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96年,在微軟與網景之間,爆發了歷史上最為奇特的商戰之一:雙方爭著把瀏覽器免費送到客戶手中。在中國,前幾年的移動和聯通大戰中,移動運營商競相推出各種移動電話資費套餐方案,其中包含一定的免費通話時間,一定的免費短信條數,甚至是在你使用了足夠的服務之后,免費贈送你一部手機。eBay易趣在北美市場是靠向賣家收費而受到投資商青睞的,它從一開始就盈利,而且獲利頗豐。可是,馬云卻宣布中國的淘寶是免費的,而且“幾年內都將免費”。曾幾乎壟斷了國內全部C2C市場的eBay,受到后來者淘寶的挑戰。這些公司是不是瘋了?并非如此。它們只是在遵循一種全新的規則——這種規則看上去似乎自相矛盾,但放到當今數字技術價格及容量發生巨大變化的大背景下,就顯出了深刻意義。道理很簡單:微軟和網景免費贈送瀏覽器是因為,它們在搶占網絡瀏覽的標準;移動運營商的算盤是,從對手那里爭奪更多的客戶,向客戶推廣能帶來更多價值的新電信業務;對于馬云,2005年前后的中國C2C市場還不是一個該不該收費的問題——在交易信用、物流配送、互聯網普及、電子商務人口等方面,中國消費者與美國消費者沒有處于同一個世界中,因此,把“水庫”盡可能地、盡快地挖大,才是最最重要的工作。人類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本能:總想獲得免費的午餐。就網絡業而言,許多企業家都認識到了這一點,他們紛紛采用古老的銷售招數——免費贈送,企圖以此打響品牌,擴大市場份額,在群雄紛爭的網絡戰場上奏凱。其背后的思維方式是這樣的:網絡好比一塊等待開墾的新大陸,現在趕緊去跑馬圈地——無論為此付出的短期代價有多大——日后自然會有好報。這便是高技術的自相矛盾之處:在價格下跌得最快——甚至為零的時刻,買賣還能夠照樣紅火。很容易明白為什么免費對消費者來說是有吸引力的,雖然公司如何通過免費發放產品和服務來賺錢,并不總是那么明顯。各公司常常要思考的是:在這個技術產品幾乎可以免費得到的世界上,自己怎樣才能保持競爭力?在《免費——激進價格的未來》一書中,克里斯·安德森試圖解釋為什么免費越來越成為一種有效的商業模式。數字化技術的基礎經濟學決定了免費模式在數字世界比在模擬世界中更容易大行其道。這是因為,信息產品和服務具有“非常特別”的成本結構。它們是高固定成本、低邊際成本的。生產第一份信息產品的成本非常高,但是生產(或復制)此后的產品的成本可以忽略不計。例如,一旦第一本書被印刷出來,生產另一本書的成本就只有幾美元。刻一張光盤只需要不到一美元,耗資上億美元的好萊塢巨片的成本大部分都花在第一份拷貝出來之前。這種成本結構有許多重要的意義。信息生產的固定成本的絕大部分是沉沒成本,即如果生產停止就無法挽回的成本。如果你投資于一座寫字樓但是又改變主意不想要它,你可以把樓出售,挽回部分成本。但是如果你拍的電影失敗了,沒有什么市場可以讓你把劇本再賣出去。沉沒成本通常必須在生產開始以前預付。除此而外,大部分信息產品的營銷和銷售成本也越來越高。信息產品的可變成本也有一種特殊的結構:即使已經生產了數量很大的拷貝,多生產一張拷貝的成本也不會增加。微軟不像波音,企業也沒有折舊和生產容量的限制:信息企業很容易在一天之內擴大自己的生產能力以滿足需求。如果你能生產一份拷貝,你就能以相同的單位成本生產100萬份拷貝,或1000萬份拷貝。獨特的成本結構決定了免費經濟的誕生。谷歌為了讓其龐大的搜索引擎啟動運行,需要在軟件和基礎設施上投入數以十億計的美元,但其后遞增的搜索幾乎花不了它什么錢。免費的商業模式,建立在“交叉補貼”(crosssubsidy)上,這也就是為什么你訂購一個移動運營商的長期服務計劃,就可以得到一部“免費”手機。類似的情形還有,數字電視公司免費送機頂盒,為的是讓你訂閱付費頻道。免費加收費模式(freemium)是在網絡生存空間中最常見的商業模式之一。這個說法由風險資本家弗雷德·威爾遜發明,也就是說,把服務分成從免費的到昂貴收費的各種不同等級,例如,有些網站和軟件如果付費的話,可以享用比免費版功能更多的“專業版”。這叫做價格歧視,即對那些給你的信息產品估價甚高的消費者,不妨賣一個好價錢,而對那些偶爾購買、不愿意掏腰包的客戶,可以殺價銷售,甚至可以免費向大眾派發產品,因為產品散發得越廣,越有可能把更多的付費客戶吸引過來。免費加收費模式的核心是,在免費服務上賠錢,但在溢價的付費服務上賺錢,同時把前者作為一種廉價的推廣手段。舉個例子,上百萬的Skype用戶在網上進行聲音和視頻通話卻無需付一分錢,原因是一小部分用戶為了得到額外的功能而付出的費用補貼了免費用戶。通常而言,一家網站會遵循“百分之五定律”,也就是說百分之五的付費用戶是網站的所有收入來源。這種模式之所以能夠運轉下去,是因為給其余95%的用戶提供服務的成本是相當低廉的,可以視為零。廣告可以說是最有名的免費模式。你既不用為無線電視付費,也不必為搜索付費,兩者的原因都在于,你免費獲得的內容被附加了廣告。當然,安德森在書中指出,廣告不大可能為網上所有的內容帶來收入。如果你是一位博主,不管你有多么牛氣,從GoogleAdSense服務中贏取的收入恐怕永遠也不會使你的寫作物有所值。如果博客更加關注的是聲名和影響力而不是金錢的話,或者,寫作博客是為了招攬更有利可圖的生意,比如說出書或演講,免費模式就沒有什么問題。