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下)開學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下)開學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下)開學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下)開學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下)開學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11頁2022-2023學年河南省焦作市高二(下)開學生物試卷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5小題,共50.0分)1.下列關于細胞結構與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A.核糖體不含膜結構,是細胞內合成蛋白質的細胞器

B.細胞核包括核膜、核仁和染色體等結構,是細胞的遺傳信息庫

C.內質網由單層膜構成,與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運輸有關

D.溶酶體可合成多種水解酶,并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結構2.如圖是小腸上皮細胞從腸腔吸收多種營養物質并將營養物質運輸到組織液的示意圖,圖中數字表示物質或結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A.葡萄糖進出小腸上皮細胞的運輸方式相同

B.小腸上皮細胞運輸Na+到組織液的過程需要消耗能量

C.抑制能量的供應不會影響小腸上皮細胞運出葡萄糖

D.水、多肽運出小腸上皮細胞與細胞膜的流動性無關3.如圖是葉綠體中進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圖,圖中數字表示物質,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A.①表示NADH,③表示ADP和Pi

B.參與光合作用的酶位于類囊體膜上和葉綠體基質中

C.增加大氣CO2濃度,暗反應和光反應速率均會不斷提高

D.自然光照條件下,若增加光照強度,則⑤的合成速率降低4.先天性低γ-球蛋白血癥是一種單基因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颊呙庖吡Φ拖?,臨床上多以反復化膿性細菌感染為特征。下列關于該病遺傳特點的分析,錯誤的是()A.女患者的父親和兒子均患該病 B.男患者的女兒攜帶該病致病基因

C.人群中女性患病率通常高于男性 D.女患者可以生出正常女兒5.新冠病毒是一種RNA復制病毒,法匹拉韋可在病毒基因組復制過程中模仿嘌呤類核苷酸,摻入病毒子代基因組中導致子代病毒遺傳物質發生突變;蘇拉明可抑制新冠病毒的RNA復制酶的活性。二者均可抑制病毒的正常增殖,作為抗病毒靶標藥物。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法匹拉韋可能使病毒表達異常蛋白,無法正確裝配子代病毒

B.法匹拉韋插入病毒基因組后,可能導致某個氨基酸的密碼子變為終止密碼子

C.蘇拉明進入宿主細胞后,病毒基因逆轉錄合成雙鏈DNA的過程可能終止

D.與法匹拉韋相比,蘇拉明可能會減輕藥物對人體細胞產生的不良作用6.小鼠的毛色受2號染色體上一組復等位基因控制,已知部分基因與對應表型如下表所示,各基因的顯隱性關系為A>Avy>Ay>a>at。在不考慮表觀遺傳修飾與突變的情況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基因決定性狀致死效應A野灰色無Avy胡椒面色無Ay黃色純合致死a非野鼠色無at黑褐色無A.野灰色鼠的基因型共有5種,黃色鼠的基因型共有3種

B.基因型為Avyat和Aa的個體雜交,子代的胡椒面色個體有兩種基因型

C.一只黃色鼠與若干只非野鼠色鼠雜交,子代最多出現三種不同毛色的小鼠

D.若野灰色鼠與黃色鼠雜交出現黑褐色鼠子代,其他子代可能還有野灰色、非野鼠色7.如圖為紅細胞在內環境穩態中的重要作用示意圖。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CO2在紅細胞內可以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復合物

B.CO2生成H2CO3都是在血漿中完成的,CO2主要通過血漿運輸

C.Cl-與HCO3?反方向跨膜運輸時,Cl-可能順濃度梯度進入紅細胞

8.如圖是神經系統對梭肌纖維運動控制的反射弧示意圖,圖中的數字表示神經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接受刺激的部位分布在梭內、外肌纖維上

B.①②和梭外肌纖維組成一個完整的反射弧

C.③④⑤屬于傳出神經,以電信號傳遞興奮

D.大腦皮層通過②④⑤控制梭肌纖維收縮9.在研究人體血鈣降低引起抽搐的機理時,發現突觸后膜上Ca2+對Na+過膜有一定的屏障作用。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突觸后膜上Na+內流和Ca2+內流均需要消耗能量

B.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主要體現了細胞膜的功能特點

C.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相應受體結合不會引起突觸后神經元膜通透性的改變

D.血鈣降低時,Ca2+內流減少,對Na+過膜的屏障作用減弱,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性增強10.某研究團隊在一項腸道菌群項目的參與者中尋找微生物菌群、抑郁癥和生活質量之間的聯系,發現抑郁癥患者常屬于多巴胺較低、腸道總體微生物豐富度較低的一類,且生活質量的提高與腸道中存在產生多巴胺代謝物的細菌有關。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抑郁癥患者,機體腸道中大腸桿菌的豐富度低

B.人體腸道中的多巴胺都是由神經細胞產生的

C.生活質量高的人,機體內菌群抑制神經細胞產生多巴胺

D.食物多樣化可能有助于預防多巴胺減少引起的抑郁癥11.庫欣綜合征患者因下丘腦過量分泌CRH或垂體過量分泌ACTH(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引發血中皮質醇濃度異常升高所致,患者癥狀表現滿月臉(面部呈圓形,潮紅)、向心性肥胖(患者體內脂肪沉積,以心臟、腹部為中心發展)等,如圖為皮質醇分泌調節過程圖,皮質醇可促進脂肪合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中物質1和物質2分別為ACTH和CRH

