一改,將詩句改為“明月當空照,黃狗臥花蔭。”
王安石回來后,對蘇軾改他的詩極為不滿,就將他貶到合浦。蘇東坡到合浦后,一天,他出室外散步,見一群小孩子圍在一堆花叢前猛喊:“黃狗羅羅,黑狗羅羅,快出來呀!羅羅,羅羅,羅羅。
”蘇東坡出于好奇心,走過去問小孩喊什么,小孩說,我們叫蟲子快點出來,好捉它。蘇東坡湊近花前一看,見有幾條象芝麻大的黃色、黑色的小蟲在花蕊里蠕動,就問小孩說:“這是什么蟲?”小孩說:“黃狗蟲,黑狗蟲。”蘇東坡離開花叢,
來到一棵榕樹下,正碰到樹上有一陣清脆的鳥叫聲,便問旁人:“這是什么鳥?”旁人答道:“這叫明月鳥。”此刻蘇東坡才恍然大悟,知自己錯改了王安石的詩。
但后人評價說,王安石身為宰相,氣量心胸也太狹小,他雖懂得地方上的風俗人情,也不應該因蘇軾錯改了他的兩句詩,而立“烏臺詩案”,置蘇下獄,進而又隨便發(fā)配人家。這樣做,與搞“文字獄”有何區(qū)別。其實,從史實上看,王安石罰蘇東坡,錯改兩句詩不過是表面上的次要的原因,實質(zhì)上主要原因,則是政治上蘇軾反對王安石變法。因此之故,蘇軾先被貶惠州,后再次遭貶儋州。廣州市育才中學劉亞萍
三.關于賦賦是我國古代一種文體,兼具詩歌和散文的特點。其特點是“鋪采摛chī文,體物寫志”。有時虛設主客,通過賦家“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方式闡述觀點。屬
客窈窕斗牛扣舷桂棹幽壑嫠婦愀然舳艫旌旗釃酒橫槊匏尊相屬蜉蝣麋鹿挾飛仙更酌肴核枕藉無盡藏相繆漁樵倚歌而和之共食溯流光sùzhǔyǎotiǎodǒuxiánzhàohèhèlíqiǎoliáozhúlújīngshīshuòqiáomípáozhǔfúyóuzàngxiéshìgèngzhuóyáojiè翻譯課文
壬戍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既望:農(nóng)歷每月十五日為“望”,十六日為“既望”屬客:勸客人飲酒。屬:通“囑”,引申為勸酒明月之詩:指《詩經(jīng)·陳風·月出》窈窕之章:指《月出》篇中《月出皎兮》一章
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七日,我與客人泛舟在赤壁下的江面游覽。這時清風徐來,江上風平浪靜。舉起酒杯一邊向客人敬酒,一邊朗誦《明月》的詩篇,吟起“窈窕”的篇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少焉:過了一會兒。斗牛:星座名。斗宿和牛宿白露:白茫茫的水氣縱:任憑一葦:喻指葦葉似的小船如:往浩浩乎:廣大的樣子馮:通“憑”,靠,依托虛:太虛,指天空御:駕御遺世:脫離塵世羽化:道教稱成仙為羽化,認為成仙后可以飛升過一會兒,月亮從東山升起,在斗、牛星之間徘徊著。白茫茫的水氣籠罩江面,水光與天色連成一片。任憑這一葦葉似的小舟隨意飄蕩,浮在寬廣無邊的江面上,覺得像在浩浩蕩蕩的太空中駕風飛行,卻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又覺得像是飄飄悠悠的離開了人世而無牽無掛,飛升到仙境一般。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知,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客人蕩著船兒,在赤壁下游玩。清風緩緩吹來,水面波浪不興。舉起酒杯,勸客人同飲,朗頌《月出》詩,吟唱“窈窕”一章。一會兒,月亮從東邊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間。白濛濛的水氣籠罩江面水光一片,與天相連。任憑小船兒自由漂流,浮動在那茫茫無邊的江面上。江在曠遠啊,船兒象凌空駕風而行,不知道將停留到什么地方;飄飄然,又象脫離塵世,無牽無掛,變成飛升仙界的神仙。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以寥寥幾筆勾勒出了作者于秋夜月下泛舟江上所看到的月白風清、水天相連的景象。(這“徘徊”可說是神來之筆,從東山上升起的月亮,似乎很理解人意,它慢慢升起,卻又不忍匆匆離去,只在斗牛之間“徘徊”,又似在看人間美景。)
陶醉于赤壁月夜美景的喜悅之情!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東山徘徊斗牛一、理解課文第一段,思考:第一段作者寫的是什么樣的景?表達作者了什么樣的情感?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于是:在這個時候桂棹:桂樹做的棹蘭槳:木蘭樹做的槳空明:指映照著月色的清澈透明的江水溯:逆流而上流光:指江面上隨波浮動的月光渺渺:悠遠美人:指內(nèi)心所思慕的賢人。這時喝酒喝得極為快樂,我就敲著船舷唱起歌來。