但如果你想要純粹依靠網絡為生,則“免費”會成為一個麻煩。就連Google的CEO埃里克·施密特也承認,免費的午餐不是人人都可以品嘗到的。他說:“免費的問題在于,它排除了市場上所有的價格歧視結構……它往往會造成贏家通吃(winner-take-all)。”這并不是說除了免費,在網上就完全沒有機會了。安德森指出,與免費模式競爭也沒有那么難,只要商家能確實提供更好的東西或是具有差異性的東西。如果有真正獨特和可以滿足急切的消費需求的數字化產品和服務,消費者還是會趨之若鶩的。把產品高價賣給付費程度高的客戶,存在兩種辦法。第一種是為產品增加價值:路透集團通過把它的主要產品以對客戶有用的方式組織起來,從而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有所不同,避開了使自己的產品商品化的陷阱。第二種是不要給你的高端客戶以低價購買的機會。在網絡經濟中,企業必須采用各種各樣的方法細分市場,并充分利用信息處理技術把市場細分工作做得更好。因為如果它們不能夠找到辦法向高付費客戶收取高價,那么就只能向付費程度低的客戶銷售通用信息。而網上的通用信息,像電話號碼、新聞故事、股價、地圖等等,只是在以邊際成本——零——的價格出售。前一天的經濟信息人人都可查到,獲取也不費分文,但交易人卻愿意為稀缺的實時金融信息和分析付出成千上萬的美元,因為這些信息和分析能夠幫助他們預測未來的價格。由此,在免費與昂貴之間,存在著眾多的內容空間,其價值高低和潛在收入的多寡都各有不同。雖然消費者現在期待在網上能夠看到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免費的,但是,他們的期待和行為是有可能發生變化的。在有線電視、衛星電視和DVD問世之前,無線電視多少年都是完全免費的。如果能向消費者展示出足夠的好處,消費者會愿意付費去獲得從前是免費的東西。這是當下網絡公司們要深入思考的事情。雖然免費帶來了大量的流量,比如Twitter的爆炸性成長有目共睹,但大規模流行也并不能為一個無法立足的商業模式加以背書。可以肯定的是,那些擁有定價權力的企業不一定總是選擇使用這樣的權力。成百萬的人愿意為自己喜愛的社交網絡埋單,但由規模帶來的潛在網絡效應使得免費成為一種無法抗拒的戰略選擇。除了供應方的規模經濟,信息產品市場的另一個關鍵之處在于需求方的網絡外部性(networkexternality)。當一種產品對一位用戶的價值取決于該產品別的用戶的數量時,經濟學家就說這種產品顯示出網絡外部性或網絡效應(networkeffect)。通信技術是一個主要的例子:電話、傳真機、調制解調器、電子郵件和互聯網都顯示出網絡效應。受強烈的網絡效應影響的技術一般會有一個長的引入期,緊接著是爆炸性的增長。這種模式是由正反饋(positivefeedback)引起的:隨著某一產品用戶基礎(installedbase)的增加,越來越多的用戶發現使用該產品非常值得。最后,產品達到臨界容量(criticalmass),占領了市場。這種網絡外部性也是贏家通吃產生的前提。所以,增長是網絡公司戰略上的必由之路,這不僅是為了獲得通常的生產方規模經濟,而且是為了獲得由網絡效應產生的需求方規模經濟。將來,免費加收費模式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它會一方面允許企業保持免費所帶來的規模效益和廣告收入,另一方面又允許它們開辟額外的收入來源。例如,《華爾街日報》采取的就是這樣的混合模式:既有收費的內容,也有免費的內容。安德森說:“單單免費是不夠的,它必須與付費搭配……今天的網絡企業家必須不僅創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如何強化合同監管功能促進企業信用體系建設
- 《2025年個人租賃企業汽車合同》
- 2025投資者應警惕合同中的隱含風險
- 2024年復合管道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代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臨時勞動合同模板
- 2025景觀設計與施工承包合同
- 2025全面汽車租賃合同范本
- 2025房屋租賃拆遷合同模板
- 2025年履行合同勞動的基本原則
- 2025的勞動合同范本
- GB/T 32249-2015鋁及鋁合金模鍛件、自由鍛件和軋制環形鍛件通用技術條件
- GB/T 25179-2010生活垃圾填埋場穩定化場地利用技術要求
- GB/T 18705-2002裝飾用焊接不銹鋼管
- GB/T 12706.2-2020額定電壓1 kV(Um=1.2 kV)到35 kV(Um=40.5 kV)擠包絕緣電力電纜及附件第2部分:額定電壓6 kV(Um=7.2 kV)到30 kV(Um=36 kV)電纜
- GB 4351.1-2005手提式滅火器第1部分:性能和結構要求
- GA/T 850-2009城市道路路內停車泊位設置規范
- 顯微鏡檢驗報告
- 辦公室設備設施清單
- 畢業設計(論文)-霧炮除塵系統的設計
- 異常子宮出血診斷與治療指南解讀課件
- 機器學習之聚類分析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