B.推測皮質醇對身體不同部位的脂肪代謝作用效果不同

C.血中皮質醇濃度異常升高的原因很可能是分級調節受阻

D.物質3可定向運輸并與①和③細胞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12.如圖是體液免疫過程中部分細胞在功能上的聯系示意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細胞A將處理后呈遞在細胞表面的抗原傳遞給細胞B

B.細胞B增殖、分化后具備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細胞的能力

C.細胞B與細胞C接觸,通過物質甲激活細胞C分泌抗體

D.細胞C可增殖分化成記憶細胞,再次識別抗原后迅速吞噬抗原13.過敏反應是一種免疫失調癥狀,如花粉過敏、吃海鮮嘔吐腹瀉,甚至有些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現胸悶、氣急、呼吸困難等癥狀。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能與過敏原相結合的抗體可吸附在肥大細胞等的表面

B.過敏反應的發生主要涉及體內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

C.注射青霉素出現胸悶等癥狀的原因是機體免疫功能低下

D.機體初次接觸過敏原后活化的肥大細胞可分泌抗體14.乙烯和生長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研究表明當生長素濃度升高到一定值時會促進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會反過來抑制生長素的作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不同濃度生長素的作用有差異,高濃度生長素可能會間接促進果實成熟

B.植物細胞的成熟情況和器官種類不同,生長素所發揮的作用也可能不同

C.乙烯和生長素濃度的變化及其相互作用,可說明它們的作用相抗衡

D.題述說明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需要多種激素的互相影響和共同作用15.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下列關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錯誤的是()A.浸泡赤霉素溶液,促進泡桐種子萌發

B.噴施適宜濃度α-萘乙酸,促進菊花插條生根

C.噴施脫落酸溶液,可抑制種子休眠

D.噴施高濃度生長素溶液,對蘋果進行疏果16.研究人員用樣方法調查了某地8年期間不同發育階段的北點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種群數量變化,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統計種群密度時,不需要去掉采集數據的最大值、最小值

B.1968—1973年,種子萌發至幼苗階段植株的死亡率較高

C.不同年份的成年植株數量變化小,種群年齡結構為穩定型

D.北點地梅的種群數量變化呈現明顯的季節消長規律17.在同一群落中,甲、乙兩個種群數量的變化關系如圖曲線所示,則甲和乙的種間關系是()A.種間競爭 B.捕食 C.寄生 D.原始合作18.某同學以某種桿菌為飼料培養大草履蟲,桿菌培養液中含有該桿菌,大草履蟲培養液中含有大草履蟲。他設置了四組實驗,分別為:①20mL桿菌培養液+5mL大草履蟲培養液;②10mL桿菌培養液+10mL大草履蟲培養液;③20mL桿菌培養液+10mL大草履蟲培養液;④10mL桿菌培養液+5mL大草履蟲培養液。四組實驗的大草履蟲K值分別記為K1~K4,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A.K2最先出現 B.K3>K2,K1>K4

C.K1=K3、K2=K4 D.K3和K4同時出現19.由于潮間帶和淺海海區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潮汐現象的存在,海洋生物在這個區域的分布具有明顯的分帶現象,且出現了大型底棲藻類之間原始合作的現象。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大型底棲藻類之間的原始合作有利于減少海流對藻體的沖擊

B.大型底棲藻類之間的原始合作可降低藻體被動物攝食的壓力

C.該區域的海洋生物群落既存在垂直結構,也存在水平結構

D.該區域的不同藻類之間存在原始合作,不存在種間競爭20.有A和B兩個種群,A種群主要以a為食,B種群主要以b為食,它們又共同以c為食。自然選擇對以c為食的個體有更大的壓力,因而兩個種群中以c為食的個體數會逐漸減少,最終使得兩個種群的生態位發生變化,兩個種群都生存了下來,這種現象稱為生態位分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種群A、B存在種間競爭,種間競爭可導致生態位分化

B.生態位的重疊程度越大,物種間的競爭程度越強

C.種群A和B的生態位就是指它們各自的捕食對象

D.生態位分化是自然選擇和生物對環境長期適應的結果21.研究人員在橫斷山區高山的不同海拔選取了常綠闊葉林(EBF)、落葉闊葉林(DBF)、針闊混交林(CBF)和暗針葉林(DCF)四種典型的植被樣地,在不同月份調查了土壤中小型節肢動物的多樣性與時間分布,得到如圖結果。該處山脈夏季降水豐沛,冬季雨水較少。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應采用標記重捕法并利用誘蟲器采集土壤節肢動物

B.節肢動物的豐富度用單位體積土壤中種群個體數目表示

C.海拔升高降水量降低,導致CBF和DCF的群落豐富度明顯降低

D.小型節肢動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隨植物群落類型、季節氣候的變化而變化22.科研人員調查了白洋淀水域生態系統中有機氯農藥DDT污染的狀況,得到下表所示檢測結果(注:鯽魚主要以植物為食,烏鱧為肉食性魚)。由實驗數據可以作出的判斷是()不同成分水底泥水生植物浮游動物底棲動物鯽魚烏鱧DDT含量/(μg?kg-1)0.10.76.321.037.919.4124.4A.食物鏈不同營養級的生物均對DDT產生富集作用