歌詞道:“桂木做的棹啊,蘭木做的槳,劃開清澈見底的江水,在月光浮動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懷啊,多么悠遠,我所思慕的賢人啊,好似遠在天的另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倚歌:指按照歌曲的聲調(diào)和節(jié)拍和:伴奏嗚嗚:象聲詞,常指凄涼的音調(diào)舞:使……起舞泣:使……之泣嫠婦:寡婦客人中有會吹洞簫的,便按歌曲節(jié)拍應和起來。蕭聲嗚嗚的,好像在哀怨,又像在眷戀,好像在哭泣,又像在申訴,余音悠長委婉,就像細絲一樣將斷未絕。這蕭聲仿佛使?jié)摬卦谏顫局械尿札埪犃似鹞瑁构轮凵系墓褘D聽了落淚。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這時候,喝著酒兒,心里十分快樂,便敲著船舷唱起歌來。唱道:“桂木做的棹啊蘭木做的槳,拍擊著澄明的水波啊,在月光浮動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遠茫茫,眺望心中的美人啊在天邊遙遠的地方。”客人中有會吹洞簫的,隨著歌聲吹簫伴奏,簫聲嗚咽,象含怨象思慕,象抽泣,象低訴。吹完后,余音悠長,象細長的絲縷延綿不斷。這聲音,能使深淵里潛藏的蛟龍起舞,使孤獨小船上的寡婦悲泣。來自觸景生情,見茫茫月色江水,產(chǎn)生于“美人”在天一方之嘆。來自客人幽怨悲涼催人淚下的洞簫聲。
“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這里既可以說是“君主(宋神宗)”也可以說是他的美好理想—政治抱負。自己作者遭受貶謫后建功立業(yè)的理想難以實現(xiàn)的苦悶。二、理解課文第二段,思考:文章第二段作者的感情從樂到悲,悲從何來?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詞唱出了主人怎樣的情懷?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愀然:形容神色嚴肅或憂愁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正地坐著西:向西東:向東繆:通“繚”,盤繞蒼蒼:深青色困:擊潰我憂傷得變了臉色,整好了衣襟,嚴肅地端坐著,問那個客人道:“為什么吹得這樣悲涼呢?”客人回答道:“‘月明星稀,烏鵲南飛’,這不就是曹孟德的詩句嗎?向西可望到夏口,向東可望到武昌,山和水相互繚繞,樹木茂密,一片蒼翠,這不就是曹孟德被周瑜擊潰的地方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方:當舳艫:指戰(zhàn)船釃酒:斟酒橫槊:橫持著長矛當他攻破荊州,奪得江陵,順流東下的時候戰(zhàn)艦千里相接,旌旗遮天蔽日,面對大江酌酒豪飲,橫握長矛吟詩時,那本是一代了不起的英雄啊!可是如今在什么地方呢?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侶、友:意動用法,以魚蝦為侶,以麋鹿為友匏樽:用匏做的酒器。匏:葫蘆的一種蜉蝣:一種昆蟲,生命短促,只能活幾個小時何況我與你在江邊和沙洲上捕魚砍柴,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駕著像一張葉子似的小舟,舉起葫蘆似的酒器互相敬酒。人生像蜉蝣一樣短暫地寄托在天地之間,像大海里一粒小米那樣渺小。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挾:持,帶。這里指偕同抱:環(huán)繞長終:長存始終驟得:迅速得到,輕易得到托遺響于悲風:把洞簫的余音寄托給悲涼的秋風哀嘆我輩的生命瞬息即逝,羨慕長江流水奔騰不息,我只想著挽著飛升的仙人在宇宙中遨游,環(huán)繞著明月直到永遠。但是知道這是不可能如愿以償?shù)幕孟耄灾缓媒枨镲L里簫聲來表達此時心中的憂傷。”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我有些憂傷,理好衣襟端正地坐著,問那客人說:“為什么奏出這樣悲涼的聲音呢?”客人回答說:“‘月光明亮星星稀少,一只只烏鴉向南飛翔’,這不是曹孟德的詩句嗎?向西望是夏口,向東望是武昌,這兒山水環(huán)繞,草木茂盛蒼翠,不就是曹操被周瑜打敗的地方嗎?當他占取荊州,攻下江陵,順江東下的時候,戰(zhàn)船連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臨江飲酒,橫握著長矛吟詩,本是一時豪杰如今在哪里呢?何況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捕魚打柴,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駕著一只小船,舉杯互相勸酒;寄托蜉蝣一般短暫生命在天地之間渺小得象大海里的一粒小米。哀嘆我們生命的短促,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愿與神仙相伴而遨游,同明月一道永世長存。知道這種愿望是不能突然實現(xiàn)的,只好把這種無可奈何的心情寄托于曲調(diào)之中,在悲涼的秋風中吹奏出來。”
