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必修一自然條件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專選課件_第1頁
中圖必修一自然條件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專選課件_第2頁
中圖必修一自然條件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專選課件_第3頁
中圖必修一自然條件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專選課件_第4頁
中圖必修一自然條件對聚落及交通線路專選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圖必修一自然條件對聚落及交通線路課件PPT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離不開聚落,也離不開交通運輸。聚落的形成、發展以及交通運輸的建設都受到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的制約。那么,什么是聚落?作為自然條件之一的地形是怎樣對聚落和交通線路的分布施加影響的?【學習目標】

1.了解地形、氣候、水和礦產等自然條件對城市的影響。2.了解自然條件對交通運輸方式、線路走向、線網密度和分布格局等方面的影響。3.培養運用所學知識和原理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4.認識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的重大意義,樹立正確的人地觀。一、自然條件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1.地形對城市的影響濕熱平坦長江三角洲2.氣候對城市的影響(1)氣候條件對城市區位產生影響,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和降水兩個要素。世界上主要大城市都分布在

地帶,特別是分布在氣候條件比內陸更為優越的沿海地區。(2)氣候對城市的內部結構和

也有一定的影響。氣溫中低緯度布局交通通道轉運點(2)影響城市形態:位于河流兩岸的城市,往往呈帶狀或組團狀。(3)影響城市的

。4.礦產對城市的影響(1)礦業城市的規模主要取決于礦產資源的蘊藏量和

。(2)在礦產資源開采的后期,要考慮這些城市的轉型,否則城市就會走向

。發展開采水平衰退二、自然條件對交通線路的影響1.自然條件對交通運輸線路走向的影響(1)交通運輸線路的建設,一般取決于產品產地和

的分布及其相應的運輸需要。(2)線路的具體走向,又經常受到各地

的影響。(3)平原地形線路直線延伸;地形復雜的山區

,工程技術要求高,成本也比較高。2.自然條件對線網密度和分布格局的影響(1)平原、緩丘、山間盆地、河谷、山口常有多條交通運輸線通過,線網密度

。(2)

、陡坡等地形部位,線網密度小。銷售地自然條件線路彎曲大分水嶺3.自然條件對交通運輸方式的影響水運鐵路運輸公路運輸水陸交通樞紐海上航線起止點

自然環境對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影響讀我國北方某平原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A、B、C、D表示鄉村聚落,其中A、B、C發展的主要有利因素是什么?(2)這樣的聚落一般發展成什么形狀?(3)A、B、C、D四個聚落中,可能最先發展為城市的是什么?原因是什么?[讀圖分析]地形平坦,靠近河流,利于航運和灌溉。[讀圖說明]帶狀。[讀圖歸納]B,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水陸交通便利。要點(1)要點(2)要點(3)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A聚落屬于

狀聚落,是因近水源而沿

伸展,或避免洪水而沿

延伸。B聚落屬

狀聚落,一般位于耕作地區的

的聚落多屬于這一類型。(2)C聚落的分布表現出

、

的特點。D屬

狀聚落?!窘馕觥靠疾樽匀画h境對聚落形狀的影響。(1)A屬于帶狀聚落,是因近水源而沿河道伸展,或避免洪水侵襲,而沿高地呈條帶狀延伸;B屬于團狀聚落,一般位于耕作區的中心。平原地區和盆地的聚落多屬于這種類型。(2)C屬于散村,其分布表現出分散、孤立的特點;D屬于集村中的環狀聚落?!敬鸢浮?/p>

(1)帶河道高地團中心平原盆地(2)分散孤立環1.讀下圖,完成下列問題。(1)圖中A、B、C三個聚落都是沿________分布的,充分說明了河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功能影響了A、B、C三個聚落的區位。(2)圖中A、B、C三個聚落中,__________更可能發展為城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列舉我國省會城市中,區位因素與B城市相同的城市名稱三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窘馕觥?/p>

因為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往往決定了城市的區位。【答案】

(1)河谷或者比較開闊的低地供水運輸(2)B

B聚落地形平坦,位于兩河流的交匯處,物資交流和人口流動的腹地廣闊、方便、商業活動頻繁,河流的供水和運輸功能更為突出(3)武漢重慶哈爾濱

自然條件對交通線路的影響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地區計劃修建b鎮到a鎮的公路,①與②兩個線路方案中,哪個線路最合理,理由是什么?(2)修建b鎮到d城市的公路沒走直線,而是繞道經過c鎮的原因是什么?(3)a—b和c—d的直線距離相等,哪條路的造價高,原因是什么?[讀圖對比]②受地形的影響,山谷中修建公路要避開陡坡,盡量沿等高線修建。[讀圖分析]考慮經濟因素,盡可能多經過城鎮,加大運輸量,提高經濟效益。[讀圖歸納]a—b,a—b線路彎曲程度大,總長度要長于c—d線路。要點(1)要點(2)要點(3)請根據下面兩組數據寫一段話,闡述在山岳地區優先發展公路而不是鐵路的理由。表1修建公路和鐵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表2在山岳地區與在平原和丘陵地區修建普通鐵路的工程量與造價比【解析】

從上表可以看出,對最大限制坡度來說,鐵路比公路要求高。在山岳地區,由于相對高度大,地形崎嶇,修建鐵路遠比公路難度大。從下表可以看出,修建同等級的普通鐵路,在山岳地區的工程量(包括土石方、橋梁與隧道總長度等)和造價比在平原和丘陵地區高許多。由此可以看出,在山岳地區應優先發展公路而不是鐵路?!敬鸢浮?/p>

山岳地區相對高度大,地形崎嶇,修建交通干線,不僅難度較大,而且工程量大、成本高。在此修建公路比鐵路不僅難度較小,而且工程量較小、成本較低,所以,在山岳地區應優先發展公路而不是鐵路。2.讀圖表,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