B.DDT的擴散具有全球性,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間循環往復

C.浮游動物和鯽魚處于同一營養級,底棲動物屬于次級消費者

D.烏鱧的營養級最高、食性最廣,積累的DDT最多23.下列關于生態系統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A.極樂鳥通過豎立羽毛與跳舞進行求偶,這屬于物理信息

B.某些動物可以通過分泌性外激素來向不同物種傳遞化學信息

C.信息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

D.縮短光照時間可刺激母雞分泌雌激素,提高產蛋率24.科學家在研究銀泉生態系統時,調查了生態系統不同營養級的能量流動情況,統計各類生物的能量同化值(單位:kJ?m-2?a-1),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生產者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值可能小于22859kJ?m-2?a-1

B.生物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比例隨營養級的提高而降低

C.圖中相鄰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范圍是5%~17%

D.第四營養級同化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25.下列關于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的敘述,錯誤的是()A.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B.建立自然保護區、動植物園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屬于就地保護

C.從黃花蒿中提取藥物青蒿素,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D.禁漁休漁、退耕還林、還湖等措施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二、實驗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11.0分)26.馬尾松是我國的常見樹種,其適應能力強,耐干旱、瘠薄,是荒山綠化造林的主要樹種。濕地松是我國的引入種,其適應性強、生長快、木材用途廣,是南方主要的造林樹種之一。研究人員選擇密度和林齡相似的馬尾松與濕地松人工林樣地,測定生物量(某一時刻單位面積內動物、植物等生物的總重量)、估算生產力(單位時間、單位空間內自養生物的生產量),得到如圖1結果?;卮鹣铝袉栴}:

(1)種植馬尾松和濕地松進行荒山造林,該過程中群落發生了______演替,與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不同,這種演替方式具有______(答出兩點)等特點。

(2)馬尾松種群生物量增長最快是在第______年林齡期間。植樹造林前期,______的生長速度較快,判斷理由是______。

(3)研究人員進一步測量兩種樹不同器官中N、P、K、Ca、Mg五種養分的積累量和分配比例,得到如圖2結果。

從物質循環角度考慮,大量種植______并采伐利用容易造成土壤貧瘠,理由是______。三、探究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9.0分)27.某人近兩個月出現多食消瘦、失眠、怕熱易出汗、心悸等癥狀,醫院就診檢查部分結果如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序號項目名稱結果單位參考區間1促甲狀腺激素(TSH)<0.005μIU/mL0.24~4.22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FT3)26.75pmol/L2.8~7.13游離四碘甲狀腺原氨酸(FT4)50.63pmol/L12~22(1)促甲狀腺激素由______分泌,該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是______。內分泌調節的樞紐是______,在機體穩態調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2)由表中結果推測,FT3和FT4是______的兩種存在形式,初步判斷該病人患______。

(3)該病人出現多食消瘦、怕熱易出汗的原因是______。

(4)研究表明,這類患者的體內產生了一種TSI的物質,其化學結構與TSH相似,據此推測患者體內FT3和FT4總是處于較高水平的原因是______。28.植物每隔幾年會產生大量種子,通過這種豐年策略影響貯食動物行為及種群動態,從而提高貯食動物傳播種子的效率。研究人員調查了某保護區(1200hm2)2018—2022年紅松結實量與花鼠種群密度變化的關系,得到如圖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保護區內每5hm2設定多個樣方放置鼠籠捕捉花鼠。第一次捕獲22只花鼠,全部標記后放回林區,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第二次抓捕,捕獲的15只花鼠中,含有標記的共有5只,則該林區的花鼠種群密度為______。若第一次被捕捉的花鼠對鼠籠具有識記能力,再次被捕獲的難度增大,則調查得到的花鼠種群密度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實際值。

(2)2018年、2021年秋季是紅松種子的豐年期,保護區內花鼠種群的最大數量接近______只。2021秋季至2022年秋季,花鼠種群密度變小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3)通過調查2022年秋季花鼠種群的______,可以預測2023年花鼠種群數量的變化趨勢,調查該種群數量特征,需要分別統計______的花鼠數量并計算比例。29.桑基魚塘系統展示了人類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某地建設?;~塘生態農業工程,發展糧、桑、漁、畜等產業,其生態農業模式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

(1)該農田生態系統中,主要的生產者有______等。從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分析,沼氣池中產沼氣的微生物和家蠶分別屬于______。

(2)蠶沙是家蠶的糞便,流入池塘生態系統的能量包括______。綜合考慮不同魚類的生態位,魚塘實行鳙魚、鰱魚、草魚、鯉魚和鯽魚等混養模式,混養有利于提高群落的______的利用率。

(3)設地區農業生態工程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_____(答出兩點)。土壤的肥力是種植業的基礎,該生態工程有利于提高農田生態系統和桑園生態系統中土壤的肥力,理由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D

【解析】解:A、核糖體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核糖體是由RNA和蛋白質組成的,不含膜結構,A正確;

B、細胞核的結構包括核膜、核仁和染色質等結構,核膜上有核孔,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遺傳和代謝的控制中心,B正確;

C、內質網是一個連續的內腔相通的單層膜的膜性管道系統,與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及運輸有關,C正確;