客人的“悲”由三方面原因構(gòu)成:
三、理解課文第三段,思考:“客”的“悲”從何而來?你對“悲”又是如何理解的?偉人逝去,人生須臾,理想不可驟得,這確是作者被貶后一段心路歷程!不免讓人對蘇軾產(chǎn)生一種消極虛無的看法。其實,應該說蘇軾也是慘透了人生,把自己的境界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看透歷史、看透自然
①“而今安在哉”由古代英雄與現(xiàn)實的自己對比而生悲。②“哀吾生之須臾”由宇宙無窮與人生須臾的對比而生悲。③由自己的政治理想與“知不可乎驟得”的現(xiàn)實對比而生悲。其實,本段以“蘇子愀然”“問客”,引出的是一場關于人生意義的論辯。一主一客都是作者的獨白,反映了他陷于苦悶而又希望擺脫苦悶的矛盾心理。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斯:這,指水彼:那,指月卒:最終蓋:假若曾:表示強調(diào),有“竟然”的意思自:如果我說:“客人也知道那水和月亮嗎?江水總是這樣長流不息,可是它始終沒有流盡;月亮總是那樣的有圓有缺,可是他到底不會增減,要是從它變化的一面來看,那么天地間的萬事萬物竟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可能保持不變;要是從它不變的一面來看,那么萬物和人類都是不會消失的啊,你又何必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呢?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且:況且茍:假若造物者:指天,指大自然無盡藏:佛家語,意謂無窮無盡的寶藏食:通“適”,享用況且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如果不是屬于我所有的,即使一絲一毫也無法占有,只有那江上的清風和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的便成了悅耳的聲音,眼睛看到了便成了悅目的顏色,拿它無人禁止,享用它也用不完的。這就是大自然的無窮無盡的寶藏啊,這就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美景和快樂。”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我對客人說:“你也知道那水和月的道理嗎?水象這樣不斷流去,但它實際上不曾流去;月亮時圓缺,但它終于沒有消損和增長。原來,要是從那變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間的萬事萬物,連一眨眼的時間都不曾保持過原狀;從那不變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們本身都沒有窮盡,我們又羨慕什么呢?再說那天地之間,萬物各有主宰者,如果不是我應有的東西,雖說是一絲一毫也不拿取。只有江上的清風,與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它,聽到的便是聲音,眼睛看它,看到的便是色彩,得到它沒有人禁止,享用它沒有竭盡,這是大自然的無窮寶藏,是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的。”
從“變與不變”的角度,從變的角度說,天地宇宙也是瞬息萬變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樣,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從虧到盈不斷地變化;從不變的角度,水雖然流去但還是水,月亮雖然有圓有缺但還是月亮,作為個體的人,雖然生命是短促的,官職地位是可以變化的,但對人生美好的追求,又同宇宙一樣是永恒存在的。
從“不取與取”的角度,因為“物各有主”所以“雖一毫而莫”也就是要摒棄曾經(jīng)有過的祿祿官位蝸角虛名;而明月清風是大自然的無盡寶藏,可以為“吾生”所享用,從中得到樂趣,所以要取。四、理解課文第四段,思考:作者是怎樣勸慰客人,使他從悲情中解脫出來?五、你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這里沒有失意沮喪,而是心胸豁達。這里沒有及時行樂,而是精神超然。有人說,這不過是及時行樂,但其所樂者是陶醉于自然,追求的是精神自由,而并非物質(zhì)上的享受,他對功名利祿比較超脫而執(zhí)著于自己的追求,所以,這就同一般的行樂思想有本質(zhì)的不同。其實,這種態(tài)度深受莊子人生哲學的影響,不為生死、得失、榮辱、毀譽所累,追求無條件的精神自由,以自我排解。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洗盞更酌:洗凈酒杯,重新飲酒核:果品相與:相互枕藉:交錯地枕靠著躺在一起既:已經(jīng)