修建公路和鐵路的最大限制坡度。材料二交通線示意圖。(1)與平原比較,山岳相對高度比較大,地形崎嶇,對交通運輸

的選擇、交通運輸

的分布和延伸方向影響比較大。(2)山岳地區的交通運輸線以

以主,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該地選擇了山岳地區主要的交通線,那么從交通線示意圖看,在a、b兩處彎曲是否合理?并說明理由。a處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處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該交通線繞道經過甲乙兩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2)山區相對高度大,地形崎嶇,對交通方式的選擇和交通運輸線路的分布影響比較大。(3)公路建設可以帶動社會經濟發展,一般在交通量大的城鎮之間盡量采取最短線路,而對于山區陡坡公路一般采取迂回措施來減小坡度對交通的影響。(4)在山區公路選線時要考慮帶動沿線經濟發展,所以一般會經過盡量多的居民點。【答案】

(1)方式線路(2)公路建設成本低、難度小(3)不合理通向大城市應選最短線路合理陡坡上成“之”字形彎曲(4)增加交通運輸量,方便甲乙兩地客貨集散1.我國鄉村聚落的區域差異[方法]示意圖法記憶影響聚落的形成和發展的影響2.北方平原地區和南方山區聚落的差異[方法]示意圖法記憶山區和平原地區村落的差異3.地形對聚落的影響聚落的形成和發展受許多因素的綜合影響,其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為突出。不同的地形條件,對于聚落的類型、分布、規模和發展,都具有深刻的影響。(1)平原地形【說明】

a.平原是建城的理想地。世界100萬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絕大多數位于海拔200米以下的瀕海、瀕湖或沿河平原地區。b.在我國北方地勢平坦、相對開闊的平原地區,村落的規模一般較大,多呈團聚型、棋盤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較多。(2)山區地形【說明】

a.山區城市一般都沿河谷或在比較開闊的低地分布。例如我國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b.山區城市的發展受地形制約,例如我國西北重要城市蘭州分布于黃河谷地,地形較為平坦,取水方便,但因地處谷地,兩邊有山地限制,使城市呈狹長地帶型,給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帶來一定困難。c.在我國南方地形復雜的丘陵地區和山區,村落的規模一般都比較小,空間分布相對分散,聚居的人口也比較少。4.河流與城市區位5.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1)影響交通線路分布的主要因素【說明】在影響交通線路分布的諸多因素中,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狀況、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等,是其決定因素,而自然因素也是影響交通線路分布的重要因素。在自然條件中,地形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尤為深刻。地形因素對交通線路的走向、施工難度、投資、質量等方面影響很大。例如,同樣標準的鐵路干線每千米的造價,平原地區只有山區的1/2~2/3。(2)地形地勢對交通線分布的影響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而交通線路密度也表現出西疏東密的特點。在我國,交通線路的空間分布存在著顯著的區域差異。這種區域差異,與地形條件對交通的影響有很大關系。我國三級階梯上的交通線路密度就存在較大差異(見下表)。(3)地形對交通線路布局和形態的影響在不同的地形區內,交通線路呈現出不同的布局和形態特征。(4)地形對交通選線的影響在進行交通線路的選線時,要充分考慮沿線的自然、經濟、社會、交通、技術、生態等因素的綜合影響,選擇有利地形,避開不利地段,盡可能降低工程造價,設法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例如,在石灰巖分布區、黃土區、地震頻繁區修建鐵路公路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以制止滑坡塌方。(5)地形對交通線路的影響在減弱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掌握了越來越多的工程技能,能夠在崇山峻嶺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現代化的交通線路。這說明,地形條件對交通線路的影響在減弱,而科技因素對交通的影響在加強。[方法]鐵路、公路建設的區位因素總結6.公路線的區位選擇方法(1)修筑公路要充分利用有利的自然條件,避開地形、地質、水文條件復雜的地段,如沼澤地、陡崖、地質災害多發區等。(2)山區公路受地形影響很大,一般沿等高線修筑,呈“之”字形,避開陡崖、陡坡。(3)平原地區的公路要處理好與耕地、村鎮和水利設施的關系。(4)公路選線應盡量在交通量最大,線路最短(工程量最小)占用耕地最少之間尋求平衡。1.聚落的形成只受自然因素的影響,這種觀點是錯誤的,聚落形成、發展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既有自然環境因素,也有社會經濟因素,如下圖:2.自然條件是交通線路選址的決定性因素。交通線路選址的決定性因素是社會經濟因素。一、選擇題讀某區域等高線圖,完成1~2題。1.影響圖示鐵路線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①城鎮布局②地形起伏③河流流向④礦產分布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

決定交通運輸線走向的最重要因素是社會經濟因素;其次,地形也是影響其走向的重要因素。鐵路不完全沿河流延伸,鐵路線并沒有經過圖中的煤炭產地?!敬鸢浮?/p>

A2.與丙城區位條件類似的城市是…(

)A.大連B.武漢C.北京D.石家莊【解析】

河流水運的起點、終點、干支流交匯處、河口位置是城市的有利區位因素。從圖中可以看出,丙城市位于干支流交匯處、鐵路樞紐處。四個備選城市中武漢位于漢江與長江的交匯處,且京九鐵路、漢丹鐵路(武漢—丹江口)、武九鐵路(武漢—九江)在此交會,與丙城市的區位因素相似。【答案】

B下圖為我國某村落分布圖,讀圖完成3~4題。3.影響①地村落形態的主要因素是……(

)A.氣候B.地形C.河流D.湖泊4.③地村落分布特點是…………………(

)A.呈團塊狀分布B.環繞湖泊,呈多邊形狀分布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