D、水解酶的本質是蛋白質,蛋白質是在核糖體合成的,溶酶體可含有多種水解酶,D錯誤。

故選:D。

核糖體是“生產蛋白質的機器”,有的依附在內質網上稱為附著核糖體,有的游離分布在細胞質中稱為游離核糖體。溶酶體中含有多種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質是蛋白質),能夠分解很多物質以及衰老、損傷的細胞器,清除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為細胞內的“酶倉庫”“消化車間”。

本題考查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解:A、由圖示分析可知,葡萄糖進出小腸上皮細胞的運輸方式分別是主動運輸、協助擴散,A錯誤;

B、小腸上皮細胞運輸Na+到組織液依靠鈉鉀泵完成,為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B正確;

C、小腸上皮細胞運出葡萄糖為協助擴散,影響其轉運的因素有膜內外濃度差,而該濃度差的建立,是主動運輸的結果,因此抑制能量的供應會影響小腸上皮細胞運出葡萄糖,C錯誤;

D、多肽運出小腸上皮細胞為胞吐,與細胞膜的流動性有關,D錯誤。

故選:B。

題圖分析:①葡萄糖和鈉離子協同運輸,其中葡萄糖是由低濃度向高濃度一側運輸,利用鈉離子形成的濃度差提高的電子勢能,為主動運輸;鈉離子是由高濃度向低濃度一側運輸,且需要載體蛋白協助,為協助擴散。

②為鈉鉀泵,鈉離子運出細胞和鉀離子進入細胞都是逆濃度運輸,為主動運輸。

③為葡萄糖運出細胞時,是從高濃度向低濃度一側運輸,且需要載體蛋白協助,為協助擴散。

④表示水通過自由擴散進入細胞。

⑤表示多肽以胞吐方式運出小腸上皮細胞。

本題考查物質的跨膜運輸,意在考查學生識記和理解能力,屬于中檔題。

3.【答案】B

【解析】解:A、①表示NADPH,③表示ADP和Pi,A錯誤;

B、參與光合作用的酶位于類囊體膜上(光反應的場所)和葉綠體基質(暗反應的場所)中,B正確;

C、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增加大氣CO2濃度會提高光合速率,暗反應和光反應速率均會有所提高,但不會不斷提高,C錯誤;

D、自然光照條件下,若增加光照強度,則有機物的合成速率加快,因此⑤的合成速率也加快,D錯誤。

故選:B。

分析題圖:圖示為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示意圖,其中①為NADPH,②為NADP+,③為ADP+Pi,④為C3,⑤為C5。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能正確分析題圖,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4.【答案】C

【解析】解:A、女患者(XaXa)的父親和兒子的基因型均是XaY,均患病,A正確;

B、男患者的女兒一定含有Xa基因,一定攜帶該病致病基因,B正確;

C、對于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而言,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C錯誤;

D、女患者與正常男性婚配后代所生的女兒正常,D正確。

故選:C。

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如紅綠色盲、血友病等,其發病特點:男患者多于女患者;隔代交叉遺傳,即男患者將致病基因通過女兒傳給他的外孫。假設該遺傳病用字母A/a表示。

本題考查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的特點,旨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

5.【答案】C

【解析】解:A、法匹拉韋可在病毒基因組復制過程中模仿嘌呤類核苷酸,摻入病毒子代基因組中導致子代病毒遺傳物質發生突變,使病毒表達異常蛋白,無法正確裝配子代病毒,A正確;

B、法匹拉韋插入新冠病毒基因組后,有可能導致+RNA上決定某個氨基酸的密碼子變為終止密碼子,B正確;

C、新冠病毒不是逆轉錄病毒,C錯誤;

D、蘇拉明可抑制新冠病毒的RNA復制酶的活性,不產生異常蛋白質,可能會減輕藥物對人體細胞產生的不良作用,D正確。

故選:C。

中心法則的圖解:

本題需要考生結合題中病毒的基因表達的過程,進行解答,屬于中檔題。

6.【答案】C

【解析】解:A、野灰色鼠的基因型共有5種,分別為:AA、AAvy、AAy、Aa、Aat,黃色鼠的基因型共有2種,分別為:AyAy(純合致死)、Aya、Ayat,A錯誤;

B、基因型為

Avyat

和Aa的個體雜交,后代的基因型為AAvy、Aat、Avya、aat,子代的胡椒面色個體有一種基因型Avya,B錯誤;

C、如果黃色鼠與非野鼠色鼠的基因型為Ayat×aat,子代的基因型為Aya、aat、Ayat、atat,子代的表現型最多(黃色鼠、非野鼠色、黑褐色),C正確;

D、若野灰色鼠(A_)與黃色鼠(Ay_)雜交出現黑褐色鼠子代(atat),故親本的基因型為Aat、Ayat,子代不能出現非野鼠色的子代,D錯誤。

故選:C。

小鼠的毛色受2號染色體上一組復等位基因控制,各基因的顯隱性關系為

A>Avy>Ay>a>at。

本題主要考查伴性遺傳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結合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7.【答案】B

【解析】解:A、由圖可知,CO2在紅細胞內可以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氨基甲酰血紅蛋白,A正確;

B、紅細胞內也含有大量的水,CO2

與水生成H2CO3還可發生在紅細胞內,B錯誤;

C、血漿中的Cl-濃度高于膜內,Cl-進入紅細胞為順濃度的協助擴散,C正確;

D、由圖可知,紅細胞具有緩沖作用,在血漿pH維持相對穩定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D正確。