客人聽后高興的笑了起來,于是洗過酒杯,重新飲酒。直到菜肴果品統(tǒng)統(tǒng)吃光了,杯盤也雜亂的放著。大家你靠著我,我挨著你睡在船上,不知不覺東方的天色已經(jīng)發(fā)白了。六、思考:結(jié)尾在全文中的作用和其中蘊含的深義?結(jié)尾段寫客人轉(zhuǎn)悲為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jié)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進一步寫出了他精神超脫之后的愉悅,從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句式和詞的活用1、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2、凌萬頃之茫然。()3、渺渺兮予懷()4、西望夏口,東望武昌。()5、侶魚蝦而友麋鹿()6、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7、夫水,智者樂也。()8、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9、而今安在哉()10、何為其然也()狀語后置定語后置倒裝句名作狀語意動用法使動用法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賓語前置11、桂棹兮蘭()12、羽化而登仙()13、烏鵲南飛()14、不知東方之既白()15、順流而東()16、下江陵()17、肴核既盡()名詞作狀語,用桂樹,用蘭樹名詞作狀語,像長了翅膀一樣名詞作狀語,向南名詞用作動詞,顯出白色名詞作動詞,向東進軍名詞用作動詞,攻占形容詞用作動詞,吃盡廣州市育才中學劉亞萍1、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六)翻譯下列句子:
如果從事物變化的一面來看,那么,天地間沒有一瞬間不發(fā)生變化;如果從事物不變的一面來看,萬物與自己的生命同樣無窮無盡,又何必羨慕他們呢?(六)翻譯下列句子:2、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呼應前文)之所共食。”
只有江上的清風,以及山間的明月,耳朵聽到了才成為聲音,眼睛看到了才成為顏色,取得它們不會有人禁止,使用它們也不會有用盡的憂慮。這是大自然無窮無盡的寶藏,而我能夠同你們共享。貶官文化
古之中國,宦海沉浮,稍不留意,就要受到貶謫。在數(shù)不清的遭貶人員之中,常常有飽讀詩書之人。貶了官,失了寵,摔了跤,悲劇意識就來了。這樣一來,文章有了,詩詞也有了。過些時候,或過了一個朝代,時過境遷,天子覺得此人不錯,撥亂反正,恢復名譽,于是受貶官員人品文品雙全,傳之史冊,通之后人。又因他們在受貶期間親熱過山水亭閣,足跡所到之處,便成了遺跡,這些文化便形成了貶官文化。
詩文中全是滄桑;笑容里滿是眼淚!
面對困境、逆境,痛苦、悲傷、落寞、茫然,自是不言而喻,但這種情緒如何消除呢?
這叫消解悲劇情緒,中國人在傳統(tǒng)文化里面,消解悲劇情緒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種:仙、酒、夢、女人(知音)、自然(風、月、水等)
這是古人解救自我的好方法。
就如李白高呼:“古來圣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并提議:“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韋莊也說:“須愁春漏短,莫訴金杯滿。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幾何!”。
又如:1.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2.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3.許渾: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4.楊慎: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蘇軾是中國古代最有魅力和性格的文人,那他又是如何來排遣心中的苦悶和憂愁的呢?
蘇軾也是個文人,也脫離不了上面這幾種方法,但卻別具風格,獨樹一幟!
他認為舉杯只會愁更愁,俗話說“心病還要心藥醫(yī)”,欲求精神苦悶的真正解脫,只有求之于自身在哲學上的“解脫”,雖然他在文中借客之口表達了自己的悲情,但并不在于宣揚這種悲觀的論調(diào),而是沿用了賦家“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方法,力求闡明萬物變與不變的道理,超脫于無益的悲觀,憑仗哲學武器,他的精神世界也就隨之而轉(zhuǎn)出了一個更新更深的境界。
這是一種成熟,也是一種睿智,更是一種難以企及的境界!
