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100采樣電路設計方案_第1頁
PT100采樣電路設計方案_第2頁
PT100采樣電路設計方案_第3頁
PT100采樣電路設計方案_第4頁
PT100采樣電路設計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PT100采樣電路設計方案本來不論PT100還是PT1000,他們的采樣電路網上都很多,而且之前直接用的是現成的MAX31865方案,奈何領導說太貴,用集成運放搭吧!

領導動動嘴,屬下跑斷腿!于是各方(論壇)+度娘!終于整了個有希望的方案,僅以此文記述這段(硬件)方案設計的經歷!

本來想等(PCB)打板測試后再發出來的,可是后來想想應該先發出來給論壇的大神們看看,到時候哪里要是有問題還可以及時修改,畢竟打板費再少也是肉啊!所以如果方案有問題,拜托各位大佬指正下!

一、目標背景和難點

本次采用的為三線制的PT100,因為嫌棄原有的集成采樣(驅動芯片)貴,這一這次的方案是全部用集成運放來做,然后直接給(MCU),哪怕是(ADC)采樣(芯片)也不允許出現,不過好在精度不高,溫度在1度就可以!

在分析下輸入輸出范圍:

(1)MCU的常規采樣精度3300mV/4096=0.8mV;

(2)PT100溫度變化一度,阻值變化約0.38Ω;

因此有以下幾個難點

(1)阻值變化較小,則對溫度或者電壓波動比較敏感;

(2)PT100的共性問題,線阻的影響;

(3)阻值變化較小,則前級電壓變化較小,容易有雜波(信號)干擾;

(4)阻值變化較小,即電壓變化小,且不可提供較大的(電流),否則會給(DC)DC或(LDO)造成較大的壓力,且后期的低功耗也沒法處理,這樣的話MCU采樣難度增大;

二、大概方案

針對以上難點,在網上也查了不少方案;主流的就是恒流源+濾波電路,所以決定也采用這種電路;原因很簡單:1、大家都說好,才是真的好;2、畢竟(資料)豐富容易找,后面出了問題,也知道從哪里查起!雖然主流框架確定了,但是很多細節還是值得琢磨的,這個后面說,先說方案!

如上圖:

(1)U38A和U38B構成的是1mA的恒流源電路,使PT100的變化更加的線性化!其輸入端采用(電壓基準)產生2.5V的電壓,輸出電流的大小取決于R62,即I=2.5/R62;

(2)U49A作為PT100采樣信號的輸入級!PS:這個電路是網上查到的,說是能消除PT100的線阻影響,具體原理還沒整明白,只是先拿來用;

(3)U49B是一個二階的濾波電路,截止頻率在20Hz以下;

(4)U58A就是一個同相的比例運放,作為輸出放大,將濾波后的信號放大11倍給MCU;

三、細節處理,盡量避坑

關于運放,一般簡單應用場景下,一旦運放型號選定了,需要注意的其實就是那么幾點。其中主要的大概就是阻容的配比了,這個計算太復雜了。PS:除了知道虛短虛斷其他的都不清楚

不過好在有(multisim),一個大概的方案框架確定了,接下來就是將電路搬到multisim中(仿真)就是了!包括上圖中(元器件)的參數都是仿真之后調整過的,而且最

開始連輸出的那個比例運放都沒有,但是仿真過程中發現有問題!前兩天針對這個問題還發過帖子,還好有大神KING5555的指導!廢話少說,上圖:

如圖對整個采樣電路進行仿真,其中探針1的參數可以看到,直流電流是恒定的1mA,雖然有些交流的信號成分在里面,但是幅值太低對輸出沒啥太大的影響。

R7(模擬)PT100,R13,R14,R15模擬線阻,雖然有點大了!

U1A組成二階低通濾波電路,本來開始想著直接修改濾波電路的增益,即R10和R11的比值的,但是修改后發現探針1上的交流信號幅值很大,嚴重影響了后面的輸出,除非修改輸入濾波(電容)的值,但是修改后的截止頻率太高,達不到濾波效果!

如下圖:

后來在論壇發帖經KING大神的解釋,然后去網上搜了下,才知道由于這種正相的(濾波器),增益本來就沒法設置過高,不然就會因為自激振蕩由濾波器變為(振蕩器)了!所以隨后就開始考慮使用反向輸入的低通濾波框架!

本來確實是有效的,實現了增益和濾波并存,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特點,比如說:因為是反相輸入,那么輸出應該是負的,如果是軌到軌的運放,那么我需要一個負(電源),且給MCU之前還需要反相一下!光這一點就給他PASS掉了!

所以最終決定還是用正相輸入的濾波電路然后后面加個普通運放做放大處理!剩下的就是看是否滿足使用場景需求了!

如圖,這三個圖分別為PT100,在100Ω,100.38Ω,138Ω三種阻值下對應的輸出電壓,可以看出變化一度即0.38Ω時,ΔU=2.1933-2.1849=0.0084V,即8.4mV,換算成(AD)C的采樣精度,大概在10個單位,針對溫度一度的精度要求,給MCU所留余量基本足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