故選:B。

自由擴散的特點是高濃度運輸到低濃度,不需要載體和能量,如水,CO2,甘油.協助擴散的特點是高濃度運輸到低濃度,需要載體,不需要能量,如紅細胞吸收葡萄糖.主動運輸的特點是需要載體和能量,如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本題考查內環境的理化性質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8.【答案】D

【解析】解:A、①上有神經節,為傳入神經,梭內肌纖維為感受器,因此接受刺激的部位分布在梭內肌纖維上,A錯誤;

B、①②和梭外肌纖維、神經中樞組成一個完整的反射弧,B錯誤;

C、③④⑤屬于傳出神經,興奮在突觸間隙以化學信號傳遞,C錯誤;

D、由圖可知,大腦皮層通過②④⑤控制梭肌纖維收縮,D正確。

故選:D。

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構成。

2、反射的過程:感受器接受一定的刺激后產生興奮;興奮以神經沖動的方式經過傳入神經傳向中樞;通過中樞的分析與綜合活動,中樞產生興奮;中樞的興奮又經傳出神經到達效應器,使效應器發生相應的活動。

本題主要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組成及功能,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夠結合題干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應用。

9.【答案】D

【解析】解:A、細胞外Na+濃度高于膜內,突觸后膜上Na+

內流為協助擴散,不消耗能量,A錯誤;

B、突觸小泡與突觸前膜融合釋放神經遞質主要體現了細胞膜的結構特點,具有一定的流動性,B錯誤;

C、神經遞質與突觸后膜上相應受體結合會導致突觸后膜膜電位的變化,會引起突觸后神經元膜通透性的改變,C錯誤;

D、突觸后膜上Ca2+

對Na+過膜有一定的屏障作用,血鈣降低時,Ca2+

內流減少,對Na+過膜的屏障作用減弱,則Na+內流增強,突觸后神經元興奮性增強,D正確。

故選:D。

1、興奮在兩個神經元之間傳遞是通過突觸進行的,突觸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和突觸后膜三部分組成。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前膜的突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進入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引起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所以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2、突觸可完成電信號→化學信號→化學信號”的轉變。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

10.【答案】D

【解析】解:A、豐富度屬于群落的概念,腸道中的大腸桿菌屬于種群,不存在豐富度的說法,A錯誤;

B、腸道中的細菌也能產生多巴胺,B錯誤;

C、生活質量的提高與腸道中存在產生多巴胺代謝物的細菌有關,即生活質量高與多巴胺含量高有關,C錯誤;

D、抑郁癥患者常屬于多巴胺較低、腸道總體微生物豐富度較低的一類,食物多樣化可能有助于預防多巴胺減少引起的抑郁癥,D正確。

故選:D。

題干分析,抑郁癥患者常屬于多巴胺較低、腸道總體微生物豐富度較低的一類,提高腸道中多巴胺的含量和增加腸道菌群豐富度是緩解抑郁癥的有效措施。

本題主要考查的是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掌握,難度適中。

11.【答案】B

【解析】解:A、下丘腦分泌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促使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進而促進腎上腺分泌糖皮質激素(皮質醇屬于其中一種),故物質l是下丘腦分泌的CRH,物質2是垂體分泌的ACTH,A錯誤;

B、皮質醇濃度過高,患者體內脂肪沉積,以心臟和腹部為中心發展,說明皮質醇對身體不同部位的脂肪代謝作用效果不同,B正確;

C、分級調節受阻,導致皮質醇分泌不足,濃度低,血中皮質醇濃度異常升高的原因很可能是反饋調節受阻,C錯誤;

D、皮質醇屬于激素,激素隨體液運輸到全身,作用于特異的靶器官和靶細胞,D錯誤。

故選:B。

下丘腦分泌的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CRH),使得垂體分泌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促進腎上腺分泌糖皮質激素(皮質醇屬于其中一種)﹔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會反過來抑制下丘腦和垂體的功能,這種調節方式稱為反饋調節。①是垂體,②是腎上腺,③是下丘腦。

本題主要考查激素分泌的分級調節、激素調節的特點、激素分泌的反饋調節的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

12.【答案】A

【解析】解:A、細胞A是吞噬細胞、細胞B是T淋巴細胞、物質甲是淋巴因子、細胞C是B淋巴細胞,吞噬細胞將攝入處理后的抗原呈遞給T淋巴細胞,A正確;

B、效應T細胞具有裂解病毒宿主細胞的能力,B錯誤;

C、淋巴因子可以促進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B淋巴細胞再3增殖分化成漿細胞才能產生抗體,C錯誤;

D、細胞C可以分化出記憶細胞,能再次識別抗原,但不能吞噬抗原,D錯誤。

故選:A。

體液免疫過程:抗原→吞噬細胞(攝取處理)→T細胞(呈遞)→B細胞(識別)→增殖、分化→記憶B細胞和漿細胞,漿細胞分泌抗體發揮免疫效應。

本題考察體液免疫過程及各個細胞功能,需要對本節知識掌握熟練。

13.【答案】A

【解析】解:A、初次接觸過敏原時,體液免疫產生的抗體吸附在肥大細胞等的表面,當再次接觸過敏原時,抗體與過敏原結合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等物質,導致過敏反應,A正確;

B、過敏反應屬于特殊的體液免疫,B錯誤;