“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fā)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jié)果——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jīng)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chǎn)生。”《蘇東坡突圍》余秋雨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朦朧迷離,羽化登仙(景美)夜游赤壁,本來是一件“飲酒樂甚,扣舷而歌”的樂事,但隨后卻由喜轉(zhuǎn)悲,那么悲從何來呢?閱讀文章第二、三段,找出這兩段中與“悲”相關的內(nèi)容?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悲從簫聲中來客人吹簫,簫聲幽怨,幽聲生悲“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周瑜、曹操在歷史上曾各自橫掃南北方而無人能敵,并在長江兩岸激烈對抗過。他們在生前曾獲得過巨大聲譽、創(chuàng)造過偉大業(yè)績,甚至力量大到可以操縱歷史的進程。但當他們死去之后,連自己的軀體都化為灰土,更不論他們生前所獲得的名利早已煙消云散。最后還是落得兩手空空的歸去,一如他們兩手空空的來到這個世界上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歷史人物的遭際使之感嘆人生虛無悲從歷史人物中來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世如天地滄海,而自己如其中微小一粒。連那么偉大的人物都不能永久得到的事物,自己這樣微不足道的角色更加無能為力不僅如此……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長江無窮,而自己卻生命短暫。想要獲得長江一樣無窮的生命以有足夠的時間取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是完全不可能的悲從人生中來(人生苦短)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木做的棹啊,蘭木做的槳,劃開清澈見底的江水,在月光浮動的江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懷啊,多么悠遠,我所思慕的賢人啊,好似遠在天的另一方美人的意象一般被解釋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悲從歌聲中來(政治失意)由喜入悲政治失意(蘇軾)歷史滄桑個人渺小人生短促人生苦短簫聲幽怨悲涼人生虛無(客人由此感嘆)針對“客”的兩大“悲”,蘇軾都有哪些感悟?閱讀文章第四段,找出這兩段中蘇軾有所感悟的內(nèi)容?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水月人變不變逝者如斯盈虛者如彼生老病死未嘗往也卒莫消長代代相承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食不能得能得天地萬物耳得之聲目遇之色物各有主主觀存在原因人生苦短人生虛無天道長存萬物不變聲色心生無窮無盡何悲之有?生命和萬物都是無窮無盡,可以盡情享用由心而生的聲色,不用杞人憂天夜游赤壁(喜)樂甚而歌(政治失意)人生虛無人生苦短變與不變?nèi)∨c不取釋然而笑人生美好悲悟主客之辯內(nèi)容上,通過夜游赤壁、主客之辯來體現(xiàn)作者由故作曠達到陷于苦悶、又由苦悶到解脫的思想過程。表現(xiàn)了作者雖身處逆境卻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寫法上,本文采用因景生情、借物喻理的手法,在結(jié)構(gòu)上通過主客問答、抑客伸主的將寫景、抒情、說明三者融匯統(tǒng)一。作為一篇文賦,本文的句式胼散相間,錯落有致相對于《前赤壁賦》,同有“一洗萬古”之妙的《后赤壁賦》同樣精彩。古人認為“若無前篇,不見此篇之妙;若無此篇,不見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鳴谷應,風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開”作業(yè):完成《評價手冊》P76頁“拓展延伸”,并預習《始得西山宴游記》,完成《評價手冊》P78頁“積累運用”“研習探討”讀難句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七蘇子客船游覽赤壁的下面既,已經(jīng);望,農(nóng)歷大月十六小月十五為望。狀語后置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月亮出來從東山的上面來回地走在斗星牛星狀語后置狀語后置與劃在壬戌年的秋天,農(nóng)歷七月十七日,蘇某和客人乘船在赤壁下游玩。月亮從東山升起,在南斗宿和牽牛宿之間運行。讀難句縱一葦之所如,凌萬傾之茫然。放縱、聽任一片蘆葦葉似的小船用于主謂之間不譯越過江面定語后置的標志,不譯遼闊的聽任一片蘆葦葉似的小船飄蕩,越過遼闊的江面。所到、所往定語后置讀難句客有吹洞簫者,倚歌而和之。客人有吹洞簫定語后置的標志依循、按照歌曲旋律表修飾,可譯為“來”唱和、應和它指代歌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有吹洞簫的客人,按照旋律應和歌曲(為歌曲伴奏)。舞動深澗潛藏蛟龍哭泣孤舟的寡婦的使……舞動使……哭泣