C、注射青霉素出現胸悶等癥狀的原因是機體免疫功能過強,C錯誤;

D、抗體是由漿細胞分泌產生,D錯誤。

故選:A。

過敏反應:1、過敏反應是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的反應。2、反應的特點是發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損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3、過敏反應的原理:機體第一次接觸過敏原時,機體會產生抗體,吸附在某些細胞的表面;當機體再次接觸過敏原時,被抗體吸附的細胞會釋放組織胺等物質,導致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增強、平滑肌收縮、腺體分泌增加等,進而引起過敏反應。

本題考查過敏反應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過敏反應的概念、特點,掌握過敏反應的作用機理,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14.【答案】C

【解析】解:A、不同濃度生長素的作用有差異,當生長素濃度升高到一定值時會促進乙烯的合成,乙烯能促進果實的成熟,因此,高濃度生長素可能會間接促進果實成熟,A正確;

B、植物細胞的成熟情況和器官種類不同,對生長素的敏感性也不同,如根比芽對生長素更敏感,B正確;

C、題干中可以看出生長素和乙烯相互作用,并不是對同一個生理作用相互拮抗,C錯誤;

D、植物的生長發育是多種植物激素相互影響和共同作用的結果,D正確。

故選:C。

低濃度的生長素促進細胞的伸長,但生長素濃度增加到一定值時,就會促進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過來又抑制生長素促進切段細胞伸長的作用,說明激素調節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題主要考查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要求考生能夠結合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15.【答案】C

【解析】解:A、赤霉素能解除種子的休眠,進而促進種子萌發,A正確;

B、α-萘乙酸屬于生長素類似物,噴施適宜濃度α-萘乙酸,促進菊花插條生根,B正確;

C、脫落酸促進種子的休眠,C錯誤;

D、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可噴灑較高濃度生長素對蘋果進行疏花、疏果,D正確。

故選:C。

1.生長素類:(1)促進扦插的枝條生根;(2)促進果實發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莖稈伸長和植物增高。此外,它還有促進麥芽糖化,促進營養生長,防止器官脫落和解除種子、塊莖休眠促進萌發等作用。

3.細胞分裂素類:細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進行細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較高,細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進細胞分裂和擴大,此外還有誘導芽的分化,延緩葉片衰老的作用。

4.脫落酸:脫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葉片中合成較多,在將要脫落和進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組織中含量較多。脫落酸是植物生長抑制劑,它能夠抑制細胞的分裂和種子的萌發,還有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促進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進果實成熟,此外,還有促進老葉等器官脫落的作用。

本題考查植物激素的功能及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聯系,形成知識網絡的能力;能理論聯系實際,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自然界中的生物學問題。

16.【答案】C

【解析】解:A、統計種群密度時,不能去掉采集數據中最大、最小值,而是把所得的數據相加后求平均值,否則會使誤差增大,A正確;

B、1968—1973年間,種子萌發至幼苗階段植株的死亡率均較高,均高于1974和1975年份,B正確;

C、不同年份的成年植株數量變化小,不能說明種群年齡結構為穩定型,因為種群數量包括了種群內各個年齡期的個體數,C錯誤;

D、由圖中種群數量變化可知,北點地梅在各個年份的種群數量變化趨勢表現一致,即呈現明顯的季節消長規律,D正確。

故選:C。

1、一般植物和個體小、活動能力小的動物以及蟲卵常用的是樣方法,對活動范圍較大的動物常采用標記重捕法,而對體型較小,活動能力較強的土壤動物宜采用取樣器取樣法。

2、取樣方法五點取樣法(正方形)、等距離取樣法(長方形),取平均值.其步驟是確定調查對象→選取樣方→計數→計算種群密度,樣方法調查時,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隨機取樣。

本題綜合考查種群密度調查、種群的數量特征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記能力與判斷能力,難度不大。

17.【答案】B

【解析】解:甲種群的數量先增加先減少,乙種群的數量后增加后減少,符合捕食曲線,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B正確。

故選:B。

種間關系是指不同物種種群之間的相互作用所形成的關系,種間關系包括有;原始合作、共棲、共生、寄生、捕食、競爭。

本題主要考查種間關系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夠結合題干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應用。

18.【答案】D

【解析】解:A、②組中桿菌培養液只有①③組的一半,而大草履蟲培養液卻是①組的雙倍,與③組相等;②組中桿菌培養液與④組相等,但大草履蟲培養液卻是④組的雙倍,所以K2最先出現,A正確;

BC、大草履蟲的環境容納量由環境資源總量決定,與最初草履蟲數量無關,故四組草履蟲的環境容納量為K1=K3,K2=K4,K3>K2,K1>K4,B、C正確;

D、③④組環境資源總量不一樣,最初草履蟲數量也不一樣,因此無法判斷K3和K4是否同時出現,D錯誤;

故選:D。

環境容納量(K值)是指在長時期內環境所能維持的種群最大數量。由于種群數量高于K時便下降,低于K時便上升,所以K值就是種群在該環境中的穩定平衡密度。

本題考查了種群數量變化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難度適中。

19.【答案】D

【解析】解:AB、原始合作是指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時,雙方都受益,但分開后,各自也能獨立生活,大型底棲藻類之間的原始合作有利于減少海流對藻體的沖擊,可降低藻體被動物攝食的壓力,AB正確;

C、群落的空間結構包括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該區域的海洋生物群落包括水平結構和垂直結構,C正確;

D、該區域的不同藻類之間也會存在競爭空間和資源的現象,存在種間競爭,D錯誤。

故選:D。

原始合作: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時.雙方都受益,但分開后,各自也能獨立生活。例如,海葵固著于寄居蟹的螺殼上。寄居蟹的活動,可以使??行У夭妒常汉?麆t用有毒的刺細胞為寄居蟹提供保護。

互利共生:兩種生物長期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例如,豆科值物和根瘤菌之間,豆科植物向根瘤菌提供有機養料,根瘤菌則將空氣中的氮氣轉變為含氮的養料,供植物利用。

捕食: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為食的現象。

種間競爭:兩種或更多種生物共同利用同樣的有限資源和空間而產生的相互排斥的現象。例如,同一草原上生活的非洲獅和斑鬣狗。

寄生:一種生物從另一種生物(宿主)的體液、組織或已消化的物質中獲取營養并通常對宿主產生危害的現象。例如,馬蛔蟲與馬。

本題主要考查群落的空間結構,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夠結合題干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應用。

20.【答案】C

【解析】解:A、種間競爭使不同物種對資源的利用出現差異,故會導致不同物種的生態位分化,則種群A、B存在種間競爭,種間競爭可導致生態位分化,A正確;

B、在種間關系中,生態位重疊程度越大,對資源和空間的競爭越強,B正確;

C、一個物種的生態位不僅決定于它占據的空間位置,還決定于它與食物、天敵和其它生物的關系,故種群A和B的生態位不只包含它們各自的捕食對象,C錯誤;

D、由于自然選擇的作用,以及生物對環境長期適應不同生物之間的生態位發生了分化,D正確。

故選:C。

生態位是指一個種群在群落中所占據的位置及其與相關種群之間的功能關系,一個物種的生態位不僅決定于它占據的空間位置,而且決定于它與食物、天敵和其它生物的關系,因此群落中的優勢植物不一定占據著相同的生態位在同一時間內、占據一定空間的相互之間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各種生物種群的集合。

本題主要考查群落中生物的種間關系、物種在群落中的生態位的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

21.【答案】D

【解析】解:A、應采用取樣器取樣法并利用誘蟲器采集土壤節肢動物,A錯誤;

B、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目的多少,節肢動物的豐富度應用單位體積土壤中物種數目表示,B錯誤;

C、由柱狀圖可知,5月份隨著海拔升高,CBF和DCF的群落豐富度與低海拔地區差距不大,C錯誤;

D、圖中可反映出不同群落,不同季節節肢動物豐富度有所差異,說明小型節肢動物在土壤中的分布隨植物群落類型、季節氣候的變化而變化,D正確。

故選:D。

由題干及題圖分析可知,該實驗的自變量是不同的群落類型和時間,因變量是節肢動物的豐富度,數據顯示,總體而言,低海拔地區節肢動物的豐富度更高。

本題結合圖表,考查群落的空間結構、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影響因素,要求考生識記群落空間結構的類型及形成原因,能分析表格提取有效信息,再結合所學的知識對選項作出正確的判斷。

22.【答案】A

【解析】解:A、表格中不同營養級的生物中的DDT濃度均高于環境中的DDT濃度,說明食物鏈不同營養級的生物均對DDT產生富集作用,A正確;

B、DDT的擴散具有全球性,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間循環往復,但表格信息無法得出,B錯誤;

C、底棲動物也可能以底泥和水生植物為食,也可能處于初級消費者,C錯誤;

D、食物鏈中營養級越高的生物,體內富集的DDT越多,表格中烏鱧的DDT含量最高,說明其營養級最高,積累的DDT最多,但不能得出其食性最廣,D錯誤。

故選:A。

生物體從周圍環境吸收的難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體內濃度超過環境濃度的現象稱為生物富集。有機氯農藥DDT屬于難以降解的化學物質,可以隨捕食關系在食物鏈中進行富集,最終在最高營養級的生物體內DDT的含量最高。

本題考查種群和群落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能夠結合題干信息和所學知識進行分析應用。

23.【答案】C

【解析】解:A、極樂鳥通過豎立羽毛與跳舞進行求偶,屬于行為信息,A錯誤;

B、某些動物可以通過分泌性外激素來向相同物種的其他個體傳遞化學信息來進行交配繁衍后代,B錯誤;

C、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能調節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C正確;

D、光照可以提供物理信息,延長光照時間可以刺激雞卵巢的發育和雌激素的分泌,從而提高產蛋率,D錯誤。

故選:C。

生態系統的信息傳遞:

1、概念:信息一般是指日常生活中,可以傳播的消息、情報、指令、數據與信號等。

2、種類:

(1)物理信息:生態系統中的光、聲、溫度、濕度、磁力等,通過物理過程傳遞的信息,如蜘蛛網的振動頻率。

(2)化學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動中,產生了一些可以傳遞信息的化學物質,如植物的生物堿、有機酸、動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為信息:動物的特殊行為,對于同種或異種生物也能夠傳遞某種信息,如孔雀開屏。

3、信息傳遞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1)個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離不開信息的作用。