(洞簫的聲音)使深澗(里)潛藏的蛟龍舞動,使孤舟(上)的寡婦哭泣。定語后置句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蘇子憂郁……的樣子使……正整理端正坐蘇子黯然憂傷,整理好衣襟端正坐著。衣襟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這固定句式:“非……乎”表反問語氣難道不是……嗎曹操用于主謂之間無實義圍困被介詞表被動周瑜……的地方這難道不是曹操被周瑜圍困的地方嗎?讀難句被動句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本來一代的英雄現(xiàn)在哪里在呢介詞賓語前置句本來(是)一代英雄,(可)如今(他)在哪里呢?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
何況我和你打魚砍柴在江中的小洲的上面伴侶魚蝦朋友麋鹿以……為伴侶以……為朋友狀語后置
何況我和你在江中的小洲上打魚砍柴,以魚蝦為伴侶,以麋鹿為朋友。表并列,不譯舉匏尊以相屬舉起用葫蘆做的酒器來
表示目的,前面發(fā)出的動作是為了后面動作的進行。相互敬酒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哀嘆我生命的羨慕長江的無盡頃刻哀嘆我生命的短暫,羨慕長江的無窮無盡。讀難句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流逝的像這樣卻沒有、不曾流逝表轉(zhuǎn)折,連詞滿缺的像那樣月圓月缺卻表轉(zhuǎn)折,連詞最終沒有消失增長
流逝的(水)像這樣(不停地流),卻又不曾流逝;時滿時缺的(月)像那樣(不斷變化),卻最終沒有增減。始終還是一江的水讀難句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從那不變的表修飾看它代事物那么世間萬物和我都是無窮表停頓表順承又什么羨慕呢賓語前置
(要是)從那不變的(一面)看它們,那么世間萬物和我都是無窮無盡的,又羨慕什么呢?讀難句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相互、一起枕靠、墊在介詞,相當于“于”字船中不知道東方用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已經(jīng)發(fā)白
(我們)在船中相互枕著靠著(睡著了),不知不覺東方已經(jīng)發(fā)白。讀難句讀情韻讀第一段,透過意象感受境界。意象清風、明月、江水、一葦(船)白露其他段落里能感受到這種感情基調(diào)嗎?夜色中的景象澄澈幽美,又似朦朧,如夢境一般。這樣的美景使作者心曠神怡,像要擺脫塵世,羽化登仙,超然物外一般。讀情韻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
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對偶句賦文的特點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
·
·
·
·
·
(唐)韓愈《師說
》
句式長短參差、整散相間:既有散文的筆調(diào)和手法,又注重句式整齊、聲律和諧,體現(xiàn)出了詩歌的特質(zhì)與情韻。讀情韻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整散句1、面對美景,客卻借簫聲奏出了不和諧的音響,并使“蘇子愀然”。那么客人因何而悲呢?(生討論)
明確:悲的原因有三,一由古(一世之雄)今(安在)歷史對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暫感觸生悲,一由理想(挾飛仙,抱明月)現(xiàn)實(不可驟得)矛盾生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觸景傷懷,有感與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lián)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么個一世之雄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生命短暫,有志無為者,惟有羨長江之無窮,哀人生短暫,表現(xiàn)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注意思想。
通過客曰由眼前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諭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在由他們的“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曹周二人。更見已身渺小,自然生出感慨,是抒情。
作者因景而樂,因情傷悲,那么又是如何由悲轉(zhuǎn)喜?
作者從眼前的自然景物出發(fā),得出了自己觀于天地人生的認識。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和不變的一面。
水
月
人
變
逝者如斯
盈虛如彼
生老病死
不變
未嘗往也
卒莫消長
代代相承思考:理從何來?何以解憂?明確:(1)”清風明月”即自然
(2)寄情于山水,以此撫慰心靈,升華精神.景---秋江月夜泛舟圖(清風、明月、水)情---樂悲樂理---悲和喜其實只是一念之間的情感,關鍵在于對問題如何看待(變與不變)
閱讀,分析,探討:讀第二段,思考:1、本段可分幾層?營造了怎樣的意境?可分兩層:①寫作者的歌聲②寫客人的蕭聲
本段營造了一種主客之間蕭歌互答,悲喜交集的境界。2、本段的“嘻”從何體現(xiàn),與上段的“喜”有何不同?