(2)種群:生物種群的繁衍,離不開信息傳遞。

(3)群落和生態系統:能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

本題主要考查生態系統中信息的種類、作用及傳遞過程的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

24.【答案】B

【解析】解:A、生產者的同化量的去向包括呼吸消耗、流入下一營養級、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圖中生產者固定的能量為87127kJ?m-2?a-1,呼吸消耗的能量為50158kJ?m-2?a-1,流向下一個營養級的能量為14110kJ?m-2?a-1,則生產者流入分解者的能量值小于87127-50158-14110=22859kJ?m-2?a-1,A正確;

B、每個營養級中呼吸作用所消耗能量的比例=呼吸能量值÷同化能量值×100%,分別約為57.6%、56.1%、83.2%,61.4%,B錯誤;

C、能量傳遞效率是相鄰營養級同化量的比值,分別約為16.2%、11.3%、5.5%,C正確;

D、由圖可知,第四營養級同化的能量大部分以熱能形式散失,D正確。

故選:B。

1、可以認為,一個營養級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被下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分解者釋放的能量。但對于最高營養級的情況有所不同,它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分解者分解釋放的能量。

2、能量傳遞效率是相鄰營養級同化量的比值,即后一個營養級的同化量÷前一個營養級的同化量×100%。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要求考生識記能量流動的具體過程,掌握能量傳遞效率的相關計算,能正確分析題圖,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25.【答案】B

【解析】解:A、生物多樣性包括遺傳(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三個層次,A正確;

B、建立動植物園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屬于易地保護,B錯誤;

C、從黃花蒿中提取藥物青蒿素,對人類具有藥用價值,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C正確;

D、禁漁休漁、退耕還林、還湖等措施有利于保護生物多樣性,有利于可持續發展,D正確。

故選:B。

1、生物的多樣性:生物圈內所有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它們所擁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種各樣的生態系統,共同構成了生物多樣性。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

2、生物多樣性的保護的保護措施:

(1)就地保護(自然保護區):就地保護是保護物種多樣性最為有效的措施。

(2)易地保護:如建立動物園、植物園。易地保護是就地保護的補充,它為行將滅絕的物種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機會。

(3)利用生物技術對生物進行瀕危物種的基因進行保護。如建立精子庫、種子庫等。

(4)利用生物技術對生物進行瀕危物種進行保護。如人工授精、組織培養和胚胎移植等。

3、生物多樣性的價值:

(1)直接價值:對人類有食用、藥用和工業原料等使用意義,以及有旅游觀賞、科學研究和文學藝術創作等非實用意義的。

(2)間接價值:對生態系統起重要調節作用的價值(生態功能)。

(3)潛在價值:目前人類不清楚的價值。

本題主要考查保護生物多樣性及可持續發展、生物多樣性及其價值的內容,要求考生識記相關知識,并結合所學知識準確答題。

26.【答案】次生

原有土壤調節基本保留;演替速度更快;演替過程經歷的階段相對較少等

20

濕地松

圖中顯示濕地松能在較短的時間達到其最大的生物量

濕地松

濕地松中積累的養分多,且更多的積累在干材中,干材是要被砍伐利用的部分,其中的養分要從生態系統中移除

【解析】解:(1)種植馬尾松和濕地松進行荒山造林,含有基本的土壤條件,屬于次生演替。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為初生演替,與發生在裸巖上的演替不同,次生演替方式具有原有土壤調節基本保留;演替速度更快;演替過程經歷的階段相對較少等特點。

(2)由圖1曲線可知,40年間馬尾松種群數量為S形增長,生物量增長最快是在環境容納量一半時對應的時間,即20年。植樹造林前期,濕地松生長速度較快,因為圖中顯示濕地松能在較短的時間達到其最大的生物量。

(3)分析圖2可知,濕地松中積累的養分多,且更多的積累在干材中,干材是要被砍伐利用的部分,其中的養分要從生態系統中移除,因此從物質循環角度考慮,大量種植濕地松并采伐利用容易造成土壤貧瘠。

故答案為:

(1)次生

原有土壤調節基本保留;演替速度更快;演替過程經歷的階段相對較少等

(2)20

濕地松

圖中顯示濕地松能在較短的時間達到其最大的生物量

(3)濕地松

濕地松中積累的養分多,且更多的積累在干材中,干材是要被砍伐利用的部分,其中的養分要從生態系統中移除

1、原生演替(又稱初生演替):指在一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2、次生演替:當某個群落受到洪水、火災或人類活動等因素干擾,該群落中的植被受嚴重破壞所形成的裸地,稱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開始的生物演替,稱為次生演替。

3、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概念: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斷進行著從無機環境到生物群落,有從生物群落到無機環境的循環過程。

本題考查群落演替及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分析圖表的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7.【答案】垂體

促進甲狀腺的發育和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

下丘腦

甲狀腺激素

甲亢

甲狀腺激素含量高,提高細胞代謝的速率,使機體產生更多的熱量

TSI能促進甲狀腺激素的分泌,但甲狀腺激素對TSI沒有反饋調節的抑制作用

【解析】解:(1)促甲狀腺激素是由垂體分泌,主要作用是促進甲狀腺的發育和促進甲狀腺分泌甲狀腺激素。下丘腦為內分泌調節的樞紐。

(2)甲狀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FT3和FT4是甲狀腺激素的兩種存在形式,該患者的FT3和FT4高于正常范圍,即甲狀腺激素含量超過正常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