本段的“喜”由主人“飲酒樂甚,扣舷間歌之”看出。本段的“喜”比上段更甚,這樣寫可為下層轉(zhuǎn)入“悲”形成更大的反差。閱讀,分析,探討:讀第二段,思考:3、歌詞中的“美人”指代什么?歌同代表了主人怎樣的情懷?“美人”指所傾心的對象,代表一種理想的追求。它表現(xiàn)了作者的政治感慨,是作者在遭受貶謫之后,仍然堅持對生活的執(zhí)著態(tài)度,堅持對朝廷政事關切而不甘沉淪的情懷。4、本段的“悲”從何體現(xiàn)?作者是怎樣描寫蕭聲之悲的?
本段“悲”從客人悲涼的蕭存。體現(xiàn)作者借助夸張、想像,運用精細的刻畫和生動的比喻化抽象為具體,把洞蕭那種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現(xiàn)得十分形象真切。閱讀,分析,探討:讀第二段,思考:5、本段在全文結(jié)構(gòu)中起了怎樣的作用?轉(zhuǎn)折過渡讀第三段,思考:(1)本段主要寫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本段寫“客”的回答,闡發(fā)了懷古傷時之情,感情色彩甚為悲傷。(2)“客”是如何聞發(fā)當時的情懷的?本段是怎樣將情、景、理結(jié)合在一起的?閱讀,分析,探討:讀第三段,思考:“客”之所以“悲”,在于觸景傷懷,有感于人生短暫。眼前之景,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曹操的詩句,進而聯(lián)想到曹操兵敗赤壁的慘狀。這么個“一世之雄”尚且隨著“大江東去”,而銷聲匿跡,有為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生命短暫、有志而無為者,羨慕長江永恒,哀嘆人生短暫,表現(xiàn)出一種消極的人生觀和虛無主義思想。
通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曾、周兩人,更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閱讀,分析,探討:讀第四段,思考:(1)本段主要寫什么內(nèi)容?感情色彩如何?
(2)作者是如何闡發(fā)自己的人生感悟的?
本段的感情變?yōu)橄矏偂V饕獙懱K子批評客的觀點,闡發(fā)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作者以明月、江水作比,說明世上萬物和人生,都既有變的一面,又有不變的一面。從變的角度看,天地萬物就連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不變;而從不變的角度看,萬物和人類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著羨慕長江的無窮和明月的永不增減,也用不著哀嘆人生的短促。應該輕物質(zhì)而重精神,執(zhí)著于自己的不朽事業(yè),保持平靜超然的心態(tài)和樂觀曠達的情懷。閱讀,分析,探討:讀第四段,思考:(3)如何評價作者的觀點?
作者表明的觀點是希望一個人不要發(fā)無病之呻吟,不要去追求那種看似超脫塵世其實并不現(xiàn)實防幻想境界;而應適應現(xiàn)實,在目前這種寧靜恬適的環(huán)境中不妨陶醉于大自然的懷抱。作者的這種觀點包含一定的合理性,因為作者不同意看問題絕對化,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辯證關系。但這種觀點并非科學,因為作者沿襲了莊子的相對主義觀點,否認衡量事物的客觀標準,抹殺事物質(zhì)與量的實際界限。總之,在當時的背景下,作者的觀點還是積極的。閱讀,分析,探討:讀第五段,思考:(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寫了哪些內(nèi)容?
本段感情色彩為“樂”,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主要寫客人聽了蘇子的話,身心釋然,主客開懷暢飲,興盡酣睡。(2)這樣結(jié)尾有什么深刻含義?
這樣結(jié)尾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滴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并不錯,既不寂寞也不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閱讀,分析,探討:讀第五段,思考:(3)結(jié)合全文,應如何認識文中的“主”與“客”?“主”“客”實為一體,分別反映了作者內(nèi)心的積極和消極的心態(tài)。
小結(jié):課文描寫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飲酒賦詩的舒暢心情,然后通過客人的洞簫吹奏極其幽怨的聲調(diào),引起主客之間的一場問答,轉(zhuǎn)移到關于人生態(tài)度問題的論辯上,寫出歷史人物的興亡和現(xiàn)實苦悶的“悲’,闡明變與不變的道理,以求解脫,最后歸于豁達樂觀。表現(xiàn)出作者“樂——悲——樂”的感情變化。藝術特色1.寫景、抒情、議論緊密結(jié)合。2.“以文為賦”的體裁形式。
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chuàng)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蘊涵著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tǒng)賦體那種詩的特質(zhì)和情韻,同時又吸收了散文的筆調(diào)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韻和對鍋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辟理意。3.形象優(yōu)美、善于取智的語言特色。總結(jié)寫景“樂”1、夜游之樂2、吊古傷今抒情“悲”3、闡述哲理議論“樂”歷年高考優(yōu)秀作文中運用的駢句
人的一生何其短暫,我們赤條條而來,光溜溜而去,什么也帶不走。對此,蘇軾吟出了“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的渴望,也吟出了“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雄渾與曠達。蘇東坡留給了我們什么?除了不朽的詩句還有什么?對他留給的明天更寶貴的東西是你的不屈,是他的樂觀,是他的豁達,是他高貴的生活方式。
05年高考天津卷《留給明天》
人有意氣,才能有豁達的胸襟。“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蘇子有意氣,雖遭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污水,但他仍意氣風發(fā),“侶魚蝦而友麋鹿”,心胸豁達可見一斑。
06年高考湖南卷《談意氣》
在這里,他以小舟夜泊絕壁下,探究石鐘山的得名,毫無顧忌的嘆酈元之簡笑李渤之陋;他以樽中美酒酹江上明月,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感慨人生如夢;他與朋友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看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感受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時運不濟,命途多舛,都不能讓他那高傲的頭顱低下。
05年高考廣東卷《紀念》
夜深人靜,我在孤燈下揣摩“人與路”的意味,百思不得其解,索性推開窗來,臨風而立,一種腋生雙翼的感覺油然而生,于是便借了那浩浩長風之力,如遺世獨立般飄然而起,沐著那一室清輝,我欲效列子之御風,思接千載,神游古今。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我御風而舞,凌駕于赤壁萬傾茫然之上,翩躚于宇宙天地蒼茫之間。我聽到一聲浩嘆?曹孟德正佇立于皓皓月色之中,寂寞而凄涼。曾經(jīng)是旌旗蔽空,舳艫千里;曾經(jīng)是吟鞭東指,氣吞山河;而今卻是百萬雄師,棄甲而走,豪言壯志,灰飛煙滅。
生活,不會總是繁花似景,不會總是萬里無云。暴雨中的海燕,接受了風雨的無情,才在閃電的搏擊中尋找出路;崖邊的孤松,接受了風霜的壓迫,才在懸崖峭壁中擁抱坦途。人亦如此,唯有坦然接受生活,熱愛生活,我們才會發(fā)現(xiàn),綠肥紅瘦也有種殘缺的美,暴風驟雨中亦有人生的通途。
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是自己選的,應當義無反顧地走下去,永不后悔。頑強如孔明,六出祁山;悲烈似屈子,投身于汨羅江;憂憤如稼軒,夢回吹角連營;抑郁如陸游,家祭無忘告乃翁。1、請找出作者感情變化的內(nèi)在線索
樂甚—愀然——感悟——喜而笑問題探究:2、為何而樂?觀景而樂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景美)朦朧迷離、羽化登仙英雄業(yè)績今安在
何況吾輩漁樵者天地闊遠而自身渺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前沿考點稅務師試題及答案
- 第四單元用計算器計算(提升卷)(含解析)-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shù)學下冊常考易錯題(蘇教版)
- 信息系統(tǒng)項目管理師考試中最佳學習方法盤點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公共衛(wèi)生執(zhí)業(yè)醫(yī)師考試心理健康問題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甲板油漆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生物塑料技術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生活用紙行業(yè)市場深度調(diào)研及發(fā)展前景趨勢研究報告
- 核電進廠考試題及答案
- 應試技巧提升的初級藥師試題及答案
- 暖心陪伴初級會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一般行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安全培訓考核規(guī)范
- 養(yǎng)老院建筑設計說明書
- JJG 705-2014液相色譜儀行業(yè)標準
- 計劃書綠色背景
- 肝性腦病的治療及護理
- 北師大版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3單元《找規(guī)律》教案
- 西安市西繞城高速路上橋群機械拆除工程施工方案樣本
- 中國商飛公司招聘筆試題
- 山東省2023年高考物理模擬(一模、二模)試題知識點訓練:電磁學(多選題)
- 武漢-南昌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 學生學科學習與跨學科知識的整合與拓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